寐语者-帝王业(上) [14]
私下将两个侄女送进府来,妄想有朝一日做了侧妃,攀龙附凤?饶你将府中油米供应交给娘家商行采办,从中渔利?饶你目无主子,欺上瞒下,对本宫不敬不尊?”
我每说一句,她面色惨淡一分,料她万万想不到,我在府中不过半月,养伤期间足不出户,竟能将府中一切底细查知得清楚明白。
那个杏儿,还有另一名萧綦房里的侍婢,都是这个凌刘氏从亲眷中挑出来的美貌女子,故意送入王府,只盼得了宠眷,封个侧妃,从此飞黄腾达。可惜她打错了算盘,萧綦忙于军务,根本无暇顾及女色,只将两个女孩儿纳为侍婢,也不见得怎么宠爱,更无收房之意。
那凌刘氏已经整个儿瘫软在地,痛哭流涕,哀告求饶。
我不再与她多费唇舌,唤来侍卫,将凌刘氏杖责二十,连同那两名侍婢,和与她们沾亲带故的下人,一并逐出王府,永不得踏入王府一步。
大约是凌刘氏仗势骄横,早已犯了众怒,一众人哭哭啼啼离开王府时,众人竟拍手称快。
收拾完这些琐碎之事,总算觉得整个府邸清净舒服了。
那两个侍妾临走之时,哭成个泪人儿,口口声声要见王爷。
她们不是不可怜,只是投错了胎,生错了命,自己又打错了主意。
或许人生便是如此,有人一出生就是错,有人到最后才犯错。
有些人生错了命,往后步步为营,或许也能走出一番新的天地;而有的人原本可以乐天知命安度一生,偏偏心比天高,谋求太多,最终落个命比纸薄。
我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铁石心肠,或许从我一出生,骨子就流淌着世代权臣之家冷酷的血液。
我立在前堂,不觉摇头微笑,饶是萧綦英雄盖世,却也难断这琐碎家务。
若让他来管教这一众婆子丫鬟,只怕他立时头大如斗,恨不得通通关入大牢,眼不见为净。
想到他,心中顿时柔软,这几日他军务越发繁忙,总是整天不见人影,一旦回府又有堆积如山的文书……纵然如此,他仍然每晚过来陪我入睡,待我睡着之后,才回书房披阅文书。
隔着书房虚掩的门缝,看见他皱眉伏案,全神贯注盯着一张舆图。
我推开门,足尖沾地,轻悄悄跨进去。
“鬼鬼祟祟做什么,过来!”他头也不抬,声音威严,却流露一缕笑意。
“我走错门了,告辞。”我斜睨他一眼,施施然又跨出去。
身后传来他的低笑,还未跨出门口,身子就被拽回。
“看来你身子好得差不多了……”他揽着我,上下看看,笑容意味深长。
那个伤药不知道是什么宝贝,竟然好得这样快,肩上除略有些不灵活之外,已经没有大碍。
我琢磨了一下他诡异的笑容,陡然生出警觉,扬眉怒道,“王爷就这么急着让我回去,免得叨扰你风流快活?”
那日,当他知道那些侍妾通通被我逐出了王府,错愕之余,竟然莞尔一笑,赞我好气魄。我站在舆图之下,一本正经对他说,国家疆土,不可任异族踏足毫厘之地;我的丈夫,也不容别人沾染一根手指。
当时,他几乎绝倒。
此时见我醋意又生,他强捺笑意,勾住我下巴,“这倒不急,我只是在想,什么时候让你侍寝。”我狠狠忍着不要脸红,以免再被他取笑,“那我宁愿尽快回京!”
“好,既然王妃返京心切,本王也不便挽留。只是回京之后,王妃又要继续守活寡了。”他笑得十分恶毒。
“住口!”我顿时大怒,怒不可遏,被他搂住不能动弹,只能狠狠去踩他的脚。
“你这悍妇,哪有一点金枝玉叶的样子?”他放开我,大摇其头。
“只有悍妇才配你这杀人如麻的魔头。”我怒视他。
他大笑,俯身轻轻吻下来,安抚我的怒气。
“不准再说什么守活寡,我不要听这么不吉利的话……”我将脸深深埋在他胸前,心中涌起真切的忧虑不安。
这些日子,虽然一点风声都听不到,我却隐隐觉察到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
那些将领匆忙进出王府,通宵达旦议事,雪片般的文书,还有……他桌案上巨幅的舆图。
一切,都在暗示我,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
“禀告王爷,奉惠将军胡光烈求见。”
门外通禀之人话音未落,虚掩的房门就被人霍然推开,一个戎装佩剑的大将兴冲冲直闯进来。
“王爷,属下已将杜老贼推出城门斩首,悬尸示众,特来复命!”
我愕然,那人抬头见了我,也是一愣,顿是面色尴尬,跟个木桩似的杵在那里。
萧綦敛去笑意,“王妃在此,不可莽撞。”
胡将军闷闷答一声是。
“先去西厅候着。”萧綦淡淡一挥手。
看那人退出门外,我这才忍不住笑了出来,“真是个莽将军,他刚才......”我一窒,陡然回过神来,那人刚才说的杜老贼是——
“你斩了监军副使杜盟,?”我脱口惊呼。
萧綦目光转冷,看我一眼,淡淡开口,“不错!”
第二部 宫闱惊变
风云起
“你杀了朝廷钦命的监军?”我倒抽一口凉气。
“徐绶勾结外寇作乱,当场伏诛,眼下罪证确凿,留着个杜盟也没用了。”他神色淡然,转身走回案后,将那卷舆图缓缓收起。
我望着他,心中凉意一点点涌起,“他二人是朝廷钦差,身兼兵部特使,连刑部也不能贸然处置,即便犯下谋逆大罪,也要押解回京候审,只有皇上才能下旨定罪,你擅自斩杀钦差,这是……”
——这是,犯上大罪!我定定望着他冷酷的面容,没有说出后半句话。
他傲然坐在麒麟椅上,淡淡一笑,“杀了便杀了,朝廷能奈我何?”
我惊立当地,怔怔望着他,心中千万个念头电闪而过。
今时今日的萧綦,羽翼已丰,剑锋也已霍然雪亮。
两年前,朝廷尚可以一道圣旨,逼得他连夜北归。可如今,整个北方六镇,都已在他掌控之中,黄河以北州郡,莫不在他百万大军虎视之下;京中更有王氏外戚与他遥相呼应,以两家婚姻之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杀徐绶,诛杜盟,剑锋直指朝廷——我不知道与贺兰氏勾结,是徐温二人擅作主张,还是背后另有高人指使。可是真相已经不重要了,贺兰氏伏诛,徐绶当场受死,连最后一个宁死不肯招供的杜盟,现在也悬尸城头。
兵部左侍郎杜盟,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
当时宫中女眷议论得最多的朝臣,总是那几个青年俊彦,唯独这个杜盟,年过三十,其貌不扬,虽也是出身望族,清名远达的才子,更是右相温宗善一手提携的得意门生,却是因他的耿介直率和不合时宜的古怪脾气,成为我们的笑料谈资。
当世名士豢养的多是宝马良驹,仙鹤名犬,唯独此人爱牛,家中养了十余头耕牛,更是常常以牛自比,自号“牛癫”,脾气的确比牛更倔。很多官员都曾被他弹劾,就连爹爹也多次被他当面顶撞,却也拿这个呆子无可奈何。
依稀还记得那个面色黧黑,宽袍大袖,总是一副怒气冲冲模样的杜侍郎。
而此时,他的头颅正悬挂在宁朔城头。
这个一生耿介狂放的才子,在朝堂之上雄辩滔滔,却不曾料有朝一日,他的大好头颅在断头刀下,也只不过血溅三尺而已。忠臣也罢,奸佞也罢,一样是血肉之驱,生命也是一样的脆弱。
萧綦不是父亲那样惜才的名士,他是谈笑间生杀予夺的武将,他的刀下只有杀与不杀,却不会在乎你什么才名高望。
我缓缓走到他身边,伸手按住他卷起了一半的那幅舆图。
“阿妩,你很聪明,可有些事不需要知道太多。”他按住舆图,目光锐利如芒,直迫我心底。
我与他对视,寸步不让,“你未免小看了你的王妃。”
他的目光柔和了几分,仍有不容抗拒的威仪,“知道得太多,对你未必是好事。”
我将手覆上他的手背,“是你说过,不许我懦弱,也是你说要与我共赴一生,言犹在耳,现在你就忘了么?”
他盯着我,那目光迫得我几乎不能呼吸,“你想清楚了,一旦跨出这步,就再没有退路。”
“从我嫁入豫章王府,就已经没有退路,也不需要退路!”我淡淡一笑。
四目相对,他的目光深远幽旷,仿佛能容纳我一生的喜悲。
他终于捉住我的手,两人一起打开了那卷舆图。
我没有猜错。
舆图上赫然用猩红朱笔标注了行军方略——从宁朔出三关,渡黄河,过徽州,直插中原心腹,截断南北交通,在临梁关兵分三路,阻断东、西、南三面州郡的兵力,挥师直逼京城。
照此方略,不出三月,京师将被困为一座孤城!
从指尖,到双手,一寸寸冰凉,我拿着那卷舆图,终究强捺不住惊惧战抖。
我缓缓抬首,望向他。
他依然神色淡定,从案上拿起一封书信,放到我面前。
上面是我最熟悉不过的笔迹,父亲的手书。
“看与不看,你自己决定。”
他深深看我一眼,起身走到窗下,负手而立,并不再看我一眼。
我的手指冰凉,捏着那薄薄的一封书信,却似有千斤重,更似火炭般灼人。
父亲,你到底要把我推向何处才肯罢休?
如果不看不听不问不想,能不能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
如果一切重来,我愿意只做一个侯门深闺中无知无觉的女人,相夫教子,安享荣华,像母亲那样平淡幸福地度过一生。
一时间,心中念头百转千回。
冥冥之中,也许是宿命的力量,推动我打开了信封。
信纸在我手中缓缓展开,那个困扰我至今的秘密终于展开在眼前——
父亲的信,只是寥寥数言,然而只言片语之中,已经足够让我猜出前因后果。
这一桩密谋的开端,就是我的婚姻。
或者应该说,我的婚姻成为了这桩密谋的纽带。
我想过许多次,他为什么娶我,若说仅仅为了笼络我家族的势力,恐怕那还不值他一嗮。
萧綦是何许人也,他也许冷酷强横,杀人于谈笑之间,却绝对不屑于这样的手段,利用一个女子来达到目的;父亲自负身份门第,一生清高傲岸,即便杀了他,也做不出向军中权臣低头示好的事来。
我做梦也没想到,向萧綦提出联姻的人,竟然是姑姑,是我那母仪天下,雍容慈爱的姑姑!
她在我心中,曾经是最完美的女人,从小我就渴望得到她那样的绝代风华。
然而我忘记了,她是当朝皇后,是我的嫡亲姑姑,可她更是一个母亲。
太子轻薄寡德,
我每说一句,她面色惨淡一分,料她万万想不到,我在府中不过半月,养伤期间足不出户,竟能将府中一切底细查知得清楚明白。
那个杏儿,还有另一名萧綦房里的侍婢,都是这个凌刘氏从亲眷中挑出来的美貌女子,故意送入王府,只盼得了宠眷,封个侧妃,从此飞黄腾达。可惜她打错了算盘,萧綦忙于军务,根本无暇顾及女色,只将两个女孩儿纳为侍婢,也不见得怎么宠爱,更无收房之意。
那凌刘氏已经整个儿瘫软在地,痛哭流涕,哀告求饶。
我不再与她多费唇舌,唤来侍卫,将凌刘氏杖责二十,连同那两名侍婢,和与她们沾亲带故的下人,一并逐出王府,永不得踏入王府一步。
大约是凌刘氏仗势骄横,早已犯了众怒,一众人哭哭啼啼离开王府时,众人竟拍手称快。
收拾完这些琐碎之事,总算觉得整个府邸清净舒服了。
那两个侍妾临走之时,哭成个泪人儿,口口声声要见王爷。
她们不是不可怜,只是投错了胎,生错了命,自己又打错了主意。
或许人生便是如此,有人一出生就是错,有人到最后才犯错。
有些人生错了命,往后步步为营,或许也能走出一番新的天地;而有的人原本可以乐天知命安度一生,偏偏心比天高,谋求太多,最终落个命比纸薄。
我也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铁石心肠,或许从我一出生,骨子就流淌着世代权臣之家冷酷的血液。
我立在前堂,不觉摇头微笑,饶是萧綦英雄盖世,却也难断这琐碎家务。
若让他来管教这一众婆子丫鬟,只怕他立时头大如斗,恨不得通通关入大牢,眼不见为净。
想到他,心中顿时柔软,这几日他军务越发繁忙,总是整天不见人影,一旦回府又有堆积如山的文书……纵然如此,他仍然每晚过来陪我入睡,待我睡着之后,才回书房披阅文书。
隔着书房虚掩的门缝,看见他皱眉伏案,全神贯注盯着一张舆图。
我推开门,足尖沾地,轻悄悄跨进去。
“鬼鬼祟祟做什么,过来!”他头也不抬,声音威严,却流露一缕笑意。
“我走错门了,告辞。”我斜睨他一眼,施施然又跨出去。
身后传来他的低笑,还未跨出门口,身子就被拽回。
“看来你身子好得差不多了……”他揽着我,上下看看,笑容意味深长。
那个伤药不知道是什么宝贝,竟然好得这样快,肩上除略有些不灵活之外,已经没有大碍。
我琢磨了一下他诡异的笑容,陡然生出警觉,扬眉怒道,“王爷就这么急着让我回去,免得叨扰你风流快活?”
那日,当他知道那些侍妾通通被我逐出了王府,错愕之余,竟然莞尔一笑,赞我好气魄。我站在舆图之下,一本正经对他说,国家疆土,不可任异族踏足毫厘之地;我的丈夫,也不容别人沾染一根手指。
当时,他几乎绝倒。
此时见我醋意又生,他强捺笑意,勾住我下巴,“这倒不急,我只是在想,什么时候让你侍寝。”我狠狠忍着不要脸红,以免再被他取笑,“那我宁愿尽快回京!”
“好,既然王妃返京心切,本王也不便挽留。只是回京之后,王妃又要继续守活寡了。”他笑得十分恶毒。
“住口!”我顿时大怒,怒不可遏,被他搂住不能动弹,只能狠狠去踩他的脚。
“你这悍妇,哪有一点金枝玉叶的样子?”他放开我,大摇其头。
“只有悍妇才配你这杀人如麻的魔头。”我怒视他。
他大笑,俯身轻轻吻下来,安抚我的怒气。
“不准再说什么守活寡,我不要听这么不吉利的话……”我将脸深深埋在他胸前,心中涌起真切的忧虑不安。
这些日子,虽然一点风声都听不到,我却隐隐觉察到一丝不同寻常的紧张。
那些将领匆忙进出王府,通宵达旦议事,雪片般的文书,还有……他桌案上巨幅的舆图。
一切,都在暗示我,有什么事情将要发生。
“禀告王爷,奉惠将军胡光烈求见。”
门外通禀之人话音未落,虚掩的房门就被人霍然推开,一个戎装佩剑的大将兴冲冲直闯进来。
“王爷,属下已将杜老贼推出城门斩首,悬尸示众,特来复命!”
我愕然,那人抬头见了我,也是一愣,顿是面色尴尬,跟个木桩似的杵在那里。
萧綦敛去笑意,“王妃在此,不可莽撞。”
胡将军闷闷答一声是。
“先去西厅候着。”萧綦淡淡一挥手。
看那人退出门外,我这才忍不住笑了出来,“真是个莽将军,他刚才......”我一窒,陡然回过神来,那人刚才说的杜老贼是——
“你斩了监军副使杜盟,?”我脱口惊呼。
萧綦目光转冷,看我一眼,淡淡开口,“不错!”
第二部 宫闱惊变
风云起
“你杀了朝廷钦命的监军?”我倒抽一口凉气。
“徐绶勾结外寇作乱,当场伏诛,眼下罪证确凿,留着个杜盟也没用了。”他神色淡然,转身走回案后,将那卷舆图缓缓收起。
我望着他,心中凉意一点点涌起,“他二人是朝廷钦差,身兼兵部特使,连刑部也不能贸然处置,即便犯下谋逆大罪,也要押解回京候审,只有皇上才能下旨定罪,你擅自斩杀钦差,这是……”
——这是,犯上大罪!我定定望着他冷酷的面容,没有说出后半句话。
他傲然坐在麒麟椅上,淡淡一笑,“杀了便杀了,朝廷能奈我何?”
我惊立当地,怔怔望着他,心中千万个念头电闪而过。
今时今日的萧綦,羽翼已丰,剑锋也已霍然雪亮。
两年前,朝廷尚可以一道圣旨,逼得他连夜北归。可如今,整个北方六镇,都已在他掌控之中,黄河以北州郡,莫不在他百万大军虎视之下;京中更有王氏外戚与他遥相呼应,以两家婚姻之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杀徐绶,诛杜盟,剑锋直指朝廷——我不知道与贺兰氏勾结,是徐温二人擅作主张,还是背后另有高人指使。可是真相已经不重要了,贺兰氏伏诛,徐绶当场受死,连最后一个宁死不肯招供的杜盟,现在也悬尸城头。
兵部左侍郎杜盟,这个名字我并不陌生。
当时宫中女眷议论得最多的朝臣,总是那几个青年俊彦,唯独这个杜盟,年过三十,其貌不扬,虽也是出身望族,清名远达的才子,更是右相温宗善一手提携的得意门生,却是因他的耿介直率和不合时宜的古怪脾气,成为我们的笑料谈资。
当世名士豢养的多是宝马良驹,仙鹤名犬,唯独此人爱牛,家中养了十余头耕牛,更是常常以牛自比,自号“牛癫”,脾气的确比牛更倔。很多官员都曾被他弹劾,就连爹爹也多次被他当面顶撞,却也拿这个呆子无可奈何。
依稀还记得那个面色黧黑,宽袍大袖,总是一副怒气冲冲模样的杜侍郎。
而此时,他的头颅正悬挂在宁朔城头。
这个一生耿介狂放的才子,在朝堂之上雄辩滔滔,却不曾料有朝一日,他的大好头颅在断头刀下,也只不过血溅三尺而已。忠臣也罢,奸佞也罢,一样是血肉之驱,生命也是一样的脆弱。
萧綦不是父亲那样惜才的名士,他是谈笑间生杀予夺的武将,他的刀下只有杀与不杀,却不会在乎你什么才名高望。
我缓缓走到他身边,伸手按住他卷起了一半的那幅舆图。
“阿妩,你很聪明,可有些事不需要知道太多。”他按住舆图,目光锐利如芒,直迫我心底。
我与他对视,寸步不让,“你未免小看了你的王妃。”
他的目光柔和了几分,仍有不容抗拒的威仪,“知道得太多,对你未必是好事。”
我将手覆上他的手背,“是你说过,不许我懦弱,也是你说要与我共赴一生,言犹在耳,现在你就忘了么?”
他盯着我,那目光迫得我几乎不能呼吸,“你想清楚了,一旦跨出这步,就再没有退路。”
“从我嫁入豫章王府,就已经没有退路,也不需要退路!”我淡淡一笑。
四目相对,他的目光深远幽旷,仿佛能容纳我一生的喜悲。
他终于捉住我的手,两人一起打开了那卷舆图。
我没有猜错。
舆图上赫然用猩红朱笔标注了行军方略——从宁朔出三关,渡黄河,过徽州,直插中原心腹,截断南北交通,在临梁关兵分三路,阻断东、西、南三面州郡的兵力,挥师直逼京城。
照此方略,不出三月,京师将被困为一座孤城!
从指尖,到双手,一寸寸冰凉,我拿着那卷舆图,终究强捺不住惊惧战抖。
我缓缓抬首,望向他。
他依然神色淡定,从案上拿起一封书信,放到我面前。
上面是我最熟悉不过的笔迹,父亲的手书。
“看与不看,你自己决定。”
他深深看我一眼,起身走到窗下,负手而立,并不再看我一眼。
我的手指冰凉,捏着那薄薄的一封书信,却似有千斤重,更似火炭般灼人。
父亲,你到底要把我推向何处才肯罢休?
如果不看不听不问不想,能不能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
如果一切重来,我愿意只做一个侯门深闺中无知无觉的女人,相夫教子,安享荣华,像母亲那样平淡幸福地度过一生。
一时间,心中念头百转千回。
冥冥之中,也许是宿命的力量,推动我打开了信封。
信纸在我手中缓缓展开,那个困扰我至今的秘密终于展开在眼前——
父亲的信,只是寥寥数言,然而只言片语之中,已经足够让我猜出前因后果。
这一桩密谋的开端,就是我的婚姻。
或者应该说,我的婚姻成为了这桩密谋的纽带。
我想过许多次,他为什么娶我,若说仅仅为了笼络我家族的势力,恐怕那还不值他一嗮。
萧綦是何许人也,他也许冷酷强横,杀人于谈笑之间,却绝对不屑于这样的手段,利用一个女子来达到目的;父亲自负身份门第,一生清高傲岸,即便杀了他,也做不出向军中权臣低头示好的事来。
我做梦也没想到,向萧綦提出联姻的人,竟然是姑姑,是我那母仪天下,雍容慈爱的姑姑!
她在我心中,曾经是最完美的女人,从小我就渴望得到她那样的绝代风华。
然而我忘记了,她是当朝皇后,是我的嫡亲姑姑,可她更是一个母亲。
太子轻薄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