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言情]二流 [52]

By Root 1130 0
较合理。这样,我出五十万,买你的花,算是留个纪念怎么样?”
  五十万?二流倒吸一口凉气,一盆花居然卖这么贵,他想都不敢想。五十万是什么概念?高原村一百多户人家一年找的钱加起来,也没有这么多。
  但是,昨天武米告诉过他,这花有二流的一半,也有魏老的一半,不能随便作决定卖给谁?要看魏老的意思。二流看着那人,说:“谢谢,但是,这花是我的,但是,字画是魏公的,我一个人不能决定卖还是不卖。”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52节




《二流》 第52节
作者: 离流

  这时,魏公到了,人也差不多到齐了,武米也到了,兰花展正式开始。


第067章 变异兰花(6)

  魏老走在红地毯铺成的地面上,来到大厅正面中间。其他人见魏老来了,也不再看兰花,自觉地围在红地毯的周围,听魏老讲话。
  只见魏老站在麦克风前,精神抖擞地讲道:“一季一度的兰花展开始了,今天是我魏浮光作东。这么多年来,大家卖我的面子,我们这个花友会也越办越红火,在此,魏某人感谢大家。”
  讲了一通客气话,魏老主动将话题扯到二流的那盆兰花上来:“想必大家刚才已经看到了那盆春剑下山兰,这是来自南部小镇阿南镇的春剑兰花,拥有人叫刘国庆,今天刘国庆也来了,扬扬手让大家看看。”说到此处,魏老停了下来。
  二流听到叫自己,赶紧扬了扬手,其他人看见这就是刚才端兰花进来的那个小伙子,纷纷向他点头致意。
  魏老接着说:“花是好花,上面的那首诗也是刘国庆即兴作的,诗也是好诗。兴之所致,我特意为花筒雕了些字画,请大家多多欣赏。”

  简单的开场白以后,接下来便是欣赏兰花了。
  这时,一人举起手说道:“魏公,那盆下山春剑卖不卖?”
  二流一看,这不是刚才过来搭讪的那个人吗?
  魏公一看,这人是一个著名的企业家,说:“花不是我的,你应该问问刘家的那小子,他愿意卖就可以卖。”
  那名企业家听到这句话,便凑到二流身边,说:“二流,把花卖给我吧,我出五十万?”其他人一听这个价格不低,心想这个穷小子肯定要卖了。
  不曾想,二流大声对周围的人说:“这花不卖。花是我的,但花筒经过魏老的加工,已经融进了魏老的心血在里面,说什么我也不能卖?这是其一。花要交给懂花的人,而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再好的花如果用于炒作,那就不是好花了。这是其二。因此,我决定,把这盆花送给魏老。”
  最后一句话二流吼地特别卖力。在场地所有人都听清楚了。魏老也听得清清楚楚。

  五十万。就这样随随便便送出去了。众人对这个年青人另眼相看了。能够有这样地气魄地年青人。将来肯定不是一般人。
  其实。二流这并不是草率行事。他是经过深思熟虑了地。昨天晚上。魏老专心雕刻三个小时地样子给二流留下了深刻地印像。可以看出。魏老是个真正爱花地人。魏老地字画随便一幅就值二三十万。然而。魏老什么条件都没提。就这样给一个农村小子在花筒上刻上了字画。等于是将二三十万白送给了二流。
  魏老能够举手之间送出二三十万。自己为什么不可以把兰花送给他?
  昨晚回到家地时候。武米给二流讲了魏老地经历。魏老在解放战争时是一个红小兵战士。解放以后。是一名建设新中国地知识分子。曾经在省委党校干过校长。在省计划部门当过一把手主任。文化大革命地时候。受到了迫害。后来。平反了。他在仕途上地心渐渐淡了。便退了休。专心做成学问来。
  虽然现在退了休。但是。全省多数司厅级甚至个别省部级地领导干部。都给魏老有些渊源。有地是他地学生。有地是他曾经地战友。魏老虽然从不过问政事。但他在省上地能量谁也不能轻视。
  把兰花送给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懂花之人,这有什么可惜的呢?何况,二流家里还有三苗同样的兰花。要把兰花换成钱,对二流来讲,只是时间和价格的问题。
  武米见二流送出五十万,眼皮眨都不眨一下,点了点头,小声说:“这小子有意思。”

  魏老走到二流的面前,伸出五个指头,说:“你真的要送给我?这可是五十万啊?”
  “魏老。”这么多有头有脸的人看着自己,二流有点紧张,理了理衣服,说:“我仔细想过了,山里人穷,但志不短,山里人的日子就是踏踏实实,这种飞来财可以助人,也可以害人。现在,我家也算是奔小康了,不缺钱花。如果突然之间手里抱了五十万,我晚上睡不着觉,白天防着贼偷,心里面不安稳,所以这钱我不能要。”
  “好花配英雄。魏老是经过战火血雨中过来的英雄人物,我二流仰慕得紧。加之,我可以感受得到,魏老是真正爱花之人。说实在话,这兰花是我爷用命采回来的,陪着我过了三个月的美好时光。我可以体会到兰花的各种各样的情绪,可以知道兰花需要什么。要想真正把兰花养好,最需要的就是真正的爱。这也是把兰花送给魏老的原因。”

  “对山里人来说,兰花并不缺,哪天到山里转一圈,说不定就能挖到宝贝来着。”
  二流的这番实诚的话,把众人都震住了。大家都想象不到,这个外表简陋的年轻人,不管是对兰花,还是对生活,对社会,对金钱,对真爱,竟然有如此深刻的理解,实在是让自己汗颜啊。
  刚才要买兰花的那个企业家,听了二流的话,羞得说不出话来,悄悄地退出了人群,心中想道:“这穷小子居然有这么大的魄力,连我都有点受不了。”
  “哈哈。”魏老大笑,说:“真没想到,你这小子还是一个小财主啊。行,兰花我帮你养着,哪天你穷困得走投无路的时候,再到我这儿来要回去。你这小子,对我的胃口。”
  有魏老的扶持会穷困得走投无路吗?众人不信,纷纷笑着摇摇头。

  另一个与魏老相熟的企业家和魏老开玩笑,说:“魏老,既然兰花是你的了,你还卖不卖?我出一百万。”魏老新得一宝,心里面畅快无比,不在乎别人开玩笑,说:“你家上亿的企业分一半股份给我,我倒可以考虑考虑,把兰花卖给你。”当然,这肯定是不可能的,两人都知道对方在开玩笑,便相视大笑,其他人也跟着笑。
  二流的这番话,博得了魏老的好感,将在二流以后的事业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两年后,二流回过头来看送出的这盆兰花,还真是值得啊!

第068章 金针过穴

  从省城回来,想到送出去价值五十万的兰花,二流虽然觉得有些心痛,但这是感情投资,送得值。后来韩老的助手结帐的时候,把二流吓了一跳,短短半天的交流会,竟然花费了十多万?这一次出去,真正算是见识了一下大世面。
  有了这次经历,二流回来以后干活更卖力了,他想赚更多的钱。
  二十来天时间过去,家里的反季节蔬菜该收获了,每天挑一担子到镇上去卖。最开始,刘海不好定价,说卖了以后再结算,结果卖了以后,给二流的钱是正常季节上市时价格的一倍。二流多赚了一倍的钱,真不知道刘海又多赚了多少?
  总之,仅两块地,二流就赚了三四千块钱。
  新修的房子墙已经筑好了,剩下的都是木工的活路,木工正在有条不紊地干着活,二流特意把伙食标准提高,木工们干起活来更有劲,速度提高了不少。眼看着新房就要修好了,摸着还有些湿湿的,凉的粘手。不过,再晾过两个月,等全部干透,就可以进新房了。
  看到房子修了起来,二流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之中。不管多苦多累,他爷和他母也不觉得有什么。

  修房是最烧钱的,二流原以为自己手里的积蓄都要全部烧掉,没想到他一头收着果蔬赚着钱,一头付帐,竟然能够周转得过。现在二流手里的积蓄虽然少了一些,但是,还有六千多块钱的剩余。
  果蔬的收购工作仍在继续。但是,随着夏季菜大上市收购以后,秋季菜还在生长着,这段时间前来交菜的量少了很多。村民们纷纷走进山林,去掏点野山货来卖,也有的问二流野山货收不收的,二流拿不准行情,不敢轻易答应。村民们也有点小小失望。
  借着空闲时候,二流也去了解了一些这方面的行情。可是,野山货的量实在太小,大馆子害怕货源跟不上,导致吃亏,小馆子害怕价格太高,出售不了,需要的都是阿南镇本地的一些小馆子,为了吸引客源偶尔做做野菜,量小价钱还不高。
  经过调查,二流得出了结论,野山货这东西货好,可卖不出去,主要是市场对接上不好,导致野山货销售不畅。要把这一块搞上去,得再想想办法才行。
  二流家日子好过了,加之又是大学生。给二流谈媳妇的媒婆渐渐多了起来,都是阿南镇十里八村的好姑娘。可是,二流心中装着王与秋,一个也没答应。他还等着,王与秋大学毕业了,与她一起过神仙一样的生活。

  对于他和王与秋地爱情。二流始终有道坎摆在心中。自己虽然赚了些钱。生活也过得比以前好多了。不过。要王与秋到农村来当村姑。王志坚老院长可能不会说什么。王与秋她妈肯定有意见。
  这道坎如何过去。二流心里还没底。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到了规定时间。二流便到王志坚老院长处学医。二流精通植物特性。王志坚精通医性医理。二人倒聊得投机。益师益友。大有相见恨晚地意思。
  如今。每次赶集日。二流便跟着王志坚到门诊部给病人看病了。增加临床经验。有时候遇到疑难杂症。王志坚拿不定主意。也会和二流交换一下意见。再下诊断。有好几次。还是二流提出地医疗方案。结果效果出奇地好。
  在王志坚心目中。二流已经成了难得地最好用地助手。
  在阿南镇乡民们地心中。二流逐渐有了些声望和影响力。

  二流的医术水平提高得太快,已经稳超王与春十来年的医术水平了。王与春有时感慨,人比人,真不能比啊。
  又是一个到王志坚处学习的日子。
  二流早早地挑着果蔬到镇上交给刘海,便朝王志坚的家走去,同时不忘给他家带去一些反季节果蔬。
  到了王志坚的家,老院长正在看着一本线装书。二流走进屋,老院长让二流坐,把书合上,说:“二流,现在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