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乱 [205]
他伸出手去,轻轻抹掉马络头上的霜花.黑风也感觉到了主人的无奈,低下头来,轻轻舔舔他的手背.漫长的冬天中,这是唯一的温暖.旭子笑了笑,用力拍了拍马脖子,给老朋友打气.黑风摇了摇头,棕毛飞舞,继而发出一声长嘶,寂寞而又苍凉.
"好一匹特勒膘,终老槽厩,恐怕非其所愿吧!"冷风中,传来一声独特的问候.
李旭闻声回头,看到一张满是笑容的面孔.这张面孔他在辽东时曾经见过,当时他刚刚被皇帝陛下钦点为校尉.那天,此人就站在文官的队伍中间,笑容也和今天这样,慵懒之外带着几分萧索.
"见过独孤大人!"李旭上前几步,抱拳施礼.刑部侍郎独孤学的名字他记得很清楚,当初大隋在边郡各地通缉巨盗徐达严、李富梨的荒诞文告,就是出自此人笔下.
"李将军不用客气,大冷天的,礼来礼去的麻烦!"独孤学带住坐骑,从皮裘内伸出手,还了一个平揖."李将军不嫌冷么,冰天雪地的,不在屋子中烤火,还眼巴巴地赶到这里来吃闭门羹!"
李旭知道刚才自己被人拒之门外的一幕都落入了这位独孤大人和他的随从眼里,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崔潜告诉过他,豪门世家不会帮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人,除非你对他们有可用之处.把受到的磨难跟他们倾诉,除了给对方添加些霄夜时的谈资外,不会有其他任何用途.
"你那么着急去补实缺作甚?"独孤学仿佛没感觉到旭子隐藏于笑容后的抵触情绪,用马鞭指了指紧闭的大门,低声补充了一句."他们这些人都是土偶木梗,怎么动作,都要别人摆弄的.求他们,一点用都没有!"
"这是末将唯一知道的途径!"李旭拉起缰绳,飞身上马.这不是一句实话,其他途径有的是.从他赋闲之后,已经有好几个人在酒席前隐隐约约地暗示,某家庶出的女儿还待字闺中;某位老人年过五十,膝下犹虚,期待有一个义子继承家业;某人门下弟子无数,却无人成才,衣钵待传….如是种种,每一条路都比贿赂兵部官吏,等候安排便捷,但是每一条路的代价都比赠送珠宝来得更大.
"建功立业,嗯,功名富贵,人人逐之,可到哪才是尽头呢?."独孤学故意放慢脚步,等着李旭的坐骑从后边跟上来.
"末将只是想为国出力."李旭想了想,非常谨慎地回答.他猜不到独孤学今天没事跟自己搭讪抱着什么目的,但对方的确曾经于自己有恩.如果不寒暄几句就扬鞭而走,实在有失于礼貌.
"你真的长大了,居然这么会说话!"刑部侍郎独孤学摇头轻叹,不知道想表达的意思是夸奖,还是讽刺.他今天好像闲得厉害,刻意与李旭这个不得势的武牙郎将纠缠不清.
李旭再次以笑容作为回答.他本来就不善于言辞,心中有了防备,出言更为谨慎.独孤学见他谈兴不浓,也微笑着闭上了嘴巴.二人和众随从分成两波,缓缓穿过青灰色,散发着淡淡白烟的街道.伴随皇帝亲征归来的庞大队伍给这座名叫安阳的小城制造了很多难题,主街两旁模样稍为齐整的房屋都被强行征做了官署.所以,城市的主街上几乎看不到行人,街道两旁也没有任何炊烟,风夹着碎雪在房檐下吹出呜呜的声音,让人忍不住怀疑自己是不是进入了鬼蜮.
"照这样下去,各地盗匪只会越来越多,恐怕朝廷把所有武将派出去都不够用.到时候,还怕仗没有你打的?"走了一会儿,独孤学用马鞭指了指远处巍峨的城墙,悻然道.
这是一句大逆不道的话,陈述的却是一个事实.秋天的时候,民间因为青壮短缺,没有收上足够的粮食.朝廷为了明年继续征讨高丽,不肯减免各地税赋.今年冬天又出奇地冷,从上谷郡开始,风雪几乎追着御驾的脚步同时南下.百姓又冷又饿,在冻死和当流寇之间,他们之中大多数人肯定会选择后者.而朝廷为了给剿匪士卒提供补给,愈发不敢动用仓库里的存粮.如此循环下去,结果必然如独孤大人所说,旭子也的确不用担心没仗可打.
李旭笑了笑,继续保持沉默.他不敢接茬,对方姓独孤,是已故皇太后的族人,无论如何大放厥词,皇帝陛下看在他自己母亲的份上都不会追究.但别人不行,他们既然没有大放厥词的本钱,老老实实地三缄其口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想不到小小挫折,居然令纵横辽东万里的李将军颓废如斯!"独孤学长叹一声,继续叨唠.
"末将是武将,不可轻言政事!"李旭淡淡地回了一句.已经陪着对方走出很远,从礼节上讲,他今天做得足够了,"如果独孤大人没有其他事,末将就告辞回营了!"
"先不急,陪我看看城外的风景!"独孤学摇摇头,用一种近于乞求的口吻说道.
"末将恭敬不如从命!"李旭无法拒绝,只好陪着此人继续在寒风中漫无目的的游荡.几匹坐骑很快穿过了城门,走上肮脏的官道.城墙外是另一个世界,大大小小的窝棚以官道为主轴,散乱地向远方摊去.为了保护皇帝陛下的安全,流民、乞丐和地位低贱的人家都被官府赶到了这里,在御驾没了离开之前,无论野外风有多大,他们都不得进入城内避寒.
独孤学的坐骑在一座窝棚前停了下来.窝棚内的主人听到马蹄声,拉开稻草和树枝扎成的小门,探出了半个脑袋.待看清楚面前是两位身穿官府的老爷和数名让自己无家可归的差役时,他吓得惊叫一声,冲出"家"门,撒腿向远方逃去.
此人的举动影响了很多"邻居",很快,李旭和独孤学二人坐骑附近的窝棚里就没了人.那些衣衫褴褛的百姓们逃得远远地,仿佛一旦走得慢了,就会大难临头一般.待到达他们认为的安全区域后,众人转过身,默默地蹲成一堵墙,肩膀挨着肩膀,在寒风中瑟瑟.他们不知道两位大老爷的目的何在.但无论对方做什么,他们都没有力量,暂时也没有勇气去抵抗.
很多人的命运从生下来的那一天就是写好的,也许他们挣扎过.但发现一切挣扎都是徒劳时,他们学会了忍耐.
忍耐一切痛苦,直到忍无可忍的那一天.
"你看到了么,这也是大隋!"独孤学报以一声长叹,他年龄本来比李旭大许多,由于保养得好,看上去却好像仅仅三十出头的模样.只是说话时意兴阑珊,语调中带着股难言的沧桑感.
"末将看到了,末将小时,家里也很穷!"李旭点点头,回答.这种景色看多了,人早晚都会麻木.对独孤学等人来说,也许还可以抒发一下悲天悯人的感慨.对他而言,那是他经历过的,也是今生再也不想重复的过往.
"而那,也是大隋!"独孤学又指了指背后的青灰色城墙.秋天时为了防御乱匪,安阳城的城墙刚刚翻修过.贴在城墙外表的青石很新,使得整座城市都像刚刚兴建起来的.
"末将知道!"李旭轻轻笑了起来.他明白孤独学想表达的概念.在他认识的世家豪门中,此人算是为数不多还有责任心的.
城墙内外都是大隋,一面是是繁华,一面是贫困.也许不久之后,城内城外就会发生一场战争,作为武人,你必须选择一面去保护.
"其实你的性格,的确不适合留在朝中!"孤独学也笑了,拉了拉马缰绳,带领大伙向回走.
"大人见过,末将一直在想办法外放!"李旭点点头,心中的戒备渐渐放松.对方不是代表某个家族来招揽自己的.这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他已经感觉到了那来自地底层的,破坏性的火焰.
野火一旦烧起来,可分不清谁的血脉高贵,谁的血脉低贱.
"你的最大靠山是皇上,根本不用找别人废话!"独孤学狠狠朝马屁股后抽了一鞭子,快速向城门奔去.
"皇上?"李旭楞了一下,转而想起了怀中的金牌.他瞬间明白了独孤学的全部暗示,同时,心里又是一阵茫然.
皇上还记得我么?旭子骑在马背上,晕晕糊糊地想.
一名随从的坐骑脚步慢了慢,拉下了一堆马粪.然后,再次加速,追随着大伙一同冲进了安阳城.没等马蹄声消失,远处的窝棚中立刻冲出了几个少年乞丐,光着红肿的脚丫,向马粪上踩去.
新鲜的马粪可以治冻疮,第一个冲到目标前的小乞丐感受着粪团中的温暖,笑了起来,满脸幸福.
第四卷 扬州慢 第一章 肱股 (四 下)
就在与独孤侍郎偶遇的第三天,旭子又得到了皇帝陛下的召见.当传达圣上口逾的老太监文刖转过身时,李旭立刻被无数羡慕的眼光包围.他却早有了心理准备,不慌不忙地收拾了一下,慢慢跟在了文刖身后.
"见到陛下后好自为之,哪些话该讲,哪些话不该讲先想想再说.陛下好不容易有了些笑模样,你别不知好歹把他的好心情破坏掉!"待离开众人稍稍远了,文刖头也不回,低声丢下这样一句.
"多谢公公关照!"李旭上前几步,将袍服袖子中事先预备下的一个翡翠扳指塞到了文刖手中.连续几个月来四处求人,他已经习惯了官场规矩.每月到手的俸禄基本剩不下,就连在苏啜部分到的那些红货,也不得不哪出来救急.
时间已经过去快三年了,那些财宝上的血腥味道已经被流光漂洗得干干净净.旭子几乎忘记了当年自己是如何讨厌这些硬抢来的财富,只有偶尔看到其中几件时,才追忆起某些人,某些事,某些因为年少无知而留下的遗憾.
奚人的收藏品远不如中原人制造的精美,但胜在块头大,质地纯.这么大一块翠,少说也得二三十贯钱.李旭经过几年来人世间的摸爬滚打,已经充分意识到这批宝物的价值.文老太监却像当年的他一样,对翡翠上散发出来的诱人光泽视而不见.
"你留着吧,我又不弯弓搭箭的,要这些东西做什么用?"他轻轻甩了甩衣袖,将翡翠扳指又丢回了李旭怀里.
已经熟悉了官场规则的李旭为对方的表现大吃了一惊,首先反应的是自己送错了礼物,继而想起了宇文士及曾经说过的话.眼前这位一刀公公是内宦之中唯一不收礼的,给他送礼非但起不到贿赂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少年人的脸登时红了起来,从耳根到脖颈的肉皮全都火烧火燎.他后悔自己一高兴后就疏忽大意,却又找不到台阶下.一双腿走快也不是,放慢也不是,简直比作贼被人抓了现行还尴尬.
文公公内外行走多年,看到旭子如同刚被人抽过一巴掌般的表情,立即就明白刚才自己的举动过分了.他知道旭子是入乡随俗,所以也不想存心让对方难堪,主动放慢了脚步,等旭子跟上来,笑了笑,低声解释:"咱家素来不好这个,如此贵重之物,还是留给别人为好.再者说来,有本事的人不用关照,没本事的人受到的关照再多,也是扶不起来的阿斗!"
"公公说得极是!"大冷天,李旭的额头上汗珠清晰可见.想到自己作为一个肢体健全的人行止却不如一名太监坦荡,他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