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17]
对朝廷一向忠心耿耿;再者,‘里通敌国’是灭九族的大罪,下官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担这罪名啊!王爷明察!”
王爷也不答话,只是冷冷盯着李宗列,目光锐利之极,仿佛能洞穿人的心扉。
突然,低笑在王爷喉间滚动,继而,“哈哈哈――”朗笑声在清冷的花厅里盘旋开来,“想大人累官至总督之位,必是极明白之人,怎会傻到为夷邦卖命?本王只是随口说说,大人何需紧张至此?”
“王爷――这真是――”李宗列松了口气,又拭了拭额上的汗。
“只是――”王爷皱了皱眉,身子又坐了回去,“皇上既已下旨彻查,那此事必不能不了了之。若找不到那幕后主使之人,本王也只有――嗯,只有将大人你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交与皇上,一则复旨,二则平王那里也有交待。”
李宗列喉咙有些苦涩,自己面前明摆着两条路,一是找出幕后之人将功赎罪;二是拿自己的人头去顶罪,说不定还要搭一家的性命。
“王爷,下官自当尽心竭力,找出那主使之人。”
“嗯,”王爷点点头,站起身,走至李宗列身后,拍了拍的肩膀,“大人尽管放心办事去,皇上那边,本王自会替你说话。”
“是,王爷。”
“你要仔细回想这几日来手下人的举动,尤其是那日随本王一起去东鸭岛抓捕刺客的人,要特别注意,若想到了什么,或查到了什么,立即来报。切记,此事需得暗中查访,不准走漏半点风声,以免打草惊蛇,知道么?”
“是,王爷。”
“唔,”王爷转过身,仰脸望着门外黑沉沉的天空,嘴角微微抽搐,喃喃道:“这回,本王就不信揪不住你的狐狸尾巴!”
李宗列垂首跪在地上,看不见王爷的脸色,但那话语里森森的寒气还是令他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他心中忽然有了怯意,一抬头,却见王爷正盯着他。
“怕什么?天大的事,有本王担着呢!”王爷扬眉道,显是瞧破了他的心事。
“啊――本王该回去了!”王爷突然提高了声音,并向外走了几步,却又想到了什么,转过身来,道:“今晚大人安排得甚周到,本王很尽兴,尤其是那两个美人儿,很不错,可惜本王要务缠身――”他摇了摇头,神情惋惜,“你替本王多赏些银两给她们罢!”
李宗列没想到王爷会突然冒出这么句话来,微一愣神,立即躬身称是,待他抬头,门口早已空空荡荡。
二日后,贵妃娘娘带着郁竹和田妃、郭妃等,由允王护送着离开了横云山庄。李宗列及云州各部官员立在城外官道上,目送这支长长的车马队伍迤逦远去。
不管是愿,还是不愿,这春色旖旎的云州、山高水阔的云湖,总是渐行渐远,缓缓――淡去了。
尾声
(一)
太阳已经沉落了,最后一抹彩霞挂在远山的顶端,留下一笔淡淡的嫣红。
她抱膝坐在冰凉的石阶上,身后是两扇紧闭的门,她没有勇气走进去。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坐了多久,但是暮色已不知不觉涌至,傍晚的风带着几丝凉意向她袭来。她不由缩了缩身子。
半年未曾打理的花圃里,郁郁的野草正与正主儿芭蕉、海棠分庭抗礼;蜿蜒伸展的彩色鹅卵石甬道上,残枝枯叶落了一地,一只灰色的小壁虎匆匆爬过去,突然又扭身钻进了道边的荒烟蔓草中。
沿着墙根生长的一溜儿灌木,如今正是葱笼茏茏,上面满缀着艳色的小花。
转眼又是一个蔷薇花盛开的季节啊!
怒放的花儿在和风中摇颤。
“飒飒――飒飒――”
“郁竹,只准看不准碰哟!”
“呀!你这丫头,给刺儿扎疼了不是?”
“别乱动!这刺儿有毒呢!”
他用针挑出硬刺儿,小心地用嘴吮吸冒着血珠的手指头,然后用布巾一圈圈地密密缠起,一直缠到郁竹跳着脚保证下次绝不再犯为止,这才笑眯眯地把个裹成小萝卜的手指头还给她。
“谁让你不听我话呢!”他的眼睛总是笑得弯弯,眸子则清澈得如同汩汩流动的山泉。
蔷薇花盛开的季节里,她总是不听话,去摘美丽的花朵儿。
蔷薇花盛开的院落里,盛载着她少女时代的全部欢乐与梦想。
密密睫毛下,星眸闪闪。
“之临,郁竹――终究还是回来了。”
暮色沉沉的院落里,她就这样默默地、出神地、长久地坐着。
(二)
他蜷缩在软榻之中,左手指间托着一只高足鎏金琉璃杯,杯中注八分的酒,酒色赤红,鲜艳若血;右手紧握成拳,淡雅温润的光从指缝间流泻而出。
他的眼神愠怒,阴郁,沮丧,无奈。
右手缓缓张开,摊开的掌心里,静静卧着一方如雀卵般大的白玉佩,两只镂刻精美的凤首尾相衔盘旋其上,通体洁白,晶莹剔透,仿佛一块亘古不化的寒冰――即使贴身藏着,依旧冰凉通透。
酒杯高举,殷红如血浆的醇酒被一饮而尽。
“啪!”金色琉璃杯狠狠撞击在墙壁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无数碎片溅开来,撒落了一地。
下一步是写云湖之前的故事
天命(一)
“竹儿,去吧,去和他们一起玩。”凉亭里,一位雍容少妇蹲下身,轻推自己年幼的女儿。亭外,绿茵茵的草地在阳光中伸展,十几个孩童正跑动嬉戏,他们的年纪也都在十岁上下。
郁竹想了想,点点头,迈腿步出凉亭。刹那间,阳光洒遍她全身。
草坪上的孩童纷纷转过脸,好奇地打量这个小小的不速之客。
郁竹衣衫淡雅,肤色莹白,眸子晶亮,乌黑头发并无任何花样,只是编了条长长的发辫垂在脑后。她的眼睛眨啊眨,目光四处游移。这群穿得花团锦簇的同龄人同样令她好奇。
离郁竹不远处,一棵树影婆娑的柳树下,几个孩童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也不知说些什么。忽然,一张脸冲着她的方向转过来。
郁竹立刻意识到有人在注意自己。她毫不怯生地回视。
一双目光在她的脸和衣衫上来回转了转。然后,那张瓷白的脸攸地扭了回去。
那张脸的主人开始与一个穿着鹅黄绫裙、头上绑着粉红缎带的小女孩兴高采烈地说话。
柳树下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凉亭里,七、八个宫女太监手端托盘鱼贯而入。
一位紫衣贵妇正与周围几位贵妇聊天,这时便吩咐道:“去把他们叫过来吧。”
旁边侍立的宫女欠身答应着,她走出凉亭,扬声道:“各位小主子,请过来用点心!”
孩童们欢呼着,各各扔下手中的玩物,朝凉亭奔来。
一个小孩从郁竹身边跑过,却又停了下来,他扭过头,簇新的云靴在地上跺了跺。阳光下,他那件盘丝刻金的大红箭袖闪闪发光,映得一张雪白的脸分外粉妆玉琢。
郁竹认出了他。
他又扫了她两眼,黝黑的眸子闪了几闪,唇角微微扬起,然后,红艳艳的嘴唇一张,吐出来三个字。
“丑八怪。”
天命(二)
永泰十九年春。
赵府后园。
清晨的太阳蓬勃而有生气,池塘边的一丛丛灌木已长得郁郁葱葱,上面还点缀了无数明黄色小花。和风轻拂而过,花瓣纷扬而起,轻轻盈盈、摇摇曳曳地落入水中,漾起一圈圈涟漪,水纹由里向外,缓缓扩散开来。
池塘边的青石板空地上,郁竹正持剑急舞。她的身法灵动迅捷,剑法也甚娴熟流畅,衣袂随着剑式在风中翻飞。
忽然,她的身体猛地后旋,手中三尺青锋疾刺而出,剑姿果断,不带一丝迟疑。
阳光下,剑锋闪着刺目的白光。
她蹙起秀眉,凝眸而望。
半晌,她缓缓收回手臂。
“噹”地一声,长剑被插回剑鞘。
她轻轻舒气,伸手拭了拭额上的汗珠。这段日子来,她觉得自己的武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惜孙将军去了灵州,唉,赵府上下,除他之外,再无第二人可以聆听自己对剑法要义的领悟。
她将长剑搁在石凳上,漫步至池塘边。
池水清澈湛绿,映出一张若有所思的脸庞。
十六岁的郁竹脸容素净,衣衫简洁,头挽寻常发髻,一眼瞧去竟无半点官宦小姐的架势。她的眼眸深邃幽远,神态清雅淡然,周身散发的是远超同龄人的宁静气韵。
她低下头,怔怔地望着那一池碧水,似乎入了神。
被拂落的、柳叶在水中旋转着随波逐流。
春风轻轻扯起她的发带。发带盈盈而起。
“小姐――小姐――”
郁竹抬头循声望去,只见池塘对面的鹅卵石小径上,匆匆跑来一个绿衣丫环,边跑边向她挥手:“小姐,老爷有事找您!”
小花厅里,赵养性随意呷了口茶,道:“郁竹怎么还不来?”郁竹的父亲赵养性四十如许,五官深刻清朗,身材保养得法,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气度,看得出年轻时是名器宇轩昂的美男子。然而,赵家并非东越世家大族,二十年前的赵养性只是一名永州府衙小吏。但是他志向远大,眼光敏锐,见解精准,善于把握时机,多年前与东越四皇子晏晋的一次偶遇,竟成就了他的一番鸿浩之志。自晏晋登上帝位后,赵养性也一路平步青云,如今已司永州金吾之职,声望正如日中天。
侍立在侧的二夫人赶忙离了自己女儿,上前欠身道:“明洁已经去了好一会,她应该就快到了吧!” 二夫人玉荟三十三四岁年纪,雪肤花貌,体态优柔,正是风韵正盛的时候。
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接着光影一闪,赵府大小姐郁竹已出现在门口。她抬腿迈入门槛,上前几步,躬身施礼道:“给父亲、母亲请安。”
赵养性坐在椅子里点了点头。二夫人则赶紧欠身还了半礼,上前柔声道:“竹儿,前日我差人给你送的二罐云州新茶,可尝过了么?”
“嗯”,郁竹微微点头,“味道很好,谢谢母亲。”
一旁站立半天的二小姐盛梅走过来,喜滋滋地拉了拉郁竹的
王爷也不答话,只是冷冷盯着李宗列,目光锐利之极,仿佛能洞穿人的心扉。
突然,低笑在王爷喉间滚动,继而,“哈哈哈――”朗笑声在清冷的花厅里盘旋开来,“想大人累官至总督之位,必是极明白之人,怎会傻到为夷邦卖命?本王只是随口说说,大人何需紧张至此?”
“王爷――这真是――”李宗列松了口气,又拭了拭额上的汗。
“只是――”王爷皱了皱眉,身子又坐了回去,“皇上既已下旨彻查,那此事必不能不了了之。若找不到那幕后主使之人,本王也只有――嗯,只有将大人你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交与皇上,一则复旨,二则平王那里也有交待。”
李宗列喉咙有些苦涩,自己面前明摆着两条路,一是找出幕后之人将功赎罪;二是拿自己的人头去顶罪,说不定还要搭一家的性命。
“王爷,下官自当尽心竭力,找出那主使之人。”
“嗯,”王爷点点头,站起身,走至李宗列身后,拍了拍的肩膀,“大人尽管放心办事去,皇上那边,本王自会替你说话。”
“是,王爷。”
“你要仔细回想这几日来手下人的举动,尤其是那日随本王一起去东鸭岛抓捕刺客的人,要特别注意,若想到了什么,或查到了什么,立即来报。切记,此事需得暗中查访,不准走漏半点风声,以免打草惊蛇,知道么?”
“是,王爷。”
“唔,”王爷转过身,仰脸望着门外黑沉沉的天空,嘴角微微抽搐,喃喃道:“这回,本王就不信揪不住你的狐狸尾巴!”
李宗列垂首跪在地上,看不见王爷的脸色,但那话语里森森的寒气还是令他激灵灵打了个冷战。他心中忽然有了怯意,一抬头,却见王爷正盯着他。
“怕什么?天大的事,有本王担着呢!”王爷扬眉道,显是瞧破了他的心事。
“啊――本王该回去了!”王爷突然提高了声音,并向外走了几步,却又想到了什么,转过身来,道:“今晚大人安排得甚周到,本王很尽兴,尤其是那两个美人儿,很不错,可惜本王要务缠身――”他摇了摇头,神情惋惜,“你替本王多赏些银两给她们罢!”
李宗列没想到王爷会突然冒出这么句话来,微一愣神,立即躬身称是,待他抬头,门口早已空空荡荡。
二日后,贵妃娘娘带着郁竹和田妃、郭妃等,由允王护送着离开了横云山庄。李宗列及云州各部官员立在城外官道上,目送这支长长的车马队伍迤逦远去。
不管是愿,还是不愿,这春色旖旎的云州、山高水阔的云湖,总是渐行渐远,缓缓――淡去了。
尾声
(一)
太阳已经沉落了,最后一抹彩霞挂在远山的顶端,留下一笔淡淡的嫣红。
她抱膝坐在冰凉的石阶上,身后是两扇紧闭的门,她没有勇气走进去。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坐了多久,但是暮色已不知不觉涌至,傍晚的风带着几丝凉意向她袭来。她不由缩了缩身子。
半年未曾打理的花圃里,郁郁的野草正与正主儿芭蕉、海棠分庭抗礼;蜿蜒伸展的彩色鹅卵石甬道上,残枝枯叶落了一地,一只灰色的小壁虎匆匆爬过去,突然又扭身钻进了道边的荒烟蔓草中。
沿着墙根生长的一溜儿灌木,如今正是葱笼茏茏,上面满缀着艳色的小花。
转眼又是一个蔷薇花盛开的季节啊!
怒放的花儿在和风中摇颤。
“飒飒――飒飒――”
“郁竹,只准看不准碰哟!”
“呀!你这丫头,给刺儿扎疼了不是?”
“别乱动!这刺儿有毒呢!”
他用针挑出硬刺儿,小心地用嘴吮吸冒着血珠的手指头,然后用布巾一圈圈地密密缠起,一直缠到郁竹跳着脚保证下次绝不再犯为止,这才笑眯眯地把个裹成小萝卜的手指头还给她。
“谁让你不听我话呢!”他的眼睛总是笑得弯弯,眸子则清澈得如同汩汩流动的山泉。
蔷薇花盛开的季节里,她总是不听话,去摘美丽的花朵儿。
蔷薇花盛开的院落里,盛载着她少女时代的全部欢乐与梦想。
密密睫毛下,星眸闪闪。
“之临,郁竹――终究还是回来了。”
暮色沉沉的院落里,她就这样默默地、出神地、长久地坐着。
(二)
他蜷缩在软榻之中,左手指间托着一只高足鎏金琉璃杯,杯中注八分的酒,酒色赤红,鲜艳若血;右手紧握成拳,淡雅温润的光从指缝间流泻而出。
他的眼神愠怒,阴郁,沮丧,无奈。
右手缓缓张开,摊开的掌心里,静静卧着一方如雀卵般大的白玉佩,两只镂刻精美的凤首尾相衔盘旋其上,通体洁白,晶莹剔透,仿佛一块亘古不化的寒冰――即使贴身藏着,依旧冰凉通透。
酒杯高举,殷红如血浆的醇酒被一饮而尽。
“啪!”金色琉璃杯狠狠撞击在墙壁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无数碎片溅开来,撒落了一地。
下一步是写云湖之前的故事
天命(一)
“竹儿,去吧,去和他们一起玩。”凉亭里,一位雍容少妇蹲下身,轻推自己年幼的女儿。亭外,绿茵茵的草地在阳光中伸展,十几个孩童正跑动嬉戏,他们的年纪也都在十岁上下。
郁竹想了想,点点头,迈腿步出凉亭。刹那间,阳光洒遍她全身。
草坪上的孩童纷纷转过脸,好奇地打量这个小小的不速之客。
郁竹衣衫淡雅,肤色莹白,眸子晶亮,乌黑头发并无任何花样,只是编了条长长的发辫垂在脑后。她的眼睛眨啊眨,目光四处游移。这群穿得花团锦簇的同龄人同样令她好奇。
离郁竹不远处,一棵树影婆娑的柳树下,几个孩童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也不知说些什么。忽然,一张脸冲着她的方向转过来。
郁竹立刻意识到有人在注意自己。她毫不怯生地回视。
一双目光在她的脸和衣衫上来回转了转。然后,那张瓷白的脸攸地扭了回去。
那张脸的主人开始与一个穿着鹅黄绫裙、头上绑着粉红缎带的小女孩兴高采烈地说话。
柳树下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
凉亭里,七、八个宫女太监手端托盘鱼贯而入。
一位紫衣贵妇正与周围几位贵妇聊天,这时便吩咐道:“去把他们叫过来吧。”
旁边侍立的宫女欠身答应着,她走出凉亭,扬声道:“各位小主子,请过来用点心!”
孩童们欢呼着,各各扔下手中的玩物,朝凉亭奔来。
一个小孩从郁竹身边跑过,却又停了下来,他扭过头,簇新的云靴在地上跺了跺。阳光下,他那件盘丝刻金的大红箭袖闪闪发光,映得一张雪白的脸分外粉妆玉琢。
郁竹认出了他。
他又扫了她两眼,黝黑的眸子闪了几闪,唇角微微扬起,然后,红艳艳的嘴唇一张,吐出来三个字。
“丑八怪。”
天命(二)
永泰十九年春。
赵府后园。
清晨的太阳蓬勃而有生气,池塘边的一丛丛灌木已长得郁郁葱葱,上面还点缀了无数明黄色小花。和风轻拂而过,花瓣纷扬而起,轻轻盈盈、摇摇曳曳地落入水中,漾起一圈圈涟漪,水纹由里向外,缓缓扩散开来。
池塘边的青石板空地上,郁竹正持剑急舞。她的身法灵动迅捷,剑法也甚娴熟流畅,衣袂随着剑式在风中翻飞。
忽然,她的身体猛地后旋,手中三尺青锋疾刺而出,剑姿果断,不带一丝迟疑。
阳光下,剑锋闪着刺目的白光。
她蹙起秀眉,凝眸而望。
半晌,她缓缓收回手臂。
“噹”地一声,长剑被插回剑鞘。
她轻轻舒气,伸手拭了拭额上的汗珠。这段日子来,她觉得自己的武功有了长足的进步。可惜孙将军去了灵州,唉,赵府上下,除他之外,再无第二人可以聆听自己对剑法要义的领悟。
她将长剑搁在石凳上,漫步至池塘边。
池水清澈湛绿,映出一张若有所思的脸庞。
十六岁的郁竹脸容素净,衣衫简洁,头挽寻常发髻,一眼瞧去竟无半点官宦小姐的架势。她的眼眸深邃幽远,神态清雅淡然,周身散发的是远超同龄人的宁静气韵。
她低下头,怔怔地望着那一池碧水,似乎入了神。
被拂落的、柳叶在水中旋转着随波逐流。
春风轻轻扯起她的发带。发带盈盈而起。
“小姐――小姐――”
郁竹抬头循声望去,只见池塘对面的鹅卵石小径上,匆匆跑来一个绿衣丫环,边跑边向她挥手:“小姐,老爷有事找您!”
小花厅里,赵养性随意呷了口茶,道:“郁竹怎么还不来?”郁竹的父亲赵养性四十如许,五官深刻清朗,身材保养得法,举手投足间颇有几分气度,看得出年轻时是名器宇轩昂的美男子。然而,赵家并非东越世家大族,二十年前的赵养性只是一名永州府衙小吏。但是他志向远大,眼光敏锐,见解精准,善于把握时机,多年前与东越四皇子晏晋的一次偶遇,竟成就了他的一番鸿浩之志。自晏晋登上帝位后,赵养性也一路平步青云,如今已司永州金吾之职,声望正如日中天。
侍立在侧的二夫人赶忙离了自己女儿,上前欠身道:“明洁已经去了好一会,她应该就快到了吧!” 二夫人玉荟三十三四岁年纪,雪肤花貌,体态优柔,正是风韵正盛的时候。
这时门外传来轻轻的脚步声,接着光影一闪,赵府大小姐郁竹已出现在门口。她抬腿迈入门槛,上前几步,躬身施礼道:“给父亲、母亲请安。”
赵养性坐在椅子里点了点头。二夫人则赶紧欠身还了半礼,上前柔声道:“竹儿,前日我差人给你送的二罐云州新茶,可尝过了么?”
“嗯”,郁竹微微点头,“味道很好,谢谢母亲。”
一旁站立半天的二小姐盛梅走过来,喜滋滋地拉了拉郁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