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唐宫外传73-85 [10]

By Root 173 0
道:“皇上,洛阳城中繁华果然不逊于京都。”
  他却低声道:“你既已出宫来,便不准再称皇上,该唤我相公才是。”
  我只觉他此时待我便如同寻常百姓人家夫妻一般,心念转动,遂笑道:“妾身谨遵相公之言。”
  他顿时笑容浮现。
  
  正在此时,我忽觉身边情形有异。
  我们马前赫然已有数骑围立,马上之人均是统一齐整服色,不知系何人府中婢仆。为首一人年纪约在三十上下,对我们喝道:“你们这马是从何处得来?可能卖与在下么?”
  我们所骑之马自是宫中良驹,此人眼力并不差,应是想自他手中购得此马,但其态度十分倨傲可厌。
  他漠然道:“此马恐难出售,请诸位让道。”
  那人向其他人微使眼色,早已将我们所乘之骑围住。那人冷笑道:“我家国舅爷好马,今日在下恐多有得罪了。”
  我闻听他言道“国舅”二字,心中疑惑,如今堪称国舅之人,若非我家亲族,便是贤妃亲族,忙道:“且慢,你们所称国舅爷系何人?”
  那人见我问他,笑道:“小美人开口相询,在下告知你便是。我家国舅爷便是当今杨丞相之亲侄,贵妃之嫡亲堂兄,京都尚衣记少东家杨弘业。”
  我顿时怔住。
  杨弘业正是我伯父之子,因伯父早逝由叔父代为抚养,如今协助叔父操持各地尚衣记绸缎贸易,长居于东都。他本是精明能干,父亲颇为喜欢他,却不料他府中之人居然胆敢如此放肆。
  我不知他此时面上表情,却开始隐隐觉得不安。
  此事关系到我家族中人,偏偏冲撞到了他。
  不知他要如何应对那些人。
  
  他竟然抱着我轻轻跃下马来,说道:“既然是贵妃兄长喜好此马,送与你们便是。”
  那人见他如此,以为他是惧怕国舅之名,笑道:“兄台果然明理。此马我们便带走了,另欲相请这位小美人与在下同至国舅府中一行,不知兄台可肯相借几日?”
  此言确实欺人太甚。
  我恐他要大怒,忙止住那人道:“你们如此为国舅爷打算,恐是一相情愿,国舅爷自己未必有此意。”
  那人笑道:“我家国舅爷素来怜香惜玉,府中似姑娘这般美人确实不多,国舅爷定会喜欢姑娘,日后贵为皇亲国戚,不愁荣华富贵。”
  我心中暗暗叫苦,此言本是欲为堂兄分辨,却不料此人越说越不像话,倒似堂兄确有不少劣迹一般。
  我站在他身旁,只觉他身上寒气袭人,十分可怕。
  他冷冷道:“适才之言,你若敢再讲一遍,今日此地便是你们葬身之所。”
  那人虽是倨傲蛮横,见他肯赠马却不肯放人,已知他非等闲人物,早有几分怯意,不再多言,将那马缰绳牵起与其他诸人飞驰而去。
  他无心再陪我看城中风景,抱起我返回宫中。
  我知道,堂兄大祸将至。
  
  回至东都宫苑后,他端坐于仪鸾殿中半晌无语。
  我见他若有所思,并未开言相扰,只是默然站立一旁。
  只听他对李进忠道:“宣御史中丞来见朕。”李进忠见他神情有异,忙宣诏而去。
  御史中丞本是专司查办官吏贪污行贿渎职之行,卢杞升任御史后,御史中丞由崔郅继任,闻听崔郅性情刚直,执法从不徇私,皇亲国戚、王公贵族皆与平民一视同仁。堂兄并非朝中官员,若是他们介入此事,定会累及父亲。
  我心中惶恐不安,忙跪地向他言道:“皇上,我堂兄幼年时伯父即已去世,无人管束导致如今行为不端,只求皇上网开一面。”
  他淡淡说道:“区区一骑纵然赐予他又何妨,只恐他在东都扰民由来已久,如今不得不彻查他之行为,若仅是手下婢仆仗势欺人,朕并不会过于苛责他。”
  我知他此言已是格外宽宏,并不计较堂兄府中人冲撞亵渎圣驾之罪,且肯明白查问堂兄之行为,若是确系奴仆为邀功请赏于主人之前擅作主张,自然不会牵连堂兄。
  我轻轻叩首说道:“茉儿多谢皇上。”
  他视我片刻,目光转为柔和,说道:“你过来吧。”
  我坐于他身旁,他将我双手握于掌心之中,言辞恳切道:“茉儿,朕爱你护你之心天地可鉴,但朕是一国之君,行事不能不有所权衡,你能体谅朕么?”
  我自然能体谅他,他有自己身为国君之立场,况且堂兄若真如此肆意横行,亦是咎由自取,并不能怨怪皇帝处置他。
  我仍是希望此事与堂兄并无关系,只是他府中之人蛮横无理而已。
  但若非主人有意纵容,奴仆焉敢如此?堂兄确实难逃罪责。
  
  皇帝宣诏,御史中丞崔郅果然来得甚快。
  我正欲退出仪鸾殿,他却说道:“你无须回避他们,就在此地即可。”我只得留在殿中。
  崔郅进殿而来,行礼已毕。
  李进忠在旁又禀道:“卢御史闻听宣诏御史中丞,恐皇上另有旨意,正在宫外侯诏。”
  御史中丞崔郅本是卢杞下属,定是二人同来。
  他道:“宣他进宫来吧。”
  
  他深知我如今对他依恋之情远胜于对卢杞,倒似是不再将我避忌于卢杞之前。
  我若再见卢杞,应该同样坦然。
  大历十三年春初见卢杞,我仅有十五岁;
  如今已是建中三年春日了,四载光阴飞逝,人事皆非,那些渺茫如烟的陈年往事,本该早些将它遗忘。
  
  我自昆仑归来,卢杞见过我四次。
  第一次是在册妃大典之上,他只看见一个模糊不清的贵妃身影;
  第二次是在往行宫途中,他看见我与皇帝相拥于御舆之中;
  第三次是为救我只身前往生死险境;
  第四次是在赐宴吐蕃来使之时,他连看我一眼都有所顾忌。
  我与他之交往,其实从未给过他幸福。
  惟有拖累与负担、压抑与痛苦。
  他早该忘了我。
  我不能让他应昔日之约将自己困于其中。
  绝对不能。
  
  玉饰已被我摘下,收敛于匣中。
  今日项中所系金色茉莉花雕,正是皇帝御赐之物。
  他首次见我佩带时,眼中笑意无法遮掩,尽情流露而出。
  他轻轻说道:“茉儿你终于肯放下了。”
  其实他早已知道。
  他对我之宽容超出我之意料。
  有夫君如此,我尚有何憾?
  
  卢杞进殿而来,皇帝赐他二人坐下说道:“朕今日宣你们来此,只因听闻有人奏报国丈之侄杨弘业在东都多有倚势扰民之举,你们查清此事后再来回朕。”又道:“杨弘业系贵妃堂兄,你们不可随意敷衍,务必秉公明查。”
  崔郅忙称是,且道:“请皇上放心,微臣定然查个清楚明白。”
  卢杞亦道:“臣等定不辱皇命。”
  他又问及朝中其他诸事,卢杞一一具禀。
  
  直至叩首退出殿外,卢杞都不曾望向我一眼。
  他心中若无牵绊,便会过得开心。
  我宁愿他如此。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