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48]
,总将一个“情”字压到了最后,对任鸿飞,更是忽视了许多,哪里想得到小妹的丈夫,竟会对自己有意。明宗之逝,已经令她心中既痛且伤,如今,却又惊觉自己伤了这个一向最为疼爱的小妹,一颗心里,禁不住对自己迄今为止所做之事怀疑了起来。
她一生行事,只求无悔于心,如今的心中,却已然泛起了悔意。
若是连最亲近的人都伤害了,还算什么兼济天下?
当自己如鹏展翼之时,是不是已经遮蔽了旁人的天空?
这么些年来,虽是她守护着家人们,她们却也同样在守护着她。这些至亲的亲人们,一直都是她的精神支柱。但是李华文佩为了她,至今未嫁,小承远因了她,习武走上战场,就连她一直以为是最为单纯幸福的文秀与任鸿飞,竟也因她而生出波澜来。
世人皆知徐相爷极为眷顾家人,却不知她负她们极深。
她为家人打算得周到,却未必不会伤了她们。
心头蓦地又翻涌起明宗对她的一片心意,他的逝去,令她痛失知己,但什么样的痛,都及不上此时的认知将她伤得更深:当自己一意翱翔之时,已然伤了自己最为疼惜爱护之人……
难道,自己这些年的来所为,竟全都是错了?也许,根本就不该再涉政事,不该拒绝皇上,甚至,压根儿就不该女扮男装这一遭?
惊觉自己已然失却了往日的凌云之心,润之强行压下了所有的思绪,悄步走了开去。一路上,她面上虽还对着所见的士兵们微笑着,脚下却是无比地虚浮,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的帅帐,终于黯然一声长叹,颓然坐下。
心神正乱,却听得一个浑厚开朗的男声低低地问:“怎么了?”语意关切,似是直透到了心底。
润之一怔,环顾帐中,并无半个人影。
随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也响了起来,语音有些低沉,显是说话之人的情绪也有些低落,“……没什么!”那是润之已然听惯了的清亮微冷的音色,却是文佩的声音。
润之再度看了看身后,终于省起,原来是有人与文佩在她的帅帐之后说话,那一句“怎么了?”却不是问自己的。
浑厚的男声再次响起,这次润之听了出来,这应是江峰的声音。他似是迟疑了一下,才道:“……若有事,可以告诉我!”
文佩没有回答,只轻轻“嗯”了一声,润之知她心意,猜得出她定是点了点头。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才听得江峰道:“你是来找徐兄么?”
文佩似是摇了摇头,想是不欲在润之忙碌之时来扰,随即道:“我走了。”
江峰略略提高声音叫住了她,“文佩!”
随后他一向浑厚的声音也低了下来:“一直以来,都有个疑惑——”润之心里“咯噔”一下,只听他续道,“那一夜,究竟是不是你?”
文佩语中愕然:“什么?”
润之心头一震,江峰似也顿了一顿,喃喃道:“果然不是我多心……”
“什么事?”
江峰沉声道:“文佩,四海酒楼相遇的前夜,你可曾见过我?”
文佩默然。
江峰的声音叹道:“明白了!……文佩,你可有其他的姊妹?”
停了许久,文佩的声音再度响起,却有些冷冷淡淡地:“你,什么意思?”
江峰似是察觉了文佩对他的误会,也察觉了他自己一直误会了的真相,轻声道:“看来这件事当问徐兄了……别走!文佩!和我一起去,好吗?”
润之在帐中听到此,暗自苦笑,站了起来。
天下没什么事情可以永远瞒着旁人,自她决意暂瞒此事时起,已然注定了这一日的到来。她之所以苦笑,只是觉得,以自己现在的心境,这实在不是揭开此事的合适时机。
果然不过片刻,江峰的声音已在帐前响起:“徐兄在吗?”
“请进吧!”
江峰拉着文佩一同走了进来。
文佩看向润之的秀眸中满是疑惑,随后又转了开去。她不与人亲近的习惯与润之相同,却更明显些,一只手虽被江峰拉着,颀长的身子却还是站在他一步以外,只是双眸微垂,看向地下,显然她也有着心事不愿让润之知晓。
而察觉了这一点的润之,笑容中终忍不住有了淡淡的悲哀。一直以来,文佩就似是她一体两面的分身,她们不止是心意相通,姊妹二人相互之间,并没有过半分的隐瞒。而如今,她已经瞒了文佩江峰误认之事,文佩却也有了不愿让她知道的秘密,她们姊妹,终究是要分作二人,不会再是一体了。
失了皇上,没了二妹,她终将是孤身一人!
江峰放开文佩的手,一抱拳,开门见山地问道:“徐兄,在下有一事相询……”
润之垂眸苦笑,抬起头来,面上已是尽量的平静,“徐氏姊妹,只有我们三人……江兄林中所见,是我!”
江峰恍然道:“原来你……”
“当日文英就已经言明:不想让人知晓我的真实身份,更不愿让人见到我的模样,纵有误会,还请谅解!”
江峰沉默了半晌,沉声道:“抱歉,江峰无意探究徐兄的秘密,只是不想此事梗在心里,越来越疑惑罢了!”
他的体谅让润之暗松了一口气,这个人,有着包容大度的心怀,正可以包容冷漠惯了的二妹!润之如此想着,又陡然想到江峰那日对自己所说的“何不让她自行决断”,不由微怔,意识到自己又是多想了。她轻叹一声,转向文佩,道:“对不住,二妹,连你也瞒了!”
文佩与她双眸相对,秀眉微蹙道:“二哥……”正如她追卓风回来后,润之觉出她的异样一般,她也能察觉润之此时的异常,心下隐觉不安,只是不知该当如何说将出来。
润之看着她,淡淡一笑,转眸直视着江峰:“江兄……”
江峰笑了一笑,朗声打断了她:“江峰的心意不变!”
润之垂眸轻道:“多谢了!”
江峰道:“徐兄昔日曾言‘不谢了’,如今又何必‘多谢’呢!”
润之与他四目相交,觉出此人的惺惺相惜之意,心中对他泛起了说不出的欣赏,知道此人断断不会辜负了文佩。
看到文佩虽似还有话说,却还是跟着江峰一同离开了帅帐,润之既是欢喜,又是伤感。
自此以后,就只余下她一人了。
信步走出了帅帐,一时也不计方向,待得发现时,已经来到了马厩。
专门负责润之与李华等几人的战马的马夫一见润之,忙停下了手中的活儿,上前来见。
“小人张金柱见过帅爷!”
润之微一颔首,看着眼前憨厚的小伙子,“在忙什么呢?”
张金柱憨憨地笑了,“把追风驹桃花红都刷了一遍,正在收拾卷毛青呢!”
润之笑了笑,看向自己的爱马追风,果然是被他刷得干干净净,一身的雪白。
“辛苦了!”
她一声赞赏顿时让年轻的马夫高兴了起来,不好意思道:“哪有他们打仗的辛苦!”
润之心中一动,自知是此时的心绪不佳,却忘了提醒自己,这一战,是不能白战的,终要达到了目的,才不枉费了这许多性命。
原本低落的情绪,因自己的提醒,略振作了起来。
见她要转身离去,张金柱有些惴惴地开口道:“帅爷,能不能……能不能帮小人看看信啊?”
润之回过身来,剑眉微挑:“家信么?”
张金柱涨红了一张黑脸膛,“是啊!前儿那批军需运来时,老乡给捎来的,我也不识字,这几天也没找着机会让人给念念……”
润之微一点头,营中识字的人本就不多,战事一了,写得几个字的人都有事情要忙,难怪他找不着机会让人帮他看信了。
张金柱见她点头,喜得一颗心都要跳了出来,忙从怀中掏出那封捂了好几天的家书来。
润之接了,见信皮上字迹齐整,显是张金柱的家人请了不知哪个文书先生给写的,遂拆了,朗声给他读了出来:“金柱二兄如晤……”见张金柱愣了一下,解释道,“是你弟弟或是妹妹写来的,说二哥你好!”
再看下去,润之自己也不禁皱起眉来,极快地读了出来:“兄在军中,家免徭役,且税减一等,本可安然度日,谁知今岁淮河水灾,家财小妹,尽被洪水卷去,弟扶老父老母得脱。幸县主段大人体恤下民,开仓放粮,收容流民,老父年迈难捱,于上行故去……”
润之顿了一顿,看了看听得半懂不懂的张金柱,暗叹一声,再读将下去,“唯弟与老母,每日衙前领粥为生。然灾后大疫,城中富户恐我等引疫入城,趁夜纵火,衙前灾民,尽陷火海……”
润之剑眉紧蹙,语气也重了起来,“幸县主舍命相救,弟与母皆平安。灾民死伤寥寥,唯县主伤重不治,老母已命弟制牌位相供,晨昏叩首……望兄在军中奋勇杀敌,战功得赏,以慰恩县,以安母心,以惩恶徒!弟铜柱叩首!”
润之读完信,心头一沉,长叹一声,向听得眼睛发直的张金柱解说了一遍,憨小伙子眼圈顿时就红了,抱着头,往地上一蹲,放声大哭了起来。
润之读信时心中已是郁郁,再看他哭了出来,禁不住心头也是一酸,忙转过头去。
淮河的“淮”字,本是“佳水”之意。淮河原也是一条丰饶之河,只是史上曾有一次黄河改道后,侵占了淮河的入海口,又在淮河下游积下了大量的泥沙,自此后,“佳水”成了“害河”,十年中倒有九年要成灾。朝廷每年都会为此特意备下救灾的银粮来。治淮所涉工程巨大,不是一时一地可以成事的,这也是润之的一块心病了。然而相识翟月以后,润之发现他不只对山川地理十分的熟悉,工程水利竟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早存了个将治淮交给他的心思,只是时局变化,由不得她先行此事,而是先来了西疆。没想到,竟会在一名马夫的家书中,得闻如此惨事。
深吸了一口气,问那张金柱:“金柱,你家乡是淮河边的哪一县?”
张金柱发现自己竟在元帅面前痛哭了起来,忙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虽然还是止不住语声中的哽咽,还是答道:“盱眙……”
润之心头一震。记得六年前段克明自请处分后,正是去了盱眙为县令,三年任满,是百姓相留……那么,那位火中救人的县主段大人,应当正是他了。
他是她的得意门生,如此而去,她是当为之骄傲,还是该当为之扼腕?
“金柱,我骑马出去走走……”
不等金柱反应过来,润之已经牵了追风,离了马厩。
要好好想一想。
追溯根本,自己是为了什么才来
她一生行事,只求无悔于心,如今的心中,却已然泛起了悔意。
若是连最亲近的人都伤害了,还算什么兼济天下?
当自己如鹏展翼之时,是不是已经遮蔽了旁人的天空?
这么些年来,虽是她守护着家人们,她们却也同样在守护着她。这些至亲的亲人们,一直都是她的精神支柱。但是李华文佩为了她,至今未嫁,小承远因了她,习武走上战场,就连她一直以为是最为单纯幸福的文秀与任鸿飞,竟也因她而生出波澜来。
世人皆知徐相爷极为眷顾家人,却不知她负她们极深。
她为家人打算得周到,却未必不会伤了她们。
心头蓦地又翻涌起明宗对她的一片心意,他的逝去,令她痛失知己,但什么样的痛,都及不上此时的认知将她伤得更深:当自己一意翱翔之时,已然伤了自己最为疼惜爱护之人……
难道,自己这些年的来所为,竟全都是错了?也许,根本就不该再涉政事,不该拒绝皇上,甚至,压根儿就不该女扮男装这一遭?
惊觉自己已然失却了往日的凌云之心,润之强行压下了所有的思绪,悄步走了开去。一路上,她面上虽还对着所见的士兵们微笑着,脚下却是无比地虚浮,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的帅帐,终于黯然一声长叹,颓然坐下。
心神正乱,却听得一个浑厚开朗的男声低低地问:“怎么了?”语意关切,似是直透到了心底。
润之一怔,环顾帐中,并无半个人影。
随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也响了起来,语音有些低沉,显是说话之人的情绪也有些低落,“……没什么!”那是润之已然听惯了的清亮微冷的音色,却是文佩的声音。
润之再度看了看身后,终于省起,原来是有人与文佩在她的帅帐之后说话,那一句“怎么了?”却不是问自己的。
浑厚的男声再次响起,这次润之听了出来,这应是江峰的声音。他似是迟疑了一下,才道:“……若有事,可以告诉我!”
文佩没有回答,只轻轻“嗯”了一声,润之知她心意,猜得出她定是点了点头。
两人都沉默了一会儿,才听得江峰道:“你是来找徐兄么?”
文佩似是摇了摇头,想是不欲在润之忙碌之时来扰,随即道:“我走了。”
江峰略略提高声音叫住了她,“文佩!”
随后他一向浑厚的声音也低了下来:“一直以来,都有个疑惑——”润之心里“咯噔”一下,只听他续道,“那一夜,究竟是不是你?”
文佩语中愕然:“什么?”
润之心头一震,江峰似也顿了一顿,喃喃道:“果然不是我多心……”
“什么事?”
江峰沉声道:“文佩,四海酒楼相遇的前夜,你可曾见过我?”
文佩默然。
江峰的声音叹道:“明白了!……文佩,你可有其他的姊妹?”
停了许久,文佩的声音再度响起,却有些冷冷淡淡地:“你,什么意思?”
江峰似是察觉了文佩对他的误会,也察觉了他自己一直误会了的真相,轻声道:“看来这件事当问徐兄了……别走!文佩!和我一起去,好吗?”
润之在帐中听到此,暗自苦笑,站了起来。
天下没什么事情可以永远瞒着旁人,自她决意暂瞒此事时起,已然注定了这一日的到来。她之所以苦笑,只是觉得,以自己现在的心境,这实在不是揭开此事的合适时机。
果然不过片刻,江峰的声音已在帐前响起:“徐兄在吗?”
“请进吧!”
江峰拉着文佩一同走了进来。
文佩看向润之的秀眸中满是疑惑,随后又转了开去。她不与人亲近的习惯与润之相同,却更明显些,一只手虽被江峰拉着,颀长的身子却还是站在他一步以外,只是双眸微垂,看向地下,显然她也有着心事不愿让润之知晓。
而察觉了这一点的润之,笑容中终忍不住有了淡淡的悲哀。一直以来,文佩就似是她一体两面的分身,她们不止是心意相通,姊妹二人相互之间,并没有过半分的隐瞒。而如今,她已经瞒了文佩江峰误认之事,文佩却也有了不愿让她知道的秘密,她们姊妹,终究是要分作二人,不会再是一体了。
失了皇上,没了二妹,她终将是孤身一人!
江峰放开文佩的手,一抱拳,开门见山地问道:“徐兄,在下有一事相询……”
润之垂眸苦笑,抬起头来,面上已是尽量的平静,“徐氏姊妹,只有我们三人……江兄林中所见,是我!”
江峰恍然道:“原来你……”
“当日文英就已经言明:不想让人知晓我的真实身份,更不愿让人见到我的模样,纵有误会,还请谅解!”
江峰沉默了半晌,沉声道:“抱歉,江峰无意探究徐兄的秘密,只是不想此事梗在心里,越来越疑惑罢了!”
他的体谅让润之暗松了一口气,这个人,有着包容大度的心怀,正可以包容冷漠惯了的二妹!润之如此想着,又陡然想到江峰那日对自己所说的“何不让她自行决断”,不由微怔,意识到自己又是多想了。她轻叹一声,转向文佩,道:“对不住,二妹,连你也瞒了!”
文佩与她双眸相对,秀眉微蹙道:“二哥……”正如她追卓风回来后,润之觉出她的异样一般,她也能察觉润之此时的异常,心下隐觉不安,只是不知该当如何说将出来。
润之看着她,淡淡一笑,转眸直视着江峰:“江兄……”
江峰笑了一笑,朗声打断了她:“江峰的心意不变!”
润之垂眸轻道:“多谢了!”
江峰道:“徐兄昔日曾言‘不谢了’,如今又何必‘多谢’呢!”
润之与他四目相交,觉出此人的惺惺相惜之意,心中对他泛起了说不出的欣赏,知道此人断断不会辜负了文佩。
看到文佩虽似还有话说,却还是跟着江峰一同离开了帅帐,润之既是欢喜,又是伤感。
自此以后,就只余下她一人了。
信步走出了帅帐,一时也不计方向,待得发现时,已经来到了马厩。
专门负责润之与李华等几人的战马的马夫一见润之,忙停下了手中的活儿,上前来见。
“小人张金柱见过帅爷!”
润之微一颔首,看着眼前憨厚的小伙子,“在忙什么呢?”
张金柱憨憨地笑了,“把追风驹桃花红都刷了一遍,正在收拾卷毛青呢!”
润之笑了笑,看向自己的爱马追风,果然是被他刷得干干净净,一身的雪白。
“辛苦了!”
她一声赞赏顿时让年轻的马夫高兴了起来,不好意思道:“哪有他们打仗的辛苦!”
润之心中一动,自知是此时的心绪不佳,却忘了提醒自己,这一战,是不能白战的,终要达到了目的,才不枉费了这许多性命。
原本低落的情绪,因自己的提醒,略振作了起来。
见她要转身离去,张金柱有些惴惴地开口道:“帅爷,能不能……能不能帮小人看看信啊?”
润之回过身来,剑眉微挑:“家信么?”
张金柱涨红了一张黑脸膛,“是啊!前儿那批军需运来时,老乡给捎来的,我也不识字,这几天也没找着机会让人给念念……”
润之微一点头,营中识字的人本就不多,战事一了,写得几个字的人都有事情要忙,难怪他找不着机会让人帮他看信了。
张金柱见她点头,喜得一颗心都要跳了出来,忙从怀中掏出那封捂了好几天的家书来。
润之接了,见信皮上字迹齐整,显是张金柱的家人请了不知哪个文书先生给写的,遂拆了,朗声给他读了出来:“金柱二兄如晤……”见张金柱愣了一下,解释道,“是你弟弟或是妹妹写来的,说二哥你好!”
再看下去,润之自己也不禁皱起眉来,极快地读了出来:“兄在军中,家免徭役,且税减一等,本可安然度日,谁知今岁淮河水灾,家财小妹,尽被洪水卷去,弟扶老父老母得脱。幸县主段大人体恤下民,开仓放粮,收容流民,老父年迈难捱,于上行故去……”
润之顿了一顿,看了看听得半懂不懂的张金柱,暗叹一声,再读将下去,“唯弟与老母,每日衙前领粥为生。然灾后大疫,城中富户恐我等引疫入城,趁夜纵火,衙前灾民,尽陷火海……”
润之剑眉紧蹙,语气也重了起来,“幸县主舍命相救,弟与母皆平安。灾民死伤寥寥,唯县主伤重不治,老母已命弟制牌位相供,晨昏叩首……望兄在军中奋勇杀敌,战功得赏,以慰恩县,以安母心,以惩恶徒!弟铜柱叩首!”
润之读完信,心头一沉,长叹一声,向听得眼睛发直的张金柱解说了一遍,憨小伙子眼圈顿时就红了,抱着头,往地上一蹲,放声大哭了起来。
润之读信时心中已是郁郁,再看他哭了出来,禁不住心头也是一酸,忙转过头去。
淮河的“淮”字,本是“佳水”之意。淮河原也是一条丰饶之河,只是史上曾有一次黄河改道后,侵占了淮河的入海口,又在淮河下游积下了大量的泥沙,自此后,“佳水”成了“害河”,十年中倒有九年要成灾。朝廷每年都会为此特意备下救灾的银粮来。治淮所涉工程巨大,不是一时一地可以成事的,这也是润之的一块心病了。然而相识翟月以后,润之发现他不只对山川地理十分的熟悉,工程水利竟也能说得头头是道,早存了个将治淮交给他的心思,只是时局变化,由不得她先行此事,而是先来了西疆。没想到,竟会在一名马夫的家书中,得闻如此惨事。
深吸了一口气,问那张金柱:“金柱,你家乡是淮河边的哪一县?”
张金柱发现自己竟在元帅面前痛哭了起来,忙不好意思地站起身来,虽然还是止不住语声中的哽咽,还是答道:“盱眙……”
润之心头一震。记得六年前段克明自请处分后,正是去了盱眙为县令,三年任满,是百姓相留……那么,那位火中救人的县主段大人,应当正是他了。
他是她的得意门生,如此而去,她是当为之骄傲,还是该当为之扼腕?
“金柱,我骑马出去走走……”
不等金柱反应过来,润之已经牵了追风,离了马厩。
要好好想一想。
追溯根本,自己是为了什么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