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语者-帝王业(上) [31]
内殿门口,望见这惨烈的一幕,几乎丧失了踏进这道门的勇气。
她却回头看见我,浮起一个苍白恍惚的笑容,“阿妩,我等你好久了。”
我缓缓走近,在那小小的摇篮前俯下身子,含泪道,“小殿下哭了,你哄一哄他吧。”
这可怜的孩子,原本连御医都以为他活不长了,谁知这小小的人儿,竟然顽强地熬了过来。
可是如今,他的爹娘却要撇下他,双双离去了。
宛如姐姐抱起孩子,看了又看,亲了又亲,泪水一滴滴落在他的小脸上,那孩子竟然真的止住哭泣,好奇地伸出小手,往母亲脸上抓去,似乎想替母亲抹去泪水。
我掉转头,不忍再看。
“我哄得了一时,今后却哄不了他一辈子。”宛如姐姐凄然含笑,“阿妩,我没有别的人可以托付了,这个孩子,请你看在我们相知一场的份上,替我照顾他。”
她抱起孩子,竟然直直跪倒在我面前,泣零如雨,“求你看着他长大,别让人欺负了他,害了他,我只要他好好活下去,无论以后做皇帝还是做草民,只要他活着就好!阿妩,求你答应我!”
我双膝一屈,强忍悲泪,也跪在了她面前,“从今日起,他就是我的孩子,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我都会保护他,庇佑他,待他如同亲生,看着他长大成人。”
那孩子突然咿呀一声,转头朝我看来。
宛如姐姐笑了,一瞬间,她脸上竟散发出淡淡的光彩,无比圣洁恬美,“你看,宝宝听懂了,他在高兴呢,他喜欢你呢,阿妩!”她说着,将襁褓递了过来。
我不由被那孩子乌漆漆的眼神吸引,伸手将他接过。
手上一沉,宛如姐姐蓦的放开了手,抽身退后数步,凄厉一笑,“带他走吧,别让他看见我上路。”
我含泪抱紧了怀中的婴儿,深深朝她俯拜下去——孩子,拜别你的母亲罢,这是最后一次了。
此去黄泉路遥,宛如姐姐,一路走好。
恭送皇后娘娘——
我抱着孩子,踏出坤和宫,身后隐隐传来内侍尖细悠长的送驾声。
木叶萧萧,天地瑟瑟。
我广袖舒卷,宽大华丽的裙袂,逶迤拖曳,一路走过宫檐回廊,龙壁玉阶。
风那样冷,心那样寒,只有怀中小小的人儿,给予我仅有的温度。
这个瑟缩在我怀中,小猫儿一样脆弱的婴儿,尚不知道他悲苦的命运已经开始。
乾元殿再一次挂起了素白玄黑的垂幔,召告着又一位帝王即将辞世。
我缓缓踏进大殿,迎着萧綦走去。
他孤独地立在那面九龙玉璧屏风前,玄黑的衣袍,不可仰视的神情,与这大殿俨然融为一体,刹那间令我错觉,以为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我抱着孩子,默然垂首,心下一片萧瑟。
他亦沉默,望着我怀中的婴儿,冷峻如霜的脸上不经意掠过一丝悲悯。
“让皇上看一看小殿下吧。”他忽然轻轻说了一句。
望着垂幔间隐现的龙榻,心中刺痛,我默默穿过垂幔,抱着孩子,跪在那巨大的龙榻前。
“皇上,小殿下看您来了。”
床上气息奄奄的男子,发出一声浑浊地叹息,从榻边垂下一只青白的手,艰难地招了招。
我靠近榻边,看见他惨白的脸上,眼窝深陷,嘴唇已经褪尽了血色。
他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珠定定地看着我,看了好一阵子,突然一眨眼,露出个古怪的笑容。
刹那间,好似回到了很多年以前,那个骄横无礼的太子哥哥,总是喜欢捉弄老实的子澹和小小的我,每次作恶得逞,便冲我们眨眼,露出促狭古怪的笑容。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颤声微笑着,唤了他一声,“讨厌哥哥。”
多少年没有这样叫过他了,那还是我六岁时候,固执地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就叫讨厌哥哥。
他咧嘴笑了起来,依稀还是那幅漫不经心的惫懒模样,眼睛里骤然亮了亮。
我将孩子抱到他枕边,“小殿下长得很像你,以后一定也跟你一样淘气。”
他竟然笑出声,转眸看了看孩子,清晰地吐出一句,“小可怜虫。”
我一阵惊喜,以为他好起来了,正欲叫御医,却见他身子一挺,目光熠熠盯着远处,脸上泛起异样亢奋的潮红,“你信不信,就差一点点,差一点点我就逃出这鬼地方了!”
他呵呵笑出声来,“我看见宫门了,还差一步,只要跳下去,我就自由了,谁也拦不住我,你们谁也拦不住我——”
陡然间,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这么断了。
血誓
先皇坠马而死,到底是意外还是阴谋,成了人人避忌,又心照不宣的一个谜。
可笑,深谋远虑如萧綦,也未必能将一切世事掌握在手。
谁又料得到,先皇会做出那样骇人的举动,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不惜用生命去冲撞宫廷的牢笼。这个懦弱糊涂了一辈子的人,做了唯一刚烈清醒的事情,却是他的死亡。
后世谁会相信这么离奇的缘由呢,正如没人会知道谢皇后殉节的真相。
千秋史册,恐怕这个弑君的骂名,萧綦是背定了。
时隔不过数月,乾元殿哀钟长鸣,两代帝王相继在此辞世。
谢皇后追随先帝,以身殉节,上尊谥为孝烈明贞皇后,随葬帝陵。
他们两人一生不睦,各自苦苦挣扎,渴求摆脱这深宫牢笼,也都至死未能如愿。
分明是两个不相爱的人,身后灵柩却还要苦苦并在一起,及至黄泉也不得解脱。
而恰恰相反,另外两个人,暗暗爱慕一生,却永无聚首之日。
温宗善被凌迟而死,尸骨不得保全,姑姑幽禁永安宫,再不能踏出宫门一步。
自宫变之后,她不愿再见我,我也只能远远从殿外看她,看着她数月之间,迅速老去,鬓旁白发丛生,脊背佝偻,仿佛陡然衰老了二十年。
皇上堕马身亡的噩耗,给姑姑带来了最致命的打击。
一夜之间,皇上皇后相继崩逝,宫里陷入一片茫然错乱。
我只顾自己强打精神,一边照拂小殿下,一边主持后宫事务,还来不及去安抚姑姑,永安宫就传来了恶讯——太后惊闻噩耗,中风昏厥。
当我赶到时,姑姑已经不会说话,只能斜倚在榻上,目光混沌呆滞,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不会回应,只是直直盯着天际,口中含含混混,反复念叨着什么。
没有人听懂她一直在重复着什么话,只有我明白,她说的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原本应该由太皇太后亲自携小皇子登上大位,登基为帝,可是姑姑已经无法做到了。
登基大典上,那张金壁辉煌的巨大龙椅,空荡荡摆在那里。
宫女强行搀扶着太皇太后升殿垂帘。
我朝服盛装,抱着刚刚满月的小皇帝,坐到了珠帘后面,姑姑的旁边,接受众臣参拜。
群臣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之声响彻金殿。
不过,他们真正跪拜的,恐怕不是我怀里这小小婴儿,而是站在珠帘之前龙椅之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萧綦。
萧綦以摄政王之尊,履剑上殿,见君不跪——他终于成了这九重宫阙真正的主宰。
我的目光穿过影影绰绰的垂帘,望向三步之遥的他。
他玄黑朝服上赫然绣满灿金九龙纹,王冠巍蛾,佩剑华彰,垂目俯视丹陛之下的众臣,轮廓鲜明的侧脸上,隐现一丝睥睨众生的微笑。
他仿佛不经意间回首,目光却穿透珠帘,不容抗拒地攥住我的视线。
全身血液在这一瞬间炽热,胸臆间仿佛有烈火煎熬,一时间悲伤迷茫,一时间骄傲激越…...心底有什么东西剧烈摇摆,所有的迟疑渐渐被骄傲驱散。
是的,我是真的骄傲,为眼前的男人而骄傲。
原来权力真的是会让男人疯魔,女人痴狂的东西。
我知道他的剑下染过多少人的鲜血,也知道他脚下踏过多少人的骨骸,可那又怎么样呢,不是他也依然会是别人——这权力的巅峰上,永远有人倒下,永远有人崛起。
站在这里的胜利者,是我的丈夫,我何其幸运,被命运阴差阳错推向了一个真正的强者。
此时此刻,我坐在垂帘之后,成为这个皇朝最尊贵的女人,同他一起接受众臣朝拜,而不是像孝烈明贞皇后那样,沦为胜利者的祭品。
一切尘埃落定,京城阴冷的冬天也终于到了。
我已经在宫里一住就是半月,其间都没有回过王府。
也许真的是母子连心,自宛如姐姐去后,这可怜的孩子一直不吃不喝,终日哭闹不休。
我和宫中奶娘费尽了心力,常常为了他,彻夜不能安眠。
好不容易让他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却又遇到了新的麻烦——他开始依恋我,除我之外,没有人能让他停止号哭,不论进食还是睡觉,都要有我在旁边。
迫不得已,我只好在宫中住下来,亲自照料这孩子。
萧綦摄政之后,一直忙于朝政整饬,派系更替。尽管朝中门阀士族的势力,随着王氏倾颓而进一步衰弱,军中武将受到大力提拔,然而经国治世毕竟还是需要依赖士族文人,不是仅凭武力可以办到的。如何笼络士族,令这些高傲的文人放下陈见,俯首效力,令萧綦很是烦忧。
我们之间还是隔着一层淡淡的膈膜,彼此都不习惯退让,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到从前。
我留在宫中,他也并不催我回府。
琐事纷扰不绝,我们就这样各自忙碌,淡淡自持,似乎都忘记了此前种种。
常常只能在每天的早朝上见到他,隔着一道珠帘,默默凝望他的身影,他的目光也会不经意间掠过我…...我明白他在等待我的退让,等待我低下头,主动回到他身边。
我又何尝不想呢,这样咫尺之隔的相望,比千里之隔更让人断肠。
只是,一次退让,会不会就是终生的退让,一次低头,会不会永远失去与他平视的地位?
如果是那样,我宁愿一个人终老深宫。
初冬暖阳,照耀着御苑里碧树寒枝,分外和煦。
难得这样好的天气,我和奶娘抱了靖儿在苑子里散步。
按皇室的规例,小孩子要在满月的时候,才由父皇正式赐命。可是靖儿没有机会得到父亲给的名字,只能请太皇太后赐命。内史请太皇太后示下的时候,姑姑还是浑浑噩噩念叨着那八个字,内史却听不懂,惶惑地回禀说,只听清太皇太后说了个什么静字。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于是,我看着这孩子,微微一笑,“那就叫靖吧。”
这两天总算让他慢慢习惯了和奶娘睡,我才稍稍安宁了些。
一阵风过,呛了嗓子,我才略咳了两下,随侍在侧的内医侍立刻上前一步,便要为我请脉。
我无奈苦笑,又回绝不得,只好听之任之。
萧綦挑选了五名内医侍,寸步不离地跟在我左右,早晚请脉,侍药奉汤,每天都要
她却回头看见我,浮起一个苍白恍惚的笑容,“阿妩,我等你好久了。”
我缓缓走近,在那小小的摇篮前俯下身子,含泪道,“小殿下哭了,你哄一哄他吧。”
这可怜的孩子,原本连御医都以为他活不长了,谁知这小小的人儿,竟然顽强地熬了过来。
可是如今,他的爹娘却要撇下他,双双离去了。
宛如姐姐抱起孩子,看了又看,亲了又亲,泪水一滴滴落在他的小脸上,那孩子竟然真的止住哭泣,好奇地伸出小手,往母亲脸上抓去,似乎想替母亲抹去泪水。
我掉转头,不忍再看。
“我哄得了一时,今后却哄不了他一辈子。”宛如姐姐凄然含笑,“阿妩,我没有别的人可以托付了,这个孩子,请你看在我们相知一场的份上,替我照顾他。”
她抱起孩子,竟然直直跪倒在我面前,泣零如雨,“求你看着他长大,别让人欺负了他,害了他,我只要他好好活下去,无论以后做皇帝还是做草民,只要他活着就好!阿妩,求你答应我!”
我双膝一屈,强忍悲泪,也跪在了她面前,“从今日起,他就是我的孩子,不管发生任何事情,我都会保护他,庇佑他,待他如同亲生,看着他长大成人。”
那孩子突然咿呀一声,转头朝我看来。
宛如姐姐笑了,一瞬间,她脸上竟散发出淡淡的光彩,无比圣洁恬美,“你看,宝宝听懂了,他在高兴呢,他喜欢你呢,阿妩!”她说着,将襁褓递了过来。
我不由被那孩子乌漆漆的眼神吸引,伸手将他接过。
手上一沉,宛如姐姐蓦的放开了手,抽身退后数步,凄厉一笑,“带他走吧,别让他看见我上路。”
我含泪抱紧了怀中的婴儿,深深朝她俯拜下去——孩子,拜别你的母亲罢,这是最后一次了。
此去黄泉路遥,宛如姐姐,一路走好。
恭送皇后娘娘——
我抱着孩子,踏出坤和宫,身后隐隐传来内侍尖细悠长的送驾声。
木叶萧萧,天地瑟瑟。
我广袖舒卷,宽大华丽的裙袂,逶迤拖曳,一路走过宫檐回廊,龙壁玉阶。
风那样冷,心那样寒,只有怀中小小的人儿,给予我仅有的温度。
这个瑟缩在我怀中,小猫儿一样脆弱的婴儿,尚不知道他悲苦的命运已经开始。
乾元殿再一次挂起了素白玄黑的垂幔,召告着又一位帝王即将辞世。
我缓缓踏进大殿,迎着萧綦走去。
他孤独地立在那面九龙玉璧屏风前,玄黑的衣袍,不可仰视的神情,与这大殿俨然融为一体,刹那间令我错觉,以为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我抱着孩子,默然垂首,心下一片萧瑟。
他亦沉默,望着我怀中的婴儿,冷峻如霜的脸上不经意掠过一丝悲悯。
“让皇上看一看小殿下吧。”他忽然轻轻说了一句。
望着垂幔间隐现的龙榻,心中刺痛,我默默穿过垂幔,抱着孩子,跪在那巨大的龙榻前。
“皇上,小殿下看您来了。”
床上气息奄奄的男子,发出一声浑浊地叹息,从榻边垂下一只青白的手,艰难地招了招。
我靠近榻边,看见他惨白的脸上,眼窝深陷,嘴唇已经褪尽了血色。
他已经说不出话来,眼珠定定地看着我,看了好一阵子,突然一眨眼,露出个古怪的笑容。
刹那间,好似回到了很多年以前,那个骄横无礼的太子哥哥,总是喜欢捉弄老实的子澹和小小的我,每次作恶得逞,便冲我们眨眼,露出促狭古怪的笑容。
我的泪水夺眶而出,颤声微笑着,唤了他一声,“讨厌哥哥。”
多少年没有这样叫过他了,那还是我六岁时候,固执地给他取了这个名字,就叫讨厌哥哥。
他咧嘴笑了起来,依稀还是那幅漫不经心的惫懒模样,眼睛里骤然亮了亮。
我将孩子抱到他枕边,“小殿下长得很像你,以后一定也跟你一样淘气。”
他竟然笑出声,转眸看了看孩子,清晰地吐出一句,“小可怜虫。”
我一阵惊喜,以为他好起来了,正欲叫御医,却见他身子一挺,目光熠熠盯着远处,脸上泛起异样亢奋的潮红,“你信不信,就差一点点,差一点点我就逃出这鬼地方了!”
他呵呵笑出声来,“我看见宫门了,还差一步,只要跳下去,我就自由了,谁也拦不住我,你们谁也拦不住我——”
陡然间,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就这么断了。
血誓
先皇坠马而死,到底是意外还是阴谋,成了人人避忌,又心照不宣的一个谜。
可笑,深谋远虑如萧綦,也未必能将一切世事掌握在手。
谁又料得到,先皇会做出那样骇人的举动,选择了最激烈的方式,不惜用生命去冲撞宫廷的牢笼。这个懦弱糊涂了一辈子的人,做了唯一刚烈清醒的事情,却是他的死亡。
后世谁会相信这么离奇的缘由呢,正如没人会知道谢皇后殉节的真相。
千秋史册,恐怕这个弑君的骂名,萧綦是背定了。
时隔不过数月,乾元殿哀钟长鸣,两代帝王相继在此辞世。
谢皇后追随先帝,以身殉节,上尊谥为孝烈明贞皇后,随葬帝陵。
他们两人一生不睦,各自苦苦挣扎,渴求摆脱这深宫牢笼,也都至死未能如愿。
分明是两个不相爱的人,身后灵柩却还要苦苦并在一起,及至黄泉也不得解脱。
而恰恰相反,另外两个人,暗暗爱慕一生,却永无聚首之日。
温宗善被凌迟而死,尸骨不得保全,姑姑幽禁永安宫,再不能踏出宫门一步。
自宫变之后,她不愿再见我,我也只能远远从殿外看她,看着她数月之间,迅速老去,鬓旁白发丛生,脊背佝偻,仿佛陡然衰老了二十年。
皇上堕马身亡的噩耗,给姑姑带来了最致命的打击。
一夜之间,皇上皇后相继崩逝,宫里陷入一片茫然错乱。
我只顾自己强打精神,一边照拂小殿下,一边主持后宫事务,还来不及去安抚姑姑,永安宫就传来了恶讯——太后惊闻噩耗,中风昏厥。
当我赶到时,姑姑已经不会说话,只能斜倚在榻上,目光混沌呆滞,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不会回应,只是直直盯着天际,口中含含混混,反复念叨着什么。
没有人听懂她一直在重复着什么话,只有我明白,她说的是,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原本应该由太皇太后亲自携小皇子登上大位,登基为帝,可是姑姑已经无法做到了。
登基大典上,那张金壁辉煌的巨大龙椅,空荡荡摆在那里。
宫女强行搀扶着太皇太后升殿垂帘。
我朝服盛装,抱着刚刚满月的小皇帝,坐到了珠帘后面,姑姑的旁边,接受众臣参拜。
群臣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之声响彻金殿。
不过,他们真正跪拜的,恐怕不是我怀里这小小婴儿,而是站在珠帘之前龙椅之侧,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摄政王萧綦。
萧綦以摄政王之尊,履剑上殿,见君不跪——他终于成了这九重宫阙真正的主宰。
我的目光穿过影影绰绰的垂帘,望向三步之遥的他。
他玄黑朝服上赫然绣满灿金九龙纹,王冠巍蛾,佩剑华彰,垂目俯视丹陛之下的众臣,轮廓鲜明的侧脸上,隐现一丝睥睨众生的微笑。
他仿佛不经意间回首,目光却穿透珠帘,不容抗拒地攥住我的视线。
全身血液在这一瞬间炽热,胸臆间仿佛有烈火煎熬,一时间悲伤迷茫,一时间骄傲激越…...心底有什么东西剧烈摇摆,所有的迟疑渐渐被骄傲驱散。
是的,我是真的骄傲,为眼前的男人而骄傲。
原来权力真的是会让男人疯魔,女人痴狂的东西。
我知道他的剑下染过多少人的鲜血,也知道他脚下踏过多少人的骨骸,可那又怎么样呢,不是他也依然会是别人——这权力的巅峰上,永远有人倒下,永远有人崛起。
站在这里的胜利者,是我的丈夫,我何其幸运,被命运阴差阳错推向了一个真正的强者。
此时此刻,我坐在垂帘之后,成为这个皇朝最尊贵的女人,同他一起接受众臣朝拜,而不是像孝烈明贞皇后那样,沦为胜利者的祭品。
一切尘埃落定,京城阴冷的冬天也终于到了。
我已经在宫里一住就是半月,其间都没有回过王府。
也许真的是母子连心,自宛如姐姐去后,这可怜的孩子一直不吃不喝,终日哭闹不休。
我和宫中奶娘费尽了心力,常常为了他,彻夜不能安眠。
好不容易让他习惯了没有母亲的生活,却又遇到了新的麻烦——他开始依恋我,除我之外,没有人能让他停止号哭,不论进食还是睡觉,都要有我在旁边。
迫不得已,我只好在宫中住下来,亲自照料这孩子。
萧綦摄政之后,一直忙于朝政整饬,派系更替。尽管朝中门阀士族的势力,随着王氏倾颓而进一步衰弱,军中武将受到大力提拔,然而经国治世毕竟还是需要依赖士族文人,不是仅凭武力可以办到的。如何笼络士族,令这些高傲的文人放下陈见,俯首效力,令萧綦很是烦忧。
我们之间还是隔着一层淡淡的膈膜,彼此都不习惯退让,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到从前。
我留在宫中,他也并不催我回府。
琐事纷扰不绝,我们就这样各自忙碌,淡淡自持,似乎都忘记了此前种种。
常常只能在每天的早朝上见到他,隔着一道珠帘,默默凝望他的身影,他的目光也会不经意间掠过我…...我明白他在等待我的退让,等待我低下头,主动回到他身边。
我又何尝不想呢,这样咫尺之隔的相望,比千里之隔更让人断肠。
只是,一次退让,会不会就是终生的退让,一次低头,会不会永远失去与他平视的地位?
如果是那样,我宁愿一个人终老深宫。
初冬暖阳,照耀着御苑里碧树寒枝,分外和煦。
难得这样好的天气,我和奶娘抱了靖儿在苑子里散步。
按皇室的规例,小孩子要在满月的时候,才由父皇正式赐命。可是靖儿没有机会得到父亲给的名字,只能请太皇太后赐命。内史请太皇太后示下的时候,姑姑还是浑浑噩噩念叨着那八个字,内史却听不懂,惶惑地回禀说,只听清太皇太后说了个什么静字。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于是,我看着这孩子,微微一笑,“那就叫靖吧。”
这两天总算让他慢慢习惯了和奶娘睡,我才稍稍安宁了些。
一阵风过,呛了嗓子,我才略咳了两下,随侍在侧的内医侍立刻上前一步,便要为我请脉。
我无奈苦笑,又回绝不得,只好听之任之。
萧綦挑选了五名内医侍,寸步不离地跟在我左右,早晚请脉,侍药奉汤,每天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