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安-《迷途》 [12]
明应该知道怎么应付十四。
不过我也没得意太久,刚处理了那张‘百年屈辱史’的手记,十四就转了回来。他神色里已完全没有刚才的愤懑,似乎很开心地对我说:“李涵,对不住,我不该疑心你和八哥。”
我那个怒啊!老八到底跟他说了什么?看他平时挺精明的,怎么这点小事也搞不定。
十四后来跟我说什么,我都不理他。最后他只好说:“你今天心情不好,我改天再来看你。”
他走后,我就怒冲冲地赶到老八那里兴师问罪。没想到这位仁兄居然摆摆手说:“我招架不住十四弟。你自个儿欠的风流债自个儿还,别饶上我!”
“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还说什么风凉话!”我恨不得照脸给他一拳,让他变个熊猫眼。
老八笑道:“这忙我帮不上,你要有别的事倒可以说说。”
我老半天才平息了心火,对他道:“我想借贵府马车用用。”
“你要出去?上哪儿?”
“我信耶稣的,要去教堂做礼拜。”
他狐疑地看着我,我把十字架挂坠给他看,他还是半信半疑。
我不悦道:“你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啊?”
老八终于说:“请用请用!你这人奇怪的事儿真多,怎么连洋教也信上了?”
有了老八的首肯,我终于可以出府透一口气。
乘着早上凉快,到郊外打马遛了一圈,累了就仰躺在草地上发呆。凝望着淡蓝的天空,忽然想起费翔那首《故乡的云》,便轻轻地哼了起来,“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唱到‘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竟然感觉眼角有些湿意。我连忙捂住眼睛,不让泪水流出来。哭泣无论何时看来都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从来不放纵这种软弱的情绪。
被带着青草气的晨风吹了一会儿,眼底的水雾逐渐消散,然后竟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近中午的时候被热气蒸醒,随意整了整身上被压皱的纱袍,便起身回城(还好没人在我睡着的时候把马给偷了,警觉性太低,应该检讨)。
到教堂的时候差不多是中午12点多了,又渴又饿之下,硬是蹭了钟可守一顿午饭。钟神甫再次见到我十分高兴, 以为我是迷途知返了,迫不及待地开始向我传播上帝的福音。当他发现我完全冥顽不灵时已经晚了——他已被我扣上朋友的帽子,不得不接受我‘盘剥’。
我酒足饭饱之后,便问他有没有英吉利文写的书。他疑惑地问我要这种书干什么,难道我看得懂英文?我回答说以前遇见过一位英吉利的修士,他教了我一些英文(完全错漏百出的说辞,亏得他相信,由此可见这位上帝的使者是多么的天真)。他却向我暗示,罗马教廷对英国教会是多么的不满,我唯唯诺诺地应着,但最后还是不依不饶地坚持自己的要求。他先是说自己没有我要的书,但被我缠得没办法,只好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呵呵,他居然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啊,看来小钟也不是表面上看来的那么古板呢!我得意忘形地对他说,等我英文进步了再来跟他研究牛顿的力学理论。他一边在胸口划着十字一边说:“上帝啊!那个英国人究竟教了你多少乱七八糟的东西!”接着开始用他自己的母语嘀嘀咕咕。
送我走的时候,他神情复杂,不知是不是希望我再也不要去烦他。不过,我又怎么会忘记小钟这么好的‘朋友’呢?当然会时常去串门的。
回去的时候,我故意叫赶车的小子饶路,在京城里兜兜转转,看看风景,快到傍晚时才回到贝勒府。东西角门都有门槛,马车只能从后巷的边门进去。我出去的时候就没人跟着,到了府里倒是有几个婆子上来搀扶。我笑了笑说,“你们忙你们的,我认得路回去。”她们互看了一眼不敢坚持,只能由得我抱着一大摞书扬长而去。
贝勒府说大不大,说小也有那么许多花园、厅堂、回廊之类,还好我方向感强,因此从不担心迷路。我挑了条僻静的路,轻快地走着。鹅卵石小径两边散种一些合欢树,夏天都快过了呢,还开着一簇簇粉红色的花,花冠毛绒绒的,样子很像马辔头上装饰着的一簇簇红缨子,所以又叫“马缨花”。老北京管这种树叫“绒花儿树”,以前研究所里也种了一些。
边走边看的也没注意路况,直到快撞上了才发现前面立了一个人。他原来是侧身站着,可能是在赏花,也没看见我,这会儿终于注意到了,慢慢地转过身来。他用清冷的目光睨着我,我也同样睨着他,不知怎的,这情形让我想起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过这种状态也没持续多久,大概就两三秒钟吧,一个太监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好像是老八身边叫什么桂良的),向他行礼道:“奴才给四爷请安。”
原来这个是老四。
他淡淡地扫了桂良一眼道:“起来吧。”
桂良起身回话:“九爷、十三爷、十四爷都到了,八爷打发奴才来请您到前厅去。”
他“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桂良好像才看到了我,说:“这不是涵姑娘吗?福晋刚才还打发人找您呢。”
还没等我说话,就听四阿哥带点讥屑地说:“原来你就是李涵。”
我无所谓地笑了笑说:“对,我就是。”又觉得有点不太恭敬,便垂下眼看着他烟灰色的袍子福了福,请了安。看他也没什么反应,应该就算可以了,我便欠欠身往回走。
走到廊下,见到一个丫鬟,便把手里的书交给她,让她帮我送回住处,自己不得不先到八福晋那里报个到。
八福晋见到我,失笑道:“你这一天都去哪儿了呀?瞧瞧这脸晒的,通红通红的!”我笑答:“去教堂了。”她从我身上拈下一片草叶子,说:“你看看自己身上这泥灰草屑的,不知道的还当你找人打架去了呢!”我只好老实交代上午出城骑马了。
她一听骑马也没多说什么,只告诉我,四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前两天刚回京,今天府里为他们设宴洗尘。我还没听完,就说自己头疼、胸闷、气急,全身不舒服。她好笑地看着我问:“哪有那么多毛病的?”我一副强忍病痛地神情,回答:“前些日子大病了一场,想是还没好全,今儿又吹了风,便有点不爽利。”她问要不要请大夫看看,我就说回去歇歇应该就不碍事了,如果明天还不好,那再请郎中不迟。
她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下去休息。
呼,逃过一劫!还好不用伺候那群大爷,不然我怕我真的又病回去!
泥足深陷
毕竟是夏秋之交了,傍晚的风吹进来,开始让人觉得凉快。我洗了头洗了澡,换上居家的衣裳,坐在糊了绿纱的窗前随手翻看英文版的《几何原本》。这本书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写的,到二十一世纪还是平面几何的经典,看着里面的公式和图解,有种回到中学时代的亲切感。
天渐渐暗下去,红月儿便点上灯,然后站着为我梳理半干的头发。她动作轻柔,但我还是偶尔有被扯痛的感觉。真讨厌长发!既碍事打理又麻烦。能像以前一样理个薄削的短发就好了,洗完以后干得快,而且早上起来也不用怎么梳,赶时间的话用手随便扒拉两下也没问题。
“嘚嘚”外面传来扣门的声音。
我还来不及阻止,红月儿轻唤了声,“谁呀?”就“吱呀”一声开了门。
“是我。”十四潇洒地跨进门来,笑着望向我道,“听八嫂说你不舒服,就来看看。”
我扫了他一眼,仍旧低头看书。红月儿向他请了安后说:“十四爷您坐着,奴婢给您倒茶 去。”说着便出了屋子。
他在我旁边的椅子上坐了,说:“怎么还坐在这窗口?小心受了风,又病着了。”我侧了侧身,不理他。
忽地外面起了一阵风,扬起我垂散在颈后的发丝。他伸手抓住了一缕,放到唇边轻吻。我“啪”地合上书,恼怒地挥开他。他只能顺势放了手,却仍不知死活地笑着说:“好香。”
我眯起眼盯着他,他则嘴角噙笑静静地迎视我,沉默中涌动着一种绝对不能称之为暧昧的暗流。
阵阵清凉的夜风拂过我的脸,也渐渐吹散了郁结在我胸口的怒气。我放松了紧抠着书本的手指,脸上的表情也舒展开来,投注在他脸上的目光由尖利变得平静无波。感觉到我情绪的平复,他脸上的笑意却一点一点消失。我随手把书甩在桌上,淡定地起身,往门外走去。这屋子里太闷。
十四从椅子上跳起来,两三步便挡到我前面。我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从他身边绕过。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腕,急道:“你去哪里?”
混蛋小鬼!那么大力想杀人啊!我心里把他骂个贼死,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冷淡。见我没反应,他又加了几分力道,我痛得皱眉,正想着怎么弄开他,就听他说:“为什么不说话?你是不是以后都不理我了?”
我用力甩了两次手却没挣脱,不免有些懊恼,差点想放弃这‘非暴力不合作’政策。他竟然带着乞怜语气说:“李涵,你要不愿,我不逼你就是了。只是不要不理我好不好?”
哎?没想到还真起作用了。是不是该见好就收?逼急了他,真怕这小子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于是,我对他说:“麻烦你先放手。”
他没察觉我的变化,手上的劲道不仅没放松反而更紧了些。我凌厉地瞪着他说:“再不放手信不信我揍你?”
他被我一瞪,触电似的放开我,退开一步,可怜兮兮地看着我。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还装可怜,被害人是我好不好?我活动了一下被他捏得发僵的左腕,道:“记住你刚才说的话!”
自从和十四达成了协议,我便得以搬回舅舅家去住。只是回盛京家里的愿望落空了,因为老爹写信来说,府学认为李浩表现卓异,特选为岁贡生,明春开始入读国子监,他让我留在京里照顾弟弟。我听到这个消息,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国子监啊!是比现代保送清华北大还要了不得的荣誉!成为监生之后,就算中不了进士,毕业后大都能分配到外省担任县级干部,运气好的还能留在中央直属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所以入监出贡就是前途无量的代名词!我还真不知道李浩这小子有这样出类拔萃的资质,不是小看他,我真怀疑老爹搭通了什么天地线。
不管怎样,我是在京里待定了。李浩来了也好,好久没跟他一起胡闹,有点寂寞呢。(以前在家里,我们两个要是一起闯祸,受罚的永远是他。谁叫他是儿子呢,总是要被老爹严格要求的,呵呵。)
十四还是隔三岔五地往我那里跑,我依旧对他不冷不热的,也不见他打退堂鼓。对于他这种殷情,舅舅好像没这回事儿似的,从不说起,舅母却带着深意对我说:“十四爷对你倒是上心。”
我的名誉啊,彻底被这小子给毁了!有些郁闷,但也没办法,谁叫我倒霉。
不过我也没得意太久,刚处理了那张‘百年屈辱史’的手记,十四就转了回来。他神色里已完全没有刚才的愤懑,似乎很开心地对我说:“李涵,对不住,我不该疑心你和八哥。”
我那个怒啊!老八到底跟他说了什么?看他平时挺精明的,怎么这点小事也搞不定。
十四后来跟我说什么,我都不理他。最后他只好说:“你今天心情不好,我改天再来看你。”
他走后,我就怒冲冲地赶到老八那里兴师问罪。没想到这位仁兄居然摆摆手说:“我招架不住十四弟。你自个儿欠的风流债自个儿还,别饶上我!”
“你不帮忙也就算了,还说什么风凉话!”我恨不得照脸给他一拳,让他变个熊猫眼。
老八笑道:“这忙我帮不上,你要有别的事倒可以说说。”
我老半天才平息了心火,对他道:“我想借贵府马车用用。”
“你要出去?上哪儿?”
“我信耶稣的,要去教堂做礼拜。”
他狐疑地看着我,我把十字架挂坠给他看,他还是半信半疑。
我不悦道:“你到底是借还是不借啊?”
老八终于说:“请用请用!你这人奇怪的事儿真多,怎么连洋教也信上了?”
有了老八的首肯,我终于可以出府透一口气。
乘着早上凉快,到郊外打马遛了一圈,累了就仰躺在草地上发呆。凝望着淡蓝的天空,忽然想起费翔那首《故乡的云》,便轻轻地哼了起来,“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唱到‘曾经豪情万丈,归来却,空空的行囊’,竟然感觉眼角有些湿意。我连忙捂住眼睛,不让泪水流出来。哭泣无论何时看来都是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我从来不放纵这种软弱的情绪。
被带着青草气的晨风吹了一会儿,眼底的水雾逐渐消散,然后竟然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近中午的时候被热气蒸醒,随意整了整身上被压皱的纱袍,便起身回城(还好没人在我睡着的时候把马给偷了,警觉性太低,应该检讨)。
到教堂的时候差不多是中午12点多了,又渴又饿之下,硬是蹭了钟可守一顿午饭。钟神甫再次见到我十分高兴, 以为我是迷途知返了,迫不及待地开始向我传播上帝的福音。当他发现我完全冥顽不灵时已经晚了——他已被我扣上朋友的帽子,不得不接受我‘盘剥’。
我酒足饭饱之后,便问他有没有英吉利文写的书。他疑惑地问我要这种书干什么,难道我看得懂英文?我回答说以前遇见过一位英吉利的修士,他教了我一些英文(完全错漏百出的说辞,亏得他相信,由此可见这位上帝的使者是多么的天真)。他却向我暗示,罗马教廷对英国教会是多么的不满,我唯唯诺诺地应着,但最后还是不依不饶地坚持自己的要求。他先是说自己没有我要的书,但被我缠得没办法,只好拿出了压箱底的‘宝贝’。呵呵,他居然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啊,看来小钟也不是表面上看来的那么古板呢!我得意忘形地对他说,等我英文进步了再来跟他研究牛顿的力学理论。他一边在胸口划着十字一边说:“上帝啊!那个英国人究竟教了你多少乱七八糟的东西!”接着开始用他自己的母语嘀嘀咕咕。
送我走的时候,他神情复杂,不知是不是希望我再也不要去烦他。不过,我又怎么会忘记小钟这么好的‘朋友’呢?当然会时常去串门的。
回去的时候,我故意叫赶车的小子饶路,在京城里兜兜转转,看看风景,快到傍晚时才回到贝勒府。东西角门都有门槛,马车只能从后巷的边门进去。我出去的时候就没人跟着,到了府里倒是有几个婆子上来搀扶。我笑了笑说,“你们忙你们的,我认得路回去。”她们互看了一眼不敢坚持,只能由得我抱着一大摞书扬长而去。
贝勒府说大不大,说小也有那么许多花园、厅堂、回廊之类,还好我方向感强,因此从不担心迷路。我挑了条僻静的路,轻快地走着。鹅卵石小径两边散种一些合欢树,夏天都快过了呢,还开着一簇簇粉红色的花,花冠毛绒绒的,样子很像马辔头上装饰着的一簇簇红缨子,所以又叫“马缨花”。老北京管这种树叫“绒花儿树”,以前研究所里也种了一些。
边走边看的也没注意路况,直到快撞上了才发现前面立了一个人。他原来是侧身站着,可能是在赏花,也没看见我,这会儿终于注意到了,慢慢地转过身来。他用清冷的目光睨着我,我也同样睨着他,不知怎的,这情形让我想起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
不过这种状态也没持续多久,大概就两三秒钟吧,一个太监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好像是老八身边叫什么桂良的),向他行礼道:“奴才给四爷请安。”
原来这个是老四。
他淡淡地扫了桂良一眼道:“起来吧。”
桂良起身回话:“九爷、十三爷、十四爷都到了,八爷打发奴才来请您到前厅去。”
他“嗯”了一声表示知道了。
桂良好像才看到了我,说:“这不是涵姑娘吗?福晋刚才还打发人找您呢。”
还没等我说话,就听四阿哥带点讥屑地说:“原来你就是李涵。”
我无所谓地笑了笑说:“对,我就是。”又觉得有点不太恭敬,便垂下眼看着他烟灰色的袍子福了福,请了安。看他也没什么反应,应该就算可以了,我便欠欠身往回走。
走到廊下,见到一个丫鬟,便把手里的书交给她,让她帮我送回住处,自己不得不先到八福晋那里报个到。
八福晋见到我,失笑道:“你这一天都去哪儿了呀?瞧瞧这脸晒的,通红通红的!”我笑答:“去教堂了。”她从我身上拈下一片草叶子,说:“你看看自己身上这泥灰草屑的,不知道的还当你找人打架去了呢!”我只好老实交代上午出城骑马了。
她一听骑马也没多说什么,只告诉我,四阿哥、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前两天刚回京,今天府里为他们设宴洗尘。我还没听完,就说自己头疼、胸闷、气急,全身不舒服。她好笑地看着我问:“哪有那么多毛病的?”我一副强忍病痛地神情,回答:“前些日子大病了一场,想是还没好全,今儿又吹了风,便有点不爽利。”她问要不要请大夫看看,我就说回去歇歇应该就不碍事了,如果明天还不好,那再请郎中不迟。
她拿我没办法,只好让我下去休息。
呼,逃过一劫!还好不用伺候那群大爷,不然我怕我真的又病回去!
泥足深陷
毕竟是夏秋之交了,傍晚的风吹进来,开始让人觉得凉快。我洗了头洗了澡,换上居家的衣裳,坐在糊了绿纱的窗前随手翻看英文版的《几何原本》。这本书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写的,到二十一世纪还是平面几何的经典,看着里面的公式和图解,有种回到中学时代的亲切感。
天渐渐暗下去,红月儿便点上灯,然后站着为我梳理半干的头发。她动作轻柔,但我还是偶尔有被扯痛的感觉。真讨厌长发!既碍事打理又麻烦。能像以前一样理个薄削的短发就好了,洗完以后干得快,而且早上起来也不用怎么梳,赶时间的话用手随便扒拉两下也没问题。
“嘚嘚”外面传来扣门的声音。
我还来不及阻止,红月儿轻唤了声,“谁呀?”就“吱呀”一声开了门。
“是我。”十四潇洒地跨进门来,笑着望向我道,“听八嫂说你不舒服,就来看看。”
我扫了他一眼,仍旧低头看书。红月儿向他请了安后说:“十四爷您坐着,奴婢给您倒茶 去。”说着便出了屋子。
他在我旁边的椅子上坐了,说:“怎么还坐在这窗口?小心受了风,又病着了。”我侧了侧身,不理他。
忽地外面起了一阵风,扬起我垂散在颈后的发丝。他伸手抓住了一缕,放到唇边轻吻。我“啪”地合上书,恼怒地挥开他。他只能顺势放了手,却仍不知死活地笑着说:“好香。”
我眯起眼盯着他,他则嘴角噙笑静静地迎视我,沉默中涌动着一种绝对不能称之为暧昧的暗流。
阵阵清凉的夜风拂过我的脸,也渐渐吹散了郁结在我胸口的怒气。我放松了紧抠着书本的手指,脸上的表情也舒展开来,投注在他脸上的目光由尖利变得平静无波。感觉到我情绪的平复,他脸上的笑意却一点一点消失。我随手把书甩在桌上,淡定地起身,往门外走去。这屋子里太闷。
十四从椅子上跳起来,两三步便挡到我前面。我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从他身边绕过。他一把抓住我的手腕,急道:“你去哪里?”
混蛋小鬼!那么大力想杀人啊!我心里把他骂个贼死,表面上却是不动声色的冷淡。见我没反应,他又加了几分力道,我痛得皱眉,正想着怎么弄开他,就听他说:“为什么不说话?你是不是以后都不理我了?”
我用力甩了两次手却没挣脱,不免有些懊恼,差点想放弃这‘非暴力不合作’政策。他竟然带着乞怜语气说:“李涵,你要不愿,我不逼你就是了。只是不要不理我好不好?”
哎?没想到还真起作用了。是不是该见好就收?逼急了他,真怕这小子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于是,我对他说:“麻烦你先放手。”
他没察觉我的变化,手上的劲道不仅没放松反而更紧了些。我凌厉地瞪着他说:“再不放手信不信我揍你?”
他被我一瞪,触电似的放开我,退开一步,可怜兮兮地看着我。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还装可怜,被害人是我好不好?我活动了一下被他捏得发僵的左腕,道:“记住你刚才说的话!”
自从和十四达成了协议,我便得以搬回舅舅家去住。只是回盛京家里的愿望落空了,因为老爹写信来说,府学认为李浩表现卓异,特选为岁贡生,明春开始入读国子监,他让我留在京里照顾弟弟。我听到这个消息,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国子监啊!是比现代保送清华北大还要了不得的荣誉!成为监生之后,就算中不了进士,毕业后大都能分配到外省担任县级干部,运气好的还能留在中央直属机关从事文秘工作。所以入监出贡就是前途无量的代名词!我还真不知道李浩这小子有这样出类拔萃的资质,不是小看他,我真怀疑老爹搭通了什么天地线。
不管怎样,我是在京里待定了。李浩来了也好,好久没跟他一起胡闹,有点寂寞呢。(以前在家里,我们两个要是一起闯祸,受罚的永远是他。谁叫他是儿子呢,总是要被老爹严格要求的,呵呵。)
十四还是隔三岔五地往我那里跑,我依旧对他不冷不热的,也不见他打退堂鼓。对于他这种殷情,舅舅好像没这回事儿似的,从不说起,舅母却带着深意对我说:“十四爷对你倒是上心。”
我的名誉啊,彻底被这小子给毁了!有些郁闷,但也没办法,谁叫我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