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抚爱》作者:樊欢 [39]
警服的大男人。四个人摁住一个低着头的年轻光头男子。他的手装上了明晃晃的铐子。其中一个警察大声咧道:你还不老实!
母亲说,他是个几个月前越狱的逃犯,躲在公司的建筑工地一个多星期了,今天被人发现报了案。沈阳的心提得很紧。他显然认识那个男的--那个骗他说他偷了东西的男人。他什么也不敢说,迅速躲到母亲身后。
当逃犯经过沈阳母子身边时,前边一个男子突然冲上前,揪起光头就打。说,是不是你拐了我的孩子,是不是你……,警察人员把他和罪犯分开。这时,他看见躲在母亲背后的沈阳,咧着嘴笑。沈阳抓着母亲的衣服死死地扭曲在了一起。
后来,沈阳无缘无故地病了一个多星期。生病那段时间,他天天晚上做噩梦,大声哭喊着,我不跳,我不跳……父母很惊诧,带沈阳去医院。医生解释他只是受了惊吓,但究竟是什么惊吓,父母不知道,沈阳没有说,一辈子都没有说了。
或许可怕的梦魇就是从这个时候种植在沈阳心底的,并且监视他成长的一举一动。那段不可言说的丑恶如同一个死在腹中的胎儿永远不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他只能用力将它隐瞒直至它溃烂腐朽,连同自己的生命在最后一刻一起化成灰烬。
七岁。沈阳上小学。
那时候沈阳的父亲已经由副局长转正。家里每天晚上都很热闹,许多"走后门"托关系的人频繁来往于沈阳家中。
那些"找关系,走后门"的人每次来都带着许多好吃的零食和玩具。这些礼物全是专门带给他的。
父亲是个好官。因为受到部队多年的教诲,一直拒绝官场上的歪风邪气。别的官怎么样他不管但他绝对不允许自己也是这样腐败。通常来沈阳家请求"帮忙"的同事都会被父亲一一谢绝回去。如果沈阳喜欢什么,他会自己掏钱为他去买。
如果说沈阳可能少了玩具少了好吃的零食,却一点也不缺少玩伴。公司里同事的孩子们都与他玩耍在一起。沈阳很喜欢和那些年纪大的哥哥们一起,他觉得和比自己小的"小孩子"玩很没乐趣。当然,大哥哥们都知道他是局长的儿子,什么事情都会谦让着他,把好玩的留给他。
沈阳骄傲地坐在大哥哥们自行车的前杠上。一行几人,大家围绕着他,仿佛他是个小皇帝。周围的人唱着粗旷的流行歌曲或者吹着口哨。他们带他去河边游泳。但沈阳是不能游泳的。母亲告诉过他,算命先生算定他五行缺水,不能犯水性。缺水而犯了水性的人往往会被江河里的水鬼拖走,这样妈妈就再也找不到沈阳。
大哥哥们在河水里游泳的时候,沈阳只能蹲坐在河岸上替他们照看衣服和钱包。他羡慕地看着他们在水里翻腾,互相打水仗和比赛潜水的时间。洗完澡后,大家毫不忌讳地穿着一条裤衩上岸。沈阳嘻嘻哈哈地为他们觉得脸红。
他们在一处破旧的墙后边换裤子。沈阳假装坐在一边故意用手指遮挡眼睛不去看他们。几个大哥哥看见沈阳的这副样子似乎很得意。他们退下裤子朝刚洗澡的河里撒尿。然后,三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秘密地议论着什么。沈阳不知道三个大哥哥怎么这么久还不穿好衣服带他回家,便悄悄绕到破墙的一侧去叫他们。然而,在他走近他们时,沈阳惊呆了。
三个大男孩手拳握自己黑乎乎的生殖器来回地把玩着。日光下,几道白色的闪电先后从沈阳眼前一晃而过。这情景和几年前一模一样。沈阳记得清清楚楚。也是这么一道白色的闪电倾泻在他的身上。他感觉自己快要因为肮脏而窒息。他不敢去碰身上那堆脏物。空气里荡漾阵阵狂妄胜利的笑。他想哭喊的一切叫声都被斩断了。
沈阳没等大哥哥们逃似地跑回了家。回到家用被子把自己层层蒙住。他仿佛担心那道闪电会飞来钻进他的被子。他亦不敢大声流泪,汗水随自己的颤栗而流泻不止。
在那个瞬间,我觉得自己又被侮辱了一次。沈阳说。
第二十八章
父亲与沈阳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自父亲升任局长之职后,在单位工作的时间远多余家庭。一旦稍稍有空,父亲总会和孩子尽兴地玩耍。沈阳十分体恤父亲工作的辛苦,让他好好休息,享受家人的温暖。在父亲的眼里,幼年的沈阳已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了。
每次父亲从外地出差回来都会给沈阳带来大城市的趣味故事和新奇玩意。父亲还未坐热,便着急地去翻行李箱,找寻带给儿子的礼物。沈阳拿着各种零食和玩具倾听父亲讲述外面的世界。他用向往兴奋的眼神看着父母骄傲地大声许诺,将来一定要把父母接到大城市里居住。
在父亲带回给沈阳的众多礼物中,沈阳最中意一个叫"不倒翁"的玩具。那是一个类似锥型的菩萨,任意推向一方,菩萨都不会跌倒,装上电池,一推还有哈哈的笑声。沈阳见父亲在家看文件时候,总喜欢把这个玩具悄悄拿到他身边逗父亲玩耍,令他愉悦不止。
可是天伦之乐的好景很快被粉碎。
由于父亲刚直不阿的工作作风损害了单位其他干部的利益,他们表面对父亲谦逊恭维,背后早就怀恨不满。于是,一场陷害父亲的阴谋开始酝酿。
沈阳十一岁那年,父亲突然被公司的几位干部以贪污罪起诉。父亲被抓到检察院接受组织部的调查。
母亲明白父亲的为人,他在部队待过多年,深受党的教育根本不会做出这样违法乱纪的事。但她因自己来自农村,懂得知识不多,又是临时工,处境孤立,无从求人帮忙。公司财务把伪造的假帐交到法院,父亲最终以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沈阳的世界顷刻发生了巨变。
母亲在单位加工厂由临时工转为正式职工的资格被剥夺。父亲在银行的积蓄被冻结待查。检察院的警察到他家拿着"搜查令"进行搜查。沈阳眼睁睁地看着穿制服的警察在家里胡乱地翻查东西,母亲被一个女警察拉在一边任由哭诉冤枉。他抱着怀里的"不倒翁"蜷缩在角落,充满了惧怕与仇恨。
单位的员工不再与沈阳母子打交道,孩子们都不愿和沈阳一起玩耍。一个与沈阳同校的邻居把沈阳父亲"贪污被抓"的事情告诉了他们班里的同学。同学们看沈阳的目光里从此多了嘲弄和讽刺。沈阳的成绩急剧下降,老师也开始讨厌这个孩子,不时故意地体罚他。
在沈阳的印象里,母亲不如父亲那般喜欢他。她对孩子的情感类似一种顺应天命的交付。冷硬而淡漠。很多年后,沈阳从乡下一位姨娘那里得知原因。
原来母亲在沈阳之前曾先怀过一次孩子。那时奶奶求子心切,一心只要男儿。她带着怀孕的母亲去村里的老爷庙,求问神仙母亲肚子里孩子的性别。当求得的签代表神的旨意告诉母亲此胎怀的是女儿身时,奶奶很不高兴。她在没和父亲商量的情况下劝服母亲流产。母亲并不愿意。农村浓厚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始终得不到解放。奶奶对母亲实施高压,几次逼得母亲回娘家。而娘家只因姊妹多,亦是希望母亲能够生养儿子为沈家传宗接代。母亲无奈,迫于双方压力只得按照奶奶的意思做了人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都在造反闹革命,乡镇卫生所人员空缺,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简陋,稍微有学识的医生还被关进了牛棚。母亲便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了流产手术。由于年轻女护士的经验不足导致母亲手术当时大出血,眼看母亲即将丧命,大家依旧束手无策。父亲得知母亲手术的消息立刻赶到乡镇卫生所,把母亲送到县城医院,母亲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此后,母亲对奶奶一直心有仇恨。奶奶理亏,并无多言。流产的第二年,母亲重新怀上孩子。生下沈阳后,母亲并不如他人预想的高兴。她忽然觉得自己丧失了做一个母亲的资格。因之前孩子的死,她心有阴影。她不想再花多余的力气去爱孩子,或者说,她已不具备那种深爱的能力。而这一切皆因奶奶而起。
后来父亲参军不在家,婆媳之间的吵闹早是家常便饭。在沈阳四岁那年,奶奶在后山干活时不慎摔断了腿,直至后来瘫痪全身。母亲把它看成是一种报应。
一直照顾沈阳的奶奶与沈阳关系亲密。奶奶已知自己即将不再人世只求母亲好好心疼善待沈阳。但母亲并没有因为奶奶的死而把自己的爱分给沈阳。相反,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因长时间与奶奶的相处越来越秉承了她的习性。这让母亲非常不悦。
母亲第一次带沈阳去探监。
那是一个真正用高墙和铁丝围绕的世界。雪白的墙面上用红色的漆墨方正地写着"认真改造,重新做人"的字迹。
一位警察带着他们母子来到探监室。房间里昏暗,大白天亮着灯。绿漆的围墙上湿漉漉地冒出许多水珠。一道螺旋相交的铁丝网将里面和外边的人分成两端。母亲和沈阳坐在后排的椅子上等待警察传讯。
一会儿,父亲由一个穿警服的人员带到。父亲穿着松垮的编号监狱制服。他有些生涩地看着窗外的妻子和孩子。母亲坐到了铁丝窗前,一个劲地询问父亲在里面的情况:是否还好?有没有人打他?吃得怎么样?……
任凭妻子问,父亲并不做声,只是配合性地点头或者摇头。母亲知道他的冤枉与委屈,却终究无力对抗不公平的现实。她只能用泪水弥补自己做妻子的无用和无奈。沈阳望见父亲却有些惧怕。他不愿相信里面那个面容僵硬目光冷淡的男人是深爱他的父亲,而他亦早已丧失见到儿子的那股兴奋,转而是坚韧的冷漠。他们没逗留多久就离开了。是父亲提出要进去的。母亲让孩子再叫一次爸爸,沈阳瞬间却因着急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发现自己愈来愈害怕里面那个熟悉的父亲了。后来,母亲的每次探监便不带上沈阳。她偏激地认为这孩子太没良心,让他叫自己的父亲一声都如此艰难。
在监狱中服刑的父亲并没有因为想到家庭的责任与牵挂而坚强。即使他曾接受过部队坚韧的锻炼。事实上他那钢铁般意志在被人冤枉的那一刻已顷然崩溃瓦解,他无法安命妥协于自己冤屈的十五年监禁。所以他更容易堕入一种颓败绝望的寂静之中。直到郁郁死去。
当然,父亲的死依然没有得到原谅与同情。他的死是无辜而徒劳的。留给沈阳
母亲说,他是个几个月前越狱的逃犯,躲在公司的建筑工地一个多星期了,今天被人发现报了案。沈阳的心提得很紧。他显然认识那个男的--那个骗他说他偷了东西的男人。他什么也不敢说,迅速躲到母亲身后。
当逃犯经过沈阳母子身边时,前边一个男子突然冲上前,揪起光头就打。说,是不是你拐了我的孩子,是不是你……,警察人员把他和罪犯分开。这时,他看见躲在母亲背后的沈阳,咧着嘴笑。沈阳抓着母亲的衣服死死地扭曲在了一起。
后来,沈阳无缘无故地病了一个多星期。生病那段时间,他天天晚上做噩梦,大声哭喊着,我不跳,我不跳……父母很惊诧,带沈阳去医院。医生解释他只是受了惊吓,但究竟是什么惊吓,父母不知道,沈阳没有说,一辈子都没有说了。
或许可怕的梦魇就是从这个时候种植在沈阳心底的,并且监视他成长的一举一动。那段不可言说的丑恶如同一个死在腹中的胎儿永远不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他只能用力将它隐瞒直至它溃烂腐朽,连同自己的生命在最后一刻一起化成灰烬。
七岁。沈阳上小学。
那时候沈阳的父亲已经由副局长转正。家里每天晚上都很热闹,许多"走后门"托关系的人频繁来往于沈阳家中。
那些"找关系,走后门"的人每次来都带着许多好吃的零食和玩具。这些礼物全是专门带给他的。
父亲是个好官。因为受到部队多年的教诲,一直拒绝官场上的歪风邪气。别的官怎么样他不管但他绝对不允许自己也是这样腐败。通常来沈阳家请求"帮忙"的同事都会被父亲一一谢绝回去。如果沈阳喜欢什么,他会自己掏钱为他去买。
如果说沈阳可能少了玩具少了好吃的零食,却一点也不缺少玩伴。公司里同事的孩子们都与他玩耍在一起。沈阳很喜欢和那些年纪大的哥哥们一起,他觉得和比自己小的"小孩子"玩很没乐趣。当然,大哥哥们都知道他是局长的儿子,什么事情都会谦让着他,把好玩的留给他。
沈阳骄傲地坐在大哥哥们自行车的前杠上。一行几人,大家围绕着他,仿佛他是个小皇帝。周围的人唱着粗旷的流行歌曲或者吹着口哨。他们带他去河边游泳。但沈阳是不能游泳的。母亲告诉过他,算命先生算定他五行缺水,不能犯水性。缺水而犯了水性的人往往会被江河里的水鬼拖走,这样妈妈就再也找不到沈阳。
大哥哥们在河水里游泳的时候,沈阳只能蹲坐在河岸上替他们照看衣服和钱包。他羡慕地看着他们在水里翻腾,互相打水仗和比赛潜水的时间。洗完澡后,大家毫不忌讳地穿着一条裤衩上岸。沈阳嘻嘻哈哈地为他们觉得脸红。
他们在一处破旧的墙后边换裤子。沈阳假装坐在一边故意用手指遮挡眼睛不去看他们。几个大哥哥看见沈阳的这副样子似乎很得意。他们退下裤子朝刚洗澡的河里撒尿。然后,三个人并排站在一起,秘密地议论着什么。沈阳不知道三个大哥哥怎么这么久还不穿好衣服带他回家,便悄悄绕到破墙的一侧去叫他们。然而,在他走近他们时,沈阳惊呆了。
三个大男孩手拳握自己黑乎乎的生殖器来回地把玩着。日光下,几道白色的闪电先后从沈阳眼前一晃而过。这情景和几年前一模一样。沈阳记得清清楚楚。也是这么一道白色的闪电倾泻在他的身上。他感觉自己快要因为肮脏而窒息。他不敢去碰身上那堆脏物。空气里荡漾阵阵狂妄胜利的笑。他想哭喊的一切叫声都被斩断了。
沈阳没等大哥哥们逃似地跑回了家。回到家用被子把自己层层蒙住。他仿佛担心那道闪电会飞来钻进他的被子。他亦不敢大声流泪,汗水随自己的颤栗而流泻不止。
在那个瞬间,我觉得自己又被侮辱了一次。沈阳说。
第二十八章
父亲与沈阳相处的时间并不多。自父亲升任局长之职后,在单位工作的时间远多余家庭。一旦稍稍有空,父亲总会和孩子尽兴地玩耍。沈阳十分体恤父亲工作的辛苦,让他好好休息,享受家人的温暖。在父亲的眼里,幼年的沈阳已是一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了。
每次父亲从外地出差回来都会给沈阳带来大城市的趣味故事和新奇玩意。父亲还未坐热,便着急地去翻行李箱,找寻带给儿子的礼物。沈阳拿着各种零食和玩具倾听父亲讲述外面的世界。他用向往兴奋的眼神看着父母骄傲地大声许诺,将来一定要把父母接到大城市里居住。
在父亲带回给沈阳的众多礼物中,沈阳最中意一个叫"不倒翁"的玩具。那是一个类似锥型的菩萨,任意推向一方,菩萨都不会跌倒,装上电池,一推还有哈哈的笑声。沈阳见父亲在家看文件时候,总喜欢把这个玩具悄悄拿到他身边逗父亲玩耍,令他愉悦不止。
可是天伦之乐的好景很快被粉碎。
由于父亲刚直不阿的工作作风损害了单位其他干部的利益,他们表面对父亲谦逊恭维,背后早就怀恨不满。于是,一场陷害父亲的阴谋开始酝酿。
沈阳十一岁那年,父亲突然被公司的几位干部以贪污罪起诉。父亲被抓到检察院接受组织部的调查。
母亲明白父亲的为人,他在部队待过多年,深受党的教育根本不会做出这样违法乱纪的事。但她因自己来自农村,懂得知识不多,又是临时工,处境孤立,无从求人帮忙。公司财务把伪造的假帐交到法院,父亲最终以贪污罪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沈阳的世界顷刻发生了巨变。
母亲在单位加工厂由临时工转为正式职工的资格被剥夺。父亲在银行的积蓄被冻结待查。检察院的警察到他家拿着"搜查令"进行搜查。沈阳眼睁睁地看着穿制服的警察在家里胡乱地翻查东西,母亲被一个女警察拉在一边任由哭诉冤枉。他抱着怀里的"不倒翁"蜷缩在角落,充满了惧怕与仇恨。
单位的员工不再与沈阳母子打交道,孩子们都不愿和沈阳一起玩耍。一个与沈阳同校的邻居把沈阳父亲"贪污被抓"的事情告诉了他们班里的同学。同学们看沈阳的目光里从此多了嘲弄和讽刺。沈阳的成绩急剧下降,老师也开始讨厌这个孩子,不时故意地体罚他。
在沈阳的印象里,母亲不如父亲那般喜欢他。她对孩子的情感类似一种顺应天命的交付。冷硬而淡漠。很多年后,沈阳从乡下一位姨娘那里得知原因。
原来母亲在沈阳之前曾先怀过一次孩子。那时奶奶求子心切,一心只要男儿。她带着怀孕的母亲去村里的老爷庙,求问神仙母亲肚子里孩子的性别。当求得的签代表神的旨意告诉母亲此胎怀的是女儿身时,奶奶很不高兴。她在没和父亲商量的情况下劝服母亲流产。母亲并不愿意。农村浓厚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始终得不到解放。奶奶对母亲实施高压,几次逼得母亲回娘家。而娘家只因姊妹多,亦是希望母亲能够生养儿子为沈家传宗接代。母亲无奈,迫于双方压力只得按照奶奶的意思做了人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都在造反闹革命,乡镇卫生所人员空缺,医疗卫生条件相当简陋,稍微有学识的医生还被关进了牛棚。母亲便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接受了流产手术。由于年轻女护士的经验不足导致母亲手术当时大出血,眼看母亲即将丧命,大家依旧束手无策。父亲得知母亲手术的消息立刻赶到乡镇卫生所,把母亲送到县城医院,母亲的性命才得以保全。
此后,母亲对奶奶一直心有仇恨。奶奶理亏,并无多言。流产的第二年,母亲重新怀上孩子。生下沈阳后,母亲并不如他人预想的高兴。她忽然觉得自己丧失了做一个母亲的资格。因之前孩子的死,她心有阴影。她不想再花多余的力气去爱孩子,或者说,她已不具备那种深爱的能力。而这一切皆因奶奶而起。
后来父亲参军不在家,婆媳之间的吵闹早是家常便饭。在沈阳四岁那年,奶奶在后山干活时不慎摔断了腿,直至后来瘫痪全身。母亲把它看成是一种报应。
一直照顾沈阳的奶奶与沈阳关系亲密。奶奶已知自己即将不再人世只求母亲好好心疼善待沈阳。但母亲并没有因为奶奶的死而把自己的爱分给沈阳。相反,她觉得自己的儿子因长时间与奶奶的相处越来越秉承了她的习性。这让母亲非常不悦。
母亲第一次带沈阳去探监。
那是一个真正用高墙和铁丝围绕的世界。雪白的墙面上用红色的漆墨方正地写着"认真改造,重新做人"的字迹。
一位警察带着他们母子来到探监室。房间里昏暗,大白天亮着灯。绿漆的围墙上湿漉漉地冒出许多水珠。一道螺旋相交的铁丝网将里面和外边的人分成两端。母亲和沈阳坐在后排的椅子上等待警察传讯。
一会儿,父亲由一个穿警服的人员带到。父亲穿着松垮的编号监狱制服。他有些生涩地看着窗外的妻子和孩子。母亲坐到了铁丝窗前,一个劲地询问父亲在里面的情况:是否还好?有没有人打他?吃得怎么样?……
任凭妻子问,父亲并不做声,只是配合性地点头或者摇头。母亲知道他的冤枉与委屈,却终究无力对抗不公平的现实。她只能用泪水弥补自己做妻子的无用和无奈。沈阳望见父亲却有些惧怕。他不愿相信里面那个面容僵硬目光冷淡的男人是深爱他的父亲,而他亦早已丧失见到儿子的那股兴奋,转而是坚韧的冷漠。他们没逗留多久就离开了。是父亲提出要进去的。母亲让孩子再叫一次爸爸,沈阳瞬间却因着急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发现自己愈来愈害怕里面那个熟悉的父亲了。后来,母亲的每次探监便不带上沈阳。她偏激地认为这孩子太没良心,让他叫自己的父亲一声都如此艰难。
在监狱中服刑的父亲并没有因为想到家庭的责任与牵挂而坚强。即使他曾接受过部队坚韧的锻炼。事实上他那钢铁般意志在被人冤枉的那一刻已顷然崩溃瓦解,他无法安命妥协于自己冤屈的十五年监禁。所以他更容易堕入一种颓败绝望的寂静之中。直到郁郁死去。
当然,父亲的死依然没有得到原谅与同情。他的死是无辜而徒劳的。留给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