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何为言少钱 [6]
可笑!”燕少千不由得冷笑。
“像你这个小鬼一样每天穿得黑不溜秋的就有气度了?一点也没有身为女孩子该有的艳丽。”原本的斗嘴正逐级上升为人生攻击。
“哪里有你艳丽啊,昨天晚上像喜娘一样飘到我家,旁人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你呢,是艳不惊人死不休!”燕少千也怒了。
“好啊,以后你就等着天天被惊,至死方休吧!”甩下这句话,越微人拂袖而去。须臾之间,又转了回来,只是身上那件白色长衫换成了大红的长袍。
“哎呦喂,大红袍呢,茶中之帝呢,还真是风雅啊。”燕少千又冷笑三声。
越微人怒极反笑,“你也不错啊,乌龙茶嘛,我家的侍婢!”
“我倒忘了,牡丹中的锦红缎也是这样风姿绰约、国色天香呢,不过败得快了些。真是应了那句:盛极必衰。”辛辣的讽刺紧接而出。
“是吗?得一时之盛也比你这节万年开不出花的铁木强,没听说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吗?你什么时候见过铁树开花啊?”越大人的嘴上功夫也不是盖的。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样的花不开也罢!”鄙夷的神情。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越大人一言以蔽之。
“不好意思,大人你刚才好像自比女子耶,莫非你已练成绝世神功葵花宝典,以致不辨雌雄?”燕少千也是不一般的恶毒啊。
“我以花王自诩有何不可?难道牡丹什么时候沦为花后?那芍药该当如何自处?不辨雌雄的是你这个小鬼吧!”想跟你家越大人我斗,你还差得远呢!
“以大欺小,胜之不武。你既说我是小鬼,当然不可能辨出雌雄了。”燕少千凉凉地甩来这一句。
越微人霎时无言以对,这一局:燕少千胜!
尽管最后的交谈已完全偏离了原来的话题,但燕少千对自己于口头上胜过越大人还是十分愉悦。但很快她就发现她错了,因为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越大人自此就再没有穿过正红色以外的衣服!
燕少千承认:越微人红袍散发的样子堪称美绝人寰,甚至比自家娘亲还要艳丽三分。那种丽色不是娇柔的温婉可以比拟的,仿若熊熊燃烧的火焰,猎猎风动,逼人心魄。可是,总是对着这样一个美到人神共愤的男人,她会折寿啊。
况且,万年不变的装束意味着严重的审美疲劳,终于在若干年后,燕少千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荼毒,下定决心要改变这样一个对自己严重不利的现状。
于是,闻人楼一行之大计新鲜出炉了。她要到藏尽种种美人的“长安第一楼”略尽人间春色,以解救此时即将不辨美丑的双眼。
然后,曾经名动江湖的“红琴墨剑”华丽地变身了……
第九章 风满楼
燕少千最近很是无聊。
杜涵川在忙,礼部最近事很多;韩若鲤在忙,兵部最近在整顿;越微人也在忙,至于在忙什么,她也不知道。
反正,只有她在闲。没有人来拜见,没有人来找茬,没有人来献礼,一时间整个长安都不复前一阵的旖旎繁华。
原本,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纷争乱世,该败落的地方总是败落,该繁华的地方总是繁华。尤其是花街柳巷这种寻欢作乐之所,世间越纷乱,它就越欢腾,不过现在却不是这样。
据说,肃王燕礼慈要还朝了,从这仗势上看比皇帝出巡还要隆重,燕少千实在是对这还没出现就影响了她生意的人很是不满。没有客人就意味着没有乐子,那她来闻人楼干嘛?
正在燕少千百无聊赖之际,珠帘动了,韩若鲤出现了,可听声音似乎后面还跟了一个年纪不算小的人。待那人一入屋,韩若鲤便退了出去。
找事儿的人来了?
燕少千的精神也来了。
那人进到里头也没有说什么,只静静地打量着,所见的不过就是简单到有些过分的房间,和一个不动如山的背影。“这位就是黛姬吗?”很醇厚的声音,透着股浓浓的正直与庄重。
燕少千的精神重新萎靡了。
听声音就知道,在这样的人身上是找不到乐子的。因此,她没出声,也没有动,懒得出声,也懒得动。
那人也不生气,依然很平静地说着:“在下韩赣显,是姑娘友人韩若鲤的父亲。”好到无可挑剔的言谈举止。
不愧是韩太傅呢,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教得出那样的儿子吧。对着一个妓子也有这样的胸襟,真是教人敬佩。突然想起杜涵川好像说过,那七宝玉珊坠好像是韩呆从韩太傅那里偷来的。那他今天来是要……
燕少千的精神重新振作了。
“犬子对姑娘之才赞不绝口,在下今日特来拜访。”依然毫无不耐,言辞之中颇为恳切。
燕少千这才转过身来,福了福身,“愧不敢当,韩大人言重了。”直起身时,却见韩赣显目瞪口呆地站在不远处,心下不禁一惊:不好!
“肃王?”韩太傅的神情满是不可置信,虽说眼前这女子眉若远山,比不得男儿,可面目轮廓却有七分肃王的样子。
只这一问,燕少千大呼失策,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虽说肃王常年驻军幽州,可韩太傅是什么人,在朝数十年,怎么可能没见过?这下糟了,先打哈哈混过去吧。“韩大人说什么?肃王怎么了?”
看她目光坦荡、神色镇定,韩赣显疑惑更添几分,但目光一触及到燕少千的耳垂,“莲花印!”无意识的话脱口而出。
燕少千这下懵了,难道他知道“墨衣剑”?为官之人也知江湖事?
韩赣显想到的却不是这些,十九年前,他曾亲手在一个女婴的双耳上烙下“莲花印”,难道眼前这女子正是当年的那个女婴?若真是如此,绝不能让她知道当年之事!
于是,韩太傅当下恢复如常,一如既往的正直庄重,甚至还露出了一个堪称慈祥的笑容。可若是韩若鲤在场,恐怕要惊得下巴掉下来了。因为,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家中,韩赣显是从来不笑的。
如今他不仅在笑,而且还笑得有些过于亲切,“没什么,只是觉得姑娘长得有些像肃王,女生男相,有福之人啊。”
有福之人?□也算有福之人?她不是正牌□,“不知者不怪”,可也没有这么样寒碜人的吧。
忽略掉这寒碜人的事实,燕少千应道:“韩大人说笑了,论有福谁也比不上您啊,有若鲤那样才华出众的儿子,您才是有福之人。”
“呵呵,好说好说,犬子不才,给姑娘添麻烦了。”
这话从何说起啊,韩大人糊涂了?心里狐疑着,嘴上却依然笑道:“哪里哪里,给韩大人看笑话了。”
其实这边厢,韩若鲤正在门外候着,眼见着屋里两人的“太极拳”打来打去,他急了,也管不了先前老爹的警告,推门就进来了。
“爹,你们这是在干嘛呀?您若是想拿回那七宝玉珊坠,直说便……”还没说完,韩若鲤就被自家老爹那可以杀死人的眼刀定住了。
“原来若鲤也来了啊,那正好,我这儿有新上的太平猴魁,今日我们三人饮茶谈天,不知韩大人赏不赏脸?”燕少千忽略眼前的状况,不痛不痒地征询韩太傅的意见。
什么呀?凭你黛姬的功力还能听不出我一直在外头?还有啊,你明知道我最不待见什么茶啊水的,还提饮茶谈天!韩若鲤义愤填膺地腹诽着,但转瞬又为燕少千担心起来,小姐啊,你有没有认清现状啊,那是我爹耶,请韩太傅喝茶,你有没有搞错啊!
“也好,如今好茶也不多见,今日在下就沾沾黛姬小姐的光。”韩太傅理所当然地踩着燕少千递来的梯子下台,并直接忽略了自家小儿的存在。
这是什么情况?韩若鲤看来暂时还无法接受眼前二人一见如故的事实。
“那好,我这就去取茶和器具,二位稍等。”燕少千很淡然地离开了,留下韩家两父子四目相对。
韩太傅趁这档冲韩若鲤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在这儿添乱!
可那包含严厉的眼光被韩三少解读成了:你给我好好呆在这儿,乖乖喝茶!于是,韩家小公子偶然中巧合地被困于无形的硝烟中,却没有抽身而退的自觉。
须臾光景,三人围坐窗前,气氛似是十分融洽。当然是不是真的融洽就只有在座的各位自己才知道了。
燕少千可能真的很悠然,韩太傅可能真的很怡然,但韩家小公子韩若鲤绝对是如坐针毡。
“如此光景,人间能得几回,让人忍不住叹息啊。”燕少千一本正经地品着茶,面露惬意的神色,“这样难得的时日还有如此好茶好友,我倒想起众古人的茶诗了。”
你就掰吧!韩若鲤嘴上说不得,心里还是要念叨的。
“恩,正是如此,姑娘雅致非常啊。”韩太傅颇为颇为配合。当然,他也想乘此机会看看能将自家小儿收服的女子究竟有什么本事,另外,若是那人的骨肉,气度文采应该也不遑多让吧。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燕少千至少知道七分韩赣显的心思,也就不再客气,一首元稹的宝塔诗淡淡吟来,念至最后竟带出几分千回百转的滋味,叫韩太傅暗暗佩服。
若只是背诗,任念过的人都可以朗朗吟来,可若要添上那份自己的风味,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不得其意的人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韩若鲤也心惊了,还记得那日提及慕容冲时燕少千眉目之间的凄婉之色,知她也是七窍玲珑的人,怕不是如今又有什么感触了?
韩若鲤那担心的样子落到燕少千眼里,自又是引出了她一番戏弄人的心思,故作伤怀说出另一首五言绝句:“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明里似是言说无知音之落寞,实则暗讽韩若鲤好酒憎茶乃是俗人一个。
一语之下,韩若鲤更是为眼前的女子倍感心痛。
然,韩太傅是什么人,燕少千念完二十字,不着痕迹地扫一下韩家小公子,这些都一点不差地落在他眼里,如何能听不出话外之音?
“姑娘之才,在下佩服,引经据典不费吹灰之力。可如此欺负小儿,怕是有失磊落。”平日里再怎样埋怨小儿不才,如今护短却是免不了的。
一语道破天机,韩若鲤立刻回过神来,“黛姬!你怎么这样刁钻古怪,又捉弄我!”话音刚落,见老爹、燕少千都默然地看着自己,他的耳根红了。
“让姑娘见笑了,今日得见,在下也知那七宝玉珊坠有了配得上它的主人,如此便放心了。”韩赣显满面歉然,“多有打扰之处,还望姑娘见谅,在下还有要事在身,这就告辞了。”
“也好,来日方长,今后韩大人若是得闲,也到闻人楼来,黛姬自当沏茶以待。”燕少千说这番话时显然是将韩赣显放在了下位,可三人都未觉有
“像你这个小鬼一样每天穿得黑不溜秋的就有气度了?一点也没有身为女孩子该有的艳丽。”原本的斗嘴正逐级上升为人生攻击。
“哪里有你艳丽啊,昨天晚上像喜娘一样飘到我家,旁人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你呢,是艳不惊人死不休!”燕少千也怒了。
“好啊,以后你就等着天天被惊,至死方休吧!”甩下这句话,越微人拂袖而去。须臾之间,又转了回来,只是身上那件白色长衫换成了大红的长袍。
“哎呦喂,大红袍呢,茶中之帝呢,还真是风雅啊。”燕少千又冷笑三声。
越微人怒极反笑,“你也不错啊,乌龙茶嘛,我家的侍婢!”
“我倒忘了,牡丹中的锦红缎也是这样风姿绰约、国色天香呢,不过败得快了些。真是应了那句:盛极必衰。”辛辣的讽刺紧接而出。
“是吗?得一时之盛也比你这节万年开不出花的铁木强,没听说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吗?你什么时候见过铁树开花啊?”越大人的嘴上功夫也不是盖的。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样的花不开也罢!”鄙夷的神情。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越大人一言以蔽之。
“不好意思,大人你刚才好像自比女子耶,莫非你已练成绝世神功葵花宝典,以致不辨雌雄?”燕少千也是不一般的恶毒啊。
“我以花王自诩有何不可?难道牡丹什么时候沦为花后?那芍药该当如何自处?不辨雌雄的是你这个小鬼吧!”想跟你家越大人我斗,你还差得远呢!
“以大欺小,胜之不武。你既说我是小鬼,当然不可能辨出雌雄了。”燕少千凉凉地甩来这一句。
越微人霎时无言以对,这一局:燕少千胜!
尽管最后的交谈已完全偏离了原来的话题,但燕少千对自己于口头上胜过越大人还是十分愉悦。但很快她就发现她错了,因为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的越大人自此就再没有穿过正红色以外的衣服!
燕少千承认:越微人红袍散发的样子堪称美绝人寰,甚至比自家娘亲还要艳丽三分。那种丽色不是娇柔的温婉可以比拟的,仿若熊熊燃烧的火焰,猎猎风动,逼人心魄。可是,总是对着这样一个美到人神共愤的男人,她会折寿啊。
况且,万年不变的装束意味着严重的审美疲劳,终于在若干年后,燕少千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荼毒,下定决心要改变这样一个对自己严重不利的现状。
于是,闻人楼一行之大计新鲜出炉了。她要到藏尽种种美人的“长安第一楼”略尽人间春色,以解救此时即将不辨美丑的双眼。
然后,曾经名动江湖的“红琴墨剑”华丽地变身了……
第九章 风满楼
燕少千最近很是无聊。
杜涵川在忙,礼部最近事很多;韩若鲤在忙,兵部最近在整顿;越微人也在忙,至于在忙什么,她也不知道。
反正,只有她在闲。没有人来拜见,没有人来找茬,没有人来献礼,一时间整个长安都不复前一阵的旖旎繁华。
原本,不管是太平盛世,还是纷争乱世,该败落的地方总是败落,该繁华的地方总是繁华。尤其是花街柳巷这种寻欢作乐之所,世间越纷乱,它就越欢腾,不过现在却不是这样。
据说,肃王燕礼慈要还朝了,从这仗势上看比皇帝出巡还要隆重,燕少千实在是对这还没出现就影响了她生意的人很是不满。没有客人就意味着没有乐子,那她来闻人楼干嘛?
正在燕少千百无聊赖之际,珠帘动了,韩若鲤出现了,可听声音似乎后面还跟了一个年纪不算小的人。待那人一入屋,韩若鲤便退了出去。
找事儿的人来了?
燕少千的精神也来了。
那人进到里头也没有说什么,只静静地打量着,所见的不过就是简单到有些过分的房间,和一个不动如山的背影。“这位就是黛姬吗?”很醇厚的声音,透着股浓浓的正直与庄重。
燕少千的精神重新萎靡了。
听声音就知道,在这样的人身上是找不到乐子的。因此,她没出声,也没有动,懒得出声,也懒得动。
那人也不生气,依然很平静地说着:“在下韩赣显,是姑娘友人韩若鲤的父亲。”好到无可挑剔的言谈举止。
不愧是韩太傅呢,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教得出那样的儿子吧。对着一个妓子也有这样的胸襟,真是教人敬佩。突然想起杜涵川好像说过,那七宝玉珊坠好像是韩呆从韩太傅那里偷来的。那他今天来是要……
燕少千的精神重新振作了。
“犬子对姑娘之才赞不绝口,在下今日特来拜访。”依然毫无不耐,言辞之中颇为恳切。
燕少千这才转过身来,福了福身,“愧不敢当,韩大人言重了。”直起身时,却见韩赣显目瞪口呆地站在不远处,心下不禁一惊:不好!
“肃王?”韩太傅的神情满是不可置信,虽说眼前这女子眉若远山,比不得男儿,可面目轮廓却有七分肃王的样子。
只这一问,燕少千大呼失策,怎么没想到这一层呢?虽说肃王常年驻军幽州,可韩太傅是什么人,在朝数十年,怎么可能没见过?这下糟了,先打哈哈混过去吧。“韩大人说什么?肃王怎么了?”
看她目光坦荡、神色镇定,韩赣显疑惑更添几分,但目光一触及到燕少千的耳垂,“莲花印!”无意识的话脱口而出。
燕少千这下懵了,难道他知道“墨衣剑”?为官之人也知江湖事?
韩赣显想到的却不是这些,十九年前,他曾亲手在一个女婴的双耳上烙下“莲花印”,难道眼前这女子正是当年的那个女婴?若真是如此,绝不能让她知道当年之事!
于是,韩太傅当下恢复如常,一如既往的正直庄重,甚至还露出了一个堪称慈祥的笑容。可若是韩若鲤在场,恐怕要惊得下巴掉下来了。因为,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家中,韩赣显是从来不笑的。
如今他不仅在笑,而且还笑得有些过于亲切,“没什么,只是觉得姑娘长得有些像肃王,女生男相,有福之人啊。”
有福之人?□也算有福之人?她不是正牌□,“不知者不怪”,可也没有这么样寒碜人的吧。
忽略掉这寒碜人的事实,燕少千应道:“韩大人说笑了,论有福谁也比不上您啊,有若鲤那样才华出众的儿子,您才是有福之人。”
“呵呵,好说好说,犬子不才,给姑娘添麻烦了。”
这话从何说起啊,韩大人糊涂了?心里狐疑着,嘴上却依然笑道:“哪里哪里,给韩大人看笑话了。”
其实这边厢,韩若鲤正在门外候着,眼见着屋里两人的“太极拳”打来打去,他急了,也管不了先前老爹的警告,推门就进来了。
“爹,你们这是在干嘛呀?您若是想拿回那七宝玉珊坠,直说便……”还没说完,韩若鲤就被自家老爹那可以杀死人的眼刀定住了。
“原来若鲤也来了啊,那正好,我这儿有新上的太平猴魁,今日我们三人饮茶谈天,不知韩大人赏不赏脸?”燕少千忽略眼前的状况,不痛不痒地征询韩太傅的意见。
什么呀?凭你黛姬的功力还能听不出我一直在外头?还有啊,你明知道我最不待见什么茶啊水的,还提饮茶谈天!韩若鲤义愤填膺地腹诽着,但转瞬又为燕少千担心起来,小姐啊,你有没有认清现状啊,那是我爹耶,请韩太傅喝茶,你有没有搞错啊!
“也好,如今好茶也不多见,今日在下就沾沾黛姬小姐的光。”韩太傅理所当然地踩着燕少千递来的梯子下台,并直接忽略了自家小儿的存在。
这是什么情况?韩若鲤看来暂时还无法接受眼前二人一见如故的事实。
“那好,我这就去取茶和器具,二位稍等。”燕少千很淡然地离开了,留下韩家两父子四目相对。
韩太傅趁这档冲韩若鲤使了个眼色,意思是别在这儿添乱!
可那包含严厉的眼光被韩三少解读成了:你给我好好呆在这儿,乖乖喝茶!于是,韩家小公子偶然中巧合地被困于无形的硝烟中,却没有抽身而退的自觉。
须臾光景,三人围坐窗前,气氛似是十分融洽。当然是不是真的融洽就只有在座的各位自己才知道了。
燕少千可能真的很悠然,韩太傅可能真的很怡然,但韩家小公子韩若鲤绝对是如坐针毡。
“如此光景,人间能得几回,让人忍不住叹息啊。”燕少千一本正经地品着茶,面露惬意的神色,“这样难得的时日还有如此好茶好友,我倒想起众古人的茶诗了。”
你就掰吧!韩若鲤嘴上说不得,心里还是要念叨的。
“恩,正是如此,姑娘雅致非常啊。”韩太傅颇为颇为配合。当然,他也想乘此机会看看能将自家小儿收服的女子究竟有什么本事,另外,若是那人的骨肉,气度文采应该也不遑多让吧。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燕少千至少知道七分韩赣显的心思,也就不再客气,一首元稹的宝塔诗淡淡吟来,念至最后竟带出几分千回百转的滋味,叫韩太傅暗暗佩服。
若只是背诗,任念过的人都可以朗朗吟来,可若要添上那份自己的风味,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了,不得其意的人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韩若鲤也心惊了,还记得那日提及慕容冲时燕少千眉目之间的凄婉之色,知她也是七窍玲珑的人,怕不是如今又有什么感触了?
韩若鲤那担心的样子落到燕少千眼里,自又是引出了她一番戏弄人的心思,故作伤怀说出另一首五言绝句:“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明里似是言说无知音之落寞,实则暗讽韩若鲤好酒憎茶乃是俗人一个。
一语之下,韩若鲤更是为眼前的女子倍感心痛。
然,韩太傅是什么人,燕少千念完二十字,不着痕迹地扫一下韩家小公子,这些都一点不差地落在他眼里,如何能听不出话外之音?
“姑娘之才,在下佩服,引经据典不费吹灰之力。可如此欺负小儿,怕是有失磊落。”平日里再怎样埋怨小儿不才,如今护短却是免不了的。
一语道破天机,韩若鲤立刻回过神来,“黛姬!你怎么这样刁钻古怪,又捉弄我!”话音刚落,见老爹、燕少千都默然地看着自己,他的耳根红了。
“让姑娘见笑了,今日得见,在下也知那七宝玉珊坠有了配得上它的主人,如此便放心了。”韩赣显满面歉然,“多有打扰之处,还望姑娘见谅,在下还有要事在身,这就告辞了。”
“也好,来日方长,今后韩大人若是得闲,也到闻人楼来,黛姬自当沏茶以待。”燕少千说这番话时显然是将韩赣显放在了下位,可三人都未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