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隋乱 [93]

By Root 5512 0
然人和马看起来都很高大,但脸上才长出的软须彻底暴露了他的真实年龄.

"是个骑大黑马的小屁孩儿!"有人低声议论.

"个子不小,但喉结还没长起来呢!"有人不住摇头.心中暗骂唐公李渊儿戏,弄个十五岁少年出来和赫赫有名的猛将较艺,这不是送死又是在做什么.

"唐公欺人太甚,居然派个娃娃下场l"在点将台上观战的左ig卫大将军宇文术自言自语般点评.声音不大,却足够台上所有人听得清楚.

"本事没长在年龄上!"麦铁杖持了抨胡子,大声答道.今天第一次,他没被别人的言谈所激怒.

由钱士雄替自己下场,是麦铁杖临时做出的决定.这样做倒不是因为他怕自己技不如人,而是由部下出马比试,无论输赢,双方的怨恨都不会结得太深.而对方居然也派了一个替身来,则更合他的本意了.两个当事人都没上场,其他人代为比试,气势汹汹的邀斗就变成了军中游戏.无论谁输谁赢,主帅都可以一笑而过.

想到这,麦铁杖挥了挥手,命令道:"来人,传老夫擂鼓,给两位壮士助威!"

话音一落,战鼓声立刻隆隆响了起来.钱士雄和李旭听见鼓声,整顿好衣甲,各自打马跑开六十余步.转身对正了,同时举起了兵器.

"小伙子当心,长塑来了!"钱士雄大喝一声,纵马前冲.丈八长塑稳稳端平,直奔李旭的左肩窝.

他抱着和解的目的而来,当然不想下死手.对面的李旭也看出了对方的用意,纵马上前,在长塑刺到身前的一刹那拧身挥臂,将掌中黑弯刀重重地砸在塑头和塑身连接处.

破EraI!这是铜匠师父跟他练习了无数次的招术.当时铜匠有言在先,此招没经过任何实战检验,成不成听天由命.李旭不会用架,黑弯刀虽然长,但比起架来长度还差了无数尺,根本无条件跟人对刺.所以,他只好拿铜匠师父的没把握本领出来赌一赌.

只听"档l"的一声,游龙般的长塑猛然弹开,却没有如同李旭预料的那样失去控制,而是从头部到中央弯了弯,卸去了大部分砸击力道.剩下的力量传到钱士雄手臂上,己经不足以令其兵器离手.

"好小子!"钱士雄为对手的普力大声精彩,后手外搬,前臂用力,那长塑似乎有了生命般,半空中抖了抖,借着战马前冲的力道,再次横扫了过来.

这一扫,人力与马力合在一处至少有三百多斤.如果硬用黑刀向外顶,李旭保证自己得被这一塑扫下马去.当即,他向前侧面一探身,主动甩橙离鞍,将身体藏到了马背的另一侧.钱士雄一塑扫空,收招不及,眼睁睁地看着对手从自己身边跑了过去.

两军对冲,双方骑兵通常只有一次照面机会.第一次不能打对方落马,就要把此人交给自己身后的同伴.www.nilongdao.com/自己则借着战马的速度冲向敌军的第二排骑兵.但此刻是在校场之上,所以一个照面结束,双方还要各自把战马兜回来再战.李旭和钱士雄由着战马的惯性跑出了五六十步后,各自调转了马头.

"好!"校场下,喝彩声犹如雷动.武贪郎将钱士雄在决斗中大占上风,这是众人预料之中结果.但与他放对的那个少年破得巧,躲得机灵,娴熟的刀法和骑术也令人大开眼界.

军中汉子性子通常比较直,虽然府兵们与护粮兵之间积怨颇深,看到对方精彩的表现,依然会扯开嗓子为其喝几声彩.

二人再次催动战马,钱士雄的长塑便不再故意留情.通过刚才第一轮试探,他己经感觉到对手并非寻常少年.轻视之心一去,手上的力道和准度大大增强.

李旭凭着铜匠师父不成熟的招式,勉强又对付过了第二个照面.不用人提醒,他也知道自己不是钱将军对手.那杆马塑与步校尉所用的一样,居然是有弹性的.击打塑头时,根本不可能让它脱手.这样,他在兵器上就大大吃亏.每次都是别人先扎过来,他化解了对方先招,才有机会还回去.

第三、第四、第五个照面,李旭忙得浑身是汗.直到第六个照面,才终于抽冷子还了一刀.钱世雄微微抖了抖架,就把黑刀磕了开去.二马错橙功夫,还顺势刺了一手回马架,把李旭逼了个手忙脚乱.

"小子,你再不认输,我可不留情了!"顺着战马惯性脱离接触的刹那,钱士雄扯着嗓子大喊.能把弯刀使到这种地步,这少年人也算身手不俗.打他下马,实在有些令人于心不忍.

"我要放冷箭了,将军小心!"李旭头也不回地回答.校场周围过于喧闹,所以二人说话时都拼命扯开了嗓子.彼此之间的交谈不禁对方听见了,距离二人位置较近的府兵们也听了个依稀大概.

"哈哈哈哈!"所有听到这话的人,包括钱士雄自己都大笑起来.放冷箭之前还通知一声,那还算哪门子冷箭.

尽管如此,众人还是停止了喧闹.锣鼓声和击打兵器声影响耳力,如果少年人真的放箭,弓弦声就成了钱士雄判断冷箭的唯一借助.大伙即便爱才,也决不能给李旭帮忙.

"怎么回事?"点将台上的麦铁杖不清楚为什么战鼓声和击打盾牌声突然停止了,大声喝问.

趁着二人的战马还没圈回来的机会,有人立刻把李旭的话传到了点将台上.闻此言,所有的将军忍不住莞尔.那个骑黑马的少年输阵是早晚的事情,大伙都是行伍出身,心里边对最后的结果一清二楚.但此人敢主动上前替上司接战,又能在钱将军架下支撑到过五个照面,也算难得一见的人才.当即,很多人都起了爱才之心,纷纷打听起少年的身份来.

"此子是李渊的本家侄儿,据说曾在一次夜战中杀了二十几个高句丽刺客!看其今天身手,恐怕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宇文迷微笑着向众人介绍.

"李家人才济济啊!"有人点头称赞.

同样的话,不同人听起来则有不同味道.有将领是真心羡慕李渊运气好,家族晚辈中人才济济.有将领却暗暗皱眉,巴不得钱士雄一时失手,挥塑将少年人挑于马下.

"传老夫将令,叫钱将军不要伤了他!"麦铁杖大声命令.看到李旭的身法,他本来就起了爱才之心,此刻又听说是李渊的侄儿,更不想让他有任何闪失.

"是!"两边亲兵答应一声,刚欲转身去传令.猛然,听见校场中传来一声大喝,"看箭!"

众人俱是一愣,赶紧凝神,只见武贪郎将钱士雄在马鞍上猛然仰身,后脑勺低磕马屁股,端端正正地来了个铁板桥.

"好!"行家里手们忍不住高声喝彩.大隋朝为将军所配的恺甲颇重,钱士雄又素重场面,他身上那袭镀了银的铁甲少说也有二十五、六斤沉.穿着如此笨重的恺甲还能在马上做出如此灵活的闪避动作,的确配得上百战宿将的名头.

喝彩声喊完了,才有人意识到,方才根们没有羽箭向钱士雄将军飞来,那个黑马少年手里擎了一张弓,嘴里喊得声音颇大,手指头却连弓弦都没有碰.

"哄}"护粮兵们齐声哄笑起来.敢在比武场上这么捉弄人的,李旭算是第一个.即便今天他输给了钱士雄,护粮军也争足了颜面.

大伙这么一笑,钱士雄脸上可有些挂不住了.挺腰抬身就想持塑冲阵,刚刚在马背上坐直了,耳畔又听得一声弓弦响.

"嘿!"钱士雄怒喝一声,把刚刚挺直的身体又仰了下去.四下里先是一片寂静,然后又是一片哄笑之声.眼前天空瓦蓝,哪里有什么羽箭飞过.

带着近三十斤的恺甲连续两次仰身,纵使是以武贪郎将钱士雄之勇,额头上也有汗冒了出来.知道再次被李旭戏弄后,他不怒反笑,小腿一夹马肚子,靴子跟轻碰金橙边,一边直腰,一边冲了上去.

刹那间,战马前冲了三十余步.钱士雄慢慢挺起身,无论对方再使花招,他也不打算闪避了.两个人的距离只有一百多步,只要冲到近前,他一塑就能把对方推下马背.

头刚刚仰正,还没等他向前观望,忽然,耳畔又传来一声风声.以多年临阵经验,钱士雄知道羽箭来了.想要再次仰身,哪里还来得及.

只听见"砰"地一声巨响,紧接着,钟儿、鼓儿、挠儿、钱儿在耳畔响个不停.身体仿佛冲进了一个水陆道场,四处都是梵唱金鸣.眼前却好像开了间染坊,红、橙、黄、绿、蓝,五色锦缎高高飘扬.

好不容易从混乱中缓过神来,钱士雄凝神细看,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少年牵着匹骏马,正笑吟吟地站在自己的坐骑前.

"钱将军武艺高强,卑职甘败下风!"李旭站在地面上拱了拱手,笑道.他只是一个旅率,不能自称将军,所以只好以卑职自居.

钱士雄见状,赶紧翻身下马.一边拱手还礼,一边说道:"小兄弟好箭法,钱某自认不如."说罢,低头扯下自己的铁盔,只见一根冷森森的雕翎不偏不倚插在盔缨间.高半点,肯定射飞.低一寸,破碎的将不是铁盔,而是自己的面门.

第二卷 功名误 第三章 何草 (四 上)

"若不是钱将军手下留情,李某三个照面之内早己落马,又怎有机会射将军一箭!"李旭谦虚地说道,不敢自认比武获胜.

钱士雄一身铁甲,羽箭射在身上根本无法让他失去战斗力.而不顾一切射其面门或者战马,又对不住他手下留情的善意.所以,李旭认为自己这一箭射得纯属投机取巧,勉强算赢了也没什么好夸耀的,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认落败.

见他这般谦虚,钱士雄更不敢自认取胜了,摆了摆手,大声说道:"若是方一上马你就用箭伤我,我哪里有机会刺出第一塑.赢了就是赢了,俺老钱又不是那输不起之人!"

二人你推我让,谁也不肯自认胜利.正悻悻相惜的时候,传令兵送来左武卫大将军将令,命二人一同到点将台问话.李旭和钱士雄相视而笑,牵了战马,托着铁盔,并肩走到了点将台之前.

此刻,校场周围的弟兄们热闹得己经乱开了锅.大伙虽然各有拥戴对象,但谁也没料到这场比武最后是如此结果.护粮兵们固然扬眉吐气,府兵们也都笑得前仰后合.原来军中演武规矩,骑兵相较,先下马者为输.只要有一方下了马,另一方即便有心伤害,也不得追杀.所以钱士雄将军占尽上风时才一再要求对方下马投降,以便他就此收手.而那个骑黑马的楞小子居然赚了钱将军一箭,然后又跑到将军身边下了马.这番输赢,的确己经无法论了.

大伙指指点点,都道钱将军运气差,打了半辈子仗居然被一个毛头小子给骗了.至于双方恩怨,此刻早己抛到了脑门之后.

点将台上,左武卫大将军麦铁杖、左A卫大将军宇文述等人也乐不可支.大伙见过在比武场上放冷箭伤人的,却没见过像李旭这样把冷箭放得如此光明正大的.更没见过明明上前一步,就可以将对手推于马下,却主动跳下来认输的.笑了一会儿,麦铁杖命人将钱士雄的头盔呈上来,反复端详了一遍,站起身,走到将台边,冲着李旭问道:"小子,这一仗你明明赢了,为何又要认输?"

"钱将军从开始就手下留情,卑职怎能不知道好歹.况且若真是生死相较,谁还会给卑职三番五次虚张声势的机会!"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