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言情]二流 [128]

By Root 1071 0
自己省里只算是村的地方,却是乡政府所在地。
  这是一个苗族自治乡,二流在乡政府见到了自治乡的乡长,这人还有过一面之缘,他就是上次在抢火时碰到的那个跟他讨要食物的汉子。
  “是你。”乡长一眼就认出了二流,并把他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看这办公室的布置,虽然有点少数民族的风味,但实在是简陋的可爱,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一些书报以外,其他一点东西也没有,比自己村部的办公室还简陋。
  想一想这个乡的规模,当时他能够组织一两百人上山扑火,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由于有上次的意外相遇,又共同在一个地方战斗过,因此,格外有些亲切。二流也弄清了这个乡长的名字,叫金玉华。二流以为他姓金,名玉华。没想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他属于“代华”一系,相当于,“华”才是他的姓,而名字叫“金玉”。
  二流将来意说明,并告诉金玉华,愿意用一亩一年80C斤谷子的价格来租用那片烧过的森林土地。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二流》 第126节




《二流》 第126节
作者: 离流

  金玉华一听,心头一喜,说道:“这算不得什么大事。你别看我们乡场小得可怜,可是我们乡所管的面积大着呢?可能比你们两个镇加起来还要大。那山上的原始森林都没什么人做,又不能砍,没什么作用。那片烧了的,你们想要,完全可以租给你,不管租多久都行。不过,我倒想附加一个条件。”说到此处,金玉华顿了顿,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带着二流走出门,到了一个中年苗族男子的家中。

  金玉华说明了来意,那男子便拿出芦笙,一边跳一边吹了起来。乐曲雄厚而和谐,声音高昂而清脆。男子家中看起来是那男子的老婆的中年妇女,跳起舞来。只见她佩戴于头、身之上的银帽、银簪、银项圈等等饰物,随着走动叮叮作响,一闪一闪发出耀眼的光芒。
  金玉华一脸地得意,告诉二流:“这是吹的《踩堂》,正式跳的时候,一队穿戴整齐的少女按照芦笙的节奏热情起物,含情默默、款款而来,宛如仙子下凡、龙女遨游。接下来是《讨花带》,该小伙子们上场了,是否能赢得少女意中人的芳心,就看他们的舞功了。这里没有小伙子,风老哥,吹一曲《锦鸡舞》。”
  随着芦笙响起,那个中年妇女舞蹈动作变得缓慢起来,在或向前或向后的舞步中,模仿锦鸡频频“踱步”、“旋转”和“飞翔”。
  金玉华再次得意地介绍道:“跳锦鸡舞的时候要头戴银饰,身穿黑色短上衣,腰间束五彩镶边,末端坠挂银牌和带着锦鸡羽毛的彩条长裙,臀部被高高垫起,效仿锦鸡高翘的尾羽。二十来个围成一圈,跳起这个舞,看起来才有味道。”
  二流只觉得这苗族歌舞原始和乡土风味足够,不住地点头。
  金玉华趁热打铁,道:“我的想法是,等你们旅游景区开办起来后,我们组织一个舞蹈队在你们那边来演出,给村民们增加点收入,你看怎么样?”
  这样的歌舞肯定会给旅游增色不少,二流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二流没想到,租地的事情这么顺利,还会有意外的收获。

  但是,原始森林的公路如何修?政策上是否允许?却困扰着二流。二流决定去找一找李流,看能不能想到办法?
  在苗乡住了一晚上,临走的时候,二流给金玉华保证,如果他把修公路的事情落实下来,立刻就来找乡政府签租用合同。
  ---------
  今日上传新书,连发三更,请大家多支持。老书最后一章将在今晚12点半发出。

第162章 篝火(终章)

  原村森林的边缘,刘越能手拿电锯,一按开关,“嗡音就响了起来。刘越能托着电锯,向一棵树木割了过去,电锯一接触到树木,“嗡嗡”声便变成了“呜呜”声,一转眼儿功夫,那树被从中削断,“哗”的一声朝前方倒去。
  “这东西真好使。”刘越能关掉电锯,对一旁的村民们说道:“这可是二流到森林公安那里协调来的好东西,有了它,我们修这条路要方便得多了。”
  其他人笑着点头称是。
  从苗乡回来之后,二流去找了李流。李流问了林业部门相关的政策,如果从政策上来说的话,这原始森林确实是不能砍的,即使打砍隔离带的“擦边球”,也是不允许的。怎么办了?李流想了个办法,他给林业部门打了招呼,不准去查高原村伐木的事情,让二流以全体村民的名义,毛着胆子干。等干得差不多了,再让林业部门象征性地罚点款,这件事就了了。因为是全体村民的意思,责任也追究不到某个人身上。

  二流吃了定心丸,又想到那日救火时现代化工具的好处,便找董书记协调,在设在镇上的森林公安那里借了一把电锯。然后,把修路的事情交给刘越能。
  于是,刘越能再次忙了起来。
  专家们到高原村考察之后,做了个初步的建设规划,整理了相关的资料,便开始向省上汇报,申报省级风景区。省级风景区的标准不是很严,基本上靠“勾兑”就可以过。没费多少功夫,省级风景区的帽子就戴在了高原村的头上。
  到高原村的公路硬化推进很快,片石已经全部卡完,部分地段已经开始浇筑水泥。二流送货的大车已经在上面跑了,当然是单行道,有时候要等硬化公路的施工告一段落才能通过。
  魏掠影传来消息,说是旅行社第一批二十来个搞户外活动的游客将于近日到高原村来,让二流作好迎接地准备。
  二流非常高兴,这可是第一批游客啊。但是,面临的问题也不少。先便是吃饭住宿的问题。吃什么东西才有特色?睡觉只有安排在村民家里,睡在哪里才恰当?其次,是娱乐项目的问题,来旅游的没有点娱乐项目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二流将这些问说出来。让魏掠影给他想办法。
  魏掠影听到后。“哧”地一声笑了。说:“二流。你动动脑子好不好?”魏掠影动不动就打二流。二流在魏掠影心中地位置就好像刘越深在二流心中地位置差不多。
  “吃饭当然是吃农家特色了。比如你那个渠妈儿、黄鳝、山鸡这些。不要太多。拿一两个出来。让他们吃了还想吃。住宿你搭个草棚棚。他们也睡得新奇舒服。娱乐活动嘛。搞点杀猪啊、篝火晚会之类地就行了。这次旅游社对你们高原村提供地食宿服务是用钱购买地。每人每天一百块钱。他们一共要在高原村玩三天。就是六千块钱。到时候。统一交给你。由你来进行分配。”

  挂了电话。听说有六千块钱。二流心头也有底气了。接下来便开始了紧张地安排。
  乡亲们想不到。住一个人一晚上就可以得到20块。挨着村部地几户都按照二流地要求。把客房整理了出来。换上了干净地背单。等着这些人上来。
  两天后地中午。一个大客车“兹”地一声。停在了村部地门口。从车上走下来二十来个略显疲态。但很精神地年轻人。二流先带他们去住宿地地方。放行李。
  一行人有男有女,多数都是城市里来的未婚青年,倒好安排下去。没想到,这其中有一对年轻恋人,要求要住在一起。乡亲不干了,他们害怕这年轻恋人在自家里住那种事,把霉气留下来了。
  二流好说歹说,最后同意二流多出24块钱外加一块红布给乡亲挂红,乡亲才同意了。挂红,就是扯四尺二寸长的红布放在家中,用于趋吉避邪。

  高原村的风俗,女婿回娘家都不能和自己地女儿睡在一起,要想睡在一起,第一次睡了之后,都必须挂红。女婿尚且如此,更别说外人了。
  总算把人安排下去了。这件事处理下来,二流想到,20来个人的住宿安排都这样复杂,人多了怎么办?还是要修宾馆或农家乐才行,要不然人多了,吃饭、住宿的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住宿问题安排下来以后,旅游社的负责人便与二流商量娱乐的项目。
  与二流商谈完,旅游社就组织游客们进了山。
  游客们回来地时候,身上还呈现出这一块那一块的湿斑纹,二流猜测,他们一定是到瀑布那儿去了,不然不可能打这么湿。

  村部被整理出来,成了临时地食堂,几个村姑则推起了豆花。
  一部分游客回去换衣服,一部分游客则被推豆花吸引住了,导游则趁火打铁,给他们讲解着其中的乐趣,好几个游客跃跃欲试,前去玩了一把推豆花,高兴不已。
  晚上地饭菜自然是豆花腊肉,这些游客好久没吃过这种原始风味的食品,全都吃得奇饱无比。不过,很快他们就后悔了,因为吃过晚饭,二流又组织了杀猪表演,还煮了一锅全猪汤,端起一碗热气腾腾、香气喷喷地全猪汤,闻着香气都流口水,喝一个汤,味道极其鲜美,可是,晚上吃得太饱,拿着筷子吃了几块,便吃不下去,纷纷感到极其遗憾。

  第二天早上,吃了一碗野生菌汤面,他们就在旅游社的带领下,到森林里设施比较完备的几个景点搞户外活动去了。中午不需要二流担心,他们都是带着干粮的。
  傍晚的时候,游客们回来了,女游客的脸上都带着一层娇羞,而男游客则显得很兴奋。二流一问旅游社的负责人才知道,这一天,他们到了温泉的地方,游客们换轮子脱光了衣服洗了个澡。
  原来如此。
  晚上的饭菜,则是将前一天杀的猪肉拿来炒地炒、煮的煮。这一次游客们学聪明了,知道晚上肯定有重头戏,没有吃多饱。果然,等夜幕降临,旅游社就组织了一次活动,二流等几个村民各带四五个游客,分头到田野里去打渠妈儿、抠黄鳝,还开展竞赛,在规定时间之内谁捉得多、谁胜。
  回来之后,众人又品尝了一下烧渠妈儿、黄鳝的美味。
  第三天下午,高原村来了一群奇怪的客人。他们一进村,便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只见他们八女两男,穿着苗族地服饰,其中一个男的背上背着一个芦笙,而另一个男的,却一边走一边打电话。不一会儿,二流便接着电话冲了出来,看到他们一行人,把他们迎到了村部。
  打电话的男的正是金玉华,他见了二流很高兴,说:“几年前,我还没当上乡长,也没有在政府部门上班,那时候就经常拿一些草药、

  的东西到附近地镇子卖,也来过高原村。但是,几年时间,高原村的变化这么大。”
  “客气了。”二流道:“今天请你们来,可是第一场演出,以后还有很多,一定要给我们扎起哟。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