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部同志电影全记录 [3]
帅啦!
《情迷画色》
常用外文片名:Love is the devil: study for a 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
导演:约翰·梅布瑞(John Maybury)
编剧:约翰·梅布瑞(John Maybury)
演员:德里克·雅克比(Derek Jacobi)、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
出品国/地区:英国、法国、日本
上映时间:1998年
片长:90分钟
剧情:
他从天窗掉下来,是天使?还是魔鬼?穿皮衣的乔治(丹尼尔·克雷格饰),不过是一个小偷,他潜入了画家弗朗西斯·培根(德里克·雅克比饰)画室。
正在翻箱倒柜的时候,培根叫住了他,把他带到了床上。小偷跟画家的共同生活就此开始。
乔治开始作为培根的绘画模特兼情人,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场合。来到一个艺术展,培根跟乔治对着那些作品指指点点;来到一个裁缝家里,培根为乔治定做了一件衣服;他们来到一个酒吧,听那些人说着污言秽语,培根把乔治介绍给他们;他们也会出席正式的交际场合,跟那些艺术家们热烈的讨论着当下的艺术创作。
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都充满了个性,譬如有个摄影师喜欢拍女人的裸体。培根的创作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似乎有嗜血的特性,在观看一场
拳击比赛之后,他幻想着那些血喷溅到他的脸上。在画作中,他展示自己难以抑制的恐惧。沾满鲜血的身体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魇中。
培根的作品,其实也是在血液、精液,欢乐、恐惧中创作的。他不停的需要不同的刺激。他看着乔治静静地睡去,醒来又打扮好自己去参加各种刺激的晚会;他与乔治的享受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追求,乔治的皮鞭和烟头给了培根痛感,同时也感受到了双向的快感。
可是和谐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很久。乔治开始变得神经脆弱,酒精、毒品成了他生命的必需品。培根望着被乔治弄得乱七八糟的画室,烦躁无比。他们一同参加了一个赌场聚会,培根带一个男孩去了家里。乔治在沙发上醒来,回到家里,歇斯底里的喊叫着让培根给他开门,却遭到拒绝。
依旧一同出席各种场合,但是他们已经貌合神离。乔治备受折磨,噩梦不断。他开始用自己的孩子气展开抱复,把毒品藏在培根的画室而引来警察,惹上麻烦……培根决定把乔治送走。旅馆里,精神恍惚的乔治爬上楼顶,险些自杀。
乔治最终还是自杀了,死在一场
车祸中。他的身下,是一颗颗晶莹的玻璃碎片,额头上的大窟窿,甚是恐怖。但是毋庸置疑,在弗朗西斯·培根的眼中,血液和人体在一起,是美的。
培根的画展在巴黎开幕了,他平静地游走在应酬晚会上,周旋与众人之间。但是内心里,他不免开始怀念乔治。
认同指数:★★★☆
(影片并不着力于描摹培根的人生,但却抓住他的一段感情,揭示了他的生活与创作的某种关系)
评论:
《情迷画色》的英文原名的意思是《爱是恶魔》。在培根的眼中,绘画、肉欲、爱情,是始终缠绕的主题。
影片的结构极其散漫,时常出现的场景有艺术家们聚集的酒吧、培根的画室、卧室,以及各种交际场所。通过这些似乎不相关的情节的串连,创作者把握了某个时期培根的创作和生活的关系。
乔治从天而降,影片用一个非常夸张的长时间的降落来表现,他突然进入培根的生活,成了他的模特、情人,继而发生一系列的事情:虐恋、吸毒、自杀……培根的画作时而出现在影片中,培根的画外音也一直伴随着叙事。培根的生活、培根的画作和这部表现培根的电影,在风格上达到了一致。
影片中很多地方都通过广角镜头拍摄人物变形的脸,还有很多曲面镜的反射也扭曲了这个世界的形状。这很直观的让人们看到了培根的世界,他的生活触碰了很多的社会禁忌。同时,这也弥漫在他的画作里。
现实中的培根,深受北欧怪诞风格画家的影响。也有很多奇怪的画作:一个全身沾满血迹的人躺在床上、一只被屠宰的动物身上被夹牢的部位、一个坐在椅子上狠狠抽烟的人……都是培根的表现对象。
在做导演之前,约翰·梅布瑞曾经是画家,他很精准的抓住了培根绘画的风格拍摄了这部影片。影片中还经常出现细腻的烧烟头的影像和声音,对于培根来说,这其实意味着虐恋的快感。还有框架做成的厕所里,乔治对着马桶呕吐;纵深很长的螺旋楼梯,俯瞰上去有种令人惊悚的美感……就是在看了这部影片之后,索德伯格邀请他拍摄了《灵幻夹克》。
相似的经历,使得梅布瑞和德里克·贾曼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封闭的空间,虚拟的手法。英国电影史上记得住德里克·贾曼,就也记得住梅布瑞——这位导演年纪轻轻已经崭露头角。
蒂尔达·斯温顿也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女同性恋艺术家的角色,经常拿着酒杯,操着英国口音的脏话,远不同于《奥兰多》或是《爱德华二世》中的角色,但是同样精彩。
培根在20世纪的画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影片虽然不是传记,却也是研究他的重要范本。
《挛爱砒霜》(1)
常用外文片名:Proteus
导演:约翰·格列森(John Greyson)、杰克·刘易斯(Jack Lewis)
编剧:约翰·格列森(John Greyson)、杰克·刘易斯(Jack Lewis)
演员:劳克斯纳特·布朗(Rouxnet Brown)、奈尔·桑迪兰兹(Neil Sandilands)肖·史密斯(Shaun Smyth)
出品国/地区:南非
上映时间:2003年
片长:103分钟
剧情:
非洲的好望角,1735年的时候,这里是荷兰的殖民地。这里有鲜花盛开,也有爱情绽放。
黑人卡拉斯·布兰克(劳克斯纳特·布朗饰)被诬告偷盗,他在山野间逃跑的时候,躲在了箱子下面。植物学家尼温(肖·史密斯饰)正在南非收集植物样本,情急之中,他救下了藏在花下面的布兰克。为了答谢尼温的救命之恩,布兰克愿意去奴隶集中营——罗本岛,为他卖命。
南非炎热的天气下,奴隶们都在辛苦的工作。有时奴隶会趁着干活的空隙爬到墙外去偷企鹅蛋,然后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享用,也许这是他们唯一的快乐了。布兰克因为懂得英文而与殖民者有了更多的交流。他自称熟悉当地的各种花卉,而被尼温赏识。根据布兰克提供的花的传说,他给各种花卉都起了名字。
罗本岛上,只有一个白人奴隶,叫作杰克彼(奈尔·桑迪兰兹饰),他是一个荷兰水手。听说他是个
同性恋。一次在帮尼温采植物的时候,布兰克发现杰克彼正在一个山洞里,吃自己捕来的兔子,布兰克并不喜欢他,觉得他不应该自己享用,并且非常不友好的和他发生了争执。
罗本岛的生活,艰苦而又危险、残忍。布兰克与杰克彼开玩笑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另一个奴隶刚刚偷的企鹅蛋,那个奴隶因为私藏食物,而被处以极刑:鞭笞之后,又在伤口上洒盐,竟然这样被活活折磨死了。布兰克心里非常自责,他跟杰克彼又打了一架,但杰克彼的内心却被布兰克的善良打动了。
后来的一次相遇,他们喝了个大醉,谈了很多话。他们之间的了解越来越多。封闭的空间里,他们有了亲密的感觉,继而有了第一次的亲密行为。尼温经过的时候看到了,什么话也没说。
杰克彼向布兰克讲述了自己在
阿姆斯特丹亲眼看到的事情,其实尼温也是同性恋。可是布兰克不相信,还泼了杰克彼一身水。可是他也觉得可能尼温是喜欢他的。给尼温做模特画画的时候,看着尼温认真的画着自己,布兰克希望尼温带他离开,可是却遭到了尼温的拒绝。
尼温离开了小岛,5年过去了,布兰克和杰克彼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们依然在一起,一次晚上休息的时候,杰克彼埋怨布兰克虽然和自己做爱可是不愿把他们的关系公开,并生气的离开了。
早上醒来时,杰克彼发现了布兰克留给自己的项链,这让杰克彼十分感动。他毫不羞涩的戴上了项链,这一举动,让其他奴隶都知道了他们的关系。然而,灾难就要降临了。
一次在水库旁边的小房子做爱时,他们被发现了,遭受一顿毒打后,他们被送往审判庭。尼温已经从荷兰逃难,回到了罗本岛投靠亲戚,在阿姆斯特丹,他的男朋友被活活绞死,他一直没有忘记过布兰克,决定尽力救助这一对薄命鸳鸯。
他们在狱中备受折磨,为了保住布兰克,杰克彼承认这都是他的错,布兰克不忍心让杰克彼一人去承担,也承认了。于是两个人一起被判死刑。两人在投海前,依旧互相微笑着。
认同指数:★★★★★
(动人的爱情故事中,伴随着布兰克的认同过程。约翰·格列森显然已经对同性恋题材驾轻就熟。)
评论:
说起来,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还有几分传奇色彩。1998年2月,录影活动家杰克·刘易斯在好望角发现了一卷手抄本,其中记录的发生在1735年的一起同性恋审判案件深深打动了他。
杰克·刘易斯把翻译本寄给加拿大导演约翰·格列森,同样怀着发自内心的感动,几经努力, 2003年他们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
主人公布兰克被塑造成了一个聪明、单纯的黑人,必然的,种族问题体现在了这部影片中,但是导演更多关注的是影片中真挚、伟大的爱。布兰克与杰克彼的爱开始更多是出于欲望,但是他们渐渐感到了他们认同这种爱的必要。特别是布兰克,刚开始他在性爱中只承担主动肛交的角色,并且在做爱的时候会一边放肆的说女人的事情;后来,他做了被动角色,并且决定公开与杰克彼的爱情,这对于他自己来说,意味着死亡,可是爱情就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的。
就像影片中不断出现的花的意象,布兰克与杰克彼的爱情要在开放得最鲜艳的时候凋谢了。爱情不正是砒霜么?
失去家园的流浪黑人,只能在别人手下当奴隶掏活,随时可能送命去,家人朋友,早就已经失去了。这些内容在影片中都有所表现。可是相当大的空间里,创作者又力图描写了奴隶们简单的快乐:他们一起偷企鹅蛋,晚上一起抽烟打闹,有时候还会说说笑笑,这与他们即将面临的死亡、痛苦
《情迷画色》
常用外文片名:Love is the devil: study for a portrait of Francis Bacon
导演:约翰·梅布瑞(John Maybury)
编剧:约翰·梅布瑞(John Maybury)
演员:德里克·雅克比(Derek Jacobi)、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
出品国/地区:英国、法国、日本
上映时间:1998年
片长:90分钟
剧情:
他从天窗掉下来,是天使?还是魔鬼?穿皮衣的乔治(丹尼尔·克雷格饰),不过是一个小偷,他潜入了画家弗朗西斯·培根(德里克·雅克比饰)画室。
正在翻箱倒柜的时候,培根叫住了他,把他带到了床上。小偷跟画家的共同生活就此开始。
乔治开始作为培根的绘画模特兼情人,出现在大大小小的场合。来到一个艺术展,培根跟乔治对着那些作品指指点点;来到一个裁缝家里,培根为乔治定做了一件衣服;他们来到一个酒吧,听那些人说着污言秽语,培根把乔治介绍给他们;他们也会出席正式的交际场合,跟那些艺术家们热烈的讨论着当下的艺术创作。
这些艺术家们的创作都充满了个性,譬如有个摄影师喜欢拍女人的裸体。培根的创作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似乎有嗜血的特性,在观看一场
拳击比赛之后,他幻想着那些血喷溅到他的脸上。在画作中,他展示自己难以抑制的恐惧。沾满鲜血的身体时常出现在他的梦魇中。
培根的作品,其实也是在血液、精液,欢乐、恐惧中创作的。他不停的需要不同的刺激。他看着乔治静静地睡去,醒来又打扮好自己去参加各种刺激的晚会;他与乔治的享受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追求,乔治的皮鞭和烟头给了培根痛感,同时也感受到了双向的快感。
可是和谐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很久。乔治开始变得神经脆弱,酒精、毒品成了他生命的必需品。培根望着被乔治弄得乱七八糟的画室,烦躁无比。他们一同参加了一个赌场聚会,培根带一个男孩去了家里。乔治在沙发上醒来,回到家里,歇斯底里的喊叫着让培根给他开门,却遭到拒绝。
依旧一同出席各种场合,但是他们已经貌合神离。乔治备受折磨,噩梦不断。他开始用自己的孩子气展开抱复,把毒品藏在培根的画室而引来警察,惹上麻烦……培根决定把乔治送走。旅馆里,精神恍惚的乔治爬上楼顶,险些自杀。
乔治最终还是自杀了,死在一场
车祸中。他的身下,是一颗颗晶莹的玻璃碎片,额头上的大窟窿,甚是恐怖。但是毋庸置疑,在弗朗西斯·培根的眼中,血液和人体在一起,是美的。
培根的画展在巴黎开幕了,他平静地游走在应酬晚会上,周旋与众人之间。但是内心里,他不免开始怀念乔治。
认同指数:★★★☆
(影片并不着力于描摹培根的人生,但却抓住他的一段感情,揭示了他的生活与创作的某种关系)
评论:
《情迷画色》的英文原名的意思是《爱是恶魔》。在培根的眼中,绘画、肉欲、爱情,是始终缠绕的主题。
影片的结构极其散漫,时常出现的场景有艺术家们聚集的酒吧、培根的画室、卧室,以及各种交际场所。通过这些似乎不相关的情节的串连,创作者把握了某个时期培根的创作和生活的关系。
乔治从天而降,影片用一个非常夸张的长时间的降落来表现,他突然进入培根的生活,成了他的模特、情人,继而发生一系列的事情:虐恋、吸毒、自杀……培根的画作时而出现在影片中,培根的画外音也一直伴随着叙事。培根的生活、培根的画作和这部表现培根的电影,在风格上达到了一致。
影片中很多地方都通过广角镜头拍摄人物变形的脸,还有很多曲面镜的反射也扭曲了这个世界的形状。这很直观的让人们看到了培根的世界,他的生活触碰了很多的社会禁忌。同时,这也弥漫在他的画作里。
现实中的培根,深受北欧怪诞风格画家的影响。也有很多奇怪的画作:一个全身沾满血迹的人躺在床上、一只被屠宰的动物身上被夹牢的部位、一个坐在椅子上狠狠抽烟的人……都是培根的表现对象。
在做导演之前,约翰·梅布瑞曾经是画家,他很精准的抓住了培根绘画的风格拍摄了这部影片。影片中还经常出现细腻的烧烟头的影像和声音,对于培根来说,这其实意味着虐恋的快感。还有框架做成的厕所里,乔治对着马桶呕吐;纵深很长的螺旋楼梯,俯瞰上去有种令人惊悚的美感……就是在看了这部影片之后,索德伯格邀请他拍摄了《灵幻夹克》。
相似的经历,使得梅布瑞和德里克·贾曼的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封闭的空间,虚拟的手法。英国电影史上记得住德里克·贾曼,就也记得住梅布瑞——这位导演年纪轻轻已经崭露头角。
蒂尔达·斯温顿也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个女同性恋艺术家的角色,经常拿着酒杯,操着英国口音的脏话,远不同于《奥兰多》或是《爱德华二世》中的角色,但是同样精彩。
培根在20世纪的画坛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影片虽然不是传记,却也是研究他的重要范本。
《挛爱砒霜》(1)
常用外文片名:Proteus
导演:约翰·格列森(John Greyson)、杰克·刘易斯(Jack Lewis)
编剧:约翰·格列森(John Greyson)、杰克·刘易斯(Jack Lewis)
演员:劳克斯纳特·布朗(Rouxnet Brown)、奈尔·桑迪兰兹(Neil Sandilands)肖·史密斯(Shaun Smyth)
出品国/地区:南非
上映时间:2003年
片长:103分钟
剧情:
非洲的好望角,1735年的时候,这里是荷兰的殖民地。这里有鲜花盛开,也有爱情绽放。
黑人卡拉斯·布兰克(劳克斯纳特·布朗饰)被诬告偷盗,他在山野间逃跑的时候,躲在了箱子下面。植物学家尼温(肖·史密斯饰)正在南非收集植物样本,情急之中,他救下了藏在花下面的布兰克。为了答谢尼温的救命之恩,布兰克愿意去奴隶集中营——罗本岛,为他卖命。
南非炎热的天气下,奴隶们都在辛苦的工作。有时奴隶会趁着干活的空隙爬到墙外去偷企鹅蛋,然后晚上大家聚在一起享用,也许这是他们唯一的快乐了。布兰克因为懂得英文而与殖民者有了更多的交流。他自称熟悉当地的各种花卉,而被尼温赏识。根据布兰克提供的花的传说,他给各种花卉都起了名字。
罗本岛上,只有一个白人奴隶,叫作杰克彼(奈尔·桑迪兰兹饰),他是一个荷兰水手。听说他是个
同性恋。一次在帮尼温采植物的时候,布兰克发现杰克彼正在一个山洞里,吃自己捕来的兔子,布兰克并不喜欢他,觉得他不应该自己享用,并且非常不友好的和他发生了争执。
罗本岛的生活,艰苦而又危险、残忍。布兰克与杰克彼开玩笑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另一个奴隶刚刚偷的企鹅蛋,那个奴隶因为私藏食物,而被处以极刑:鞭笞之后,又在伤口上洒盐,竟然这样被活活折磨死了。布兰克心里非常自责,他跟杰克彼又打了一架,但杰克彼的内心却被布兰克的善良打动了。
后来的一次相遇,他们喝了个大醉,谈了很多话。他们之间的了解越来越多。封闭的空间里,他们有了亲密的感觉,继而有了第一次的亲密行为。尼温经过的时候看到了,什么话也没说。
杰克彼向布兰克讲述了自己在
阿姆斯特丹亲眼看到的事情,其实尼温也是同性恋。可是布兰克不相信,还泼了杰克彼一身水。可是他也觉得可能尼温是喜欢他的。给尼温做模特画画的时候,看着尼温认真的画着自己,布兰克希望尼温带他离开,可是却遭到了尼温的拒绝。
尼温离开了小岛,5年过去了,布兰克和杰克彼没有离开过这里,他们依然在一起,一次晚上休息的时候,杰克彼埋怨布兰克虽然和自己做爱可是不愿把他们的关系公开,并生气的离开了。
早上醒来时,杰克彼发现了布兰克留给自己的项链,这让杰克彼十分感动。他毫不羞涩的戴上了项链,这一举动,让其他奴隶都知道了他们的关系。然而,灾难就要降临了。
一次在水库旁边的小房子做爱时,他们被发现了,遭受一顿毒打后,他们被送往审判庭。尼温已经从荷兰逃难,回到了罗本岛投靠亲戚,在阿姆斯特丹,他的男朋友被活活绞死,他一直没有忘记过布兰克,决定尽力救助这一对薄命鸳鸯。
他们在狱中备受折磨,为了保住布兰克,杰克彼承认这都是他的错,布兰克不忍心让杰克彼一人去承担,也承认了。于是两个人一起被判死刑。两人在投海前,依旧互相微笑着。
认同指数:★★★★★
(动人的爱情故事中,伴随着布兰克的认同过程。约翰·格列森显然已经对同性恋题材驾轻就熟。)
评论:
说起来,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还有几分传奇色彩。1998年2月,录影活动家杰克·刘易斯在好望角发现了一卷手抄本,其中记录的发生在1735年的一起同性恋审判案件深深打动了他。
杰克·刘易斯把翻译本寄给加拿大导演约翰·格列森,同样怀着发自内心的感动,几经努力, 2003年他们把这个故事拍成了电影。
主人公布兰克被塑造成了一个聪明、单纯的黑人,必然的,种族问题体现在了这部影片中,但是导演更多关注的是影片中真挚、伟大的爱。布兰克与杰克彼的爱开始更多是出于欲望,但是他们渐渐感到了他们认同这种爱的必要。特别是布兰克,刚开始他在性爱中只承担主动肛交的角色,并且在做爱的时候会一边放肆的说女人的事情;后来,他做了被动角色,并且决定公开与杰克彼的爱情,这对于他自己来说,意味着死亡,可是爱情就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的。
就像影片中不断出现的花的意象,布兰克与杰克彼的爱情要在开放得最鲜艳的时候凋谢了。爱情不正是砒霜么?
失去家园的流浪黑人,只能在别人手下当奴隶掏活,随时可能送命去,家人朋友,早就已经失去了。这些内容在影片中都有所表现。可是相当大的空间里,创作者又力图描写了奴隶们简单的快乐:他们一起偷企鹅蛋,晚上一起抽烟打闹,有时候还会说说笑笑,这与他们即将面临的死亡、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