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言情]二流 [58]

By Root 1139 0
一点回来。
  二流读了高中的时候,这个堂哥娶了媳妇,就是于秀花,但是,从来没有忘记二流。二流记得,每次开学,堂哥都要资助二流一百两百的学费。
  读大学了,堂哥也被选上了村主任。面对昂贵的大学学费,二流他爷有时候苦得焦头烂额,但是,堂哥每个月几百块钱的村主任补助,其中一半都给二流寄去当生活费。秀花嫂子从来没有说个不字。
  对于二流来讲,刘越清其实是亦父亦兄的,就好像他和刘缓缓的感情一样。

  有时候,二流喜欢和秀花嫂子说点小磕子,但是,从心底里,他对秀花嫂子是相当尊敬的。不像他对于庆嫂子,可以放肆地说磕子。
  如今,刘越清却得了现代医学无法百分之百治疗的绝症——肝癌。
  二流回到家,翻出上次自己住院时记下的人情薄子,刘缓缓把所有的零花钱——五块二毛钱都捐给了他,五块二毛钱,这黑色钢笔所记录的数字,让二流的眼睛湿润了。
  或许,对于刘缓缓来讲,她并不明白肝癌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父亲意味着什么?如果父亲突然之间没了,二流不敢想象,她会伤心成什么样子?到底是什么样子?
  二流流泪了。
  二流翻出床下地小抽屈。这里面锁着他这段时间来地所有积蓄。

  一百。两百。三百…………
  带着眼泪。数了一遍又一遍。总共五千二百零几十块钱。
  五千二百块钱。二流拿在手里不停地摩梭着。轻轻地抚摸着红色地钞票。这是他这几个月来地所有地努力和积蓄。
  五千二百块钱。代表地是山里人地希望。二流地希望。如果被人偷了。二流可能会发狂。看着窗台上摆着地三盆兰花。紧紧地捏着手里地钱。二流怔怔地出神。
  价值五十万一盆的兰花,他眼睛一眨不眨就捐出去了,那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兰花是高雅圣洁的,容不得金钱的亵渎。而这五千二百块钱,真金白银,即使二流已经决定捐这么多钱,但心里还是有点有点舍不得。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58节




《二流》 第58节
作者: 离流

  “二流,准备好没有,该出发了。”他爷到了二流的小木屋门口。

  二流将这一沓钱抄到裤包里,他的裤包鼓了起来,好像装了一块大鹅卵石。
  看着这一沓钱,二流他爷惊讶道:“二流,你准备捐好多钱啊?”
  “五千二。”
  他爷倒吸一口凉气,说:“你留点家里用没有,眼看着房子要封顶了,木匠的工资还没结呢?”他爷说的很小声,生怕外边正忙活着的木匠听到了。
  二流感叹道:“钱用了还可以再赚,人没了就不能再回来了。”

  他爷叹一口气,拍拍二流的肩膀,说:“走吧,这些年越清家没少帮我们,这钱捐得该。”
  村部的院坝,上午还喜气洋洋,下午却肃穆异常。
  睡了一觉,李流一行人酒已经醒了。看到马上要进行的捐款,李流对一行人说:“我们看看再走吧。”随行的记者一听说,马上支起摄像机,把这一幕拍摄下来。
  捐款开始了,刘堂河邀请李县长到主席台上去坐,李县长告诉他这是村民自己的事,他不参与,只在下面看看就行。刘堂河只得走上主席台,讲了起来。
  刘堂河讲了一通刘越清的好,介绍了一下刘越清目前的病情,又率先捐了一百块钱。

  于秀花在一旁看着,眼睛儿酸酸的。
  这个一百,那个五十,谁捐了款,刘堂河便在旁边高唱一句:“某某,捐多少。”旁边一个记录的就认真地记下来。等捐款结束了,随同所捐的钱一起送给于秀花。
  捐的是钱,欠的是债。一辈子也还不完的人情债!
  该二流捐了,二流掏出一大沓钱,递给刘堂河。刘堂河吃惊了,颤抖着手接过钱,说:“这是多少?”
  “五千二。”二流答道。
  刘堂河把钱数了两遍,才高高举起这一沓钱,对着众人喊道:“刘国庆,捐五千二。”

  这一声喊,高原村的村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足足安静了三分钟,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多数村民都参加过上次给二流捐款,有的人就记起来了,对旁边的人说:“上次刘缓缓给二流捐了五块二,这次二流还了五千二。”
  听到的人则回道:“二流这个人啊,就是重感情。”
  二流的形象在众村民心中又高大了一分。
  扛摄像机的记者也被感动了,镜头围着二流转。
  另一个记者说:“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啊,都可以制作一个专题片了,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地宣传。”

  二流走到于秀花身边,想安慰于秀花两句。话还没说出口,于秀花一把抓住了二流的手,眼泪珠儿吧嗒吧嗒往下掉,想说很多感激的话,却不知道说什么。
  五千二百块钱实在太令人震撼,于秀花已经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了。
  五千二,这个数字也把李流吓了一跳。他在县政府机关工作,一年捐款也会遇到很多次,捐款的时候都是定了标准的,正县级四百,副县级三百,正科级两百,副科级一百,普通工作人员五十,一般都是这个数。李流比谁都看得清楚,现在高原红果蔬协会还处于起步的时候,正需要大把花钱。但现在,五千二百块钱,这个农村的小伙子,眼睛一眨不眨就捐出去了。如果不出所料的话,这应该是这小伙子所有的积蓄了。

  李流再次被感动了,对身边的施波说:“小施,你去帮我捐一千块钱。回去以后,督促一下卫生系统,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工作必须在年底前落实。”
  听到李流的吩咐,施波赶紧从皮包里拿出钱包,数了一千,董镇反应也极快,从身上摸出一千,递给小施,说:“也跟我捐一千。”
  小施拿了两千块钱,递给刘堂河,说:“这是李县长和董镇长捐的,一人一千块钱。”
  刘堂河接过钱,数也不数,把钱举过头顶,高声唱道:“李县长,捐一千,董镇长,捐一千,都是好领导啊!”
  “啪啪”不知谁带头鼓掌,接着,掌声就响成了一片海洋。
  于秀花再次被感动了,在二流的搀扶下走到李县长面前。她本想说两句感动的话,却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心中一激动,双腿就使不上劲,面对着李县长跪了下去。
  李县长赶紧扶住于秀花,激动地说:“嫂子,以前是我们不对,关心得少了,请相信,以后我们会做得更好!”

  这一幕也被记者敏锐地拍摄到了。

第077章 好心人

  李流县长走了,回去以后重点抓起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各项工作。这一次的高原村之行,对他的震动相当的大,他不希望再因为政府执行不力而导致群众最该实现的利益不能及时得到落实。
  与李流一起来的记者,回去后便开始着手宣传工作。宣传从三条线开始展开,一是高原村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让村民们散失发家致富的决心,而是不等不靠,在回乡创业的大学生刘国庆的带动下,自发建立高原红果蔬协会,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并且迈出了第一步。二是高原村的村主任刘越清带领村民致富,却不幸患了肝癌,高原村老百姓自发组织捐款,共同抵抗病魔。三是县长李流爱民如子,亲自带队爬上险恶的三道坡,为了基层群众谋福祉,同时向村主任刘越清捐款一千元,赢得了高原村村民的尊敬。

  宣传报道出来以后,各方面反应热烈。
  高原红果蔬协会一炮打响,县城里刘海的果蔬店,干脆把名字改为了“高原红果蔬专场店”,生意进一步红火。外地到高原村考察的人逐渐增多,有来谈生意的,有学经验的,高原村逐渐变得热闹起来。这些人每次爬过三道坡,都要情不自禁地感叹一番:“能够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取得这样的成绩,不容易啊!”
  来谈生意的,愿意出高价收购高原村的果实,有的村民心动了,把果实卖给他们,可商家收回去以后,发现味道与其他地方出产的果蔬味道差不多。但在高原红专卖店买的果实味道就是不一样。这些做生意的,开始探索起其中的奥秘来。
  二流发现这一不正常现象以后,着实吓了一跳,看来异能果蔬要小心一些了,不然迟早要出事。二流想着,在下一季果蔬种植的时候,在种子上下些功夫,不然,被别人发现了是不好玩的。种子这种东西很奇特,二流用异能感知过,种子里始终有一丝生机保存不灭,遇到合适的自然条件,种子内的生机就会一生二,二生三,越聚越多,最后破壳而出,生根发牙。这也是二流想利用异能改造种子的原因。

  做生意是无利不起早,有的商家甚至动起了歪脑筋,没有通过二流和刘海的同意,擅自打出了高原红果蔬专卖的招牌,吸引顾客前来购买。县里有李流的大力支持,遇到这种情况一查再查,这种现象杜绝了许多,可市里就不一样了,高原红果蔬专卖店开了一家又一家,每家生意最开始还红火了一阵,后来顾客发现味道不对以后,才知道上了当。

  这不是好现象,二流和刘海也在商量着办法,可要这种现象彻底杜绝,却很难。这是中国国情,就好像盗版一样,比正版猖狂多了。
  宣传工作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各方对李流县长的关注度明显提高。李流也专门找了省发改委的同学,去拜访了一下魏老,魏老对李流的做法大是赞赏,还专门拿出二流送给他的兰花让李流欣赏。
  后来,在年底的爱民县长评选中,李流因为在高原村时的真情流露,加之,有魏老从中斡旋,李流胜出一筹,被评为全市唯一的爱民县长。第二年,就被提拔为副市长了。
  董镇长也多少受了些触动。对于阿南镇的财政来说,五千块钱还是足以让董镇长心痛了。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为了头顶上的帽子,他还是咬着牙把五千块钱给二流兑现了。
  二流算了算。以前自己有六千多块钱。县供销社给了两千地启动资金。镇政府给了五千。加起来一万三千多。捐款捐了五千多。果蔬协会成立大会花了四千多。现在手里还剩下四千块钱。而按照协会地帐目来算。两笔启动资金七千。支出四千。还剩三千。基本能够维持协会地正常运转。

  也就是说。二流自己地钱只有一千块钱了。刚好够木匠地工资。
  这几个月地努力。最终地收获就是办了一个协会。修了一座新房。捐了一大笔钱。现在。二流又是辛辛苦苦百余天。一夜回到解放前。两手空空了。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