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媚宫·玉漏 [35]
服的人,月光敛了一束,无声弥漫在两人各有所思的脸上。
“王爷在犹豫什么?”罗伏成微眯着眼,淡淡的神色始终看不出情绪。
赵易出神地看着窗外极深的草木,隐在树丛间的路像一条灰色的蛇蜿蜒进了夜的深处。面对她父亲冷静得近乎淡漠的语气,他游离了一半的梦思也就被夜风吹断。他不由微微动了下身子。他在犹豫什么,与其说犹豫,不如说是担心。
“你认为呢?”他反问道。
“王爷不必多虑。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罗伏成清冷的声音将他的神情稀释得更为淡薄:“如王爷考虑的是该怎么发,就更不必犹豫。”
“怎么说?”
“万事俱备,王爷目前缺的只是一个名义。”
“什么名义?”
“皇位。”罗伏成向前跨了一步:“所谓的治国者的资格。”
赵易望着窗外,听远近树里的寒蝉,在纺妙似的在瀌瀌雪地里垂引它们不尽的长吟。
罗伏成继续说着:“亲王不亲政务,实为祖训。不过,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师古而不泥古。皇上心智缜密多虑,未免是坏事,然而多愁善感,却犯了帝王的大忌。它会使千秋大业零落飘散,于国上下不知不觉地遍体鳞伤,甚至没有挽救的可能……这是个痼疾。”
“没想到罗大人身在林泉十几年,心仍怀着魏阙,惦记着朝廷的事儿,且历历在目,毫不含糊。本王听闻罗大人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
“殚精竭虑,尽心疾首是臣子该做的。”
“那又为何遭贬黜?”
“腹中竟无一卷书能害事,而满腹皆书亦能害事。罗某一介书生,寻的只是位明主。才华于文人,是锦上添花还是落井下石,取决于执政者和参政者彼此间的立场,投即合,不投即散。”
“有道理。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赵易缓缓回头,轻描淡写地说道:“你从不掩饰自己的政见。”
“从不。藏得越深,只会生长越旺,欲盖弥彰,适得其反。”
赵易不语。罗伏成的精明之处在于能够完全把握彼此谈话的节奏,知道此时说什么最合适。这些貌似唐突无礼的话语却恰恰迎合了相王此刻的心境,也淋漓尽致地表明了他自己所谓的执着的立场 。
“其实,我叫你来是……”赵易尽量说得不紧不慢,他有些顾虑。罗伏成的表情沉静而空旷,和这样的人对话,往往能使人想很多,却猜不出他在想什么。
“王爷当下要做的,就是发兵。”
明白无误的话语。清灯晃动着人影。窗外,在白天风日晴美的景致到了深夜就像在黑暗中鸣唱的一曲哀丽的歌,未妨惆怅。
“你继续说。”
“需手握兵权。索复对王爷忠心耿耿,可王爷有没有发现,他老了。”罗伏成的脸隐在重重阴翳下看不分明:“武将惧老。索复年事已高,无数次胡人的围攻之险让其更为衰老憔悴。人一老,便会失志,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湮路,沉浸在对往日辉煌的缅怀中……”说到这,罗伏成失了平稳的语气,鬓间白发闪耀在微弱的烛光下。不过很快的,他又恢复了淡然的口气,说道:“谨防将老而兵权旁落。”
“鹰老了还是鹰,不会是骊鸟。它们在生命即将燃尽的最后一刻,想的还是振翅翱翔。”
赵易深黑的眼眸神情复杂,烛光下,他挺拔的身影相映着罗伏成稍显佝偻的身躯。
“臣……告退。”
罗伏成的声音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如同他转身离去时迈出的衰弱的步伐,像要跨过隔在他面前的,一道由时间组成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他走了几步,在门口站住,用低沉微颤的声音说道:“莫莫……是臣的养女。”这是他第一次开口讲自己的女儿,由于压抑而显得不自然:“这孩子……”
天边骤然映着一片嘈杂的火光,攀延在王府高墙外,那是松明火把蜿蜒移动时呈现的流动霞彩。兵士们手中的兵器发出有节奏的咋咋声,和整齐规列的脚步声混在一起,野兽般顽强地逼近。
罗伏成转身离去。
=============西施的话==============
有看官问西施能不能多更点儿?西施也想,不过存稿有限,更新受限。
各位花五分钟看的文章,可能要花掉西施好几个小时去写,所以,请谅解。。
再次谢谢各位的留言,这是对西施莫大的鼓励。
第七十六章 江练隐寒光(五)
兵士们迅速地包围了整个相王府。夜风挽动了兵士们脖颈上的纶巾,火把照得头上的钢盔亮晶晶的,也照着每个人的脸上如风雨之夜深幽动荡的神色。
府门大开,一位身形瘦削的公公手托着圣旨,摇摆着慢悠悠地进了王府。他极其傲慢地扫视了下周围,嘴角由于长年不苟言笑而松垮垮地垂下,一如他松弛的眼角。紧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低首托着一个深漆托盘,上面是整整齐齐折好的一条白绫。
两人碎步疾行,飘起的衣角带过一小股令人敏感的阴风。
承仪殿内一颗灯火如豆,昏冥地晕开来者的淡影。
宣旨官来到相王面前,啪的一下展开了青玉轴卷子,宣读前缓慢抬眼,绵长的视线直指相王背对而立的冷峻身影。他轻哼了声,又缓缓收回了视线,扯着尖利破落的嗓子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相王赵易无视国法,私藏罪臣银两,数额巨大,以致国库空虚,居心叵测……”读到这儿,宣旨官像是突然受了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喷得绫锦满卷的晶莹。他抬袖擦擦卷面,整了整失态的仪容,继续宣着:“居心叵测……”
又一个喷嚏。宣旨官已是满脸涨红,口齿也不如刚才灵敏了:“居,居心叵测,谋逆,谋逆之心……”
“公公对宣读圣旨,还是生疏得很,不如秦公公熟练畅快。”赵易背着他,玩味地说着。
“赐死皇族,需三品以上的侍卫执行,秦德顺只不过是个内事太监,他还没有这资格。”资格。他刻意眦着牙吐露着这两个字。
一旁的小太监见状低着头,喏喏地添了话:“秦公公身体不适,这两天都找不到他,估计正在宫里歇着……”
“公公还是直接宣吧,该怎么惩治这人神共愤的谋逆臣子?”
“行! ”宣旨官又啪地合了圣旨,直着眼睛,声音发着僵:“将死的人了,还嘴硬。”说完,挥手招了下,小太监唯唯诺诺地送上白绫。
三尺白绫被悬在房梁上,风轻轻地鼓荡着其优美流畅的身姿。风起时,白绫凛冽得像一练阴柔的利刃,于曼妙舞动间生生划开了生死两界。
这就是所谓的体面的死法?赵易伸手抓住白绫,柔软的触感绞缢在指尖。他的神情变得坚决,心里却在问自己:皇兄对他,到底了解多少?
“请王爷上路吧。”宣旨官沉着嗓子道,眼皮低垂着。
赵易凝眉不语,他瞭了眼被火光印染了些许红色的沉闷天穹。兵器冰冷的撞击声刺入耳膜,隐约间,细碎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由模糊转为清晰。
殿外飘忽着出现了个瘦弱的身影。宣旨官眯起老花眼睛瞅着来客。
“王爷! ”
赵易转过身子,见王傅胜手扶着帽子,一路跌跌撞撞地跑来,还未跑到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面色是悲怆至极。
“怎么,王御医是来收检验尸的?”赵易手执着白绫,一脸轻松地打趣道。
“王爷,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情说笑。”王傅胜顾不得其他,扶正了帽子,鼻子通红,说话的时候呼着白气,三句不离本行:“下官是来观罗姑娘的病情的……这些天,下官在藏书阁里查了不少上古书卷,名典医著,不敢说全部了解,可丝丝缕缕的也有了大概……”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媚宫·玉漏》 第47节 易读
《媚宫·玉漏》 第47节
作者: 赵家西施
“你有话就直说。”
“是药三分毒,何况是毒药。这丝帛散能敛人情思,亦能致命……”王傅胜哆嗦了一下,木然地看着宣旨官面无表情直挺挺地倒下来,撞得地面一声闷响。
飘渺间隙,王御医看到了插入宣旨官背后的那把秀丽的匕首,准确无误地索了这位公公的命。
小太监已经被吓得瘫坐在地上。
几名黑衣人隔着夜幕,像幽灵一样悄然无声地出现,冷漠而机警。他们凛然而立,抱拳道:“听候王爷的吩咐! ”
“你把话说完。”赵易盯着王傅胜,一把扯下了悬挂在梁上的白绫,绕了几圈后扔在吓得直哆嗦的小太监的身上。
王御医定定神,想小心翼翼地措词说得婉转些,又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法子,他干脆心一横,简练地说道:“这药就是索命的。”
“我看你是不要命了! ”
“下官就是提着脑袋来的……”
“要你的脑袋有什么用!把它装回去,研制出解药来! ”赵易猛得拔出了身旁卫士的一把宝剑,一闪白光,激得王傅胜又一哆嗦,帽子又歪在一边,露出了几缕稀疏不胜簪的白发。
黑衣人待命身前,赵易扬手丢了剑,往王府门口走去。一股痛楚腾起在他的胸腔,慢慢地扩延,烈火般濯濯烧灼着他,烧得他的思绪无法控制地呈现出了一片空白。
王傅胜踉跄着跟在后面,又似往日般对自己细声唠叨着:“这药,缓慢至极,阴毒至极,能敛情思则敛,不能敛则索命。日复一日,积习沉舟,水滴石穿。就算是金刚铸就的人也扛不过去……这简直就是巫药,狠哪! ”
第七十七章 碧落胭脂红(一)
铜盆里的炭火发出细小的爆裂声,晕晕的火光闪在铜盆边缘。吐纳的热气熏得榻上的人暖意融融。
莫莫睁开了眼,乏力得像做了个让她心力交瘁的灰暗的梦。室内很亮,那是窗外厚厚的积雪折射进来的光线。窗台上放着盆花儿,在冷天里盛放得纷然如火。
和往常睁眼时浑然不同的景致使得她一个激灵就醒了,她翻身下了床。
房间内荡漾开一股令人闷热的寂静。转眸间,挂在墙上的一幅巨大的图腾画闯入了她的视线,伴着尖锐的哨音划过她的脑海里。
一只鹰,凛厉的眸子临空而视,浓厚的灰褐羽毛根根分明
“王爷在犹豫什么?”罗伏成微眯着眼,淡淡的神色始终看不出情绪。
赵易出神地看着窗外极深的草木,隐在树丛间的路像一条灰色的蛇蜿蜒进了夜的深处。面对她父亲冷静得近乎淡漠的语气,他游离了一半的梦思也就被夜风吹断。他不由微微动了下身子。他在犹豫什么,与其说犹豫,不如说是担心。
“你认为呢?”他反问道。
“王爷不必多虑。箭已在弦上,不得不发。”罗伏成清冷的声音将他的神情稀释得更为淡薄:“如王爷考虑的是该怎么发,就更不必犹豫。”
“怎么说?”
“万事俱备,王爷目前缺的只是一个名义。”
“什么名义?”
“皇位。”罗伏成向前跨了一步:“所谓的治国者的资格。”
赵易望着窗外,听远近树里的寒蝉,在纺妙似的在瀌瀌雪地里垂引它们不尽的长吟。
罗伏成继续说着:“亲王不亲政务,实为祖训。不过,国弈不费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师古而不泥古。皇上心智缜密多虑,未免是坏事,然而多愁善感,却犯了帝王的大忌。它会使千秋大业零落飘散,于国上下不知不觉地遍体鳞伤,甚至没有挽救的可能……这是个痼疾。”
“没想到罗大人身在林泉十几年,心仍怀着魏阙,惦记着朝廷的事儿,且历历在目,毫不含糊。本王听闻罗大人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
“殚精竭虑,尽心疾首是臣子该做的。”
“那又为何遭贬黜?”
“腹中竟无一卷书能害事,而满腹皆书亦能害事。罗某一介书生,寻的只是位明主。才华于文人,是锦上添花还是落井下石,取决于执政者和参政者彼此间的立场,投即合,不投即散。”
“有道理。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赵易缓缓回头,轻描淡写地说道:“你从不掩饰自己的政见。”
“从不。藏得越深,只会生长越旺,欲盖弥彰,适得其反。”
赵易不语。罗伏成的精明之处在于能够完全把握彼此谈话的节奏,知道此时说什么最合适。这些貌似唐突无礼的话语却恰恰迎合了相王此刻的心境,也淋漓尽致地表明了他自己所谓的执着的立场 。
“其实,我叫你来是……”赵易尽量说得不紧不慢,他有些顾虑。罗伏成的表情沉静而空旷,和这样的人对话,往往能使人想很多,却猜不出他在想什么。
“王爷当下要做的,就是发兵。”
明白无误的话语。清灯晃动着人影。窗外,在白天风日晴美的景致到了深夜就像在黑暗中鸣唱的一曲哀丽的歌,未妨惆怅。
“你继续说。”
“需手握兵权。索复对王爷忠心耿耿,可王爷有没有发现,他老了。”罗伏成的脸隐在重重阴翳下看不分明:“武将惧老。索复年事已高,无数次胡人的围攻之险让其更为衰老憔悴。人一老,便会失志,不再企望迁徙,听任蔓草湮路,沉浸在对往日辉煌的缅怀中……”说到这,罗伏成失了平稳的语气,鬓间白发闪耀在微弱的烛光下。不过很快的,他又恢复了淡然的口气,说道:“谨防将老而兵权旁落。”
“鹰老了还是鹰,不会是骊鸟。它们在生命即将燃尽的最后一刻,想的还是振翅翱翔。”
赵易深黑的眼眸神情复杂,烛光下,他挺拔的身影相映着罗伏成稍显佝偻的身躯。
“臣……告退。”
罗伏成的声音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如同他转身离去时迈出的衰弱的步伐,像要跨过隔在他面前的,一道由时间组成的无法逾越的障碍。
他走了几步,在门口站住,用低沉微颤的声音说道:“莫莫……是臣的养女。”这是他第一次开口讲自己的女儿,由于压抑而显得不自然:“这孩子……”
天边骤然映着一片嘈杂的火光,攀延在王府高墙外,那是松明火把蜿蜒移动时呈现的流动霞彩。兵士们手中的兵器发出有节奏的咋咋声,和整齐规列的脚步声混在一起,野兽般顽强地逼近。
罗伏成转身离去。
=============西施的话==============
有看官问西施能不能多更点儿?西施也想,不过存稿有限,更新受限。
各位花五分钟看的文章,可能要花掉西施好几个小时去写,所以,请谅解。。
再次谢谢各位的留言,这是对西施莫大的鼓励。
第七十六章 江练隐寒光(五)
兵士们迅速地包围了整个相王府。夜风挽动了兵士们脖颈上的纶巾,火把照得头上的钢盔亮晶晶的,也照着每个人的脸上如风雨之夜深幽动荡的神色。
府门大开,一位身形瘦削的公公手托着圣旨,摇摆着慢悠悠地进了王府。他极其傲慢地扫视了下周围,嘴角由于长年不苟言笑而松垮垮地垂下,一如他松弛的眼角。紧跟在他身后的小太监低首托着一个深漆托盘,上面是整整齐齐折好的一条白绫。
两人碎步疾行,飘起的衣角带过一小股令人敏感的阴风。
承仪殿内一颗灯火如豆,昏冥地晕开来者的淡影。
宣旨官来到相王面前,啪的一下展开了青玉轴卷子,宣读前缓慢抬眼,绵长的视线直指相王背对而立的冷峻身影。他轻哼了声,又缓缓收回了视线,扯着尖利破落的嗓子开始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相王赵易无视国法,私藏罪臣银两,数额巨大,以致国库空虚,居心叵测……”读到这儿,宣旨官像是突然受了寒,打了个大大的喷嚏,喷得绫锦满卷的晶莹。他抬袖擦擦卷面,整了整失态的仪容,继续宣着:“居心叵测……”
又一个喷嚏。宣旨官已是满脸涨红,口齿也不如刚才灵敏了:“居,居心叵测,谋逆,谋逆之心……”
“公公对宣读圣旨,还是生疏得很,不如秦公公熟练畅快。”赵易背着他,玩味地说着。
“赐死皇族,需三品以上的侍卫执行,秦德顺只不过是个内事太监,他还没有这资格。”资格。他刻意眦着牙吐露着这两个字。
一旁的小太监见状低着头,喏喏地添了话:“秦公公身体不适,这两天都找不到他,估计正在宫里歇着……”
“公公还是直接宣吧,该怎么惩治这人神共愤的谋逆臣子?”
“行! ”宣旨官又啪地合了圣旨,直着眼睛,声音发着僵:“将死的人了,还嘴硬。”说完,挥手招了下,小太监唯唯诺诺地送上白绫。
三尺白绫被悬在房梁上,风轻轻地鼓荡着其优美流畅的身姿。风起时,白绫凛冽得像一练阴柔的利刃,于曼妙舞动间生生划开了生死两界。
这就是所谓的体面的死法?赵易伸手抓住白绫,柔软的触感绞缢在指尖。他的神情变得坚决,心里却在问自己:皇兄对他,到底了解多少?
“请王爷上路吧。”宣旨官沉着嗓子道,眼皮低垂着。
赵易凝眉不语,他瞭了眼被火光印染了些许红色的沉闷天穹。兵器冰冷的撞击声刺入耳膜,隐约间,细碎的马蹄声由远而近,由模糊转为清晰。
殿外飘忽着出现了个瘦弱的身影。宣旨官眯起老花眼睛瞅着来客。
“王爷! ”
赵易转过身子,见王傅胜手扶着帽子,一路跌跌撞撞地跑来,还未跑到跟前,扑通一声就跪下了,面色是悲怆至极。
“怎么,王御医是来收检验尸的?”赵易手执着白绫,一脸轻松地打趣道。
“王爷,都什么时候了,您还有心情说笑。”王傅胜顾不得其他,扶正了帽子,鼻子通红,说话的时候呼着白气,三句不离本行:“下官是来观罗姑娘的病情的……这些天,下官在藏书阁里查了不少上古书卷,名典医著,不敢说全部了解,可丝丝缕缕的也有了大概……”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媚宫·玉漏》 第47节 易读
《媚宫·玉漏》 第47节
作者: 赵家西施
“你有话就直说。”
“是药三分毒,何况是毒药。这丝帛散能敛人情思,亦能致命……”王傅胜哆嗦了一下,木然地看着宣旨官面无表情直挺挺地倒下来,撞得地面一声闷响。
飘渺间隙,王御医看到了插入宣旨官背后的那把秀丽的匕首,准确无误地索了这位公公的命。
小太监已经被吓得瘫坐在地上。
几名黑衣人隔着夜幕,像幽灵一样悄然无声地出现,冷漠而机警。他们凛然而立,抱拳道:“听候王爷的吩咐! ”
“你把话说完。”赵易盯着王傅胜,一把扯下了悬挂在梁上的白绫,绕了几圈后扔在吓得直哆嗦的小太监的身上。
王御医定定神,想小心翼翼地措词说得婉转些,又一时半会儿找不到法子,他干脆心一横,简练地说道:“这药就是索命的。”
“我看你是不要命了! ”
“下官就是提着脑袋来的……”
“要你的脑袋有什么用!把它装回去,研制出解药来! ”赵易猛得拔出了身旁卫士的一把宝剑,一闪白光,激得王傅胜又一哆嗦,帽子又歪在一边,露出了几缕稀疏不胜簪的白发。
黑衣人待命身前,赵易扬手丢了剑,往王府门口走去。一股痛楚腾起在他的胸腔,慢慢地扩延,烈火般濯濯烧灼着他,烧得他的思绪无法控制地呈现出了一片空白。
王傅胜踉跄着跟在后面,又似往日般对自己细声唠叨着:“这药,缓慢至极,阴毒至极,能敛情思则敛,不能敛则索命。日复一日,积习沉舟,水滴石穿。就算是金刚铸就的人也扛不过去……这简直就是巫药,狠哪! ”
第七十七章 碧落胭脂红(一)
铜盆里的炭火发出细小的爆裂声,晕晕的火光闪在铜盆边缘。吐纳的热气熏得榻上的人暖意融融。
莫莫睁开了眼,乏力得像做了个让她心力交瘁的灰暗的梦。室内很亮,那是窗外厚厚的积雪折射进来的光线。窗台上放着盆花儿,在冷天里盛放得纷然如火。
和往常睁眼时浑然不同的景致使得她一个激灵就醒了,她翻身下了床。
房间内荡漾开一股令人闷热的寂静。转眸间,挂在墙上的一幅巨大的图腾画闯入了她的视线,伴着尖锐的哨音划过她的脑海里。
一只鹰,凛厉的眸子临空而视,浓厚的灰褐羽毛根根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