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乱 [84]
怀远镇保护辎重的弟兄们也"阵亡"了两人,他们在后半夜时偷了战马准备逃走,结果刚刚冲出营门就被隐藏的暗哨射下了马背.李渊当众处死了他们,并将首级悬挂了三日.然后宣布以与敌相遇力战而亡的待遇收葬,并将阵亡的消息通知了其家所在的郡县.
这个处理结果让很多人震惊,但没有人抱怨唐公残忍.总体上讲,李渊是个不错的上司.他不受属下孝敬,不克扣伙食,并且对大伙平时偷偷溜出去喝酒等违背军纪的小过也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唐公平素待大伙不薄,那两个家伙临战时却当了逃兵,实在太不够义气!"齐破凝私下里如是评价.这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来怀远镇当兵的世家子弟们大多数武技不高,上进心也不强,但朋友义气多少都能讲一点.
"慈不掌兵.唐公这样发落,已经顾及了他们家族的颜面!"刘弘基低声附和.这是一句实话,世家大族比较在乎颜面,如果那两个人的尸体以逃兵的身份被送回家乡,整个家族都会为之蒙羞.
议论声中,谁也没心思再去计较训练强度为什突然加深了许多,军纪为什么突然严格了许多,连晚上不得主官批准不可出营的新规矩,都在不折不扣地被执行了下去.现在大伙由后队变成了前锋,而真正的前锋还在涿郡迟迟未发.虽然唐公的"亲信"认为,大伙只要守半天就能让高丽人落荒而走.可手底下若没有一点斤两,万一高丽人前来攻城,半天也不是那么好坚持的.
而逃兵又当不得,大伙也只有通过努力训练一途,才能避免被人在半天之内就壮烈战死.
正式训练开始没几天,李旭就发现自己所带的队成了香饽饽.原来因为他这个队正过于死板,很多人都希望换到别的队去吃粮.而现在,非但本队的人不再托人求情换走,还不断有人通过王元通、齐破凝等人说项,希望换到他的队中来.
"李队正教的招术好用!"士兵们都很聪明,知道眼下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李旭带队练武时不侧重套路而重视招术拆解,几乎教给大伙每一招的都简单有效.这样的队正可不好找,谁不学是谁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李队正教的配合好用,前天吃饭时打架,我们四个人打趴下了别的队七个!"李旭麾下的士兵们自豪地炫耀.同样的战斗配合,经李旭点拨后,立刻变得实用.虽然变化只是那么一点点,但这一点点变化简直就是生死之差.
听了这些赞誉,李旭训练得越发认真.在他心目中,这也是自己能报答唐公的一种方式.招式拆解技巧来自铜匠师父,队列变化与相互配合来自徐大眼,这些积累下来的知识和经验与他自己的实战心得融会贯通,就变成了独树一帜的李氏练兵方法.
唐公李渊显然也注意到了李旭练兵的高效,几天后,李世民打着请教射艺的借口再次跑来追问李旭的师承.
"仲坚兄,你练兵之术师承于哪位名将?"李世民追过来问道.自从那天比箭输给了李旭,几乎每隔三、五天他就会到军营里向李旭请教一次射艺.而李旭本着报答唐公恩情的想法,指点他时也非常尽心.
"队列与配合是跟茂功兄学的,招式拆解是铜匠师父教的.他教我时,就是真刀真枪地对炼!"李旭擦了把头上的汗,如实回答.
"这两个人都为不世之才,仲坚兄真是好福气!"李世民低声赞叹,脸上的表情好生羡慕.
"若是见到茂功兄,你们应该能成为朋友!"李旭笑了笑,很认真的回答.
"朋友?"李世民略带诧异地问.
"当然,难道世民不想多认识几个豪杰么?"李旭微笑着问.当心中的畏惧和陌生感渐渐淡去后,他发现自己很愿意拿李世民当个小弟弟.
"当然,能交几个仲坚兄这样的朋友是世民之福!"李世民很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热切地答应.
"原来他把我当朋友!"望着李旭走在士兵当中的背影,李世民微笑着想."有这样一个毫无心机的朋友,似乎也不错!"作为唐公之子,长这么大,他似乎什么都不缺,唯一少的就是朋友.
李旭这种性子的人,朋友向来不缺.现在,他和刘弘基已经成了原来一同混吃等死的兄弟们的核心.这倒不仅仅是因为二人是李渊嫡系,总是能及时带来"机密军情"的缘故.比李渊的面子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两个表现出来的武技太高了,连李渊派来协助大伙训练的老兵都不是二人的对手.
跟在两个武功好手身边,战场上被杀的几率会大大降低.所以,王元通、齐破凝等人非常庆幸自己又拣到了宝.只是两个宝贝兄弟最近不太给大伙面子,指点大伙防身之术时,比训练他们麾下的士卒还狠.
"站稳,看好了,手抬高,注意我的眼睛!"刘弘基大叫着,刀柄重重地顶在了王元通的肚子上.后者跟跟呛呛地退了几步,一屁股坐倒在雪地中.
"再来!"刘弘基用木制的长刀指着王元通,大声命令.
"兄弟,大哥,我歇歇,歇歇!"王元通喘息着摆手,鼻涕流出了老长.来辽东前,他跟本没拿过刀,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天生的慈悲心肠,从小到大肉没少吃,自己却连鸡都没杀过.
"你想被人砍了么?如果我是高丽人…."刘弘基比了个牵发削首的姿势.王元通立刻跳起来,发了疯地将手中木刀向前砍去.
他不想死,家里还有万贯家财需要人继承.如果他稀里糊涂地被高丽人割了脑袋,刚好便宜了几个正出的哥哥.
"齐兄,过来帮把手!"李旭笑着,将一头公羊牵到了营前空地上.齐破凝抓着一把小横刀,哆哆嗦嗦走过去.突然,他跳起来,一刀刺穿了羊的心脏.
"用木盆接血,那可是好东西!"李旭在旁边大声提醒.已经脸色雪白的齐破凝抄起木盆,强忍着心头烦恶将木盆垫到羊尸体下.
他的名字听起来够威风,就是见不得血.秋天时士兵们杀羊囤肉,他在旁边吐了一塌糊涂.现在,他还想吐,但面对死亡时已经睁开了眼睛.
秦子婴穿得像头骆驼一般,摇摇晃晃地走上前.李旭伸腿拌了他一个跟头,然后将弯刀鞘卡在了他的脖子上.
"秦录事,得罪了.杀一个名录事参军,不知道记几级功?"李旭笑着问道.
"录事参军,八品,五,五级!"秦子婴喘息着,伸出五根手指.猛然,他意识到对方是说自己,气得在地上打了个滚,试图站起来.却被李旭用一根手指头推到了下去.
"杀不死对方,穿多重的甲也没用.反而拖累了自己,被人活捉了去,押到京城去献俘!然后,贺小姐站在河边….."李旭笑着摆了个望眼欲穿的姿势.
秦子婴恼怒地爬起来,伸手去剥铠甲.一层,两层,三层,突然,他停住了.手指处传来一丝温暖的感觉,让他心里一片宁静.那是一个玉做的护符,用黄丝绦拴着,挂在他的脖子上.他四下看看没人,小心翼翼地将护符塞进了贴胸的衣衫内.
贺小姐是贺若弼将军的孙女,大业三年因祖父的案子被流放到辽东当营妓.秦子婴已经托人将她赎了出来,将来班师时,二人约好了一起去垄右去见秦子婴的爹娘.
李旭笑了笑,不再强迫秦子婴继续练武.虽然年龄比秦子婴小了很多,他却总觉得自己能看穿秦子婴的心思.那样幸福的眼神自己也有过,只是在不久以前,自己彻底地失去了它.
他笑着放下刀,去拎摆在一旁的水袋.冬天里冰冷的井水喝起来有股独特的清冽感觉,特别像在喝酒.他笑着摇头,又将水袋放到了脚下.挥刀隔开了做势拼命状的秦子婴.
双方真正互相了解之后,李旭发现这些混吃等死的朋友,其实有很多可爱之处.他们已经知道李旭不是什么世家子弟,但他们依旧毫不在乎的和李旭称兄道弟.他们知道李旭性情古板,几番喝花酒时任他喝得半醉后一个人离去,下次却依旧要叫上这个小兄弟同往.他们职位都比李旭高,但却从不跟他摆官架子…
‘其实这些人的资质都不错,只是心中顾忌太多了些.’李旭轻轻一转手腕,将秦子婴刀上的力道卸偏了,然后侧身跨步,将对方撞了一个趔趄.
如果没有跟这些人在酒肉堆上厮混,他们出于爱惜颜面,绝对不会接受一个年龄比自己小了近一轮,职位亦比自己低的少年教导.可既然大伙一块喝酒吃肉成了朋友,年龄问题就被自动忽略掉了.
这也是刘弘基当初强拉着自己与众人喝酒吃肉的用意之一.在为人处事上,这个刘兄甚至比茂功兄还聪明.
李旭明白,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从刘弘基那里又学到了许多东西.看看周围的几个朋友,他心中充满了温暖.
第二卷 功名误 第二章 出仕 (六 上)
入了腊月,天气愈发寒冷.从北方临近契丹的通定镇到南方的入海的老河口,辽河下游近三百里的地段都结了冰.李旭骑着黑风到河边巡视过几次,只见那冰面都已经呈乌青色.即使到了河道中央,也再看不到契丹野人凿冰取鱼留下的痕迹.
"上兵伐谋,只要烧了怀远镇这座粮仓.大隋兵马的进攻时间至少还得拖后小半年!"大伙坐在一起议事的时候,李建成的话里带着忧心忡忡的意味.
作为家族的长子和父亲的得力臂膀,他经常组织李家嫡系幕僚进行一些小的聚会.虽然眼下唐公的从属规模已经远远小于了他出任一方大吏的时候,但其中依然有不少有名的豪侠和智士.
因为在最近的表现甚佳,李旭和刘弘基被李渊破格准许参加这种嫡系幕僚的聚会.只是二人的话都不多,初来乍到,他们还需要时间来适应这里的氛围.
大部分时间里,李旭都在拨弄火盆中的木炭.外边的天气冷得厉害,是和月牙湖畔时不一样的冷.在苏啜部过得那个冬天虽然也整日下雪,但空气很干,只要太阳出来,身上立刻就会被晒得暖暖的.而辽东这边的风却湿得可凝出冰沫来,水汽在你不经意间钻进任何缝隙,骑马跑上半个时辰,再厚的毡甲都会冻成冰壳.裹在毡甲里的人也冰凉冰凉的,就像初冬时候契丹野人从冰层下诱惑出来的死鱼.
"他们早晚要来,如果我是高句丽国主,绝对不会等着你大隋朝兵马到齐了再开打!"看了看窗外的天色,刘弘基做出如下判断.防御这么长的边界,左屯卫大将军辛世雄麾下那三万多兵马用起来未免捉襟见肘.高丽人如果挥师来攻,随便找个地方即可徒步过河.如果不是畏惧大隋朝以倾国之力来报复,他们甚至可以趁着辽河结冰的机会把辽东三郡全部席卷囊中.
"我估计咱们的那个皇上是想找个更合适的开战理由,所以准备把怀远镇当作诱饵送给高丽人!"李府侍卫钱九珑嘟嘟囔囔地抱怨.提到皇上二字,他总是带着异样的尾音,听起来特别像讽刺.
他原来是个被没入隶籍的盗贼,因为弓马娴熟才被李渊从采石场赎了出来.对李家忠心归忠心,智谋却甚为不堪.并且因为嘴巴大,说话易冲动,总是成为众人抨击的对象.
果然,他的话音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