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千山看斜阳(bl穿越时空)—满座衣冠胜雪 [78]

By Root 1039 0



提前的后记


更新到这里,暂时告一段落,后面还有大约4万字,出版的书是完结文,有大结局,是HAPPY ENDING。


因为我一直在前面埋设伏笔,所以对有些朋友的评论没有详细回复,现在基本上已经揭盅,所以在这里说明一下。


一、 关于感情:


云深出现在小非面前的第一刻开始,我就在埋伏笔,他的所有的温柔、隐忍、关怀、爱护,其主观上都是为了笼络小非的心,然后有意无意地有着各种试探,而小非却是光明磊落、豁达大度,非常讲义气,又有才干,尤其是为了他反出临淄,后来又与结义兄长交恶,为了掩护他先撤而在燕屏关外中箭,这些都不知不觉地在客观上让他产生了真正的爱情。但是,只要一开始有了隐瞒或者有了谎言,那就必须永远隐瞒,或者用一百个谎言去圆谎,这也是云深觉得无奈的地方。


本来当然是瞒得过的。如果不是江从鸾过来存心揭穿,此事永远会成为秘密。或许有些读者认为不可能,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的最核心的部分。在现代,无论是黑道、白道、红道,你若想要进入核心领导层,那就要学会不露声色,守口如瓶,即使说出的是谎言,也永远不要更改,要当它就是真实的,一生都不要改口,而且说出来的时候永远面不改色。身在圈中的人自然都明白其中利害,因此不会有人无意之间泄露,除非是故意说出来。


关于小非最后决定帮北蓟,有朋友认为是因为他与小云上了床,所以为了私情而帮他。这是把顺序说倒了。在这里,小非是因为认定了要帮小云,才决定接受并认真对待这份感情,而不是为了接受这份感情而去帮北蓟。他不是如此幼稚的人。在现代,即使是一个企业的老板,也不会为了跟某人上过床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所以,小非即使没跟小云上床,也会帮北蓟,因为他认为北蓟是当时比较理想的一个政府。


总之,爱情以什么方式开始,都是有可能的,有从追求开始,有从强迫开始,有从欺骗开始,有从利用开始,但只要发展成了爱情,那就不是人力能够改变的了。


写到这里,大家都应该看出,小非和小云是彼此深深相爱的,但因为两人的性格,以及两个人事实上都在爱情上是十分单纯的人,因而不知道该怎么去处理如此复杂的情况,所以才造成了目前的僵局。但小云是个精神上十分强悍的人,既然他明白了自己心中的感情,呵呵,小非只怕是跑不掉的吧?


二、关于政治:


有个别朋友说这篇文里对政治描写得不透彻,比不上现在的许多描写宫廷争斗的文章。坦率地说,我不想写政治,并不是不会,而是恰恰相反,因为对政界了解得太多,所以实在是不想写,不想担影射攻击之嫌,没有必要。此其一。


其二,写那些看上去很惊心动魄的宫廷争斗的文太多了,我就不凑那个热闹了。我这篇文的初衷就是打算写以军事为背景的耽美,所以只是侧面提了提政治,让读者们自行想象,只怕比我写出来的还要热闹,还要复杂。嘿嘿。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政治架构自秦始皇开始,2000余年来从未变过,当权者都是明提《孔子》,暗用《韩非》,《孔子》是用来愚民的、洗脑的,《韩非子》才是用来驾驭臣心民心的。有许多读者在这里提出的想法,绝大部分都基于孔孟之道,这却是我最不喜欢的一派理论,我比较喜欢的还是《老子》、《墨子》,尤其喜欢《韩非》,我认为每个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应该看一看,好好研究研究。至于政界高层的人物,那是早已融会贯通。当年的毛老人家对《韩非子》用得最为炉火纯青,令人佩服。


三、关于战争:


这本小说里我写了几次战斗,不过都没有展开了写,主要是写了流血和死亡。无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他们都是为自己而战,当面对死亡时,感情也都是一样的。


不过,可能是我的笔拙吧,好像我想传达出来的意思并没有被一些读者所领会,反而认为我只写了小非一个人厉害,其他人都是陪衬,但我从来没这个意思。我写荆无双和游虎时,是真心认为他们是智勇双全的名将,并以此为基础来写的。澹台德沁则是员勇将,但有勇无谋,因此战死沙场,却也是壮烈捐躯,并没有什么可贬斥的。鲜于骥有勇有谋,因此让他镇守西疆,防止独孤及趁机东侵。这些部署,在战略上都应该是最佳的安排。


如果要看与小非势均力敌的战役,那这个文的设定根本就不对了。我就应该按我原来的大纲,让小非留在南楚,与西武和北蓟大战,那就是绝对势均力敌的血战。


事实上,我写的那几次战斗,都没有夸张之处。历史上有的是更夸张的战例,譬如西汉的李陵率5000名步兵与匈奴的11万骑兵周旋,转战千里,后来被汉武帝所忌,不肯派兵救援,才被最后围困,他想自刎殉国,匈奴的卫律实在爱才,威胁他说如果他自尽就杀光汉朝俘虏,他才弃械投降(这是个我非常喜欢的名将,充满悲剧美和豪迈的气概。另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名将则是他的祖父,“飞将军”李广)。


又譬如南北朝时期的冉闵,更是以少胜多的悍将,类似于澹台德沁。他一生骁勇善战,有数次仅率数千骑兵便大败甚至全歼胡人数万大军,一道“灭胡令”下来,屠杀了羯、氐、羌、匈奴、鲜卑等“胡人”数以百万计,甚至连留了大胡子的汉人都未能幸免。直到前燕的名将慕容恪想出连环马的战术,才得以困住他。最后是其座骑朱龙宝马倒地而亡,他才被鲜卑骑兵所俘。被押送到蓟城后,慕容俊斥责他说:“汝奴仆下才,何得妄自称帝?” 冉闵虽被缚,仍是豪气冲天,说道:“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可作帝王!”慕容俊大怒,下令将之绑送龙城处斩,死时年仅27岁。(荆无双与游虎两员名将在燧城以大阵围困,力毙澹台德沁,就有点这一仗的影子。)


后来,前秦的王猛曾统步、骑兵共6万人,与前燕慕容评的30万大军对阵,结果一战就歼敌5万余,接着又追斩10余万,慕容评单骑逃回。


此外,还有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第一名将慕容恪,也就是智擒冉闵的那位大将,就更是了不起了。当前燕初立,后赵皇帝,也是百战百胜的勇将石虎率3、40万精锐部队,其中有猛将姚豹、姚弋仲、冉闵(当时叫石闵)等人,包围棘城,四面攻打10多天后,年仅15岁的慕容恪在凌晨率领2000骑兵突袭后赵的阵地,杀得后赵军“弃甲而遁”,然后,“恪乘胜追之,斩获三万余级。”


当时读史书,我看到这里的时候,仰头出神了半天,实在难以想象这位15岁少年的武勇(注意,是15虚岁,14周岁),他用2000骑兵击破后赵数十万精锐,还斩首3万余,那是真正的以一当百。是后赵军不堪一击吗?应该不是,因为就是这些大败的军队紧接着投入了和东晋的大战,石虎从里面抽调了5位将军(其中就有被赶回来的冉闵),令他们各带1万人马紧急增援位于湖北邾城的战场,结果杀得邾城鸡犬不留,东晋名将毛宝无处可逃,被迫投长江自尽,东晋大权臣庾亮因此辞官,不久气死。由此更可见慕容恪的英武勇猛。那个时期名将辈出,而这位少年成名的将军则是名将中的名将。像上面所说的那种神奇的胜仗,他一生中打过6次。他的一生,从来没有失败过。


我列举的这些战役都不是势均力敌的吧?


如果我这样写宁觉非,说他以2000骑兵杀退敌人30万大军,还追斩数万人,只怕会有不少人言词激烈,严厉斥责我胡说八道吧?嘿嘿。


其实,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已经尽量避免惊世骇俗了,将宁觉非打胜仗的传奇性减到了最低,结果还有人觉得我太突出他的能力,把别人写成了草包,这真叫我无言以对。


总之,我个人比较喜欢这种战争,干脆利落,突出奇兵,大获全胜。那种两军对峙,战势胶着,围困数百日而屡攻不下的战役(这个看上去倒是势均力敌),写起来其实是最乏味的,我是没兴趣写那种东东的,我也知道有不少写手写那种情节的时候屡屡瓶颈,叫苦不迭,却为了使自己的文看上去合理而硬着头皮写,嘿嘿,真是自讨苦吃啊,我却是根本不写,这也算是满足我的个人爱好吧。


在战争方面,我认为我写的还是合理的,并不是凭空杜撰,而是精心挑选了一些历史上比较富传奇色彩的战例来写而已,所以不像大部分人写的那种战争,看上去好像很合理,所以可信。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出的。


当然,有人表示不喜欢,那就是各人的口味问题了,呵呵,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四、关于本书:


关于章纪卖国,而云深也不打算追究他杀自己姐姐的事情,这不算什么,无非是政治需要。战场上的事不算私仇,就象中美、中日、中越、中印、中苏以及德国、意大利与欧洲诸国,当年打仗时双方死了多少人,后来还不是握手言和?章纪卖国,对北蓟有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北蓟自然会接受,也不会追究既往的事情。至于将来的发展,那也是事在人为。总之,丘吉尔说得好:世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纵观现代的政界、商界和道上的纷争与过去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在本质上也并没有什么不同。为了利益,牺牲什么都是值得的。当然,首先你要有野心,认为功成名就是人生第一大事,否则就不值得了。^_^


在《千山》里,我对爱情也写得很多,但不是那种跳出现实之外的卿卿我我。我一向不认为夜晚数星星,白天手拉手就是爱情。真正的爱情应该是患难与共,生死相随,共同面对所有的风雨。可惜,现代的人已经很少会这样做了,尤其是那些所谓的聪明人,往往选择的大难来时各自飞。呵呵,所以在小说里憧憬一下。


大家应该还记得小非曾经在燕屏关前对小王爷说过他对爱情的看法吧?因此,他要帮小云做完他该做的事,这就是他要表达的爱情。


而小云自然是深爱小非的,出征前的H是证明两人相爱的一个小高潮,呵呵,两人苦苦地在爱情的漩涡里挣扎啊。


不过,小云是个外表文弱其实意志坚如钢铁的人。即使小非要离开,小云会不会放手呢?呵呵,所以,未来的发展还是乐观的。


至于有人说反感小非帮人家打仗,这就更没办法了。我写的这篇文要表明的一个观点就是这个世界从来就是强者生存的时代,你若不强,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