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谁说青春不能错》作者:何小天 [2]
是好声好气说了声:你呢?
哪有你混得好,现在正是最艰难的时候,导演说没有适合我的戏,就像足球比赛里面的替补一样每天坐着冷板凳……
这是我预料到的,这个社会要成为一个明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外面的天空永远不是象我们在大学校园里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吴羽飞继续说,你能来北京吗……
每次打电话,她都提这个问题,而我,每次都转移话题,今天,我直入主题打断她说,下个礼拜可能去不了了?
为什么?嘿,你好忙啊,你急着相亲?吴羽飞又调戏地说。
神了,你怎么知道。
吴羽飞沉默了一会,估计是在积蓄内力准备发飙,她大吼了一声:
不行,下个礼拜你无论如何也得去,五星级!
五星级是我们大学时行动任务级别的最高级,五星级代表不可抗拒。大学里面我们那么多行动,只有两次用到五星级,一次是毕业旅行,另一次则是我们仨一起编排毕业晚会。
……
不行,坚决不行,你忘记你说过,只要是我组织的活动,不,我们组织的活动你就要参加的吗?
那是在学校里……
你忘记你毕业的时候说过,那是一辈子的约定,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你一定得来,无论如何,我不管。吴羽飞不由分说地挂了电话。
我本来还想问,季银川他去吗?可那边已经挂电话了,只有嘟嘟嘟的声音。
放下电话,我又翻了几页日记,然后起身打开门走到客厅,正好妈妈已经收拾好一切了,弄了一盘水果,叫我去吃。
父亲看完新闻联播就进房间看书了,这也是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多少年,我们家俩大老爷们一吃完饭就躲进房间看书,而我妈最幸福,每天没有人给她抢电视看,那些言情武侠一天接一天看。当然,除了有足球比赛以外,我虽然不踢球,但经典的足球赛事一场也不会错过。
吃着吃着,我突然蹦了一句话差点没把正在边看电视边啃西瓜的老妈呛到,我说:
妈,我想明天就和那个对象见面。
【7】
我妈仰天长笑了数分钟后才恢复理智,嘴里一个劲说,这孩子真贫,刚才还怎么说来着,(她学着我的口气说),妈我才24呢?哎呀,不行了,笑死了,刚才还嫌小,……现在就这么迫不及待了。
我没有笑,还是一本正经地吃西瓜,在学校里同学们都说我这是搞笑的最高境界。
我妈好不容易刹住车说,还是后天吧,明天妈陪你上街买衣服去,怎么也要弄得象模像样一点啊,我们的高才生儿子。
第二天一早,妈就拖着我到南京路,到淮海路,到各大商场去买衣服,买领带,恨不得把我全副武装到牙齿。
我看着那些衣服的标价终于理解了一个词语,出血。一套西装一万多,我穿上去总觉得不舒服,感觉象披着一张人皮。
从小时候,我妈就很注意生活的各方面讲究,老爸学历高工资低,刚好够家里开销,家里大部分都花在了我身上,从小学开始就为我大学积蓄学费了。有一次,我看到我妈穿着我不穿的鞋子,鼻子突然很酸,但还是没哭出来。
从那时,我就记在心里,发誓有一天一定要让妈妈舒舒服服在家,什么都不用管。而要做到这一切正好和我爸给我设计的一样,努力读书然后找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我这里的版本是:知识就是金钱。上大学以后,我每年可以拿几千奖学金,基本上不需要家里的钱。自从毕业我进了这家公司以后,每个月除了自己开销,偶尔和同事去聚会,再给家里三千块钱,还可以省下一些存在银行里,我有存钱的恒心一如我写日记的恒心。
买好装备后,我和妈回到家,她帮我联系,打好了电话,约定好了明天的节目,还特地托人买了两张电影票,是最近一个叫什么什么埋伏的大片的首影,那个什么什么牛鼻子朝天嗷嗷直叫的大导演还去现场,外面排队还买不到票呢。
而且据说那部电影特别感人,是个三角恋,制片人还说了,看了不哭的来找我!因为这句海口,我还倒真想去看看,从小还没哭呢。
最后睡觉之前,我妈简略介绍了那个姑娘的情况,名字,相貌和海拔,顺便教了我几手约会秘笈,比如什么“哪黑上哪去”原则,还有什么“什么电影恐怖看什么”方针……
她一边说还一边手脚比划,总是一句话结束“当年,你爸本来在早就可以追到我了”,仿佛我看过的《天龙八部》里王语嫣说的:“表哥,你本来第几招就可以搞定那个人了。”
最令我震撼的是为了两人见面的浪漫和惊喜,我妈还没给我看照片,而且电影票还是一人发一张,见面了以电影票为接头暗号--她说当年她和我爸就是这样的,临走时还对我诡异一笑,好像明天去约会的是她一样。
我看了看手上那张电影票,7排23号,另一张是“7排24”,它在一个叫王梅梅的女研究生手里。
黑暗中我也诡异地笑了笑,我得想个办法再次委婉地反抗我父母一次,要象高考那次一样,做得不留痕迹,做得杀人不见血。
【8】
我来到人民电影院是在7点,华灯初上的时候,人来人往的街道特别繁华,一个唱片店正放着一首老歌:
不知哪里方向
又传来了花香
再次编织心中的幻想
一人有一个梦想
两人热爱渐迷惘
三人有三种爱找各自理想
这好像是小时候放的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我记忆力特别好--都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我一听到特别熟悉的旋律就好像能感觉到时光在唰唰地倒流,马上就可以回想起听这首歌的那个年代。
我想也许是因为那些旋律和那时候的心情刻在了记忆的同一个地方吧。
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请问,你是张文礼吗?”
我转头去看见一个文文静静的姑娘,长得不漂亮也不难看,按照季银川的眼光估计能给个65。
我看了看手上的电影票,说,你好,我是张文礼,莫非你就是那个7排24号?
那个女孩气的用鼻子嗯了一声就往电影院里走,我还没给她打分呢,她倒好,应了我妈的“哪黑上哪去”的原则。
我跟着进了电影院坐下,沉默了一会,电影闹哄哄地开始了。
看样子,她也是个喜欢看电影的人,但唯一错误的是,居然看这种片也那么投入。
电影开始是说一个人去逛窑子,还搞什么盲人按摩,其实我还是挺佩服这牛鼻子导演的,逛窑子都拍得那么唯美。
手机:
然后就莫名其妙打起来,我看得没有什么意思,而旁边这个7排24号看得津津有味。
屏幕上俩个人开始大打出手,我冷冷自言自语了一声,下面他们肯定要拥抱接吻!
过了五分钟,俩人果然开始抱在一起,热吻。
黑暗中,我眼睛余光发现,7排24号两个白白的眼球向我投来不可思议的眼神。
我没有理会,继续自言自语说,下面要怎么怎么着。
然后电影就像是我导演一样,我说怎么怎么着真的就怎么怎么着。
最惊讶的是,结尾一段雪地厮杀,我顺便把台词给预言了。
7排24号张大了眼睛看着我,小样的不用想我也知道她肯定怀疑我看了这部电影吧,于是我又自言自语说,今天还是首映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这个特异功能,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吴羽飞和季银川三个人每个周末都去看电影,其实我和季银川都不喜欢看,因为季银川也有这个预言剧情和台词的本事,但关键是吴羽飞喜欢看,而且每次都要拉着我俩去陪葬,因为吴羽飞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演员。
说陪葬是因为我觉得没意思的时候就开始睡觉,但季银川比较调皮,每次都不老实,有时候,他喜欢这样故意把故事下面都讲出来,说“吴羽飞,你看马上就要怎么怎么着……”故意逗吴羽飞生气,季银川就是个人精,不过吴羽飞也是。
电影在我预言的结局拉下帷幕,我第一个念头是上哪找那个制片,他说了“看了没哭来找我的”。不过,传说中的导演演员都上台谢幕了,就他不在,估计他也知道整个电影院抱我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溜了。
出了电影院,我们随便逛了逛,然后就把她送回去了,心里为自己今天的计划感到自豪,回到家,老妈立刻象只嗡嗡的苍蝇一样开始逼问,就象周杰伦说唱一样,一连发了十多个问题:
“那个姑娘怎么样?”“还不错吧”“是马厅长的女儿呢?”“今天谈的还投机吧,你们都是文化人,应该很多一样的话题吧?”“电影好看不?看到某某导演了吗”
“哭了吗”“某某某帅吧?”
我被她追来追去,哭笑不得,算是服了他妈妈了,从小到大,没服过数学奥赛,没服过鬼见愁微积分,甚至没服过相对论,我只服我老妈,我一口气回答了十多个“嗯”,另外心里加了一句,“妈,你不要说到×德华就流口水好不好”。
我妈妈更加得意了,说,我知道我们儿子最聪明了,你要拿出你小时候学习那劲头来,没有办不成的事,说完神采飞扬地走出房间,不过马上又回来了,说:你的电话,快!
我想是谁啊,怎么不打我手机,拿起话筒说,你好,哪位?
里面传出那句话让我很崩溃:
你好啊,这么快就忘记啦,我就是那个7排24号啊!今天你太牛了,下礼拜我们又去看电影吧。
【9】
星期一上班的时候,我就订好了四月三十号下午k11次的火车票,本来打算坐飞机去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还是去买了火车票。
今天上班我特别认真,不过就是偶尔偷偷看看日记。想一想我还真挺会演戏的,记得中学那会,每个学期发了书以后,我就小心翼翼地把所有教科书的皮都给剥了下来了,然后每节课就把相应的书皮装上要看的课外书,于是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在课堂上看小说了。
就因为这个故事,吴羽飞有一段时间都非要喊我“张扒皮”。
唯一一次险些匡瓢了,我把书皮弄反了自己还不知道,津津有味地看着,结果那个上课老师发现了,估计他不是老糊涂就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偏心,他发现后,不仅没
哪有你混得好,现在正是最艰难的时候,导演说没有适合我的戏,就像足球比赛里面的替补一样每天坐着冷板凳……
这是我预料到的,这个社会要成为一个明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外面的天空永远不是象我们在大学校园里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吴羽飞继续说,你能来北京吗……
每次打电话,她都提这个问题,而我,每次都转移话题,今天,我直入主题打断她说,下个礼拜可能去不了了?
为什么?嘿,你好忙啊,你急着相亲?吴羽飞又调戏地说。
神了,你怎么知道。
吴羽飞沉默了一会,估计是在积蓄内力准备发飙,她大吼了一声:
不行,下个礼拜你无论如何也得去,五星级!
五星级是我们大学时行动任务级别的最高级,五星级代表不可抗拒。大学里面我们那么多行动,只有两次用到五星级,一次是毕业旅行,另一次则是我们仨一起编排毕业晚会。
……
不行,坚决不行,你忘记你说过,只要是我组织的活动,不,我们组织的活动你就要参加的吗?
那是在学校里……
你忘记你毕业的时候说过,那是一辈子的约定,我们是一辈子的朋友。你一定得来,无论如何,我不管。吴羽飞不由分说地挂了电话。
我本来还想问,季银川他去吗?可那边已经挂电话了,只有嘟嘟嘟的声音。
放下电话,我又翻了几页日记,然后起身打开门走到客厅,正好妈妈已经收拾好一切了,弄了一盘水果,叫我去吃。
父亲看完新闻联播就进房间看书了,这也是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多少年,我们家俩大老爷们一吃完饭就躲进房间看书,而我妈最幸福,每天没有人给她抢电视看,那些言情武侠一天接一天看。当然,除了有足球比赛以外,我虽然不踢球,但经典的足球赛事一场也不会错过。
吃着吃着,我突然蹦了一句话差点没把正在边看电视边啃西瓜的老妈呛到,我说:
妈,我想明天就和那个对象见面。
【7】
我妈仰天长笑了数分钟后才恢复理智,嘴里一个劲说,这孩子真贫,刚才还怎么说来着,(她学着我的口气说),妈我才24呢?哎呀,不行了,笑死了,刚才还嫌小,……现在就这么迫不及待了。
我没有笑,还是一本正经地吃西瓜,在学校里同学们都说我这是搞笑的最高境界。
我妈好不容易刹住车说,还是后天吧,明天妈陪你上街买衣服去,怎么也要弄得象模像样一点啊,我们的高才生儿子。
第二天一早,妈就拖着我到南京路,到淮海路,到各大商场去买衣服,买领带,恨不得把我全副武装到牙齿。
我看着那些衣服的标价终于理解了一个词语,出血。一套西装一万多,我穿上去总觉得不舒服,感觉象披着一张人皮。
从小时候,我妈就很注意生活的各方面讲究,老爸学历高工资低,刚好够家里开销,家里大部分都花在了我身上,从小学开始就为我大学积蓄学费了。有一次,我看到我妈穿着我不穿的鞋子,鼻子突然很酸,但还是没哭出来。
从那时,我就记在心里,发誓有一天一定要让妈妈舒舒服服在家,什么都不用管。而要做到这一切正好和我爸给我设计的一样,努力读书然后找一份薪水丰厚的工作。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我这里的版本是:知识就是金钱。上大学以后,我每年可以拿几千奖学金,基本上不需要家里的钱。自从毕业我进了这家公司以后,每个月除了自己开销,偶尔和同事去聚会,再给家里三千块钱,还可以省下一些存在银行里,我有存钱的恒心一如我写日记的恒心。
买好装备后,我和妈回到家,她帮我联系,打好了电话,约定好了明天的节目,还特地托人买了两张电影票,是最近一个叫什么什么埋伏的大片的首影,那个什么什么牛鼻子朝天嗷嗷直叫的大导演还去现场,外面排队还买不到票呢。
而且据说那部电影特别感人,是个三角恋,制片人还说了,看了不哭的来找我!因为这句海口,我还倒真想去看看,从小还没哭呢。
最后睡觉之前,我妈简略介绍了那个姑娘的情况,名字,相貌和海拔,顺便教了我几手约会秘笈,比如什么“哪黑上哪去”原则,还有什么“什么电影恐怖看什么”方针……
她一边说还一边手脚比划,总是一句话结束“当年,你爸本来在早就可以追到我了”,仿佛我看过的《天龙八部》里王语嫣说的:“表哥,你本来第几招就可以搞定那个人了。”
最令我震撼的是为了两人见面的浪漫和惊喜,我妈还没给我看照片,而且电影票还是一人发一张,见面了以电影票为接头暗号--她说当年她和我爸就是这样的,临走时还对我诡异一笑,好像明天去约会的是她一样。
我看了看手上那张电影票,7排23号,另一张是“7排24”,它在一个叫王梅梅的女研究生手里。
黑暗中我也诡异地笑了笑,我得想个办法再次委婉地反抗我父母一次,要象高考那次一样,做得不留痕迹,做得杀人不见血。
【8】
我来到人民电影院是在7点,华灯初上的时候,人来人往的街道特别繁华,一个唱片店正放着一首老歌:
不知哪里方向
又传来了花香
再次编织心中的幻想
一人有一个梦想
两人热爱渐迷惘
三人有三种爱找各自理想
这好像是小时候放的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我记忆力特别好--都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我一听到特别熟悉的旋律就好像能感觉到时光在唰唰地倒流,马上就可以回想起听这首歌的那个年代。
我想也许是因为那些旋律和那时候的心情刻在了记忆的同一个地方吧。
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请问,你是张文礼吗?”
我转头去看见一个文文静静的姑娘,长得不漂亮也不难看,按照季银川的眼光估计能给个65。
我看了看手上的电影票,说,你好,我是张文礼,莫非你就是那个7排24号?
那个女孩气的用鼻子嗯了一声就往电影院里走,我还没给她打分呢,她倒好,应了我妈的“哪黑上哪去”的原则。
我跟着进了电影院坐下,沉默了一会,电影闹哄哄地开始了。
看样子,她也是个喜欢看电影的人,但唯一错误的是,居然看这种片也那么投入。
电影开始是说一个人去逛窑子,还搞什么盲人按摩,其实我还是挺佩服这牛鼻子导演的,逛窑子都拍得那么唯美。
手机:
然后就莫名其妙打起来,我看得没有什么意思,而旁边这个7排24号看得津津有味。
屏幕上俩个人开始大打出手,我冷冷自言自语了一声,下面他们肯定要拥抱接吻!
过了五分钟,俩人果然开始抱在一起,热吻。
黑暗中,我眼睛余光发现,7排24号两个白白的眼球向我投来不可思议的眼神。
我没有理会,继续自言自语说,下面要怎么怎么着。
然后电影就像是我导演一样,我说怎么怎么着真的就怎么怎么着。
最惊讶的是,结尾一段雪地厮杀,我顺便把台词给预言了。
7排24号张大了眼睛看着我,小样的不用想我也知道她肯定怀疑我看了这部电影吧,于是我又自言自语说,今天还是首映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有的这个特异功能,上大学的时候,我和吴羽飞和季银川三个人每个周末都去看电影,其实我和季银川都不喜欢看,因为季银川也有这个预言剧情和台词的本事,但关键是吴羽飞喜欢看,而且每次都要拉着我俩去陪葬,因为吴羽飞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演员。
说陪葬是因为我觉得没意思的时候就开始睡觉,但季银川比较调皮,每次都不老实,有时候,他喜欢这样故意把故事下面都讲出来,说“吴羽飞,你看马上就要怎么怎么着……”故意逗吴羽飞生气,季银川就是个人精,不过吴羽飞也是。
电影在我预言的结局拉下帷幕,我第一个念头是上哪找那个制片,他说了“看了没哭来找我的”。不过,传说中的导演演员都上台谢幕了,就他不在,估计他也知道整个电影院抱我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溜了。
出了电影院,我们随便逛了逛,然后就把她送回去了,心里为自己今天的计划感到自豪,回到家,老妈立刻象只嗡嗡的苍蝇一样开始逼问,就象周杰伦说唱一样,一连发了十多个问题:
“那个姑娘怎么样?”“还不错吧”“是马厅长的女儿呢?”“今天谈的还投机吧,你们都是文化人,应该很多一样的话题吧?”“电影好看不?看到某某导演了吗”
“哭了吗”“某某某帅吧?”
我被她追来追去,哭笑不得,算是服了他妈妈了,从小到大,没服过数学奥赛,没服过鬼见愁微积分,甚至没服过相对论,我只服我老妈,我一口气回答了十多个“嗯”,另外心里加了一句,“妈,你不要说到×德华就流口水好不好”。
我妈妈更加得意了,说,我知道我们儿子最聪明了,你要拿出你小时候学习那劲头来,没有办不成的事,说完神采飞扬地走出房间,不过马上又回来了,说:你的电话,快!
我想是谁啊,怎么不打我手机,拿起话筒说,你好,哪位?
里面传出那句话让我很崩溃:
你好啊,这么快就忘记啦,我就是那个7排24号啊!今天你太牛了,下礼拜我们又去看电影吧。
【9】
星期一上班的时候,我就订好了四月三十号下午k11次的火车票,本来打算坐飞机去的,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还是去买了火车票。
今天上班我特别认真,不过就是偶尔偷偷看看日记。想一想我还真挺会演戏的,记得中学那会,每个学期发了书以后,我就小心翼翼地把所有教科书的皮都给剥了下来了,然后每节课就把相应的书皮装上要看的课外书,于是就可以大模大样地在课堂上看小说了。
就因为这个故事,吴羽飞有一段时间都非要喊我“张扒皮”。
唯一一次险些匡瓢了,我把书皮弄反了自己还不知道,津津有味地看着,结果那个上课老师发现了,估计他不是老糊涂就是对成绩好的学生偏心,他发现后,不仅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