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梵天 [12]
文。”
女子立即将腰带奉上。
“这是你自己织的?”卖者大约有三十岁,双手黝黑粗糙,面容凄苦,不像是能画能织的巧匠。
女子摇头,决计不会讲是拿了别的女红好手不小心掉了的织品。
紫竹也没多说地给了钱。
她隐隐觉得,这是门绝好的生意。
四季常绿的江南,没有皇城坊间的压抑,也不必面对秋冬的萧索酷寒而感伤。到处有着令人赞叹的美丽艺品……只是,这里没有宫廷、少有胡商,民间见识少薄、官吏品性低下,一路行来,甚至不见有京城中那样的英姿美人儿。
可见世间的事,有得必有失。
感伤一番,紫竹携了心爱的腰带离开。
两个月后,紫竹回到家,不经意中这条用零头绢帛包着的精致腰带让一位三品大夫的宠姬见到,足足送上两百钱才从她手上转卖。紫竹这才明白,做商人居然比当朝官的日子更好!
* * *
官宦之家,到东西市上的店铺贩卖,不管卖的是什么,都属丢人现眼。紫竹也没打算做商人。
徐孝德给召回当值。经历十几年的战乱,百废待兴。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断不可能白白浪费任何一个好人才。
宫里的诏书下了——
命妇们随皇后亲桑。
紫竹堪堪挨上最末等的觐见品级。也是因着出身和经历较为体面,不然她大概得指望儿子才有机会进宫。
皇城是用来招待远方来客的,让百夷被震慑得匍匐在地,所以最要紧的是气势巍峨,而不论美丽或舒适。紫竹不是没看过宏伟的东西——若论宏伟,哪及得上绵延至百丈山峰的关隘,和一排排、一层层的石砌箭垛;若论森严,她在千万长枪林立的阵形中生活了数年,区区百名卫士只能吓吓女人们。
亲桑时,华丽的礼服当然用不上,但贵妇们还是尽其所能地玩些花样。反正也就是做做样子,后宫嫔妃们可比她们扎眼多了!
紫竹自婚后,从未以感谢之类的虚伪名头,去奉承先时的王妃和现时的皇后。觐见时也是习惯了不卑不亢、得体自在。
皇后是个端庄秀丽的女人,不削瘦也不太丰腴,取下了合乎规制的金钗与朝服,倒更像名悠闲于民间的妇人——只稍显老。紫竹记得她与自己的年纪相差不大,却看上去像是长了一辈。
她还是受皇上重视的人。聪明不露于人前,敏锐不形于颜色。哪怕面对众人议论纷纷的几名妃子,也一视同仁地和颜悦色,博得贤良美名……这样才能保证美貌不再时仍然被丈夫记得。
有一种滞涩的东西在胸中蔓延开。紫竹只庆幸自己的夫婿没钱娶新纳妾。
仿佛感受到与羡慕、妒忌、幸灾乐祸都不同的柔和眼神,皇后望向徐家的夫人崔氏。一张特别白皙、五官深刻的脸,姓崔……对了,她字紫竹,想必是取挺秀坚忍之意。
“紫竹?”
“是,皇后。”紫竹有些受宠若惊。
“你可会刺绣?”
“……臣不太擅长。”是完全不会。家里的女红都是两位母亲及仆妇们做的,她拿起针线的唯一下场就是满手的伤。这玩意可比练剑难上十倍有余!
皇后微笑,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崔女官可是文武全才,若是一般的女红妆,才不会被平阳延揽了去……”
轻声细语的几句看似非常熟悉、又似有玄机,让其他女子们立时开始注意起来。不论她们多想将年轻貌美的女儿送进宫争宠,毕竟皇后及其娘家的地位看来稳固不摇,眼下得罪不得。
紫竹明白,这是皇后优待她的方式。不论她曾经做过什么让尊贵的人儿记得,她总是感激的……
回个礼如何?
这念头绕在心中无数次,但皇后的性情她多少了解。不喜铺张,不爱招摇,更厌恶女人们的虚荣与长舌。戴上后冠、被天下妇人与少女们嫉恨并不一定是现在这位皇后自身的愿望——但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格局狭小而空虚的宫中寂寞度日,等着自己男人有空光顾时见上一面,其余的全是应景、虚应。
“在想什么?”徐孝德换下官服,穿了身宽松的袍子行近。
他还是俊雅斯文的样子,岁月似乎对他相当优渥。不像父亲,已渐显苍老,头发灰白、脸上皱纹鲜明。
“在想,其实皇后陛下与公主很像。”都身不由己的在堆砌的富贵中快速衰弱。紫竹不禁打了个寒噤……为何她觉得皇后也不会长久……
“哦!她们都是很了不起的女子,定然名留史册。”一文一武,彰现李家媳妇与女儿的与众不同,和得到天下的必然性:他们家连女人都如此出色,得到江山也是应该的!
紫竹将原本想说的话咽了回去,他是男子,无法理解女人真心想要的是什么。但自己与他就这样过完一生,已经可以心满意足了。
此时惠儿蹦着跑近父母身旁。孩子们总是为一点点新的发现,或是新的小玩意而兴奋,就像她的儿子,正在为用双脚站起、看到更远的地方而奋斗不懈。
“这个……好看呢!”惠儿开心把玩着紫竹腰带上的一小方花案。
紫竹想到了献给皇后的礼物。
“君辉,你说,我送给皇后亲手织的丝带可好?”
徐孝德透过同僚的关系,从松江府买来一名手艺女婢。朱刚原是前朝小吏家的幺女,幼年衣食不缺。但战乱中父亡母病,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不得已将幺女卖了。买下朱刚的人贩子原是看中她眉清目秀,想亲自养大充作伶妓。没想到她的天分不错,学了一手好绣工,甚至还精通新的织法。贩子见她年纪稍长、又抵死不愿做市井女娼,干脆转卖给官儿,脱手赚一笔。
而缂丝的技艺相当繁杂,尤其是极费人工。等紫竹跟朱刚学会了所有技巧、能织出象样织品来的时候,已是过去近一年,花费了许多由父亲大力赞助的生熟丝线。
“夫人的悟性很高。我学了三年的东西,您半年不到就会了。”而且因为品位不俗的关系,所用的图案都是颇有才气的贵族女子所作的精美书画,将美极了的花朵与娟秀题字织在寸宽丝绦之中,看得人目不转睛。
紫竹苦笑,“这东西不过三寸长一寸宽,就耗费两个多月。以后若穷了,就卖他两贯钱!”
朱刚轻叹,这样的织品,她这辈子再努力也做不出。
徐孝德也看愣了会,不自禁摸了又摸,“这是织的,不是绣的?”
同样的话皇后也问了一遍。只要是女人,少有不喜爱美丽又新奇的东西的。
紫竹除了觐见朝服,没戴任何首饰,只用朱刚示范时作的丝巾装饰,居然十分出彩。
“这是你自己织的?不是买的?”
“是臣亲手所织,所参照的图是母亲大人所画、字是父亲大人所题。坊间不可能有卖。”
“真美……”娟秀细腻的笔触,将朵茶花描绘得艳丽而生动,而摸上去全然没有绣品的凹凸感。
“崔卿家是特定为献礼而学的纺织?”
皇后念了多年的书,难免想得过多……紫竹忙回,“有一技傍身,即使有任何变故,也能养家糊口。去年臣等跟随皇后亲桑,不也是为天下女子作表率?”
“我自幼没吃过苦,不曾亲身经历过家人离散,更没上过战场。但多少也能体会卿家心中的不安。”
一群宫女太监环侍之下,两个女人平静的交谈着过往岁月。那些紧张、忧虑但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至少百姓可以安稳的过日子,不必担心亲人上了战场不再回来,也不用害怕夜里兵匪来劫掠。”紫竹突然讲出心中所想,把自己吓了一大跳。可偷眼见到皇后没有不悦、反是苦涩笑着,就知道她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宽慰,和遗憾。
又静了会,没人吭声。
太监来报有宴。
紫竹瞧见皇后眼中的一抹厌恶,但没敢多嘴,只有礼辞别。
“崔卿。”
“是。”
“赏花宴上,命妇们可以带孩童来。你也带了女儿来吧,我想看看她是否与你一样漂亮。”
紫竹俯下身去。这是赞美,也是优厚的表现,说明皇后相当欣赏自己。
出得宫门,禁不住深深吸了口略凉的气息。
不知什么时候,她也学会了官宦权贵们逢迎应承的一套,讨好上峰、拉拢同僚、拍抚下属……不,她没有金子可以赏给太监——当然皇后也不会用贪财的宫人,无意中替她省了一笔钱。
第 9 章
紫竹是朝臣之妻,必须为夫婿、父母和孩子们着想。虽然非常不喜欢无聊又拘束的宴饮,她还是去了,与崔家夫人、她名义上的“母亲”同车——自家可没有漂亮的车子可以乘坐。
卞氏此时完全是中年妇人的样貌。崔礼又奉旨出使西域,让她更为孤单和惶恐,生怕有一天等到的是一具棺椁。她已老得承受不起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对紫竹相当好。
“皇后亲口相邀,敕书也下到徐家,说明是对你另眼相看。孩子,你可得为你父亲和孝德争口气!”女儿其实已经很争气了:死板的朝服穿在她身上,竟丝毫不比极力打扮的后妃贵妇逊色,而她身边的灵秀小姑娘……想必引来的暌违大概会让丫头的爹亲又想痛哭又想狂笑。
“婆婆?”惠儿娇嫩的嗓子叫唤着。
贵夫人立即降为外孙女的奴婢,抱了又亲、嘘寒问暖,恨不得把心给掏出来。
“皇宫很大吗?比外公家还大?”
“大!当然大!”
“有很多花儿?”
“有很多、很多!”
“那,爹爹和公公在吗?”要是她最爱的爹和外公在的话,就更完美了。
卞氏笑出来,“他们……呃,你叫了才会去。”
“惠儿现在能叫吗?”
卞氏只得向女儿求救。
“惠儿,喜欢娘吗?”紫竹接过哄骗小女娃的大任。
“喜欢!”
“那娘也在啊!”
小家伙被搞晕了脑袋,想了半天终于放弃。但她很快又转到其他的地方去——
“有池塘!大大的池塘哦!”
果然,带太小的孩子出门会有麻烦!
好在惠儿平日受的教养比一般的女孩儿严格,入座以后能乖乖听话不捣乱,偶然还流利地回答邻座妇人们的问话,惹来啧啧称奇。
赏花宴其实并非酒宴。用完御厨准备的精致点心,女人们喝着南方进贡的茶,聊着“妇德”,顺便比着身世、瞄着孩子。
“娘——”惠儿凑近。她知道有些事情不许张扬,只能和母亲说。
“什么?”紫竹一见到她的表情,就觉得脑袋疼。小孩子喝了水要解手……真是头疼。别人家的小孩不少,但都比惠儿大,也更能忍。
偷偷向宫人打听道路,紫竹悄然离席。皇后瞧过,就算她自个离开也不算过分失礼吧!
后宫广大,与外郭城狭小紧致全然不同,很容易迷路。但这里布局严谨,正南正北、前后庭阁,大体能够以五行常理推断,所以紫竹抄近路、很快地带了小女儿
女子立即将腰带奉上。
“这是你自己织的?”卖者大约有三十岁,双手黝黑粗糙,面容凄苦,不像是能画能织的巧匠。
女子摇头,决计不会讲是拿了别的女红好手不小心掉了的织品。
紫竹也没多说地给了钱。
她隐隐觉得,这是门绝好的生意。
四季常绿的江南,没有皇城坊间的压抑,也不必面对秋冬的萧索酷寒而感伤。到处有着令人赞叹的美丽艺品……只是,这里没有宫廷、少有胡商,民间见识少薄、官吏品性低下,一路行来,甚至不见有京城中那样的英姿美人儿。
可见世间的事,有得必有失。
感伤一番,紫竹携了心爱的腰带离开。
两个月后,紫竹回到家,不经意中这条用零头绢帛包着的精致腰带让一位三品大夫的宠姬见到,足足送上两百钱才从她手上转卖。紫竹这才明白,做商人居然比当朝官的日子更好!
* * *
官宦之家,到东西市上的店铺贩卖,不管卖的是什么,都属丢人现眼。紫竹也没打算做商人。
徐孝德给召回当值。经历十几年的战乱,百废待兴。国家正在用人之际,断不可能白白浪费任何一个好人才。
宫里的诏书下了——
命妇们随皇后亲桑。
紫竹堪堪挨上最末等的觐见品级。也是因着出身和经历较为体面,不然她大概得指望儿子才有机会进宫。
皇城是用来招待远方来客的,让百夷被震慑得匍匐在地,所以最要紧的是气势巍峨,而不论美丽或舒适。紫竹不是没看过宏伟的东西——若论宏伟,哪及得上绵延至百丈山峰的关隘,和一排排、一层层的石砌箭垛;若论森严,她在千万长枪林立的阵形中生活了数年,区区百名卫士只能吓吓女人们。
亲桑时,华丽的礼服当然用不上,但贵妇们还是尽其所能地玩些花样。反正也就是做做样子,后宫嫔妃们可比她们扎眼多了!
紫竹自婚后,从未以感谢之类的虚伪名头,去奉承先时的王妃和现时的皇后。觐见时也是习惯了不卑不亢、得体自在。
皇后是个端庄秀丽的女人,不削瘦也不太丰腴,取下了合乎规制的金钗与朝服,倒更像名悠闲于民间的妇人——只稍显老。紫竹记得她与自己的年纪相差不大,却看上去像是长了一辈。
她还是受皇上重视的人。聪明不露于人前,敏锐不形于颜色。哪怕面对众人议论纷纷的几名妃子,也一视同仁地和颜悦色,博得贤良美名……这样才能保证美貌不再时仍然被丈夫记得。
有一种滞涩的东西在胸中蔓延开。紫竹只庆幸自己的夫婿没钱娶新纳妾。
仿佛感受到与羡慕、妒忌、幸灾乐祸都不同的柔和眼神,皇后望向徐家的夫人崔氏。一张特别白皙、五官深刻的脸,姓崔……对了,她字紫竹,想必是取挺秀坚忍之意。
“紫竹?”
“是,皇后。”紫竹有些受宠若惊。
“你可会刺绣?”
“……臣不太擅长。”是完全不会。家里的女红都是两位母亲及仆妇们做的,她拿起针线的唯一下场就是满手的伤。这玩意可比练剑难上十倍有余!
皇后微笑,这是意料之中的答案。“崔女官可是文武全才,若是一般的女红妆,才不会被平阳延揽了去……”
轻声细语的几句看似非常熟悉、又似有玄机,让其他女子们立时开始注意起来。不论她们多想将年轻貌美的女儿送进宫争宠,毕竟皇后及其娘家的地位看来稳固不摇,眼下得罪不得。
紫竹明白,这是皇后优待她的方式。不论她曾经做过什么让尊贵的人儿记得,她总是感激的……
回个礼如何?
这念头绕在心中无数次,但皇后的性情她多少了解。不喜铺张,不爱招摇,更厌恶女人们的虚荣与长舌。戴上后冠、被天下妇人与少女们嫉恨并不一定是现在这位皇后自身的愿望——但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在格局狭小而空虚的宫中寂寞度日,等着自己男人有空光顾时见上一面,其余的全是应景、虚应。
“在想什么?”徐孝德换下官服,穿了身宽松的袍子行近。
他还是俊雅斯文的样子,岁月似乎对他相当优渥。不像父亲,已渐显苍老,头发灰白、脸上皱纹鲜明。
“在想,其实皇后陛下与公主很像。”都身不由己的在堆砌的富贵中快速衰弱。紫竹不禁打了个寒噤……为何她觉得皇后也不会长久……
“哦!她们都是很了不起的女子,定然名留史册。”一文一武,彰现李家媳妇与女儿的与众不同,和得到天下的必然性:他们家连女人都如此出色,得到江山也是应该的!
紫竹将原本想说的话咽了回去,他是男子,无法理解女人真心想要的是什么。但自己与他就这样过完一生,已经可以心满意足了。
此时惠儿蹦着跑近父母身旁。孩子们总是为一点点新的发现,或是新的小玩意而兴奋,就像她的儿子,正在为用双脚站起、看到更远的地方而奋斗不懈。
“这个……好看呢!”惠儿开心把玩着紫竹腰带上的一小方花案。
紫竹想到了献给皇后的礼物。
“君辉,你说,我送给皇后亲手织的丝带可好?”
徐孝德透过同僚的关系,从松江府买来一名手艺女婢。朱刚原是前朝小吏家的幺女,幼年衣食不缺。但战乱中父亡母病,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不得已将幺女卖了。买下朱刚的人贩子原是看中她眉清目秀,想亲自养大充作伶妓。没想到她的天分不错,学了一手好绣工,甚至还精通新的织法。贩子见她年纪稍长、又抵死不愿做市井女娼,干脆转卖给官儿,脱手赚一笔。
而缂丝的技艺相当繁杂,尤其是极费人工。等紫竹跟朱刚学会了所有技巧、能织出象样织品来的时候,已是过去近一年,花费了许多由父亲大力赞助的生熟丝线。
“夫人的悟性很高。我学了三年的东西,您半年不到就会了。”而且因为品位不俗的关系,所用的图案都是颇有才气的贵族女子所作的精美书画,将美极了的花朵与娟秀题字织在寸宽丝绦之中,看得人目不转睛。
紫竹苦笑,“这东西不过三寸长一寸宽,就耗费两个多月。以后若穷了,就卖他两贯钱!”
朱刚轻叹,这样的织品,她这辈子再努力也做不出。
徐孝德也看愣了会,不自禁摸了又摸,“这是织的,不是绣的?”
同样的话皇后也问了一遍。只要是女人,少有不喜爱美丽又新奇的东西的。
紫竹除了觐见朝服,没戴任何首饰,只用朱刚示范时作的丝巾装饰,居然十分出彩。
“这是你自己织的?不是买的?”
“是臣亲手所织,所参照的图是母亲大人所画、字是父亲大人所题。坊间不可能有卖。”
“真美……”娟秀细腻的笔触,将朵茶花描绘得艳丽而生动,而摸上去全然没有绣品的凹凸感。
“崔卿家是特定为献礼而学的纺织?”
皇后念了多年的书,难免想得过多……紫竹忙回,“有一技傍身,即使有任何变故,也能养家糊口。去年臣等跟随皇后亲桑,不也是为天下女子作表率?”
“我自幼没吃过苦,不曾亲身经历过家人离散,更没上过战场。但多少也能体会卿家心中的不安。”
一群宫女太监环侍之下,两个女人平静的交谈着过往岁月。那些紧张、忧虑但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至少百姓可以安稳的过日子,不必担心亲人上了战场不再回来,也不用害怕夜里兵匪来劫掠。”紫竹突然讲出心中所想,把自己吓了一大跳。可偷眼见到皇后没有不悦、反是苦涩笑着,就知道她与自己有着相同的宽慰,和遗憾。
又静了会,没人吭声。
太监来报有宴。
紫竹瞧见皇后眼中的一抹厌恶,但没敢多嘴,只有礼辞别。
“崔卿。”
“是。”
“赏花宴上,命妇们可以带孩童来。你也带了女儿来吧,我想看看她是否与你一样漂亮。”
紫竹俯下身去。这是赞美,也是优厚的表现,说明皇后相当欣赏自己。
出得宫门,禁不住深深吸了口略凉的气息。
不知什么时候,她也学会了官宦权贵们逢迎应承的一套,讨好上峰、拉拢同僚、拍抚下属……不,她没有金子可以赏给太监——当然皇后也不会用贪财的宫人,无意中替她省了一笔钱。
第 9 章
紫竹是朝臣之妻,必须为夫婿、父母和孩子们着想。虽然非常不喜欢无聊又拘束的宴饮,她还是去了,与崔家夫人、她名义上的“母亲”同车——自家可没有漂亮的车子可以乘坐。
卞氏此时完全是中年妇人的样貌。崔礼又奉旨出使西域,让她更为孤单和惶恐,生怕有一天等到的是一具棺椁。她已老得承受不起太多的生离死别,所以对紫竹相当好。
“皇后亲口相邀,敕书也下到徐家,说明是对你另眼相看。孩子,你可得为你父亲和孝德争口气!”女儿其实已经很争气了:死板的朝服穿在她身上,竟丝毫不比极力打扮的后妃贵妇逊色,而她身边的灵秀小姑娘……想必引来的暌违大概会让丫头的爹亲又想痛哭又想狂笑。
“婆婆?”惠儿娇嫩的嗓子叫唤着。
贵夫人立即降为外孙女的奴婢,抱了又亲、嘘寒问暖,恨不得把心给掏出来。
“皇宫很大吗?比外公家还大?”
“大!当然大!”
“有很多花儿?”
“有很多、很多!”
“那,爹爹和公公在吗?”要是她最爱的爹和外公在的话,就更完美了。
卞氏笑出来,“他们……呃,你叫了才会去。”
“惠儿现在能叫吗?”
卞氏只得向女儿求救。
“惠儿,喜欢娘吗?”紫竹接过哄骗小女娃的大任。
“喜欢!”
“那娘也在啊!”
小家伙被搞晕了脑袋,想了半天终于放弃。但她很快又转到其他的地方去——
“有池塘!大大的池塘哦!”
果然,带太小的孩子出门会有麻烦!
好在惠儿平日受的教养比一般的女孩儿严格,入座以后能乖乖听话不捣乱,偶然还流利地回答邻座妇人们的问话,惹来啧啧称奇。
赏花宴其实并非酒宴。用完御厨准备的精致点心,女人们喝着南方进贡的茶,聊着“妇德”,顺便比着身世、瞄着孩子。
“娘——”惠儿凑近。她知道有些事情不许张扬,只能和母亲说。
“什么?”紫竹一见到她的表情,就觉得脑袋疼。小孩子喝了水要解手……真是头疼。别人家的小孩不少,但都比惠儿大,也更能忍。
偷偷向宫人打听道路,紫竹悄然离席。皇后瞧过,就算她自个离开也不算过分失礼吧!
后宫广大,与外郭城狭小紧致全然不同,很容易迷路。但这里布局严谨,正南正北、前后庭阁,大体能够以五行常理推断,所以紫竹抄近路、很快地带了小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