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女博士的柴米生活 [40]
简也有自己的计划,打从宣布要在30岁以前把自己给嫁出去那一刻起,她就有自己的计划。有哲人说过,人如果能回过头重新活一次,那有大多数的人都会成为成功者。人们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毫无计划,随心所欲。说到底,是因为太过年轻,而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要什么。也因为太过年轻,而不怕走弯路而浪费时间。等到不再年轻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发现自己或多或少地走了弯路,或者根本选错了路,却不再有补救的时间。那些少走了弯路的,或者运气好选对了路,又或者幡然悔悟得早的,往往就是这个时候的成功者了。如果人能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明白这一点,早点开始计划,虽然计划终究还是有一点点赶不上变化,总可以适时适当地调整,好过完全没有计划,这个,就叫做人生规划。舒简读硕读博,都还有个学习计划,人生规划这种时髦观念,她当然早早就接受了。
舒简的人生规划很简单,30岁以前找个自己能碰到的最好的,又不讨厌的结婚,这个计划简直是超额完成。博士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她强调稳定,因为她很懒,你可以说她纯粹属于不思进取的类型。本来舒简读博,也不是追求理想,她和汤小涵完完全全的不同。汤小涵很把读博当回事情,也很在乎自己学术上的追求,但生不逢时,运气不好,跟了郑大奎这样的博导,学问没做到什么,苦力倒是卖了不少,汤小涵时常长吁短叹,有段时间还考虑博士毕业后在读博士后,杀回母校去做学问。但汤小涵同时又很向往学校外面的世界,她很单纯的想象自己能凭着十年寒窗学来的本事去大干一番事业。舒简觉得汤小涵的这种想法很好,因为,汤小涵有成为女强人的潜质,虽然她现在思想很单纯,但汤小涵几乎可以算的上聪明绝顶,做什么都很认真,都能做的好,她不成为女强人还有谁能成。但同时,舒简又经常很庸俗的告诫汤小涵:“不管怎么说,你得先养活自己。”所以,舒简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如果能发挥专业特长,那就更好。她对高校教师和公务员相当向往,前者是一个博士的最恰当归宿,后者,她不了解,但是既然大家都一窝蜂的跑去考,总归差不到哪里去,舒简想象中的公务员,那还不都是忙活大事的人吗,忙活大事,很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舒简本着重在搀和的心理,非常向往公务员,那是她熟悉的世界以外的另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舒简的人生规划很简单,30岁以前找个自己能碰到的最好的,又不讨厌的结婚,这个计划简直是超额完成。博士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她强调稳定,因为她很懒,你可以说她纯粹属于不思进取的类型。本来舒简读博,也不是追求理想,她和汤小涵完完全全的不同。汤小涵很把读博当回事情,也很在乎自己学术上的追求,但生不逢时,运气不好,跟了郑大奎这样的博导,学问没做到什么,苦力倒是卖了不少,汤小涵时常长吁短叹,有段时间还考虑博士毕业后在读博士后,杀回母校去做学问。但汤小涵同时又很向往学校外面的世界,她很单纯的想象自己能凭着十年寒窗学来的本事去大干一番事业。舒简觉得汤小涵的这种想法很好,因为,汤小涵有成为女强人的潜质,虽然她现在思想很单纯,但汤小涵几乎可以算的上聪明绝顶,做什么都很认真,都能做的好,她不成为女强人还有谁能成。但同时,舒简又经常很庸俗的告诫汤小涵:“不管怎么说,你得先养活自己。”所以,舒简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如果能发挥专业特长,那就更好。她对高校教师和公务员相当向往,前者是一个博士的最恰当归宿,后者,她不了解,但是既然大家都一窝蜂的跑去考,总归差不到哪里去,舒简想象中的公务员,那还不都是忙活大事的人吗,忙活大事,很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舒简本着重在搀和的心理,非常向往公务员,那是她熟悉的世界以外的另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找到工作以后的工作是生孩子。本来,舒简对这个没有感性认识,但找工作的时候,人家看到一个女生,不管硕士、博士,往往都要问:“结婚了吗,有孩子吗?”这两个问题和男生完全无关,好象结婚生孩子是女人自己完全可以搞定的事情。问的目的很简单,如果你没结婚,单位就要承担你来了就忙着结婚而无心工作的危险,如果已经结婚了,这危险就更加迫在眉睫,因为很快,你就要生孩子,首先是怀孕,单位好意思把个孕妇当牛使吗?然后是产假,最后是哺乳期,这样七七八八下来,没有两年,别想这个女硕士或者女博士能安分守己地坐在办公室里干她该干的活。这还不算,钱还一分都不少拿。这笔帐,单位都会算,所以招聘的时候一定要问这两个问题,问过了,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当作拒收简历的理由。舒简受过这种感情的伤害,所以这件事情在结婚后就当作一件大事来计划,她30了,可不想当高龄产妇,也不想让未来的单位把自己当成两年干不了正事的废人。所以舒简对于孩子的计划是排在博士毕业前后的。这个时间最好,到了单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有孩子了,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论文完成等着答辩的这段悠闲时光。
舒简的这点小九九和汤小涵一讨论,汤小涵相当地不以为然,觉得她简直就是杞人忧天。这种事情也好计划的么,爱情要计划,生孩子也要计划,人生还有什么乐趣。舒简听汤小涵这么一评论,突然也觉得自己变的庸俗了,就这么短短的四个月不到,她从一个本来傻呵呵什么都懒得想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对生活充满斤斤计较,时时刻刻想着相亲、结婚、买房子、找工作、攒钱甚至生孩子的琐琐碎碎的家庭主妇,舒简叹息着对汤小涵说:“年轻真好啊,好好享受你的年轻吧。”
因为单位领导照顾冯宁新婚,冯宁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周五晚上回来,周日下午走,很有规律地过了舒简的暑假。所以舒简似乎还没有真实体会到当了军嫂就要无私奉献的痛苦,尽管婚礼上,冯宁单位的领导把这个说的挺可怕,舒简只是觉得一个星期实在太漫长了,她几乎天天都在对冯宁的想念中渡过,然后所有的想念都集中在周五下午,她在火车站出站口,看见冯宁军装的那一刻,一个星期的想念顿时转化成强烈的快乐和幸福,这段时日,每个周五到火车站等冯宁,成了舒简一个星期盼望的终点和最最重要的任务。如果这也能算的上蜜月的话,那舒简的蜜月过的要更加的回味悠长,她这才真正体会到,当个军嫂,是怎么回事。而当她感慨万分地把这种感受说给冯宁听的时候,冯宁大杀风景地说:“我们这种情况在部队已经很好了,一连长一年才见老婆一次,还有野战部队的,他们的老婆更苦。“他心满意足地对舒简说:“丫头,我算是好的了。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要照顾好自己。”
汤小涵因为项目的事情也留在学校。宁城的夏天好象蒸桑拿一般的难受,宿舍里又没有空调,舒简还好每个周末回冯宁的家里享受一下,汤小涵简直天天在水深火热的状态下煎熬。赵晟隔三岔五地送了冰镇的绿豆汤来,好象两个人的感情也象这天气一天一天的升温。舒简有一次喝了冰镇绿豆汤以后真心诚意地说:“要不你就嫁了赵晟吧”汤小涵居然掉过头就对赵晟说,她不能给他什么承诺,叫他以后不用来。舒简觉得汤小涵变化很大,想破了头,也想不出什么原因。但赵晟依旧有时间就来,他仿佛并不在乎汤小涵的态度,这让舒简很纳闷,这两个人,都怪怪的。冯宁装作很老道的样子说:“这还用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不着你跟在里面瞎操心。”舒简一想,可不是吗,赵晟都不在乎汤小涵的态度,她跟在里面操的什么心啊。
马上,真正要舒简操心的事情就来了。在秋季学期开学的时候,她收到了公务员考试面试的通知,舒简很兴奋。冯宁拜托冯军,冯军又转弯抹角地打听到舒简在她报考的这个职位的笔试成绩是第二名,通过笔试,这个职位的竞争从112:1变成10:1,舒简的面试变的相当的重要。舒简本来被第二名给刺激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强化班没有白上,居然考进前三,冷静下来一想,只招一个人,考第二名和考最后一名没有什么不同,形势很严峻。冯家为舒简的工作问题开了个家庭会议,冯宁觉得,这事一定要找找人。否则的话,面试会怎么样是明摆着的,不要说舒简只是第二名,就是第一名也没有用。面试的成绩,弹性很大,笔试的前几名分数相差都不多,舒简和第一名只差2分,面试的成绩几乎是可以左右要谁不要谁的决定性因素。这么看来,舒简根本不用担心第一名,但同时舒简也要担心所有入围的对手,只要有一个找到这个单位的领导,那么,单位要谁,谁就会是最后的被录取者。招录的单位,总会把进人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谁也不会把选择的权力,真正交给一张考卷。
冯宁希望冯老爷子能亲自出场,最好找陈天蔚打个招呼,由于舒简在场,冯致和没有多说什么,只说“努努力吧,当然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靠找关系总归不是正路。我想,那个要小简的学校就很好,女孩子,当高校教师很好。省级机关虽然不错,未必适合小简,专业也不对口。年轻人,心不要太高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好。”舒简听了这话很憋气。其实冯致和说这话纯属惯性,没别的意思。当领导当了这么多年,大会小会的讲话少不了,脑子里边总还存储着点资料,冯老爷子退休时间也不长,讲话的风格还没完全改成老百姓的思路,可以理解,所以今天这个话,如果是对着冯宁的工作问题,他一样也会这么讲。可是舒简从来就是平头百姓的思路,她一学生,领导讲话没见识过,以为冯致和真的在教育自己,凭着舒简博士生的那点傲气和她一贯以来的坏脾气,冯致和这番话,她可就听不下去了。当然,听去下去,她也还不至于立刻就发作。要发作也要等四下无人的时候,找冯宁发作。舒简当时的反应就是,没有反应。冯致和夫妇当然更没有反应,他一向都这样说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掉过了头冯致和就和冯老太太商量,他觉得找陈天蔚不妥当,陈天蔚这层关系,还是要留到冯宁转业的时候再用。舒简的工作虽然重要,总重要不过儿子的去。再一说,舒简现在有个现成的学校要她,公务员考不上也没关系,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冯老太太完全赞成他的意见,她还有一个担心,舒简假如考上了省级机关,她是博士毕业,去了就定正科的,机关里现在博士不多,正宗的博士尤其少,正宗的女博士少之又少,因为门太难进了,只要进去了,反而是凤毛麟角的稀罕物,舒简要进了省级机关,那就是名副其实的潜力股,“无知少妇”这四个条件,除了不是少数民族,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妇女干部,舒简可占全了,保不齐有朝一日就飞起来了,到时候儿子的日子,
舒简的人生规划很简单,30岁以前找个自己能碰到的最好的,又不讨厌的结婚,这个计划简直是超额完成。博士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她强调稳定,因为她很懒,你可以说她纯粹属于不思进取的类型。本来舒简读博,也不是追求理想,她和汤小涵完完全全的不同。汤小涵很把读博当回事情,也很在乎自己学术上的追求,但生不逢时,运气不好,跟了郑大奎这样的博导,学问没做到什么,苦力倒是卖了不少,汤小涵时常长吁短叹,有段时间还考虑博士毕业后在读博士后,杀回母校去做学问。但汤小涵同时又很向往学校外面的世界,她很单纯的想象自己能凭着十年寒窗学来的本事去大干一番事业。舒简觉得汤小涵的这种想法很好,因为,汤小涵有成为女强人的潜质,虽然她现在思想很单纯,但汤小涵几乎可以算的上聪明绝顶,做什么都很认真,都能做的好,她不成为女强人还有谁能成。但同时,舒简又经常很庸俗的告诫汤小涵:“不管怎么说,你得先养活自己。”所以,舒简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如果能发挥专业特长,那就更好。她对高校教师和公务员相当向往,前者是一个博士的最恰当归宿,后者,她不了解,但是既然大家都一窝蜂的跑去考,总归差不到哪里去,舒简想象中的公务员,那还不都是忙活大事的人吗,忙活大事,很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舒简本着重在搀和的心理,非常向往公务员,那是她熟悉的世界以外的另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舒简的人生规划很简单,30岁以前找个自己能碰到的最好的,又不讨厌的结婚,这个计划简直是超额完成。博士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她强调稳定,因为她很懒,你可以说她纯粹属于不思进取的类型。本来舒简读博,也不是追求理想,她和汤小涵完完全全的不同。汤小涵很把读博当回事情,也很在乎自己学术上的追求,但生不逢时,运气不好,跟了郑大奎这样的博导,学问没做到什么,苦力倒是卖了不少,汤小涵时常长吁短叹,有段时间还考虑博士毕业后在读博士后,杀回母校去做学问。但汤小涵同时又很向往学校外面的世界,她很单纯的想象自己能凭着十年寒窗学来的本事去大干一番事业。舒简觉得汤小涵的这种想法很好,因为,汤小涵有成为女强人的潜质,虽然她现在思想很单纯,但汤小涵几乎可以算的上聪明绝顶,做什么都很认真,都能做的好,她不成为女强人还有谁能成。但同时,舒简又经常很庸俗的告诫汤小涵:“不管怎么说,你得先养活自己。”所以,舒简想找份稳定的工作,如果能发挥专业特长,那就更好。她对高校教师和公务员相当向往,前者是一个博士的最恰当归宿,后者,她不了解,但是既然大家都一窝蜂的跑去考,总归差不到哪里去,舒简想象中的公务员,那还不都是忙活大事的人吗,忙活大事,很能证明一个人的能力,舒简本着重在搀和的心理,非常向往公务员,那是她熟悉的世界以外的另一个充满希望的世界。
找到工作以后的工作是生孩子。本来,舒简对这个没有感性认识,但找工作的时候,人家看到一个女生,不管硕士、博士,往往都要问:“结婚了吗,有孩子吗?”这两个问题和男生完全无关,好象结婚生孩子是女人自己完全可以搞定的事情。问的目的很简单,如果你没结婚,单位就要承担你来了就忙着结婚而无心工作的危险,如果已经结婚了,这危险就更加迫在眉睫,因为很快,你就要生孩子,首先是怀孕,单位好意思把个孕妇当牛使吗?然后是产假,最后是哺乳期,这样七七八八下来,没有两年,别想这个女硕士或者女博士能安分守己地坐在办公室里干她该干的活。这还不算,钱还一分都不少拿。这笔帐,单位都会算,所以招聘的时候一定要问这两个问题,问过了,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当作拒收简历的理由。舒简受过这种感情的伤害,所以这件事情在结婚后就当作一件大事来计划,她30了,可不想当高龄产妇,也不想让未来的单位把自己当成两年干不了正事的废人。所以舒简对于孩子的计划是排在博士毕业前后的。这个时间最好,到了单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有孩子了,在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论文完成等着答辩的这段悠闲时光。
舒简的这点小九九和汤小涵一讨论,汤小涵相当地不以为然,觉得她简直就是杞人忧天。这种事情也好计划的么,爱情要计划,生孩子也要计划,人生还有什么乐趣。舒简听汤小涵这么一评论,突然也觉得自己变的庸俗了,就这么短短的四个月不到,她从一个本来傻呵呵什么都懒得想的女孩子,变成了一个对生活充满斤斤计较,时时刻刻想着相亲、结婚、买房子、找工作、攒钱甚至生孩子的琐琐碎碎的家庭主妇,舒简叹息着对汤小涵说:“年轻真好啊,好好享受你的年轻吧。”
因为单位领导照顾冯宁新婚,冯宁一个星期回一次家,周五晚上回来,周日下午走,很有规律地过了舒简的暑假。所以舒简似乎还没有真实体会到当了军嫂就要无私奉献的痛苦,尽管婚礼上,冯宁单位的领导把这个说的挺可怕,舒简只是觉得一个星期实在太漫长了,她几乎天天都在对冯宁的想念中渡过,然后所有的想念都集中在周五下午,她在火车站出站口,看见冯宁军装的那一刻,一个星期的想念顿时转化成强烈的快乐和幸福,这段时日,每个周五到火车站等冯宁,成了舒简一个星期盼望的终点和最最重要的任务。如果这也能算的上蜜月的话,那舒简的蜜月过的要更加的回味悠长,她这才真正体会到,当个军嫂,是怎么回事。而当她感慨万分地把这种感受说给冯宁听的时候,冯宁大杀风景地说:“我们这种情况在部队已经很好了,一连长一年才见老婆一次,还有野战部队的,他们的老婆更苦。“他心满意足地对舒简说:“丫头,我算是好的了。我不在家的时候,你要照顾好自己。”
汤小涵因为项目的事情也留在学校。宁城的夏天好象蒸桑拿一般的难受,宿舍里又没有空调,舒简还好每个周末回冯宁的家里享受一下,汤小涵简直天天在水深火热的状态下煎熬。赵晟隔三岔五地送了冰镇的绿豆汤来,好象两个人的感情也象这天气一天一天的升温。舒简有一次喝了冰镇绿豆汤以后真心诚意地说:“要不你就嫁了赵晟吧”汤小涵居然掉过头就对赵晟说,她不能给他什么承诺,叫他以后不用来。舒简觉得汤小涵变化很大,想破了头,也想不出什么原因。但赵晟依旧有时间就来,他仿佛并不在乎汤小涵的态度,这让舒简很纳闷,这两个人,都怪怪的。冯宁装作很老道的样子说:“这还用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不着你跟在里面瞎操心。”舒简一想,可不是吗,赵晟都不在乎汤小涵的态度,她跟在里面操的什么心啊。
马上,真正要舒简操心的事情就来了。在秋季学期开学的时候,她收到了公务员考试面试的通知,舒简很兴奋。冯宁拜托冯军,冯军又转弯抹角地打听到舒简在她报考的这个职位的笔试成绩是第二名,通过笔试,这个职位的竞争从112:1变成10:1,舒简的面试变的相当的重要。舒简本来被第二名给刺激了一下,觉得自己的强化班没有白上,居然考进前三,冷静下来一想,只招一个人,考第二名和考最后一名没有什么不同,形势很严峻。冯家为舒简的工作问题开了个家庭会议,冯宁觉得,这事一定要找找人。否则的话,面试会怎么样是明摆着的,不要说舒简只是第二名,就是第一名也没有用。面试的成绩,弹性很大,笔试的前几名分数相差都不多,舒简和第一名只差2分,面试的成绩几乎是可以左右要谁不要谁的决定性因素。这么看来,舒简根本不用担心第一名,但同时舒简也要担心所有入围的对手,只要有一个找到这个单位的领导,那么,单位要谁,谁就会是最后的被录取者。招录的单位,总会把进人的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谁也不会把选择的权力,真正交给一张考卷。
冯宁希望冯老爷子能亲自出场,最好找陈天蔚打个招呼,由于舒简在场,冯致和没有多说什么,只说“努努力吧,当然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靠找关系总归不是正路。我想,那个要小简的学校就很好,女孩子,当高校教师很好。省级机关虽然不错,未必适合小简,专业也不对口。年轻人,心不要太高了,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好。”舒简听了这话很憋气。其实冯致和说这话纯属惯性,没别的意思。当领导当了这么多年,大会小会的讲话少不了,脑子里边总还存储着点资料,冯老爷子退休时间也不长,讲话的风格还没完全改成老百姓的思路,可以理解,所以今天这个话,如果是对着冯宁的工作问题,他一样也会这么讲。可是舒简从来就是平头百姓的思路,她一学生,领导讲话没见识过,以为冯致和真的在教育自己,凭着舒简博士生的那点傲气和她一贯以来的坏脾气,冯致和这番话,她可就听不下去了。当然,听去下去,她也还不至于立刻就发作。要发作也要等四下无人的时候,找冯宁发作。舒简当时的反应就是,没有反应。冯致和夫妇当然更没有反应,他一向都这样说话,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掉过了头冯致和就和冯老太太商量,他觉得找陈天蔚不妥当,陈天蔚这层关系,还是要留到冯宁转业的时候再用。舒简的工作虽然重要,总重要不过儿子的去。再一说,舒简现在有个现成的学校要她,公务员考不上也没关系,不需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冯老太太完全赞成他的意见,她还有一个担心,舒简假如考上了省级机关,她是博士毕业,去了就定正科的,机关里现在博士不多,正宗的博士尤其少,正宗的女博士少之又少,因为门太难进了,只要进去了,反而是凤毛麟角的稀罕物,舒简要进了省级机关,那就是名副其实的潜力股,“无知少妇”这四个条件,除了不是少数民族,无党派、高级知识分子、妇女干部,舒简可占全了,保不齐有朝一日就飞起来了,到时候儿子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