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隋乱 [393]

By Root 5452 0
什么情面.但在冷嘲热讽之余,心中却未曾乱了方寸,很快,便从刘义方的陈述中嗅出了一些阴谋的味道来

"这么说,刘将军你到了博陵之后,等了好几天才见到李世民的了?"奚落够李渊和李旭二人的品格后,少将军罗成皱着眉头问.

"等了七天,几乎是在临走前,才看李世民."刘义方想了想,十分认真地回答.这也正是他和罗艺二人昨夜发觉的破绽之处,但二人是探讨了近半个时辰后,才于细枝末节中找到了疑点.而罗成却在聊聊数语中,便发现了蛛丝马迹.其中高下,一望便知.

"刘将军可否把整个过程详细说说,晚辈总觉得其中蹊跷甚多?"得到了肯定答复后的罗成脸色愈发凝重,拱了拱手,请求.

带着几分欣慰,刘义方将目光看向幽州大总管罗艺.刚巧也在对方目光中看到了欣慰的神色.

"子义,你把整个过程从头到尾说一下吧.孩子们都不小了,也该让他们多参与些事情,省得一个个看上去没轻没重的!"冲心腹爱将点点头,罗艺微笑着命令.

"谨遵大帅之命!"刘义方先向罗艺拱了拱手,然后清清嗓子,将这次出使的过程娓娓道来.

此番南下,他是以渔阳郡户槽主薄的身份到桑干河南岸采购粮食的,因此首先拜会的目标是上谷郡郡守崔潜.谁料到了易县后,郡守崔潜却不肯相见,推说小额需求只管在民间购买即可,若是大额,他亦不能做主,不如到博陵去找军司马赵子铭.

"那姓崔的真是窝囊,如此畏手畏脚,也不怕给他的家族丢脸!"听刘义方说刚开始便碰到软钉子,几个幽州幕僚愤愤不平地道.

"今年春天新开出来的荒地中,至少有万余亩是他博陵崔家派奴仆所为.姓李的对他家去年做下的事情既往不咎,并能出这么大手笔拉拢.他若是再有什么二心,反倒会被天下人耻笑了!"虽然看李旭哪里都不顺眼,罗成却能发现并认可对方的优点所在.摇摇头,笑着点评.

"少将军说得极是,光荒田归开垦者所有这条德政,就不知道为姓李的拉拢了多少人心.我这一路上尽量打着私人名义拜会故旧,但肯暗中见一面的却没有几个.特别是那些刚刚得到官职的士子,几乎人人念李将军的恩.若不是有咱们在桑干河上陈兵数万,他们差一点将我当细作抓起来,关到大牢中去!"刘义方点点头,继续补充.

在易县碰了一鼻子灰后,他便立刻在当地差役的"护送"下前往博陵.先是以同样的理由拜会博陵郡守张九艺,然后被对方以同样的理由婉拒.接着他便收到军司马赵子铭的邀请,要他到总管衙门赴宴,光明正大地与六郡官员会面.

刘义方刚好需要与这位在博陵军中地位仅次于李旭的人物拉上关系,因此欣然答应.结果在博陵大总管衙门,他受到了地方官员和几大家族头面人物的集体责难.刘义方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自然不会被一个小小的下马威给撂倒,抖擞精神,舌战群儒.结果越交流下去他越诧异,几乎大半个博陵的头面人物都清醒地意识到了朝廷已经无药可救,只是他们对幽州军提出的应对方案却决不赞同.

"他们对朝廷早已绝望,但他们对姓李的却信心十足.所以李将军的决定几乎就是众人的决定,如果姓李的仍然继续选择为朝廷卖命的话,六郡士卒肯定会追随到底!"想起自己在博陵的经历,刘义方感慨地总结.

李旭管辖的五个半郡属于四战之所,无有什么地利可凭,也没有什么天时可侍.但兵法有云,"取天下在德而不在险",在得民心这一点上,李大将军却比幽州的罗大将军强出太多了.

失去朝廷的供应后,为了养活麾下的虎贲铁骑,幽州大总管罗艺几乎将治下各郡刮得盆干碗净.反观博陵各郡,没有置办多少重甲骑兵,却让数十万亩荒地重新长满了庄稼.倘若双方开战,在野外幽州军肯定能将博陵将士打得落荒而走.遇到堡垒和城市,则对方肯定上下齐心,誓死于入侵者周旋.

当然,这些话刘义方不能直接跟罗艺说,只能转弯抹角地表达自家的心得.即便是这样,幽州军中仍然有很多人对现实接受不了.

"那些地方大户都是些墙头草,姓李的给了他们好处,他们自然一切惟姓李的马首是瞻.但姓李的一旦没好处再给他们了,他们还不是一样投向别人怀抱?"行军长史秦雍身后,有人不屑地点评.

"问题就在于,他们在支持咱们幽州这件事情上,看不到半点好处!"刘义方摇摇头,反驳.

"刘将军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你觉得大帅不够勤政爱民么?"曹元让从刘义方的话里找到了一个破绽,立刻抓住不放.

"我没有这个意思.我只觉得咱们先前把事情考虑得过于简单!"刘义方不愿与其争论,将目光转向一边,低声回答.

眼看着大伙又要跑题,罗成赶紧咳嗽了一声,将周围的喧嚣声都压了下去.盯着刘义气方的眼睛,他继续追问:"刘将军可曾到四处转转?"

"赵司马想向咱们示威,命人带着我看了半个博陵郡内的田庄、堡寨和兵营!"

"那些新安置的流民看起来如何?"罗成也点点头,继续询问.

"仍然面有菜色,但精神头很好!我私下派人探访过,每家一日基本都能吃上一顿稀,一顿野菜."刘义方想了想,郑重回答.

"士卒训练如何,城墙可曾修整过?"罗成的眉头向上挑了挑,又问.

"城墙还是很破旧,但已经有开始修补.那些队正以上将校名下都分有田产,因此士气极高!"刘义方叹了口气,给出了一个众人都不愿意听到的答案.

幽州方面之所以派刘义方出使,便是因为他不但精通军务,而却对民政也深有了解.从他的观察中,大伙可以看出来,眼下博陵方面军心、民心、士气都很齐整,打他们的主意所付出的代价一定相当地大.况且李渊还可以从河东那边持续不断地派遣援军过来,打到最后,幽州军很可能损兵折将却一无所获.

但不出手解决掉博陵军,幽州军在攻掠其他地方时,就要时刻提防李旭麾下的将领从侧面捅自己一刀.其可能造成的伤害之大,亦远非幽州军所能承受.

"李旭的信是什么时候过来的?"了解完对方军情和民情后,罗成又问.

"在李世民露面之前!大约是五日前的未时!"刘义方知道这是关键中的关键,因此说话的语速放得很慢,尽量避免误导了别人."随后李世民就露面了,身边带着长孙顺德,还有刘弘基!"

"这就对了!"罗成微笑着抚掌,"想必眼下犹豫的不止是咱们,河东李渊也头疼得很."说道这,不顾众人惊诧的目光,他将面孔径直转向了自己的父亲,"父帅,我建议咱们麦熟后立刻出兵,直取河间与平原两郡.暂时不必考虑博陵,咱们打不动它,博陵军也不可能有力量干涉咱们.待咱们打下了半个河北,姓李的即便有心与咱们相争,也没那个力气了!况且,他如果继续逆天而行,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还很难说!"

众年青将领面面相觑,都不知道罗成的葫芦内到底卖得什么药.只有罗艺、秦雍和为数不多的几名虎贲铁骑中的老将轻拈胡须,微微点头.少将军今日的表现深有乃父之风,不但目光敏锐、心思缜密,而且行事足够果决.

李世民不是来给博陵帮忙的,虽然两李现在有翁婿之亲.

杨家失其鹿,有很多英雄豪杰都有争逐之心.

罗艺不是第一个,也不是唯一的一个.

李旭如果不肯随波逐流的话,等待着他的,只有唯一一个结局.

第六卷 广陵散 第四章 变徵 (五 下)

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河东使者的心思还真让幽州众人猜了个着.李世民并不是前来替妹妹妹夫撑腰的,眼下他所图的,却和幽州罗艺一模一样.

"只恐怕我这个挡箭牌充不了几天,罗艺在幽州树大根深,麾下的其他人未必如刘子义那么好糊弄!"送走了幽州使者后,李世民也急着返回太原.家中最近事情多,哥哥建成又奉命前往长安联络李家故友,能早一天回去,就可以多帮父亲一些忙.

他可不想坐享其成,乱世到来,正是英雄豪杰一展身手的大好时机.即便做不了令敌国君主寝食难安的孙仲谋,至少也能像前朝大将军王杨爽那样,替哥哥打下半壁江山.

"只怕二哥连刘将军也没糊弄住,他赶着回去,不过是发觉形势与先前预料又大不相同罢了!"萁儿双手捧着一杯热茶,从缓缓升起的水雾中感受着其中温暖.多年不见,哥哥已经脸上已经长出了胡须,看起来比以前更英俊,更睿智、隐隐的还透出一股逼人的霸气.只是记忆中很多温馨的画面,如今也变得渐渐陌生,永远不会再现.

"如果是那样,罗艺应该知道如何取舍.万一他不分轻重地胡来,即便父亲一时无法相顾,你们夫妻也可以退到河东去重整旗鼓!双方日后再放手相博的话,咱们李家绝不会输给他!"李世民笑了笑,说道.

"仲坚绝不能容忍他辛辛苦苦才开垦出来的荒地再度被战火破坏掉!罗艺如果真的不分轻重的话,我会亲自上城激励士卒,一直守到他从河南抽出身来!"萁儿轻轻抿了口茶,低声回应.

"妹妹不愧为我李家的女儿,巾帼不让须眉!"李世民的目光笑着看过来,脸上的神情十分值得玩味.

"嫁了一个为将的丈夫,少不得也学一些领兵的皮毛!"萁儿吐了吐舌头,笑容中露出几分顽皮.

兄妹几人中,只有世民和婉儿不在乎嫡庶之别,平素和她走得近.所以在自家哥哥面前,萁儿也不想装什么大家闺秀.繁文缛节抛开后,小女孩的天性暴露无遗.

"况且嫁得还是个百战百胜的名将!"刘弘基大笑,拊掌赞道.

"刘兄休要取笑我们.李郎说他的用兵本事,还有一半是刘兄手把手教导的呢!"萁儿将茶碗举到眉心,遥遥地向刘弘基致意.

"那是仲坚抬举我!"提起当年的旧事,刘弘基心中感慨颇多."我哪里教过他什么本事,倒是当年在辽东时,他没少帮了我的忙!"

"事实到底如何,我也不大清楚.反正郎君对当年的情谊一直念念不忘!"萁儿眉眼间含着笑,低声补充.作为一个合格的女主人,她必须让所有贵客不感觉被冷落,因此向刘弘基敬完了茶,将目光又转向了坐在李世民另一侧的长孙顺德:"长孙叔叔身体还好么?最近有没有见到我嫂嫂.她最依恋您的,不知道出嫁之后,性子变了没有?"

"还好,还好,劳二小姐挂念.至于你嫂子的性子,这得问你二哥.在我这当长辈的眼里,孩子无论怎么变,都还是当年模样!"长孙顺德朗声回答,脸上的笑容令人感觉如沐春风.

"于我们这些晚辈眼里,长辈们的音容笑貌也总不会淡去,纵使多年不见,亦如就在眼前呢!"萁儿微笑,以自家子侄的身份回应.

她现在的一频一笑,都符合唐公家族培养的闺秀标准了.如果不是知道底细的人,还真想不到一个庶出的女儿,举手投足之间能做到如此落落大方.

"当年你一声不吭离了家,好多人都吓坏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唯有唐公还保持着镇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