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天命新娘 [33]
他故意接近这丫头,我只怕他会坏表哥的事,我去跟表哥说声。”
那人道:“公子若知道小姐出来,必定会叫人送小姐回去。”
知道温海的脾气,女子到底不敢去,半晌才道:“那就给他送封信,叫他留意些,我却不明白,爹叫他尽快找人,他总在这些闲事上耽搁做什么!”
主仆二人只顾说话,谁也没留意身后不远处的眼睛。
叶夜心轻轻笑了声,缓步走进一条僻静的巷子,悠闲的步伐就如同先前走在大街上一样。
“叶兄!”有人匆匆追上来,唤他,“叶兄且留步!”
叶夜心止步,回身看清来人,笑着作礼:“原来是许兄,何事如此匆忙?”
那是名年轻公子,连连叹气,急得跺脚:“叶兄是知道的,如今却如何是好?家父作主,我……你可有法子帮我一帮?”
叶夜心摇头:“父母之命,岂敢不遵?”
年轻公子道:“可是……可是她……只怪我……唉,岂不是害了她一生?”
叶夜心叹气,拿折扇拍拍他的肩:“许兄只怕害她,却没想过此事一旦闹出来,不仅断送了她,还断送了你。”
年轻公子呆住。
叶夜心道:“令尊十分严厉,若知道此事,必定逐你出家门,纵然饶你,别人焉能不笑话的,将来传开,你的名声前程岂不尽毁了,你细想想。”
年轻公子垂首半日,低声:“这却如何是好?叶兄必定要救我。”
叶夜心道:“这有何难,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何必执著于一女子,从此你只一心听令尊的话,与她断绝往来,她既是在家守寡,只要不闹出来,还有谁会怀疑。”
年轻公子呆了呆,连连摇头:“可……可她已……”他似觉尴尬,半晌才凑近低声说了两句话,末了涨红脸:“叫叶兄见笑,总是小弟做的荒唐事,此事迟早叫人知道,我若有负于她,叫她今后如何做人,想是活不下去的,如此,我便真的该死了。”
叶夜心惊讶:“许兄此事实在行得不妥,这却如何是好。”
.
那日仓促逃命,根本没有心思去留意周围景物,如今再次与温海等人前来,所见又有不同,这一带杂草乱石多,人迹罕至,连砍柴的樵夫都很少,平日除了打猎的几无人来,岩洞洞口高不足一丈,为草木掩映,也不易发现。
沈青笑道:“小弟可有指错?”
陈琪拱手:“常听说地理先生寻龙认穴的本事,今日亲眼得见,果然不假,沈兄弟不愧是天师门下,佩服。”
沈青转身向温海:“温大哥先请。”
温海亦不推辞,率先朝洞内走,白小碧此刻正打量四周景物,似有些心神不定,只顾跟着走,脚底不慎被石头绊了下,打个踉跄,陈琪见状就要伸手去扶,发现不妥忙又收回手,忍不住提醒:“白姑娘仔细些!”
沈青笑道:“白姑娘在走神呢?”
见温海也回身看着自己,白小碧尴尬,与陈琪道了声“多谢”。
洞内还算宽敞,就是光线有点阴暗,深处似有细细的风吹出来,风里竟带着丝丝暖意,与那夜里冰寒的感觉大不相同,白小碧本有些惊疑,可待她看到地上那粒小小的珍珠时,几乎立即就确定了,同时悄悄抬手去摸头上簪子。
果然嵌在上头的小珍珠不见了,必是那晚掉在这里的。
想到二人曾经以那样可怕的姿势倒在这里,白小碧越发觉得羞耻,又怕被温海发现说谎,忙悄悄走过去,拿脚将那粒珍珠使劲往沙里踩。
冷不防手被人握住。
白小碧惊得抬脸。
温海倒没看她,只是淡淡道:“走了。”
也不知道他发现没有,白小碧忍住慌乱,一声不吭由他拉着朝深处走。
.
里面路径虽窄而弯曲,却少有岔道,沈青举着火折子在前面引路,众人走了数百步,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洞厅,白小碧惊讶地发现,这里并非如想象中那样漆黑一团,因为右边洞壁有道长长的竖直的缝隙,犹如窗口,天光流进,映得周围景物分外清晰。
整个洞厅不算大,方圆十几丈,形状上窄下宽,呈宝瓶状,温暖的气息飘荡其中,脚下地面由一片整石构成,竟找不到一块泥土地,最为奇特的是,石地正中央偏偏生出一汪潭水,圆圆的,石潭映着洞壁石缝透进来的光线,水光闪闪,仿佛一粒巨大的珍珠。
沈青赞道:“好个蚌腹藏珠。”
白小碧暗忖,蚌腹藏珠,难道这里便是蚌壳山腹内?那道细缝可不就是两片蚌壳略张开的模样!白天吹的风是暖的,晚上的是凉的,这地方倒也奇特……
陈琪道:“此地本是当年一位仙师路过,指点家父,说这里叫做什么仙蚌含珠。”
沈青道:“既有高人指点,可见你们陈家与此地有缘,此地地势古怪,生在山腹且有水脉相护,石抱水,有心者想要断脉也不容易,我一时竟也想不出有何办法能坏它。”
陈琪道:“沈兄弟虽是天师弟子,却从无害人之心,只有助人为善的,自然不会朝这些事上想。”
沈青咳嗽两声,看温海:“我看此地十分稳当,温大哥的意思?”
温海却淡淡道:“我看未必。”
沈青似想起什么:“温大哥说的是,我险些忘了,还是派几个人留意看守以防万一,第一件要紧的,不可放妇人进来坏事。”
陈琪虽不解,但也明白他这么嘱咐必有缘故,点头答应,三人再说了几句,便循原路出洞。
叶夜心那夜带自己来这里,是凑巧还是早就知道?白小碧始终觉得沈青说的太过于轻描淡写,有点担心,悄悄提醒温海:“师父,这里不是不能让女人进来么?”
温海道:“你还不算。”
白小碧大窘:“师父说什么呢!我是想起前日石头缝里有人说话的事儿,如今看来,莫非就是有人在这里头说话,从那石缝传出去,叫外面听到了,果真如此,这里必定早有人进来过,而且还是个女的,她会不会想来坏事?”
温海略顿了下脚步,瞟她:“总算还会担心为师,但你不是不想我做官么?”
白小碧沉默半晌,道:“师父想做官,何必管我的意思,如今沈公子与陈家有心提拔,机会难得,师父既答应,就不该放过。”
温海有意握了下她的手,笑道:“多谢徒儿提醒。”
见他有调侃之意,并没将自己的话放心上,白小碧渐渐明白过来,以他的智计,只怕早就想到这点了,所以才让陈琪派人把守,自己提醒实在是多此一举,顿时脸一阵红一阵白,暗暗用力想要抽回手。
听到声响,前面沈青回身笑道:“温大哥与白姑娘在说什么呢?”
陈琪也转身看。
温海不动声色,拉着她朝前走,淡淡道:“这么大了还撒娇,叫两位笑话。”
白小碧窘迫万分,险些被呛住。
牡丹桃李
回到陈家之后的事,白小碧再也没有过问,叶夜心自那日起就真的再没来找她,天气越来越暖和,时常见二小姐坐在园内发呆,无意窥得他人秘密,白小碧本就尴尬,哪里好意思去劝,只是越想越灰心,一片痴情又如何,到头来对方娶的却是别人,剩得一个人难过罢了,不如趁早断了痴心妄想的念头。
更奇怪的是陈琪,时常独自站在院门外,看到她出来,却又一句话不说就走了。
这日天气好,白小碧去园子里走动,见他站在一簇牡丹花旁,阳光下锦衣鲜艳,衬着红白牡丹,当真是公子如玉。
他静静地看着牡丹,仿佛在出神。
白小碧上去招呼:“陈公子在看花?”
陈琪回神,转脸看着她,目光陡然黯下去。
白小碧道:“陈公子何事烦恼?”
陈琪移开视线,伸手折了朵牡丹:“白姑娘随温兄行游江湖,自在无忧烦,陈琪很是羡慕。”
白小碧忙道:“我见识浅薄,前日不过信口胡说,锦衣玉食的日子世上许多人求也求不来,陈公子既身在其中,何必想许多,徒增烦恼。”
陈琪没有表示,示意她看手中花:“牡丹好看,白姑娘可喜欢?”
白小碧斟酌道:“可惜我生得粗陋,配不上花王。”
“白姑娘自然不是花王,”陈琪低低地笑了声,“花王虽好,却不是我想折的那枝,我只愿来世生在寻常人家,得赠白姑娘一枝寻常桃李。”
分明在笑,眼底却透着一丝无奈与悲凉。
“明日我便要起程回京,姑娘若不嫌弃,且收下那面镜子吧。”他随手将牡丹掷于地下,再不看她,转身走了。
白小碧有点愣。
身后有人道:“昨日大哥来信,在京城为他允下了亲事,安远侯的侄孙女。”
来人正是二小姐。
“姑娘不要怪他,家父与家兄作主,他怎敢违逆,”二小姐笑得勉强,“早知如此,他就不该痴心妄想。”
当初那种状况下遭遇张公子退亲,尚且看开了,这次并未答允,何从怪起,白小碧沉默片刻,问:“二小姐身子可好些?”
二小姐闻言脸色更白,侧过脸:“多谢你记挂,不妨事。”
.
陈琪第二日果然动身回京,家中上下都为他送行,温海与沈青作为客人也跟着出去,白小碧远远在门口看了半晌,默默回房间,对着那面镜子发呆。
镜面光滑,映得脸清晰无比。
人如明镜,心如明镜,他只怕是接近她的唯一一个没有别样目的的人。
“如何,我早说了三弟是有名的孝子,老爷子作主,他哪里扭得过,”背后传来陈瑞的声音,“一面镜子又算得了什么。”
白小碧略觉尴尬,丢了铜镜:“二公子说笑。”
陈瑞依旧站在门外:“说什么笑,你没嫁与他是好事,我特来道贺的。”
知道他狂妄,白小碧没有再反驳,忽然道:“二公子说的是,嫁与他,其实不如嫁与二公子。”
陈瑞意外,看着她半晌,笑起来:“可惜可惜,迟了。”
白小碧道:“是二公子心里有人,装不下别人。”
“当年我用了三年,瞒着人在外置下产业,她却宁可死了,也不敢随我走,”陈瑞低头抚袖,口里冷笑道,“好个知书守礼的姑娘,小小年纪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叫三弟知道,必定庆幸没有娶你进门。”
白小碧咬咬唇,声音果然低了下去,却带了丝狡黠:“别人又听不见,二公子的话说出去也没人信的。”
陈瑞道:“我若无妻,拼了命也必定娶你。”
不知为何,这话听来竟丝毫不觉轻佻,只觉坦然,白小碧忍不住红了脸:“若早些遇上二公子,我却未必肯嫁,那时我连门都不敢多出呢,哪里敢想这些,更不敢忤逆爹爹。”
陈瑞道:“你那表哥和姓沈的小子出的好主意,如今三弟一走,老
那人道:“公子若知道小姐出来,必定会叫人送小姐回去。”
知道温海的脾气,女子到底不敢去,半晌才道:“那就给他送封信,叫他留意些,我却不明白,爹叫他尽快找人,他总在这些闲事上耽搁做什么!”
主仆二人只顾说话,谁也没留意身后不远处的眼睛。
叶夜心轻轻笑了声,缓步走进一条僻静的巷子,悠闲的步伐就如同先前走在大街上一样。
“叶兄!”有人匆匆追上来,唤他,“叶兄且留步!”
叶夜心止步,回身看清来人,笑着作礼:“原来是许兄,何事如此匆忙?”
那是名年轻公子,连连叹气,急得跺脚:“叶兄是知道的,如今却如何是好?家父作主,我……你可有法子帮我一帮?”
叶夜心摇头:“父母之命,岂敢不遵?”
年轻公子道:“可是……可是她……只怪我……唉,岂不是害了她一生?”
叶夜心叹气,拿折扇拍拍他的肩:“许兄只怕害她,却没想过此事一旦闹出来,不仅断送了她,还断送了你。”
年轻公子呆住。
叶夜心道:“令尊十分严厉,若知道此事,必定逐你出家门,纵然饶你,别人焉能不笑话的,将来传开,你的名声前程岂不尽毁了,你细想想。”
年轻公子垂首半日,低声:“这却如何是好?叶兄必定要救我。”
叶夜心道:“这有何难,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何必执著于一女子,从此你只一心听令尊的话,与她断绝往来,她既是在家守寡,只要不闹出来,还有谁会怀疑。”
年轻公子呆了呆,连连摇头:“可……可她已……”他似觉尴尬,半晌才凑近低声说了两句话,末了涨红脸:“叫叶兄见笑,总是小弟做的荒唐事,此事迟早叫人知道,我若有负于她,叫她今后如何做人,想是活不下去的,如此,我便真的该死了。”
叶夜心惊讶:“许兄此事实在行得不妥,这却如何是好。”
.
那日仓促逃命,根本没有心思去留意周围景物,如今再次与温海等人前来,所见又有不同,这一带杂草乱石多,人迹罕至,连砍柴的樵夫都很少,平日除了打猎的几无人来,岩洞洞口高不足一丈,为草木掩映,也不易发现。
沈青笑道:“小弟可有指错?”
陈琪拱手:“常听说地理先生寻龙认穴的本事,今日亲眼得见,果然不假,沈兄弟不愧是天师门下,佩服。”
沈青转身向温海:“温大哥先请。”
温海亦不推辞,率先朝洞内走,白小碧此刻正打量四周景物,似有些心神不定,只顾跟着走,脚底不慎被石头绊了下,打个踉跄,陈琪见状就要伸手去扶,发现不妥忙又收回手,忍不住提醒:“白姑娘仔细些!”
沈青笑道:“白姑娘在走神呢?”
见温海也回身看着自己,白小碧尴尬,与陈琪道了声“多谢”。
洞内还算宽敞,就是光线有点阴暗,深处似有细细的风吹出来,风里竟带着丝丝暖意,与那夜里冰寒的感觉大不相同,白小碧本有些惊疑,可待她看到地上那粒小小的珍珠时,几乎立即就确定了,同时悄悄抬手去摸头上簪子。
果然嵌在上头的小珍珠不见了,必是那晚掉在这里的。
想到二人曾经以那样可怕的姿势倒在这里,白小碧越发觉得羞耻,又怕被温海发现说谎,忙悄悄走过去,拿脚将那粒珍珠使劲往沙里踩。
冷不防手被人握住。
白小碧惊得抬脸。
温海倒没看她,只是淡淡道:“走了。”
也不知道他发现没有,白小碧忍住慌乱,一声不吭由他拉着朝深处走。
.
里面路径虽窄而弯曲,却少有岔道,沈青举着火折子在前面引路,众人走了数百步,眼前就出现了一个洞厅,白小碧惊讶地发现,这里并非如想象中那样漆黑一团,因为右边洞壁有道长长的竖直的缝隙,犹如窗口,天光流进,映得周围景物分外清晰。
整个洞厅不算大,方圆十几丈,形状上窄下宽,呈宝瓶状,温暖的气息飘荡其中,脚下地面由一片整石构成,竟找不到一块泥土地,最为奇特的是,石地正中央偏偏生出一汪潭水,圆圆的,石潭映着洞壁石缝透进来的光线,水光闪闪,仿佛一粒巨大的珍珠。
沈青赞道:“好个蚌腹藏珠。”
白小碧暗忖,蚌腹藏珠,难道这里便是蚌壳山腹内?那道细缝可不就是两片蚌壳略张开的模样!白天吹的风是暖的,晚上的是凉的,这地方倒也奇特……
陈琪道:“此地本是当年一位仙师路过,指点家父,说这里叫做什么仙蚌含珠。”
沈青道:“既有高人指点,可见你们陈家与此地有缘,此地地势古怪,生在山腹且有水脉相护,石抱水,有心者想要断脉也不容易,我一时竟也想不出有何办法能坏它。”
陈琪道:“沈兄弟虽是天师弟子,却从无害人之心,只有助人为善的,自然不会朝这些事上想。”
沈青咳嗽两声,看温海:“我看此地十分稳当,温大哥的意思?”
温海却淡淡道:“我看未必。”
沈青似想起什么:“温大哥说的是,我险些忘了,还是派几个人留意看守以防万一,第一件要紧的,不可放妇人进来坏事。”
陈琪虽不解,但也明白他这么嘱咐必有缘故,点头答应,三人再说了几句,便循原路出洞。
叶夜心那夜带自己来这里,是凑巧还是早就知道?白小碧始终觉得沈青说的太过于轻描淡写,有点担心,悄悄提醒温海:“师父,这里不是不能让女人进来么?”
温海道:“你还不算。”
白小碧大窘:“师父说什么呢!我是想起前日石头缝里有人说话的事儿,如今看来,莫非就是有人在这里头说话,从那石缝传出去,叫外面听到了,果真如此,这里必定早有人进来过,而且还是个女的,她会不会想来坏事?”
温海略顿了下脚步,瞟她:“总算还会担心为师,但你不是不想我做官么?”
白小碧沉默半晌,道:“师父想做官,何必管我的意思,如今沈公子与陈家有心提拔,机会难得,师父既答应,就不该放过。”
温海有意握了下她的手,笑道:“多谢徒儿提醒。”
见他有调侃之意,并没将自己的话放心上,白小碧渐渐明白过来,以他的智计,只怕早就想到这点了,所以才让陈琪派人把守,自己提醒实在是多此一举,顿时脸一阵红一阵白,暗暗用力想要抽回手。
听到声响,前面沈青回身笑道:“温大哥与白姑娘在说什么呢?”
陈琪也转身看。
温海不动声色,拉着她朝前走,淡淡道:“这么大了还撒娇,叫两位笑话。”
白小碧窘迫万分,险些被呛住。
牡丹桃李
回到陈家之后的事,白小碧再也没有过问,叶夜心自那日起就真的再没来找她,天气越来越暖和,时常见二小姐坐在园内发呆,无意窥得他人秘密,白小碧本就尴尬,哪里好意思去劝,只是越想越灰心,一片痴情又如何,到头来对方娶的却是别人,剩得一个人难过罢了,不如趁早断了痴心妄想的念头。
更奇怪的是陈琪,时常独自站在院门外,看到她出来,却又一句话不说就走了。
这日天气好,白小碧去园子里走动,见他站在一簇牡丹花旁,阳光下锦衣鲜艳,衬着红白牡丹,当真是公子如玉。
他静静地看着牡丹,仿佛在出神。
白小碧上去招呼:“陈公子在看花?”
陈琪回神,转脸看着她,目光陡然黯下去。
白小碧道:“陈公子何事烦恼?”
陈琪移开视线,伸手折了朵牡丹:“白姑娘随温兄行游江湖,自在无忧烦,陈琪很是羡慕。”
白小碧忙道:“我见识浅薄,前日不过信口胡说,锦衣玉食的日子世上许多人求也求不来,陈公子既身在其中,何必想许多,徒增烦恼。”
陈琪没有表示,示意她看手中花:“牡丹好看,白姑娘可喜欢?”
白小碧斟酌道:“可惜我生得粗陋,配不上花王。”
“白姑娘自然不是花王,”陈琪低低地笑了声,“花王虽好,却不是我想折的那枝,我只愿来世生在寻常人家,得赠白姑娘一枝寻常桃李。”
分明在笑,眼底却透着一丝无奈与悲凉。
“明日我便要起程回京,姑娘若不嫌弃,且收下那面镜子吧。”他随手将牡丹掷于地下,再不看她,转身走了。
白小碧有点愣。
身后有人道:“昨日大哥来信,在京城为他允下了亲事,安远侯的侄孙女。”
来人正是二小姐。
“姑娘不要怪他,家父与家兄作主,他怎敢违逆,”二小姐笑得勉强,“早知如此,他就不该痴心妄想。”
当初那种状况下遭遇张公子退亲,尚且看开了,这次并未答允,何从怪起,白小碧沉默片刻,问:“二小姐身子可好些?”
二小姐闻言脸色更白,侧过脸:“多谢你记挂,不妨事。”
.
陈琪第二日果然动身回京,家中上下都为他送行,温海与沈青作为客人也跟着出去,白小碧远远在门口看了半晌,默默回房间,对着那面镜子发呆。
镜面光滑,映得脸清晰无比。
人如明镜,心如明镜,他只怕是接近她的唯一一个没有别样目的的人。
“如何,我早说了三弟是有名的孝子,老爷子作主,他哪里扭得过,”背后传来陈瑞的声音,“一面镜子又算得了什么。”
白小碧略觉尴尬,丢了铜镜:“二公子说笑。”
陈瑞依旧站在门外:“说什么笑,你没嫁与他是好事,我特来道贺的。”
知道他狂妄,白小碧没有再反驳,忽然道:“二公子说的是,嫁与他,其实不如嫁与二公子。”
陈瑞意外,看着她半晌,笑起来:“可惜可惜,迟了。”
白小碧道:“是二公子心里有人,装不下别人。”
“当年我用了三年,瞒着人在外置下产业,她却宁可死了,也不敢随我走,”陈瑞低头抚袖,口里冷笑道,“好个知书守礼的姑娘,小小年纪说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叫三弟知道,必定庆幸没有娶你进门。”
白小碧咬咬唇,声音果然低了下去,却带了丝狡黠:“别人又听不见,二公子的话说出去也没人信的。”
陈瑞道:“我若无妻,拼了命也必定娶你。”
不知为何,这话听来竟丝毫不觉轻佻,只觉坦然,白小碧忍不住红了脸:“若早些遇上二公子,我却未必肯嫁,那时我连门都不敢多出呢,哪里敢想这些,更不敢忤逆爹爹。”
陈瑞道:“你那表哥和姓沈的小子出的好主意,如今三弟一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