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 [6]
“回禀陛下,草民十七岁。”
“回禀陛下,草民十六岁。”
“回禀陛下,草民十八岁。”
“回禀陛下,草民十五岁。”
原来是等差数列,很均匀嘛,“按年岁大小从左到右排列,”宇文思源看着那四个迅速排好的影卫,“从今以后你们就叫,宣福、宣泰、宣安、宣康吧。”
那四人谢过赐名,又跪拜后,宇文思源从坐上站起来,走到他们面前,笑着说,“你们是夜岚选送过来的,朕信得过,以后朕的安危就要靠你们了。”没办法,他们比现在的她强了太多。
那四人身躯一阵,又反复的谢了恩,今日宇文思源饱受“立夏们”的折磨也不想多说什么,便让他们退下。
等到看见他们“嗖”的一下都不见了,宇文思源眼角抽了抽,果然是影卫啊。
宇文涟看这女儿几不可闻的叹了声,女儿现在想什么几乎都写在她那张脸上,如果只在他面前这样他自然高兴,只是若在外臣面前也如此做派,可就需要费费脑筋,好好磨练她一番了。
作者有话要说:偶要加快思源的成长速度
第十章
第十章
艳阳天,和风荡荡,杨柳依依。御花园一角的亭子里传来朗朗读书的声音。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宇文思源摇头晃脑的背着今天父君留下的课业。古人读书可不比现代人读了就算了,现代人读书只需要有个大体概念,需要时在再百度搜一下即可,虽然浮躁,但不得不承认十分快捷。而古人读书不单要了解文章的大意和里面用典的出处,最可怕的是要读一本背一本呀。这对于用惯了快捷、方便的资料库的宇文思源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挑战的并不是智慧,而是自己浮躁的心态。
可是她不能不学、不能不背,因为在朝堂上,那些科班出身的大臣们谈起问题处处引经据典,不学习又怎么能知道他们要讲什么呢?他们可是将这些典籍里的名言警句当作常用成语来使用的,出现次数的频繁简直令人发指。宇文思源虽然有心要简化奏章、不要通篇“子曰”、“《诗》云”,但也要将来真正亲政了再说,现在多数奏章都是由父君批阅的,他既然熟悉这样满篇“经典”的奏章,那她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她现在只是个六岁的童子,虽然她也要去上早朝,虽然父君也有意识的与她论政,但要说亲政那是还早,要做的不过是学习经书、六艺,还有练练她的毛笔字而已。她前世倒是临摹过颜体,在那个世界女子临摹颜体显得阳刚厚重了些,但是放到这个世界倒是刚好。不过她的字用来写小楷还是勉强了些,两个字——要练。不然以后轮到她批奏章时可就没脸见人了。
背完了书,命人在案上铺开纸张,白露在一旁研好了墨,宇文思源拿过一只紫豪宣笔,俯下身认真的写起来。古代做书多用悬腕,实在极费力气,即使她练习武术、骑射使得力气大长,也每日不过才能练上千字。
宇文涟一进御花园便看到那孩子正低着头俯在案上在凉亭里练字。示意众人不要出声,便走进了亭子坐在亭子的一角看那孩子聚精会神的临摹。浓密纤长的睫毛微微颤动,有如蝶翼一般,明媚的阳光斜斜的照在她的白皙的脸上,温润如玉。一身月白绣五爪金龙的常服外罩紫色的鲛绡纱衣,越发显得精神。这孩子越长越标致了。
“父君,您什么时候来的?快来帮孩儿看看字可有长进?”宇文思源刚刚练完字,甩甩手,抬头便见父君坐在亭子里,走过去递上了辛苦一个时辰的劳动成果。
宇文涟接过孩子手里的虎皮宣,看那日益坚实的字体,不禁赞赏的笑道,“这字的确有长进,沉稳了不少。”
“父君,孩儿这么努力练字,可有什么赏赐呀。”宇文思源爬上父君的腿,虽然在外面她是小皇帝,但是在宇文涟的面前,不过是年只六岁的需要疼爱的孩童罢了。前世未能拥有的亲情,这世宇文思源下意识的想在宇文涟身上寻找。
“你呀,学那些臣子做甚,大凛都是你的,又要父君赏什么。”宇文涟好笑的点点女儿的鼻头。这孩子到底知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呀。
“孩儿想要紫珠。”宇文思源的脸鼓成个包子,见父君打太急,她只得直奔主题
。
“这倒不难,午膳过后父君便去凛渊给你取来。”宇文涟答的爽快却不是宇文思源想要的。
“父君,总要您取紫珠多麻烦,不如带孩儿一起去,以后若有需要,孩儿独自去捞就好了。”这才是正题。
宇文涟看着笑的一脸灿烂的女儿,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带你去是可以,不过,凛渊可不是一般的地方,以后你要去的时候,需有父君陪伴方可。”
“好。”她很干脆的答应。宇文思源想去凛渊的原因,说白了,不过是好奇而已。皇宫已经被她逛滥了,又不能随意出宫,于是便想到了皇宫后山的禁地——凛渊。在她的眼里,那里是个充满着神话传说的极具人文观赏意义的旅游观光胜地。
于是午膳过后,父君拉着她的手进入了密道,不过一柱香的时间就走到了。如果要从正路进凛渊,不但需要钦天监的登记,而且山路盘旋路途极远,远远不及从密道进入快捷、方便。所以,如果不是举行祭祀,皇族一般都是通过这条密道进入凛渊。
宇文思源看着紫雾掩映下的凛渊,不禁赞叹,果然很神秘,是神话出品的好地方。
待走进紫雾,行了约有百米以后,雾气却突然淡了下来。宇文思源深吸了口气,浓郁的冷香扑面而来,不禁暗负原来父君身上的香气得自此处。再看向那凛渊,清澈的水中长着大片妖艳的红莲,莹白色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那细沙铺就的水底上不时点缀着五彩纷呈的石头和晶莹的紫蚌,紫蚌开阖间可以看见里面微微发出的紫色莹光的紫珠,淡淡的紫雾就像给凛渊拢了层紫色的轻纱一般,使得她更显梦幻。岸上的一块巨石旁长着一柱十人也不能合抱的紫色婴树,婴树上面结满紫皮奶果,奶果成熟后会从树上掉落,坠入渊里发出“噗通”的声音。
真是人间仙境。
宇文思源不由自主的走进凛渊,似乎那才是她初始的地方。
“疼……”进入凛渊的那一刻她不禁疼的叫出声来!宇文思源皱紧眉头,不知为什么她虽疼痛莫名却并不想离水上岸,待剧烈的灼烧般的疼痛过后,她发现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有不知名的力量在身体里不断冲刷。
转头看看父君,及膝的长发在水中如水草般摇曳,将只着单衣的颀长身躯密密包裹,只是因为疼痛,他脸色有些苍白。想到父君每次来取紫珠时所经历的疼痛,宇文思源有些黯然。
她太任性了。
“凛渊水虽然入的时候疼痛万分,但如果经受的住,对身体和修为有莫大的好处,父君这些年常来这里,武功也精进了不少,得了不少好处。”看出了女儿的自责,宇文涟笑着拍拍孩子的小脸。“皇儿现在也会水了,以后常陪父君来可好?可是切莫要独自前来,如果出了什么事却是不好。”
“嗯。以后都陪父君一起来。”宇文思源弱弱的回道。
“可惜这凛渊不是谁都能来的,对于受不住凛渊水的烈的人来说,这水无异于毒水,皇儿可不要带别人前来。”其实到现在宇文涟也不知道为什么他能入得凛渊,他也曾稀释过凛渊的水找来死刑犯试验,却都死了。千年来能活着出入这里的也不过只有四人,只能说,是天意。
宇文思源懒洋洋的泡着凛渊水,低头暗暗寻思,最后觉得,这可能是异界版的虚不受补。体质不同,结果不同。
作者有话要说:咳~偶家公园旁边的莲池水非常浑浊,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莲池都是这样的
8过是也米关系,咱这是架空,随意幻想
另:凛渊水请自行想像济南趵突泉的泉水,真是清澈!但是偶窃以为,如果泉水里不是养着那些又黑又胖的鲤鱼而是换成锦鲤的话可能会更漂亮。这是偶对趵突泉的唯一的小小怨念。当年去是这样,不知道现在变了没有。那些鲤鱼真的真的太肥大了,流口水的某只……
希望这么评价趵突泉不会得罪人……罩钢盔逃跑ING
第二卷:吾家有女初长成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宣德八年,崇德帝初亲朝政,时年十岁。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当各部惴惴不安的猜测皇帝要从哪里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立威时,谁都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先从国子监这个匪夷所思的地方下手。
先是倡导理学的原国子监祭酒葛慧被升调任职通政使司的通政使,接着居然提拔了只在计数学颇有造诣的张叡为国子监祭酒。要知道“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算法排名最末,一般而言,能担任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的都是在礼、乐方面有突出造就的学者。没想到这次居然会提名张叡担任。
但更大的震动还在其后,张叡继任不久,皇帝就命令国子监改制。将算学的编制由“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变更为“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助教五人,从六品上”,这是仅次于讲授五经的国子学的编制!另外还增设了格物学一门,授以万物之法,编制参照太学。
这是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号,透露了皇帝的意向和喜好。然而各位精习礼乐出身的大臣们也不好出面阻拦。一是,因为这次改制并没有牵动六部的利益,原国子监祭酒甚至还被升了官。再者,六艺之中“数”虽然排在最末,但这也是自古以来便被儒学倡导的基本能力之一。而格物一门出自《礼记*大学》,格物致知更是书中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熟读经史典籍的大臣们自然不会出面反对,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于是在一片诡异的沉默中,这道诏令被执行了下去。
大臣们的震惊还未平复,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每三年举行一次发明创造的评选,许以赏金,有突出贡献者可直接入工部任职。参选者可以自行报名也可以由朝中大臣、各地官员可以推举,推举人选入围、得魁算入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