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那点事 [11]
认为,爱情最好经历三次,一次一见钟情,一次刻骨铭心,一次牵手一生。一见钟情可以让我们相信童话般的爱情,依然是存在的。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可以让我们平淡的生活充满狂澜,任何时候回忆起来都是那样惊心动魄,激荡人心。牵手一生是爱情最后的归宿,可以让我们不再孤独。但现实的结果往往是,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真实的爱情,越来越难以相信爱情。
所以,屈默总结自己采访爱情桥段的体会是:当爱情像都市快餐一样廉价,当爱情与一夜情纠缠不清,当爱已成往事,新爱就提上日程,那么,爱来爱去,爱情不过就是换种姿势。所以,经历爱情次数越多的人,爱情成功的机率就越低。爱得专,你就会爱得真,懂得加倍珍惜,比如初恋。爱得多,爱情就泛滥,一泛滥你就会受累。阅人无数的爱情,因看得太明白,反而对爱情缺乏信心。有时爱得简单,爱得糊涂,并不是一件坏事。
2007年6月23日屈默于广州
广州人的爱情为何不值钱?
近日,在首届全国和谐家庭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一份《广州人家庭婚姻爱情价值观变迁分析报告》引起广泛关注,调查数据显示,“爱情”在广州人心目中地位18年来达到最低,“金钱”、“事业发展”重要性比例都超过了“爱情”。不少外地人对此摇头叹息,广州人太现实了,甚至非常同情的发出感慨:在诗人裴多菲心中比生命更重要的“爱情”,在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却“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更让外地人大跌眼镜的是,调查数据还显示,广州女性更多地把“金钱”看得比“爱情”重要。本来,在咱们泱泱大国,自古都是常见薄情郎,少有负心女,在很多人心目中,爱情对女人而言,是神圣的,是不容金钱亵渎的。所以对广州女性爱“面包”胜过爱“玫瑰”的爱情观,外地人很是不屑。我远在重庆的哥们看到这则广州人爱情贬值的新闻后,马不停蹄的给我来个电话:屈默,在广州跟女人谈什么都可以,千万别谈爱情。那口气很替我在广州的生活担心不已。说实话,我这位哥们的可爱之处,不在于他的天真和纯情,而在于他对爱情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广州人的高度和深度。
自打N年前,我孤身漂到广州这片热土后,就跟广州人缠上了。虽然我曾在南方的报纸上撰文《你的白话我永远不懂》,狠狠地调侃广州人,但心里并不排斥广州人。说广州人很现实,这一点不假。请客吃饭,谁买单,分得清清楚楚,绝不学内地互相争着买单,就是不见掏出钱来。更让我感叹的是,广州人请客吃饭绝不讲排场,绝不铺张浪费,吃不了最后绝对是要兜着走的,即便是腰缠亿贯的富翁,也会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这在外地人看来有失体面的行为,在广州人看来却做得心安理得。所以对外地人蔑视广州人的言论,我是持保留看法的。在我看来,那不是广州人过得现实,而是活得真实。
真实的活着,在物质至上的社会,是不应该受到苛责的。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每每讲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生活,总会非常同情的对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铜臭味,没有温情,活着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受此残酷教育,我那时对金钱社会的仇恨并不比痛恨小日本鬼子逊色。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我的同学们都为长在红旗下庆幸不已。遗憾的是,当房价、教育、看病等新三座大山把咱老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那曾经非常痛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语文老师其实也喜欢钱,更需要钱。事实上,没有谁可以看破红尘,吃五谷杂粮,没有谁比谁更崇高,尤其是在爱情面前。我无意把情圣们反复歌颂的伟大爱情拿到物质的天平上称量,但当下的爱情,却面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曾经坚贞的爱情,在金钱面前不断妥协。当爱情唾手可得,瞬间即逝,甚至只能靠做爱来维持的时候,有多少爱情经得起物质的考验?
我曾在《没有钱,我们还能爱多久》一文中写道:现实中真正幸福的爱情,往往不是那些大富大贵买得起999朵玫瑰的有钱人,也不是贫困交加的“无产”阶级,而是仅够买得起一朵玫瑰,过着小日子的芸芸众生。我表达的观点是,谈爱情是需要成本的,即便是要过小日子,也是需要物质来支撑的。所以,对广州人的爱情不断贬值,我是不愿意幸灾乐祸的,更不愿意落井下石。我一直认为广州的爱情贬值,并不是广州人“太过势利”,而是被现实逼迫的。生存是第一需要,爱情不是漂浮在空中的白云,她需要依附在俗气的物质之上。在广州,居不易,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现实面前,奢谈爱情至上是非常虚伪的,至少我认为那是对爱情不负责任的行为。
爱情重要,还是物质重要?本来是不需要虚伪的加以讨论,用广州一个居家过日子的邻居大妈的话说:你总不能拿着玫瑰却饿着肚子吧?套用爱情大师裴多菲的爱情宣言给予佐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有红烧肉,二者皆可抛。”
仔细想想,你别不承认,广州人其实活得比我们谁都可爱。
2007年11月13日夜屈默于广州
第二章:围城内外
——屈默·与50位情感倾诉者面对面
◆爱情并没有错,错的是在错误的时间爱上一个错误的人,并
一错到底。现实总是无奈,爱情一旦误入歧途,即便是你
付出多少真爱,也依然无法拯救一段错误的婚姻。
◆有些人,有些爱情,注定只能一晃而过,像流星。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只有岁月。
◆爱情需要冲动和激情,婚姻却需要十足的理性和坚守。善待别人的感情,其实也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婚姻。
◆女人凭直觉就可以读懂一个男人,用一夜就可以彻底了解
一个男人。
◆爱情是需要停靠的,再纯美的爱情,也经不起多少岁月的颠
沛流离,爱情会带来幸福,有时也会带来毁灭。
——屈默·采访手记
10年婚外情,我依然做不了你的新娘
口述:亚萍,42岁,外贸公司职员
记录:屈默
2007年12月5日夜
采访手记:
这是一位上海朋友在电话中讲给我的一段婚外情故事。讲完之后,朋友认真地问我,他们维持了10年的婚外情,你觉得那是不是爱情。坦诚说,听完这个故事后,我第一个反应是,在一夜情、婚外情成为都市快餐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让这段错爱走过了风雨10年?尽管故事本身并没有多少吸引眼球的卖点,甚至还有些俗套,但故事背后却让我陷入思考,婚外情是不是爱情?婚外情是身体需要还是爱情需要?在现实的婚恋中,传统道德对于婚外情永远说的一个字就是“不”,一个“不”字,往往让婚外情男女双方最后两败俱伤,身心疲惫。这也是婚外情一晃而过,转瞬即逝,难以修成正果的原因吧。即便是婚外情圣典《廊桥遗梦》中讲述的那段伟大的婚外情,也依然逃不脱现实的羁绊。
婚外有情,还是婚外无情?对这个问题,我其实也很迷茫。甚至我也在不断的问自己,婚外情究竟是不是爱情?朋友讲述的这个婚外情故事,男女主人公都已经步入不惑之年,早已没有激情年代的那份冲动,而且都有自己的家,却将这段为世俗所不接受的婚外情维持了长达10年之久,如果双方没有爱情做支撑,仅靠身体的需要,能风雨走过10年的漫长情感历程吗?人生能有多少个10年可以等待,尤其对步入不惑之年的围城男女。一直以来,婚外情备受世俗和道德的责难,即使双方付出真情,轰轰烈烈的爱上一回,又能如何?或许,婚姻关乎道德与责任,而爱情却与道德无关,只关乎现实的选择。
无性婚姻让我爱上了我的上司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描述我的婚姻生活,说来让人有些不齿。我和老公虽然同床共枕,却彼此碰都不碰一下,像两个不相干的人,这样居然走过了整整10年。很少有人相信这是真的,曾与闺中密友谈起我的婚姻生活,密友竟然笑我们都是性冷淡。不怕你笑话,我和老公即便是一丝不挂的躺在床上,我们彼此都不会有任何冲动,甚至连看一下的欲望都没有。我们同居一室,却形同陌路,我在外面的工作和生活,老公从来不过问,同样,我对他的工作和生活也漠不关心,彼此都当对方不存在一样。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家庭冷暴力的论述,竟引起我深深的同感。我不知道我和老公之间是否属于家庭冷暴力,但我清楚的知道,我和老公的婚姻早已死了,只是我们彼此都没有勇气去埋葬它。或许是为了面子,或许是为了年幼的女儿,或者是为了双方年迈的父母,或者什么都不为,仅仅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都做了一次同样错误的选择,然后彼此都不愿意去面对和修正。
当第一次与家华做爱的时候,我有很深的负罪感,尽管我和老公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但毕竟家华是我老公之外的另一个男人。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开放的女人,在朋友和同事的眼里,我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甚至在我老公眼里,我也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小女人。与家华悄悄的走到一起,我始终相信我们彼此都爱着对方,绝不是什么身体的诱惑。我这样讲,可能没人会信。许多人都会说,婚外情不就是找刺激吗?但我的婚外情绝不是寻找刺激。
家华是我的上司,一个很有风度的成熟男人。我尊重他,也理解他。他的婚姻非常不幸福,他老婆是个非常粗俗的女人,这在公司上下没人不知。有次听说家华与秘书出去接待客户一夜没归的传闻后,家华的老婆竟然拿着把菜刀冲进公司,一哭二闹三上吊,不但搞得公司上下鸡犬不宁,还让家华在同事面前颜面扫尽,很长时间闷闷不乐,唉声叹气。
我和家华走到一起,就是家华老婆大闹办公室的那个晚上。那天下班后,家华没有回家,要我在办公室陪他说说话。或许是同样的命运吧,我十分乐意的留下来陪着家华。那一晚,我们聊到深夜,当聊到彼此不幸的婚姻时,我们相拥而泣。其实,我和家华都很清楚,已经人到中年的我们,要抛弃双方的家庭走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我们彼此都深深的爱着对方。
因为内疚,我帮老公找了一个小姐
我得承认,爱上家华让我良心备受煎熬,也时常受到道德的拷问。我曾想着与老公结束那场无爱的婚姻,可每次回到家,我都没勇气提出来。反而为自己的出轨感到有些不安和内疚,我竟然希望老公在外面去找一个女人,平衡我内心的矛盾,尽管老公对我在外面的生活压根就不过问,也从不关心,但我还是决定为老公寻找出轨的机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闺中密友的时候,密友
所以,屈默总结自己采访爱情桥段的体会是:当爱情像都市快餐一样廉价,当爱情与一夜情纠缠不清,当爱已成往事,新爱就提上日程,那么,爱来爱去,爱情不过就是换种姿势。所以,经历爱情次数越多的人,爱情成功的机率就越低。爱得专,你就会爱得真,懂得加倍珍惜,比如初恋。爱得多,爱情就泛滥,一泛滥你就会受累。阅人无数的爱情,因看得太明白,反而对爱情缺乏信心。有时爱得简单,爱得糊涂,并不是一件坏事。
2007年6月23日屈默于广州
广州人的爱情为何不值钱?
近日,在首届全国和谐家庭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一份《广州人家庭婚姻爱情价值观变迁分析报告》引起广泛关注,调查数据显示,“爱情”在广州人心目中地位18年来达到最低,“金钱”、“事业发展”重要性比例都超过了“爱情”。不少外地人对此摇头叹息,广州人太现实了,甚至非常同情的发出感慨:在诗人裴多菲心中比生命更重要的“爱情”,在广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却“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更让外地人大跌眼镜的是,调查数据还显示,广州女性更多地把“金钱”看得比“爱情”重要。本来,在咱们泱泱大国,自古都是常见薄情郎,少有负心女,在很多人心目中,爱情对女人而言,是神圣的,是不容金钱亵渎的。所以对广州女性爱“面包”胜过爱“玫瑰”的爱情观,外地人很是不屑。我远在重庆的哥们看到这则广州人爱情贬值的新闻后,马不停蹄的给我来个电话:屈默,在广州跟女人谈什么都可以,千万别谈爱情。那口气很替我在广州的生活担心不已。说实话,我这位哥们的可爱之处,不在于他的天真和纯情,而在于他对爱情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广州人的高度和深度。
自打N年前,我孤身漂到广州这片热土后,就跟广州人缠上了。虽然我曾在南方的报纸上撰文《你的白话我永远不懂》,狠狠地调侃广州人,但心里并不排斥广州人。说广州人很现实,这一点不假。请客吃饭,谁买单,分得清清楚楚,绝不学内地互相争着买单,就是不见掏出钱来。更让我感叹的是,广州人请客吃饭绝不讲排场,绝不铺张浪费,吃不了最后绝对是要兜着走的,即便是腰缠亿贯的富翁,也会把剩下的食物打包带走。这在外地人看来有失体面的行为,在广州人看来却做得心安理得。所以对外地人蔑视广州人的言论,我是持保留看法的。在我看来,那不是广州人过得现实,而是活得真实。
真实的活着,在物质至上的社会,是不应该受到苛责的。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每每讲到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生活,总会非常同情的对我们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铜臭味,没有温情,活着都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受此残酷教育,我那时对金钱社会的仇恨并不比痛恨小日本鬼子逊色。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我的同学们都为长在红旗下庆幸不已。遗憾的是,当房价、教育、看病等新三座大山把咱老百姓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我才知道我那曾经非常痛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语文老师其实也喜欢钱,更需要钱。事实上,没有谁可以看破红尘,吃五谷杂粮,没有谁比谁更崇高,尤其是在爱情面前。我无意把情圣们反复歌颂的伟大爱情拿到物质的天平上称量,但当下的爱情,却面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曾经坚贞的爱情,在金钱面前不断妥协。当爱情唾手可得,瞬间即逝,甚至只能靠做爱来维持的时候,有多少爱情经得起物质的考验?
我曾在《没有钱,我们还能爱多久》一文中写道:现实中真正幸福的爱情,往往不是那些大富大贵买得起999朵玫瑰的有钱人,也不是贫困交加的“无产”阶级,而是仅够买得起一朵玫瑰,过着小日子的芸芸众生。我表达的观点是,谈爱情是需要成本的,即便是要过小日子,也是需要物质来支撑的。所以,对广州人的爱情不断贬值,我是不愿意幸灾乐祸的,更不愿意落井下石。我一直认为广州的爱情贬值,并不是广州人“太过势利”,而是被现实逼迫的。生存是第一需要,爱情不是漂浮在空中的白云,她需要依附在俗气的物质之上。在广州,居不易,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现实面前,奢谈爱情至上是非常虚伪的,至少我认为那是对爱情不负责任的行为。
爱情重要,还是物质重要?本来是不需要虚伪的加以讨论,用广州一个居家过日子的邻居大妈的话说:你总不能拿着玫瑰却饿着肚子吧?套用爱情大师裴多菲的爱情宣言给予佐证:“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有红烧肉,二者皆可抛。”
仔细想想,你别不承认,广州人其实活得比我们谁都可爱。
2007年11月13日夜屈默于广州
第二章:围城内外
——屈默·与50位情感倾诉者面对面
◆爱情并没有错,错的是在错误的时间爱上一个错误的人,并
一错到底。现实总是无奈,爱情一旦误入歧途,即便是你
付出多少真爱,也依然无法拯救一段错误的婚姻。
◆有些人,有些爱情,注定只能一晃而过,像流星。没有什么是可以永恒的,只有岁月。
◆爱情需要冲动和激情,婚姻却需要十足的理性和坚守。善待别人的感情,其实也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婚姻。
◆女人凭直觉就可以读懂一个男人,用一夜就可以彻底了解
一个男人。
◆爱情是需要停靠的,再纯美的爱情,也经不起多少岁月的颠
沛流离,爱情会带来幸福,有时也会带来毁灭。
——屈默·采访手记
10年婚外情,我依然做不了你的新娘
口述:亚萍,42岁,外贸公司职员
记录:屈默
2007年12月5日夜
采访手记:
这是一位上海朋友在电话中讲给我的一段婚外情故事。讲完之后,朋友认真地问我,他们维持了10年的婚外情,你觉得那是不是爱情。坦诚说,听完这个故事后,我第一个反应是,在一夜情、婚外情成为都市快餐的时候,是什么力量让这段错爱走过了风雨10年?尽管故事本身并没有多少吸引眼球的卖点,甚至还有些俗套,但故事背后却让我陷入思考,婚外情是不是爱情?婚外情是身体需要还是爱情需要?在现实的婚恋中,传统道德对于婚外情永远说的一个字就是“不”,一个“不”字,往往让婚外情男女双方最后两败俱伤,身心疲惫。这也是婚外情一晃而过,转瞬即逝,难以修成正果的原因吧。即便是婚外情圣典《廊桥遗梦》中讲述的那段伟大的婚外情,也依然逃不脱现实的羁绊。
婚外有情,还是婚外无情?对这个问题,我其实也很迷茫。甚至我也在不断的问自己,婚外情究竟是不是爱情?朋友讲述的这个婚外情故事,男女主人公都已经步入不惑之年,早已没有激情年代的那份冲动,而且都有自己的家,却将这段为世俗所不接受的婚外情维持了长达10年之久,如果双方没有爱情做支撑,仅靠身体的需要,能风雨走过10年的漫长情感历程吗?人生能有多少个10年可以等待,尤其对步入不惑之年的围城男女。一直以来,婚外情备受世俗和道德的责难,即使双方付出真情,轰轰烈烈的爱上一回,又能如何?或许,婚姻关乎道德与责任,而爱情却与道德无关,只关乎现实的选择。
无性婚姻让我爱上了我的上司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描述我的婚姻生活,说来让人有些不齿。我和老公虽然同床共枕,却彼此碰都不碰一下,像两个不相干的人,这样居然走过了整整10年。很少有人相信这是真的,曾与闺中密友谈起我的婚姻生活,密友竟然笑我们都是性冷淡。不怕你笑话,我和老公即便是一丝不挂的躺在床上,我们彼此都不会有任何冲动,甚至连看一下的欲望都没有。我们同居一室,却形同陌路,我在外面的工作和生活,老公从来不过问,同样,我对他的工作和生活也漠不关心,彼此都当对方不存在一样。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家庭冷暴力的论述,竟引起我深深的同感。我不知道我和老公之间是否属于家庭冷暴力,但我清楚的知道,我和老公的婚姻早已死了,只是我们彼此都没有勇气去埋葬它。或许是为了面子,或许是为了年幼的女儿,或者是为了双方年迈的父母,或者什么都不为,仅仅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都做了一次同样错误的选择,然后彼此都不愿意去面对和修正。
当第一次与家华做爱的时候,我有很深的负罪感,尽管我和老公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但毕竟家华是我老公之外的另一个男人。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开放的女人,在朋友和同事的眼里,我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女人,甚至在我老公眼里,我也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小女人。与家华悄悄的走到一起,我始终相信我们彼此都爱着对方,绝不是什么身体的诱惑。我这样讲,可能没人会信。许多人都会说,婚外情不就是找刺激吗?但我的婚外情绝不是寻找刺激。
家华是我的上司,一个很有风度的成熟男人。我尊重他,也理解他。他的婚姻非常不幸福,他老婆是个非常粗俗的女人,这在公司上下没人不知。有次听说家华与秘书出去接待客户一夜没归的传闻后,家华的老婆竟然拿着把菜刀冲进公司,一哭二闹三上吊,不但搞得公司上下鸡犬不宁,还让家华在同事面前颜面扫尽,很长时间闷闷不乐,唉声叹气。
我和家华走到一起,就是家华老婆大闹办公室的那个晚上。那天下班后,家华没有回家,要我在办公室陪他说说话。或许是同样的命运吧,我十分乐意的留下来陪着家华。那一晚,我们聊到深夜,当聊到彼此不幸的婚姻时,我们相拥而泣。其实,我和家华都很清楚,已经人到中年的我们,要抛弃双方的家庭走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我们彼此都深深的爱着对方。
因为内疚,我帮老公找了一个小姐
我得承认,爱上家华让我良心备受煎熬,也时常受到道德的拷问。我曾想着与老公结束那场无爱的婚姻,可每次回到家,我都没勇气提出来。反而为自己的出轨感到有些不安和内疚,我竟然希望老公在外面去找一个女人,平衡我内心的矛盾,尽管老公对我在外面的生活压根就不过问,也从不关心,但我还是决定为老公寻找出轨的机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闺中密友的时候,密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