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何为言少钱 [19]
过天罡破云弓?”
闻人楼在长安独树一帜是因了风花雪月,可在江湖上声名远扬却是因了一把弓:天罡破云弓。
昔年,冠军侯闻人措卸甲归田,因尤嗜美色而建闻人楼于牡丹巷口。
当时的闻人楼有两样至宝,一是美人,曰:“满庭芬芳”,即历代闻人楼的当家花魁;二是良弓,曰:“天罡破云”,即当年闻人将军抗击胡虏、横扫千军如卷席时使的那把蟠龙金丝、玄铁玉扣硬弓。
只不过如今美人依旧笑春风,可那把传奇良弓却已不知所踪。
这样的来历,这样的名声,杜涵川这样素爱广纳奇闻异事的人如何能不知?遂道:“略有耳闻。”
“明日,本将便用这天罡破云弓射下他月氏右将军莫雷的脑袋。”缱绻的柳眉因了那狠绝的气势而飞扬跋扈起来。
而杜涵川一听心下狐疑,许家的养子何时得了那把名动天下的天罡破云弓?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露出来,莫非他与闻人楼亦有关联?
翌日,幽都军倾巢而出,大露后方空门,许驰远一身天青劲装,率二十万兵马亲临示州城下。
守门士官眼见黑压压的二十万大军向大营开来,赶忙通报。右将军莫雷得信立刻赶到城楼之上,又见当日夜袭之人,心头一把邪火顿时暴涨。
且看那人肆恣潇洒,跨马游街一般悠然而至,两军阵前竟不着铠甲,那雨过天青色的一袭锦衣,端的是玉树临风佳公子的风流,哪里有对阵的态度。
作为闻人辛,他是个极美的男人,妓院的老板,太熟悉什么叫景致、什么叫风采,他在燕礼恭跟前自是妖娆多姿、风姿绰约,尽管那人总是闭目避视,可他,不在意。
然,作为许驰远呢?许皇后的“长兄”,自然也是俊秀非常,那骨子里的媚色是怎么也退不掉的,只不过时常端着总督的架子,再加上那作为上位者天生的傲气,也没人敢轻视。
可这俊俏的容貌倒是真让右将军恼羞成怒了,“大暨的江山没人了吗?竟让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前来应战?”莫雷粗犷的脸上现出一副万般不屑的神情。
不过,许驰远修养上佳,只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不久前,右将军才着了在下这乳臭未干的小子的道,难道是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吗?”
只一句便教莫雷怒不可遏,果然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显然将“激将法”为何物忘得一干二净,立刻开了城门,准备出城应战。
南城门方开启一线,偷潜在城门下的步兵立刻如潮水般涌入,昨夜,许驰远已派了一千精兵趁着夜色埋伏在示州城墙之下,如今这支先锋只要突入示州城内,骑兵营便可顺势而入。
箭字形阵队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前推进,气势如虹。如今幽都近似空城一座,不进便只有失城败走的下场,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就是这样了。更何况,幽都城内饥荒尚在、旱情不减,唯有攻破示州,幽都军二十万兵马才有出路。
许驰远正是打的哀兵必胜的主意,只有如此才能破月氏大营于一瞬。
兵戎相见,挥斥杀伐,烽火狼烟,血染旌旗,而许驰远不为所动,他的全部心神都在那城门口,莫雷一身戎装,正策马飞驰而来。
而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左手提弓,右手后负,从箭囊中抽出一支,搭在那金玉生辉的硬弓上,双臂外拉,那天青色的劲装勾勒出臂上起伏的线条,随着弓的弧度加深,竟显出一种难言的威力。
少顷,弓如满月,扬手一撤,“怒风箭”呼啸而出,携天罡之气,破云而来,所经之处,血雾飞扬,却依旧不减怒风飞速,只瞬间,摧枯拉朽般直射莫雷首级。
那右将军还稍有些头脑,猛甩缰绳,欲使战马改道侧行。不过,太迟了,一箭命中,印堂一点,滴血不落,而那直直的上身还端坐在马背上,手里的缰绳仍未脱落。须臾之后便栽倒在地,永坠不起。
月氏军见主将身死也不见惊诧,反更加勇猛起来,幽都军打得甚是吃力,一场鏖战在所难免。
许驰远暗叫不好,立刻下马,割了莫雷的首级,飞身跃上城楼,那一身天青色的锦衣甚是夺目,“城下的月氏军听着,若不赶紧投诚相降,有如此人,不保全尸!”
生死悬于一线之间,此时最忌讳的莫不是“犹豫”二字,月氏众兵这一顿,情势立刻扭转,那五万精骑兵俨然驶入城内!
月氏败走示州,散兵游勇莫不北上奔逃,许驰远站在那高高的城楼上眼看着月氏大军北撤,却让手下人停止追击,曰:“穷寇莫追”。
可事实是怎样呢?幽都空城,急需撤兵回防,此其一,其二便是一炷香后的事了。
那时正是晌午,原该天高云淡之际天却陡然显出了橘黄的颜色,本不大的风势渐渐有了飞沙走石的意思,北方灰茫茫一片,不可视物,正是沙暴!
也许所谓的强大并不在于你占有了多少,而是你能够利用多少。月氏万万也不曾想到,原本占尽“天时”、“人和”的百万大军竟会在不足半日之内,被许驰远大败,且死伤惨重。
此一役便是大暨末年最为精彩的一战:幽都风役。
最终的结局便是,月氏退兵,割示州方圆百里之地,并允诺三十年不可来犯。
而那一役成就了西北兵马总督许驰远的足智多谋,成就了“天罡破云弓”重见天日的传奇,还给杜涵川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而这个谜在他与韩若鲤重返长安之际偶然解开,也令长安一夜惊变!
第二十六章 半月相
短短三月不足,许驰远便击退月氏百万大军,这无疑是教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但燕少千不会,此刻她正站在九龙壁前大打瞌睡,因为众朝臣的溢美之词一片又一片,淹得她实在是没有清醒的本事。
燕礼恭好歹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上了这么多年的早朝,勉强比她好上一点,但也是十分困倦,虽说夸的是自家亲信,但如此明显的拍马屁之举,着实也让他无法消受。
回头瞥了燕少千一眼,那丫头睡得正欢,可身体依旧绷得紧紧的,站得如同笔直的标枪。
仿佛有个人在睡着的时候都不忘保护自己一般,顿时燕礼恭心里有种温暖的感觉蔓延开来,一不小心化了心尖的一块冰,融成了水。
暗地里微叹了一口气,“唉,真是个没心没肺的丫头啊。”片刻便又觉得舍不得,站着怪累的,还是让她回爻园睡吧,于是冲李桓使了个手势,这本无意义的早朝,就这么毫无意义地结束了。
到了戌时,睡够了的燕少千披着一身夜色回到了昭德殿,继续她御前一品带刀侍卫的生涯,“那帮老家伙真是恶心得紧,不久前还对这西北兵马总督许驰远说三道四的,如今却都改了性子,赞口不绝啊,实在是令人生厌。”
抱怨了一半,她凑到燕礼恭跟前神秘兮兮地问道:“你整天就这么听他们在下边儿胡说八道就不烦吗?”
甜腻的芬芳呵在他的耳侧,燕礼恭奇异地心猿意马了,不过也只是一瞬而已,随后便自嘲般地笑笑,答道:“做皇帝可不就是整天听他们在下边儿胡说八道吗?”
那一番玩笑的做派,不甚在意间于眉间染上了一层寂寥的霜雪,忍了那么多年,忍得那么辛苦,才有那个闲情坐在乾元殿上的龙椅上看那一场场你争我斗的好戏,为什么还是不满足呢?他自己都有些奇怪了。
“少千啊,你来看看长安近日的进出记载。”烨州的江湖人士都来了,难道那个人真的准备好了吗?
“天枢阁的人,一定是微人让他们来的。”不咸不淡地道出答案,燕少千似乎毫无触动。一点也不奇怪啊,想必自己一入宫中,越微人就准备好了一切,这也是她在这内廷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
燕礼恭亦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不是因为他不在意,而是因为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燕少千下垂的发丝上,那一点微微的红色,就着烛火,莹莹的,竟像在发光。
他记得非常清楚,燕少千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许是这么多年越微人帮她打理得甚好的缘故,那三千青丝如锦缎一般,衬得她一袭墨色的天蚕锦衣都有些黯然失色的意思。
可这才在宫中呆了不到半月的时日,怎么就显出了红色?再看了看她耳上显眼的莲花印,燕礼恭的心“咯噔”颤了一声,难道是……
他不敢再想下去,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抚上那人的发,柔顺的青丝握在手中,充满了整个手掌,连带着那颗心也满了。他突然很想永远抚着这一把青丝,永远不想放手。
然,他不得不放手。
因为,越微人来了。
一袭红衣如血,飘然而至,毫无声息。
只静静站在昭德殿的门口,身后深夜暗如漆,月色凉如水。
只远远看着燕少千凑近燕礼恭胸口的脑袋和那一只将离未离的手,一言不发。
似乎感到空气中突然增加的压力,燕少千抬起头看到的便是红衣猎猎随风而动的越微人,“微人?你怎么来了?”那点许久之前的怨气早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了。
越微人不语,只是缓缓地向前,宫灯将他修长的身影投射在昭德殿的中央,飘摇又凄凉。
步步移来,是一路散尽了的盛开的曼陀罗,是一路飞舞着的翩跹的凤尾蝶,彳彳亍亍,直到停下。
漂亮的凤尾般的眼角流泻出赤色的光华,轻轻的、华丽的、动听的、沙哑的、慵懒的美妙声音只简单地问了一句:“你们在干什么?”
“没什么。”
“没什么。”
异口同声地回答,只是,一个坦坦荡荡,一个遮遮掩掩。
燕礼恭此时已是收回了那只覆在燕少千头发上的手,而越微人的眼睛依旧盯着方才他抚过的地方,眼中寒光一闪,霎时,舒展的远山眉蹙了起来,少千的头发……
那是他最熟悉的人,十三年来朝朝暮暮、时时刻刻看在眼里;那是他最珍惜的发,十三年来丝丝缕缕、缠缠绕绕握在掌中。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异常之处,那暗红色的微光怎么会出现在少千的头发上?疑惑的目光再次转到燕礼恭身上,带着质问的意思,“少千的头发怎么了?”
燕礼恭从不是胆小如鼠之辈,但不久前才经历过在那人手中窒息昏厥,那种死亡的威胁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任怎样努力都摆脱不掉。
再加上那人阿修罗般的凄艳哀绝,仿佛地狱幽冥似的阴冷残酷,不能触怒,他只有回答:“朕不是很清楚。”
其实他是知道一些的,但那似乎太过灵异,尚未确定之前他自己都不能相信。
“你不清楚?”
“你不清楚谁清楚?”
“少千这么些日子难道不是在你这三十七叔跟前吗?”
刻意突出了“三十七叔”这四个字,几个追问教燕礼恭也无法辩驳。
他无法辩驳的不是越微人的发问,而是对燕少千的亏欠,也许如果不是自己多疑,如果没有那蛊虫,事情就会很不一样吧。
“怎么,融帝不是辩才无碍,
闻人楼在长安独树一帜是因了风花雪月,可在江湖上声名远扬却是因了一把弓:天罡破云弓。
昔年,冠军侯闻人措卸甲归田,因尤嗜美色而建闻人楼于牡丹巷口。
当时的闻人楼有两样至宝,一是美人,曰:“满庭芬芳”,即历代闻人楼的当家花魁;二是良弓,曰:“天罡破云”,即当年闻人将军抗击胡虏、横扫千军如卷席时使的那把蟠龙金丝、玄铁玉扣硬弓。
只不过如今美人依旧笑春风,可那把传奇良弓却已不知所踪。
这样的来历,这样的名声,杜涵川这样素爱广纳奇闻异事的人如何能不知?遂道:“略有耳闻。”
“明日,本将便用这天罡破云弓射下他月氏右将军莫雷的脑袋。”缱绻的柳眉因了那狠绝的气势而飞扬跋扈起来。
而杜涵川一听心下狐疑,许家的养子何时得了那把名动天下的天罡破云弓?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露出来,莫非他与闻人楼亦有关联?
翌日,幽都军倾巢而出,大露后方空门,许驰远一身天青劲装,率二十万兵马亲临示州城下。
守门士官眼见黑压压的二十万大军向大营开来,赶忙通报。右将军莫雷得信立刻赶到城楼之上,又见当日夜袭之人,心头一把邪火顿时暴涨。
且看那人肆恣潇洒,跨马游街一般悠然而至,两军阵前竟不着铠甲,那雨过天青色的一袭锦衣,端的是玉树临风佳公子的风流,哪里有对阵的态度。
作为闻人辛,他是个极美的男人,妓院的老板,太熟悉什么叫景致、什么叫风采,他在燕礼恭跟前自是妖娆多姿、风姿绰约,尽管那人总是闭目避视,可他,不在意。
然,作为许驰远呢?许皇后的“长兄”,自然也是俊秀非常,那骨子里的媚色是怎么也退不掉的,只不过时常端着总督的架子,再加上那作为上位者天生的傲气,也没人敢轻视。
可这俊俏的容貌倒是真让右将军恼羞成怒了,“大暨的江山没人了吗?竟让你这乳臭未干的小子前来应战?”莫雷粗犷的脸上现出一副万般不屑的神情。
不过,许驰远修养上佳,只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不久前,右将军才着了在下这乳臭未干的小子的道,难道是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吗?”
只一句便教莫雷怒不可遏,果然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显然将“激将法”为何物忘得一干二净,立刻开了城门,准备出城应战。
南城门方开启一线,偷潜在城门下的步兵立刻如潮水般涌入,昨夜,许驰远已派了一千精兵趁着夜色埋伏在示州城墙之下,如今这支先锋只要突入示州城内,骑兵营便可顺势而入。
箭字形阵队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前推进,气势如虹。如今幽都近似空城一座,不进便只有失城败走的下场,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就是这样了。更何况,幽都城内饥荒尚在、旱情不减,唯有攻破示州,幽都军二十万兵马才有出路。
许驰远正是打的哀兵必胜的主意,只有如此才能破月氏大营于一瞬。
兵戎相见,挥斥杀伐,烽火狼烟,血染旌旗,而许驰远不为所动,他的全部心神都在那城门口,莫雷一身戎装,正策马飞驰而来。
而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左手提弓,右手后负,从箭囊中抽出一支,搭在那金玉生辉的硬弓上,双臂外拉,那天青色的劲装勾勒出臂上起伏的线条,随着弓的弧度加深,竟显出一种难言的威力。
少顷,弓如满月,扬手一撤,“怒风箭”呼啸而出,携天罡之气,破云而来,所经之处,血雾飞扬,却依旧不减怒风飞速,只瞬间,摧枯拉朽般直射莫雷首级。
那右将军还稍有些头脑,猛甩缰绳,欲使战马改道侧行。不过,太迟了,一箭命中,印堂一点,滴血不落,而那直直的上身还端坐在马背上,手里的缰绳仍未脱落。须臾之后便栽倒在地,永坠不起。
月氏军见主将身死也不见惊诧,反更加勇猛起来,幽都军打得甚是吃力,一场鏖战在所难免。
许驰远暗叫不好,立刻下马,割了莫雷的首级,飞身跃上城楼,那一身天青色的锦衣甚是夺目,“城下的月氏军听着,若不赶紧投诚相降,有如此人,不保全尸!”
生死悬于一线之间,此时最忌讳的莫不是“犹豫”二字,月氏众兵这一顿,情势立刻扭转,那五万精骑兵俨然驶入城内!
月氏败走示州,散兵游勇莫不北上奔逃,许驰远站在那高高的城楼上眼看着月氏大军北撤,却让手下人停止追击,曰:“穷寇莫追”。
可事实是怎样呢?幽都空城,急需撤兵回防,此其一,其二便是一炷香后的事了。
那时正是晌午,原该天高云淡之际天却陡然显出了橘黄的颜色,本不大的风势渐渐有了飞沙走石的意思,北方灰茫茫一片,不可视物,正是沙暴!
也许所谓的强大并不在于你占有了多少,而是你能够利用多少。月氏万万也不曾想到,原本占尽“天时”、“人和”的百万大军竟会在不足半日之内,被许驰远大败,且死伤惨重。
此一役便是大暨末年最为精彩的一战:幽都风役。
最终的结局便是,月氏退兵,割示州方圆百里之地,并允诺三十年不可来犯。
而那一役成就了西北兵马总督许驰远的足智多谋,成就了“天罡破云弓”重见天日的传奇,还给杜涵川留下了一个未解之谜,而这个谜在他与韩若鲤重返长安之际偶然解开,也令长安一夜惊变!
第二十六章 半月相
短短三月不足,许驰远便击退月氏百万大军,这无疑是教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但燕少千不会,此刻她正站在九龙壁前大打瞌睡,因为众朝臣的溢美之词一片又一片,淹得她实在是没有清醒的本事。
燕礼恭好歹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上了这么多年的早朝,勉强比她好上一点,但也是十分困倦,虽说夸的是自家亲信,但如此明显的拍马屁之举,着实也让他无法消受。
回头瞥了燕少千一眼,那丫头睡得正欢,可身体依旧绷得紧紧的,站得如同笔直的标枪。
仿佛有个人在睡着的时候都不忘保护自己一般,顿时燕礼恭心里有种温暖的感觉蔓延开来,一不小心化了心尖的一块冰,融成了水。
暗地里微叹了一口气,“唉,真是个没心没肺的丫头啊。”片刻便又觉得舍不得,站着怪累的,还是让她回爻园睡吧,于是冲李桓使了个手势,这本无意义的早朝,就这么毫无意义地结束了。
到了戌时,睡够了的燕少千披着一身夜色回到了昭德殿,继续她御前一品带刀侍卫的生涯,“那帮老家伙真是恶心得紧,不久前还对这西北兵马总督许驰远说三道四的,如今却都改了性子,赞口不绝啊,实在是令人生厌。”
抱怨了一半,她凑到燕礼恭跟前神秘兮兮地问道:“你整天就这么听他们在下边儿胡说八道就不烦吗?”
甜腻的芬芳呵在他的耳侧,燕礼恭奇异地心猿意马了,不过也只是一瞬而已,随后便自嘲般地笑笑,答道:“做皇帝可不就是整天听他们在下边儿胡说八道吗?”
那一番玩笑的做派,不甚在意间于眉间染上了一层寂寥的霜雪,忍了那么多年,忍得那么辛苦,才有那个闲情坐在乾元殿上的龙椅上看那一场场你争我斗的好戏,为什么还是不满足呢?他自己都有些奇怪了。
“少千啊,你来看看长安近日的进出记载。”烨州的江湖人士都来了,难道那个人真的准备好了吗?
“天枢阁的人,一定是微人让他们来的。”不咸不淡地道出答案,燕少千似乎毫无触动。一点也不奇怪啊,想必自己一入宫中,越微人就准备好了一切,这也是她在这内廷有恃无恐的原因之一。
燕礼恭亦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样子,不是因为他不在意,而是因为他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燕少千下垂的发丝上,那一点微微的红色,就着烛火,莹莹的,竟像在发光。
他记得非常清楚,燕少千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许是这么多年越微人帮她打理得甚好的缘故,那三千青丝如锦缎一般,衬得她一袭墨色的天蚕锦衣都有些黯然失色的意思。
可这才在宫中呆了不到半月的时日,怎么就显出了红色?再看了看她耳上显眼的莲花印,燕礼恭的心“咯噔”颤了一声,难道是……
他不敢再想下去,不由自主地伸出手,抚上那人的发,柔顺的青丝握在手中,充满了整个手掌,连带着那颗心也满了。他突然很想永远抚着这一把青丝,永远不想放手。
然,他不得不放手。
因为,越微人来了。
一袭红衣如血,飘然而至,毫无声息。
只静静站在昭德殿的门口,身后深夜暗如漆,月色凉如水。
只远远看着燕少千凑近燕礼恭胸口的脑袋和那一只将离未离的手,一言不发。
似乎感到空气中突然增加的压力,燕少千抬起头看到的便是红衣猎猎随风而动的越微人,“微人?你怎么来了?”那点许久之前的怨气早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了。
越微人不语,只是缓缓地向前,宫灯将他修长的身影投射在昭德殿的中央,飘摇又凄凉。
步步移来,是一路散尽了的盛开的曼陀罗,是一路飞舞着的翩跹的凤尾蝶,彳彳亍亍,直到停下。
漂亮的凤尾般的眼角流泻出赤色的光华,轻轻的、华丽的、动听的、沙哑的、慵懒的美妙声音只简单地问了一句:“你们在干什么?”
“没什么。”
“没什么。”
异口同声地回答,只是,一个坦坦荡荡,一个遮遮掩掩。
燕礼恭此时已是收回了那只覆在燕少千头发上的手,而越微人的眼睛依旧盯着方才他抚过的地方,眼中寒光一闪,霎时,舒展的远山眉蹙了起来,少千的头发……
那是他最熟悉的人,十三年来朝朝暮暮、时时刻刻看在眼里;那是他最珍惜的发,十三年来丝丝缕缕、缠缠绕绕握在掌中。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异常之处,那暗红色的微光怎么会出现在少千的头发上?疑惑的目光再次转到燕礼恭身上,带着质问的意思,“少千的头发怎么了?”
燕礼恭从不是胆小如鼠之辈,但不久前才经历过在那人手中窒息昏厥,那种死亡的威胁深深地烙在他的脑海里,任怎样努力都摆脱不掉。
再加上那人阿修罗般的凄艳哀绝,仿佛地狱幽冥似的阴冷残酷,不能触怒,他只有回答:“朕不是很清楚。”
其实他是知道一些的,但那似乎太过灵异,尚未确定之前他自己都不能相信。
“你不清楚?”
“你不清楚谁清楚?”
“少千这么些日子难道不是在你这三十七叔跟前吗?”
刻意突出了“三十七叔”这四个字,几个追问教燕礼恭也无法辩驳。
他无法辩驳的不是越微人的发问,而是对燕少千的亏欠,也许如果不是自己多疑,如果没有那蛊虫,事情就会很不一样吧。
“怎么,融帝不是辩才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