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初夏栀子花》 [21]
止一次的找过我谈话。
“初夏啊,我知道你母亲得了那种病,我很遗憾……可是,你现在处在关键时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千万不能因此而分心呀!再过三个月就要高考了,你得拿出全力来好好复习,以你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不要因为担心母亲的病,而影响情绪、影响高考,否则你会抱憾终生、而你母亲也会因此而内疚的。”
等他说完,我抬起眼冷冷的看着他道:“陈老师,我知道了。如果你说完了的话,我可以走了吗?”班主任诧异的看着我,仿佛突然之间不认识我了一样,半晌才点点头。
很快的,高考就在这种苦闷压抑的日子中来临。没有什么超常发挥,我依然没有考好,那样的分数最多只能读个一般本科。
可心高气傲的我所填的志愿只有一个,只有北医、全是北医!
于是我落榜了!
几乎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在替我惋惜。有人说我执拗、有人说我太心高气傲、有人说我运气不好、还有人鼓励我坚持自己的理想、明年再考。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拿着理想的分数抑制不住满脸的欣喜之色,我只有黯然。内心里分明有一种灰色的东西蔓延开来,那是酸涩和苦楚。
一向骄傲的我承受了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重的一次打击和失败,所以那种苦只有我自己知道到底有多苦……
如同小时候吃过的黄莲,从嘴里一直苦到了心里,甚至连说出来的话也带着满满的苦意。
燕莎和张庭都考上了第一志愿填报的学校。燕莎考的是南京邮电,而成绩一向优秀的张庭考上了著名的南大。不知道是张庭为了追随燕莎,还是燕莎想要跟着张庭,总之两人很有默契的填报了同一个城市的学校,于是两人又在一起了。
记得在快要去南京读书的前一天,燕莎和张庭一起来医院看我和我母亲。那一天,燕莎和张庭说了许多笑话不停的逗我和母亲开心。母亲居然难得的气色很好,那一天居然笑得很开心,要知道平常她连笑也不敢笑的,那样很容易引发连绵不断的咳嗽和气喘。
我知道,她是看到我有这样好的朋友而替我高兴。
我又何尝不高兴?虽然我早已故意疏远他们,可他们毕竟没有忘了我。
燕莎像往常一般重重的拍着我的肩,脸上洋溢着灿烂明媚如朝阳般的笑容,对我说着:“初夏,千万别难过、也别灰心丧气哦!我相信你,你一向是最棒的!所以明年一定可以考上、一定可以的,你一定要坚持哦!”
我分明的感到自己的眼角湿润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微笑着冲她点点头。
这时张庭也走了过来,撑了撑鼻梁上的眼镜,露出温和淡定的笑容对我说:“初夏,燕莎说的没错,你一向是最棒的。所以,这一次小小的失败不算什么,明年再来便是。只要你能坚持,就一定可以得偿所愿!”
“谢……谢……”那一刻,我已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内心分明感到了一股暖流在蜿蜒着流动,将我冰冷的心一寸寸包容、覆盖、再融化……
那一天我们聊到很晚,直到黄昏来临、直到他们已不得不离去。
别离和珍重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们都十分依依不舍。
在走到病房门口时,燕莎突然回转身,扑上来紧紧抱住我。冰冷的泪滴从她脸颊上悄悄滑落,滴进我的脖子里。那一刻,难言的酸涩再一次揪紧了我的心,我也抬手紧紧搂住她。
不想放开、不想放开!这久违的温暖呵!
“初夏……”燕莎哽咽不成语,我还是头一次见她这样。“千万、千万……别忘了我呀……别忘了我呀!”
“怎么会?”我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慰着,“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又怎会忘了你?怎会忘了你……”
“嗯……”燕莎像小孩子得到了保证般,心满意足的叹息出声,然后轻轻在我耳边道:“初夏,说好了,我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嗯,一辈子的好朋友!”我笑着点点头,泪花却在眼眶里闪动。就连站在一旁的张庭也忍受不了这种气氛,悄悄的抹了抹眼角。
燕莎和张庭第二天便离开了,去了遥远的南京。
如今在这个城市,我的朋友几乎都不在了。最早离开的是小胖哥和小飞,然后是张彦军,他考上了复旦,再然后就是燕莎和张庭。
一个个都离我而去了啊!小时候曾经在一起疯狂玩耍的那些快乐日子,恍若隔世的童话般,早已遗留在了河边、田间、树林中……再也找不回来了啊。
开学后,我向学校申请了复读。由于老师们都知道我底子好,对我有信心,所以依然将我安排到了理科重点班,跟着应届生一起读,而不是像通常一样让我读往届班。对于老师们的好意,我很感激,这样我将更有胜算在明年考上北医。
为什么要学医?
曾经段小明和燕莎都这样问我,当时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现在想想,大概是为了我母亲吧,也是为了千千万万像我母亲这样受病痛折磨的人们吧。我想用自己的手来挽救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健康、找回快乐和幸福。
母亲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便彻底的回家修养了。医生说,短时间内不会再动手术,她的体质已经承受不了再一次的手术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她可以再活一年,但如果癌细胞扩散很快,也许只能坚持三个月。
我已经忘了我听完医生这些话后是怎么反应的,心里又在想些什么。我只是呆呆的走回病房,呆呆的看着床上熟睡的母亲,就那样看着她、一动不动……
直到黄昏来临、直到夕阳将我的影子长长的投射在病房光可鉴人的地板上……
母亲回家修养以后,我便每天早早的回家,与她聊聊天、喂她吃些她想吃的东西。当然,她现在已经吃不下许多东西,基本上只能吃一些流质食物,所以我总是将那些她想吃的东西磨成粉、榨成汁喂到她嘴里。而她,就像个婴孩般露出满足的笑容。每每看到这样的笑容我就觉得心酸,然后悄悄的背过身去擦眼泪。
现在的她,多像个小婴孩呀,生活起居、三餐、大小便,全由我和那个请来的保姆杨姐照料。就像当年她含辛茹苦的一手带大我一样,现在就让她做婴孩、我做母亲,由我来照顾她吧。
还好多亏有杨姐,我才能坚持下来,否则光靠我一人是根本无法应付的。
不过才短短的两年,我已成熟了不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我了。
想起以前的我,就觉得很可笑。任性、自私、骄傲、自以为成熟、用冷漠的眼打量周遭的世界,然后表面再装出一副顺从乖巧的样子。我活在那个双重面具里,自得其乐。
现在想来,又是多么的幼稚啊!
母亲回来后不久,那男人也经常回来了,还经常带一些生意上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看着他那些所谓的朋友,一个个猪脑肥肠、宽肥大肚的,就觉得很厌恶。而且他们还常常喝酒喝到深夜,吵得我母亲不能安睡。最讨厌的是,每每我上晚自习回来经过客厅,他们总会拿一双醉熏熏的红眼放肆的打量我,看得我浑身极不自在、如芒刺在背。于是我常常很快便躲进房间或躲到母亲房里。
现在家里的家务活已经全都由杨姐来承担,所以男人只要一带客人回来,就招呼着杨姐去买很多菜招待客人,常常忙得她团团转。
我总是为杨姐抱不平,虽然包吃包住,但她一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一面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而一个月才三百元钱,太不划算了。可是杨姐听到我为她抱不平,却总是有些憨憨的笑着,用她们那边的土话大着嗓门道:“不要紧、不要紧!三百元钱在俺们那里已经算是很多了,挣够一年我便可以回家买个大彩电,给俺那口子和孩子看看外面的新鲜事了……”
看着杨姐一脸幸福满足的样子,我又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我常常跟淳朴耿直的杨姐聊天,聊她老实憨厚的丈夫、聊她五岁的孩子、聊他们那里的农村、聊村里的一些闲事、也聊她以前的雇主怎么怎么待她好……
“既然他们家待你那么好,那你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呢?”有一天我好奇的问她。
“因为……”杨姐的眼里出现少有的忧伤,“那个老太太有天突然去世了,我本来就是被雇去照顾她的,她一走,他们家自然就不用再雇我了……”
我一听,低下头,一阵难言的悲伤涌起,想起了母亲。她也有天会突然的去世,也许是几个月后,也许就是明天。那么杨姐又会离开这里去到另一个家,也许还会照顾另一个病人,等到那个病人一去世,杨姐又会离开……
人生啊,就是这样辗转飘零!就像是一颗小小的蒲公英,随风而起、风止而落,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要落到何方。
人生,又是何其的相似!杨姐不正是这样见证了一家又一家的悲欢离合和生离死别吗?这些悲欢离合的感情,虽然是由不同的人产生的,可是却是那样的相似啊,同样的恸断肝肠呀!
十
母亲回家修养后不久,我便见到了一直以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刘之浩的哥哥——刘之伟。那个少年时代便跟着龙哥混,16岁便不小心杀了人,后来被他母亲送去很远的地方当兵,转业回来后据说一直在省城里做生意的人。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他竟回来这里,回到他少年时代生活的城市。
那天我下晚自习后,慢慢的骑车回到家里,便见到那个陌生的青年同他父亲坐在客厅里一面喝酒一面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
“我回来了。”我冷漠的看他们一眼,把鞋脱在门厅,然后想径直的走进我的房间。现在我见到那男人连父亲都不屑叫一声,往往只是冷漠的看他一眼便转过头去。虽然看得出来他因为我的冷淡和不屑而生气,但他也不好发作,毕竟是他对不起我母亲在先、又对病痛中的母亲不管不顾在后,他还有什么资格让我叫他父亲呢?也许连他也自知不配吧!所以面对我时也尽量不与我对视,也许是害怕看我冷漠而充满恨意的眼睛吧。
“初夏——”我刚要进门,那男人却突然叫住了我。
“来、过来。”他冲我招招手,一脸醉醺醺的样子,眼神也是迷离而游移的。
我咬了咬牙,站在那里顿了好一会,才强迫自己走了过去。虽然我恨他,可却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毕竟他现在还是我的衣食父母,我还得靠他才能继续完成我的学业。
“初夏,这、这是你另一个哥哥……”他显然喝高了,连舌头都有些打结,不过他却笑嘻嘻的替我介绍着,“是你大哥,刘之伟……以、以后见了面……嗝、就叫大哥了……”
我厌恶的看了一眼他的醉样,不知怎么竟觉得他那锋利的脸不再可怕、也不再让我恐惧。为什么小时候竟会那样怕他的脸呢?难道是因为那时候我还太小,没有力量保护自己吗?
然后我转头去看那陌生的青年,他也正好奇的打量我。他长得和刘之浩
“初夏啊,我知道你母亲得了那种病,我很遗憾……可是,你现在处在关键时期、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千万不能因此而分心呀!再过三个月就要高考了,你得拿出全力来好好复习,以你的成绩考上名牌大学是不成问题的。所以不要因为担心母亲的病,而影响情绪、影响高考,否则你会抱憾终生、而你母亲也会因此而内疚的。”
等他说完,我抬起眼冷冷的看着他道:“陈老师,我知道了。如果你说完了的话,我可以走了吗?”班主任诧异的看着我,仿佛突然之间不认识我了一样,半晌才点点头。
很快的,高考就在这种苦闷压抑的日子中来临。没有什么超常发挥,我依然没有考好,那样的分数最多只能读个一般本科。
可心高气傲的我所填的志愿只有一个,只有北医、全是北医!
于是我落榜了!
几乎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在替我惋惜。有人说我执拗、有人说我太心高气傲、有人说我运气不好、还有人鼓励我坚持自己的理想、明年再考。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拿着理想的分数抑制不住满脸的欣喜之色,我只有黯然。内心里分明有一种灰色的东西蔓延开来,那是酸涩和苦楚。
一向骄傲的我承受了有生以来第一次、也是最重的一次打击和失败,所以那种苦只有我自己知道到底有多苦……
如同小时候吃过的黄莲,从嘴里一直苦到了心里,甚至连说出来的话也带着满满的苦意。
燕莎和张庭都考上了第一志愿填报的学校。燕莎考的是南京邮电,而成绩一向优秀的张庭考上了著名的南大。不知道是张庭为了追随燕莎,还是燕莎想要跟着张庭,总之两人很有默契的填报了同一个城市的学校,于是两人又在一起了。
记得在快要去南京读书的前一天,燕莎和张庭一起来医院看我和我母亲。那一天,燕莎和张庭说了许多笑话不停的逗我和母亲开心。母亲居然难得的气色很好,那一天居然笑得很开心,要知道平常她连笑也不敢笑的,那样很容易引发连绵不断的咳嗽和气喘。
我知道,她是看到我有这样好的朋友而替我高兴。
我又何尝不高兴?虽然我早已故意疏远他们,可他们毕竟没有忘了我。
燕莎像往常一般重重的拍着我的肩,脸上洋溢着灿烂明媚如朝阳般的笑容,对我说着:“初夏,千万别难过、也别灰心丧气哦!我相信你,你一向是最棒的!所以明年一定可以考上、一定可以的,你一定要坚持哦!”
我分明的感到自己的眼角湿润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微笑着冲她点点头。
这时张庭也走了过来,撑了撑鼻梁上的眼镜,露出温和淡定的笑容对我说:“初夏,燕莎说的没错,你一向是最棒的。所以,这一次小小的失败不算什么,明年再来便是。只要你能坚持,就一定可以得偿所愿!”
“谢……谢……”那一刻,我已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内心分明感到了一股暖流在蜿蜒着流动,将我冰冷的心一寸寸包容、覆盖、再融化……
那一天我们聊到很晚,直到黄昏来临、直到他们已不得不离去。
别离和珍重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我们都十分依依不舍。
在走到病房门口时,燕莎突然回转身,扑上来紧紧抱住我。冰冷的泪滴从她脸颊上悄悄滑落,滴进我的脖子里。那一刻,难言的酸涩再一次揪紧了我的心,我也抬手紧紧搂住她。
不想放开、不想放开!这久违的温暖呵!
“初夏……”燕莎哽咽不成语,我还是头一次见她这样。“千万、千万……别忘了我呀……别忘了我呀!”
“怎么会?”我轻轻拍着她的后背,柔声安慰着,“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又怎会忘了你?怎会忘了你……”
“嗯……”燕莎像小孩子得到了保证般,心满意足的叹息出声,然后轻轻在我耳边道:“初夏,说好了,我们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嗯,一辈子的好朋友!”我笑着点点头,泪花却在眼眶里闪动。就连站在一旁的张庭也忍受不了这种气氛,悄悄的抹了抹眼角。
燕莎和张庭第二天便离开了,去了遥远的南京。
如今在这个城市,我的朋友几乎都不在了。最早离开的是小胖哥和小飞,然后是张彦军,他考上了复旦,再然后就是燕莎和张庭。
一个个都离我而去了啊!小时候曾经在一起疯狂玩耍的那些快乐日子,恍若隔世的童话般,早已遗留在了河边、田间、树林中……再也找不回来了啊。
开学后,我向学校申请了复读。由于老师们都知道我底子好,对我有信心,所以依然将我安排到了理科重点班,跟着应届生一起读,而不是像通常一样让我读往届班。对于老师们的好意,我很感激,这样我将更有胜算在明年考上北医。
为什么要学医?
曾经段小明和燕莎都这样问我,当时我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现在想想,大概是为了我母亲吧,也是为了千千万万像我母亲这样受病痛折磨的人们吧。我想用自己的手来挽救他们,帮助他们找回健康、找回快乐和幸福。
母亲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便彻底的回家修养了。医生说,短时间内不会再动手术,她的体质已经承受不了再一次的手术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她可以再活一年,但如果癌细胞扩散很快,也许只能坚持三个月。
我已经忘了我听完医生这些话后是怎么反应的,心里又在想些什么。我只是呆呆的走回病房,呆呆的看着床上熟睡的母亲,就那样看着她、一动不动……
直到黄昏来临、直到夕阳将我的影子长长的投射在病房光可鉴人的地板上……
母亲回家修养以后,我便每天早早的回家,与她聊聊天、喂她吃些她想吃的东西。当然,她现在已经吃不下许多东西,基本上只能吃一些流质食物,所以我总是将那些她想吃的东西磨成粉、榨成汁喂到她嘴里。而她,就像个婴孩般露出满足的笑容。每每看到这样的笑容我就觉得心酸,然后悄悄的背过身去擦眼泪。
现在的她,多像个小婴孩呀,生活起居、三餐、大小便,全由我和那个请来的保姆杨姐照料。就像当年她含辛茹苦的一手带大我一样,现在就让她做婴孩、我做母亲,由我来照顾她吧。
还好多亏有杨姐,我才能坚持下来,否则光靠我一人是根本无法应付的。
不过才短短的两年,我已成熟了不少,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我了。
想起以前的我,就觉得很可笑。任性、自私、骄傲、自以为成熟、用冷漠的眼打量周遭的世界,然后表面再装出一副顺从乖巧的样子。我活在那个双重面具里,自得其乐。
现在想来,又是多么的幼稚啊!
母亲回来后不久,那男人也经常回来了,还经常带一些生意上的朋友来家里做客。看着他那些所谓的朋友,一个个猪脑肥肠、宽肥大肚的,就觉得很厌恶。而且他们还常常喝酒喝到深夜,吵得我母亲不能安睡。最讨厌的是,每每我上晚自习回来经过客厅,他们总会拿一双醉熏熏的红眼放肆的打量我,看得我浑身极不自在、如芒刺在背。于是我常常很快便躲进房间或躲到母亲房里。
现在家里的家务活已经全都由杨姐来承担,所以男人只要一带客人回来,就招呼着杨姐去买很多菜招待客人,常常忙得她团团转。
我总是为杨姐抱不平,虽然包吃包住,但她一面要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一面还要承担繁重的家务,而一个月才三百元钱,太不划算了。可是杨姐听到我为她抱不平,却总是有些憨憨的笑着,用她们那边的土话大着嗓门道:“不要紧、不要紧!三百元钱在俺们那里已经算是很多了,挣够一年我便可以回家买个大彩电,给俺那口子和孩子看看外面的新鲜事了……”
看着杨姐一脸幸福满足的样子,我又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我常常跟淳朴耿直的杨姐聊天,聊她老实憨厚的丈夫、聊她五岁的孩子、聊他们那里的农村、聊村里的一些闲事、也聊她以前的雇主怎么怎么待她好……
“既然他们家待你那么好,那你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呢?”有一天我好奇的问她。
“因为……”杨姐的眼里出现少有的忧伤,“那个老太太有天突然去世了,我本来就是被雇去照顾她的,她一走,他们家自然就不用再雇我了……”
我一听,低下头,一阵难言的悲伤涌起,想起了母亲。她也有天会突然的去世,也许是几个月后,也许就是明天。那么杨姐又会离开这里去到另一个家,也许还会照顾另一个病人,等到那个病人一去世,杨姐又会离开……
人生啊,就是这样辗转飘零!就像是一颗小小的蒲公英,随风而起、风止而落,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要落到何方。
人生,又是何其的相似!杨姐不正是这样见证了一家又一家的悲欢离合和生离死别吗?这些悲欢离合的感情,虽然是由不同的人产生的,可是却是那样的相似啊,同样的恸断肝肠呀!
十
母亲回家修养后不久,我便见到了一直以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刘之浩的哥哥——刘之伟。那个少年时代便跟着龙哥混,16岁便不小心杀了人,后来被他母亲送去很远的地方当兵,转业回来后据说一直在省城里做生意的人。
这次不知道为什么他竟回来这里,回到他少年时代生活的城市。
那天我下晚自习后,慢慢的骑车回到家里,便见到那个陌生的青年同他父亲坐在客厅里一面喝酒一面兴高采烈的说着什么。
“我回来了。”我冷漠的看他们一眼,把鞋脱在门厅,然后想径直的走进我的房间。现在我见到那男人连父亲都不屑叫一声,往往只是冷漠的看他一眼便转过头去。虽然看得出来他因为我的冷淡和不屑而生气,但他也不好发作,毕竟是他对不起我母亲在先、又对病痛中的母亲不管不顾在后,他还有什么资格让我叫他父亲呢?也许连他也自知不配吧!所以面对我时也尽量不与我对视,也许是害怕看我冷漠而充满恨意的眼睛吧。
“初夏——”我刚要进门,那男人却突然叫住了我。
“来、过来。”他冲我招招手,一脸醉醺醺的样子,眼神也是迷离而游移的。
我咬了咬牙,站在那里顿了好一会,才强迫自己走了过去。虽然我恨他,可却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毕竟他现在还是我的衣食父母,我还得靠他才能继续完成我的学业。
“初夏,这、这是你另一个哥哥……”他显然喝高了,连舌头都有些打结,不过他却笑嘻嘻的替我介绍着,“是你大哥,刘之伟……以、以后见了面……嗝、就叫大哥了……”
我厌恶的看了一眼他的醉样,不知怎么竟觉得他那锋利的脸不再可怕、也不再让我恐惧。为什么小时候竟会那样怕他的脸呢?难道是因为那时候我还太小,没有力量保护自己吗?
然后我转头去看那陌生的青年,他也正好奇的打量我。他长得和刘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