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二流 [77]
每一个观众,从心灵深处的震撼。这些观众,或是从事农业管理方面工作的领导专家,或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供货商,或是农业商品的销售商,或是普通的农村群众,或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城里人,或有亲戚朋友还在农村里在。不管是谁,或多或少地都带着农村的印迹,都对农村的在苦有自己的切身体会。
何况,这高原红果蔬协会还是来自于全县最偏远的地方。
刚才的嘲笑声不见了,取而带之的是全场的肃穆。
这时,音乐一转,一声声急促的如波涛般的声音响起。八个村姑手挽手波流不停地起伏着,就好像身处于惊涛骇浪之中,人力与自然之力相比,是那样渺小。吴雅诗朗诵道:“这样一个穷山沟沟,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高原村,只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团结起来,与天斗其乐无穷,团结起来,与地斗其乐无穷……”
全场的心都被这急促的波涛声绷紧了。
紧接着,八个村姑散成正方形,挖地、播种、除草、收获,做着各种劳作的姿势,把种植红薯的过程演示了一遍。吴雅诗念道:
“对于高原村来讲,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播种下红薯的种子,发成一根根青绿色的红薯藤藤儿;
幸福就是把这些青绿色地红薯藤藤儿。切断成无数种苗苗儿;
幸福就是把这无数根种苗苗儿。播种进贫瘠地土地;
幸福就是在这贫瘠地土地上。辛勤地劳作。浇水施肥。等待着收获;
幸福就是收获。牵出一串串儿红灯灯儿地红薯娃娃儿。
幸福对于高原村来讲。就是汗水。就是艰难。就是不屈……”
听到这一段。众人纷纷肃然起敬。出自本心地对高原村与自然环境作着不屈地抗争。感到由衷地敬佩!
音乐再次一转,吴雅诗一首“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上”响遍全场。八个村姑一浪高过一浪,捧起了手中红薯和希望。
在充满希望的歌声中,八个村姑走下了舞台,刘越深和吴刚赶紧抬出事先包装好的红薯,八个村姑捧起一个个红薯,挨着送给了坐在位置上的专家领导和老总们。老总们笑呵呵地接过红薯,认真地品尝起来。老总们嘴里尝着这高原红薯,都不住地点头,与身边的老总们交流着,不住地夸奖着:“这味道还真是好啊。”
二流五人站在一边,看着老总们的吃相和脸上的笑容,都感到特别高兴。
一曲哥毕,两百多个红薯已发放完毕。吴雅诗拿起话筒说道:“高原红薯在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正一步步走出了小山沟。这一点与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创始人密不可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刘国庆的带领下,高原红果蔬协会一定能走出更远。下面,我们有请刘国庆。”
有了刚才铺垫,刘国庆这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得到了大家极大的尊重,一阵热烈的掌声暴发出来,久久不息。二流款款大访地走了展销台,向众人鞠了一躬,接过吴雅诗手里的话筒,放到嘴边。
会场里立刻安静下来。众人都想听听这个高原红果蔬协会想说什么?
“我是一个农村娃儿,还在穿开档裤的时候我就明白一个道理,是父母给了我身体,是乡亲们供我成长。我永远也忘不了,乡亲们舍不得卖一个鸡蛋,舍不得吃一只母鸡,但都要凑钱给我读书上学,这样,我才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当我受伤的时候,是乡亲们这个五十,那个一百,把家里的大部分积蓄拿出来,给了我活的希望。我们农村有句话叫做,狼心狗肺忘本人,我没有狼和狗的凶残,但看到乡亲们受苦受,我会像狼和狗一样凶残地扑上去,义无反顾地扑上去。因为,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本。”
“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靠着对山村的满腔热爱和对命运不屈的热情,我选择了在农村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在农村打拼一出份事业,给大山增光添彩。我就要用我的一切,回报,回报,再回报,尽一切最大的努力回报。因为,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本。”
“高原红,是我们的事业所在,也是高原村的希望所在。你要问我为啥高原村的果蔬这样香甜,我告诉你,因为我们有爱,有不屈,有奋斗,这一切的一切,都融进了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之中。正因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种出了高原红薯的香甜,正是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把高原红薯运到了县城,正因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让大家品尝到了地道的高原红薯。这一团火,就是高原红!就是大山不屈的脊梁!”
“我不是忘本的人,高原村每一个村民都不是忘本的人。对于每一个帮助我们的人,我们都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发展,关注高原村的发展。我相信,大山终将因为他的儿女们而悄然发生变化,高原红终将因为我们而走出山村,走向世界。请相信我们,请见证我们,谢谢。”
沉默,一分钟的沉默。暴发,持久的暴发,掌声雷动。
二流的话算不上精彩,但贵在真诚,观众们从二流的话中体会到了一颗赤子之心,一颗火热的心,以及不屈的意志!
掌声过后,推介会继续进行。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77节
《二流》 第77节
作者: 离流
高原红众村姑表演过后,又重新摆开了架势,卖起起高原红薯来。经过这一场推介会,高原红薯的名气进一步打响,四个红薯摊的生意也出奇的红火。有因为好奇过来买几个品尝的,有暗中收购的,有见到这些村姑还画着妆,过来给她们合影留个纪念顺便卖两个的。一时之间,高原红薯摊前人头攒动,两个小时的功夫,就把剩下的高原红薯销售一空。
八个村姑在欢笑声中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说笑着把收获带回刘海的店子中。
此时,展销会场内,专场推界会才刚刚结束,接下来便是隆重的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与普通的参观者扯不上多少关系,展销会场内各展销点也在做着收摊的准备。展销会现场人气渐渐散去,只留下了等待签约的供货商和渠道商。
肖天宇一马当先,给二流签下了一笔百万斤红薯的销售单子,引起了众渠道商一片大哗。供货商们都知道,肖天宇做生意可重来没吃过亏,肯跟高原红签下如此大的单子,肯定这里面有很大的利润存在。
猫儿一旦闻到腥,就会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给二流商讨签约事项的渠道商一下多了很多。在刘海的帮助下,二流最终选择了九家供货家,除了市区和本县以外,其他两县三区和邻市的三个县分别签订了销售合同,每个县级城市承销二十万斤。还有商家愿意跟他们签约,二流害怕没有货源,便婉绝了。
看到形势好,高原红薯的批发价格也涨了上去,每斤增加到了一块三、一块四。肖天宇看到批发价格涨了,心里偷着乐,仅这一项,他就可以节约一二十万。
但是,对于二流来说,这后来签的两百万斤的合同,价格涨上去,却可以多赚四五十万。
签约结束,二流带着十份沉甸甸的合同,带着一同到县上的村民回到了高原村。
当村民们得知这一次出征,卖了两万斤红薯赚了一万五千有多时,都不可思议地张大了嘴巴,没想到这小小的红薯这么赚钱。当他们听说还签了总共三百万斤的销售合同时,二流家的门槛都挤爆了,他们都不敢相信,专门跑到二流家看看合同,才觉得心里踏实。
好长一段时间,高原村沉浸在了丰收赚钱的喜悦之中。
第106章 我们都要努力
吃过中午饭,二流在自家院坝边,支起一个凉板,躺在凉板上,享受着秋日午时的阳光。炎热的夏日已经过去,秋日的阳光温暖中少了一丝毒辣,偶尔吹起的秋风,带起乡间的泥土味,让二流感到很惬意。用竹子做地成的凉板,从背部传来阵阵凉意,让二流的背部直到神经无比的放松。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让思绪慢慢地随风而逝,无疑是极大的享受。
“通过县城的展销会,高原红薯已经签下了三百万斤的订单。镇上的董镇长帮忙落实了二十万的信用社贷款,那个信用社的贷款员还真有趣,展销会那几天也到了县城,专门考察高原红薯的销售情况,当他看到高原红薯这么热销,签下了三百万的订单的时候,硬要逼着我多贷一点款,嘴巴那个会说哟,比吴雅诗还厉害。可是,刘海已经落实了二十万的资金,再贷多了也无益,看来下次去找他贷款的时候,应该要容易得多了。”
“这一季红薯的产量给自己估计得差不多,五百万斤左右,高峰期的时候每天从自己手里拿出的钱平均达到十万,最多的一天达到十五万,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然后第二天又回流回来,回来的时候翻一倍还有多。就十来天时间,我就把贷填满全部还完了,真不想到,这小小的红薯还真是赚钱。想一想,到底赚了多少钱呢?一斤赚七角,收购了三百万斤,除去成本就赚了两百万。乖乖,我怎么都赚了这么多钱?”
“谁说农村不可为?我看农村大为可为?”
“赚钱的感觉真好,每天成堆成堆的钞票装到包包里,晚上的时候数钱都数不过来。懒得数,把这种烦心事交给银行吧。幸好,那几家签约的承销公司都是通过银行转帐过来的,要不然,每秒钟数十张红票子,每个小时才能数六百多张,数一百万要数到什么时候?呵呵。”
想到此处,二流笑出了声,侧了侧身,拿出裤包里面放着的银行卡,放在太阳下看着那闪闪的银光,这种感觉很舒服。
“这些小子怎么还不来?分钱都不积极。”二流等得不耐烦了,拿出一个新手机,彩屏的还带着摄像头,得一千多块,他的那个没用几次的半新手机已经给他爷用了,他爷成了高原村老一辈第一个用上手机的,拿到手机还不知道怎么摆弄,用去用来只学会了接听和充电,让他打电话都难。
“喂。”二流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打给刘越深,那头急促的声音传来:“来了来了,我和吴齐正争着打游戏呢?”刘越深也买了新手机,上面有个的游戏,两口子没事的时候就争着玩,有时候争着争着还会吵起来,倒也其乐融融。
打电话给刘越能,声音很神秘:“我在你后面呢?”吓了二流一跳。二流转身一看,刘越能还真的站在自己后面:“你什么时候来的?我给你打手机你玲声为啥不响?”刘越能摸出新手机,说:“我调成了震动,昨天晚上深夜的时候有一个广告短信发到我
何况,这高原红果蔬协会还是来自于全县最偏远的地方。
刚才的嘲笑声不见了,取而带之的是全场的肃穆。
这时,音乐一转,一声声急促的如波涛般的声音响起。八个村姑手挽手波流不停地起伏着,就好像身处于惊涛骇浪之中,人力与自然之力相比,是那样渺小。吴雅诗朗诵道:“这样一个穷山沟沟,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高原村,只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团结起来,与天斗其乐无穷,团结起来,与地斗其乐无穷……”
全场的心都被这急促的波涛声绷紧了。
紧接着,八个村姑散成正方形,挖地、播种、除草、收获,做着各种劳作的姿势,把种植红薯的过程演示了一遍。吴雅诗念道:
“对于高原村来讲,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播种下红薯的种子,发成一根根青绿色的红薯藤藤儿;
幸福就是把这些青绿色地红薯藤藤儿。切断成无数种苗苗儿;
幸福就是把这无数根种苗苗儿。播种进贫瘠地土地;
幸福就是在这贫瘠地土地上。辛勤地劳作。浇水施肥。等待着收获;
幸福就是收获。牵出一串串儿红灯灯儿地红薯娃娃儿。
幸福对于高原村来讲。就是汗水。就是艰难。就是不屈……”
听到这一段。众人纷纷肃然起敬。出自本心地对高原村与自然环境作着不屈地抗争。感到由衷地敬佩!
音乐再次一转,吴雅诗一首“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上”响遍全场。八个村姑一浪高过一浪,捧起了手中红薯和希望。
在充满希望的歌声中,八个村姑走下了舞台,刘越深和吴刚赶紧抬出事先包装好的红薯,八个村姑捧起一个个红薯,挨着送给了坐在位置上的专家领导和老总们。老总们笑呵呵地接过红薯,认真地品尝起来。老总们嘴里尝着这高原红薯,都不住地点头,与身边的老总们交流着,不住地夸奖着:“这味道还真是好啊。”
二流五人站在一边,看着老总们的吃相和脸上的笑容,都感到特别高兴。
一曲哥毕,两百多个红薯已发放完毕。吴雅诗拿起话筒说道:“高原红薯在各位领导和朋友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正一步步走出了小山沟。这一点与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创始人密不可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刘国庆的带领下,高原红果蔬协会一定能走出更远。下面,我们有请刘国庆。”
有了刚才铺垫,刘国庆这个农村致富带头人得到了大家极大的尊重,一阵热烈的掌声暴发出来,久久不息。二流款款大访地走了展销台,向众人鞠了一躬,接过吴雅诗手里的话筒,放到嘴边。
会场里立刻安静下来。众人都想听听这个高原红果蔬协会想说什么?
“我是一个农村娃儿,还在穿开档裤的时候我就明白一个道理,是父母给了我身体,是乡亲们供我成长。我永远也忘不了,乡亲们舍不得卖一个鸡蛋,舍不得吃一只母鸡,但都要凑钱给我读书上学,这样,我才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当我受伤的时候,是乡亲们这个五十,那个一百,把家里的大部分积蓄拿出来,给了我活的希望。我们农村有句话叫做,狼心狗肺忘本人,我没有狼和狗的凶残,但看到乡亲们受苦受,我会像狼和狗一样凶残地扑上去,义无反顾地扑上去。因为,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本。”
“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靠着对山村的满腔热爱和对命运不屈的热情,我选择了在农村创业,用自己的双手在农村打拼一出份事业,给大山增光添彩。我就要用我的一切,回报,回报,再回报,尽一切最大的努力回报。因为,这一辈子,我都不会忘本。”
“高原红,是我们的事业所在,也是高原村的希望所在。你要问我为啥高原村的果蔬这样香甜,我告诉你,因为我们有爱,有不屈,有奋斗,这一切的一切,都融进了我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种植之中。正因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种出了高原红薯的香甜,正是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把高原红薯运到了县城,正因为我们胸中的一团火,才让大家品尝到了地道的高原红薯。这一团火,就是高原红!就是大山不屈的脊梁!”
“我不是忘本的人,高原村每一个村民都不是忘本的人。对于每一个帮助我们的人,我们都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因此,我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注高原红果蔬协会的发展,关注高原村的发展。我相信,大山终将因为他的儿女们而悄然发生变化,高原红终将因为我们而走出山村,走向世界。请相信我们,请见证我们,谢谢。”
沉默,一分钟的沉默。暴发,持久的暴发,掌声雷动。
二流的话算不上精彩,但贵在真诚,观众们从二流的话中体会到了一颗赤子之心,一颗火热的心,以及不屈的意志!
掌声过后,推介会继续进行。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77节
《二流》 第77节
作者: 离流
高原红众村姑表演过后,又重新摆开了架势,卖起起高原红薯来。经过这一场推介会,高原红薯的名气进一步打响,四个红薯摊的生意也出奇的红火。有因为好奇过来买几个品尝的,有暗中收购的,有见到这些村姑还画着妆,过来给她们合影留个纪念顺便卖两个的。一时之间,高原红薯摊前人头攒动,两个小时的功夫,就把剩下的高原红薯销售一空。
八个村姑在欢笑声中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说笑着把收获带回刘海的店子中。
此时,展销会场内,专场推界会才刚刚结束,接下来便是隆重的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与普通的参观者扯不上多少关系,展销会场内各展销点也在做着收摊的准备。展销会现场人气渐渐散去,只留下了等待签约的供货商和渠道商。
肖天宇一马当先,给二流签下了一笔百万斤红薯的销售单子,引起了众渠道商一片大哗。供货商们都知道,肖天宇做生意可重来没吃过亏,肯跟高原红签下如此大的单子,肯定这里面有很大的利润存在。
猫儿一旦闻到腥,就会奋不顾身地扑上去。给二流商讨签约事项的渠道商一下多了很多。在刘海的帮助下,二流最终选择了九家供货家,除了市区和本县以外,其他两县三区和邻市的三个县分别签订了销售合同,每个县级城市承销二十万斤。还有商家愿意跟他们签约,二流害怕没有货源,便婉绝了。
看到形势好,高原红薯的批发价格也涨了上去,每斤增加到了一块三、一块四。肖天宇看到批发价格涨了,心里偷着乐,仅这一项,他就可以节约一二十万。
但是,对于二流来说,这后来签的两百万斤的合同,价格涨上去,却可以多赚四五十万。
签约结束,二流带着十份沉甸甸的合同,带着一同到县上的村民回到了高原村。
当村民们得知这一次出征,卖了两万斤红薯赚了一万五千有多时,都不可思议地张大了嘴巴,没想到这小小的红薯这么赚钱。当他们听说还签了总共三百万斤的销售合同时,二流家的门槛都挤爆了,他们都不敢相信,专门跑到二流家看看合同,才觉得心里踏实。
好长一段时间,高原村沉浸在了丰收赚钱的喜悦之中。
第106章 我们都要努力
吃过中午饭,二流在自家院坝边,支起一个凉板,躺在凉板上,享受着秋日午时的阳光。炎热的夏日已经过去,秋日的阳光温暖中少了一丝毒辣,偶尔吹起的秋风,带起乡间的泥土味,让二流感到很惬意。用竹子做地成的凉板,从背部传来阵阵凉意,让二流的背部直到神经无比的放松。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让思绪慢慢地随风而逝,无疑是极大的享受。
“通过县城的展销会,高原红薯已经签下了三百万斤的订单。镇上的董镇长帮忙落实了二十万的信用社贷款,那个信用社的贷款员还真有趣,展销会那几天也到了县城,专门考察高原红薯的销售情况,当他看到高原红薯这么热销,签下了三百万的订单的时候,硬要逼着我多贷一点款,嘴巴那个会说哟,比吴雅诗还厉害。可是,刘海已经落实了二十万的资金,再贷多了也无益,看来下次去找他贷款的时候,应该要容易得多了。”
“这一季红薯的产量给自己估计得差不多,五百万斤左右,高峰期的时候每天从自己手里拿出的钱平均达到十万,最多的一天达到十五万,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然后第二天又回流回来,回来的时候翻一倍还有多。就十来天时间,我就把贷填满全部还完了,真不想到,这小小的红薯还真是赚钱。想一想,到底赚了多少钱呢?一斤赚七角,收购了三百万斤,除去成本就赚了两百万。乖乖,我怎么都赚了这么多钱?”
“谁说农村不可为?我看农村大为可为?”
“赚钱的感觉真好,每天成堆成堆的钞票装到包包里,晚上的时候数钱都数不过来。懒得数,把这种烦心事交给银行吧。幸好,那几家签约的承销公司都是通过银行转帐过来的,要不然,每秒钟数十张红票子,每个小时才能数六百多张,数一百万要数到什么时候?呵呵。”
想到此处,二流笑出了声,侧了侧身,拿出裤包里面放着的银行卡,放在太阳下看着那闪闪的银光,这种感觉很舒服。
“这些小子怎么还不来?分钱都不积极。”二流等得不耐烦了,拿出一个新手机,彩屏的还带着摄像头,得一千多块,他的那个没用几次的半新手机已经给他爷用了,他爷成了高原村老一辈第一个用上手机的,拿到手机还不知道怎么摆弄,用去用来只学会了接听和充电,让他打电话都难。
“喂。”二流拿起手机,开始打电话,打给刘越深,那头急促的声音传来:“来了来了,我和吴齐正争着打游戏呢?”刘越深也买了新手机,上面有个的游戏,两口子没事的时候就争着玩,有时候争着争着还会吵起来,倒也其乐融融。
打电话给刘越能,声音很神秘:“我在你后面呢?”吓了二流一跳。二流转身一看,刘越能还真的站在自己后面:“你什么时候来的?我给你打手机你玲声为啥不响?”刘越能摸出新手机,说:“我调成了震动,昨天晚上深夜的时候有一个广告短信发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