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隋乱 [79]

By Root 5418 0
了这个时候,即便是傻子也能听出李渊话中的亲近之意了.李旭尴尬地笑了笑,上前一步,像刘弘基一样以晚辈之礼重新见过了李渊,口中赔罪道:"晚辈糊涂,竟不知道同宗长者站在眼前,望世伯见谅!"

李渊这次不再避开,站正身体受了他这个大礼,躬身还了一个平揖,笑着吩咐:"你又不知道我们彼此同宗,何罪之有.既然你是晚辈子侄,今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我直言便是!"

"世伯有言,晚辈敢不尊命!"李旭再次躬身,谢过了前辈照顾.二人笑着叙了几句族谱,很快将彼此辈分说了清楚.按族谱上记载,唐公李渊是前凉皇帝李暠的七代孙,而那凉帝李暠又是李广的十六代嫡枝.所以李渊为李广的二十二代后人,而建成、世民俱为二十三代,与李旭恰好辈分相同.

叙完了族谱,李渊老怀大慰,拉起李旭的手,笑着问道:"没想到自两汉之后,我李氏子孙还能重现如此神射.你师承哪位英雄,可否与老夫说知?"

"晚辈是胡乱学的射艺,先后受过三、四个人的教导!"李旭讪讪地笑了笑,低声回答.一瞬间从草民身份变成了唐公李渊的晚辈,让他感觉非常不适应.从头到脚,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觉得麻麻的,两条腿亦如同灌了铅般沉重.

"第一位教导晚辈射艺的人姓孙,讳安祖!"想起待自己如亲生子侄的孙九,李旭心中就涌起一阵温暖.仓卒间他却没注意到,李渊、建成二人的眉头都悄悄皱了皱,显然这个名字已经给了他们极大的震动.

"第二个指导晚辈射艺的,是一个霫族好汉,名叫阿思蓝,第三位授业之师是个从江南流落到塞外的铜匠,他姓王,一直不肯告诉晚辈姓名,晚辈也不好追问!"李旭看了看唐公探询的目光,讪讪地补充.武艺上指点自己最多的铜匠师父,自己却不知道其名,这个话题被谁听到都会觉得是个大笑话.

"若姓王,定是出于江南王家.你的师承也算名门了,怪不得能重现祖先神技!"李渊笑着替对方总结,刚刚因听见孙安祖三个字而皱紧了眉头悄悄地平整了下来.

"唐公过奖,方才第二轮比箭,晚辈已经输给了二公子!"李旭摇了摇头,谦虚地回答.

这句话惹得李渊连连摇头,"你莫过谦,老夫先就来了,一直在远处看着你们.第一轮射罢,世民已经输了.他若是有自知之明,哪里还敢跟你比第二轮!"

虽然抑己扬人是李府的家风,这句话说得也太谦虚了.非但李旭连称不敢,建成、世民和婉儿三个都仰起头来,满脸不服.特别是李世民,年幼好胜,两只眼睛气得冒火.如果做这番评判的人不是自己的父亲,估计小家伙早冲上去与之理论了.

"你心里不服,是不是!"李渊看看世民的脸色,笑着问.

"第三轮儿子输得心服口服,这翡翠理应归仲坚兄所有."李世民跑到建成身边,拿起作为赌注的翡翠,大声回答."第二轮是仲坚兄有意相让,儿子也知道自己输了.可第一轮,他和我都正中靶心…"

"我们各自一平一胜,理应平局!"李旭赶紧摆手,表示不敢接受李世民输给自己的翡翠.话音未落,又听见唐公说道:"但从表面上看,的确如此.你去将靶子拿过来,让为父告诉你为什么第一轮就输了!"

不待李世民动手,早有家仆跑上去替他扛回了靶子.李渊爱怜地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躬下身,指着靶子上的箭孔,低声询问:"第一轮,你放箭前瞄了大约三息时间,而仲坚是抬手即射,不知道为父说得对也不对?"

"的确是这样!"李世民想了想,小声回答.

"如果两军相遇,你们二人正是敌手,此射结果如何?"李渊笑着向世民追问了一句.

李世民的小脸登时红了起来,扭捏了片刻,终是承认父亲说得没错,点点头,声音细若蚊蚋:"我的箭还没射出去,仲坚兄已经一箭取了我的性命!"

此话一出,李旭亦听得一惊.他学射时,都是别人怎么教,自己怎么射,做不到就努力练习,从没想到"引弓即射"包含着什么道理.听了李渊对儿子的教导,才明白原来其中还有这么多门道在.想到这,忍不住偷看了唐公几眼,越看越觉得此人胸怀沟壑.

"第二箭,你的羽箭出手后被风吹偏,而仲坚在举弓前,先抬头看了看树枝!"李渊笑着继续总结.

"怪不得仲坚兄的箭不受风力影响!"李世民恍然大悟,高兴地补充.脸上因为被判定失败而带来的沮丧表情转眼散尽,代之的是闻道后的惊喜.

"战场上形势千变万化,任何一个细微失误都足以致命!"李渊是一个非常合格的父亲,对好学的儿子循循善诱.指了指还留在靶子上的箭,笑着命令:"你把两支箭都拔下来,就知道与仲坚二人射艺相差到底多远了!"

李世民遵从父亲命令伸手拔箭,自己射偏了那枝箭轻轻一拉就脱离了靶子.李旭最后正中靶心那枝箭,却拉了又拉,晃了又晃,直到将箭锋弄折了,才勉强拔了下来.

"若是一百二十步外,彼此都身披重甲.你这箭射过去,只能给仲坚搔痒痒.而仲坚这枝箭,却足以令你落马!"

"儿子受教!"李世民站起身,恭恭敬敬向父亲做了一个揖.然后双手托着翡翠,举到了李旭面前:"仲坚兄射艺高出我甚多,小弟输得心服口服!"

"我年龄比你大,自然力量比你大.其他的讲究,我自己也不明白.所以,咱们还是平局!"李旭笑着回答,仍是不肯接对方送上的彩头.

双方正推谢不下间,站在旁边看热闹的刘弘基突然拍了拍手,高声插了一句."依我之见,真正该得此翠的应是唐公!"

众人闻声侧目,又听刘弘基笑着补充:"世民不知其理亦不能行之,自然算输.仲坚能行之而不知其理,不能算全赢了此局.倒是世伯一席话,让晚辈等受益非浅,.所以,此翠当然应属世伯所有.待日后我等射艺超过了世伯,再赢它回来也不迟!"

大伙听了,一齐叫好.李世民当即捧了翡翠来,高举着献给了自己的父亲.唐公还待推辞,又听刘弘基笑着说道:"当年家父提起世伯箭射孔雀眼之事,晚辈还以为是以讹传讹,今日听了世伯讲箭,才肯定实有其事!"

一句话,又把众人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那李婉儿性子最急,当即拉着刘弘基衣袖要求他讲一讲父亲的故事.刘弘基用目光扫了扫李渊,见他没有不悦的表情,笑了笑,说道:"那是二十八前,世伯去伯母家求婚的故事…"

当年大隋望族窦毅家选婿,来应少年数以百计,且每人都出身于贵胄之家,家世、品格都属于上上之选.窦毅为了表示自己公允,就命人抬了两扇孔雀屏风到院子中,请诸少年向孔雀发箭,约定射艺最高者为婿.话音刚落,李渊越众而出,连发两箭,每箭各中孔雀一眼.诸少年自认不及,不敢再射.于是,李窦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唐公李渊如听别人的传说般,听着属于自己的少年往事.狡猾的窦老前辈,七彩屏风,一个个如眼前子侄们同样风华正茂的少年.自己当年是十六,还是十七?好像不记得了,依稀得举弓时,远处窗纱后曾有一缕关注的目光…

那盈盈一瞥,足以让自己为之踏遍天下风波.

注1:此动作为汉礼大揖的全过程.下文李渊所行为汉礼中的平揖让.刘弘基为李渊晚辈,所以他以大揖拜见世伯,而李渊以平揖还之.汉礼基本分跪拜,大揖、平揖、抱拳四类,轻重依次下降.跪拜通常只敬祖先.

注2:历史上,李渊和李世民都是非常勇武的人.李渊镇守山西时,以两千兵马令突厥不敢南下.李世民在隋末战争中,更是每战必前,直取敌方核心.那时候华夏人的思想还没被阉割,除了阴柔权术外,很多人身上都有阳刚气在.

第二卷 功名误 第二章 出仕 (三 下)

当天下午,李渊在府中备下家宴,为两位远道而来的世侄接风洗尘.刘弘基和李旭难却主人家盛情,只好敬领了.宾主数人把酒言欢,说起这些年来的世事变幻,不胜感慨.

作为世袭的唐公,李渊妻妾子祠颇多,但眼下公务在身,他自然不能把所有家眷都带到屯粮重地来,所以此时留在身边的只有正妻窦氏和窦氏所亲生的三男一女.其中幼子元吉不过十岁,还属于绕膝撒赖阶段.见到客来,立刻疯了般要求入席同饮.李渊呵斥了几回无果,只好笑着将他安排在下首.

窦氏夫人性子沉静,伴在李渊身边受了客人一礼,抿了半爵酒,便借故退了下去.李渊待妻子离开,立刻命人传营妓前来奏乐献舞.这些营妓都是他为即将到来的各位将军所备,才艺品貌皆称不俗.众人边喝酒边赏花,倒也兴趣盎然.

酒至半酣,李渊问起刘弘基近况.刘弘基苦笑了一下,大声回答道:"世伯有所不知,家父在任时未曾积累下什么钱财.所以我与母亲、兄弟只能靠故旧接济勉强度日而已.这次接到朝廷军书,没钱置办战马,只好走着去报道.结果误了期,被地方官当逃兵捉了.多亏朋友帮忙打点才从大牢里脱身…"

"这糊涂的狗官!"李渊气得一拍桌子,大声骂道.

在怀远镇诸多官吏中,他平素以脾气好而著称.突然发了无名火,登时把一干乐师营妓全吓傻了,当即断了曲子,停了广袖,一个个楞在原地不知所措.

"没你们的事情,都退下去吧,每人去领十个铜钱买酒!"李渊知道自己失态,挥了挥手,苦笑着命令.自从被皇帝从地方大吏调成无半点实权从员后,他就发现自己的脾气越来越差.特别是喝了酒后,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发泄一番.

众乐师营妓们赶紧施礼称谢,收起乐器,慌不急待地跑了出去.李渊望着众人的背影摇了摇头,侧过身来向刘弘基说道:"你父亲是个难得的清官,谁料好官难为.嗨!不过你也莫伤心,这个"人情"咱们早晚得还回去.明日一早去我给你补一个护库旅帅的缺儿,再给你家中写封信去证明身份.我倒要看看,哪个有胆子的把我李渊麾下的干才当作逃兵!"

"多谢伯父照顾!"刘弘基赶紧站起来道谢."这次我和仲坚自塞外得了一百匹好马,打算献于伯父军中,也好为国家出力!"

"呵呵,你来得好,军中此时正缺良驹."李渊点点头,苦笑着说道:"不过献于军中,不如献于皇上,陛下最喜欢美人良马!"

"但凭世伯安排!"刘弘基拱了拱手,回答.他现在有意博取功名,如果李渊出面打点,当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想必仲坚贤侄与你一并到塞上为国贩马,也误了应征日期.不妨,藏一个也是藏,藏两个也是藏,不如也到我麾下来,眼下有个护粮队正的缺儿还空着!"李渊看看李旭,笑着承诺.

"队正?"李旭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眼前一片空白.他初涉尘世,根本分不清行军司库这种临时编制和大隋虎贲铁骑之间的差别.只觉得步校尉凭借多年战功,才拼得了个六品校尉的官爵.而自己刚一投军,已经混到了队正职务,与校尉只差了两级.一时间,欢喜得竟有些晕了头,居然忘记了起身向唐公道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