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那点事 [34]
弄完了一个由“纸箱馅包子”引发的关于食品安全的综述版,居然被告知那是一条假新闻,不得不临时撤版。
看来包子真不是个东西,不但让堂堂北京电视台蒙羞,让我那位辛苦的同事白忙乎,而且还让做包子生意的老板们背上无端的骂名。胡搞大师胡戈,那小子真是具有远见卓识,老早就预言了包子会引发一场血案。看来,胡戈才是做新闻的好苗子,只是他喜欢胡搞,不喜欢新闻的一本正经。
“纸箱馅包子”假新闻尘埃还未落定,一则更大的新闻带着血腥扑面而来。近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说,6岁小女孩丁香小慧被后母毒打吐血,生命垂危。全国各大网站、新浪杂谈等知名论坛纷纷转载,一时间声讨恶后母的帖子铺天盖地,几乎盖过了北京纸箱馅包子、山西黑砖窑等新闻事件的风头。正当全国人民恨不得把这个恶后母五马分尸之际,这个被全国网友称为“史上最恶毒后妈”却不堪社会舆论压力,跪求媒体给予澄清:她并没有毒打丁香小慧。究竟谁在撒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江西电视台报道的这条令人震惊的爆炸新闻,却让老百姓落得一头雾水,看不明白。从目前“丁香小慧事件”的跟踪报道来看,又有可能是一条人为制造的假新闻。被假新闻胡弄得多了,老百姓开始愤怒质疑:谁制造了这些惊天动地的假新闻?
这年头,造假似乎已不再是工业产品的专利。人民币可以造假,乳房可以造假,处女膜可以造假,文凭可以造假,学术可以造假,就连美女都可能是人造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相信谁?受人尊重的公众传媒频频爆出假新闻,逼着老百姓开始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怀疑。近日,不少网友又开始怀疑日前广为流传的“加大便制造臭豆腐”的新闻。一向严肃的新闻走到如今时时被读者逼问其真实性的地步,媒体的权威在假新闻的刺激下直线动摇,真是新闻界的悲哀。
事实上,目前假新闻不绝于耳,彼此起伏,假新闻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了,更为悲哀的是假新闻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新闻事件本身带来的危害。前段时间的海南毒香蕉假新闻,逼得那些种植香蕉的农民兄弟不得不用香蕉喂猪。假新闻害人误国,造假者理应受到谴责和严惩。问题是我们在拷问和追究假新闻造假者的同时,作为发布假新闻的公众媒体是否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负责,而不仅仅是道歉了事?所谓假新闻,通俗的讲就是造谣。有位哲人说过,造谣者可恶,而传谣者更可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发布假新闻的公众媒体,不但为造谣者提供了一个造谣的平台,而且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的作用。因此,作为公众传媒,如果没能审查好新闻的真实性就草率发布,无异于助纣为虐,理应承担假新闻带来的一切后果和可能引起的法律责任。否则,杜绝假新闻,就是一句空话。
当新闻可以人为策划,当新闻以娱乐的方式频频亮相,当严肃的新闻堕落到只能以“人咬狗”的方式出现,杜绝假新闻还需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某天你突然看到“屈默与豪门豪放女希尔顿鬼混在一起”的新闻时,千万别大惊小怪,更别当真,那不过是条假新闻而已。
2007年7月24日屈默于广州
《金鹰报》约稿文章
骂农民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30岁后的女人难嫁有情郎》,不但被新浪推到博客首页,而且还被推到新浪首页,一天的访问量就达到10多万,这多少有些出乎我意料。更让我意料不到的是竟然有不少人留言指责我,说我大男主义,歧视女性。文章被误读,思想被肢解,我一般都会一笑了之,不做任何解释。每个人立场不同,生活阅历各异,对一篇文章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看法。本来,文章就是让人自由评说的,就跟美女参加选美一样,既然敢露脸,就应该接受公众苛刻的审视。但颇让我惊讶的是,那些铺天盖地的评论和留言,竟然多次出现“你是一个农民”之类的蔑称,那口气仿佛就是高贵的王子或公主在责难一个农民。拿“农民”这个单纯的词语来骂人,我还真的是第一次听到。
作为记者,自认为还接触过一些像模像样的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草根百姓,遇到过不拿农民当回事的人,但绝没有遇到拿“农民”二字骂人的人。这次通过这篇文章总算让我长见识了。用我朋友的一句话说:屈默,你见过人的,没见过这种人的。在国骂中,川骂应该比京骂来得更彻底,更露骨,但那也是不关人的高低贵贱,或者说与等级无关。问题是现在居然有人用“农民”这个词语来骂人,明显的是瞧不起咱农民。我也经常骂人,同时也被我曝过光的人骂。但我只骂贪官,只骂地痞流氓,只骂不肖子孙,总之骂天下该骂之人。坦诚说,骂我是混蛋,是花花公子,甚至是恶魔,我都不会去计较,但骂我是农民,我就得追问你:农民怎么啦?我是农民又怎样?
事实上,在咱泱泱大国,农耕历史绵延数千年,每个人的出身并不见有什么不同,包括那些自命不凡的皇亲国戚。如果倒推三代,你的家族中就有一人至少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所以你根本没有什么资格骂农民,贬低农民。在你张口骂别人是农民的时候,我并不觉得你有多高贵。同样是吃五谷杂粮,没有谁比谁更卑贱,只有谁比谁更下贱。穿上高贵的外衣,并不就是贵族。就如给狗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并不表示狗就高人一等了。
在我采访的各色人物中,最让我感慨的是,越是真正高贵的人,越觉得自己是农民,而那些往往蔑视农民的家伙,其实就是城市中真正最卑微的群体。为了私利,欺上瞒下,阿谀奉承,出卖良心;为了生存,伪装清高,附庸风雅,出卖灵魂。而农民拜天拜地拜父母,但决不拜权贵,出身低微却活得人模人样。所以我劝那些自以为是的“贵族”们,脱掉那些伪装吧,伪装很辛苦,还不如彻底保留农民本色,率性而为。该陪老婆睡就陪老婆睡,该吃饭就吃饭,活得心安理得,坦坦荡荡。
当一夜情、婚外恋、乱伦、艾滋病、卖淫、嫖娼成为城市人的一种病态时尚,当流氓、二奶、妓女、牛郎、花花公子、地主,甚至王八蛋,渐渐成为褒义词,“农民”成为一句骂人的词汇就一点不奇怪了。只是让我不太明白的是,竟然有那么多骂我是农民的家伙,把我的文章大量剽窃去,居然还署上自己的名字,一个自认为高贵无比的贵族,去剽窃一个农民的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够厚道的吧?你可以忘本,你可以忘恩,但你千万别忘了“你是谁”。麻雀永远是麻雀,无论披上什么样的羽毛,也成不了天鹅。即便是聪明的鹦鹉学会了人话,也只能被称为人鸟,不会被叫做鸟人。
我是不是农民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并不以农民身份为耻。有时,我行走在的城市边沿,吃着农民种出的菜,真替农民兄弟们叹息。喂一头猪,至少可以帮着换点钱;养一条狗,至少可以帮着看护家园,但农民兄弟们偏偏要流血流汗地去养着一大群白眼狼,最后人家不骂你骂谁?
曾有一位我并不认识的博友,看到那些骂我是农民的评论,很是愤怒,留言问我:那些骂农民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说真的,我根本不想去追究,因为那些骂农民的,其实不是东西。
2007年8月2日屈默于广州
《杂文报》约稿文章
凤凰塌桥事故的教训依然是下不为例?
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作为当地政府规划的一项伟大的献礼工程,还没等到国庆节前向世人显摆就灰飞烟灭了。献礼成了葬礼,迄今死亡人数已达64人,搜救工作还在绝望的展开。很多读者其实和我一样,从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看到当地政府规划的这个形象工程瞬间化为灰烬的惨状时,有种想骂娘的冲动。1000多年前,一个叫李春的农民,率领一群农民兄弟,用石头修建了一座赵州桥,不但美观,而且千年不倒,这期间还历经多次地震、洪水、战争的考验和洗礼,到现在还依然坚如磐石。连高傲的老外都连连称奇,被列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照此推理,咱国人现在要修建一座牢固的桥,就凭古人留下的经验也不至于桥还没修好就坍塌成渣,更不要说现在还用电脑设计图纸,还有钢筋水泥这样的建筑材料,还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建筑机器。遗憾的是,我辈就是不争气,用我老领导的话说,就是愧对列祖列宗,愧对那些冤死的亡魂。
更让人遗憾的是,凤凰沱江大桥坍塌后,当地媒体居然第一时间发了一条这样的新闻,大意是:事故5分钟后,凤凰县委书记叶红专一路小跑赶到现场,紧接着县长张永中也风尘仆仆赶到现场,随后当地五大领导班子也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县委纪委书记张河明和组织部长何杰冒着烟尘抢救伤员,两人衣裤上沾满了血迹。
老实说,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差点笑了出来,我知道在死亡面前,在眼泪面前,旁观者发笑是很不仁道的,但这则新闻确实让我读到的不是悲伤不是眼泪,而是当官者惯有的俗套把戏和表演,当地媒体的阿谀奉承。那么大的死亡现场,记者居然没有看到死人,没有看到现场的惨烈,而是盯着当地官员们做秀的表演。如果这个记者不是眼睛有问题,那就是良心有问题。尽管作出这样武断的推论,有些草率和刻薄,但在这则新闻中让人读到的确实只有媒体在为当地官员们歌功颂德,而不是关注悲剧本身。
死亡还在继续,原因也还在追问。为何样板桥碎成“豆腐渣”?为何造桥公司湖南省路桥建设集团屡次被曝出造桥质量问题居然还多次获得造桥大奖?其实这样的追问,有些俗套,甚至有些公式化,却总是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大量事故案例给老百姓这样的一个惯性思维:献礼工程、形象工程背后为何总是腐败工程?这不能怨老百姓偏执,事实上,每次重大事故原因调查,都会牵扯出一大批腐败官员。包括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牵扯的官员达百人。
令人叹息的是,每次重大事故的处理,总是让人有些失望。这次凤凰塌桥事故,老百姓基本上可以凭经验这样推断最后的处理结果:几个事故牵涉部门领导被处分,工程承包人被法办,死亡家属获得赔偿。然后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天天组织所有官员开会,讨论和总结这个“血的教训”,最后一把手严肃地宣布“下不为例”。尽管只是推断,凭以往得到的经验,其实也是八九不离十。每每看到这样的处理结果,我总是认为那只是当地官员们惯有的把戏和表演,包括那句挺严肃的警告“下不为例”,也不过是一句美丽的托词和自我开脱的理由。试问,每次重大事故发生后,有哪个官员为此引咎辞职过?
事实上,每次重大事故发生后,高层发怒,批示严查到底,下面官员
看来包子真不是个东西,不但让堂堂北京电视台蒙羞,让我那位辛苦的同事白忙乎,而且还让做包子生意的老板们背上无端的骂名。胡搞大师胡戈,那小子真是具有远见卓识,老早就预言了包子会引发一场血案。看来,胡戈才是做新闻的好苗子,只是他喜欢胡搞,不喜欢新闻的一本正经。
“纸箱馅包子”假新闻尘埃还未落定,一则更大的新闻带着血腥扑面而来。近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报道说,6岁小女孩丁香小慧被后母毒打吐血,生命垂危。全国各大网站、新浪杂谈等知名论坛纷纷转载,一时间声讨恶后母的帖子铺天盖地,几乎盖过了北京纸箱馅包子、山西黑砖窑等新闻事件的风头。正当全国人民恨不得把这个恶后母五马分尸之际,这个被全国网友称为“史上最恶毒后妈”却不堪社会舆论压力,跪求媒体给予澄清:她并没有毒打丁香小慧。究竟谁在撒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谁都明白的道理,但江西电视台报道的这条令人震惊的爆炸新闻,却让老百姓落得一头雾水,看不明白。从目前“丁香小慧事件”的跟踪报道来看,又有可能是一条人为制造的假新闻。被假新闻胡弄得多了,老百姓开始愤怒质疑:谁制造了这些惊天动地的假新闻?
这年头,造假似乎已不再是工业产品的专利。人民币可以造假,乳房可以造假,处女膜可以造假,文凭可以造假,学术可以造假,就连美女都可能是人造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相信谁?受人尊重的公众传媒频频爆出假新闻,逼着老百姓开始对媒体的公信力产生怀疑。近日,不少网友又开始怀疑日前广为流传的“加大便制造臭豆腐”的新闻。一向严肃的新闻走到如今时时被读者逼问其真实性的地步,媒体的权威在假新闻的刺激下直线动摇,真是新闻界的悲哀。
事实上,目前假新闻不绝于耳,彼此起伏,假新闻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闻了,更为悲哀的是假新闻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了新闻事件本身带来的危害。前段时间的海南毒香蕉假新闻,逼得那些种植香蕉的农民兄弟不得不用香蕉喂猪。假新闻害人误国,造假者理应受到谴责和严惩。问题是我们在拷问和追究假新闻造假者的同时,作为发布假新闻的公众媒体是否也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负责,而不仅仅是道歉了事?所谓假新闻,通俗的讲就是造谣。有位哲人说过,造谣者可恶,而传谣者更可恨。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发布假新闻的公众媒体,不但为造谣者提供了一个造谣的平台,而且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的作用。因此,作为公众传媒,如果没能审查好新闻的真实性就草率发布,无异于助纣为虐,理应承担假新闻带来的一切后果和可能引起的法律责任。否则,杜绝假新闻,就是一句空话。
当新闻可以人为策划,当新闻以娱乐的方式频频亮相,当严肃的新闻堕落到只能以“人咬狗”的方式出现,杜绝假新闻还需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某天你突然看到“屈默与豪门豪放女希尔顿鬼混在一起”的新闻时,千万别大惊小怪,更别当真,那不过是条假新闻而已。
2007年7月24日屈默于广州
《金鹰报》约稿文章
骂农民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
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30岁后的女人难嫁有情郎》,不但被新浪推到博客首页,而且还被推到新浪首页,一天的访问量就达到10多万,这多少有些出乎我意料。更让我意料不到的是竟然有不少人留言指责我,说我大男主义,歧视女性。文章被误读,思想被肢解,我一般都会一笑了之,不做任何解释。每个人立场不同,生活阅历各异,对一篇文章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看法。本来,文章就是让人自由评说的,就跟美女参加选美一样,既然敢露脸,就应该接受公众苛刻的审视。但颇让我惊讶的是,那些铺天盖地的评论和留言,竟然多次出现“你是一个农民”之类的蔑称,那口气仿佛就是高贵的王子或公主在责难一个农民。拿“农民”这个单纯的词语来骂人,我还真的是第一次听到。
作为记者,自认为还接触过一些像模像样的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草根百姓,遇到过不拿农民当回事的人,但绝没有遇到拿“农民”二字骂人的人。这次通过这篇文章总算让我长见识了。用我朋友的一句话说:屈默,你见过人的,没见过这种人的。在国骂中,川骂应该比京骂来得更彻底,更露骨,但那也是不关人的高低贵贱,或者说与等级无关。问题是现在居然有人用“农民”这个词语来骂人,明显的是瞧不起咱农民。我也经常骂人,同时也被我曝过光的人骂。但我只骂贪官,只骂地痞流氓,只骂不肖子孙,总之骂天下该骂之人。坦诚说,骂我是混蛋,是花花公子,甚至是恶魔,我都不会去计较,但骂我是农民,我就得追问你:农民怎么啦?我是农民又怎样?
事实上,在咱泱泱大国,农耕历史绵延数千年,每个人的出身并不见有什么不同,包括那些自命不凡的皇亲国戚。如果倒推三代,你的家族中就有一人至少流淌着农民的血液,所以你根本没有什么资格骂农民,贬低农民。在你张口骂别人是农民的时候,我并不觉得你有多高贵。同样是吃五谷杂粮,没有谁比谁更卑贱,只有谁比谁更下贱。穿上高贵的外衣,并不就是贵族。就如给狗取了一个优雅的名字,并不表示狗就高人一等了。
在我采访的各色人物中,最让我感慨的是,越是真正高贵的人,越觉得自己是农民,而那些往往蔑视农民的家伙,其实就是城市中真正最卑微的群体。为了私利,欺上瞒下,阿谀奉承,出卖良心;为了生存,伪装清高,附庸风雅,出卖灵魂。而农民拜天拜地拜父母,但决不拜权贵,出身低微却活得人模人样。所以我劝那些自以为是的“贵族”们,脱掉那些伪装吧,伪装很辛苦,还不如彻底保留农民本色,率性而为。该陪老婆睡就陪老婆睡,该吃饭就吃饭,活得心安理得,坦坦荡荡。
当一夜情、婚外恋、乱伦、艾滋病、卖淫、嫖娼成为城市人的一种病态时尚,当流氓、二奶、妓女、牛郎、花花公子、地主,甚至王八蛋,渐渐成为褒义词,“农民”成为一句骂人的词汇就一点不奇怪了。只是让我不太明白的是,竟然有那么多骂我是农民的家伙,把我的文章大量剽窃去,居然还署上自己的名字,一个自认为高贵无比的贵族,去剽窃一个农民的文章,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不够厚道的吧?你可以忘本,你可以忘恩,但你千万别忘了“你是谁”。麻雀永远是麻雀,无论披上什么样的羽毛,也成不了天鹅。即便是聪明的鹦鹉学会了人话,也只能被称为人鸟,不会被叫做鸟人。
我是不是农民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并不以农民身份为耻。有时,我行走在的城市边沿,吃着农民种出的菜,真替农民兄弟们叹息。喂一头猪,至少可以帮着换点钱;养一条狗,至少可以帮着看护家园,但农民兄弟们偏偏要流血流汗地去养着一大群白眼狼,最后人家不骂你骂谁?
曾有一位我并不认识的博友,看到那些骂我是农民的评论,很是愤怒,留言问我:那些骂农民的究竟是些什么东西?说真的,我根本不想去追究,因为那些骂农民的,其实不是东西。
2007年8月2日屈默于广州
《杂文报》约稿文章
凤凰塌桥事故的教训依然是下不为例?
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作为当地政府规划的一项伟大的献礼工程,还没等到国庆节前向世人显摆就灰飞烟灭了。献礼成了葬礼,迄今死亡人数已达64人,搜救工作还在绝望的展开。很多读者其实和我一样,从电视上、网络上、报纸上看到当地政府规划的这个形象工程瞬间化为灰烬的惨状时,有种想骂娘的冲动。1000多年前,一个叫李春的农民,率领一群农民兄弟,用石头修建了一座赵州桥,不但美观,而且千年不倒,这期间还历经多次地震、洪水、战争的考验和洗礼,到现在还依然坚如磐石。连高傲的老外都连连称奇,被列为世界桥梁史上的奇迹。
照此推理,咱国人现在要修建一座牢固的桥,就凭古人留下的经验也不至于桥还没修好就坍塌成渣,更不要说现在还用电脑设计图纸,还有钢筋水泥这样的建筑材料,还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建筑机器。遗憾的是,我辈就是不争气,用我老领导的话说,就是愧对列祖列宗,愧对那些冤死的亡魂。
更让人遗憾的是,凤凰沱江大桥坍塌后,当地媒体居然第一时间发了一条这样的新闻,大意是:事故5分钟后,凤凰县委书记叶红专一路小跑赶到现场,紧接着县长张永中也风尘仆仆赶到现场,随后当地五大领导班子也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县委纪委书记张河明和组织部长何杰冒着烟尘抢救伤员,两人衣裤上沾满了血迹。
老实说,当我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差点笑了出来,我知道在死亡面前,在眼泪面前,旁观者发笑是很不仁道的,但这则新闻确实让我读到的不是悲伤不是眼泪,而是当官者惯有的俗套把戏和表演,当地媒体的阿谀奉承。那么大的死亡现场,记者居然没有看到死人,没有看到现场的惨烈,而是盯着当地官员们做秀的表演。如果这个记者不是眼睛有问题,那就是良心有问题。尽管作出这样武断的推论,有些草率和刻薄,但在这则新闻中让人读到的确实只有媒体在为当地官员们歌功颂德,而不是关注悲剧本身。
死亡还在继续,原因也还在追问。为何样板桥碎成“豆腐渣”?为何造桥公司湖南省路桥建设集团屡次被曝出造桥质量问题居然还多次获得造桥大奖?其实这样的追问,有些俗套,甚至有些公式化,却总是能切中问题的要害。大量事故案例给老百姓这样的一个惯性思维:献礼工程、形象工程背后为何总是腐败工程?这不能怨老百姓偏执,事实上,每次重大事故原因调查,都会牵扯出一大批腐败官员。包括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山西黑砖窑事件,牵扯的官员达百人。
令人叹息的是,每次重大事故的处理,总是让人有些失望。这次凤凰塌桥事故,老百姓基本上可以凭经验这样推断最后的处理结果:几个事故牵涉部门领导被处分,工程承包人被法办,死亡家属获得赔偿。然后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天天组织所有官员开会,讨论和总结这个“血的教训”,最后一把手严肃地宣布“下不为例”。尽管只是推断,凭以往得到的经验,其实也是八九不离十。每每看到这样的处理结果,我总是认为那只是当地官员们惯有的把戏和表演,包括那句挺严肃的警告“下不为例”,也不过是一句美丽的托词和自我开脱的理由。试问,每次重大事故发生后,有哪个官员为此引咎辞职过?
事实上,每次重大事故发生后,高层发怒,批示严查到底,下面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