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爱是一场局 [11]
老宁董的房间,一切都还是按照他之前的布置陈设,丝毫没有更改。季总说,如果您觉得这样的环境不合适,等到以后的时间,再做变更。”
我点头,然后坐在那个宽大的椅子上,想象着宁茂清之前在这里的表情。
确实,这里面的布置都是宁茂清的习惯,虽然我和他十多年没有多大关联,但是我却知道他的脾性。大概是因为他本身是农民,喜欢原生态东西的缘故,他的家具一向都是原木的,看起来显得颇为厚重。他喜欢在他生活的地方种上些花花草草,似乎只有看到绿色生物才能正常呼吸。他还喜欢附庸风雅,明明自己没上过几年的学,却喜欢以“艺术爱好者”的身份自居,这贴在墙上的壁画就是绝好的证明,抽象的,古典的,现代的,非主流的,各种各样的风格,应有尽有。
对,他还喜欢在身后摆着个大书架,我起身一看,大多数是《经济论》、《西方经济观点》及《金融危机下的房产市场》这样的专业书。角落里偶尔有几本,是金庸的《鹿鼎记》和《神雕侠侣》。我伸出手去摸,仿佛感受到了宁茂清的温度。那些经济类书籍看起来很新,而那几本小说却有着快被人翻烂的痕迹。
第24节:工作就是和他朝夕相对(2)
不错,这就是宁茂清,喜欢装样子,喜欢摆风格。明明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却偏偏要用“知识”来给自己伪武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只是笑容刚生,身后便传来声音,“季总。”
果真是季南安踏门进来,那双墨眸掠过一抹晶光,只是一瞬,便又过去,那种淡而模糊的目光让我心里一颤,他上前几步走向我:“宁董。”
很别扭的称呼,被他叫起来尤其难受,我反应了两秒才微微点头。季南安递给我一个小册子:“您看,这是我让秘书室帮您制定的一月工作手册。这第一步,首先是要了解我们宁嘉的组织架构,了解我们的人员部署和骨干关系;第二步,是要学会各类经济类名词,争取尽快能看能分析各类经济报表;这第三步,则是渐渐领会企业决策纲要,争取……”
“Stop!”我被他一番专业名词弄得头晕脑胀,不可思议地抬头看他,“你的意思是,这第一第二第三直到第六,一个月内完成?”
“当然不是。”
我松了口气。
“最多两个星期。”
我瞪着眼看着那工作手册,脑海里除了“想死”两个字外,实在是想不出符合我心情的精准词汇来。
接下来就是股东见面,其实都见过,只是换了一个身份正式约见而已。宁嘉是正儿八经的家族企业,股权除了在我爸爸手中的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在叔叔宁茂源手里,其他的皆是散股,并没有其他公司来插入宁嘉股份。也就说,如今的宁嘉,除了季南安的那点股份,操控全局的,都是宁姓的人。
宁嘉旗下除了有宁嘉地产,还有宁嘉酒店和宁嘉传媒。我叔叔宁茂源,就在宁嘉酒店任职。而我姑姑宁洁,则是宁嘉传媒的市场总监。
我看着公司的组织架构表,不由凝视起眼前这个认真部署工作的男人。看着他晶亮的袖口在太阳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看他的浓睫微垂,仿佛要挡住所有外人对他的猜测与注视,看他的骨节坚决有力,迅速在一堆堆报表上签署意见,画上自己的名字,看他……
看他抬起头来看我,眸瞳有纳闷掠过:“有什么不对?”
一群汇报工作的人已在会议室离开,空荡荡的会议室除了我和他之外,没有外人。我笑着凑近他,拿笔敲着桌子斜睨道:“我就在想,季南安,你一个人要突出重围,还真是不容易。”
他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我的意思。
“没有,”又摊开一个文件夹,他把资料推到我这边,“宁嘉员工领导都齐心协力,我不是一个人。”
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勾了勾唇角,回到办公室投入到下一场学习斗争中。沈嘉烨说得对,人一世做傀儡不要紧,起码一世被别人操控,就说明你有利用价值。可是,我不能保证我一辈子都会被人利用下去,据我目前的推测看,我的命运很可能是沿着这样的轨迹走:五年的遗嘱培养期过后,季南安以及其他盼望我下台的人发现我还不是有用之才。于是以不能以宁嘉前途受威胁为由,让我在五年后的第一天收拾东西滚蛋。
宁茂清就是这样绝,设置了那么一个王八蛋遗嘱。如果我滚蛋了,我一点股份也没有,资产也会被人没收。我都怀疑了,这是不是他故意用的一个招数。外人不是说他抛妻弃女吗!好,他现在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他自己还很大仁大义,而且还扶持亲生女儿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这是个多么大度多么情深意重的父亲。
五年之后,让众人发现我真的不是经商的那个料子,于是理所当然地,把我踢下去。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桥段啊,用五年之机,给情深意重的“义子”一个光明正大翻盘的机会。
我深吸一口气,看着高高的资料,准备埋头苦学。想当年在外面那么艰难的环境中我都活过来了,还怕学点东西?
可是过了几天,我满腹的自信心便剩下了最贫瘠的一点。这世界上有些事儿不是你“吃苦奋进”的付出就能得到相应结果的。正如我现在,我几乎是夜里都梦着自己在这些数据名词中周转,可是白天一看,仍是混沌一片。
我天生就不是个学习型人才,小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喜欢拉孩子出去攀比。唯独我们家宁茂清和苏思春同志从没这个爱好。因为要比外貌,这地方多的是比我漂亮的;要比才艺,我是一样也不会,只剩下眼馋的份儿;要比学习,我更是白搭,全班一共有六十八个人,四十五个人跑在我前头。说起来,我只有几项比别人长,可是天不幸我,这两点一般没有家长拿出去比。我吃的比别人多,睡的比别人长,而且睡得极其踏实。
其实我不是笨,按照大人的话来说,就是懒,不喜欢学习。在我上学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已经比其他人好出很多了。我见惯了宁茂清拿钱出去办事,见多了我们村里很多大字不识的人来公司培训几个月就任职,而且照样做得风生水起,把那些所谓的名牌大学生都挤得失业。于是,我认为这年头,有知识没知识无所谓,关键是要有钱。有钱能不能使鬼推磨我不知道,但是有钱能使一大堆名牌大学的高学历人员围着你要饭吃。
第25节:工作就是和他朝夕相对(3)
但是很显然,这样很“小农”的短视目光,让我在国外吃够了苦头。
我从不知道我也会有缺钱的一天。我也以为,宁茂清把我们赶到异国他乡可以,但是总会顾忌亲人情面,很人道地给我们留些生活费。但是这样有所保障的日子,只维持了三年。第四年,我妈和我开始将“温饱问题”提上日程。那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彻底被遗弃了。
我出去找工作,但是没想到不仅国内看学历,国外也将这个东西看做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我曾经试图去给一个纺织工人的孩子做中文家教,因为我别的本事没有,自己的母语总比那些后天学习中国话的大鼻子们要顺溜。但是人家上来就要我的学历证明,所以我的结果不言自明,被婉言赶了出去。
后来,我便再也没做那些做家教的梦,去卖衣服,去摆小摊,去车行学习修理车子,总之,什么好学什么赚钱门槛低,我就学哪个。而这么长时间都没看过文字东西的我,面对这些专业繁冗的名词和法例,自然有些头疼。
季南安专门给我请了个老师,据说是某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高级教授,教了我一个星期,就主动请辞。然后,他又不怕挫折地给我找了一个,喏,就是眼前这个。
不是我不学,实在是这个老师讲得太抽象,来的时候,他在我面前向季南安拍胸脯,说他是某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带出了多少位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一看我就是聪明的女孩子,所以半个月之内,将我辅导成本科水平绝没问题。
我还记得当时季南安看着我说:“殷老师,我不要求她是什么科的水平。您先教导她入门,明白这么多名词,明白这些报表是什么意思就好了。”
为了他这话,我深深地鄙视了季南安N天。
可是现在,这个所谓的殷教授看着我:“宁董,这个词您还是不明白吗?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数据模型标准,就要以获取一定的‘机会价值’为代价……”
我不懂就问:“什么是机会价值?”
“宁董,”他抱头,“咱们前天才复习了这个概念的,所谓机会价值,就是人们在为了在某个空间或者时间段中创造一定的价值,而损失的一定数量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或者时间的价值,这个概念,与刚才所讲的,机会成本相似……”
我的脑子被一串串空间、价值概念而弄得晕头转向,越发迷茫地看着他。
“您还是不明白?”
我老实地点头。
“博导”脸上的褶子更加团结地拧起来,他很哀怨地看着我,那样子仿佛是要叹气,但是只张开了嘴,身后便响起了敲门的声音。
“请进。”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进来的只会是季南安。别人要是想要来我这里,只会通过秘书传报,唯有季南安有这个特权,会直接敲门而入。果真,来的是他。
我没想到,坐在我身旁衣冠楚楚的教授竟然突然起身走到他旁边,声音很低,还小心翼翼地看了我一眼:“季总,能不能单独聊一下?”
季南安点头。
看着两个人走出去,我知道,我的第二次家教宣告失败了。季南安推门进来,我笑:“人走了?结了工资?多少钱?”
“嗯。”
“不会是没要钱吧,就这么巴不得快走?”我低头玩转着笔,“也是,在这儿受了快一个星期的罪呢,再教下去,估计得吐血。”
“宁董事长,宁蔚小姐,你能不能正经一点,努力一些?”
他的声音离我很近,似乎还带着股逼迫和恨意。我抬起头,只见他双臂撑在我大大的桌子上,墨黑的瞳眸像是要看进我的心里,那眼神有点可怕,执拗得让人感到压抑和窒闷。
我吸气:“我没不努力。”
“你现在不怕我夺了你的宁嘉了?”显然这回答不称他的意,他依然
我点头,然后坐在那个宽大的椅子上,想象着宁茂清之前在这里的表情。
确实,这里面的布置都是宁茂清的习惯,虽然我和他十多年没有多大关联,但是我却知道他的脾性。大概是因为他本身是农民,喜欢原生态东西的缘故,他的家具一向都是原木的,看起来显得颇为厚重。他喜欢在他生活的地方种上些花花草草,似乎只有看到绿色生物才能正常呼吸。他还喜欢附庸风雅,明明自己没上过几年的学,却喜欢以“艺术爱好者”的身份自居,这贴在墙上的壁画就是绝好的证明,抽象的,古典的,现代的,非主流的,各种各样的风格,应有尽有。
对,他还喜欢在身后摆着个大书架,我起身一看,大多数是《经济论》、《西方经济观点》及《金融危机下的房产市场》这样的专业书。角落里偶尔有几本,是金庸的《鹿鼎记》和《神雕侠侣》。我伸出手去摸,仿佛感受到了宁茂清的温度。那些经济类书籍看起来很新,而那几本小说却有着快被人翻烂的痕迹。
第24节:工作就是和他朝夕相对(2)
不错,这就是宁茂清,喜欢装样子,喜欢摆风格。明明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却偏偏要用“知识”来给自己伪武装。我忍不住笑出声来。
只是笑容刚生,身后便传来声音,“季总。”
果真是季南安踏门进来,那双墨眸掠过一抹晶光,只是一瞬,便又过去,那种淡而模糊的目光让我心里一颤,他上前几步走向我:“宁董。”
很别扭的称呼,被他叫起来尤其难受,我反应了两秒才微微点头。季南安递给我一个小册子:“您看,这是我让秘书室帮您制定的一月工作手册。这第一步,首先是要了解我们宁嘉的组织架构,了解我们的人员部署和骨干关系;第二步,是要学会各类经济类名词,争取尽快能看能分析各类经济报表;这第三步,则是渐渐领会企业决策纲要,争取……”
“Stop!”我被他一番专业名词弄得头晕脑胀,不可思议地抬头看他,“你的意思是,这第一第二第三直到第六,一个月内完成?”
“当然不是。”
我松了口气。
“最多两个星期。”
我瞪着眼看着那工作手册,脑海里除了“想死”两个字外,实在是想不出符合我心情的精准词汇来。
接下来就是股东见面,其实都见过,只是换了一个身份正式约见而已。宁嘉是正儿八经的家族企业,股权除了在我爸爸手中的大部分,还有一小部分在叔叔宁茂源手里,其他的皆是散股,并没有其他公司来插入宁嘉股份。也就说,如今的宁嘉,除了季南安的那点股份,操控全局的,都是宁姓的人。
宁嘉旗下除了有宁嘉地产,还有宁嘉酒店和宁嘉传媒。我叔叔宁茂源,就在宁嘉酒店任职。而我姑姑宁洁,则是宁嘉传媒的市场总监。
我看着公司的组织架构表,不由凝视起眼前这个认真部署工作的男人。看着他晶亮的袖口在太阳照射下折射出耀眼的光,看他的浓睫微垂,仿佛要挡住所有外人对他的猜测与注视,看他的骨节坚决有力,迅速在一堆堆报表上签署意见,画上自己的名字,看他……
看他抬起头来看我,眸瞳有纳闷掠过:“有什么不对?”
一群汇报工作的人已在会议室离开,空荡荡的会议室除了我和他之外,没有外人。我笑着凑近他,拿笔敲着桌子斜睨道:“我就在想,季南安,你一个人要突出重围,还真是不容易。”
他愣了一下,但是很快就反应过来我的意思。
“没有,”又摊开一个文件夹,他把资料推到我这边,“宁嘉员工领导都齐心协力,我不是一个人。”
很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勾了勾唇角,回到办公室投入到下一场学习斗争中。沈嘉烨说得对,人一世做傀儡不要紧,起码一世被别人操控,就说明你有利用价值。可是,我不能保证我一辈子都会被人利用下去,据我目前的推测看,我的命运很可能是沿着这样的轨迹走:五年的遗嘱培养期过后,季南安以及其他盼望我下台的人发现我还不是有用之才。于是以不能以宁嘉前途受威胁为由,让我在五年后的第一天收拾东西滚蛋。
宁茂清就是这样绝,设置了那么一个王八蛋遗嘱。如果我滚蛋了,我一点股份也没有,资产也会被人没收。我都怀疑了,这是不是他故意用的一个招数。外人不是说他抛妻弃女吗!好,他现在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他自己还很大仁大义,而且还扶持亲生女儿坐上了董事长的位置,这是个多么大度多么情深意重的父亲。
五年之后,让众人发现我真的不是经商的那个料子,于是理所当然地,把我踢下去。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桥段啊,用五年之机,给情深意重的“义子”一个光明正大翻盘的机会。
我深吸一口气,看着高高的资料,准备埋头苦学。想当年在外面那么艰难的环境中我都活过来了,还怕学点东西?
可是过了几天,我满腹的自信心便剩下了最贫瘠的一点。这世界上有些事儿不是你“吃苦奋进”的付出就能得到相应结果的。正如我现在,我几乎是夜里都梦着自己在这些数据名词中周转,可是白天一看,仍是混沌一片。
我天生就不是个学习型人才,小的时候,很多父母都喜欢拉孩子出去攀比。唯独我们家宁茂清和苏思春同志从没这个爱好。因为要比外貌,这地方多的是比我漂亮的;要比才艺,我是一样也不会,只剩下眼馋的份儿;要比学习,我更是白搭,全班一共有六十八个人,四十五个人跑在我前头。说起来,我只有几项比别人长,可是天不幸我,这两点一般没有家长拿出去比。我吃的比别人多,睡的比别人长,而且睡得极其踏实。
其实我不是笨,按照大人的话来说,就是懒,不喜欢学习。在我上学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已经比其他人好出很多了。我见惯了宁茂清拿钱出去办事,见多了我们村里很多大字不识的人来公司培训几个月就任职,而且照样做得风生水起,把那些所谓的名牌大学生都挤得失业。于是,我认为这年头,有知识没知识无所谓,关键是要有钱。有钱能不能使鬼推磨我不知道,但是有钱能使一大堆名牌大学的高学历人员围着你要饭吃。
第25节:工作就是和他朝夕相对(3)
但是很显然,这样很“小农”的短视目光,让我在国外吃够了苦头。
我从不知道我也会有缺钱的一天。我也以为,宁茂清把我们赶到异国他乡可以,但是总会顾忌亲人情面,很人道地给我们留些生活费。但是这样有所保障的日子,只维持了三年。第四年,我妈和我开始将“温饱问题”提上日程。那时候我的感觉,就是彻底被遗弃了。
我出去找工作,但是没想到不仅国内看学历,国外也将这个东西看做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我曾经试图去给一个纺织工人的孩子做中文家教,因为我别的本事没有,自己的母语总比那些后天学习中国话的大鼻子们要顺溜。但是人家上来就要我的学历证明,所以我的结果不言自明,被婉言赶了出去。
后来,我便再也没做那些做家教的梦,去卖衣服,去摆小摊,去车行学习修理车子,总之,什么好学什么赚钱门槛低,我就学哪个。而这么长时间都没看过文字东西的我,面对这些专业繁冗的名词和法例,自然有些头疼。
季南安专门给我请了个老师,据说是某大学经济学专业的高级教授,教了我一个星期,就主动请辞。然后,他又不怕挫折地给我找了一个,喏,就是眼前这个。
不是我不学,实在是这个老师讲得太抽象,来的时候,他在我面前向季南安拍胸脯,说他是某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带出了多少位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优秀人才,一看我就是聪明的女孩子,所以半个月之内,将我辅导成本科水平绝没问题。
我还记得当时季南安看着我说:“殷老师,我不要求她是什么科的水平。您先教导她入门,明白这么多名词,明白这些报表是什么意思就好了。”
为了他这话,我深深地鄙视了季南安N天。
可是现在,这个所谓的殷教授看着我:“宁董,这个词您还是不明白吗?其实也可以这么理解,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数据模型标准,就要以获取一定的‘机会价值’为代价……”
我不懂就问:“什么是机会价值?”
“宁董,”他抱头,“咱们前天才复习了这个概念的,所谓机会价值,就是人们在为了在某个空间或者时间段中创造一定的价值,而损失的一定数量的自然空间、社会空间或者时间的价值,这个概念,与刚才所讲的,机会成本相似……”
我的脑子被一串串空间、价值概念而弄得晕头转向,越发迷茫地看着他。
“您还是不明白?”
我老实地点头。
“博导”脸上的褶子更加团结地拧起来,他很哀怨地看着我,那样子仿佛是要叹气,但是只张开了嘴,身后便响起了敲门的声音。
“请进。”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进来的只会是季南安。别人要是想要来我这里,只会通过秘书传报,唯有季南安有这个特权,会直接敲门而入。果真,来的是他。
我没想到,坐在我身旁衣冠楚楚的教授竟然突然起身走到他旁边,声音很低,还小心翼翼地看了我一眼:“季总,能不能单独聊一下?”
季南安点头。
看着两个人走出去,我知道,我的第二次家教宣告失败了。季南安推门进来,我笑:“人走了?结了工资?多少钱?”
“嗯。”
“不会是没要钱吧,就这么巴不得快走?”我低头玩转着笔,“也是,在这儿受了快一个星期的罪呢,再教下去,估计得吐血。”
“宁董事长,宁蔚小姐,你能不能正经一点,努力一些?”
他的声音离我很近,似乎还带着股逼迫和恨意。我抬起头,只见他双臂撑在我大大的桌子上,墨黑的瞳眸像是要看进我的心里,那眼神有点可怕,执拗得让人感到压抑和窒闷。
我吸气:“我没不努力。”
“你现在不怕我夺了你的宁嘉了?”显然这回答不称他的意,他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