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言情]二流 [23]

By Root 1076 0
地浆液就可以下锅煮了。
  二流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几个场镇上来地年轻人。对农村做菜做饭地行头和做法都特别感兴趣。
  煮饭不是用电饭煲,而是先将米放到锅里煮,待煮得半熟,再将米粒滤出来,放到甑子里在有水的锅上蒸,在甑子与锅的缝口处,围一圈白色的帕子,避免跑气,这样蒸出来的饭带着股木料的清香味。
  煨鸡不是用陶瓷罐子,而是切成大块大块的,直接放到铁锅里煮,除了姜葱以外,什么辅料配料都不放,吃的真正是土鸡的原汁原味。
  小鱼儿一半清蒸,拿一个大碗放了鱼,加点盐,将碗放到蒸饭的锅里随着饭一起蒸软,闻起来有股自然的清新味道,更别说吃了。并且这种味道渗入上面蒸着的饭中,饭也沾染了这股味道,特别香。
  一半油炸,用灰面、鸡蛋加点水调匀,裹在鱼上,再放到菜油里炸,炸熟了稍微冷一会儿,便可以吃了。这冷一会儿也大有学问,如果不这样,吃起来鱼不是脆的,冷过了头,吃起来是绵的,都不好吃。二流说:“可以吃了。”炸出来的鱼儿便给众人一抢而空。
  点豆花,要先将豆浆煮沸,然后将里面的豆渣过滤掉,剩下的便是纯豆浆。这种新鲜豆浆的味道,始终有股清香味,与城镇里豆浆店里用豆粉来调成的豆浆的味道,完全是两回事。分辨是不是纯豆浆,其实方法很简单,不在豆浆里放糖,如果味道比放了糖还好吃,那就是纯豆浆,如果没有放糖后好吃,那肯定是用豆粉来调的。

  新鲜豆浆被众人一人舀了一碗,当开水喝。
  做出了豆浆,接下来便是点豆花。把滤过的豆浆重新放到锅里,火要用文火,灶里剩余的火星的温度足够了。再在豆浆里化点钽水,隔几分钟,豆浆便会凝结成豆花。接着,用梢箕(用竹子编成的,主要功用是放菜淘菜滤豆花)轻轻地下压,把豆花压结实,然后用刀在豆花里划“井”字形,原味豆花便被切成一块一块的,做成了。
  灶上长时间哄烤出来的肉,才能称为老腊肉。而场镇上卖的腊肉多是用柏树枝或木料拒末三两天烤出来的,严格地讲,这不叫腊肉,而是火烟肉。老腊肉味道极其正宗,肥的腻得流油,瘦得香得冲鼻。二流将煮熟的腊肉切了一大盘,都是半精半肥、一块一块的,红白分明,看着都流口水。
  烧乌棒,将乌棒切成段,裹点豆粉,片几块新鲜豆花下来,加上盐姜盐辣椒一起烧。烧出来的乌棒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乌棒刺少,可以放心地大块大块地吃,很过瘾。
  从场镇上来的众人对农村这一套特感兴趣,不时地给二流打下手,问这问那。
  看着这些人的兴奋劲,二流一边干活,一边想道:“农村的东西这些人都很感兴趣,如果开一个农家风味的美食店,把这些东西拿出来卖,肯定能赚到钱。虽然城里有这种类似的美食店,但是,这些美食店只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真正的农家风味城市是很难复制的。”
  二流看到了希望,但同时也明白,如果路没有修好,轿车上不来,这一切都是空想。

  路?该死的路?
  天麻麻黑的时候,终于可以开饭了。菜品很丰盛,四大碗豆花,两大碗清汤原味鸡,一碗清蒸鱼,一盆烧乌棒,两盘炒杂碎,一碗番茄煎蛋汤,外加两个时令小菜。
  豆花好不好吃,一看豆花的本味,二看作料。为豆花配作料,难不到二流,随便凭借他的异能,到屋里屋外转一转,便准备了十几种。这种作料蘸的豆花,草木的香味极其浓郁,把众人口里的味蕾都充分调动了起来,吃了一碗又添一碗,碗碗见底。
  二流不禁想:“这天下能够拿来做豆花着料的植物太多了,如果凑个一百零八种,来一个作料大宴,倒很有特色。”
  吃着饭,众人又开始计划着饭后的活动,纷纷征求二流的意见。
  二流想了一下,说:“不如晚上我们去抠黄鳝、打青蛙,夜里还可以加餐。”

第028章 值钱的兰花

  二流的提议很快得到全票通过,包括刘缓缓都欢天喜地地叫嚷着要去看。可是考虑到走夜路很危险,二流不同意,刘缓缓才不舍地放弃。
  吃过饭,三位女生帮着二流他母收拾碗筷。
  几个男的便收拾起需要的装备来:电筒七根,人手一根,用于照亮和照渠妈儿;木棍两根,用于打渠妈儿,二流和刘越深一人一根;麻袋一个,用于装渠妈儿,考虑到打到的渠妈儿比较多,也比较重,由刘越深扛;细铁丝两根,一头弯成鱼钩的形状,用于吊黄鳝,由陈雨峰和刘海配备;鱼篓两个,用于装黄鳝,由陈雨峰和刘海配备;胶靴三双,走夜路防水用的,三位女生配备。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24节




《二流》 第24节
作者: 离流

  分工也明确了,打渠妈儿难度高一些,由二流和刘越深负责;吊黄鳝难度低一些,由陈雨峰和刘海负责;夜间参观风景,体验山野风情,难度更低,当然是三位女生的事了。
  接着,二流又去别的乡亲家借电筒,顺便送刘缓缓回家。刘越深去撬了许多蚯蚓。
  出去打渠妈儿、吊黄鳝,最佳的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回来后做夜宵,刚好合适。
  现在刚吃过晚饭,时间还早,几人便爬到二流的阁楼上休息。
  二流的阁楼用的材料都是山间的植物就地取材,竹子编成的墙,木料搭成的楼板,稻草铺的屋顶。做在里面,身心都与整个大自然融为一体,觉得格外舒服。

  王与秋摸着竹子编成的墙,一脸的羡慕,说:“能够在这样的房子里做一晚,这辈子都值了。”
  “哈哈。”吴倩笑道:“今晚上我们把房间腾给你,你和二流就在这屋子里做。”
  王与秋一听,羞得满脸通红,追着吴倩疯打,说:“好你个吴倩,敢取笑我。”
  吴倩找了个机会。猛地一推。便把王与秋推到二流地怀中。二流赶紧伸手扶住。接触到王与秋光滑带着点冰凉地肌肤。二流只觉得整个人一振。一股热血冲到前头门。连忙。关切地问:“没事吧。”借机掩饰内心地慌张。
  王与秋更是又急又羞。连忙站直身子。用手抚着头发。小声说:“没事。谢谢。”
  其他人见了两人地窘样。都邪恶地轻声笑了起来。

  罗玲一进阁楼。就对阁楼窗台上摆着地那盆兰花发生了浓厚地兴趣。她把兰花拿在手里。仔细地把玩着。舍不得丢手。激动地说:“你们看。这盆兰花好漂亮。一定很管钱。”
  “兰花管什么钱?”二流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思考什么东西能赚钱。这时听罗玲说这株兰花管钱。顿时来了兴趣。说:“这是我爷到山里碰到后。挖回来地野兰花。”
  “如果是山里野生地兰花。哪更管钱?”罗玲地眼睛不肯离开兰花一秒钟。继续说:“你们不知道。07年武汉兰花博览会上。“天逸荷”极品兰花达到1400万元地天价。”
  “1400万?”二流惊讶地喊出了声,这个数字也太吓人了,迫不急待地问:“那你看,我这株兰花能管多少钱?”
  王与秋也是一愣,如果这株兰花也管这么多钱,那二流送给她的那一盆,不是也这么贵,如此大的礼要怎样才还得清?

  罗玲继续说:“这株兰花钭立宽叶,挺拔有神,叶形特征明显,可能是西蜀素梅。新芽出土时有浅紫色筋纹,根粗壮,苞衣硬化,萼呈牙黄色桃叶瓣,捧呈金黄色蚕蛾状,唇瓣有点状黄胎印。市价一般在500到1000块钱一苗。只可惜这兰花还没开花,我不是很清楚它是不是西蜀素梅这个品种?”
  一边听着罗玲的讲述,一边用特殊的感知兰花生长的全过程。二流越听越惊,这株兰花的特征居然与罗玲说的一模一样。“500到1000元。”二流在心底里盘算着兰花的收入:“如果一年养十苗,那不是近一万块?可是,要怎样才能让兰花长得快长得好呢?”
  “如果开出的花是十连株,就是一支花茎上开出十个以上的花雹,那可能要管一万多块钱一苗。”
  “十连株。”二流有点晕乎晕乎的,他的感知中,这株兰花头年开出的花正是十连株。
  “一苗一万?十苗十万?百苗百万?”二流吃惊地脱口而出。这时,二流感觉到,兰花小剑不屑地扬起身姿:“现在知道我的价值了吧,我可是相当高贵的品种,还不好好照顾我。”二流脸上一笑,接过罗玲手里的兰花,轻轻地抚摸着,在心底里对兰花小剑说:“小剑啊小剑,你真是给我一个大惊喜啊。”

  二流的想法没错,但却忽视了市场对兰花的需求量,如果一种兰花批量生产,哪还有什么价值呢?
  王与秋听到罗玲说一苗花只管500到1000元,暗暗松了口气。可是,当以后,她听说二流卖出第一盆兰花,所卖出的价格的时候,不知会是什么心情?
  二流在心底里盘算了一阵,决定还是先弄清楚这兰花的价格再说,便问道:“罗玲,你家里是不是有鉴赏兰花的书,借给我看看。”
  “我哪有什么书?”罗玲说:“这些都是跟我大伯学的,我大伯在省城上班,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养兰花,鉴赏兰花还算是民间高手吧。这样吧,陈雨峰,你把这兰花照下来,我给省城的大伯从网上寄过去,让他给看看,到底是什么兰花?”
  陈雨峰给兰花照了相。其他人也觉得,在阁楼上照张相留个纪念还很有意义,便一个一个挨着端着那盆兰花站在窗台前照起相来,王与秋最特别,她是半躺在二流那张床上照的,一张舒懒的睡美人像。

  一直闲聊,欢声笑语不断。
  其间,二流他母到小阁楼上,给众人安排了睡觉的地方,便回去休息了。陈雨峰和罗玲听说他们和二流一起睡阁楼,高兴地不得了。三位女生则失望地叹了口气。
  时间很快到了九点,该出发了。

第029章 打野食(1)

  众人下了阁楼,收拾好装备,借着月光,打着电筒,向田野间进发。
  夜色笼罩着山村,随着夏天的渐渐过去,田野间的风变得柔和清凉起来,仿佛舞动的丝绸轻拂脸面的感觉。同时,风中还夹杂着稻谷成熟的气息,百花开放的气息,蛙鸣狗吠的气息……揉杂成秋天的味道。
  “二流,今年你家肯定是个丰年。”走到二流的田边,陈雨峰打着电筒,抓起一支谷穗,认真地打量着,自豪地说:“过去一挑田(两挑半田约为一亩)就只能打一挑谷子,现在科技发达了,选种育种、施肥高产等技术大大提高,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