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语者-帝王业(上) [32]
向他详细回禀。我若一天不服药,或是稍有风寒不适,这些医侍全都会受到重责——他深知我的软肋,也总有办法逼得我乖乖就范。
奶娘吴氏从我手中接过孩子,忽然惊喜地叫道,“呀,皇上在笑呢。”
一看之下,那孩子眯着一双乌亮的眼睛,真的咧开小嘴,在对我笑。
心中陡然涌上浓浓温柔,看着这纯真无邪的笑容,竟然舍不得移开目光。
“你看,他笑起来好漂亮呢……”我欣喜地叫住奶娘,一抬头,却见她和一众侍女仓惶跪下,齐齐朝我身后跪拜行礼。
惊回首,触上他温柔凝注的目光——萧綦面带淡淡笑意,卓然立在暖阁回廊之下,身边没有一个侍从,也不知道在那里站了多久,看了多久,我竟一直没有发觉。
我怔怔望着他,沉溺在他温柔目光中,一时间忘记了言语。
他缓步走来,容色温煦,难得没有惯常的峻肃之色,对伏跪在地的侍女们略一抬手,众人皆悄无声地退到一旁。
“难得看到你这样开心。”他凝注我,柔声开口,带了些许寥落。
我心中一酸,低了头,故作不经意地笑,“怎么今日有空过来呢?”
他淡淡而笑,“这话听着,好像有些闺怨的味道?”
我一怔,旋即红了脸颊,许久不曾与他调笑,竟不知道如何回应了。
“随我走走。”他莞尔一笑,径直牵了我的手,不由分说便携了我往御苑深处走去。
寒径幽深,庭阁空寂,偶尔飞鸟掠过寒枝,啾啾细鸣空绕林间。
细碎枯叶踩在脚下簌簌作响,我们并肩携手而行,各自缄默,谁也不曾开口打破这份沉寂。
他握着我的手,十指纠缠相扣,掌心的温暖一点点透进我身体。
心头百转千回,往日无数次携手同行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千言万语到此刻都成了多余。
“方才早朝上,看你很是困倦”,他淡淡开口,一如素日里闲叙家常,“昨晚又给那小子缠住,没睡安稳?”
我微笑,“这些天他都和奶娘睡,不那么缠人了,昨晚可怪不得他。”
“那该怪谁?”他的手指扣紧,让我挨他更近一些。
“该怪那个……让我彻夜无眠之人。”我垂眸,声音轻若游丝。
他顿住,目光灼灼地看我。
“这个人总是让我忧心难过,也不知道往后该如何是好。”我幽幽叹息。
他深深望着我,目光温柔得似要将人融化,“既然这人如此可恨,你打算怎样罚他?”
我蹙眉低叹,“要罚,也是他罚我,我岂敢罚他。”
他大笑,十分得意舒畅。
等到他笑声方歇,我这才一脸正色道,“虽然为爹爹忧烦了一夜,但是为人子女,自然不能怨怪,更不敢说责罚。”
言罢,微笑挑眉看他。
那一瞬间,萧綦的神色让我再也忍俊不禁,多日抑郁心情尽化作甜蜜,笑意从心底里直漫上来,终于换作我大笑了。
腰间陡然一紧,被他狠狠攥住,整个人几乎都贴到了他胸前。
“看来王妃很有闲,老老小小都操心个遍,唯独无视你的夫君?”他终于失去耐性,一双深眸微微眯起,眸中闪动慑人怒色。
我咬唇轻笑,扬起脸来,眸光潋滟地望着他。
他俯身靠近我,靠得越来越近,薄削嘴唇几乎贴上我唇瓣,却一掠而过,轻飘飘扫过脸颊,在我耳畔停住,温热气息一丝丝撩拨在耳际,令我陡然一阵酥软,身上再无半分力气。
我羞赧地闭了眼,只等着他的惩罚,然而过了良久,却毫无动静。
诧异地抬眸,却见他似笑非笑地睨着我,不怀好意的调侃,“你在等什么?”
我大窘,顿时恼羞成怒,恨恨推开他,折身便走。
身子一紧,却被他紧紧环住。
他的唇,落在我耳畔、颈项、鬓间……夹杂着叹息和低喃,“阿妩,我该拿你怎么办,你到底要怨我怨到什么时候?”
“我不怨,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不怨”,我陡然哽咽,“只是,再也不要这样瞒我。”
他沉默,双臂却更紧地拥住我。
“生命固然珍贵,孩子也一样重要”,我含泪凝眸,“我舍不得就这样放弃,我不甘心……”
他闭上眼,隐忍痛楚,“既然你知道了,我也不瞒你,可是王儇,你听好——当年庆阳王妃做过的事,你休想尝试,我不在乎什么子嗣,也不准你那样蠢。”
我笑了,笑得泪落如雨,“可是,我终究是不甘心,我不信上天会待我们如此不公!”
“天下之大,一定有药治得好你”,他紧紧拥着我,声音微微发颤,“如果中原没有,就去漠北,漠北没有就去南疆,穷尽千山万水,总有一天我会找到!”
“如果永远找不到呢?”我凝望他,“如果到老到死,都找不到呢......你会不会后悔?”
“若真是命中注定,又有何足悔?”他的目光温暖笃定,仿佛照亮了漫漫此生,“就算没有孩子,你还有我。说好了共赴此生,等我老迈昏庸的时候,你还要陪着我一起老去,怎么能不守诺?”
我望着他的眉,他的眼,他的唇……无处不是我的痴恋。
仿佛有朵炽热的花在心底怒放,火一般焚尽了所有的迟疑、彷徨、忧伤。
是与非,好与坏,真与假,一切都不重要,我就是如此痴妄,就是如此冥顽不化。
泪水沿着脸庞滑落,我缓缓微笑,一字一句地说,“既然是你说要共赴此生,就不许再反悔,就算我悍妒、恶疾、无子,七出之罪有三,也不准你反悔。”
他一语不发地看着我,突然抓住我的手,放到唇间。
指尖一痛,竟然被他咬破,涌出一粒小小血珠。
他旋即咬破自己中指,与我掌心相贴,两人指尖的鲜血混流在一起。
“我所生子女,皆为王儇所有,即便永无所出,终此一生,亦不另娶。如有违誓,天地不容。”
第三部 风刀霜剑
王夙
前日里,爹爹进宫探望太皇太后,也来凤池宫看了我。
宫变之后,我与父兄之间的尴尬对立,也随着王氏的倾颓而渐渐消散。
在这场争斗中,我们已经失去母亲和姑姑,既然大势已去,怎忍心再失去更多的亲人。
到底是血浓于水吧,毕竟是骨肉相连的亲人,再深的怨,也总有化去的一天。
尽管如此,我和爹爹之间还是有了一层永远的隔膜。
他不再把我当作那个娇痴任性的小女儿,再也不会那样地宠溺我,娇纵我,庇护我。
如今在他眼里,我是亲手囚禁了姑姑,取代她垂帘于朝堂之上,掌控着整个后宫,比家族中任何人都强悍,比他更有权势的女人——这个女人,已经不再是他羽翼下的纤纤弱女,她的姓氏之前也已冠上了另一个男人的姓氏。
短短半年间,爹爹苍老了许多,谈笑间依然从容高旷,却再没有从前的傲岸神采。
闲坐品茗间,他淡淡提起,离开故乡琅玡多年,思乡情切,如今年事已高,想趁着身骨还硬朗,遁游四方,寄情山水之间,以偿多年夙愿。
爹爹素来向往大好山川,一直希望有朝一日放下纷扰事务,但凭一人一蓑一木屐,遨游四海,踏遍锦绣河山。我明白他的心意,在这个时候归隐,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他从前总爱说,阿妩最解我意,我们俩父女原本就最是意趣相投。
只是我没有想到,他的去意如此坚决,决定来得如此之快。
萧綦从工部回府,卸下朝服,披上我递过来的外袍,神色略见疲惫。
我转身正欲取来参茶,却被他伸臂揽回身侧,拦腰轻轻圈住。
他隐有忧色的神情让我略略有些不安,依在他胸前,轻声问道,“怎么了?”
“没事,陪我坐会儿。”他微微阖了眼,下巴轻抵在我额头。
听到他似满足又似疲倦的一丝叹息,心里莫名一阵疼痛,我抬起手臂,紧紧环在他腰间。
不经意却触到他袖底一件方方硬硬的东西,我轻轻咦了一声,好奇地探手去摸。
他低笑,从袖中取出一方黄绢裱起的奏折,“没什么好东西,是你爹今天递上来的折子。”
爹爹的折子,我一惊,劈手去夺,却被他笑着躲开,“猴急什么,本来就是带给你看的。”
被他这么一说,我反而怔了怔,依照祖制,后宫女子是不得翻阅朝臣奏折的——他却这么大大方方,公然带给我看,一点不在乎什么祖制宫规。
我顾不得多想,忙接过来,展开细看,竟是爹爹辞官归隐的奏折。
看了良久,我幽然叹息,无言垂下眸子,将折子轻轻合上,“爹爹果真心意已决。”
萧綦略微一怔,“你早已知晓?”
我点头,“或许这样也好,归隐还乡,遨游四海,终究是爹爹多年的夙愿。”
萧綦拿过那折子,“我还没有答允。”
“怎么?”我愕然抬眸,父亲归隐应当正合萧綦心意,他怎会不允呢?
他似乎看透我的心思,扬眉一笑,“你当本王就这点度量么?”
我不觉失笑,“是,王爷英明,不知这次又盘算着什么主意?”
萧綦敛去笑容,正色道,“如今政局渐渐稳固,镇国公年事已高,此时辞官,倒也无不可。我扣下这折子不是不允,只是,王夙不能与他一同返乡。”
笑容在我脸上僵住,他还是不放心哥哥,非要留在京中严加看管才安稳么?
然而转念间,我又极力遏制这念头,萧綦虽酷严,却绝不是这样量狭的小人。
“那么,你打算怎样,将哥哥留下来,又怎么安置他呢?”我望着他深沉莫测的眸子,强压下心中不安,徐徐问道。
他微笑,“这就要看,你这位兄长有什么过人之能了。”
——过人之能,我苦笑,哥哥除了诗词歌赋,饮酒品茗,携美风流之外,要说有什么过人之能,恐怕……骤然间,灵光一闪,我突然记起一件事。
“莫非,你是指,河道总督?”我惊愕地望向萧綦,几乎不敢置信。
当年,哥哥曾跟随二叔巡视河患,督抚水利,目睹了黄河两岸百姓因年年水患所受的流离之苦,回京后翻阅无数典籍,埋头于河道水利的研究,这些年更是亲身走遍大江大河,实地研考,采集民情,写下了洋洋数万言的治水札记。
然而父亲一向只当他是公子哥儿的游戏之举,从未将他一介文士的治河韬略放在眼里。
去年黄河决堤,百姓死伤,家园毁弃,工部一众官员皆因治河不力遭到贬谪,明知是个肥缺,满朝官吏却谁也不敢再坐上河道总督之位。听说哥哥当时瞒着爹爹,上表求恳,自愿出任此职,结果折子被驳回,自己更是遭到爹爹的严斥。
治河大任,向来粗砺繁重,又事关民生,开不得半点玩笑。
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一介贵公子
奶娘吴氏从我手中接过孩子,忽然惊喜地叫道,“呀,皇上在笑呢。”
一看之下,那孩子眯着一双乌亮的眼睛,真的咧开小嘴,在对我笑。
心中陡然涌上浓浓温柔,看着这纯真无邪的笑容,竟然舍不得移开目光。
“你看,他笑起来好漂亮呢……”我欣喜地叫住奶娘,一抬头,却见她和一众侍女仓惶跪下,齐齐朝我身后跪拜行礼。
惊回首,触上他温柔凝注的目光——萧綦面带淡淡笑意,卓然立在暖阁回廊之下,身边没有一个侍从,也不知道在那里站了多久,看了多久,我竟一直没有发觉。
我怔怔望着他,沉溺在他温柔目光中,一时间忘记了言语。
他缓步走来,容色温煦,难得没有惯常的峻肃之色,对伏跪在地的侍女们略一抬手,众人皆悄无声地退到一旁。
“难得看到你这样开心。”他凝注我,柔声开口,带了些许寥落。
我心中一酸,低了头,故作不经意地笑,“怎么今日有空过来呢?”
他淡淡而笑,“这话听着,好像有些闺怨的味道?”
我一怔,旋即红了脸颊,许久不曾与他调笑,竟不知道如何回应了。
“随我走走。”他莞尔一笑,径直牵了我的手,不由分说便携了我往御苑深处走去。
寒径幽深,庭阁空寂,偶尔飞鸟掠过寒枝,啾啾细鸣空绕林间。
细碎枯叶踩在脚下簌簌作响,我们并肩携手而行,各自缄默,谁也不曾开口打破这份沉寂。
他握着我的手,十指纠缠相扣,掌心的温暖一点点透进我身体。
心头百转千回,往日无数次携手同行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千言万语到此刻都成了多余。
“方才早朝上,看你很是困倦”,他淡淡开口,一如素日里闲叙家常,“昨晚又给那小子缠住,没睡安稳?”
我微笑,“这些天他都和奶娘睡,不那么缠人了,昨晚可怪不得他。”
“那该怪谁?”他的手指扣紧,让我挨他更近一些。
“该怪那个……让我彻夜无眠之人。”我垂眸,声音轻若游丝。
他顿住,目光灼灼地看我。
“这个人总是让我忧心难过,也不知道往后该如何是好。”我幽幽叹息。
他深深望着我,目光温柔得似要将人融化,“既然这人如此可恨,你打算怎样罚他?”
我蹙眉低叹,“要罚,也是他罚我,我岂敢罚他。”
他大笑,十分得意舒畅。
等到他笑声方歇,我这才一脸正色道,“虽然为爹爹忧烦了一夜,但是为人子女,自然不能怨怪,更不敢说责罚。”
言罢,微笑挑眉看他。
那一瞬间,萧綦的神色让我再也忍俊不禁,多日抑郁心情尽化作甜蜜,笑意从心底里直漫上来,终于换作我大笑了。
腰间陡然一紧,被他狠狠攥住,整个人几乎都贴到了他胸前。
“看来王妃很有闲,老老小小都操心个遍,唯独无视你的夫君?”他终于失去耐性,一双深眸微微眯起,眸中闪动慑人怒色。
我咬唇轻笑,扬起脸来,眸光潋滟地望着他。
他俯身靠近我,靠得越来越近,薄削嘴唇几乎贴上我唇瓣,却一掠而过,轻飘飘扫过脸颊,在我耳畔停住,温热气息一丝丝撩拨在耳际,令我陡然一阵酥软,身上再无半分力气。
我羞赧地闭了眼,只等着他的惩罚,然而过了良久,却毫无动静。
诧异地抬眸,却见他似笑非笑地睨着我,不怀好意的调侃,“你在等什么?”
我大窘,顿时恼羞成怒,恨恨推开他,折身便走。
身子一紧,却被他紧紧环住。
他的唇,落在我耳畔、颈项、鬓间……夹杂着叹息和低喃,“阿妩,我该拿你怎么办,你到底要怨我怨到什么时候?”
“我不怨,不管你做什么,我都不怨”,我陡然哽咽,“只是,再也不要这样瞒我。”
他沉默,双臂却更紧地拥住我。
“生命固然珍贵,孩子也一样重要”,我含泪凝眸,“我舍不得就这样放弃,我不甘心……”
他闭上眼,隐忍痛楚,“既然你知道了,我也不瞒你,可是王儇,你听好——当年庆阳王妃做过的事,你休想尝试,我不在乎什么子嗣,也不准你那样蠢。”
我笑了,笑得泪落如雨,“可是,我终究是不甘心,我不信上天会待我们如此不公!”
“天下之大,一定有药治得好你”,他紧紧拥着我,声音微微发颤,“如果中原没有,就去漠北,漠北没有就去南疆,穷尽千山万水,总有一天我会找到!”
“如果永远找不到呢?”我凝望他,“如果到老到死,都找不到呢......你会不会后悔?”
“若真是命中注定,又有何足悔?”他的目光温暖笃定,仿佛照亮了漫漫此生,“就算没有孩子,你还有我。说好了共赴此生,等我老迈昏庸的时候,你还要陪着我一起老去,怎么能不守诺?”
我望着他的眉,他的眼,他的唇……无处不是我的痴恋。
仿佛有朵炽热的花在心底怒放,火一般焚尽了所有的迟疑、彷徨、忧伤。
是与非,好与坏,真与假,一切都不重要,我就是如此痴妄,就是如此冥顽不化。
泪水沿着脸庞滑落,我缓缓微笑,一字一句地说,“既然是你说要共赴此生,就不许再反悔,就算我悍妒、恶疾、无子,七出之罪有三,也不准你反悔。”
他一语不发地看着我,突然抓住我的手,放到唇间。
指尖一痛,竟然被他咬破,涌出一粒小小血珠。
他旋即咬破自己中指,与我掌心相贴,两人指尖的鲜血混流在一起。
“我所生子女,皆为王儇所有,即便永无所出,终此一生,亦不另娶。如有违誓,天地不容。”
第三部 风刀霜剑
王夙
前日里,爹爹进宫探望太皇太后,也来凤池宫看了我。
宫变之后,我与父兄之间的尴尬对立,也随着王氏的倾颓而渐渐消散。
在这场争斗中,我们已经失去母亲和姑姑,既然大势已去,怎忍心再失去更多的亲人。
到底是血浓于水吧,毕竟是骨肉相连的亲人,再深的怨,也总有化去的一天。
尽管如此,我和爹爹之间还是有了一层永远的隔膜。
他不再把我当作那个娇痴任性的小女儿,再也不会那样地宠溺我,娇纵我,庇护我。
如今在他眼里,我是亲手囚禁了姑姑,取代她垂帘于朝堂之上,掌控着整个后宫,比家族中任何人都强悍,比他更有权势的女人——这个女人,已经不再是他羽翼下的纤纤弱女,她的姓氏之前也已冠上了另一个男人的姓氏。
短短半年间,爹爹苍老了许多,谈笑间依然从容高旷,却再没有从前的傲岸神采。
闲坐品茗间,他淡淡提起,离开故乡琅玡多年,思乡情切,如今年事已高,想趁着身骨还硬朗,遁游四方,寄情山水之间,以偿多年夙愿。
爹爹素来向往大好山川,一直希望有朝一日放下纷扰事务,但凭一人一蓑一木屐,遨游四海,踏遍锦绣河山。我明白他的心意,在这个时候归隐,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
他从前总爱说,阿妩最解我意,我们俩父女原本就最是意趣相投。
只是我没有想到,他的去意如此坚决,决定来得如此之快。
萧綦从工部回府,卸下朝服,披上我递过来的外袍,神色略见疲惫。
我转身正欲取来参茶,却被他伸臂揽回身侧,拦腰轻轻圈住。
他隐有忧色的神情让我略略有些不安,依在他胸前,轻声问道,“怎么了?”
“没事,陪我坐会儿。”他微微阖了眼,下巴轻抵在我额头。
听到他似满足又似疲倦的一丝叹息,心里莫名一阵疼痛,我抬起手臂,紧紧环在他腰间。
不经意却触到他袖底一件方方硬硬的东西,我轻轻咦了一声,好奇地探手去摸。
他低笑,从袖中取出一方黄绢裱起的奏折,“没什么好东西,是你爹今天递上来的折子。”
爹爹的折子,我一惊,劈手去夺,却被他笑着躲开,“猴急什么,本来就是带给你看的。”
被他这么一说,我反而怔了怔,依照祖制,后宫女子是不得翻阅朝臣奏折的——他却这么大大方方,公然带给我看,一点不在乎什么祖制宫规。
我顾不得多想,忙接过来,展开细看,竟是爹爹辞官归隐的奏折。
看了良久,我幽然叹息,无言垂下眸子,将折子轻轻合上,“爹爹果真心意已决。”
萧綦略微一怔,“你早已知晓?”
我点头,“或许这样也好,归隐还乡,遨游四海,终究是爹爹多年的夙愿。”
萧綦拿过那折子,“我还没有答允。”
“怎么?”我愕然抬眸,父亲归隐应当正合萧綦心意,他怎会不允呢?
他似乎看透我的心思,扬眉一笑,“你当本王就这点度量么?”
我不觉失笑,“是,王爷英明,不知这次又盘算着什么主意?”
萧綦敛去笑容,正色道,“如今政局渐渐稳固,镇国公年事已高,此时辞官,倒也无不可。我扣下这折子不是不允,只是,王夙不能与他一同返乡。”
笑容在我脸上僵住,他还是不放心哥哥,非要留在京中严加看管才安稳么?
然而转念间,我又极力遏制这念头,萧綦虽酷严,却绝不是这样量狭的小人。
“那么,你打算怎样,将哥哥留下来,又怎么安置他呢?”我望着他深沉莫测的眸子,强压下心中不安,徐徐问道。
他微笑,“这就要看,你这位兄长有什么过人之能了。”
——过人之能,我苦笑,哥哥除了诗词歌赋,饮酒品茗,携美风流之外,要说有什么过人之能,恐怕……骤然间,灵光一闪,我突然记起一件事。
“莫非,你是指,河道总督?”我惊愕地望向萧綦,几乎不敢置信。
当年,哥哥曾跟随二叔巡视河患,督抚水利,目睹了黄河两岸百姓因年年水患所受的流离之苦,回京后翻阅无数典籍,埋头于河道水利的研究,这些年更是亲身走遍大江大河,实地研考,采集民情,写下了洋洋数万言的治水札记。
然而父亲一向只当他是公子哥儿的游戏之举,从未将他一介文士的治河韬略放在眼里。
去年黄河决堤,百姓死伤,家园毁弃,工部一众官员皆因治河不力遭到贬谪,明知是个肥缺,满朝官吏却谁也不敢再坐上河道总督之位。听说哥哥当时瞒着爹爹,上表求恳,自愿出任此职,结果折子被驳回,自己更是遭到爹爹的严斥。
治河大任,向来粗砺繁重,又事关民生,开不得半点玩笑。
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一介贵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