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梵天 [15]
…呵,您晓得我不擅长那些漂亮的四个字句子,上来就是白文……所以……”
紫竹摇头又点头,好端端的文赋不学好,倒也因获得福……“算了,我替你准备衣服什物的。”
“别忙了!母亲!后天文书们要先行清点粮草。”徐聃还是不小心泄露了他的真实职责。他是户部最底下的主簿,勉强有个最低的品级和领有极少的米禄,可他才多大?五年以后就不会和一堆丑男人们窝在小小的屋子里挥汗抄写烦琐的税钱、物品、粮食和兵员的清单。
他的世界,很大、很广。
孩子不可能永远躲在母亲的裙裾下;他们长大后必须学会保护他们自己的家人、孩子。
紫竹不是不明理,也不是多忧愁。她只不过明显感到,在女儿进宫好些年之后,另一个孩子也将离她远去。
“好好照顾自己。多写文章……多练武艺。”
徐聃咧开顽皮的笑容,“娘啊!您不是以前顶反对我习武吗?”
“那是因为你的文才还不如刀法的一半!好歹也得差不多才行!”
……
坐在自家改装过的织机前,紫竹正对着一管玉萧发愣。
少女时代的她,曾在哥哥崔元英上战场时吹过别离曲;少妇时代的她,也在平阳公主的丧仪上吹过关山调。如今身为人母,却要为儿子吹上什么曲子的好?
主母午餐未曾动过一口,而男主人又当值,朱刚忙跑去找来崔家长子。
“母亲——”
“别吵!我在想一部曲子怎么改编。”
似乎自己婚后就少有吹奏的兴致,音律悟性也减了不少。
无妨,慢慢地就会恢复、甚至超过以前。因为她要为自己儿女们而奏。
“母亲,孩儿会回来孝顺您的……”徐聃轻叹。此时的他,才有种长大成人的感受,因为他必须为他人考虑、为他人保重。
大军未拔,粮草先行。
彼时前朝征百万人马东征,仅仅是为帝王的面子喜好,家家户户哭泣着将亲人送入死地,不愿委屈而亡的则成了流寇与义军。
但这次的不同。辽东新君为表现武力弹压国内反对他的贵族们,兴兵犯中原。消息传出,群情激奋。何况当今的天子对百姓仁德甚得民心,且也曾是一位叱咤沙场的得胜名将。为他作战既能出人头地,又不必担心领军者草菅士兵的性命。于是乎报名参军者甚至超过了招募的人数、以至于还需挑选。
徐聃忙得饭也顾不上吃,水也没空喝。这会儿他才体会到,原来皇上的饭碗也不大好捧哪!
“走了!别拉下!”户部的官吏们无需亲自赶骡挑担,可必须眼睛盯着一担担的粮食马料和器械兵器足量运走。昨天刚刚有一名贪污的被处死,大家都小心翼翼得很。
最后望一眼巍峨的京城。其实,住在里面的人并不快活:买个菜都要绕道郭城走上半个时辰,任何东西都要比附近的县城贵上两成,好好走着都要防备被皇亲国戚的排场仆从撞倒。
可那里有他的家啊!
抬首城墙,徐聃惊愕得发现母亲出现城郭之上。
凭一管价值不菲且颇有来历的玉萧和十几年前有一面之缘的守将,紫竹还是得以上来本不允许平民进入的要地。
她要送儿子上战场……
晶莹翠玉制成的贵重官萧,奏出的音色依旧动人。
离别在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来——也不知是人还是灵柩能回家。
周围的同僚有落泪的,有感叹的。
徐聃没宣扬吹奏离别曲子的是自己的母亲,但他终于还是红了眼眶。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元齐,大丈夫别婆婆妈妈。这次上辽东,光耀我君。”
有善于拍马、表现自己的同僚,在上峰靠近是大声表忠心,顺便给年轻的竞争对手一记暗棒。
徐聃只微笑,摇头道:“子固,那是家母以新曲为吾送行。她嫁与我父亲以前,可是跟随平阳公主镇守边关的武将,自然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
不远处驰来的几骑,没有仪仗,但护卫的武士们铠甲兵刃雪亮、两眼精光四射,可知他们保护的那个冷竣中年人地位很高。
“……哼!妇道人家,懂个什么?!”还是要压倒徐聃这小子!
“那个妇道人家出入乱军、面不改色。换了你,大概早吓跨了!”内穿白色战袍的中年男子冷冷接口。“你姓……徐?”他看一眼徐聃,复又望向那张白皙明丽依旧的面庞,如果不是那支独特的、融合了胡调与南朝音乐的曲子,他还真想不起来城墙上的女人是谁。
“正是!您是……”徐聃他们这些下级官吏不认识此人,但他的气势不是一般高官能有的。他是谁?
中年男子轻笑,“等你入了朝就知道了。”
大军,开拔!
注:整理之洞箫民乐《关山月》:
http://www.esgweb.net/Soft_Show.asp?SoftID=27
* * *
惠儿从宫里捎了礼物来!
紫竹和天下作母亲的一样,会为女儿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小礼物而开怀不已。
待送走宫人,紫竹忙着拆开鉴赏——
这是把紫檀木七弦琴,比一般桐木琴的尺寸略窄,通身腹纹,白玉为轸。一看即知价值非凡。
女儿在短笺上只说道,她自己已有、使了悦君;今又得到一把,赠予喜好音律的母亲。
紫竹连夜翻出过去珍藏了的各式琴谱,一一试弹,发现其音质醇厚悠远批;而从斑纹上判断,是百年的珍品古琴。
“天家富贵,可见一斑。爹一辈子也买不到、买不起。”即使把祖地卖了换成许多金子,没有权势恐也找不着。
崔礼难得来串门子,其实其妻想看看外孙和外孙女。闻听惠儿从宫中送了礼物,也来开开眼。
果然是能够传承的好东西!
“爹,”紫竹犹豫了会,终于开口问。“辽东的战事如何?”
她痛恨战争,战争夺走了数个亲人。
崔礼当然明白她的担忧。
“有皇上和尉迟大将军在,何况像聃儿这样会武的文官,又能碰上什么危险?我看他心思机敏,定能化解凶险。你这当娘的,总不能替孩子遮风挡雨一辈子!当儿子的长大后,应该由他来保护娘亲。”
“我知道……只是,已经丢了一个女儿,不想再丢一个儿子啊!”
“胡说!女儿是嫁了人,怎么是丢了?!这不,还给你捎带这样贵重的礼物。告诉你,宫人是不得随便寄钱物回家,这次至少也是内上报大总管获准了才能送出宫,不然就是夹带!”
紫竹吓了一跳。也就是说,很多人知道女儿送她名琴?
崔礼不可能将所有的话都讲出来。而据他所知,这琴上皇上所赐的宫中藏品,要送人非得经过上意不可!
他这个风华依旧的女儿……认得好啊!
徐孝德同样也没过想。
他是得意的。
旁人送女儿进宫,一般就当是丢了个孩子,有时还得倒贴宫中的各色花费。到最后音信皆无,最了不起的有个册封的册子已属不易。而有资格养下帝王血脉的是少数,能留名的更是极少。
他稍不同些,数月能收到回女儿所作的诗文,一年半载的有礼物送过府,像是普通出了嫁的女儿般。
“君辉兄,宝林的诗真是越发清俊,难怪入宫多年、仍受眷宠哪!”
说话的人,女儿送进宫年余,却已有九个多月未蒙召见。
徐孝德深谙人心多妒,立即换上凄凉面容,“……文字越发忧郁,害得内人一直担忧不已……”
两个做父亲的一起感慨不已。
拱手道别后,徐孝德不像对方、抱着刺探的心理来搭讪。他是真的忧心。
后宅
紫竹正在跟小女儿讲边关的景致,已经边民崇拜的神佛。
“那个和寺里佛像不一样啊!”
“每个地方的人长相不同,崇敬的神灵自然也不同。”
“哦!那,娘再说说那个什么关。”
“是苇泽关。”紫竹叹气。两个女儿根本是南辕北辙的性子,是她抱错了还是养错了?
女仆来通报尉迟夫人到。
“杜蜜儿!把尚儿小心肝带到我那去住些日子也好呀!”
“您不是还有两个‘内孙’?”紫竹忍不住损几句。娘就自己一个女儿,而生到快四十岁了还是儿子、儿子,气得她和丈夫吵架——成了京里为数不多的“美谈”:妇人们想生儿子巩固地位想疯了,这位却大骂丈夫“没本事”让她生个娇小、乖巧、长相平常些的女儿……
“连话都不会说,有什么好玩的!何况他们的娘也在,我又何必去抢她们的差事。”阿史娜的一堆儿子大都成了亲,可她的豪爽个性并未随着年纪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家里一堆大小男人打仗的打仗、外派的外派、只得一个成了家的在京中任职,但也分了府。偌大的家,如今只剩她老娘一个。
又言不着意地调侃了会。
“尚儿,你担不担心哥哥?”
“不担心。”尚儿一边吃嫡亲外祖母带来的零嘴一边回道。有两家长辈真好,个个争着宠她。嘻嘻!
“为什么?”奇了,十岁刚出头的小东西,知道多少?!
“哥哥很机灵,上次和几个舅舅打——呵呵,他赢了呢!即使是力气最大的青舅舅,他也能想法子赢呢!”就是动点小手脚的意思啦!
阿史娜与紫竹互觑一眼。
“杜蜜儿,你那鬼儿子像谁?”亲人中没这一款的。
“那还不是您的外孙!”到底像谁,不是很清楚嘛!
“婆婆!”
“诶,小心肝,什么事?”
尚儿很不理解为何大人们总喜欢把她的脸蛋当蒸馍一样啃,不过既然他们不嫌她的脸脏,那她就忍了吧!
“婆婆,尚儿要送您礼物!”
说着,小家伙跑自己屋子里去了。
“这孩子相貌没有惠儿好,但手巧、心活,将来不会吃亏。”
紫竹没说话。她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安排能让小女儿幸福。
阿史娜只得想其他的话题。“你觉得这一仗能赢吗?”
果然,拉回了紫竹的注意力,“能赢,母亲,能赢。这比老叔公被征去的那场仗得人心,人心一有就鹰定了。”
只要看征兵的地方挤满了踌躇满志、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都想跟着战场有威名的君王出征,以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而不是家人哭着送老弱去异地送死。
“是呀!不过二十年的光景,就全变了样儿。”
紫竹遥想着,突然很想将年轻时从军的所见织于丝缎上。
“婆婆!”尚儿跑了回来,手里是小心保护却包得乱七八糟的小包包。
“礼物”展开,不过是一尺宽、两尺高的小幅缂丝,却精美得让人吃惊。
“这是——”
阿史娜近年来笃信佛陀,而这方丝卷
紫竹摇头又点头,好端端的文赋不学好,倒也因获得福……“算了,我替你准备衣服什物的。”
“别忙了!母亲!后天文书们要先行清点粮草。”徐聃还是不小心泄露了他的真实职责。他是户部最底下的主簿,勉强有个最低的品级和领有极少的米禄,可他才多大?五年以后就不会和一堆丑男人们窝在小小的屋子里挥汗抄写烦琐的税钱、物品、粮食和兵员的清单。
他的世界,很大、很广。
孩子不可能永远躲在母亲的裙裾下;他们长大后必须学会保护他们自己的家人、孩子。
紫竹不是不明理,也不是多忧愁。她只不过明显感到,在女儿进宫好些年之后,另一个孩子也将离她远去。
“好好照顾自己。多写文章……多练武艺。”
徐聃咧开顽皮的笑容,“娘啊!您不是以前顶反对我习武吗?”
“那是因为你的文才还不如刀法的一半!好歹也得差不多才行!”
……
坐在自家改装过的织机前,紫竹正对着一管玉萧发愣。
少女时代的她,曾在哥哥崔元英上战场时吹过别离曲;少妇时代的她,也在平阳公主的丧仪上吹过关山调。如今身为人母,却要为儿子吹上什么曲子的好?
主母午餐未曾动过一口,而男主人又当值,朱刚忙跑去找来崔家长子。
“母亲——”
“别吵!我在想一部曲子怎么改编。”
似乎自己婚后就少有吹奏的兴致,音律悟性也减了不少。
无妨,慢慢地就会恢复、甚至超过以前。因为她要为自己儿女们而奏。
“母亲,孩儿会回来孝顺您的……”徐聃轻叹。此时的他,才有种长大成人的感受,因为他必须为他人考虑、为他人保重。
大军未拔,粮草先行。
彼时前朝征百万人马东征,仅仅是为帝王的面子喜好,家家户户哭泣着将亲人送入死地,不愿委屈而亡的则成了流寇与义军。
但这次的不同。辽东新君为表现武力弹压国内反对他的贵族们,兴兵犯中原。消息传出,群情激奋。何况当今的天子对百姓仁德甚得民心,且也曾是一位叱咤沙场的得胜名将。为他作战既能出人头地,又不必担心领军者草菅士兵的性命。于是乎报名参军者甚至超过了招募的人数、以至于还需挑选。
徐聃忙得饭也顾不上吃,水也没空喝。这会儿他才体会到,原来皇上的饭碗也不大好捧哪!
“走了!别拉下!”户部的官吏们无需亲自赶骡挑担,可必须眼睛盯着一担担的粮食马料和器械兵器足量运走。昨天刚刚有一名贪污的被处死,大家都小心翼翼得很。
最后望一眼巍峨的京城。其实,住在里面的人并不快活:买个菜都要绕道郭城走上半个时辰,任何东西都要比附近的县城贵上两成,好好走着都要防备被皇亲国戚的排场仆从撞倒。
可那里有他的家啊!
抬首城墙,徐聃惊愕得发现母亲出现城郭之上。
凭一管价值不菲且颇有来历的玉萧和十几年前有一面之缘的守将,紫竹还是得以上来本不允许平民进入的要地。
她要送儿子上战场……
晶莹翠玉制成的贵重官萧,奏出的音色依旧动人。
离别在即,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归来——也不知是人还是灵柩能回家。
周围的同僚有落泪的,有感叹的。
徐聃没宣扬吹奏离别曲子的是自己的母亲,但他终于还是红了眼眶。
“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
元齐,大丈夫别婆婆妈妈。这次上辽东,光耀我君。”
有善于拍马、表现自己的同僚,在上峰靠近是大声表忠心,顺便给年轻的竞争对手一记暗棒。
徐聃只微笑,摇头道:“子固,那是家母以新曲为吾送行。她嫁与我父亲以前,可是跟随平阳公主镇守边关的武将,自然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
不远处驰来的几骑,没有仪仗,但护卫的武士们铠甲兵刃雪亮、两眼精光四射,可知他们保护的那个冷竣中年人地位很高。
“……哼!妇道人家,懂个什么?!”还是要压倒徐聃这小子!
“那个妇道人家出入乱军、面不改色。换了你,大概早吓跨了!”内穿白色战袍的中年男子冷冷接口。“你姓……徐?”他看一眼徐聃,复又望向那张白皙明丽依旧的面庞,如果不是那支独特的、融合了胡调与南朝音乐的曲子,他还真想不起来城墙上的女人是谁。
“正是!您是……”徐聃他们这些下级官吏不认识此人,但他的气势不是一般高官能有的。他是谁?
中年男子轻笑,“等你入了朝就知道了。”
大军,开拔!
注:整理之洞箫民乐《关山月》:
http://www.esgweb.net/Soft_Show.asp?SoftID=27
* * *
惠儿从宫里捎了礼物来!
紫竹和天下作母亲的一样,会为女儿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小礼物而开怀不已。
待送走宫人,紫竹忙着拆开鉴赏——
这是把紫檀木七弦琴,比一般桐木琴的尺寸略窄,通身腹纹,白玉为轸。一看即知价值非凡。
女儿在短笺上只说道,她自己已有、使了悦君;今又得到一把,赠予喜好音律的母亲。
紫竹连夜翻出过去珍藏了的各式琴谱,一一试弹,发现其音质醇厚悠远批;而从斑纹上判断,是百年的珍品古琴。
“天家富贵,可见一斑。爹一辈子也买不到、买不起。”即使把祖地卖了换成许多金子,没有权势恐也找不着。
崔礼难得来串门子,其实其妻想看看外孙和外孙女。闻听惠儿从宫中送了礼物,也来开开眼。
果然是能够传承的好东西!
“爹,”紫竹犹豫了会,终于开口问。“辽东的战事如何?”
她痛恨战争,战争夺走了数个亲人。
崔礼当然明白她的担忧。
“有皇上和尉迟大将军在,何况像聃儿这样会武的文官,又能碰上什么危险?我看他心思机敏,定能化解凶险。你这当娘的,总不能替孩子遮风挡雨一辈子!当儿子的长大后,应该由他来保护娘亲。”
“我知道……只是,已经丢了一个女儿,不想再丢一个儿子啊!”
“胡说!女儿是嫁了人,怎么是丢了?!这不,还给你捎带这样贵重的礼物。告诉你,宫人是不得随便寄钱物回家,这次至少也是内上报大总管获准了才能送出宫,不然就是夹带!”
紫竹吓了一跳。也就是说,很多人知道女儿送她名琴?
崔礼不可能将所有的话都讲出来。而据他所知,这琴上皇上所赐的宫中藏品,要送人非得经过上意不可!
他这个风华依旧的女儿……认得好啊!
徐孝德同样也没过想。
他是得意的。
旁人送女儿进宫,一般就当是丢了个孩子,有时还得倒贴宫中的各色花费。到最后音信皆无,最了不起的有个册封的册子已属不易。而有资格养下帝王血脉的是少数,能留名的更是极少。
他稍不同些,数月能收到回女儿所作的诗文,一年半载的有礼物送过府,像是普通出了嫁的女儿般。
“君辉兄,宝林的诗真是越发清俊,难怪入宫多年、仍受眷宠哪!”
说话的人,女儿送进宫年余,却已有九个多月未蒙召见。
徐孝德深谙人心多妒,立即换上凄凉面容,“……文字越发忧郁,害得内人一直担忧不已……”
两个做父亲的一起感慨不已。
拱手道别后,徐孝德不像对方、抱着刺探的心理来搭讪。他是真的忧心。
后宅
紫竹正在跟小女儿讲边关的景致,已经边民崇拜的神佛。
“那个和寺里佛像不一样啊!”
“每个地方的人长相不同,崇敬的神灵自然也不同。”
“哦!那,娘再说说那个什么关。”
“是苇泽关。”紫竹叹气。两个女儿根本是南辕北辙的性子,是她抱错了还是养错了?
女仆来通报尉迟夫人到。
“杜蜜儿!把尚儿小心肝带到我那去住些日子也好呀!”
“您不是还有两个‘内孙’?”紫竹忍不住损几句。娘就自己一个女儿,而生到快四十岁了还是儿子、儿子,气得她和丈夫吵架——成了京里为数不多的“美谈”:妇人们想生儿子巩固地位想疯了,这位却大骂丈夫“没本事”让她生个娇小、乖巧、长相平常些的女儿……
“连话都不会说,有什么好玩的!何况他们的娘也在,我又何必去抢她们的差事。”阿史娜的一堆儿子大都成了亲,可她的豪爽个性并未随着年纪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家里一堆大小男人打仗的打仗、外派的外派、只得一个成了家的在京中任职,但也分了府。偌大的家,如今只剩她老娘一个。
又言不着意地调侃了会。
“尚儿,你担不担心哥哥?”
“不担心。”尚儿一边吃嫡亲外祖母带来的零嘴一边回道。有两家长辈真好,个个争着宠她。嘻嘻!
“为什么?”奇了,十岁刚出头的小东西,知道多少?!
“哥哥很机灵,上次和几个舅舅打——呵呵,他赢了呢!即使是力气最大的青舅舅,他也能想法子赢呢!”就是动点小手脚的意思啦!
阿史娜与紫竹互觑一眼。
“杜蜜儿,你那鬼儿子像谁?”亲人中没这一款的。
“那还不是您的外孙!”到底像谁,不是很清楚嘛!
“婆婆!”
“诶,小心肝,什么事?”
尚儿很不理解为何大人们总喜欢把她的脸蛋当蒸馍一样啃,不过既然他们不嫌她的脸脏,那她就忍了吧!
“婆婆,尚儿要送您礼物!”
说着,小家伙跑自己屋子里去了。
“这孩子相貌没有惠儿好,但手巧、心活,将来不会吃亏。”
紫竹没说话。她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安排能让小女儿幸福。
阿史娜只得想其他的话题。“你觉得这一仗能赢吗?”
果然,拉回了紫竹的注意力,“能赢,母亲,能赢。这比老叔公被征去的那场仗得人心,人心一有就鹰定了。”
只要看征兵的地方挤满了踌躇满志、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就知道。他们都想跟着战场有威名的君王出征,以建功立业、出人头地,而不是家人哭着送老弱去异地送死。
“是呀!不过二十年的光景,就全变了样儿。”
紫竹遥想着,突然很想将年轻时从军的所见织于丝缎上。
“婆婆!”尚儿跑了回来,手里是小心保护却包得乱七八糟的小包包。
“礼物”展开,不过是一尺宽、两尺高的小幅缂丝,却精美得让人吃惊。
“这是——”
阿史娜近年来笃信佛陀,而这方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