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佞臣 [88]
关卡,只许南下不准北上,以防瘟疫进一步扩散。 在没有找到有效药物之前,封锁是唯一可行的方法了。 如果当初来的时候我还有些信心的话,如今我反倒不那么自信了。如此严重的瘟疫,不可能是那么轻易就能解决的事,何况林则士的医术已经算是一流了,他来了这半月都没有找到可行之道,我也未必就行。 我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希望可以早日找到控制的方法,然后再将药方传到各大疫区,早日解除大酉的这场天灾。 如果来之前我还有些和武成南赌气的话,现在我已经完全把心思放在了瘟疫上面,一心只想着怎么控制这场瘟疫了。 我们到达官衙的时候,正好在门口碰到两个身着官服之人,其中一个六十几岁头发胡须皆尽灰白,看起来像个儒雅老者;另外一人三十多岁,身形高大,面目端正,十分严肃,看上去有些眼熟。 林则士见了两人。急忙迎上:“两位大人,下官正要有事要见你们。” 那儒雅老者般的官员十分客气地道:“林太医有事只管吩咐。” 那年轻些地官员则有些狐疑地盯着我看。也许他也觉得我面熟吧。 林则士抬起手掌对我这边道:“这位是紫京来地兰尹兰大人。他本应上次和我们一同前来。后来因为身体有恙。所以今日才到达齐州。” 子夜无官无职。向来不在对人介绍之列。他也自得清静。反正他地个性就是不喜欢多话和客套地人。云轩阁 林则士又替我介绍了这两人。原来儒雅老者就是齐州州府沈之庆。严肃又年轻些地这位就是紫京派来地钦差大人孟棠。他同时也是明章地学生。 我心中暗笑。心想这位孟棠真不愧是明章地学生。他那严肃地劲儿跟那老头儿倒是有得一拼。 我们三人相互见了礼。孟棠似乎对我十分冷淡。言语之间也颇为不逊:“原来是兰大人。下官原以为大人地病要耽误个一年半载。没想到这么快就见到了大人。令下官十分惊讶。” 我但笑不言。我听得出来他是在讽刺我关键时刻装病怕死,不敢来这种地方。 沈之庆面上也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位就是鼎鼎有名的护国大夫兰尹兰大人?” 还鼎鼎有名?八成是“恶名”而已。 不过象我这种臭名在外的奸臣。能够出现在这种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瘟疫地区,大概让他们有些意外吧? 林则士点头,他大概也看出了两人对我的神态有异。便格外慎重说明道:“兰大人在入朝为官之前,曾开馆行医,他地医术十分高明,见解也颇独到,曾得当今神医乐景赞赏,下官也曾举荐过兰大人入太医院。可惜……所以此次兰大人能够到此,瘟疫一事也许能获得转机也未定。” 林则士无非是想告诉他们,无论我兰尹的名声如何不好,但我的医术还是很厉害的,所以这个危急时期,他们还是对我客气点好。 我们虽然交往不深,但以前经常一起谈论医理,到底还是有些情分的。 他这番话果然有用,孟棠狐疑地看了我几眼。没有再口出不逊。 而沈之庆闻言也多看了我几眼:“原来兰大人医术如此了得。倒是老夫眼拙了。兰大人初来乍到,老夫本该替大人接风洗尘。只是大人来得突然,时间仓促,……”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自然不必讲究那些虚礼,我摇手道:“大人无须多言,如今时势紧急,随便既可。” 沈之庆点头:“难得兰大人海量。如此几位便与老夫一同吃顿便饭如何?” 这自然好,我长途跋涉来到齐州,肚子的确也饿了。 于是我,子夜,和他们三人便一起在官府吃饭,这里的官家厨师手艺倒是不错,虽然没有准备什么山珍海味之类的珍贵东西,但也颇为丰富,口味也不错,只是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胃 吃完饭后,我就大致了解了一下齐州的情况。 听他们说,目前瘟疫病人采取的是集中看管,集中治疗。官府在城中圈出了一个地区作为病犯集中地,并派出士兵严加看守。城中每发现一人感染瘟疫,就会被强制带到这里进行治疗,以免传染给他人。目前这里已经保持每日近千名病人地数目,而每日死亡人数大约为五六十人,其中大多数为老弱病患;虽然每日都有人死,但新增病人数目比死亡人数更多,所以长此以往,只怕这些地方都住不了。 至于齐州城外的管辖地,大致也是一样的管理模式,只不过由一村一镇这样地地方官府各自执行。 自林则士到达此地后,一直在和本地的大夫们一起研制新药方,但目前仍未有任何有效药方出现。 接下来林则士又向我介绍了这次瘟疫的主要症状和潜伏期,发病期等等情况,听到不明白的地方我就会仔细询问,到后来基本上都是我们两个人的话题,他们都插不上话了。但沈之庆和孟棠一直也未离去,大概因为关心病情,虽然不懂医术,也在一旁认真听着我们的讨论。 我又问了林则士他们用过地药方,发现基本上是各种医法都试过了。 看来,的确是不容易啊。 情况如此紧急,我也无心休息。既然来了,还是多干些实事吧,所以最后我对林则士道:“如此便要劳驾林太医,现在就带本官去看看病患如何?” 林则士自然欣然应诺,但子夜立刻皱眉道:“你大病初愈,应该先休息一天。” 他这样说也有道理,毕竟我刚到齐州,车马劳顿,是应该休息一日,所以林则士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看着我。我知道他心里急,巴不得我立刻到现场去,便对子夜道:“不碍事的,我看看就来。” 他盯着我,知道阻拦不住我,便闭嘴不再发言,只不过习惯性的又板起了脸。 我对他这样的态度习惯了倒没有什么,其他人看在眼里就有些意外。 他们见到我这位随从如此嚣张,而我反而软言细语地对他,心里不免有些想法,不过他们一个个都是官场上混的人,倒没有说什么,只是从此后对子夜客气了不少。 出发前,我从包裹里拿出自己事先赶制好的古代口罩,递了一个给林则士:“这个东西叫口罩,请林太医戴上,以防感染瘟疫。” 林则士看着我和子夜熟练地戴上口罩,惊讶道:“这个东西能预防传染?” 我笑笑:“也不能完全杜绝,但被传染的机会应该会小很多。” 一旁的沈之庆听到了,忙问道:“请问兰大人,这个口罩是如何制作法?用料如何?如果能够地话,老夫想制作一批发给全城百姓。” 我早有此意,也拿了两个给他:“它地制作工艺十分简单,里面是一层棉花,外面是一层纺织得很稀疏的棉纱,大人只管拿去让人照着制作,让大家出门时都戴上,平日注意清洁多洗手,相信感染瘟疫地人会少一些。” 沈之庆听我这样说,便匆匆拿了口罩去准备给人制作,孟棠也跟着去了,但他最后瞟了我一眼,看样子似乎并不怎么相信我,。 我倒无所谓他信不信,任何疑惑都需要事实来澄清。 我和林则士,子夜三人也跟着出发,赶往病患集中地。 半途中,林则士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下脚步道:“兰大人,下官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我点头道:“林太医不必客气,有话只管说。” 林则士语言间颇多犹豫:“兰大人,恕下官直言,民间对于大人颇多传言,说这场瘟疫便是因为……所以,大人在外是否只对外人说是太医院的大夫?“ 我知道他说的是关于武成南专宠于我这个“男宠“,所以才引得上天惩罚,让瘟疫降临的民间传言。 虽然近两年我常年在外,名声也十分不好,这期间两人也没有什么交往,但我们以前是老熟人,他对我的印象要比别人好,我自然知道他这番说话是为我着想的。 他定是怕别人知道了我就是那个“男宠“后,会对我有所不恭吧.不过他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说一般民众相对比较迷信,就是沈之庆一听到我的名字时,神色都有些异常,我又如何不知? 所以我答道:“好,那便依林太医的吧。“
第三十六章 劳累
由于我和林则士身份非同一般,来到病患集中区后,出于安全起见,我们只能站在一处高高地楼阁之上观察不远处的病患。∴云∵轩·阁≈ YuNхuange,С○M 尽管我心里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当我真的站在这楼阁之上时,眼前的景象还是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冲击。 在敞开的破旧房子里,在大批用木头临时搭建的大棚下,在露天的空地里,在墙角……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病人,到处都是乱糟糟的,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些病患大多数都是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也有少数坐着,然而无一例外的,他们都面色蜡黄,无精打采,似乎在等死一般。 这些都陷入绝望中的生命。 我叹息了一声:“林太医,我们还是下去看看吧。” 林则士摇头道:“兰大人,我们不能去。” “为什么?” 他坦诚地看着我道:“林某并非惧怕瘟疫传染,既然来到这里,就没有想过能置身于外。但大人可有想过,我们身为王上派来的人,是否更应该慎重,起码我们的安全会让齐州的百姓多一丝希望。” 我知道他说的是真话,也同意他的话。 不是我们怕死,但如果连我们也轻易倒下,那齐州的人们还要寄希望于谁? 不管生命还有多久,有信念支持的人绝对比绝望崩溃的人幸福很多。 只是如此依赖。那我们要怎样观察这些病患地反应呢?难道仅仅依靠地方大夫地转述么? 林则士身为太医。自然也知道我心中所想:“我通常只是提一两个病患过来查看。其他大多数人则由地方大夫查看。而且病患大致地情况都是差不多地。 我点头:“也好。那就随便带一个病人过来让我看看吧。” 林则士朝身后地几名士兵吩咐了几句。很快就有一个病人带到了我地面前。 眼前这个病人已经陷于半昏迷状态。他地症状是发烧发热。浑身颤抖。眼球浑浊。舌苔焦黄。脉象滑。数。和林则士之前说过地症状差不多。 我看过之后立刻让人带了病患下去。然后用早就准备好地水盆净了净手。以防传染。林则士说得对。我们是朝廷派来地最好地大夫。我们要更加小心。不能随意倒下。 净完手,林则士就带我到一旁专为病人煎汤熬药的地方查看。在这里。我们看见几十名杂役煎药端送,来来回回地忙忙碌碌,其间有几个大夫模样的人在指挥吩咐着什么。 我们信步来到一名五十来岁,眼中充满血丝的大夫身边,只见他认真地吩咐杂役要掌握好火候,并没有注意到我们。那杂役似乎有些不服气,闷声顶撞了一句:“煎来煎去反正都没有什么用!” 这杂役说的虽然是实话,但眼前这位大夫却
第三十六章 劳累
由于我和林则士身份非同一般,来到病患集中区后,出于安全起见,我们只能站在一处高高地楼阁之上观察不远处的病患。∴云∵轩·阁≈ YuNхuange,С○M 尽管我心里早已经做好了准备,但当我真的站在这楼阁之上时,眼前的景象还是对我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冲击。 在敞开的破旧房子里,在大批用木头临时搭建的大棚下,在露天的空地里,在墙角……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病人,到处都是乱糟糟的,连空气中也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这些病患大多数都是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也有少数坐着,然而无一例外的,他们都面色蜡黄,无精打采,似乎在等死一般。 这些都陷入绝望中的生命。 我叹息了一声:“林太医,我们还是下去看看吧。” 林则士摇头道:“兰大人,我们不能去。” “为什么?” 他坦诚地看着我道:“林某并非惧怕瘟疫传染,既然来到这里,就没有想过能置身于外。但大人可有想过,我们身为王上派来的人,是否更应该慎重,起码我们的安全会让齐州的百姓多一丝希望。” 我知道他说的是真话,也同意他的话。 不是我们怕死,但如果连我们也轻易倒下,那齐州的人们还要寄希望于谁? 不管生命还有多久,有信念支持的人绝对比绝望崩溃的人幸福很多。 只是如此依赖。那我们要怎样观察这些病患地反应呢?难道仅仅依靠地方大夫地转述么? 林则士身为太医。自然也知道我心中所想:“我通常只是提一两个病患过来查看。其他大多数人则由地方大夫查看。而且病患大致地情况都是差不多地。 我点头:“也好。那就随便带一个病人过来让我看看吧。” 林则士朝身后地几名士兵吩咐了几句。很快就有一个病人带到了我地面前。 眼前这个病人已经陷于半昏迷状态。他地症状是发烧发热。浑身颤抖。眼球浑浊。舌苔焦黄。脉象滑。数。和林则士之前说过地症状差不多。 我看过之后立刻让人带了病患下去。然后用早就准备好地水盆净了净手。以防传染。林则士说得对。我们是朝廷派来地最好地大夫。我们要更加小心。不能随意倒下。 净完手,林则士就带我到一旁专为病人煎汤熬药的地方查看。在这里。我们看见几十名杂役煎药端送,来来回回地忙忙碌碌,其间有几个大夫模样的人在指挥吩咐着什么。 我们信步来到一名五十来岁,眼中充满血丝的大夫身边,只见他认真地吩咐杂役要掌握好火候,并没有注意到我们。那杂役似乎有些不服气,闷声顶撞了一句:“煎来煎去反正都没有什么用!” 这杂役说的虽然是实话,但眼前这位大夫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