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儿曲 [19]
定青海,军功在朝里无人能及!怎么,这些个混帐东西是想让朕也来当这个宋高宗吗?!”
四儿赶紧帮气得直喘咳的皇帝捶背、喂茶水,掐穴位……其他人在爷盛怒的时候不敢靠近十步以内,所以被推出来送死的只有她一个。病中的爷犀利不改,虽然有些气力不支,但仍毫不妥协让步。大家实在怕了他,大概整个园子里的人都巴望着她挡在前头吧?……可她也怕呀!!
四阿哥远远站着,也是不敢出大气。但他心里如何想就不知道了。[3]
“四阿哥,你去,你亲自去军前——带上三十名御前侍卫,把这些个不从将令的东西立即锁拿进京!”
“儿臣遵旨。”
耳边听过太多、太多的大小国事,不过四儿就当迎上一阵儿风。那些人反正有钱有势,在她贫苦潦倒的时候就享受着朱门酒肉、妻妾成群,已经享受了大半辈子的荣耀光,临末了被揭下面皮狠踩,倒也是件见着挺有趣的事。嗯,受用世爵厚禄的人太多、真心为国为民做事的人太少,不干事而浪费大量国库米银的人还是多喀嚓掉几个比较好。
“你在点什么头呀!”中年的皇帝见多年的妾室、如今的皇妃,一身宫中嬷嬷的装扮,只除了发间和足上的明黄色泄露了身份。整个人跟二十年前也差不多,仍会时不时沉湎于莫名其妙的冥想中,居然还会一个人不言不语地猛点头……这,还是哪个埋首于宋词里的十六岁怪异丫头嘛!
“啊——”四儿惊得猛眨眼,她刚才在干吗来着?“是。”
“……你方才一直在点头,想什么?”见到她无辜好笑地瞠目的模样,心情竟好了不少。
四儿随手撤下碗筷碟子,后来反应过来,不对:有得是闲着的人收拾,她又何必亲力亲为地伺候?!“呃,四儿在想……方才那什、什么都尉的爵位,要浪费多少米和银子啊。”
皇帝看看她完全不像作假的神色,已经看不大出年纪的脸庞……算了,她的性子如何他还不清楚吗?虽然讲话太……比他还直截了当,但总归是她的心里话、老实话、真心话。现在他跟前这样的人实在、实在没几个了。
“你说得对,那那些东西分给穷人,给没田耕种的内地穷人农具耕畜,去远一点的地方找活路……嗯。”他思索了会,又坐起写字。[4]
四儿只静静陪侍一边,待他写了满满几大页,再让战战兢兢候着的首领太监给军机处坐镇的四阿哥送去。[5]
除去入眼的刺目明黄色,这跟二十年前……也没多大区别嘛!
--------------------------------------------------------------
[1]、[2] 、[5] 纯系猜测编造。
[3] 后来还是这位四阿哥为岳将军平反、后又重用,六十八岁卒于家乡,是个难得有个好下场的御封“三朝武臣巨擘”。
[4] 和平时期农业人口过剩、人均耕地减少(人多地少)的问题从康熙晚期就已是个大问题,而不是现代专有。所以皇帝们采用优惠政策,让内地的剩余劳动力去边疆垦荒移民,也是无奈之举。
第 27 章
四阿哥和五阿哥都是当了父亲的人;四儿养的小格格,如今的三公主也快成母亲了,听公主府里的信儿说已经有了身孕……爷很注意儿子的子嗣,还另外给他们指了侧福晋,可他自己的后宫倒依然无声息。
爷的身体好了很多,但他却微笑着、开始修建自己的陵。陵寝的地址是去年逝去的亲王皇弟亲自选的。
这时,皇后病了。
本来大家也不当一回事,去探视请安、走走过场。皇后早年丧子,现在也就是占了个后位,心情想必不会好到哪里,三天两头闹点女人家的小病小痛。但这回不同,直到换了两名太医、药方不断变化的时候,大家才发觉:原来皇后的病情比想象的要重得多!
爷此时并未痊愈,还得每天在园子里等着军报,只能遣了总管太监来细细查问。毕竟几十年的夫妻一场,皇后没有得到他多少的宠爱、也无成年的嫡子,可也为他打理着后园女人们的纷争和府中琐事。于是四儿奉旨赴中宫探望,同时带了爷很中意的一名医道去。
“皇后娘娘已回天无术。”
这名医士老道不仅会弄些丹药、用内家气功治疗,还精于针灸与按摩。他试了几回,皇后也没有清醒,这才同四儿单独回禀——这若是让太医们听到了、不立即加以弹劾才怪!
四儿默了一会,才道:“你先回去吧,我在这里伺候娘娘。”
“是——”
今年的京城,即使入了秋还是相当炎热。但皇后居然越来越怕冷。
嫔妃们就聚在寝殿外,心情各异,只谁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多话、落下把柄。四儿仍然是简装打扮,既是无奈、也是刻意。其他妃嫔见她的模样竟然比个答应还寒碜,倒像个干粗活的丫头,于是开始猜测她会不会被贬。
太医院正又来了,出来时那张老脸上也是与老道一样的表情。
“皇上口旨,命院正将脉象和方子各卷誊一份呈报。”
“臣遵旨。”
待到傍晚大家快散了的时候,女官传话,说皇后醒了,让贵妃和四儿两位主子进去。四儿本想先让太医去,但觉得那已经没什么必要,也就跟在贵妃后头晋见。
皇后没有穿戴朝服的时候很显老,病中又无妆粉,自是皱纹斑点全现,干瘪的唇无一丝血色。
“四儿妹妹,皇上的身体如何了?”皇后的声音几乎听不大见。
四儿跪在脚蹋上,回道:“奴才一直在园中奉药,两个月里皇上的药方已经换了三回、每回都是减轻药量。据奴才看,皇上不久会痊愈回宫来探望娘娘。请娘娘放宽心境、好好休养才是。”
“辛苦你了。”皇后闭了一会眼,转望着塌边坐着的贵妃,“玉妹妹,以后,就靠你来主持了。”
“娘娘……”
贵妃讲了一大通,无非都是些安慰客气的话,说着说着到后来已经不知道在讲什么了。两人见皇后鼻息平稳,互相望了一眼后轻声唤着,皇后没有反应,呼吸虽微弱、却还有一口气在……
贵妃打了个手势,让太医们进来。蹑手蹑脚地忙乎了好一阵子,还是一张张无可奈何的悲戚面孔。
“玉主子,您说我该怎么回禀?”老道想必已经去说了实情,这人对包括四阿哥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副吊高白眼、爱理不理的死样子,只对爷一个人必恭必敬、有问必答。
“我也不知道。不过皇上看了方子……大概就知道了吧。”都是勉强拖延的补药,与对症下药完全无关。
“好吧。”贵妃看了看四儿的打扮,又盯了眼她头上的那抹明黄色,终于还是没多说什么。
* * *
“娘娘怎么把那么皇父赏的束带解下来了?”四阿哥也是定时来探望皇后,在其他嫔妃离开之后或是到来之前。不过他不必回避四儿,谁让他也算是四儿抱大的呢。
“啊,沾了灰,总得清洗。”事实上她有些受不了其他女人们的眼光,为啥园子里就没,到了宫里出来一堆?这又不是龙袍龙褂,什么颜色的穷讲究干吗。
“哦,回园子前您还是系上吧。”四阿哥云淡风轻道。
四儿看看他。这孩子都二十了,什么大小事没干过?从祭天到祭祖,从砍人脑袋到署命进军……做啥研究她的饰物呢!也罢,他总不至于高兴看到她倒霉吧?
“好吧,那就烧了炉子小心烘干……”
西北有败绩,一堆大臣包括两位成年的阿哥都日夜守侯值班,收军报、发指令,园子里的前殿每夜灯火通明。
而好不容易没那么紧张的时候,皇后却薨了。
爷根本没这身体同时支撑冗长的仪式和日夜的决断。于是一干文臣找出明代皇后丧仪不由皇帝主持的典仪来,由四阿哥、五阿哥和几位宗室每日轮流守灵,一起主持入殓,爷自己则素服。
而四儿在宫里,与其他妃嫔贵人常在答应人等一起翦发戴孝。
一片混乱中,有一个噩耗传来,三公主难产而亡。
其他人不痛不痒,反正公主是抱养的,她的生父养母都已亡故,只是朝廷笼络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联姻而已。但已经累了好些日子的四儿,一听到这消息就直接昏了过去。
这次是她呆在景仁宫、足不出户最久的一回。太医们说不出个所以然,一致认为她的身体底子好,现在不过是伤心劳累过度所至,只需休养即可。
果然,她休、养了两个多月。好手好脚不用搀扶地出大门,正好赶上皇后丧期满后的新年宫廷家宴。
这套金黄色的妃子用团龙暖袍她是第一回穿——她真的不喜欢这种黄黄的颜色,可惜她必须穿——而屋里小心收藏的香色嫔专用的龙袍也只穿过三两回。这样的服装,加上满满金银玉翠东珠宝石首饰什物,倒也像回样子。
筵席一向是随便吃几口,人看来看去就这么些个……这是什么东西?!
她已经好些年没有感动或是激动过了。
小小的、粉粉的、美得不得了的女娃娃,正好奇地研究着她腰上的金色穗子,还想啃啃看……
四儿见是四阿哥的侧福晋抱着孩子,知道这是他去年刚得的女儿。
“这孩子长得真好!”她笑呵呵地逗着还不会说话、却会睁眼观察的小女娃,然后对着因为小格格而被冷落一边的亲生儿子、哭笑不得的五阿哥道:“五阿哥,什么时候也去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女让我抱抱啊!”啊?
* * *
刘常在玥桐弹的一手好筝,但最出色的还是琴。冷冷清清几个音,忽而亢越、忽而和缓,很见功底。也就是听过一回,爷就让她园子里随侍。
四儿很清楚玥桐在教自己的时候留了不止两手。不过既然爷颇喜欢,她也不再多说——即便是人家全力教她,那也要费上好些年的工夫……算了,她还是安安静静地在园子里研究荷花荷叶莲藕莲子的吃用法子比较实在。
当荷花全谢、而朝廷的大军也终于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园子里爆开惊天大消息:刘常在有了身孕!
后宫里的情形如何她不十分清楚、也不愿去打听,但她想,最受震动的应该是玉主子吧?如果是个皇子……
爷一知道有了子息,立即晋封刘常在为贵人,还给她的家人升官,毕竟时隔十年才有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件值得他高兴的事情。更何况,这个孩子是专门为了庆祝他登基十年、推行新政大体完成、西北之患彻底平定而诞生!
朝中也是暗波涌动,大家都等着刘贵人到底生男还是女。然后,就是储君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还是爷本人的态度。所有人都知道,爷自从写了立储密诏放在大匾后就再也没动过。也许爷只是单纯地为相隔十年再次当父亲而高兴,也许他什么都知道但已经懒得去理会,或者
四儿赶紧帮气得直喘咳的皇帝捶背、喂茶水,掐穴位……其他人在爷盛怒的时候不敢靠近十步以内,所以被推出来送死的只有她一个。病中的爷犀利不改,虽然有些气力不支,但仍毫不妥协让步。大家实在怕了他,大概整个园子里的人都巴望着她挡在前头吧?……可她也怕呀!!
四阿哥远远站着,也是不敢出大气。但他心里如何想就不知道了。[3]
“四阿哥,你去,你亲自去军前——带上三十名御前侍卫,把这些个不从将令的东西立即锁拿进京!”
“儿臣遵旨。”
耳边听过太多、太多的大小国事,不过四儿就当迎上一阵儿风。那些人反正有钱有势,在她贫苦潦倒的时候就享受着朱门酒肉、妻妾成群,已经享受了大半辈子的荣耀光,临末了被揭下面皮狠踩,倒也是件见着挺有趣的事。嗯,受用世爵厚禄的人太多、真心为国为民做事的人太少,不干事而浪费大量国库米银的人还是多喀嚓掉几个比较好。
“你在点什么头呀!”中年的皇帝见多年的妾室、如今的皇妃,一身宫中嬷嬷的装扮,只除了发间和足上的明黄色泄露了身份。整个人跟二十年前也差不多,仍会时不时沉湎于莫名其妙的冥想中,居然还会一个人不言不语地猛点头……这,还是哪个埋首于宋词里的十六岁怪异丫头嘛!
“啊——”四儿惊得猛眨眼,她刚才在干吗来着?“是。”
“……你方才一直在点头,想什么?”见到她无辜好笑地瞠目的模样,心情竟好了不少。
四儿随手撤下碗筷碟子,后来反应过来,不对:有得是闲着的人收拾,她又何必亲力亲为地伺候?!“呃,四儿在想……方才那什、什么都尉的爵位,要浪费多少米和银子啊。”
皇帝看看她完全不像作假的神色,已经看不大出年纪的脸庞……算了,她的性子如何他还不清楚吗?虽然讲话太……比他还直截了当,但总归是她的心里话、老实话、真心话。现在他跟前这样的人实在、实在没几个了。
“你说得对,那那些东西分给穷人,给没田耕种的内地穷人农具耕畜,去远一点的地方找活路……嗯。”他思索了会,又坐起写字。[4]
四儿只静静陪侍一边,待他写了满满几大页,再让战战兢兢候着的首领太监给军机处坐镇的四阿哥送去。[5]
除去入眼的刺目明黄色,这跟二十年前……也没多大区别嘛!
--------------------------------------------------------------
[1]、[2] 、[5] 纯系猜测编造。
[3] 后来还是这位四阿哥为岳将军平反、后又重用,六十八岁卒于家乡,是个难得有个好下场的御封“三朝武臣巨擘”。
[4] 和平时期农业人口过剩、人均耕地减少(人多地少)的问题从康熙晚期就已是个大问题,而不是现代专有。所以皇帝们采用优惠政策,让内地的剩余劳动力去边疆垦荒移民,也是无奈之举。
第 27 章
四阿哥和五阿哥都是当了父亲的人;四儿养的小格格,如今的三公主也快成母亲了,听公主府里的信儿说已经有了身孕……爷很注意儿子的子嗣,还另外给他们指了侧福晋,可他自己的后宫倒依然无声息。
爷的身体好了很多,但他却微笑着、开始修建自己的陵。陵寝的地址是去年逝去的亲王皇弟亲自选的。
这时,皇后病了。
本来大家也不当一回事,去探视请安、走走过场。皇后早年丧子,现在也就是占了个后位,心情想必不会好到哪里,三天两头闹点女人家的小病小痛。但这回不同,直到换了两名太医、药方不断变化的时候,大家才发觉:原来皇后的病情比想象的要重得多!
爷此时并未痊愈,还得每天在园子里等着军报,只能遣了总管太监来细细查问。毕竟几十年的夫妻一场,皇后没有得到他多少的宠爱、也无成年的嫡子,可也为他打理着后园女人们的纷争和府中琐事。于是四儿奉旨赴中宫探望,同时带了爷很中意的一名医道去。
“皇后娘娘已回天无术。”
这名医士老道不仅会弄些丹药、用内家气功治疗,还精于针灸与按摩。他试了几回,皇后也没有清醒,这才同四儿单独回禀——这若是让太医们听到了、不立即加以弹劾才怪!
四儿默了一会,才道:“你先回去吧,我在这里伺候娘娘。”
“是——”
今年的京城,即使入了秋还是相当炎热。但皇后居然越来越怕冷。
嫔妃们就聚在寝殿外,心情各异,只谁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多话、落下把柄。四儿仍然是简装打扮,既是无奈、也是刻意。其他妃嫔见她的模样竟然比个答应还寒碜,倒像个干粗活的丫头,于是开始猜测她会不会被贬。
太医院正又来了,出来时那张老脸上也是与老道一样的表情。
“皇上口旨,命院正将脉象和方子各卷誊一份呈报。”
“臣遵旨。”
待到傍晚大家快散了的时候,女官传话,说皇后醒了,让贵妃和四儿两位主子进去。四儿本想先让太医去,但觉得那已经没什么必要,也就跟在贵妃后头晋见。
皇后没有穿戴朝服的时候很显老,病中又无妆粉,自是皱纹斑点全现,干瘪的唇无一丝血色。
“四儿妹妹,皇上的身体如何了?”皇后的声音几乎听不大见。
四儿跪在脚蹋上,回道:“奴才一直在园中奉药,两个月里皇上的药方已经换了三回、每回都是减轻药量。据奴才看,皇上不久会痊愈回宫来探望娘娘。请娘娘放宽心境、好好休养才是。”
“辛苦你了。”皇后闭了一会眼,转望着塌边坐着的贵妃,“玉妹妹,以后,就靠你来主持了。”
“娘娘……”
贵妃讲了一大通,无非都是些安慰客气的话,说着说着到后来已经不知道在讲什么了。两人见皇后鼻息平稳,互相望了一眼后轻声唤着,皇后没有反应,呼吸虽微弱、却还有一口气在……
贵妃打了个手势,让太医们进来。蹑手蹑脚地忙乎了好一阵子,还是一张张无可奈何的悲戚面孔。
“玉主子,您说我该怎么回禀?”老道想必已经去说了实情,这人对包括四阿哥在内的所有人,都是一副吊高白眼、爱理不理的死样子,只对爷一个人必恭必敬、有问必答。
“我也不知道。不过皇上看了方子……大概就知道了吧。”都是勉强拖延的补药,与对症下药完全无关。
“好吧。”贵妃看了看四儿的打扮,又盯了眼她头上的那抹明黄色,终于还是没多说什么。
* * *
“娘娘怎么把那么皇父赏的束带解下来了?”四阿哥也是定时来探望皇后,在其他嫔妃离开之后或是到来之前。不过他不必回避四儿,谁让他也算是四儿抱大的呢。
“啊,沾了灰,总得清洗。”事实上她有些受不了其他女人们的眼光,为啥园子里就没,到了宫里出来一堆?这又不是龙袍龙褂,什么颜色的穷讲究干吗。
“哦,回园子前您还是系上吧。”四阿哥云淡风轻道。
四儿看看他。这孩子都二十了,什么大小事没干过?从祭天到祭祖,从砍人脑袋到署命进军……做啥研究她的饰物呢!也罢,他总不至于高兴看到她倒霉吧?
“好吧,那就烧了炉子小心烘干……”
西北有败绩,一堆大臣包括两位成年的阿哥都日夜守侯值班,收军报、发指令,园子里的前殿每夜灯火通明。
而好不容易没那么紧张的时候,皇后却薨了。
爷根本没这身体同时支撑冗长的仪式和日夜的决断。于是一干文臣找出明代皇后丧仪不由皇帝主持的典仪来,由四阿哥、五阿哥和几位宗室每日轮流守灵,一起主持入殓,爷自己则素服。
而四儿在宫里,与其他妃嫔贵人常在答应人等一起翦发戴孝。
一片混乱中,有一个噩耗传来,三公主难产而亡。
其他人不痛不痒,反正公主是抱养的,她的生父养母都已亡故,只是朝廷笼络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的联姻而已。但已经累了好些日子的四儿,一听到这消息就直接昏了过去。
这次是她呆在景仁宫、足不出户最久的一回。太医们说不出个所以然,一致认为她的身体底子好,现在不过是伤心劳累过度所至,只需休养即可。
果然,她休、养了两个多月。好手好脚不用搀扶地出大门,正好赶上皇后丧期满后的新年宫廷家宴。
这套金黄色的妃子用团龙暖袍她是第一回穿——她真的不喜欢这种黄黄的颜色,可惜她必须穿——而屋里小心收藏的香色嫔专用的龙袍也只穿过三两回。这样的服装,加上满满金银玉翠东珠宝石首饰什物,倒也像回样子。
筵席一向是随便吃几口,人看来看去就这么些个……这是什么东西?!
她已经好些年没有感动或是激动过了。
小小的、粉粉的、美得不得了的女娃娃,正好奇地研究着她腰上的金色穗子,还想啃啃看……
四儿见是四阿哥的侧福晋抱着孩子,知道这是他去年刚得的女儿。
“这孩子长得真好!”她笑呵呵地逗着还不会说话、却会睁眼观察的小女娃,然后对着因为小格格而被冷落一边的亲生儿子、哭笑不得的五阿哥道:“五阿哥,什么时候也去生个白白胖胖的小孙女让我抱抱啊!”啊?
* * *
刘常在玥桐弹的一手好筝,但最出色的还是琴。冷冷清清几个音,忽而亢越、忽而和缓,很见功底。也就是听过一回,爷就让她园子里随侍。
四儿很清楚玥桐在教自己的时候留了不止两手。不过既然爷颇喜欢,她也不再多说——即便是人家全力教她,那也要费上好些年的工夫……算了,她还是安安静静地在园子里研究荷花荷叶莲藕莲子的吃用法子比较实在。
当荷花全谢、而朝廷的大军也终于取得最终胜利的时候,园子里爆开惊天大消息:刘常在有了身孕!
后宫里的情形如何她不十分清楚、也不愿去打听,但她想,最受震动的应该是玉主子吧?如果是个皇子……
爷一知道有了子息,立即晋封刘常在为贵人,还给她的家人升官,毕竟时隔十年才有个孩子,不论男女都是件值得他高兴的事情。更何况,这个孩子是专门为了庆祝他登基十年、推行新政大体完成、西北之患彻底平定而诞生!
朝中也是暗波涌动,大家都等着刘贵人到底生男还是女。然后,就是储君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还是爷本人的态度。所有人都知道,爷自从写了立储密诏放在大匾后就再也没动过。也许爷只是单纯地为相隔十年再次当父亲而高兴,也许他什么都知道但已经懒得去理会,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