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媚宫·玉漏 [16]
她啜了口茶,心里涌过一股暖流。
“这王府也不像王府,怪不得你要走。”他在她身边坐下,口气平淡,眼里却带过一抹因思索而引起的深远忧虑,这忧虑甚至感染了在旁的她。莫莫搁下茶杯,期待着他下面的话。
“你觉得这王府怎样?”他问她,似在寻求什么。莫莫想起碧莲的话,她问过同样的问题。
“王府里听上去人声鼎沸,可我觉得冷清。府里的人来来往往,却好像谁和谁都没有关联……不像在杨柳村。”
“杨柳村怎样?”
“那儿虽然贫寒,终究还有狗吠蝉鸣相伴,村里的人朴实善良,勤劳能干。”莫莫想起倒影在门前河湾里的月亮,清亮的光辉铺满整个河面,这光亮一直延续到河岸的稻田里,空旷怡人。
“听你这么说,倒想去那里看看。不过,”赵易看着她,拂去了柔和的神采,言语清晰地说道:“没有我的允许,不得擅自离开王府,懂吗?”
“我爹他……”
“罗伏成你以后自会见到。”他像是败了谈话的兴致,翻转身子背对着她,支着脑袋,脸朝着雕花的榻梁,伸手拨弄着垂落在上面的绡帐,帐幕在灭寂不明的烛光下浮动着类似悠远心事般的迷茫色泽。
“回去吧。”他发了话。
莫莫起身落榻,清冽的青石地面敷着寒气,她顾不上双足赤裸,快速地出了相王寝殿。守殿门的宫人依旧沉默。莫莫低头走在通往绾云居的小道上,月敛了光华,白日的花团锦簇现时成了笼络的团团墨渍。
她顾自走着,全然没有发觉背后注视着她的那个高大身影。风扬起他的帛衣和黑发,几许落寞,几许茫然。
第三十七章 初秋生露微 (一)
也许初起的凉风会让人有种逃脱炙热束缚后的清醒感觉,莫莫深吸一口气,看着园里浓烈湿润的绿色同某夜暧昧的月色一样逐渐褪却,心情像又回到了刚进府时,凭窗眺望,思绪着明日会不会又重复着今时辰光。
“全部都抬进来! ”深衣宫人一甩绕襟大袖,两个小厮抬着一个黄花梨官皮箱进了绾云居,紧接着又是几个大木箱子,戗金髹漆,金银花镶片。不一会儿,绾云居偏殿充斥着广漆鎏金的箱子,给原本空荡的殿室添了些许富丽神秘的诱惑;而随后而至的几个蓝袍商人就打破了原来的静谧,笑容常驻的脸上印刻了对顾主的惯常客气,以及对交易背后所得酬报的敏感。
“这是……”莫莫无所适从。
“这都是王爷吩咐的。”宫人躬身,一脸的迎合:“秋将至,府上添置用品。这些都是为姑娘备的,请姑娘过目。”
箱盖被一一打开,神秘退去,富丽倍至。珠玉翠石,绫罗绸缎,箱里流淌而出的光华让人目不暇接。她想开口说什么,一时却什么都说不出。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媚宫·玉漏》 第22节 易读
《媚宫·玉漏》 第22节
作者: 赵家西施
“这是澄水帛,安国御用工匠所制,”一商人拿起一方轻薄如蝉翼的料子,抖动着,青绿色透明的纹路若隐若现,他熟练地介绍着,其色得意:“帛身隐隐着色,裁成衣裙,衣重无一二两,傅之不盈一握,盛夏穿着则清凉自至,身轻无汗……”
“这般神奇,”莫莫轻触料子,柔软顺滑,指尖捎带了丝清凉,除此之外并无异处。抑或真要穿上试试才知晓。她笑着答道:“三伏天已过,这料子轻明虚薄,无以为比,怕要等到来年再裁衣了。”
“姑娘说得对,这秋一到,三九天也不远了。”另一商人忙搭上话,挥手打开一榆木盒子,盒内物软白似棉絮:“此乃‘火蚕丝棉’,出自云州。用它絮衣,使一两便可。这稍稍过了,即使是数九寒冬,也难耐热意……”
“这三伏三九都备齐了,姑娘再看看制秋裳的纱罗绢绫……”
一匹素色料子摊在她面前,似绢如绮,转动照人。它轻软的质地宛如落于梅上的雪,看上去玲珑易碎。
“看着可人,就是素了点。”莫莫叹息道。她不喜披红挂绿,可也不好太过素净。这料子不错,就是淡淡的着色犹如秋末冬初的原野,让人心生几缕惨淡萧瑟之意。
“这要看姑娘的喜好了。”商人面露喜色:“绢绫多为素色,需刺绣点缀。这牡丹月季,飞禽走兽一绣上去,濯濯亦能生辉。”他说着,指向另一个箱子,里面躺着卷卷锦色丝线,虹彩流溢:“此花线是以孔雀翎毛为线缕,劈丝制成,施针戳纱绣于袖口裙摆,绣面平薄细匀,金翠夺目,光彩照人。”
“那好,这匹绢绫我要了,还有这些花线。”商人向来舌灿莲花,她无心多说。
“那其它的……”
“其它的东西,好是好,可我用不着。”莫莫轻浅一笑。几个商人面面相觑,露出难色。原以为来王府能做一笔大买卖,摆弄了半天就卖了匹布和几卷丝线。
“姑娘再看看珠宝首饰?”
“不必了,我就要这两样。”她觉得有些累,可能是站久了。
“那就再选些首饰。”赵易站在门口,和颜悦色地看着屋内的一帮子人。
“拜见王爷! ”商人们赶忙齐齐跪下叩拜。莫莫也屈膝于地,心里却闪过一莫名的想法:这多久没跪下行礼了,如果没有外人,他好像从不计较这个。
“起来吧。”赵易进来,淡扫了一眼满屋的物什,转而对商人们说:“你们先下去。”
屋里只剩下两人,静谧悄然而至。他站在她面前,一身玉袍辉映着满屋玛瑙翡翠浮起的冽冽光华,华贵而美好。
荣华春暖,膏粱锦绣。她忽然想起这几句词:轻裘肥马,钟鸣鼎食。富贵或许真由天定。豪华虽足羡,谁人识苦甘?其生长富贵,却不知閭巷之艰难。
赵易拨弄着箱里的琼瑶瑜瑾,一阵细琐琳琳的玉石碰撞声。“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他挑了个翡翠玉镯,拿在手里把玩着,似是无意地说着:“这女人,要有一件属于自己的饰品。”
他牵过她的手,将玉镯套在她手上,动作轻柔坚定。莫莫感到手掌一紧,镯子便滑落在手腕上,冰凉柔润,原本轻盈的手腕顿感沉甸,而这沉实的拘束不多时便因玉石醇厚的触感而变得温婉。
“刚好。”他满意地笑了。
“谢王爷。”莫莫观摩着镯子,甚是喜欢。镯身似一环烟雾细雨中朦胧透露的厚重青郁,华丽低调。
“该谢我的,应该是门外的商户们,帮他们多卖出了件玉石。”他打着趣,拿起一个镶着玛瑙的银盒子,说:“看看还有什么称心的?”
“这就够了。”莫莫真觉得累了。
“没见过哪位姑娘见了满屋的绫罗绸缎还嫌多,”赵易略一停顿,放下了玛瑙银盒,徐而问道:“你不开心?”
开心?莫莫一时诧异,她很久没问过自己了,没什么理由值得开心,好像,也没有理由不开心。相王对她,还是不错的……
“你多选点,门外的商户们……,”他似在思虑,又说:“所有的商人都重利,并不等同他们都轻义。毕竟,一家妻儿老小,还得靠商货交易来维持生计。”
“你再看看。”
赵易说完便出去了,候在门口的商户们又是一阵鞠躬磕头的骚乱。莫莫伸手触滑过那匹绢绫,细细薄绢似某夜月光清冷,她这心里,竟有了异样的感觉。
第三十八章 初秋生露微 (二)
孟秋时节起的风吹散了青城以往的潮气,也似乎吹散了往日空中翻滚不定的浮云。天空换了明朗的蔚蓝,云淡风轻。
街面人影稀朗,习惯宿于露天的叫花乞丐们仿佛意识到寒蝉凄切的凋零残秋将至,打卷铺盖寻找温暖栖身处。
叶府西墙下的偏门吱呀一声打开,一抹鹅黄的身影款款步出。偏门随后被捎带上,门轴的声响和开启时同样轻微,没有任何人觉察。
“都说是春困,小姐倒犯了秋困。”金鸾边说着边替刚醒来的莫莫梳着头发。
“几时了?”
“申时刚过。”金鸾取了支碧玉簪,斜插在梳好的发髻。
莫莫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发上的碧玉晶莹透亮,再看看手腕上的玉镯,依旧是一派收敛的雨雾色。这玉和玉也各有特点。她拿过铜镜想好好端详,抬手间镯子碰到了镜缘,一声殷实短促的闷响。
金鸾忙小心接过铜镜,怕碰坏了莫莫的镯子,“我听那几个商户在说……”
“他们说什么呢?”
“说把南国进来的烟墨玉给卖了,也不枉来王府一趟。”
“烟墨玉?这名字起得倒合适。”她又摸了摸,光滑细腻的触感。
“小姐你真是好眼光。”
“不是我选的……”莫莫想起他的话,要有一件属于自己的饰品。这玉镯子,以后就是她的。
“是王爷选的?”金鸾的眼里放着光。
“是。”
“王爷对小姐真好。”金鸾喜滋滋地说。
“王爷对任何人都好。”莫莫想到了碧莲。
“这倒是。”金鸾接过话,又说道:“那几个商户还想去莲园,被林姑娘给回了。他们还想说什么,结果,林姑娘说他们要是踏进莲园一步,她就把东西给沉到莲池里。”
“王爷呢?”
“王爷当时在翠锦园。也是,林家要什么有什么,林姑娘才不希罕这些……”金鸾发觉自己说漏了嘴,忙解释:“小姐,我……”
“没事。”
金鸾缓了神色,替莫莫披上外裳,想了想,又开口道:“听说当时修建这王府,林老爷也出了银子……”
莫莫不语。她拿过铜镜,鸾凤镜面呈现暗黄的暮色,犹如黄昏提早来临了。她有些伤感,这伤感无关晨昏流逝,而是午憩眠觉后依然伴随的慵倦让她有种悠远无力的疲乏之感。
和风习习,一股清甜的花香渗过隔窗,漂浮在房内,宜人芬芳流连不去。莫莫搁了铜镜,起身来到窗前。园里的金桂开了,深绿茂盛的桂叶托起点点嫩黄皎洁的花蕊,浮动着盈盈暗香。
兰举其叶,桂举其花。她默念着,深深吸了口香气,顿觉神清气爽。
“金鸾,陪我出去走走。”
自从莫莫重回王府后,府上守门的仆人对她似乎更客气了,他蹑手蹑脚开启了偏门,腆笑着脸道:“姑娘如需马车,我这就备去。”
“不用麻烦了,只去东市大街,稍后便回。”金鸾
“这王府也不像王府,怪不得你要走。”他在她身边坐下,口气平淡,眼里却带过一抹因思索而引起的深远忧虑,这忧虑甚至感染了在旁的她。莫莫搁下茶杯,期待着他下面的话。
“你觉得这王府怎样?”他问她,似在寻求什么。莫莫想起碧莲的话,她问过同样的问题。
“王府里听上去人声鼎沸,可我觉得冷清。府里的人来来往往,却好像谁和谁都没有关联……不像在杨柳村。”
“杨柳村怎样?”
“那儿虽然贫寒,终究还有狗吠蝉鸣相伴,村里的人朴实善良,勤劳能干。”莫莫想起倒影在门前河湾里的月亮,清亮的光辉铺满整个河面,这光亮一直延续到河岸的稻田里,空旷怡人。
“听你这么说,倒想去那里看看。不过,”赵易看着她,拂去了柔和的神采,言语清晰地说道:“没有我的允许,不得擅自离开王府,懂吗?”
“我爹他……”
“罗伏成你以后自会见到。”他像是败了谈话的兴致,翻转身子背对着她,支着脑袋,脸朝着雕花的榻梁,伸手拨弄着垂落在上面的绡帐,帐幕在灭寂不明的烛光下浮动着类似悠远心事般的迷茫色泽。
“回去吧。”他发了话。
莫莫起身落榻,清冽的青石地面敷着寒气,她顾不上双足赤裸,快速地出了相王寝殿。守殿门的宫人依旧沉默。莫莫低头走在通往绾云居的小道上,月敛了光华,白日的花团锦簇现时成了笼络的团团墨渍。
她顾自走着,全然没有发觉背后注视着她的那个高大身影。风扬起他的帛衣和黑发,几许落寞,几许茫然。
第三十七章 初秋生露微 (一)
也许初起的凉风会让人有种逃脱炙热束缚后的清醒感觉,莫莫深吸一口气,看着园里浓烈湿润的绿色同某夜暧昧的月色一样逐渐褪却,心情像又回到了刚进府时,凭窗眺望,思绪着明日会不会又重复着今时辰光。
“全部都抬进来! ”深衣宫人一甩绕襟大袖,两个小厮抬着一个黄花梨官皮箱进了绾云居,紧接着又是几个大木箱子,戗金髹漆,金银花镶片。不一会儿,绾云居偏殿充斥着广漆鎏金的箱子,给原本空荡的殿室添了些许富丽神秘的诱惑;而随后而至的几个蓝袍商人就打破了原来的静谧,笑容常驻的脸上印刻了对顾主的惯常客气,以及对交易背后所得酬报的敏感。
“这是……”莫莫无所适从。
“这都是王爷吩咐的。”宫人躬身,一脸的迎合:“秋将至,府上添置用品。这些都是为姑娘备的,请姑娘过目。”
箱盖被一一打开,神秘退去,富丽倍至。珠玉翠石,绫罗绸缎,箱里流淌而出的光华让人目不暇接。她想开口说什么,一时却什么都说不出。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媚宫·玉漏》 第22节 易读
《媚宫·玉漏》 第22节
作者: 赵家西施
“这是澄水帛,安国御用工匠所制,”一商人拿起一方轻薄如蝉翼的料子,抖动着,青绿色透明的纹路若隐若现,他熟练地介绍着,其色得意:“帛身隐隐着色,裁成衣裙,衣重无一二两,傅之不盈一握,盛夏穿着则清凉自至,身轻无汗……”
“这般神奇,”莫莫轻触料子,柔软顺滑,指尖捎带了丝清凉,除此之外并无异处。抑或真要穿上试试才知晓。她笑着答道:“三伏天已过,这料子轻明虚薄,无以为比,怕要等到来年再裁衣了。”
“姑娘说得对,这秋一到,三九天也不远了。”另一商人忙搭上话,挥手打开一榆木盒子,盒内物软白似棉絮:“此乃‘火蚕丝棉’,出自云州。用它絮衣,使一两便可。这稍稍过了,即使是数九寒冬,也难耐热意……”
“这三伏三九都备齐了,姑娘再看看制秋裳的纱罗绢绫……”
一匹素色料子摊在她面前,似绢如绮,转动照人。它轻软的质地宛如落于梅上的雪,看上去玲珑易碎。
“看着可人,就是素了点。”莫莫叹息道。她不喜披红挂绿,可也不好太过素净。这料子不错,就是淡淡的着色犹如秋末冬初的原野,让人心生几缕惨淡萧瑟之意。
“这要看姑娘的喜好了。”商人面露喜色:“绢绫多为素色,需刺绣点缀。这牡丹月季,飞禽走兽一绣上去,濯濯亦能生辉。”他说着,指向另一个箱子,里面躺着卷卷锦色丝线,虹彩流溢:“此花线是以孔雀翎毛为线缕,劈丝制成,施针戳纱绣于袖口裙摆,绣面平薄细匀,金翠夺目,光彩照人。”
“那好,这匹绢绫我要了,还有这些花线。”商人向来舌灿莲花,她无心多说。
“那其它的……”
“其它的东西,好是好,可我用不着。”莫莫轻浅一笑。几个商人面面相觑,露出难色。原以为来王府能做一笔大买卖,摆弄了半天就卖了匹布和几卷丝线。
“姑娘再看看珠宝首饰?”
“不必了,我就要这两样。”她觉得有些累,可能是站久了。
“那就再选些首饰。”赵易站在门口,和颜悦色地看着屋内的一帮子人。
“拜见王爷! ”商人们赶忙齐齐跪下叩拜。莫莫也屈膝于地,心里却闪过一莫名的想法:这多久没跪下行礼了,如果没有外人,他好像从不计较这个。
“起来吧。”赵易进来,淡扫了一眼满屋的物什,转而对商人们说:“你们先下去。”
屋里只剩下两人,静谧悄然而至。他站在她面前,一身玉袍辉映着满屋玛瑙翡翠浮起的冽冽光华,华贵而美好。
荣华春暖,膏粱锦绣。她忽然想起这几句词:轻裘肥马,钟鸣鼎食。富贵或许真由天定。豪华虽足羡,谁人识苦甘?其生长富贵,却不知閭巷之艰难。
赵易拨弄着箱里的琼瑶瑜瑾,一阵细琐琳琳的玉石碰撞声。“古人辨玉,首德而次符。”他挑了个翡翠玉镯,拿在手里把玩着,似是无意地说着:“这女人,要有一件属于自己的饰品。”
他牵过她的手,将玉镯套在她手上,动作轻柔坚定。莫莫感到手掌一紧,镯子便滑落在手腕上,冰凉柔润,原本轻盈的手腕顿感沉甸,而这沉实的拘束不多时便因玉石醇厚的触感而变得温婉。
“刚好。”他满意地笑了。
“谢王爷。”莫莫观摩着镯子,甚是喜欢。镯身似一环烟雾细雨中朦胧透露的厚重青郁,华丽低调。
“该谢我的,应该是门外的商户们,帮他们多卖出了件玉石。”他打着趣,拿起一个镶着玛瑙的银盒子,说:“看看还有什么称心的?”
“这就够了。”莫莫真觉得累了。
“没见过哪位姑娘见了满屋的绫罗绸缎还嫌多,”赵易略一停顿,放下了玛瑙银盒,徐而问道:“你不开心?”
开心?莫莫一时诧异,她很久没问过自己了,没什么理由值得开心,好像,也没有理由不开心。相王对她,还是不错的……
“你多选点,门外的商户们……,”他似在思虑,又说:“所有的商人都重利,并不等同他们都轻义。毕竟,一家妻儿老小,还得靠商货交易来维持生计。”
“你再看看。”
赵易说完便出去了,候在门口的商户们又是一阵鞠躬磕头的骚乱。莫莫伸手触滑过那匹绢绫,细细薄绢似某夜月光清冷,她这心里,竟有了异样的感觉。
第三十八章 初秋生露微 (二)
孟秋时节起的风吹散了青城以往的潮气,也似乎吹散了往日空中翻滚不定的浮云。天空换了明朗的蔚蓝,云淡风轻。
街面人影稀朗,习惯宿于露天的叫花乞丐们仿佛意识到寒蝉凄切的凋零残秋将至,打卷铺盖寻找温暖栖身处。
叶府西墙下的偏门吱呀一声打开,一抹鹅黄的身影款款步出。偏门随后被捎带上,门轴的声响和开启时同样轻微,没有任何人觉察。
“都说是春困,小姐倒犯了秋困。”金鸾边说着边替刚醒来的莫莫梳着头发。
“几时了?”
“申时刚过。”金鸾取了支碧玉簪,斜插在梳好的发髻。
莫莫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发上的碧玉晶莹透亮,再看看手腕上的玉镯,依旧是一派收敛的雨雾色。这玉和玉也各有特点。她拿过铜镜想好好端详,抬手间镯子碰到了镜缘,一声殷实短促的闷响。
金鸾忙小心接过铜镜,怕碰坏了莫莫的镯子,“我听那几个商户在说……”
“他们说什么呢?”
“说把南国进来的烟墨玉给卖了,也不枉来王府一趟。”
“烟墨玉?这名字起得倒合适。”她又摸了摸,光滑细腻的触感。
“小姐你真是好眼光。”
“不是我选的……”莫莫想起他的话,要有一件属于自己的饰品。这玉镯子,以后就是她的。
“是王爷选的?”金鸾的眼里放着光。
“是。”
“王爷对小姐真好。”金鸾喜滋滋地说。
“王爷对任何人都好。”莫莫想到了碧莲。
“这倒是。”金鸾接过话,又说道:“那几个商户还想去莲园,被林姑娘给回了。他们还想说什么,结果,林姑娘说他们要是踏进莲园一步,她就把东西给沉到莲池里。”
“王爷呢?”
“王爷当时在翠锦园。也是,林家要什么有什么,林姑娘才不希罕这些……”金鸾发觉自己说漏了嘴,忙解释:“小姐,我……”
“没事。”
金鸾缓了神色,替莫莫披上外裳,想了想,又开口道:“听说当时修建这王府,林老爷也出了银子……”
莫莫不语。她拿过铜镜,鸾凤镜面呈现暗黄的暮色,犹如黄昏提早来临了。她有些伤感,这伤感无关晨昏流逝,而是午憩眠觉后依然伴随的慵倦让她有种悠远无力的疲乏之感。
和风习习,一股清甜的花香渗过隔窗,漂浮在房内,宜人芬芳流连不去。莫莫搁了铜镜,起身来到窗前。园里的金桂开了,深绿茂盛的桂叶托起点点嫩黄皎洁的花蕊,浮动着盈盈暗香。
兰举其叶,桂举其花。她默念着,深深吸了口香气,顿觉神清气爽。
“金鸾,陪我出去走走。”
自从莫莫重回王府后,府上守门的仆人对她似乎更客气了,他蹑手蹑脚开启了偏门,腆笑着脸道:“姑娘如需马车,我这就备去。”
“不用麻烦了,只去东市大街,稍后便回。”金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