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言情]伦敦单身日记 [3]

By Root 425 0

  8月16日 伦敦
  只爱陌生人
  在伦敦的地铁站,已经是深夜11点,我看着墙上的地铁路线图,一个英国男人走过来。他穿着黑色的短袖衬衫,褐色的头发和眼睛,年轻的面庞。他走过来对我说了很多话。我漠然地望着他,在他全部说完以后我说了一句,对不起,我没听懂。
  他愕然,说对不起,你说什么?
  我说,我没有明白你的意思。抱歉。
  他愣了一下,又问,你要去哪儿?
  我说,Kings cross.
  然后一辆地铁列车呼啸而来,巨大的声音和阴影把我们彻底淹没。   
  到伦敦已经两个月了,听力仍然是我难以逾越的障碍,也是我最后的障碍。事实上我的英文表达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听别人的话总是不知所云,尤其是英国本地人说话。
  在大学硕士课程开始以前我一直在进修语言。事实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的英语已经进步了许多。
  在去往Coventry的火车上我碰到一个澳大利亚来的男人,从盛产袋鼠的国家来的男人,在伦敦市区的金融中心工作。我和他分坐在列车座位两侧,就那样聊了一路。
  他告诉我悉尼的风景,我告诉他北京的古董。当然我也耿耿于怀地提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悉尼和北京,作为最后的竞争者,我仍然为几年前北京的落选怨恨着远在南半球的悉尼。
  呵呵,那是南半球第一次举办奥运会。他宽容地笑着说。
  可是,可是……我仍然觉得那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应该是北京。我说,你知道,2000年太重要了,是整整一千年的终结。澳大利亚的历史才几百年?
  呵呵,他继续面带着宽容的微笑说,可是你们现在不是也申请到了吗?
  我说,可太晚了,到时候我都老了。
  我们哈哈大笑。
  火车一路前行,穿越大英帝国无数的风景。从城市到乡村,从建筑到绿野。车窗外面是湛蓝的天。
  我说,我喜欢英国的天。北京没有这么蓝的天——有时候有——那也是在吹大风的时候。
  他说,为什么?因为污染?
  我说,是的,中国人太多了,马路上到处都是车。
  然后我问他伦敦市的人口,又问澳大利亚的人口。整个澳大利亚的人口也不过几千万,一个北京加一个上海就超过它了。整个英国也不过四千多万。
第15节:8月16日:只爱陌生人(2)
  但是他们的天的确很蓝,比我们的蓝。这有点像那个说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的笑话,不过我说的这一点是事实。事实就是他们拥有大片的绿地和蓝天。
  坐在行驶在英国郊区的火车上,两个异乡的过客寂寞地聊着天。   
  在回来的火车上我碰到了一个英国女孩。事实上在我去的火车上我就看见了她。一个黑发的白人女孩,很漂亮,穿着黑色的吊带裙和同色的外套,年纪很轻,后来知道她23岁。
  在我下车的时候刚好她也同时下车,然后我们在同一个巴士站等车,然后我们上了同一辆巴士,然后我们在同一站下了车,然后我们分开。
  没想到在回来的时候我又碰到了她,她坐在火车站台边的长椅上,安静地坐着。只是坐着就已经是一种美丽。
  但是我却无暇去顾及她的美丽,我正在焦头烂额地在车站的电脑屏幕上寻找着我车票上所限定的车次。在我茫然地找了半天还找不着以后,我决定问人,我前看后看,傍晚的车站人烟稀少,就她还坐在那里,于是我就转过身去问她。
  她看了我的票,然后高兴地说,不用找了,你和我是同一趟车。然后我们就开始聊天。
  我记得你,她说,下车的时候我看到你的鞋。
  她的意思是说她喜欢我穿的鞋,所以记住了我。说得我不由得看看自己的鞋,白色的漆皮凉鞋,非常简单的款式,临出发的前一天在西单买的。买下它只是因为它穿着比较舒服,像坡跟的拖鞋,走多远的路都不累。
  那时候就已经知道要走很远的路。走异路,到异地,寻找别样的人们。
  送机票的人来的时候我正在收拾最后的行李。当天中午一点的飞机,我早上11点才拿到机票。订票的人说,这是最后一张,不要就没有了。
  事实上在出发的前一天我才到处打电话订票,一切都是匆忙决定的。匆忙地开始,匆忙地进行,再匆忙地结束。以至于来不及和任何朋友告别。
  我收拾着行李,不断地提着巨大的皮箱上秤。航空公司只允许托运30公斤,多一点都要罚款。在英国的朋友告诉我,因为带了很重的香肠,上次他在机场被罚了一千多块。
第16节:8月16日:只爱陌生人(3)
  我问他,为什么不把香肠扔掉,在英国买一整箱也不会用到一千块。他说,都是他妈给装的,如果扔在机场妈妈不知道该会有多伤心。
  所以为了避免让我妈伤心,我拒绝让她给我装任何的行李。所有的东西都是我自己装进去的,也不让她给我买任何她认为有用的东西。比如吹风机,比如电熨斗,比如成堆的熟肉和食品。
  每装一次东西我就上一次秤,看到底是多少公斤。如果超了再想办法把能不带的东西尽量地拿出来。就这样反反复复,在我过机场安检的时候,我的辛苦总算得到了最好的报偿——机场的公斤秤准确地显示出了我托运行李的总重量:29.8公斤。
  进入安检的时候一个女孩排在我的前面,我发现她没有行李。过完安检以后她告诉我,她的行李已经托人给带进去了。她的行李严重超重,足足有50公斤。
  我吓得目瞪口呆,我问她那她在那边下了飞机怎么办,我不相信她那么单薄的身体可以搬得动50公斤的庞然大物。她说伦敦那边有人接机,她已经谈好价钱,是一个中国人,会开车把她从伦敦机场直接送到几百公里以外她要读的语言学校。
  她说她过去是要学服装设计。我问她为什么学服装这种时尚的东西不去巴黎,或者为什么不在伦敦市里的大学学习,她说她找的是英国的中介,那个英国人告诉她那个学校是英国最好的服装艺术类学校。   
  下飞机以后我们一起经过重重关口和安检,漫长的七八个小时的长途飞机旅程已经让我们精疲力竭,但是刚到一个陌生的新国家新城市,无论如何我们都是十分兴奋的。我们各自推着巨大的行李推车,大呼小叫地在宽阔的希思罗机场里穿行。两个年轻的中国女孩一路奔驰,一直杀到了机场外面。
  就这样到了伦敦。这座现在看起来已完全不新鲜的城市,在那一瞬间却是那么的新奇。坐在从机场到学校的地铁列车上,看着满车厢的英国人坐在对面,车窗外面飞驰着伦敦郊区的各种风景,满眼的绿色,和傍晚7点多钟的天空,暮色垂云。
第17节:8月16日:只爱陌生人(4)   
  两个月后我已经完全没有了关于这座城市和这个国家的陌生感。刚来的时候的语言障碍也已经完全消除,开始自己一个人走在外面,不需要打电话给中国来的朋友问怎么坐车怎么转站,甚至一个人去完全不认识的地方。
  在从Coventry回来的火车上我和那个英国女孩聊天。刚开始我看着在车站取的免费报纸,她看自己带来的一本厚厚的《哈利?波特》。看了没一会儿我们就开始聊天。我说这本书我也正在看,但是才刚看完了第一章。她说自己已经看了一半了,非常好看。我告诉她我看书的原因是因为我想练习英文,看别的书太难看懂,但是像这个书是写给儿童看的,所以我想看起来会比较简单。
  然后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是这样,但是我还是有很多单词不认识。
  她非常善良地说,那是因为这本书讲的是虚构的巫术的故事,有很多关于巫术和魔法的特殊内容,还有一些是作者自己编出来的,她自己都没有见过。
  我立刻觉得非常欣慰,虽然明知道她是在安慰我这个外国人脆弱的心灵。
  聊这些的时候车窗外已是傍晚。晚上8点,外面的天空已经基本暗了下来。按照时令来讲,在英国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天黑得越来越早,天亮得越来越晚。
  我给妈妈打电话,问北京现在是不是还是40℃的温度。几个星期以前,在北京40℃高温的时候伦敦一直持续晴朗,一直都是21℃或22℃,最高也就是25℃。我妈在电话里说,你简直是去避暑了。
  已经立秋了。老妈在电话里告诉我,现在北京凉快了,30℃左右。
  30℃在北京已经是凉快。30℃我妈就已经心满意足。
  而我在英国经常冻得穿夹克了,因为只带了29.8公斤的衣服而在傍晚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第18节:8月22日:酒吧邂逅(1)
  8月22日 伦敦
  酒吧邂逅
  有时候我和Mary去酒吧,她喝一种白色的威士忌,我什么酒也不喝,只要一杯加冰的可乐。有时候是橙汁或者矿泉水,就那样坐在那里,看着打碟的DJ不说话。
  Mary问我,你怎么了?
  我说,没什么。   
  在酒吧里,如果是两个单身女孩子坐在那里,很快就会引起同样单身的男人的注意。如果看到你们没有接吻一类的亲密动作,那么他们就会知道你们不是同性恋,如果他对你有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过来和你聊天。
  上个周末我和Mary在酒吧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们从吧台要了饮料,然后在靠窗的桌子上坐下来。我们听着DJ放的音乐聊天。没过多久,就有一个男人上来和我们搭讪。和我们聊了不久,他的另一个朋友也走了过来,然后我们就变成了4个人。从谈话中我们知道了他叫Alan,来自澳大利亚,他的朋友来自南非,他们俩都在附近的一家酒吧打工。这是两个英俊的白种男人,有着褐色的眼睛和头发。
  但是聊了一会儿以后我就发现我和这个叫Alan的男人话不投机,可能是我在他谈话的语气中隐约感觉到了他对种族带有偏见,但是Mary和他言谈甚欢,为了不扫她的兴,我就一直和Alan的那个朋友聊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