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蓝水记》作者:苏枢 [9]
消瘦。眼睛犹如清澈的河水,永远让人觉得似曾相识。靠近她,便有一股清冽之气扑面而来,如同享受来自天、地,乃至于神的眷顾。
美好与陌生,令我感到颤栗又觉得甜蜜。
她每天都把一本手工宣纸的线装笔记本装在书包里,有时候拿出来在上面写些什么。一次,我靠近她,问她借来看看,她打开扉页递到我眼前,说,只能看这一页。
扉页上写着:
我看到她心里的风
我知道它为我吹——
苏晨在文学社主要负责撰稿和写一些文学方面的评论,但读到她的诗歌时,却发现总是我不懂得她的世界。
Yvonne是另外一种女子,戴着黑色边框镜,语速利落,思维严密。关注时事,原则性很强。总之,Yvonne站在人群里,一眼便能够看出是那种被阳光一直照耀的人。她与我称兄道弟,动不动就嚼卟宓丁R黄鸷裙疲黄鹣缕濉3=笆课赫咚馈惫以谧毂摺K谖难绺涸鸱饷嫔杓坪团虐婀ぷ鳎不堵?/p>
主编是大四的一位师兄,南方人,个子比较矮小,但不失温厚。很快,师兄毕业离开学校,大二的第一个学期,我糊涂地被推上文学社主编的职位。
苏晨,Yvonne和我,三人渐渐熟悉起来。
那天,苏晨来找我,头上戴着有条纹图案的柔软的小草帽,大块的黄色和绿色,像阳光一样明丽。
南方的五月,夏天已经早早来到。阳光在草帽下变得温和,更加宁静,又可亲可爱。
她侧着脸,问,尤瑟纳尔的《火》是写给爱人的诗集吗?
她红润的双唇闪烁着文学的兴奋。望着她,我仿佛是望见了一条充满幻想的洁净的小路,这条路在她脚下蜿蜒地伸长。这是我亲眼见过的最安静亦是最有吸引力的画面。
这不禁使我心生仰慕,不禁使我渴望靠近并与之分享。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的校园,昏沉的午睡时间陷在一片困乏的无力之中,她和我走在学校西区的小树林里,阳光照下来,知了还在聒噪。
与其说那静静的仿若是在思考的时刻,能引起我对这个世界过分入微的关注,毋宁说是我被这夏季繁茂生长的绿叶和浓密的阳光击中。清新的空气夹杂着幽淡的花香和耀眼的光芒击中我的头部,令我不知身在何处,似在云端守候一朵舞归的彩霞,又似在乡间的田野等待一朵花儿开放。
苏晨和我,常常都沉浸在色彩斑斓的文学讨论中,讨论中,又频繁地间隔着沉默,但这斑斓的色彩带着神奇的光芒,这光芒透着巨大却模糊的欢喜,巨大却模糊的悲伤。
讨论越来越偏向于女性的写作。
我的心在那波涛汹涌的才情中,被字字句句所颠覆,心情也随着它们起起伏伏,当凝视着她的眼睛就像是望见了诗歌的海面,那些有穿透力的句子如浪花一样扑向我的眼眶。我那颗忧伤的心灵深处泛起一阵阵的甜蜜,而笨拙的身体却隐约透露出战栗,随之而来,那些甜蜜又变成了痛苦和狂躁。
这时,我们都不能说得更明白一些,那些文学的光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使我们在欢乐中体验宁静,为什么使我们感到巨大的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它又在独自忧伤。
她的心灵如此充盈而富有,令我感到自己内中苍白,更加贫乏。
在她借我的一本英文版的《宝贝》中,我翻出六张正方形的藏书票,其中有凡高的《星空图》、《向日葵》。在《星空图》的背后,用铅笔写着两行小字:
“我只感到他的画面流露出饥饿,甚至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压迫中迎得作品的怒放。对,这些奔腾的、旋转的曲线,微震着的躯体。似乎是填不饱的饥饿。”
显然,这就是苏晨的字,隽永的行楷。
随处可见她的阅读笔记,是一个纯粹的阅读狂热分子,几乎在她所有的书籍中都散落着来自各种时间里的内心活动、两句或者半句诗歌,大部分都是一些幻想很强烈的梦境一般的句子,像呓语、流淌的阳光、山林间的小溪、自然的和风和天籁般的歌唱。
她好像就是可以永远自成一体的诗人,朴素的气质中透露出清冽的高贵,文静里闪烁着谜语,葆有来自灵魂深处的灵感和幻想。
似乎,也没有人可以因嫉妒或是热爱夺走她天生资质的美与和谐。
正是每一个女子都如一出谜语,绞尽脑汁也猜不出她们到底想要什么。这种神秘,对于我来讲,是那么叹为观止,也许就只是阅读她们其中的一个就需要用尽一生的时间。
11.为美而死
就是这种气质,
将我打捞上岸,
将我湿淋淋的孤单和慌乱吸引到这种出其不意又恰如其分当中。
江上浓雾。
甲板上突然来了一阵急雨。不到十五分钟就停了。山里的天气,真像孩子的脸,说笑就笑,说哭就哭。
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文学社的几个主要成员和宣传部学摄影的同学同行去三峡旅行,为抢在三峡二期工程(一九九七年至二○○三年)竣工前,去看一眼最后那些即将永远沉没于水下的风景。要去。不然多年之后,要挑选很久才能找到一处高地,去哭诉急流险峻的河滩、悠长的巷子、长满三千年前的植物已经成为历史。
这条江,不仅常被地理老师提及,也常被语文老师提起,通常流淌在文人的思绪里,它的曲曲折折,使整个民族肆意在此铺陈的神话,垫着唐诗宋词竹枝曲的沉重与伤感,而又无法剔除沿江的花花草草,诗情画意,空灵缥缈。
三峡工程是国内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争论,目标是要将此打造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使它具有防洪、航运和发电等多种功能,能有效地控制长江中下游泛洪期的洪泄工作,改善长江的航运能力,而且等到竣工后投入的二十六台发电机组又将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据有关三峡的报道说,预计到二○○九年三峡工程完工时,正常蓄水水位升到一百七十五米高时,三峡大坝前会形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淹没区,淹没陆地面积六百三十二平方公里,淹没十三个县市、集镇一百一十六个。其中包括白鹤梁被淹没在水下三十米的地方,白鹤梁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水文站”,是三峡库区惟一一处水下原址保护的文物;张飞庙被淹;秭归屈原祠的山门将被淹;西陵峡区两段的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将被淹;白帝城和石宝寨成为孤岛;云阳县城十六万人全城搬迁;大量疫源地被淹没;大量森林农田被淹没……沿“高峡出平湖”的改造观点,此后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山与水不再相互搏击,通道也将无险可言。
江河的灵魂是流动着的江水。
这水被改成湖泊之后,作为一条河流的三峡已经不复存在,而成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恐怕那时“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豪迈气势已不再,到底还有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的灵魂在其间,已不可追忆。纵观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中西方的文明无不是源于河流的哺育,有生生不息的河流,便是人类文明的肇始地。不知,这种截断高峡成平湖会创生怎样的文明来?
Yvonne因为随家人去加拿大探亲而没有参加。
苏晨是重庆人,所以这趟顺道的旅行对她来说就是回故乡。
同行十一人。
十一这个数字,暗示着孤单。我不喜欢。
这群孩子和游人都是来三峡寻梦的。我们挤在三等舱的一个大房间里,就像热闹地挤在一个箱子里的蚂蚁。男男女女,突然共处一室。第一天晚上,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地议论着大学毕业之后的未来。
有人说起寂寞这件事,即使我们乘坐泰坦尼克号,在长江上,也将以孤绝沉默的姿态行走。在客船上,才是飘泊的根本。我躺在旅途的客船里听到一片遐想中咽唾液的声音,想起乌篷船夜航的万千愁思,纵使旅人客行他乡,也对故土的气息恋恋不忘。转念,又去设想二○○九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时,已经三十几岁的我可能早已拖儿带女。
后半夜,男男女女都变得“八卦”,讨论到罗丹与卡蜜尔难解难分的情人关系。大家对于搞绘画艺术的人多少有些陌生,接触得少,而且绘画相对于文学来讲更是一种对形象领会能力的高度再现与创造。
迷迷糊糊中,大家也不管罗丹有几个情人了。
半夜,轮船进了巫峡。
外面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无论是三等舱还是一等舱的人都挤到了甲板上,一群老头儿老太太。长江三峡始终是萦绕在华人心头上一段难掩的故国情愫。听口音是台湾来的,跟随着一个穿红色紧身背心的导游小姐,她的头发剪成平头,戴着两只圆环形的大耳坠。
半夜了。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又身在其中,还以为在甲板上晃荡着一群温和的鬼。
站在苏晨的背后,黑暗中,江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很乱,有几根头发正好打在我脸上,有些生痛。
其实所有在场的女孩子的长头发都很乱,像岸边的芦苇。
导游说,等一下路过的就是巫峡十二峰的最高峰,即为神女峰。
民间传说,西王母娘娘有十二个女儿,其中一个叫瑶姬,她在夏禹时代带领了十一位姐妹下凡,帮助大禹治水,并送给他一本叫《上清宝经》的工具书。为船民擒水妖、为樵夫驱狼豹,为农人布云雨,都是女神所为,这十二位深得三峡人民之心的天庭的女神,被深情挽留在人间,化成奇秀的巫峡十二峰。
她特别请大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帽子,小心被风吹到江里。
正说着,站在船舷边的老人大叫一声“我的帽子……”只见他伸出左手,向着帽子被吹走的方向抓去。众人啊了一声,随即一阵轻笑。老人把手缩回来,喃喃地说:“掉了帽子,也算是个纪念吧。”然后拉着老伴儿的手,自己也笑了。
其实,他还掉了一颗门牙。
深夜里不惜牺牲睡眠的人们兴奋了起来。就要路过神女峰了,多少年来,期待的就是路过这一次。我们都看不清神女峰的样子,即使借着月光,它也只是在黑暗中的一个影子。然而挤在人群里,我第一次距离苏晨这么近,才发觉原来她比我感觉到的更加单薄,清冷的脖子藏在头发中,在夜里散发着幽幽的光。
这种感觉仿佛是我心里早就搁放着一份藏了许久的想念。静静来到她身边。她嘴角微微扬起一个柔软的幅度,望着神女峰,不知在想着什么。
美好与陌生,令我感到颤栗又觉得甜蜜。
她每天都把一本手工宣纸的线装笔记本装在书包里,有时候拿出来在上面写些什么。一次,我靠近她,问她借来看看,她打开扉页递到我眼前,说,只能看这一页。
扉页上写着:
我看到她心里的风
我知道它为我吹——
苏晨在文学社主要负责撰稿和写一些文学方面的评论,但读到她的诗歌时,却发现总是我不懂得她的世界。
Yvonne是另外一种女子,戴着黑色边框镜,语速利落,思维严密。关注时事,原则性很强。总之,Yvonne站在人群里,一眼便能够看出是那种被阳光一直照耀的人。她与我称兄道弟,动不动就嚼卟宓丁R黄鸷裙疲黄鹣缕濉3=笆课赫咚馈惫以谧毂摺K谖难绺涸鸱饷嫔杓坪团虐婀ぷ鳎不堵?/p>
主编是大四的一位师兄,南方人,个子比较矮小,但不失温厚。很快,师兄毕业离开学校,大二的第一个学期,我糊涂地被推上文学社主编的职位。
苏晨,Yvonne和我,三人渐渐熟悉起来。
那天,苏晨来找我,头上戴着有条纹图案的柔软的小草帽,大块的黄色和绿色,像阳光一样明丽。
南方的五月,夏天已经早早来到。阳光在草帽下变得温和,更加宁静,又可亲可爱。
她侧着脸,问,尤瑟纳尔的《火》是写给爱人的诗集吗?
她红润的双唇闪烁着文学的兴奋。望着她,我仿佛是望见了一条充满幻想的洁净的小路,这条路在她脚下蜿蜒地伸长。这是我亲眼见过的最安静亦是最有吸引力的画面。
这不禁使我心生仰慕,不禁使我渴望靠近并与之分享。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季的校园,昏沉的午睡时间陷在一片困乏的无力之中,她和我走在学校西区的小树林里,阳光照下来,知了还在聒噪。
与其说那静静的仿若是在思考的时刻,能引起我对这个世界过分入微的关注,毋宁说是我被这夏季繁茂生长的绿叶和浓密的阳光击中。清新的空气夹杂着幽淡的花香和耀眼的光芒击中我的头部,令我不知身在何处,似在云端守候一朵舞归的彩霞,又似在乡间的田野等待一朵花儿开放。
苏晨和我,常常都沉浸在色彩斑斓的文学讨论中,讨论中,又频繁地间隔着沉默,但这斑斓的色彩带着神奇的光芒,这光芒透着巨大却模糊的欢喜,巨大却模糊的悲伤。
讨论越来越偏向于女性的写作。
我的心在那波涛汹涌的才情中,被字字句句所颠覆,心情也随着它们起起伏伏,当凝视着她的眼睛就像是望见了诗歌的海面,那些有穿透力的句子如浪花一样扑向我的眼眶。我那颗忧伤的心灵深处泛起一阵阵的甜蜜,而笨拙的身体却隐约透露出战栗,随之而来,那些甜蜜又变成了痛苦和狂躁。
这时,我们都不能说得更明白一些,那些文学的光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使我们在欢乐中体验宁静,为什么使我们感到巨大的不可抵抗的力量,而它又在独自忧伤。
她的心灵如此充盈而富有,令我感到自己内中苍白,更加贫乏。
在她借我的一本英文版的《宝贝》中,我翻出六张正方形的藏书票,其中有凡高的《星空图》、《向日葵》。在《星空图》的背后,用铅笔写着两行小字:
“我只感到他的画面流露出饥饿,甚至是一种极其强烈的压迫中迎得作品的怒放。对,这些奔腾的、旋转的曲线,微震着的躯体。似乎是填不饱的饥饿。”
显然,这就是苏晨的字,隽永的行楷。
随处可见她的阅读笔记,是一个纯粹的阅读狂热分子,几乎在她所有的书籍中都散落着来自各种时间里的内心活动、两句或者半句诗歌,大部分都是一些幻想很强烈的梦境一般的句子,像呓语、流淌的阳光、山林间的小溪、自然的和风和天籁般的歌唱。
她好像就是可以永远自成一体的诗人,朴素的气质中透露出清冽的高贵,文静里闪烁着谜语,葆有来自灵魂深处的灵感和幻想。
似乎,也没有人可以因嫉妒或是热爱夺走她天生资质的美与和谐。
正是每一个女子都如一出谜语,绞尽脑汁也猜不出她们到底想要什么。这种神秘,对于我来讲,是那么叹为观止,也许就只是阅读她们其中的一个就需要用尽一生的时间。
11.为美而死
就是这种气质,
将我打捞上岸,
将我湿淋淋的孤单和慌乱吸引到这种出其不意又恰如其分当中。
江上浓雾。
甲板上突然来了一阵急雨。不到十五分钟就停了。山里的天气,真像孩子的脸,说笑就笑,说哭就哭。
大学三年级的暑假。文学社的几个主要成员和宣传部学摄影的同学同行去三峡旅行,为抢在三峡二期工程(一九九七年至二○○三年)竣工前,去看一眼最后那些即将永远沉没于水下的风景。要去。不然多年之后,要挑选很久才能找到一处高地,去哭诉急流险峻的河滩、悠长的巷子、长满三千年前的植物已经成为历史。
这条江,不仅常被地理老师提及,也常被语文老师提起,通常流淌在文人的思绪里,它的曲曲折折,使整个民族肆意在此铺陈的神话,垫着唐诗宋词竹枝曲的沉重与伤感,而又无法剔除沿江的花花草草,诗情画意,空灵缥缈。
三峡工程是国内已经经历了近百年的争论,目标是要将此打造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使它具有防洪、航运和发电等多种功能,能有效地控制长江中下游泛洪期的洪泄工作,改善长江的航运能力,而且等到竣工后投入的二十六台发电机组又将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据有关三峡的报道说,预计到二○○九年三峡工程完工时,正常蓄水水位升到一百七十五米高时,三峡大坝前会形成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淹没区,淹没陆地面积六百三十二平方公里,淹没十三个县市、集镇一百一十六个。其中包括白鹤梁被淹没在水下三十米的地方,白鹤梁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古代水文站”,是三峡库区惟一一处水下原址保护的文物;张飞庙被淹;秭归屈原祠的山门将被淹;西陵峡区两段的兵书宝剑峡和牛肝马肺峡将被淹;白帝城和石宝寨成为孤岛;云阳县城十六万人全城搬迁;大量疫源地被淹没;大量森林农田被淹没……沿“高峡出平湖”的改造观点,此后孕育了中华文明的山与水不再相互搏击,通道也将无险可言。
江河的灵魂是流动着的江水。
这水被改成湖泊之后,作为一条河流的三峡已经不复存在,而成为一个巨大的人工湖泊,恐怕那时“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豪迈气势已不再,到底还有多少文人墨客歌颂的灵魂在其间,已不可追忆。纵观人类文明的进化史,中西方的文明无不是源于河流的哺育,有生生不息的河流,便是人类文明的肇始地。不知,这种截断高峡成平湖会创生怎样的文明来?
Yvonne因为随家人去加拿大探亲而没有参加。
苏晨是重庆人,所以这趟顺道的旅行对她来说就是回故乡。
同行十一人。
十一这个数字,暗示着孤单。我不喜欢。
这群孩子和游人都是来三峡寻梦的。我们挤在三等舱的一个大房间里,就像热闹地挤在一个箱子里的蚂蚁。男男女女,突然共处一室。第一天晚上,叽叽喳喳,没完没了地议论着大学毕业之后的未来。
有人说起寂寞这件事,即使我们乘坐泰坦尼克号,在长江上,也将以孤绝沉默的姿态行走。在客船上,才是飘泊的根本。我躺在旅途的客船里听到一片遐想中咽唾液的声音,想起乌篷船夜航的万千愁思,纵使旅人客行他乡,也对故土的气息恋恋不忘。转念,又去设想二○○九年三峡工程全部完工时,已经三十几岁的我可能早已拖儿带女。
后半夜,男男女女都变得“八卦”,讨论到罗丹与卡蜜尔难解难分的情人关系。大家对于搞绘画艺术的人多少有些陌生,接触得少,而且绘画相对于文学来讲更是一种对形象领会能力的高度再现与创造。
迷迷糊糊中,大家也不管罗丹有几个情人了。
半夜,轮船进了巫峡。
外面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无论是三等舱还是一等舱的人都挤到了甲板上,一群老头儿老太太。长江三峡始终是萦绕在华人心头上一段难掩的故国情愫。听口音是台湾来的,跟随着一个穿红色紧身背心的导游小姐,她的头发剪成平头,戴着两只圆环形的大耳坠。
半夜了。如果不是亲眼看见,又身在其中,还以为在甲板上晃荡着一群温和的鬼。
站在苏晨的背后,黑暗中,江风把她的头发吹得很乱,有几根头发正好打在我脸上,有些生痛。
其实所有在场的女孩子的长头发都很乱,像岸边的芦苇。
导游说,等一下路过的就是巫峡十二峰的最高峰,即为神女峰。
民间传说,西王母娘娘有十二个女儿,其中一个叫瑶姬,她在夏禹时代带领了十一位姐妹下凡,帮助大禹治水,并送给他一本叫《上清宝经》的工具书。为船民擒水妖、为樵夫驱狼豹,为农人布云雨,都是女神所为,这十二位深得三峡人民之心的天庭的女神,被深情挽留在人间,化成奇秀的巫峡十二峰。
她特别请大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帽子,小心被风吹到江里。
正说着,站在船舷边的老人大叫一声“我的帽子……”只见他伸出左手,向着帽子被吹走的方向抓去。众人啊了一声,随即一阵轻笑。老人把手缩回来,喃喃地说:“掉了帽子,也算是个纪念吧。”然后拉着老伴儿的手,自己也笑了。
其实,他还掉了一颗门牙。
深夜里不惜牺牲睡眠的人们兴奋了起来。就要路过神女峰了,多少年来,期待的就是路过这一次。我们都看不清神女峰的样子,即使借着月光,它也只是在黑暗中的一个影子。然而挤在人群里,我第一次距离苏晨这么近,才发觉原来她比我感觉到的更加单薄,清冷的脖子藏在头发中,在夜里散发着幽幽的光。
这种感觉仿佛是我心里早就搁放着一份藏了许久的想念。静静来到她身边。她嘴角微微扬起一个柔软的幅度,望着神女峰,不知在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