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当霜雪飘时 [38]
不听从弟弟的主意,才能赢取、保住利益的果实。
姐弟争斗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起先并不是困扰,谁家里的几个孩子也有吵架拌嘴、妒忌争宠的时候。但凡读书写字、舞刀弄剑、待人接物,二人莫不争先恐后,刻苦努力,都要做得更好,以博得更多夸赞,长辈们心里欢喜还来不及呢。
可是随着两人年岁成长、羽翼渐丰,儿时那种出于善意和童真的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时时刻刻的针锋相对和无处不在的互憎互厌,时常令温馨、和美的气氛骤然变得冷漠、尴尬。二老悔恨自己教子不善,然而一想到溶霜那般胡作非为的行径,又庆幸自家的苦恼并不是最糟糕的,有时甚至想如三弟那般早离尘世,免担养儿育女的辛劳,也未尝不幸。
姐弟二人形容酷肖,同样的身段、脸盘长在掬霞身上,就是一位亭亭玉立、娇媚动人的美人,令人爱慕。可是对于镌雪来说,他小时候最大的苦恼就是总被旁人误认为女孩,尤其是他性情沉静,言语温和,心思细腻,的确比姐姐更像一位好姑娘。成年之后的镌雪也不乏英挺、阳刚之气,可是他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同样长着一张俊脸的溶霜,自小就总有同龄的年轻女孩追迷不舍,可是他自己,永远只能换来长辈们的宠爱和夸奖:“看这孩子,多讨人喜欢。”
渐渐的,镌雪终于察觉到其中的奥秘,所以他有一次哀求溶霜:“大哥,你认识的女孩那么多,就介绍给我两个吧,反正你都有怜君了。要不然只怕我一辈子也讨不到媳妇了,你忍心看着我就这么孤苦伶仃的终老此生吗?”
溶霜不屑一顾的说:“想吃鱼自己钓去,我可没功夫包办你的终身大事。”
“可是我周围的女孩全都被掬霞拉拢过去了,也不知道她都跟她们说了些什么,反正她们远远的一看见我就窃窃私语,捂着嘴笑。我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什么了。”镌雪十分无辜的说。
“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正她从小到大的寒碜事你也见过不少,都给她抖搂出去,让她老死也嫁不出家门。”溶霜不耐烦的指点他。
镌雪满脸正经:“那怎么行。这么阴险卑鄙的手段乃是妇人之毒,可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作为。”
“哼!那就等着做你的光棍丈夫去吧,你肯定毒不过那个妇人。”
镌雪垂头丧气的沉思了一会儿,忽然又兴致勃勃的说:“大哥,你还记得思卿吗?谢思卿,上次你见过我俩一起在画舫上喝酒来着。”
溶霜撇着嘴想了一会儿:“哦,就是那个小子啊,从家里跑出来想当诗人吗。怎么了,终于有人看上他写的破玩艺,又要糟蹋梨枣了?”
“不是不是,我觉得是他看上掬霞了。”镌雪挤眉弄眼的说。
溶霜哈哈大笑,笑了半天才停下来,斩钉截铁的说:“没戏!”
掬霞性情爽朗豪迈,处事雷厉风行,跟弟弟相比,她的确更富须眉气概,可是她从小到大最痛恨的就是别人把她比作男儿,她宣称,女人就是女人,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跟男人一样好,甚至更好,所以把优秀的女子比作男儿,不是夸赞,而是羞辱。
掬霞从不作男妆,钗钏罗裙,脂粉绢帕,她的打扮跟任何一家的小姐一样精致,秀美,而她抚琴弄针的水准一点不亚于她耍刀使剑的能耐。掬霞从来不把男人放在眼里,她弟弟就是头一个,而他弟弟最好的朋友谢思卿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了。掬霞的朋友都是女孩,她开朗热情,见多识广,能拿主意,她们都喜欢跟她相处,对她谈心,至少她能教会她们不要轻易对男人死心塌地、俯首帖耳。比如她家里那个男孩,看上去是多么俊美可人,令人向往,可是难道他真的像她所描述的那样……她们对镌雪越来越好奇,但是一看见他,却又忍不住想起掬霞对她们说起的那些故事,很快,她们对他的感情就和那些夫人、老夫人、太夫人的看法一样,只觉得:“这个孩子多讨人喜欢。”
当掬霞把手边的男人都揍趴下之后,也把身边的女孩都揽为同党,而她最贴心的知己就是沈家的小姐怜君。只有在怜君面前,她才会显出茫然无助的一面,才会吐露缠绵细腻的女儿情怀,才会——勉强承认,有些男人身上也还是多少具有某些优点。
比如有一次,掬霞诚恳的对怜君说:“怜君,人家都说我大哥是无行浪子,你千万别往心里去,我知道他从来都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从小到大,他心里只想着你,连一丝一毫旁的念头也没有起过。”可是一转眼,她又咬牙切齿的骂起来:“林溶霜是个大怪物!别的人都愿意讨人喜欢,听人夸奖,可是他天生就喜欢招人讨厌,他最爱听别人咒他、骂他,要是听说谁暗地里悄悄赞他两句,他非要多干一连串坏事让人家把那两句好听话咽回肚子里去不可。这个无赖!怜君,你用不着对他和颜悦色,哪天你也骂他两句,或者干脆不搭理他,看他还能不能像现在这么幸灾乐祸,自以为是。”
怜君静静的听着,含笑不答,掬霞挽着她的手臂,把脑袋枕在她的肩头,哀怨的说:“怜君,真羡慕你,我大哥对你一往情深,他很快就要娶你过门了。”虽然林家兄妹三人策划的“娶”怜君的方式就是大打一场,把她强行从沈家劫走,然后让溶霜带着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沈小姐逍遥江湖,闯荡人间。
怜君疼爱的握住掬霞的手:“有很多男子对你殷勤有加,难道就没有一个让你中意的?”
“都怪镌雪!我偶尔跟哪个男人随便说两句话,他就不怀好意的冲着我笑,回来还要添油加醋的大肆宣扬,说我对谁对谁有情意,要是我真的对哪个男人动心了,他还不得笑死啊!我宁可一辈子不嫁人,也决不让他笑话我。”
怜君忍着笑,温柔的劝慰她:“那是镌雪关心你,想要看到你早点遇见情投意合的爱人啊。”
“才不是!他就是要等着看我的笑话!因为我从小到大做什么都比他强,他就是想看我出丑,看我栽一个大跟头,然后他才可以痛痛快快的嘲笑个够!”
怜君终于忍不住笑出来:“喜欢一个人怎么会是出丑?有什么值得笑话的?”
“就是出丑嘛……”掬霞把脸埋进怜君怀里,再也不说话了。
沈家乃是本地德高望重的世家。当年芷蘅悔婚别嫁,林夙一蹶不振,林家父兄意欲尽早替他完婚了事,然而三公子誓死不从,愿为爱人守节。直至林老爷威胁要将他剥去姓氏,逐出门庭,而林夫人急劳交加,一病不起,素来孝顺的林夙才被迫屈从。可是函岭本地门当户对的人家早已被他们回绝了大半,余下的人家渐渐听闻内中真情,都明白虽然三公子人品绝好,然而倘若果真把女儿嫁过来,必然要跟着吃苦。最后,远居南方的林家大少爷将邻府沈家的独生千金沈将离求为弟妇。
沈家父兄都知道虽然林家搬来此地年月不算长久,但是他们家世清白,名声端正,又见过随父母前来探望兄长的三公子,都对他赞不绝口,因此对林家的求婚满口应允,即便要将独女远嫁,也相信她必受公婆恩宠,夫君怜爱。
将离温婉娴静,柔善贤孝,很快就赢得林府上下的敬爱,林夙怎能狠下心肠冷落、怠慢她?可是每当他欲善待夫人之时,便深切痛悔自己有负于爱人。他欲为芷蘅坚守忠贞,却更感到愧对于眼前善解人意、毫不知情的夫人。
在矛盾和痛苦中昼夜煎熬的林夙纵酒伤身,婚后不满一年便撒手人寰,辞世前,他终于将此前种种经历毫无保留的告诉夫人,将离并无怨悔,只怪自己未能早日察知此情,无法及时、妥当的开解、宽慰夫君。林夙此时方觉眼前之人的可贵,却只有力气对她说出最后的话:“将离,希望我们的孩儿能比我们过得幸福。倘若你还念及你我二人寥寥数月的伉俪薄情,我求你下一辈子赐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照顾你。我今生欠你太多,唯愿来世结缘再报。”将离噙着泪,含着笑,握着夫君的手,唯有默默点头。
沈家惊闻爱女少年守寡,身怀遗腹,立刻就要将她接回原籍,将离却复信说自己在林家一切都好,情愿继续留居函岭。此后她勉强保重身子,直至顺利诞下一名女婴,依从林家的孙辈,取名绣雲。将离依旧侍奉公婆,抚育幼女,然而她每每思念夫君,哀惋身世,再难展露笑靥,却在家书中报喜瞒忧,对自己的苦楚只字不提。
女儿三岁那年,将离心力交瘁,于本该阖家团圆的元宵之夜黯然长逝,临去前依旧念念不忘:“云儿,娘不能带你去看花灯了……”
数日后,一位高大威严的老者闯入林家,无多客套,潦草拜过灵堂,便将那浑不知事,只顾哭闹的小女孩抱在怀里,傲然离去,诸多仆从,无人敢阻。林氏二老知道褚大侠曾因三子的婚事与苏、林两家疏远,此番带走幼女,必无恶意,况且他们早为三子伤痛欲绝、心灰意懒,因此任由孙女被旁人领去。
将离丧期过后,林家长辈举府南迁,与长子同居,当年随将离陪嫁的丫鬟、妇人中有数位返归沈府,将如此数年之间的实情一一吐露,沈家方才惊怒交加,痛惜自家的清白女孩遭遇此等委屈,青春早逝,痛恨林家隐瞒真相,欺侮儿妇,尤其怨恨他们任凭骨肉至亲流离在外。无奈沈家并非江湖中人,欲图追访外孙女的下落便难上加难,后来褚大侠由慈州迁至归闲庄隐居,关于绣云的消息更如石沉大海,杳不可获。而自此,林沈两家便由亲家化为仇家。
将离只有一位长兄,沈老爷也只有一位爱女,芳名怜君。怜君的音容笑貌、品行脾性与当年的将离简直是一般无二,连那一手绝佳的琴技也丝毫不输小姑。而将离辞世前,将自己最珍爱的箜篌“殿春”留给唯一的侄女,独守空闺的三四年中,将离唯有仰赖琴声排遣内心的苦寂与悲恸。
在将离离世前,林沈两家既是近邻,又是亲家,自然相处融洽,走动频繁,林家的长孙溶霜自幼与怜君熟识,就连住得稍远的掬霞和镌雪每次前来拜访大伯父时,也必然要去沈家玩上半天。溶霜从小性情极端顽劣,他身强力壮,聪明伶俐,却丝毫不顾是非廉耻,无所不为,令长辈着实头痛。然而这世上只有三个人是溶霜绝对不会欺负的,不但不欺负,还会拼尽性命保护他们、照顾他们,头两个是他二叔家里那对姐弟,第三个当然就是怜君。若干年后,当他找到自己的小堂妹之后,心里自然就多了第四个人。
然而将离故世,沈家人获知真相,便明明白白的宣布,再也不许姓林的人迈进沈家大门半步,可是这哪能拦得住林家的一伙顽童,溶霜自然刚会走路就学会了翻墙爬树,他先摸索出进出沈家最简便安全的途径,然后带着弟妹,仍旧快快乐乐的去找怜君玩耍,像这样偷偷摸摸,抗命不遵,四个人反而玩得更开心。他们渐渐长大之后,镌雪自然不便再去了,然而掬霞与怜君感情深厚,依然时常去找她倾吐心事,溶霜更是早早发誓
姐弟争斗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起先并不是困扰,谁家里的几个孩子也有吵架拌嘴、妒忌争宠的时候。但凡读书写字、舞刀弄剑、待人接物,二人莫不争先恐后,刻苦努力,都要做得更好,以博得更多夸赞,长辈们心里欢喜还来不及呢。
可是随着两人年岁成长、羽翼渐丰,儿时那种出于善意和童真的竞争已经演化成为时时刻刻的针锋相对和无处不在的互憎互厌,时常令温馨、和美的气氛骤然变得冷漠、尴尬。二老悔恨自己教子不善,然而一想到溶霜那般胡作非为的行径,又庆幸自家的苦恼并不是最糟糕的,有时甚至想如三弟那般早离尘世,免担养儿育女的辛劳,也未尝不幸。
姐弟二人形容酷肖,同样的身段、脸盘长在掬霞身上,就是一位亭亭玉立、娇媚动人的美人,令人爱慕。可是对于镌雪来说,他小时候最大的苦恼就是总被旁人误认为女孩,尤其是他性情沉静,言语温和,心思细腻,的确比姐姐更像一位好姑娘。成年之后的镌雪也不乏英挺、阳刚之气,可是他还是想不通,为什么同样长着一张俊脸的溶霜,自小就总有同龄的年轻女孩追迷不舍,可是他自己,永远只能换来长辈们的宠爱和夸奖:“看这孩子,多讨人喜欢。”
渐渐的,镌雪终于察觉到其中的奥秘,所以他有一次哀求溶霜:“大哥,你认识的女孩那么多,就介绍给我两个吧,反正你都有怜君了。要不然只怕我一辈子也讨不到媳妇了,你忍心看着我就这么孤苦伶仃的终老此生吗?”
溶霜不屑一顾的说:“想吃鱼自己钓去,我可没功夫包办你的终身大事。”
“可是我周围的女孩全都被掬霞拉拢过去了,也不知道她都跟她们说了些什么,反正她们远远的一看见我就窃窃私语,捂着嘴笑。我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什么了。”镌雪十分无辜的说。
“那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反正她从小到大的寒碜事你也见过不少,都给她抖搂出去,让她老死也嫁不出家门。”溶霜不耐烦的指点他。
镌雪满脸正经:“那怎么行。这么阴险卑鄙的手段乃是妇人之毒,可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作为。”
“哼!那就等着做你的光棍丈夫去吧,你肯定毒不过那个妇人。”
镌雪垂头丧气的沉思了一会儿,忽然又兴致勃勃的说:“大哥,你还记得思卿吗?谢思卿,上次你见过我俩一起在画舫上喝酒来着。”
溶霜撇着嘴想了一会儿:“哦,就是那个小子啊,从家里跑出来想当诗人吗。怎么了,终于有人看上他写的破玩艺,又要糟蹋梨枣了?”
“不是不是,我觉得是他看上掬霞了。”镌雪挤眉弄眼的说。
溶霜哈哈大笑,笑了半天才停下来,斩钉截铁的说:“没戏!”
掬霞性情爽朗豪迈,处事雷厉风行,跟弟弟相比,她的确更富须眉气概,可是她从小到大最痛恨的就是别人把她比作男儿,她宣称,女人就是女人,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跟男人一样好,甚至更好,所以把优秀的女子比作男儿,不是夸赞,而是羞辱。
掬霞从不作男妆,钗钏罗裙,脂粉绢帕,她的打扮跟任何一家的小姐一样精致,秀美,而她抚琴弄针的水准一点不亚于她耍刀使剑的能耐。掬霞从来不把男人放在眼里,她弟弟就是头一个,而他弟弟最好的朋友谢思卿很快就要变成第二个了。掬霞的朋友都是女孩,她开朗热情,见多识广,能拿主意,她们都喜欢跟她相处,对她谈心,至少她能教会她们不要轻易对男人死心塌地、俯首帖耳。比如她家里那个男孩,看上去是多么俊美可人,令人向往,可是难道他真的像她所描述的那样……她们对镌雪越来越好奇,但是一看见他,却又忍不住想起掬霞对她们说起的那些故事,很快,她们对他的感情就和那些夫人、老夫人、太夫人的看法一样,只觉得:“这个孩子多讨人喜欢。”
当掬霞把手边的男人都揍趴下之后,也把身边的女孩都揽为同党,而她最贴心的知己就是沈家的小姐怜君。只有在怜君面前,她才会显出茫然无助的一面,才会吐露缠绵细腻的女儿情怀,才会——勉强承认,有些男人身上也还是多少具有某些优点。
比如有一次,掬霞诚恳的对怜君说:“怜君,人家都说我大哥是无行浪子,你千万别往心里去,我知道他从来都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从小到大,他心里只想着你,连一丝一毫旁的念头也没有起过。”可是一转眼,她又咬牙切齿的骂起来:“林溶霜是个大怪物!别的人都愿意讨人喜欢,听人夸奖,可是他天生就喜欢招人讨厌,他最爱听别人咒他、骂他,要是听说谁暗地里悄悄赞他两句,他非要多干一连串坏事让人家把那两句好听话咽回肚子里去不可。这个无赖!怜君,你用不着对他和颜悦色,哪天你也骂他两句,或者干脆不搭理他,看他还能不能像现在这么幸灾乐祸,自以为是。”
怜君静静的听着,含笑不答,掬霞挽着她的手臂,把脑袋枕在她的肩头,哀怨的说:“怜君,真羡慕你,我大哥对你一往情深,他很快就要娶你过门了。”虽然林家兄妹三人策划的“娶”怜君的方式就是大打一场,把她强行从沈家劫走,然后让溶霜带着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沈小姐逍遥江湖,闯荡人间。
怜君疼爱的握住掬霞的手:“有很多男子对你殷勤有加,难道就没有一个让你中意的?”
“都怪镌雪!我偶尔跟哪个男人随便说两句话,他就不怀好意的冲着我笑,回来还要添油加醋的大肆宣扬,说我对谁对谁有情意,要是我真的对哪个男人动心了,他还不得笑死啊!我宁可一辈子不嫁人,也决不让他笑话我。”
怜君忍着笑,温柔的劝慰她:“那是镌雪关心你,想要看到你早点遇见情投意合的爱人啊。”
“才不是!他就是要等着看我的笑话!因为我从小到大做什么都比他强,他就是想看我出丑,看我栽一个大跟头,然后他才可以痛痛快快的嘲笑个够!”
怜君终于忍不住笑出来:“喜欢一个人怎么会是出丑?有什么值得笑话的?”
“就是出丑嘛……”掬霞把脸埋进怜君怀里,再也不说话了。
沈家乃是本地德高望重的世家。当年芷蘅悔婚别嫁,林夙一蹶不振,林家父兄意欲尽早替他完婚了事,然而三公子誓死不从,愿为爱人守节。直至林老爷威胁要将他剥去姓氏,逐出门庭,而林夫人急劳交加,一病不起,素来孝顺的林夙才被迫屈从。可是函岭本地门当户对的人家早已被他们回绝了大半,余下的人家渐渐听闻内中真情,都明白虽然三公子人品绝好,然而倘若果真把女儿嫁过来,必然要跟着吃苦。最后,远居南方的林家大少爷将邻府沈家的独生千金沈将离求为弟妇。
沈家父兄都知道虽然林家搬来此地年月不算长久,但是他们家世清白,名声端正,又见过随父母前来探望兄长的三公子,都对他赞不绝口,因此对林家的求婚满口应允,即便要将独女远嫁,也相信她必受公婆恩宠,夫君怜爱。
将离温婉娴静,柔善贤孝,很快就赢得林府上下的敬爱,林夙怎能狠下心肠冷落、怠慢她?可是每当他欲善待夫人之时,便深切痛悔自己有负于爱人。他欲为芷蘅坚守忠贞,却更感到愧对于眼前善解人意、毫不知情的夫人。
在矛盾和痛苦中昼夜煎熬的林夙纵酒伤身,婚后不满一年便撒手人寰,辞世前,他终于将此前种种经历毫无保留的告诉夫人,将离并无怨悔,只怪自己未能早日察知此情,无法及时、妥当的开解、宽慰夫君。林夙此时方觉眼前之人的可贵,却只有力气对她说出最后的话:“将离,希望我们的孩儿能比我们过得幸福。倘若你还念及你我二人寥寥数月的伉俪薄情,我求你下一辈子赐给我一个机会,让我照顾你。我今生欠你太多,唯愿来世结缘再报。”将离噙着泪,含着笑,握着夫君的手,唯有默默点头。
沈家惊闻爱女少年守寡,身怀遗腹,立刻就要将她接回原籍,将离却复信说自己在林家一切都好,情愿继续留居函岭。此后她勉强保重身子,直至顺利诞下一名女婴,依从林家的孙辈,取名绣雲。将离依旧侍奉公婆,抚育幼女,然而她每每思念夫君,哀惋身世,再难展露笑靥,却在家书中报喜瞒忧,对自己的苦楚只字不提。
女儿三岁那年,将离心力交瘁,于本该阖家团圆的元宵之夜黯然长逝,临去前依旧念念不忘:“云儿,娘不能带你去看花灯了……”
数日后,一位高大威严的老者闯入林家,无多客套,潦草拜过灵堂,便将那浑不知事,只顾哭闹的小女孩抱在怀里,傲然离去,诸多仆从,无人敢阻。林氏二老知道褚大侠曾因三子的婚事与苏、林两家疏远,此番带走幼女,必无恶意,况且他们早为三子伤痛欲绝、心灰意懒,因此任由孙女被旁人领去。
将离丧期过后,林家长辈举府南迁,与长子同居,当年随将离陪嫁的丫鬟、妇人中有数位返归沈府,将如此数年之间的实情一一吐露,沈家方才惊怒交加,痛惜自家的清白女孩遭遇此等委屈,青春早逝,痛恨林家隐瞒真相,欺侮儿妇,尤其怨恨他们任凭骨肉至亲流离在外。无奈沈家并非江湖中人,欲图追访外孙女的下落便难上加难,后来褚大侠由慈州迁至归闲庄隐居,关于绣云的消息更如石沉大海,杳不可获。而自此,林沈两家便由亲家化为仇家。
将离只有一位长兄,沈老爷也只有一位爱女,芳名怜君。怜君的音容笑貌、品行脾性与当年的将离简直是一般无二,连那一手绝佳的琴技也丝毫不输小姑。而将离辞世前,将自己最珍爱的箜篌“殿春”留给唯一的侄女,独守空闺的三四年中,将离唯有仰赖琴声排遣内心的苦寂与悲恸。
在将离离世前,林沈两家既是近邻,又是亲家,自然相处融洽,走动频繁,林家的长孙溶霜自幼与怜君熟识,就连住得稍远的掬霞和镌雪每次前来拜访大伯父时,也必然要去沈家玩上半天。溶霜从小性情极端顽劣,他身强力壮,聪明伶俐,却丝毫不顾是非廉耻,无所不为,令长辈着实头痛。然而这世上只有三个人是溶霜绝对不会欺负的,不但不欺负,还会拼尽性命保护他们、照顾他们,头两个是他二叔家里那对姐弟,第三个当然就是怜君。若干年后,当他找到自己的小堂妹之后,心里自然就多了第四个人。
然而将离故世,沈家人获知真相,便明明白白的宣布,再也不许姓林的人迈进沈家大门半步,可是这哪能拦得住林家的一伙顽童,溶霜自然刚会走路就学会了翻墙爬树,他先摸索出进出沈家最简便安全的途径,然后带着弟妹,仍旧快快乐乐的去找怜君玩耍,像这样偷偷摸摸,抗命不遵,四个人反而玩得更开心。他们渐渐长大之后,镌雪自然不便再去了,然而掬霞与怜君感情深厚,依然时常去找她倾吐心事,溶霜更是早早发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