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落无间2 [58]
囚串供,儿臣以为如此未免太牵强了些。"
这话一出,涉案大臣都是面上变色,心中暗道不妙,二殿下这话究竟是何意图,难道皇爷要借此案来整顿朝堂,肃清朋党余毒。。。。。。。一干大臣心中揣测,胆战心惊。
博政转眼殿中大臣一圈,又说道:"却是儿臣也不信内阁中会有人牵涉此案,依儿臣所见,此供证应是周邦康恶意捏造。这周邦康很有几分才谋心计,很可能是见锦衣卫前去提审,便借机捏造这等谎言来混淆视听,为自己多争取几日活命,以图后谋。"
三皇爷听得,微微点头,说道:"皇儿所言甚是。就此案来说,本皇也不信内阁会有人牵涉其中。"
一干大臣听了这话,终于松了口气。又暗忖,要说这案子博萱没在背后搞花样,那是任谁也不信,却是这女孩实是在会诡辩,抓不住她把柄,只得让她含混过去。二殿下这话虽然明里是为我们这帮内阁大臣除了罪名,暗地却也是在为博萱开脱,既然二殿下也如此护着她,咱们也见好就收,不必再纠缠下去了,省得又引火烧身。
一干大臣叩谢皇恩拍了几句马屁,正想再说几句场面话就让这场朝堂纷争不了了之。却听得万晋安又进言道:"禀皇爷,既然此案再无枝节,臣以为,应就此结案。请皇爷下旨将这干逆贼即日处斩,以正律法。"
江萱一听大急,叫道:"不行!"
三皇爷眉毛一扬,喝道:"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大呼小叫。"
江萱微微一怔,赶紧拜首求情道:"三皇爷,我师傅顾熹一向淡泊名利,不问政事,以他的性情又怎会参与谋反,此次完全是被无辜牵连。求三皇爷开恩赦免顾师傅。"
三皇爷皱眉不语。
万晋安进言道:"小姐此言差也,这周邦康非但是顾熹的得意弟子更是他的女婿,他二人一向来往密切。这周邦康密谋造反之事,要说顾熹一点不知,那也是难以让人取信。更何况,还在顾熹书房查抄出周邦康与反贼来往的书信。正所谓罪证确凿,顾熹是罪有应得。"对三皇爷说道:"皇爷,臣认为即便如周邦康供状所说,那些书信是无意中失落在顾熹书房的,也不能就此证明顾熹没有参与谋反。周邦康从小在顾熹门下长大,与顾熹情同父子,周邦康谋反,顾熹又怎会对此一无所知。臣以为这周邦康一案,顾熹实是牵涉颇深,即便按连坐之法,顾熹也当在株连之内,万无赦免之理。"
江萱气怒交加,喝道:"万首宰,你究竟跟我师傅有何仇怨,非要致我师傅于死地。"
万晋安不愠不怒,神色自若,说道:"小姐,老臣与顾熹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老臣只是就事论是而已。朝廷有律法明规,谋逆大罪决不能赦。小姐可还记得,定远侯因牵涉谋反也被满门处斩于市,无一赦免。皇亲国戚尚无徇情之理,何况顾熹虽然名满天下,却也不过是一介草民儒生,如何能轻易赦免。小姐不明天朝律法,如有机会可去刑部查询相关条例,当知老臣并未刻意针对顾熹,更明白此案刑部也是按例判决,并无重判之嫌。"
江萱无言可辩,气急败坏,怒道:"万晋安,你欺我不明律法么。哼,我曾参与修律,对朝廷律法当然清楚得很。顾熹是我的师傅,即便他真的犯了死罪也可酌情减轻量刑,更何况他还是无辜的。哼,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不许你们杀我师傅!"
殿中大臣听得哭笑不得,这话也太有些强词夺理了,这女孩竟然在朝堂上耍刁蛮,这可实在是有趣更让人好笑。在朝堂上也敢如此放肆,却是太不知进退了。
万晋安面色诧异,说道:"小姐这话,老臣可就不太明白了。为何顾熹是你师傅就可以酌情减轻量刑?老臣愚钝,还请小姐明示。"
见万晋安咄咄逼人,江萱又气又急,情急之下刁蛮性子发作才说了那话,此刻听得万晋安的责问,不由面上一红,嚅嗫道:"我,我。。。。。。"抬头看向三皇爷,嘴一瘪,发气道:"师傅是你给我选的,现在又要杀他,这算什么!你要是杀了顾师傅,我以后就不念书了。"
此言一出,满殿大臣皆是愕然,这是什么话。
听得这话,博政差点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赶紧略低了头,唇边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三皇爷啼笑皆非,重重一拍书案,喝道:"胡闹!你当朝堂是什么地方,竟然说这些无稽的话语。哼,这里没你什么事了,退下去。"
江萱心头一跳,这当头自己被赶出朝堂,顾师傅就死定了,情急下也顾不了许多了,马上认错,拜首在地,说道:"萱儿出言莽撞,三。。。。。。三皇叔息怒。"
这话一出,众大臣尽皆变色。三皇叔三字如惊天巨雷在殿中炸响,众大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个跪在殿前的小女孩。
曹鄞听得这话,更是犹如五雷轰顶,脑中轰然一声,顿时思维停顿,眼中惊骇欲绝直楞楞的呆看着江萱,嘴唇颤抖,啊的一声,一口气转不过来,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在地,身旁的大臣眼明手快,一把扶住全身发软曹鄞,低声问道:"曹大人怎么了!" 半晌,曹鄞才威颤颤的指了江萱,颤抖着嘴唇,骇然道:"她,她。。。。。。"那大臣也是满面震惊,压低声音道:"原来她是公主。天,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暗想,这博萱的身世来历满朝皆知,她分明是犯官之女,怎会成了公主,这事可实在是奇特得很。听说去年皇上册封了一名民女为公主,极尽宠爱,难道这公主就是她。却是一名被没籍册的犯官之女如何会被封为公主?这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江萱抬起头来,看着三皇爷,目光清定,神情肃穆,说道:"三皇叔,儿臣记得律宗有记载,太宗皇的师傅因无意中牵涉重案,愧疚之下自尽谢罪。太宗皇痛失恩师,感念恩师教导之德,就下发谕令:我朝太傅犯过,可念其教导皇子之功,酌情处理。顾熹既然是萱儿的师傅,就,就当居太傅之职。求三皇叔开恩,饶了儿臣的恩师。"
第 33 章
三皇爷眉毛一挑,凝神看了江萱片刻,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爽朗欢畅,面上很是欢喜,单手一拍龙椅扶手,笑道:"不错,太宗皇是下过这样谕旨,哈哈,你倒是记得清楚。"
殿中大臣终于从震惊中醒悟过来,一名脑筋转得快的大臣马上出列奏道:"禀三皇爷,臣以为顾熹一案确实疑点颇多,仅凭几封书信便认定顾熹涉嫌谋反实是证据不足。"
众大臣此时已是明白眼前的事多少是有些蹊跷的,却不管如何蹊跷,那都是皇家自个的事,我们这些做臣下的是不能去深究的。现下,自己只要看懂形势,推波助澜便是大大遂了主子的心意。当下众大臣纷纷附和,争先恐后的上奏为顾熹求情,讨好江萱。
见江萱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三皇爷招手让江萱近前,说道:"萱儿,到三皇叔近前来。"
江萱应是,走上九龙阶,站了三皇爷旁边,小心问道:"三皇叔,你答应萱儿了吗?"
三皇爷微笑不语,只看着江萱,眼中满是笑意。
江萱悄悄瞟一博政,见博政也是满面笑容看了自己,那眼中谑笑的意味更重。江萱狠狠瞪了博政一眼,心中暗骂,臭二哥哥,这时候也不替我说话,只在那里笑话我。心念一转,在三皇爷腿边跪了下来,轻轻拉了三皇爷的手,低声说道:"三叔,萱儿求您,饶了顾师傅吧,萱儿求您了。"
三皇爷微笑点头,拉手让江萱起身,温言道:"萱儿,起来。"转眼看了殿中大臣,缓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以为顾熹求情,本皇就念在他苦心教诲皇儿的份上赦免了他。"
江萱大喜,眉开眼笑的直说谢三皇叔恩典。
三皇爷执了江萱的手站起身来,目光威严,看着殿下一众大臣,朗声道:"诸位爱卿,公主为体察民情方便行事,这才化名博萱,借博家幼女的身份在民间行走。此事当属朝中机密。"目光森严从殿中大臣面上一一扫过,沉声道:"倘或有人泄露公主身份,定当以重罪论处。各位爱卿可听明白了。"
众大臣心中一凛,齐声道:"臣等谨尊皇爷旨意,决不敢违。" 又才向江萱行礼,正式参见公主。
散了早朝,三皇爷正要向后宫而去。江萱跑了过来,缠着三皇爷说话。
江萱撒娇道:"三叔,三叔。萱儿还有件事想求您开恩呢!"
三皇爷笑道:"小丫头的事还真不少,唔,说吧,你又想玩什么花样?"
江萱面上居然有些苦闷,说道:"三叔,你别取笑萱儿!萱儿是说正事呢。恩,萱儿想求三叔开恩把顾师傅的两个小外孙一并赦免了!"
三皇爷眉头微微一皱,正色道:"萱儿,三叔之所以会赦免顾熹,有两个原因。一则正如你所说,他是你的师傅,按太宗皇谕令,太傅犯过可酌情处理。这二则却是如朝臣们所奏,这顾熹牵涉谋反一案,也可说是证据不足。倘或就此杀了顾熹,非但朝野间有所非议,也会让天下仕子寒心。至于周邦康的那两个儿子,却无丝毫赦免的理由。"微微摇头,说道:"三叔不能答应你。"见江萱面色焦急,还想求情。三皇爷轻握了江萱的手,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两下,说道:"三叔也实话告诉你,我开初批准处死顾熹并非当真要杀他,三叔不过是想看看你怎么出手救你师傅罢了。"笑道:"想不到你这丫头这么大胆,竟然连内阁大臣也敢陷害。"捏捏江萱的脸蛋,目光炯炯看了江萱,有些严厉道:"记着,以后不可如此胡闹了。"
江萱眉毛一跳,只得低声应是。
见江萱低头不语,神情郁郁不乐,三皇爷又笑道:"小丫头,三叔闭关这些日子你没调皮罢?唔,告诉三叔,这几日你都干了些什么?"
江萱心头一紧,赶紧抬起头来,强笑道:"萱儿现在哪里还敢调皮呢,即便三叔不在,萱儿也很自觉学习功课的。"
三皇爷:"唔,你有这么乖么?"
江萱使劲点头,说:"当然了,当然了。萱儿怎么敢骗三叔呢。"又赶紧转移话题,说道:"三叔,我母后也来了呢。萱儿自然是表现得更好了!"
三皇爷哈哈大笑,说道:"难怪你胆子越发的大了,原来是仗着有大嫂给你撑腰。"
说话间,却见皇后带了几名贴身宫人迎面而来。原来皇后听说江萱被急宣到朝堂,只担心江萱又闯了什么祸,听得朝堂散了,便赶紧来打探消息。
见江萱跟三皇爷有说有笑,皇后才松了口气。近前见礼后,皇后牵过江萱,低声询问道:"萱儿你没在朝堂捣乱罢,可担心死母后了。"
三皇爷笑道:"大嫂,你莫担心。萱儿如今可是乖巧得很,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会闯祸胡闹的小丫头片子了。"瞄了江萱一眼,又说道:"小丫头虽然有时也耍耍刁蛮性子,好在现在有大嫂看着她,想来以后会更加的听话,我这个叔叔也不用再多操心了。"
皇后听得这话,知道三皇爷是不会追究江萱昨日
这话一出,涉案大臣都是面上变色,心中暗道不妙,二殿下这话究竟是何意图,难道皇爷要借此案来整顿朝堂,肃清朋党余毒。。。。。。。一干大臣心中揣测,胆战心惊。
博政转眼殿中大臣一圈,又说道:"却是儿臣也不信内阁中会有人牵涉此案,依儿臣所见,此供证应是周邦康恶意捏造。这周邦康很有几分才谋心计,很可能是见锦衣卫前去提审,便借机捏造这等谎言来混淆视听,为自己多争取几日活命,以图后谋。"
三皇爷听得,微微点头,说道:"皇儿所言甚是。就此案来说,本皇也不信内阁会有人牵涉其中。"
一干大臣听了这话,终于松了口气。又暗忖,要说这案子博萱没在背后搞花样,那是任谁也不信,却是这女孩实是在会诡辩,抓不住她把柄,只得让她含混过去。二殿下这话虽然明里是为我们这帮内阁大臣除了罪名,暗地却也是在为博萱开脱,既然二殿下也如此护着她,咱们也见好就收,不必再纠缠下去了,省得又引火烧身。
一干大臣叩谢皇恩拍了几句马屁,正想再说几句场面话就让这场朝堂纷争不了了之。却听得万晋安又进言道:"禀皇爷,既然此案再无枝节,臣以为,应就此结案。请皇爷下旨将这干逆贼即日处斩,以正律法。"
江萱一听大急,叫道:"不行!"
三皇爷眉毛一扬,喝道:"放肆!朝堂之上岂容你大呼小叫。"
江萱微微一怔,赶紧拜首求情道:"三皇爷,我师傅顾熹一向淡泊名利,不问政事,以他的性情又怎会参与谋反,此次完全是被无辜牵连。求三皇爷开恩赦免顾师傅。"
三皇爷皱眉不语。
万晋安进言道:"小姐此言差也,这周邦康非但是顾熹的得意弟子更是他的女婿,他二人一向来往密切。这周邦康密谋造反之事,要说顾熹一点不知,那也是难以让人取信。更何况,还在顾熹书房查抄出周邦康与反贼来往的书信。正所谓罪证确凿,顾熹是罪有应得。"对三皇爷说道:"皇爷,臣认为即便如周邦康供状所说,那些书信是无意中失落在顾熹书房的,也不能就此证明顾熹没有参与谋反。周邦康从小在顾熹门下长大,与顾熹情同父子,周邦康谋反,顾熹又怎会对此一无所知。臣以为这周邦康一案,顾熹实是牵涉颇深,即便按连坐之法,顾熹也当在株连之内,万无赦免之理。"
江萱气怒交加,喝道:"万首宰,你究竟跟我师傅有何仇怨,非要致我师傅于死地。"
万晋安不愠不怒,神色自若,说道:"小姐,老臣与顾熹往日无怨近日无仇,老臣只是就事论是而已。朝廷有律法明规,谋逆大罪决不能赦。小姐可还记得,定远侯因牵涉谋反也被满门处斩于市,无一赦免。皇亲国戚尚无徇情之理,何况顾熹虽然名满天下,却也不过是一介草民儒生,如何能轻易赦免。小姐不明天朝律法,如有机会可去刑部查询相关条例,当知老臣并未刻意针对顾熹,更明白此案刑部也是按例判决,并无重判之嫌。"
江萱无言可辩,气急败坏,怒道:"万晋安,你欺我不明律法么。哼,我曾参与修律,对朝廷律法当然清楚得很。顾熹是我的师傅,即便他真的犯了死罪也可酌情减轻量刑,更何况他还是无辜的。哼,不管你们怎么说,反正我不许你们杀我师傅!"
殿中大臣听得哭笑不得,这话也太有些强词夺理了,这女孩竟然在朝堂上耍刁蛮,这可实在是有趣更让人好笑。在朝堂上也敢如此放肆,却是太不知进退了。
万晋安面色诧异,说道:"小姐这话,老臣可就不太明白了。为何顾熹是你师傅就可以酌情减轻量刑?老臣愚钝,还请小姐明示。"
见万晋安咄咄逼人,江萱又气又急,情急之下刁蛮性子发作才说了那话,此刻听得万晋安的责问,不由面上一红,嚅嗫道:"我,我。。。。。。"抬头看向三皇爷,嘴一瘪,发气道:"师傅是你给我选的,现在又要杀他,这算什么!你要是杀了顾师傅,我以后就不念书了。"
此言一出,满殿大臣皆是愕然,这是什么话。
听得这话,博政差点扑哧一声笑出声来,赶紧略低了头,唇边是抑制不住的笑意。
三皇爷啼笑皆非,重重一拍书案,喝道:"胡闹!你当朝堂是什么地方,竟然说这些无稽的话语。哼,这里没你什么事了,退下去。"
江萱心头一跳,这当头自己被赶出朝堂,顾师傅就死定了,情急下也顾不了许多了,马上认错,拜首在地,说道:"萱儿出言莽撞,三。。。。。。三皇叔息怒。"
这话一出,众大臣尽皆变色。三皇叔三字如惊天巨雷在殿中炸响,众大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耳朵,目瞪口呆的看着那个跪在殿前的小女孩。
曹鄞听得这话,更是犹如五雷轰顶,脑中轰然一声,顿时思维停顿,眼中惊骇欲绝直楞楞的呆看着江萱,嘴唇颤抖,啊的一声,一口气转不过来,眼前一黑,差点一头栽倒在地,身旁的大臣眼明手快,一把扶住全身发软曹鄞,低声问道:"曹大人怎么了!" 半晌,曹鄞才威颤颤的指了江萱,颤抖着嘴唇,骇然道:"她,她。。。。。。"那大臣也是满面震惊,压低声音道:"原来她是公主。天,真是让人难以置信。"暗想,这博萱的身世来历满朝皆知,她分明是犯官之女,怎会成了公主,这事可实在是奇特得很。听说去年皇上册封了一名民女为公主,极尽宠爱,难道这公主就是她。却是一名被没籍册的犯官之女如何会被封为公主?这实在让人想不明白。
江萱抬起头来,看着三皇爷,目光清定,神情肃穆,说道:"三皇叔,儿臣记得律宗有记载,太宗皇的师傅因无意中牵涉重案,愧疚之下自尽谢罪。太宗皇痛失恩师,感念恩师教导之德,就下发谕令:我朝太傅犯过,可念其教导皇子之功,酌情处理。顾熹既然是萱儿的师傅,就,就当居太傅之职。求三皇叔开恩,饶了儿臣的恩师。"
第 33 章
三皇爷眉毛一挑,凝神看了江萱片刻,终于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爽朗欢畅,面上很是欢喜,单手一拍龙椅扶手,笑道:"不错,太宗皇是下过这样谕旨,哈哈,你倒是记得清楚。"
殿中大臣终于从震惊中醒悟过来,一名脑筋转得快的大臣马上出列奏道:"禀三皇爷,臣以为顾熹一案确实疑点颇多,仅凭几封书信便认定顾熹涉嫌谋反实是证据不足。"
众大臣此时已是明白眼前的事多少是有些蹊跷的,却不管如何蹊跷,那都是皇家自个的事,我们这些做臣下的是不能去深究的。现下,自己只要看懂形势,推波助澜便是大大遂了主子的心意。当下众大臣纷纷附和,争先恐后的上奏为顾熹求情,讨好江萱。
见江萱眼巴巴的看着自己,三皇爷招手让江萱近前,说道:"萱儿,到三皇叔近前来。"
江萱应是,走上九龙阶,站了三皇爷旁边,小心问道:"三皇叔,你答应萱儿了吗?"
三皇爷微笑不语,只看着江萱,眼中满是笑意。
江萱悄悄瞟一博政,见博政也是满面笑容看了自己,那眼中谑笑的意味更重。江萱狠狠瞪了博政一眼,心中暗骂,臭二哥哥,这时候也不替我说话,只在那里笑话我。心念一转,在三皇爷腿边跪了下来,轻轻拉了三皇爷的手,低声说道:"三叔,萱儿求您,饶了顾师傅吧,萱儿求您了。"
三皇爷微笑点头,拉手让江萱起身,温言道:"萱儿,起来。"转眼看了殿中大臣,缓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以为顾熹求情,本皇就念在他苦心教诲皇儿的份上赦免了他。"
江萱大喜,眉开眼笑的直说谢三皇叔恩典。
三皇爷执了江萱的手站起身来,目光威严,看着殿下一众大臣,朗声道:"诸位爱卿,公主为体察民情方便行事,这才化名博萱,借博家幼女的身份在民间行走。此事当属朝中机密。"目光森严从殿中大臣面上一一扫过,沉声道:"倘或有人泄露公主身份,定当以重罪论处。各位爱卿可听明白了。"
众大臣心中一凛,齐声道:"臣等谨尊皇爷旨意,决不敢违。" 又才向江萱行礼,正式参见公主。
散了早朝,三皇爷正要向后宫而去。江萱跑了过来,缠着三皇爷说话。
江萱撒娇道:"三叔,三叔。萱儿还有件事想求您开恩呢!"
三皇爷笑道:"小丫头的事还真不少,唔,说吧,你又想玩什么花样?"
江萱面上居然有些苦闷,说道:"三叔,你别取笑萱儿!萱儿是说正事呢。恩,萱儿想求三叔开恩把顾师傅的两个小外孙一并赦免了!"
三皇爷眉头微微一皱,正色道:"萱儿,三叔之所以会赦免顾熹,有两个原因。一则正如你所说,他是你的师傅,按太宗皇谕令,太傅犯过可酌情处理。这二则却是如朝臣们所奏,这顾熹牵涉谋反一案,也可说是证据不足。倘或就此杀了顾熹,非但朝野间有所非议,也会让天下仕子寒心。至于周邦康的那两个儿子,却无丝毫赦免的理由。"微微摇头,说道:"三叔不能答应你。"见江萱面色焦急,还想求情。三皇爷轻握了江萱的手,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两下,说道:"三叔也实话告诉你,我开初批准处死顾熹并非当真要杀他,三叔不过是想看看你怎么出手救你师傅罢了。"笑道:"想不到你这丫头这么大胆,竟然连内阁大臣也敢陷害。"捏捏江萱的脸蛋,目光炯炯看了江萱,有些严厉道:"记着,以后不可如此胡闹了。"
江萱眉毛一跳,只得低声应是。
见江萱低头不语,神情郁郁不乐,三皇爷又笑道:"小丫头,三叔闭关这些日子你没调皮罢?唔,告诉三叔,这几日你都干了些什么?"
江萱心头一紧,赶紧抬起头来,强笑道:"萱儿现在哪里还敢调皮呢,即便三叔不在,萱儿也很自觉学习功课的。"
三皇爷:"唔,你有这么乖么?"
江萱使劲点头,说:"当然了,当然了。萱儿怎么敢骗三叔呢。"又赶紧转移话题,说道:"三叔,我母后也来了呢。萱儿自然是表现得更好了!"
三皇爷哈哈大笑,说道:"难怪你胆子越发的大了,原来是仗着有大嫂给你撑腰。"
说话间,却见皇后带了几名贴身宫人迎面而来。原来皇后听说江萱被急宣到朝堂,只担心江萱又闯了什么祸,听得朝堂散了,便赶紧来打探消息。
见江萱跟三皇爷有说有笑,皇后才松了口气。近前见礼后,皇后牵过江萱,低声询问道:"萱儿你没在朝堂捣乱罢,可担心死母后了。"
三皇爷笑道:"大嫂,你莫担心。萱儿如今可是乖巧得很,她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只会闯祸胡闹的小丫头片子了。"瞄了江萱一眼,又说道:"小丫头虽然有时也耍耍刁蛮性子,好在现在有大嫂看着她,想来以后会更加的听话,我这个叔叔也不用再多操心了。"
皇后听得这话,知道三皇爷是不会追究江萱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