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隋乱 [158]

By Root 5295 0
狠狠抽旭子几个大耳光把他打醒."呆子,你可知道万岁为何连发三分圣旨给你我.又为什么把封赏留到今天?你今后如果不想稀里糊涂地被人玩死,就最好给我清醒一点儿!"

他是被李旭的态度逼急了,所以用词极重.此话一出,不但把李旭骂清醒了,帐中其余诸将也跟着神色凛然.大伙今天都被从天而降的幸福砸懵了,主将和监军得到皇帝陛下的赏识,意味着全营所有将士的前途都跟着一片大好.至于那篇充满斥责之言的圣旨,大伙当初还有几分害怕,见到金牌后,早已将其忘到九霄云外.

宇文士及对大伙没恶意,这一点诸将从他尽力为大伙谋取官职的行为上就能看得出来.对于官场风云,在座诸位谁也没有宇文士及见识多,所以旭子恢复正常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宇文士及请教.

"请宇文监军指点!"李旭拱了拱手,虚心请求宇文士及点拨迷津.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第一份圣旨,是庭议之后而发.代表着陛下的诸位肱骨之臣将你我的功过相抵后所达成的一致意见."宇文士及叹了口气,低声地向大伙解释.遇到这么一个"笨"主将算自己倒霉,以后再交朋友一定交家世和自己差不多的,省得替他管这么多,他还未必承自己的交情!

"无论你我承不承认,雄武营将士一路上在高句丽境内放火拆屋,就是大过.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一夸大,足够让你丢官罢职.所以,你得了爵位,军职却没有升迁.我虽然既升了军职又得了爵位,恐怕十有八九是靠父亲的面子,而不是自己的战功!"宇文士及的话里充满无奈,这不是他想看到的结果.如果朝廷按实际战功赏赐他,虽然不会有这么厚,却能令他心情舒畅许多.

"那叫什么过错,高句丽人什么时候跟咱们讲过道义!"李孟尝撇了撇嘴,不满地问.

"李郎将窜升得太快,触动了别人的利益.没有把柄,人家还想抓他的把握.何况我大隋官军一直以仁义之师自诩!"宇文士及瞪了李孟尝一眼,反驳."是非对错不是咱们说得算的,评判权在人家手里,所以你要么别犯错,要么别让人抓住把柄!"

"这斥责的旨意,想必就是诸臣的弹劾了!"李旭点了点头,举一反二.

"此刻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所以不能求你我做得十全十美.既然破格提拔了,就得让咱们知道哪些地方做得不附和朝廷本意.所以呢,斥责的圣旨跟着嘉奖的圣旨一道来.先扬,后抑!"宇文士及点头,回应.

"既然如此,皇上还赐李将军金牌做什么?"长史赵子铭上前几步,低声追问.虽然知道对方这么做是为了旭子好,他依然看不惯宇文士及那幅高深莫测的模样.

"这个就是皇上自己的意思了,实际上,如果朝廷想杀一个人,赐了金牌也不管用!这东西,高颖元帅有过,贺若弼老将军也有过."宇文士及指了指金牌,笑着奚落.高颖和贺若弼都是被抄家灭族的,先皇所赐金牌在握,连一个后人都没保住.

"但皇上赐了你金牌,等于说他自己看好于你.将来如果有人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就等于扫陛下的颜面!短期之内,对你是福.将来怎样,仲坚自己要好好思量了!"宇文士及手指轻扣帅案,笃笃有声.

第三卷 大风歌 第三章 浮沉 (五 上)

眼下东都洛阳的情况正如前来传旨的钦差文公公所说,阖城军民日夜盼着援兵的到来.不知道是刻意而为,还是另有苦衷,反贼杨玄感的用兵方式极其不符合常理.六月初三,他在黎阳据城而叛,征集了漕夫、民壮一万余人入伍.紧接着,他挥师向西直取河内.结果强攻了两天河内未果后,叛军又掉头向东去攻打修武.修武县令王玄义带领百姓据守临清关,杨玄感没有云梯、冲车等物闯关,一转身,继续东进扑到了汲县渡口,从那里南渡黄河.

渡河之后,叛军放弃沿途城市要塞,沿着黄河大堤向西直扑洛阳.一边走,一边强征百姓入伍.到了洛阳城外,兵马总数已经到达十万.杨玄感命其弟杨积善率兵三千为左军从偃师以南沿洛水西进,命令另一个弟弟杨玄挺带领精兵五千为右军自白司马坂 (注1)越过邙山迂回进攻洛阳,自己带领本部人马为后军,四下接应.留守东都的民部尚书樊子盖见敌军来势凶猛,不得不赶鸭子上架,派河南令达奚善意带兵五千抵抗杨积善,派河南赞治裴弘策带领将士八千迎战杨玄挺.达奚善意不通兵事,五千精兵居然被杨积善所部三千民壮打了个落花流水.裴弘策独木难支,且战且走,转眼已经败了四场,从郊外一直败到了洛阳城墙根底下.

老将军宇文述接到东都的告急文书,命令各路兵马分头前进,沿途自行补给,务必在本月月底之前赶到洛阳.由于早在接应东征军返回时,宇文士及给雄武营搜刮到了一万五千多匹战马,所以诸路援军中雄武营走得最快,日前已经渡过涞水,从逎县附近上了大隋官道.

万余将士纵马疾驰,洪流一般从官道上滚过.先皇在世时组织民壮修建的官道又平又直,从涞水南岸的逎县一直到黄河畔的汲县,数千里畅通无阻.除了几处翻越山岭的地段比较狭窄外,大部分官道的宽度可并行六马.按照目前速度行军,十天之内,雄武营将是第一支从辽东赶到洛阳附近的援军.

得知官兵即将经过的消息,官道附近的百姓早就远远地躲开了去.眼下已经是七月上旬,地里的麦子却依然没有人收.黄黄的麦穗被雨水一打,立刻有新的麦芽从穗尖上长了出来.成群结队的鸟雀在麦田里欢唱,跳跃,听到马蹄声,拍打着受惊的翅膀,云烟般逃向远方.行军途中,大伙经常看见各种各样的田鼠、仓鼠,还有不知道名字的短尾巴小动物拖着圆滚滚的肚子,摇摇晃晃地横穿官道,在即将被马蹄踏成肉酱的一瞬间,滚入路边田垄.

"见过糟蹋东西的,没见过这么糟蹋的!"周大牛在李旭身边,嘟嘟囔囔的抱怨,在老家时,他也摸过犁杖,多少知道些稼瑟艰难.眼下这地方百姓放着好好的麦子不收,却任由其在地里边发芽,喂家雀喂老鼠,这不是败家行为是什么?不收粮食,官府明年的租拿啥交,百姓们嚼裹什么?难道老天爷慈悲,会用大风把谷子给人刮到家门口不成?

"没办法,男人们还都在涿郡呢,没几个能及时赶回来!眼下家里都是女人和孩子,有收秋的心思,也没那份力气!"张秀在旁边大声替自己的家乡父老辩解.逎县也属于上谷郡管辖,距离他和旭子的家乡易县只有一百多里.两年来,皇上为了征辽,把几个边郡青壮抽得一干二净.像张家这种地方大户,家主都逼得快亲自下田了.那些买不起僮仆,雇不起长工、短工的小户人家,还不是只能眼瞅着麦子烂在地里?

"都是杨玄感这厮闹的.如果他不在后方造反,咱们今年已经平定了辽东.辽事一解,朝廷就不用再抽调民壮.地里的庄稼有人收了,咱们也不用赶路赶得如此辛苦!"雄武营长史赵子铭信誓旦旦地跟大伙解释.

这是他和李旭、宇文士及还有几个核心将领商议出来的说辞.宇文述老将军命令各路兵马沿途自行补给,三十余万大军蝗虫般过后,地方上的官库甭指望还能剩下什么东西.官军是不得已而为之,所以这笔烂账必须算在杨玄感头上.

"等抓住那王八蛋,咱们将他点天灯!"周大牛气哼哼地骂.

"他***,只有窝里反的本事.有能耐去打高句丽人去啊!"几个亲兵大声附和.

马蹄声很响,所以士兵们说话时的嗓门都放得很大.各种各样的抱怨和议论一波波传入旭子的耳朵,令他的心情格外烦乱.

‘此地距易县不到二百里.骑马一天一夜可以赶个来回.’浓烈的乡愁不断袭击着他,让他几度想命令将士们把脚步停下来.虽然爵位和金牌带来的兴奋还在,但离家越近,思乡的感觉也越强烈.已经大半年没回家了,旭子很想让雄武营在遂城修整一两天,这样,自己和张秀就可以找借口偷偷溜回家去,让父亲和母亲看看圣旨和金牌,跟自己一道分享成功的快乐.

古人云,"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路!".旭子不需要让父母和乡亲夸耀自己有本事,有出息.他只是想看看母亲脸上的微笑,或者坐在桌子旁,陪着父亲再喝一碗浊酒.当上雄武郎将后,他品尝过很多好酒.迄今为止,任何一种酒,都不似舅舅的私酿那样浓.

但宇文士及昨天上午说过的那几句话却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令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来,督促着将士们抓紧时间赶赴战场.

"短期之内,对你是福.将来怎样,仲坚自己要好好思量了!"无名谷之战后,宇文士及不再像毒蛇一样吐舌头,但他的话却越来越令人玩味.旭子知道,昨天当着那么多将士的面,许多话宇文士及只说了一半.但这欲言又止的提醒和只鳞片爪的分析,已经让他受益匪浅.

旭子不能指望宇文士及像刘弘基一样,事事都替自己考虑并解释清楚.他和宇文士及的交情没那么深,远没到无话不谈的地步.他也不是宇文家的家臣,宇文士及没有提携他的责任.昨天夜里入睡前,旭子将圣旨和宇文士及的分析综合起来,推测出一个结论.朝廷中某几个世代簪缨的豪门很可能会排斥自己,而皇帝陛下之所以赐自己金牌,就是为了提醒那些豪门,有皇家为自己撑腰.

"我是皇帝陛下的家臣!"这个结论曾经让旭子激动了小半夜.作为读过很多忠义之言的大隋子民,此刻的他深深地感受到了皇帝陛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但冷静下来后,他又开始隐隐为自己的未来担忧.

皇帝陛下对自己的支持能维系多久,旭子没有任何把握.帝王心思,不是他这个刚入官场的菜鸟能猜测得到的.从宇文士及的暗示中,旭子隐隐感觉到皇帝陛下好像是一个高兴起来不管不顾,但事后很容易忘记承诺的人.旭子认识的很多大户人家子弟都有这种毛病,因为生活太顺,他们看问题往往好高骛远.遇到挫折后,又特别容易自暴自弃.与朋友交往,他们喜欢轻易许下承诺,但应该兑现承诺时,他们又习惯逃避责任!

旭子知道自己不该以看寻常人的眼光去揣测一个皇帝,也明白这种想法有些大逆不道,但涉及到自身命运时,他还是忍不住就把情况向最坏处猜测.

考虑来考虑去,旭子决定自己还是听宇文士及的话,尽量少给人留把柄.所以,虽然家门就在咫尺,他还是决定不回去探望了.昨天后半夜,他爬起来在灯下写了一封家书,约略向父母介绍了一下自己获得封爵和免死金牌的喜讯.今早大军出发前,他让张秀派了一队信得过的亲兵快马将信送回了家中.顺道,旭子让亲兵将皇帝陛下赏赐的缣运了一千五百匹回李家,两百匹给张家.

"有了这些缣,爹和舅舅足够囤积些粮食,渡过今年冬天和明年吧!"骑在马上,旭子郁郁地想.依照连日来沿途看到的景象推断,明年有些地方很可能要闹粮荒.特别是河北诸郡,连续两年时间里大量青壮被征发入伍.百姓家中只剩下女人、老人和孩子,田里的出产自然要大幅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