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女博士的柴米生活 [30]
的事情总是很复杂的,何况舒简说过,冯宁的那嫂子,不是个肯吃亏的人。冯宁会不会因为这事对舒简有看法,也很难说。汤小涵认为,舒简革命的任务很重,很庆幸自己暂时还烦不着这些罗嗦事,舒韵悄悄地对舒简说;“别什么都听咱妈的,真要僵在房子上,对你们将来没好处。你要跟他过一辈子,你是这么打算的对吧,别开头就为这个伤感情,多不值啊。你要买房子没钱,我给你,不过,得让他给我打借条。”
舒简有舒简的想法。她并不在意房子,真的,因为她在意也没有用。那房子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难不成有朝一日,她能把冯宁的父母赶出去,要真那样,她自己先鄙视了自己。但这名字的添加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舒简在考研时候研究过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剩下的就这么一句,印象深刻,因为,有道理。一个国家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家庭。换了老百姓的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舒简经常看新闻,她不怎么关心政治生活的大事,那些事情一般正常的女人都不关心,舒简也没觉着自己是博士就有义务感兴趣,她看新闻的品味有一部分和家庭妇女的品味重合,那些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的琐碎事,舒简看了大概就总结出一个规律,全是钱作的怪。大多数的家庭矛盾,不管表面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根究其原因,一定和钱有关。舒简想明白了这个,又知道自己难免不做个俗人,即便自己有不做俗人的意志,身边的人也难免不是俗人。俗人是没有错的,谁不是俗人呢,除了神仙,谁不要住房子、买柴米、生孩子养家糊口。所以做俗人并没有错,做一个在乎钱的俗人更没有错,很多人错在骨子里本是俗人,嘴上是不认帐的,所以矛盾产生的时候,没有人会主动地承认是利益分配不平衡,好比国际社会里,利益均衡的时候,大谈国际友好,一旦失去平衡打了起来,一定是为了正义而战,决不会为了石油而战。家庭的矛盾里,一定也是因感情而痛苦,决不会因钱而痛苦。人们会自以为是感情出现了问题,谁偏心了谁,谁又辜负了谁,因为你辜负了我的感情,所以我不能保持我对你的感情,到了最后说不清、扯不明,一笔糊涂帐。实际上,这痛苦的源泉恰恰是金钱。
既然万恶的源泉是钱,又或者在现在这个时代,是钱的进化品,房子。因为,房子是舒简这种升斗小民这辈子已经挣到的和即将挣到的所有的钱的固体形式,那么,舒简觉得很有必要现在就把这个万恶的源泉尽可能给堵上,以削弱让它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的影响力和杀伤力。舒简不相信自己是个圣人,与其将来自己的小人之心做祟,天天去和冯宁吵结婚时候房子的旧帐,不如现在先做了小人,先说了丑话。现在是做小人而又能得逞的最好时机,因为婆婆媳妇 、丈夫妻子的关系即将确立而尚未确立,这时候,家庭的各个成员之间要表现的比较有距离和有礼貌,甚至往往表现的很大度。作为未过门的媳妇和妻子,现在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往往都能得逞,何况舒简的要求并不过分。如果等到结了婚生了孩子欠了房贷纠缠了婆婆媳妇老公老婆几年的恩怨情仇的时候,再来谈这个不过分的要求,那就真没有什么好谈的,如果要谈,只有吵架。所以生活的智慧,不在于能做什么,而在于知道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做什么事情,但大多数的女人既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时间,也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事情,更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方法,该小气的时候大度,该大度的时候又斤斤计较,该斤斤计较的时候又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生活就变的一团糟。
舒简想象一下房子问题可能延伸的未来,更觉得自己非坚持不可。她对冯宁说:“每对夫妻都会为了房子吵架的,我想先把这架吵了,再结婚,就比较安全。”冯宁不是很理解她的想法,但在现在这个时候,正如舒简所预料的,他要表示他的大度,冯老太太虽然不情愿,但一来确实说过这房子原本是给冯宁的,二来确实拿不出钱来付一套房子的首付,她也是要面子的。舒简在网上搜集了20分钟的资料以后,又做了一个让步,房子上边不添加自己的名字,只要写上冯宁就好。但是,先领结婚证,后办产权证的手续,领了结婚证,就是共同财产,写不写自己名字,关系不大,当然,舒简没把这个小心眼子跟冯宁说,所以冯宁觉得舒简很通情达理了,冯老太太也觉得这是最好的,看,一分钱现钱不用花,媳妇就进了门。冯老太太许诺,要把现在的房子好好重新装修。舒简跟冯宁说:“不用了,现在的装修也并不旧,还是不要花这种不必要的钱。”冯老太太感动得几乎要流泪,想起当年林红玉过门,为着冯家只付了房子的首付,一张脸足足板了小半年,为着她娘家出的装修的钱,那份房主的架势也足足摆了小半年。比起林红玉,舒简算是个好媳妇。冯老太太跟冯致和说:“小简到底是书读的多些。”林红玉辗转地听到这话,只是冷笑,甩了几天的冷脸给冯军:“你妈现在稀罕这个博士媳妇,我书读的少,是不招人待见的,可惜我不会去夜总会陪酒,也不会霸占你家的房子,我要会一样,你妈也能喜欢我。”
领结婚证那天阳光灿烂,冯老太太查了N遍皇历挑了这个好日子,心里得意。舒简前一天晚上打电话告诉了妈妈,舒简妈问她,房子的事情到底怎么说,舒简就把情况大概地汇报了一遍,有点自以为得计的得意。舒简妈在电话那头楞了半天,最后终于忍不住:“女儿啊,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想想,房产证上写冯宁的名字,看样子你是有份的,可是你有能力处置这个房子吗,就算加上你的名字,你也没有能力,对吧?这是其一。其二呢,说句不好听的话,将来他父母也有个百年之后,到时候,他哥哥也有继承权,就算父母明确了这个房子归你们,也还要他哥哥放弃继承权,那么容易吗。你觉得你的办法很好,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舒简的得意被舒简妈这样一打击,有点心里凉凉的,舒简妈还补上一句:“你还要跟公婆同住,有你烦恼的时候。”
舒简妈放下电话,就开始抹眼泪,:“唉,好好的北京姑娘,嫁去宁城。小简这孩子,从小就太有主意,吃饭筷子拿的高,我就知道,是留不住的。”舒简爸心里也舍不得女儿,原以为就是去宁城读个三年书,依旧回来北京,谁想这一辈子,就留在那里,舒简爸妈,在女儿出嫁前的这一晚,彻夜不眠。
舒韵半夜三更地爬到QQ上,和舒简说悄悄话的时候,也对姐姐的这个决定表示不满意:“姐,你说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要么干脆什么都不要,将来说话都理直气壮,要么就坏人做到底,非弄一套自己的房子不可。这样将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你看你现在这样,事实上什么都没得到不说,还让人家觉得你霸占人家家产,你多傻啊。”舒简被妈妈一番数落,已经对自己的决定失去了信心,现在听了舒韵的话更觉得有几分道理,反思起来,一夜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想,想的最多的倒不是房子,而是和公婆同住这个很现实的问题。她原本也不是要霸占房子,只不过,冯家确实拿不出钱,可婚总是要结的,现在这个方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难道真的没有房子就不结婚?舒简还不至于落入这样的俗套中去。
另外舒简在自己父母面前不愿意承认,自己太想结婚了。冯宁虽然看上去随和,但和他相处这么久,舒简也知道,冯宁的个性,或者说大男人主义的味道还是很强的。说来奇怪,大男人主义原本应该被讨伐,可这恰恰是冯宁吸引舒简的地方。在舒简的身边,曾经飞来飞去的那些个男孩或者男人,包括唐堂,因为她的博士学位,没一个不是要把她捧的好象云中的天使,有多少天使能和凡人终成眷属,而对舒简来说,拿着天使的那个架势,很累,不拿着吧,你已经站在人家心中的云端了,没有那么容易就打入凡间。冯宁对她不是这样,因为他大男人,所以舒简可以做小女生,耍小心眼,乱发脾气,故作聪明的小女生,感觉很到位,舒简认为,这才是男人和女人的正常关系。冯宁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是,他的男人主义很彻底,甚至有点盲目自信,所以他根本没把舒简的博士学位当会事儿,不象有的男人,一边叫着要男人的尊严,一边又受不了女人的一点点成就,说到底,还是自信心不足,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舒简觉得,冯宁在处理两个人关系的态度上很正确,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有这种智慧,这是感情健康发展的基础。
但也正因为冯宁的大男人主义,如果自己也象宁城传说中的那些本地姑娘一样,“没有40万现金和一套房子,休想老娘过门”,冯宁搞不好来个转身就走,还要丢下一脸的鄙视。冯宁说过,他喜欢舒简,是因为她够聪明但不够精明,如果精明到市侩的地步,冯宁百分之百会扬长而去。
舒简现在很在乎冯宁,尽管她嘴上不承认。她认为冯宁对她来说是熊猫级的稀有男人,碰上了要好好保护,决不轻易撒手。其实她知道,站在博弈的角度来看,自己不怎么占优势。男女各分甲乙丙丁等,甲男找乙女,乙男当然配丙女了,丙男自然就配了丁女,剩下丁男与甲女怎么办?。这世上总要一双一对才完满的,可甲女觉得自己不能委屈了自己,可丁男也觉得自己委屈呀,不去想吧单身的日子实在是难耐。男人好拖的,拖着拖着还没准经济实力稳定了,变了下一轮里面的甲男,女人是拖不得的,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拖着拖着,只能从甲女变剩女,只剩下无奈了。冯宁的条件,尽管人人都说他高攀了舒简,但舒简自己知道,不管冯宁是甲乙丙丁的哪一种,最后他都会发展成甲等,可自己,就算现在是甲等吧,拖过了30岁,还是吗?就算是,30岁的甲等女人,上不上,下不下,难道顶着甲等的虚名混一世吗。
舒简一个晚上絮絮叨叨,和汤小涵说着心里的这些话。这些话,是连父母和妹妹都说不清楚的话。有的时候,她几乎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思维,在这样的絮叨中变的清晰。而她的那些看上去毫无逻辑的思维,也只有汤小涵才能体会。同是女博士,汤小涵是在舒简结婚这件事情上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她感同身受。汤小涵在舒简对婚姻的期盼和阐述中,也在默默地想着赵晟和田小亮,谁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那个,又或者,谁都不是。汤小涵在舒简的唠叨中期待着并不遥远的未来,自己的爱情真正的到来,那样一段爱情不会象舒简这样的急促,一定会在明媚的阳光下充分地舒展和成长,为自己依旧青春的岁月留下甜蜜的痕迹,这痕迹将以一段美满的姻缘为新的开始,一生不会磨灭。汤小涵觉得自己会比舒简幸福,毕竟,她只是25岁的女博士。
领结婚证这天阳光灿烂,冯宁一大早穿了军装在楼下等,汤小涵扒着窗户看了半天;“还
舒简有舒简的想法。她并不在意房子,真的,因为她在意也没有用。那房子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难不成有朝一日,她能把冯宁的父母赶出去,要真那样,她自己先鄙视了自己。但这名字的添加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舒简在考研时候研究过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剩下的就这么一句,印象深刻,因为,有道理。一个国家尚且如此,何况一个家庭。换了老百姓的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舒简经常看新闻,她不怎么关心政治生活的大事,那些事情一般正常的女人都不关心,舒简也没觉着自己是博士就有义务感兴趣,她看新闻的品味有一部分和家庭妇女的品味重合,那些老百姓的家长里短的琐碎事,舒简看了大概就总结出一个规律,全是钱作的怪。大多数的家庭矛盾,不管表面表现出来的是什么,根究其原因,一定和钱有关。舒简想明白了这个,又知道自己难免不做个俗人,即便自己有不做俗人的意志,身边的人也难免不是俗人。俗人是没有错的,谁不是俗人呢,除了神仙,谁不要住房子、买柴米、生孩子养家糊口。所以做俗人并没有错,做一个在乎钱的俗人更没有错,很多人错在骨子里本是俗人,嘴上是不认帐的,所以矛盾产生的时候,没有人会主动地承认是利益分配不平衡,好比国际社会里,利益均衡的时候,大谈国际友好,一旦失去平衡打了起来,一定是为了正义而战,决不会为了石油而战。家庭的矛盾里,一定也是因感情而痛苦,决不会因钱而痛苦。人们会自以为是感情出现了问题,谁偏心了谁,谁又辜负了谁,因为你辜负了我的感情,所以我不能保持我对你的感情,到了最后说不清、扯不明,一笔糊涂帐。实际上,这痛苦的源泉恰恰是金钱。
既然万恶的源泉是钱,又或者在现在这个时代,是钱的进化品,房子。因为,房子是舒简这种升斗小民这辈子已经挣到的和即将挣到的所有的钱的固体形式,那么,舒简觉得很有必要现在就把这个万恶的源泉尽可能给堵上,以削弱让它在自己未来的生活中的影响力和杀伤力。舒简不相信自己是个圣人,与其将来自己的小人之心做祟,天天去和冯宁吵结婚时候房子的旧帐,不如现在先做了小人,先说了丑话。现在是做小人而又能得逞的最好时机,因为婆婆媳妇 、丈夫妻子的关系即将确立而尚未确立,这时候,家庭的各个成员之间要表现的比较有距离和有礼貌,甚至往往表现的很大度。作为未过门的媳妇和妻子,现在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往往都能得逞,何况舒简的要求并不过分。如果等到结了婚生了孩子欠了房贷纠缠了婆婆媳妇老公老婆几年的恩怨情仇的时候,再来谈这个不过分的要求,那就真没有什么好谈的,如果要谈,只有吵架。所以生活的智慧,不在于能做什么,而在于知道什么时间用什么方法做什么事情,但大多数的女人既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时间,也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事情,更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方法,该小气的时候大度,该大度的时候又斤斤计较,该斤斤计较的时候又只会一哭二闹三上吊,生活就变的一团糟。
舒简想象一下房子问题可能延伸的未来,更觉得自己非坚持不可。她对冯宁说:“每对夫妻都会为了房子吵架的,我想先把这架吵了,再结婚,就比较安全。”冯宁不是很理解她的想法,但在现在这个时候,正如舒简所预料的,他要表示他的大度,冯老太太虽然不情愿,但一来确实说过这房子原本是给冯宁的,二来确实拿不出钱来付一套房子的首付,她也是要面子的。舒简在网上搜集了20分钟的资料以后,又做了一个让步,房子上边不添加自己的名字,只要写上冯宁就好。但是,先领结婚证,后办产权证的手续,领了结婚证,就是共同财产,写不写自己名字,关系不大,当然,舒简没把这个小心眼子跟冯宁说,所以冯宁觉得舒简很通情达理了,冯老太太也觉得这是最好的,看,一分钱现钱不用花,媳妇就进了门。冯老太太许诺,要把现在的房子好好重新装修。舒简跟冯宁说:“不用了,现在的装修也并不旧,还是不要花这种不必要的钱。”冯老太太感动得几乎要流泪,想起当年林红玉过门,为着冯家只付了房子的首付,一张脸足足板了小半年,为着她娘家出的装修的钱,那份房主的架势也足足摆了小半年。比起林红玉,舒简算是个好媳妇。冯老太太跟冯致和说:“小简到底是书读的多些。”林红玉辗转地听到这话,只是冷笑,甩了几天的冷脸给冯军:“你妈现在稀罕这个博士媳妇,我书读的少,是不招人待见的,可惜我不会去夜总会陪酒,也不会霸占你家的房子,我要会一样,你妈也能喜欢我。”
领结婚证那天阳光灿烂,冯老太太查了N遍皇历挑了这个好日子,心里得意。舒简前一天晚上打电话告诉了妈妈,舒简妈问她,房子的事情到底怎么说,舒简就把情况大概地汇报了一遍,有点自以为得计的得意。舒简妈在电话那头楞了半天,最后终于忍不住:“女儿啊,你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想想,房产证上写冯宁的名字,看样子你是有份的,可是你有能力处置这个房子吗,就算加上你的名字,你也没有能力,对吧?这是其一。其二呢,说句不好听的话,将来他父母也有个百年之后,到时候,他哥哥也有继承权,就算父母明确了这个房子归你们,也还要他哥哥放弃继承权,那么容易吗。你觉得你的办法很好,其实你什么都没有得到。”舒简的得意被舒简妈这样一打击,有点心里凉凉的,舒简妈还补上一句:“你还要跟公婆同住,有你烦恼的时候。”
舒简妈放下电话,就开始抹眼泪,:“唉,好好的北京姑娘,嫁去宁城。小简这孩子,从小就太有主意,吃饭筷子拿的高,我就知道,是留不住的。”舒简爸心里也舍不得女儿,原以为就是去宁城读个三年书,依旧回来北京,谁想这一辈子,就留在那里,舒简爸妈,在女儿出嫁前的这一晚,彻夜不眠。
舒韵半夜三更地爬到QQ上,和舒简说悄悄话的时候,也对姐姐的这个决定表示不满意:“姐,你说你怎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要么干脆什么都不要,将来说话都理直气壮,要么就坏人做到底,非弄一套自己的房子不可。这样将来就没有后顾之忧,你看你现在这样,事实上什么都没得到不说,还让人家觉得你霸占人家家产,你多傻啊。”舒简被妈妈一番数落,已经对自己的决定失去了信心,现在听了舒韵的话更觉得有几分道理,反思起来,一夜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地想,想的最多的倒不是房子,而是和公婆同住这个很现实的问题。她原本也不是要霸占房子,只不过,冯家确实拿不出钱,可婚总是要结的,现在这个方法,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难道真的没有房子就不结婚?舒简还不至于落入这样的俗套中去。
另外舒简在自己父母面前不愿意承认,自己太想结婚了。冯宁虽然看上去随和,但和他相处这么久,舒简也知道,冯宁的个性,或者说大男人主义的味道还是很强的。说来奇怪,大男人主义原本应该被讨伐,可这恰恰是冯宁吸引舒简的地方。在舒简的身边,曾经飞来飞去的那些个男孩或者男人,包括唐堂,因为她的博士学位,没一个不是要把她捧的好象云中的天使,有多少天使能和凡人终成眷属,而对舒简来说,拿着天使的那个架势,很累,不拿着吧,你已经站在人家心中的云端了,没有那么容易就打入凡间。冯宁对她不是这样,因为他大男人,所以舒简可以做小女生,耍小心眼,乱发脾气,故作聪明的小女生,感觉很到位,舒简认为,这才是男人和女人的正常关系。冯宁与众不同的另一个方面是,他的男人主义很彻底,甚至有点盲目自信,所以他根本没把舒简的博士学位当会事儿,不象有的男人,一边叫着要男人的尊严,一边又受不了女人的一点点成就,说到底,还是自信心不足,不是真正的英雄气概。舒简觉得,冯宁在处理两个人关系的态度上很正确,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有这种智慧,这是感情健康发展的基础。
但也正因为冯宁的大男人主义,如果自己也象宁城传说中的那些本地姑娘一样,“没有40万现金和一套房子,休想老娘过门”,冯宁搞不好来个转身就走,还要丢下一脸的鄙视。冯宁说过,他喜欢舒简,是因为她够聪明但不够精明,如果精明到市侩的地步,冯宁百分之百会扬长而去。
舒简现在很在乎冯宁,尽管她嘴上不承认。她认为冯宁对她来说是熊猫级的稀有男人,碰上了要好好保护,决不轻易撒手。其实她知道,站在博弈的角度来看,自己不怎么占优势。男女各分甲乙丙丁等,甲男找乙女,乙男当然配丙女了,丙男自然就配了丁女,剩下丁男与甲女怎么办?。这世上总要一双一对才完满的,可甲女觉得自己不能委屈了自己,可丁男也觉得自己委屈呀,不去想吧单身的日子实在是难耐。男人好拖的,拖着拖着还没准经济实力稳定了,变了下一轮里面的甲男,女人是拖不得的,岁月如刀,刀刀催人老,拖着拖着,只能从甲女变剩女,只剩下无奈了。冯宁的条件,尽管人人都说他高攀了舒简,但舒简自己知道,不管冯宁是甲乙丙丁的哪一种,最后他都会发展成甲等,可自己,就算现在是甲等吧,拖过了30岁,还是吗?就算是,30岁的甲等女人,上不上,下不下,难道顶着甲等的虚名混一世吗。
舒简一个晚上絮絮叨叨,和汤小涵说着心里的这些话。这些话,是连父母和妹妹都说不清楚的话。有的时候,她几乎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思维,在这样的絮叨中变的清晰。而她的那些看上去毫无逻辑的思维,也只有汤小涵才能体会。同是女博士,汤小涵是在舒简结婚这件事情上最坚定的支持者,因为她感同身受。汤小涵在舒简对婚姻的期盼和阐述中,也在默默地想着赵晟和田小亮,谁才是自己应该选择的那个,又或者,谁都不是。汤小涵在舒简的唠叨中期待着并不遥远的未来,自己的爱情真正的到来,那样一段爱情不会象舒简这样的急促,一定会在明媚的阳光下充分地舒展和成长,为自己依旧青春的岁月留下甜蜜的痕迹,这痕迹将以一段美满的姻缘为新的开始,一生不会磨灭。汤小涵觉得自己会比舒简幸福,毕竟,她只是25岁的女博士。
领结婚证这天阳光灿烂,冯宁一大早穿了军装在楼下等,汤小涵扒着窗户看了半天;“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