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言情]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 [18]

By Root 692 0
完饭老地方见吧。”我点点头,她快步上楼去了。
  来到我们教室里,见几个男生都在,正找自己的饭盆准备去食堂,我进去就对他们说:“你们几个家伙真不够意思,自己跑出来玩儿,也不叫我一声。”江涛嘟囔着说:“想去叫你来着,看你睡得正香,就没敢搅了你的好梦。”说着,顺手把我的饭盆和调羹勺递给我,我接过饭盆就跟他们一起出了教室。
  晚饭后到英语教室找张彦青,见教室里有人在复习功课,便拉着她出来溜达,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到图书馆看了会儿设计资料,见天黑了,就跑到花园的长椅上聊天去了。
  由于我们早回来了几天,系里也没安排什么课程,文化课早在我们出发前就已经停课了,复习考试还有点早,我向来是临时抱佛脚,不到最后几天是不会复习的,所以,这几天倒是优哉游哉的,不是躺在床上看武侠小说,就是到教室里跟他们打扑克、下棋、聊天,一到晚上就和张彦青看电影,逛花园,日子倒是过的极其自在。然而,自在了没几天,复习考试就要开始了,便天天泡在英语教室里,名义上是复习功课,其实更多的是跟张彦青在一块儿边玩儿边学。
  这天中午,正在教室里跟几个同学胡吹海侃,沈穆把我叫了出来,他一般只要有事就找我商量,甭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要拉着我一起干。他对我说:“系里组织学生暑假期间进行社会实践,你去不去?”我问道:“社会实践?实践什么?我觉得咱们除了能画两笔之外,好象什么事儿也干不了。”“系里也没明说干什么,听说是到下面搞些宣传工作,要求学生主动参加。”他解释道。我又问他:“都有谁去啊?”他说:“这不首先来找你了吗?反正回家也没什么事儿,一块儿去玩玩吧。”我说:“你再去找找其他人看看,我考虑考虑吧。”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23节
《我的大学四年--70后的美院经历》 第23节
作者: 石韵zhouhuiying
  晚上,他又来宿舍找我,说:“我问过其他人了,江涛说要回家,陈玉斌和大嫂也要一起回家,徐斐、张航没兴趣,几个女生一听说放假,跑得比兔子还快。”我说:“那还有陈邦逸、陶拥军呢?”他说:“我不想找那两个人,性格、脾气跟咱们玩不到一块儿去,人多了还看不出什么来,人少了就没意思了。”我想了想,问:“服装班是不是跟咱们一块儿的?”他说:“这倒没听说过,可能人多了就分开行动,人少了就合到一起。”我说:“你到系里打听打听,看咱们下乡都干些什么,服装班有几个人报名,我想拖个服装班的人下水。”他惊奇地问:“你想找谁?不会是你们宿舍的公子们吧?”我说:“想哪儿了!那几个人就是想去,我还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呢。甭管是谁,你只要到系里打听就是了,早晚你会知道的。”他笑着说:“你不会看上什么小姑娘吧?”我也笑着说:“男的谁要啊?”
  第二天中午在食堂吃饭,我打完菜看见沈穆坐在那儿,就走过去坐下,他说:“打听过了,服装班没人报名,咱们的任务是到余杭负责宣传工作。”我问道:“宣传工作?不会是让我们举着个大喇叭筒满街喊‘计划生育好’吧?”他笑着说:“哪儿跟哪儿啊!是帮他们办报纸之类的。”我说:“这还差不多,我问问别人去不去,晚上再给你回话。”
  下午在英语教室复习功课,我问张彦青去不去,她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我一来是不想跟她分开,二来是回家也没什么事情。跟我玩到大的兄弟姐妹们,不是参军了就是工作了,上大学的几个人还住的比较分散,也不能天天在一块儿,整天守着个电视机过日子,也实在无聊。
  下午见了沈穆,跟他说:“行,我决定去了,另外再给张彦青报个名,让她跟咱们一队。”他瞪大眼睛盯着我说:“张彦青?你行啊你!要搭就搭上个美女。”我笑着说:“你把嘴闭上吧,都能塞进个鸡蛋了!知道就行了,别再告诉别人了。她要不跟咱们一组,我们就不去了啊?”他答应着:“好好!我跟系里说说。”
  期末考试刚结束,系里就通知我们做好准备,沈穆、张彦青和我一组,目的地是余杭,大二学生去临安,大三学生去绍兴,跟我们一起去余杭的还有其他系的几个学生,我们也不大熟悉,通知说三天后余杭市政府来车接人,我们只要带齐换洗衣物等随身物品就行,时间是十天。既然没说要我们带上画具,我当然是能省一事算一事,东西能少带就少带。
  三天后的上午九点来钟,余杭市政府的大巴车就来了,我们三人早就在系办公楼楼底下等着了,上了车后,院里又给了我一面大红旗,让我们扛着,我顺手就交给了电子系的哥们儿,说:“哎,哥们儿,你个子高,正好扛旗子。”他还在推辞,我硬塞给了他,主要是觉得扛着这红旗显得傻不拉及的,又不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年代。
  将近中午的时候,大巴车直接开进了余杭市政府招待所的大院,从里面出来个青年人,带着我们来到一间休息室,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又来了位中年人,是余杭市委宣传部的,给我们分配工作,我们三人负责到下面一个乡镇做宣传,其余几人也分成几组,分赴各个乡镇。工作安排完了,中午就在招待所吃饭,分成两桌,满桌子的鸡鸭鱼肉,陪同人员一个劲的劝酒,结束时我已经喝得晃晃悠悠的了。
  下午又上了一辆中巴车,就我们三个人,我和沈穆都喝了不少酒,一上车就开始睡觉,直到张彦青把我晃醒了。我迷迷糊糊睁眼一看,见中巴车正拐进一个院子里,院子里种着草坪、花圃,中间还有一根旗杆,上面挂着国旗,知道是到了乡政府。院子虽然不大,但整得很漂亮,乡政府是座二层办公楼,司机把车停下后带着我们直接来到乡长办公室。乡长是个瘦瘦的中年人,一见我们就满面春风地伸着手迎上来,一一握手欢迎,然后热情地让座,让司机出去找人,亲自端茶倒水。还没说上两句话,司机师傅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就走了进来,乡长给介绍说:“这是小刘,负责你们这几天的工作安排。”我们赶紧起身,跟小刘握手致意。乡长吩咐小刘说:“你先安排他们住下,让他们休息一下。”然后对我们客气地说:“我们这儿是农村,条件简陋了一些,你们就将就一下吧。”我们赶紧说着:“您太客气了。”我心里琢磨:条件简陋?让我们住在哪儿呢?不会是连旅馆都没有吧?
  背上包跟着小刘出来,乡长执意要送出门口,我们只好一步一鞠躬地跟乡长告别。小刘领着我们出了政府大院,走了没几步,就来到座七、八层高的楼前,一看招牌,原来是座宾馆,进门后一看,都够三星级级别了,这还简陋?宾馆的服务员都认识小刘,问他道:“今天要几个房间啊?”小刘说:“两个。”服务员接着就拿出串钥匙,领着我们来到楼上,给我们打开房门。我进去一看,双人间带卫生间,席梦思床垫,彩电、冰箱一应俱全,跟我们外出写生时的条件一比,简直是天上与人间!在桂林时,能找到个便宜点的带卫生间的旅馆,我们就觉得是在天堂了。
  张彦青的房间就在隔壁,我们放下东西,小刘就告辞了,说让我们先休息一会儿,晚饭时再来找我们。经过这一折腾,我们俩的酒也醒了,也不犯困了,等张彦青放下东西回来,就打开电视,边看电视边聊天。在学校里基本上捞不着看电视,宿舍里没有电视机,晚上只是在阶梯教室里放放,翻来覆去就一个台,还不让调,所以我们都懒得去看了,除了星期天晚上的《猫和老鼠》,满满的一屋子人,围着两台大彩电看动画片。
  看了会儿电视,也没什么好看的,我躺在张彦青的腿上说:“要不,咱们出去逛逛吧?熟悉一下环境,看看这乡镇上都有什么东西。”张彦青首先说好,老坐在这酒店里,也觉得无聊。三个人就慢慢悠悠的出了房间,来到大街上。
  苏南浙北的农村经济在全国都是有名的,来到街上一看,家家户户都是两层、三层的小楼,街道两边的建筑不比一个县城差,街上到处都是商店,物品一应俱全,只是品位差了点儿,特别是服装,一看就土。这个乡镇并不大,一条主要街道很快就走到了头,街上有座电影院,还有舞厅、咖啡厅、酒吧之类的娱乐场所,这倒让我们感到有些惊奇,想不到这么偏远的农村,娱乐设施倒绝对不比城市差。
  看看天色差不多了,我们就走了回来,小刘已经在酒店大堂里等着了。他带我们来到酒店的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就去点菜。聊了会儿天,菜就上来了,就我们四个人,却点了六菜一汤,满满一桌子。有道鱼做的不错,味道鲜美,不知是什么鱼,问他,他说:“这种鱼当地人叫‘汪仔鱼’,也不知道学名是什么。”我用筷子指着鱼的腹鳍说:“鱼倒是很鲜美,就是这东西太扎人。”小刘笑着说:“这你就不知道了,这种鱼味美就美在这腹鳍上,它的腹鳍跟别的鱼不一样,两片腹鳍连在一起,比猪骨头还硬,但上面的肉最为鲜美。”我一听,赶紧就伸筷子把鱼的腹鳍给夹了过来,张彦青拿着筷子找了找,见几条鱼的腹鳍都没有了,就到我的盘子里抢,我笑着遮挡了几下,还是让她把鱼鳍夹走了,她得意地举着筷子在我面前晃,沈穆在一旁添油加醋地说:“完了,为了筷子鱼打起来了!”小刘也在旁边呵呵笑着说:“你们要喜欢吃,咱们就再要一盘。”我赶紧说:“别要了,就这些菜也吃不了。她不是为了吃鱼,她是为了不让我吃鱼。”
  正吃着饭,乡长从里面单间里端着杯啤酒走了出来,到我们这桌敬酒,又跟他说了几句客气话,他才迈着有点摇晃的步子回到了包间里。
  第二天开始给我们布置工作,主要负责的还是小刘,他给我们介绍说:“我们这个乡镇人口比较多,又比较分散,有些工作不好开展。正好你们来了,希望你们能帮我们制作一些宣传品,主要还是宣传党的政策,最好能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这儿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基层,没喝过几瓶墨水,这方面的工作能力都弱了点儿。我这儿准备了一些材料,你们看看。”我们接过材料一看,都是些党的政策以及计划生育、科学种田之类的小册子。我问他:“宣传材料怎么印啊?”他说:“乡政府有台油印机,需要的话,我们再派些人手。”我又问道:“油印机?是不是那种用蜡纸刻版的油印机?”他点着头说:“对对!就是那种。”我说:“那您还得帮我们准备些铁笔、蜡纸、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