隋乱 [317]
听宇文述提起陈年旧事,很多早就看孔颖达、陆德明二人不顺眼的大臣纷纷出言痛打落水狗.
"陆学士不是好谈教化么,跟杨玄感交往那么多年,你怎么没将其教化好!"
"孔学士不如只身去东胡走一遭,亲自去推行一下你的古圣先学!看他们会不会老拳相待!"众人七嘴八舌,转眼已经离题万里之遥.只听得御案后的杨广脸色青黑,恨不得跳上前,每人抡一顿大嘴巴.
"陛下,臣弹劾宇文大人咆哮朝堂!"御史大夫见孔颖达等人支撑不住,只好亲自出马.
"陛下,臣弹劾裴氏兄弟妄言误国!"宇文述什么时候吃过亏,眼睛一瞪,吓得裴蕴接连后退了好几步.
眼看几位重臣就要当着自己的面吵起来,杨广只好暂时压住心头的怒火."好了,好了,都给朕静一静.哪位将军出塞了?谁给他下的令?目前到了哪里?胜负如何?你们谁知道,速速奏来!"
"这个!"群臣面面相觑.被围在孤城中一个多月,外面到底发生了哪些事情他们根本不清楚.即便是消息最为灵通的裴氏兄弟和虞世基,也只是从阿史那骨托鲁的使臣口中隐约打听到虎贲大将军罗艺兵出卢龙塞的流言.具体这支人马到了哪,给突厥人制造了多大打击,突厥人自己也不清楚,更甭说贩卖二手消息的虞大人和裴大人了.
"原来你们什么也不知道!"杨广从鼻孔里哼了一声,冷笑着说道."我还当诸位爱卿为国而谋呢,原来都是些义气之争!"
"臣等无状,陛下恕罪!"争论中的众人都傻了眼,一个个陆续躬下身子,不敢抬头.半晌,听见前方的喘息声音小了,虞世基才擦了把冷汗,用极小的声音回禀道:"臣一接到突厥撤军的消息就派人出城去打听,但还没等外边的消息送回来,骨托鲁的使节就到了.臣怕耽误了大事,所以匆匆忙忙地赶来见陛下…."
"臣等准备不周,望陛下恕罪!"众人早就摸透了杨广的脾气,齐声出言自责!
满朝文武都是这般模样,杨广也不知道自己该追究谁是好.长长的叹了口气,说道,"宣宇文士及进来吧.虞卿下去后继续写旨宣慰阿史那骨托鲁.至于册封和撤军的事情,等朕弄清楚了情况,再议不迟!"
"是!"众臣轰然以应.心里虽然还是非常不甘,表面上却不得不将争议暂时搁置下.
待其他人都退回自己的位置,中官出去宣旨,命人将正在城头上当值的宇文士及喊进来,陛下要向他询问外界的具体军情.
满脸疲惫宇文士及对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甚清楚,但说出的话至少比其他人距离事实又接近了些.据他所知,突厥人撤军行动是在半夜开始的,随后就有骨托鲁的使者从南门前来请和.局势突然逆转的缘由具体目前他正在打探,根据斥候们初步送回的消息推测,是因为陆续赶来的勤王兵马势大,始毕可汗失去了必胜的把握,所以不得不选择全师而退.当然,大隋天子的威仪和阿史那骨托鲁等人的劝告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至于兵出东塞者,乃我大隋虎贲铁骑."宇文士及扫了虞世基和裴矩两眼,很奇怪他们二人怎么没将这个消息汇报清楚.
"罗艺?谁给他下的旨?勤王兵马由谁带领,怎么不早些派人送信进城?"杨广眉头紧锁,追问道.
虎贲大将军罗艺一直很得他的器重,近几年大隋国库空虚,但在杨广的关照下,朝廷拨给虎贲铁骑的粮草物资却从没亏欠过.那五千多人马皆披具装的虎贲铁骑是大隋边军精锐,不到万不得已,杨广绝对不会轻易调动.
这次雁门被围,杨广最期待的就是罗艺能带人来救.具装铁骑是塞外轻骑兵的克星,从大隋立国那天起,具装铁骑遇到塞外狼骑就从来没输过.但罗艺却始终没有出现,直到今天,杨广才得知自己的心腹爱将居然直捣了突厥人的腹地.
如果此刻杀到阿史那骨托鲁老巢的是别人,杨广会非常高兴.正如他刚才想的那样,这一招围魏救赵使得堪称精妙.但去虎贲大将军罗艺带人杀入了草原,则让杨广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难道朕的安危在尔等眼中根本没什么分量么?"他黯然地想,眼圈慢慢又开始变红.
"勤王兵马来自各方,连日来,他们一直和始毕可汗麾下的狼骑厮杀,所以,突厥人才无法用全力攻城!"看到杨广倘然若失的模样,宇文士及知道自己最初的选择是正确的.由于不惜任何代价冲入了雁门城,他麾下的雄武营弟兄损失惨重.但与损失相对应的是,此举为宇文家赢来了更多的信任.
"那现在呢,现在朕的将军们在哪?"杨广一边冷笑一边摇头.
"他们分头去截杀始毕可汗了,说要为陛下一雪此辱!"清了清嗓子,朗声启奏."臣手上有一封屈突通老将军呈送给陛下的信,刚刚送到,臣没敢耽搁,随身带了来!"
"屈突通,外边的援军是他所带么?朕就知道他不会相负!"闻此言,杨广的心情由失望又转向高兴.半个月前,他已经在城头上隐约听见远处传来的喊杀声.但突厥人围得太紧,所以城外的勤王兵马由谁统领,到底多少人,城内根本无法得知.
屈突通也是杨广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危急时刻,此人能领兵杀到,说明他这个皇帝做得还不算太失败.
"臣探明,同来的还有武贲郎将李旭、虎贲将军云定兴,辅国将军独孤林以及唐公次子李世民,张须陀将军帐下督尉秦叔宝和罗士信!"宇文士及想了想,又报上了一串令杨广听完心情越来越舒畅的姓名.
"快呈上来,朕要亲自看看屈将军写了什么.李将军居然从河南也赶来了,还有秦叔宝和罗士信?他们在哪?他们怎么还不入城?难道怕朕怪他姗姗来迟么?"高兴之余,杨广也不顾计较虎贲大将军罗艺的动向了,拍打着桌案命令.
宇文士及快步上前,从胸前掏出一份被火漆封得严严实实的信,双手呈递给杨广.刚才那一大堆名字是他故意同时报出来的,作为皇帝陛下的女婿,他深知自己的岳父是什么脾性.
如果阿史那骨托鲁和勤王兵马没达成任何协议,他绝对不会主动请降.促成今日局面的,肯定是屈突通和李旭等千里来援的大隋将领.而屈突通的信中,也必然会向陛下坦承此事.
据宇文士及预测,诸将为挽救大隋所做的努力既可能是功劳,也可能是罪名.
所以,共同分担的人越多越好.
如是想着,他偷偷观察杨广的脸色.发现御案后的陛下脸上笑容渐渐消失,表情越来越暗,越来越凝重.
第五卷 水龙吟 第四章 干城 (五 上)
毕竟曾经做过南征大军的统帅,虽然运筹帷幄并非其所长,但只将屈突通的奏折读了一半,杨广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了半个多月来隋军的战略部署.
不得不承认,在屈突通的全力斡旋下,各路援军齐心协力下了一盘大棋.以奇兵骚扰突厥侧后,以谣言乱其军心,正面再辅以坚强的对抗以及"源源不断"的后续勤王兵马,可以说,无论虎贲大将军罗艺出不出塞,突厥人败局都已经定了.
阿史那骨托鲁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局势迫使他不得不背叛始毕可汗.否则,他的他的东塞诸胡只有死路一条!‘绝妙!朕的爱将们所作所为真实绝妙无比!’杨广心中赞叹,挂在嘴角上的笑容却充满了苦涩.
这是一盘前所未有的好棋,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懂得兵法的杨广知道纵使自己亲自指挥,都未必能布置得如此精妙.但是,在这盘绝妙好棋内,他这个大隋皇帝却充当其中一粒棋子,一粒把数十万突厥主力吸引在雁门城外的棋子.布置此局的将领要么是对雁门守军的实力有绝对把握,要么,他们根本不在乎城里人的生死!
杨广更不愿意相信诸将的态度是后者,但他却觉得心里无比地冷.‘原来,只有朕的女婿肯跟朕同生共死!’他苦笑着想,目光顺着奏折向下看,将附署于屈突通奏折后的将领姓名一个个刻在心底.
他看到了阴世师、云定兴,心里冷笑.这二人俱是才能泛泛之辈,向来没什么主见,想必是跟着大伙凑热闹.看到尧君素,约略有些不甘.再向后,他看到了宇文士及曾经提到过的李旭、秦叔宝、罗士信和李世民,叹了口气,把奏折放到了御案上.
行宫内一片沉默,就连最擅长揣摩皇帝心思的虞世基,此刻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令杨广开心了.如果上前恭贺陛下指挥若定,击退域外霄小,等于帮着屈突通等人说好话.在没拿到对方的孝敬前,虞世基不确定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益处.如果趁机弹劾屈突通等人擅自行动,恐怕又要得罪所有武将势力.跟随屈突通一道追杀敌军的将领有不少是宇文述和来护护儿的嫡系,同时得罪两个武将中的领军人物风险实在太大.
"唉,这些后生崽也忒急着立功!"站在武将队列第二位置的来护儿老将军心中暗叹.从宇文士及和杨广刚才的对话中,他已经将外边的形势猜测了个八九不离十.凭老将军的阅历,他认为整个计划都是屈突通主导的.那位屈大人素有率直之名,拿皇上的安危做赌注的事情此人的确也做得出来.但千不该,万不该,其他将领不该谁也不学着宇文士及那样冒死冲进雁门城里跟陛下打个招呼.这就好比是一间房子失了火,有人冲进烈焰和浓烟中和被困者同生共死,有人在外焦头烂额地泼水拆木头.最后获救者感激的必然是那个冲到身边的家伙,虽然这家伙其实什么都没干!
就在大伙面面相觑的时候,行宫外又响起了一阵嘈杂声,由远及近.中间还夹杂着人的呐喊和兵器碰撞发出的噪音.对朝堂上压抑的气氛来说,这无异是火上浇油.找不到发泄对象的杨广立刻站了起来,怒喝:"反了,居然在朕的殿前喧哗.禁军侍卫呢,难道你们也不准备把朕当皇帝了么?"
"臣等不敢!"镇殿将军杨文宣立刻出列,回应."臣立刻出去,看看何人在外边喧哗!"
"看什么看,直接斩了!把人头呈上来见朕!"杨广用手将御案拍得啪啪作响.他感到眼前阵阵发黑,嘴里一个劲儿地发苦.屈突通找了那么多人联署,无疑是以人多势众来逃避责罚.老家伙还把主谋的责任一再向李旭头上推,那李旭充其量只是个四品武贲,资历官职皆微,难道他还能左右得了行伍多年的那些老匹夫么?
"陛下暂且息怒,说不定是屈老将军快马将始毕的人头送回来了!"宇文士及见杨广被气得不轻,有心替同僚开脱,笑着启奏.
"朕,哼!"杨广想骂一句‘朕不需要他来拍马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