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妻若慈 [9]
间,她的手无意勾着了他紫袍衣襟内,那个贴着心口的暗袋,一个被他的体温暖着的物件,在她挣扎时,掉到了地上。
然后,她和他,都怔在原地。
片刻,他松开她,俯下身,去拾。
恍然,她的心口像是被打了一拳,那么沉,那么重。
她认得,那是她亲手做的荷包,上面是她一针一线绣上的桃花。
看起来,已经很旧了,很旧了……
他……一直,都带着?
她心悸,困惑地望向他,泪光烁起。
“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一样忘记以前的一切。”他屏着气,想要将荷包收回胸口,却又放到桌上,“还给你,以后你我无亏无欠。”
语毕,他拂袖要走,她下意识的拉住他。
“你们……”
闻声,他和她错愕的侧首。
方若惜与兄长站在门外,望着那男女授受不亲的一幕,心沉了下去。
各怀心事
她收回手,却把自己至于一个更加尴尬的位置,仓皇望向卫廷,他一脸漠然的表情瞬间刺痛了她……
没错,是她逾矩了,无可厚非。
方若惜不发一言,原本红艳的脸颊霎时苍白。
“若慈,你出去。”方若阳锐凛的目光落到她身上,让她无所遁形。
她咬唇,身子有瞬间的颤抖,然后背对他,启步离开。
没走两步,“等一下。”
她一僵。
“别忘了你的东西。”那人的语气是冰的,将荷包递到她眼前。
她接过荷包,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对他粲然一笑,眼睛里泪光清晰可见。
他一怔,别过视线。
她在兄长面前俯了俯身,头也不会的踏出客室。
突然,心安下来。
不恨了,也不怨了。
他一直收着它,不论他有没有负她,不论他的态度有多么伤人……都不再重要,不再重要。
他没忘记过她。
这就已足够,足够抵她的痛苦和痴恋,那么多年。
孰对孰错,都已不再重要。
从此以后,她会真心的祝福和感念。
卫,愿你平安遂愿,愿你与姐姐恩爱白头,地久天长。
从此以后,她只是司徒宇的妻子,她要爱他的夫君,贫贱富贵,不离不弃。
她在心底一次又一次的与他诀别。
从此以后,今生缘尽,尘归尘,土归土……
她将手中的荷包扔进池塘,看着它一点点进水,沉没……
……
“卫廷,你最好把刚才的一幕讲清楚。”方若阳望着眼前的至交好友,神色不由一凛。
卫廷一去三年,再回来时,已是玉满京城的骠骑将军。当年两人结交时,卫廷谈吐之间器宇不凡,他便看出此人绝非池中物,他日必将成为人上人。三年前,若惜便对卫廷芳心暗许,他也有意撮合,时常邀卫廷来家中做客,但是时日一久,却发现若慈似乎也对卫廷动了心,甚至关系更加亲密。
这样的发现着实让他恼怒不已,若惜的他的一母同胞的妹妹,加之他们的母亲死得早,因而从小若惜便深得他疼惜。他不允许妹妹心爱之人被别人抢走,更何况那人是方若慈,是那个女人的女儿。
他的母亲刘氏本是方父的原配,但是当年方父却为了娶方若慈的母亲而硬让刘氏成为侧室,不念丝毫夫妻恩情,娶了方若慈的娘。那时刘氏正怀着若惜,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生下方若惜后,身体越来越差,没过两年,便过世了。
他的童年曾一度是怀着对“方夫人”和父亲的憎恨而渡过的,只是,不曾料到,自己会陷入和父亲一样的蛊惑里……
既恨,又难以克制……
卫廷与方若慈走的越来越近,在他面前也不避对方若慈的怜慕,对若惜,却百般排挤。
他不愿亲生妹妹如再母亲一般,更一心决定断了方若慈与卫廷的揪扯,后来,卫廷的出走从戎,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契机,而数月前司徒宇的提亲,锦上添花的封上了那最后一点缺口。
荣归故里的卫廷终是如他所愿,向若惜提了亲,可是……如今的卫廷比三年前那个坦荡潇洒的青年多了太多,他越发深不可测,难以捉摸。
他每每在方若慈归家时造访,他在方若慈面前向若惜提亲,方才又带着羞辱意味的在他们眼前将一只旧荷包还给方若慈……这一切是否都只是巧合?
还是,他对方若慈始终不曾忘情……
“我只是把该还的还给她,她即将是我的妻妹,再无其他。”他的目光沉淀,语序平直,不带丝毫情绪,转首望向方若惜,“若惜,我知道你一直在等我,这份情意,我不会辜负。”
方若惜点了点头,终是不发一言。
他望着窗外的池塘,握紧了拳头,转过身道,“我两天之后来迎娶若惜。府内尚有公务,先告辞了。”
……
望着那人远去的挺拔背影,她的不舍和迷恋一如从前。
三年为期,她等到自己想要的结局和想得到的人。
但……
她不怕他的心里还有别的影子,却怕那影子阴魂不散……
“哥,卫大哥心里……”
“只会有你。”
“是么……”
“放心,哥会替你处理一切。”
方若阳脸色一沉,模糊笑意浮上唇角,暗下决心。
也许知道比不知道,才是更加万无一失的选择。
爱恨成空
傍晚时暴雨来得急促,薄亮的日光被暗沉的天色遮掩,雨水伴着狂风大作,砸落在屋檐上,熄缓了近日来旺盛的暑气,却夹了一丝生硬的冰冷。
树上茂绿的叶子被雨水透的晶亮,即使被吹得颠乱四落,也掩不住昂意生机。
雨水与泥土交融,空气中散着略带腥鲜的味息。
她以一种湿润的心情伫立门畔,凝着看得见却握不住的雨势,眼睛出奇的干涩。
良久。
直到被一阵凉风吹出寒意。
轻微的战栗。
她稍退一步,伸手去掩门,却被另一只手挡了回来。
讶然抬首。
大哥……?
他的鬓发上沾了些许水珠,黑亮的泛出光,却如同他的眸,深不见底。
方若阳脸上没有表情,一如从小到大她所看见的一样。
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兄长对待她的态度。
她对方若阳的心情,难以名状。
他是方家对她最冷的一个人。她对他甚至比对父亲还感畏惧,但是幼时的记忆里,娘亲尚在的时候,偶尔,方若阳会出现在佛堂里跟娘请安,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她敛首颦眉,侧身让方若阳进屋,心下已有几分明了,他的来意。
他在案台边点了香,秉香对着墙上的画中人俯首躬身,幽深的瞳现出些许的恍惚,却又立刻恢复了一脸沉寂。
“卫廷并没有负你。”他的声音徐缓低沉,将手中的香插到拜炉中,然后转身望向她。
雨势渐盛,雨声响亮。
她呼吸一窒,睁大双眼,入耳的并不是雨声。
“他走时曾留下一封信给你,让你等他三年。”方若阳不避她震愕楚然的瞪视,继续道,“但是我换了信封,将信给了若惜。”
忽地,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她惨白的脸,劈天的雷鸣响起,震颤着她的心脏。
三年为期,定不负卿相思意。
那封信,是给她的……?
为什么没有等我,为什么嫁给别人……
人群中的惊鸿相遇,他站在她面前质问她,质问她的负情、欺骗。
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一样忘记以前的一切……
她没忘记过,他,也没有?
还给你,以后你我无亏无欠……
如果是真的,那到底能不能还得清,能不能……
她紧紧揪攥着丝帕,走到方若阳面前,不住的摇头。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应该比谁都明白,你配不上卫廷,更及不过若惜。”方若阳的语气里不带丝毫情绪,如同面对她时,那张从未有过表情的脸。
闻言,她惶然的倒退两步,抚着心口,目光睁瞠,浑身颤抖着,似乎他再多说一个字都会把她彻底击碎。
“你可以恨我,但不要再去破坏他们好不容才搭起来的姻缘。”
那,我的呢……
我的呢……
泪水在眼底肆虐开来,她咬着唇,永远都哭不出声音。
方若阳一怔,这是他第一次,看见这个“妹妹”哭,自小到大,她的脸上始终都挂着淡淡的笑容,不论听到多少冷言冷语,都始终是一张带着笑的脸。
心下一紧,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残忍。
“你已是别人的妻子,他也将是别人的夫君,你好自为之。”方若阳扔下最后一句话,踏出屋门。
雨声渐渐小了下来,来得及,去得快。碎落的雨滴淅淅沥沥的打在她同样碎的不堪的心上,一寸相思一寸灰。
爱恨成空。
她宁愿当他负了她,宁愿以为他不爱她,宁愿永远都不知道真相……
也好过现在,被窒息般的疼痛撕的粉碎。
物是人非,事事休。
整整一夜,她抱着双膝,靠在门边,任冷风夹着碎雨渐渐浸透了单薄的衣裙,心中一片冷寂。
……
婚礼如期而至。
吉日。
艳阳天。
卫廷的迎亲队伍较司徒宇迎娶她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未着红袍,而是一身戎装,骑着高头白马,身后随了大队的兵士和迎亲的礼士,雄姿英发,飒飒而来。
云阳道人山人海,方家再次嫁女,又一次轰动京城。
小女儿嫁给了京城首富,大女儿又要嫁给骠骑将军。这等的荣耀富贵,在外人看来,无不眼红欣羡,嫉慕不已。
她站在几个姨娘身后,被掩盖在角落,她的脸上涂了胭脂,温淡的笑容依旧,眉目间却多了一丝憔悴。那夜,一场冷风夜雨后,她便一直发着低烧,浑噩萎靡,今日,她强打精神,撑着气力,来送嫁。
她望着处处发灿的红,有些晃眼,她莫名的一阵晕眩,下意识的扶住门梁,深吸一口气,再重新打起精神。
“新娘上轿!”宾礼响亮的一喊,喜娘扶着新娘子上了轿,鞭炮声霎时此起彼伏。
喧天的锣鼓声伴着灼热的日头,像是点燃了一场大火,熊熊火焰,灼的她无所遁形。
不知过了多久,她耳边的鞭炮声、锣鼓声终于缓了下来,脚下一软,忽然难以支撑,瘫倒之际,却被拥进一个胸膛,她撑起沉重的眼皮,恍惚中看见一双焦慌的黑眸,她认得这双眼睛,认得……
她这样想着,莫名的安心,沉沉的闭上了双眼。
喂药守候
她再醒来时,已是黄昏虚影落满室,一时间,她意识混沌,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守在她床边的人,是司徒宇。他紧紧攥着她的手,眸中的不安尚未退去,却比她昏迷前看到要缓去许多,见她睁开双眼,他稍稍舒了口气,随即略显急迫的唤她的名字,“若慈,若慈”。
她无力的对他扯了扯
然后,她和他,都怔在原地。
片刻,他松开她,俯下身,去拾。
恍然,她的心口像是被打了一拳,那么沉,那么重。
她认得,那是她亲手做的荷包,上面是她一针一线绣上的桃花。
看起来,已经很旧了,很旧了……
他……一直,都带着?
她心悸,困惑地望向他,泪光烁起。
“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一样忘记以前的一切。”他屏着气,想要将荷包收回胸口,却又放到桌上,“还给你,以后你我无亏无欠。”
语毕,他拂袖要走,她下意识的拉住他。
“你们……”
闻声,他和她错愕的侧首。
方若惜与兄长站在门外,望着那男女授受不亲的一幕,心沉了下去。
各怀心事
她收回手,却把自己至于一个更加尴尬的位置,仓皇望向卫廷,他一脸漠然的表情瞬间刺痛了她……
没错,是她逾矩了,无可厚非。
方若惜不发一言,原本红艳的脸颊霎时苍白。
“若慈,你出去。”方若阳锐凛的目光落到她身上,让她无所遁形。
她咬唇,身子有瞬间的颤抖,然后背对他,启步离开。
没走两步,“等一下。”
她一僵。
“别忘了你的东西。”那人的语气是冰的,将荷包递到她眼前。
她接过荷包,深吸一口气,抬起头来,对他粲然一笑,眼睛里泪光清晰可见。
他一怔,别过视线。
她在兄长面前俯了俯身,头也不会的踏出客室。
突然,心安下来。
不恨了,也不怨了。
他一直收着它,不论他有没有负她,不论他的态度有多么伤人……都不再重要,不再重要。
他没忘记过她。
这就已足够,足够抵她的痛苦和痴恋,那么多年。
孰对孰错,都已不再重要。
从此以后,她会真心的祝福和感念。
卫,愿你平安遂愿,愿你与姐姐恩爱白头,地久天长。
从此以后,她只是司徒宇的妻子,她要爱他的夫君,贫贱富贵,不离不弃。
她在心底一次又一次的与他诀别。
从此以后,今生缘尽,尘归尘,土归土……
她将手中的荷包扔进池塘,看着它一点点进水,沉没……
……
“卫廷,你最好把刚才的一幕讲清楚。”方若阳望着眼前的至交好友,神色不由一凛。
卫廷一去三年,再回来时,已是玉满京城的骠骑将军。当年两人结交时,卫廷谈吐之间器宇不凡,他便看出此人绝非池中物,他日必将成为人上人。三年前,若惜便对卫廷芳心暗许,他也有意撮合,时常邀卫廷来家中做客,但是时日一久,却发现若慈似乎也对卫廷动了心,甚至关系更加亲密。
这样的发现着实让他恼怒不已,若惜的他的一母同胞的妹妹,加之他们的母亲死得早,因而从小若惜便深得他疼惜。他不允许妹妹心爱之人被别人抢走,更何况那人是方若慈,是那个女人的女儿。
他的母亲刘氏本是方父的原配,但是当年方父却为了娶方若慈的母亲而硬让刘氏成为侧室,不念丝毫夫妻恩情,娶了方若慈的娘。那时刘氏正怀着若惜,整日郁郁寡欢,以泪洗面,生下方若惜后,身体越来越差,没过两年,便过世了。
他的童年曾一度是怀着对“方夫人”和父亲的憎恨而渡过的,只是,不曾料到,自己会陷入和父亲一样的蛊惑里……
既恨,又难以克制……
卫廷与方若慈走的越来越近,在他面前也不避对方若慈的怜慕,对若惜,却百般排挤。
他不愿亲生妹妹如再母亲一般,更一心决定断了方若慈与卫廷的揪扯,后来,卫廷的出走从戎,给了他一个绝佳的契机,而数月前司徒宇的提亲,锦上添花的封上了那最后一点缺口。
荣归故里的卫廷终是如他所愿,向若惜提了亲,可是……如今的卫廷比三年前那个坦荡潇洒的青年多了太多,他越发深不可测,难以捉摸。
他每每在方若慈归家时造访,他在方若慈面前向若惜提亲,方才又带着羞辱意味的在他们眼前将一只旧荷包还给方若慈……这一切是否都只是巧合?
还是,他对方若慈始终不曾忘情……
“我只是把该还的还给她,她即将是我的妻妹,再无其他。”他的目光沉淀,语序平直,不带丝毫情绪,转首望向方若惜,“若惜,我知道你一直在等我,这份情意,我不会辜负。”
方若惜点了点头,终是不发一言。
他望着窗外的池塘,握紧了拳头,转过身道,“我两天之后来迎娶若惜。府内尚有公务,先告辞了。”
……
望着那人远去的挺拔背影,她的不舍和迷恋一如从前。
三年为期,她等到自己想要的结局和想得到的人。
但……
她不怕他的心里还有别的影子,却怕那影子阴魂不散……
“哥,卫大哥心里……”
“只会有你。”
“是么……”
“放心,哥会替你处理一切。”
方若阳脸色一沉,模糊笑意浮上唇角,暗下决心。
也许知道比不知道,才是更加万无一失的选择。
爱恨成空
傍晚时暴雨来得急促,薄亮的日光被暗沉的天色遮掩,雨水伴着狂风大作,砸落在屋檐上,熄缓了近日来旺盛的暑气,却夹了一丝生硬的冰冷。
树上茂绿的叶子被雨水透的晶亮,即使被吹得颠乱四落,也掩不住昂意生机。
雨水与泥土交融,空气中散着略带腥鲜的味息。
她以一种湿润的心情伫立门畔,凝着看得见却握不住的雨势,眼睛出奇的干涩。
良久。
直到被一阵凉风吹出寒意。
轻微的战栗。
她稍退一步,伸手去掩门,却被另一只手挡了回来。
讶然抬首。
大哥……?
他的鬓发上沾了些许水珠,黑亮的泛出光,却如同他的眸,深不见底。
方若阳脸上没有表情,一如从小到大她所看见的一样。
她知道,这是自己的兄长对待她的态度。
她对方若阳的心情,难以名状。
他是方家对她最冷的一个人。她对他甚至比对父亲还感畏惧,但是幼时的记忆里,娘亲尚在的时候,偶尔,方若阳会出现在佛堂里跟娘请安,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
她敛首颦眉,侧身让方若阳进屋,心下已有几分明了,他的来意。
他在案台边点了香,秉香对着墙上的画中人俯首躬身,幽深的瞳现出些许的恍惚,却又立刻恢复了一脸沉寂。
“卫廷并没有负你。”他的声音徐缓低沉,将手中的香插到拜炉中,然后转身望向她。
雨势渐盛,雨声响亮。
她呼吸一窒,睁大双眼,入耳的并不是雨声。
“他走时曾留下一封信给你,让你等他三年。”方若阳不避她震愕楚然的瞪视,继续道,“但是我换了信封,将信给了若惜。”
忽地,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她惨白的脸,劈天的雷鸣响起,震颤着她的心脏。
三年为期,定不负卿相思意。
那封信,是给她的……?
为什么没有等我,为什么嫁给别人……
人群中的惊鸿相遇,他站在她面前质问她,质问她的负情、欺骗。
我真希望可以跟你一样忘记以前的一切……
她没忘记过,他,也没有?
还给你,以后你我无亏无欠……
如果是真的,那到底能不能还得清,能不能……
她紧紧揪攥着丝帕,走到方若阳面前,不住的摇头。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应该比谁都明白,你配不上卫廷,更及不过若惜。”方若阳的语气里不带丝毫情绪,如同面对她时,那张从未有过表情的脸。
闻言,她惶然的倒退两步,抚着心口,目光睁瞠,浑身颤抖着,似乎他再多说一个字都会把她彻底击碎。
“你可以恨我,但不要再去破坏他们好不容才搭起来的姻缘。”
那,我的呢……
我的呢……
泪水在眼底肆虐开来,她咬着唇,永远都哭不出声音。
方若阳一怔,这是他第一次,看见这个“妹妹”哭,自小到大,她的脸上始终都挂着淡淡的笑容,不论听到多少冷言冷语,都始终是一张带着笑的脸。
心下一紧,他第一次,觉得自己……有些残忍。
“你已是别人的妻子,他也将是别人的夫君,你好自为之。”方若阳扔下最后一句话,踏出屋门。
雨声渐渐小了下来,来得及,去得快。碎落的雨滴淅淅沥沥的打在她同样碎的不堪的心上,一寸相思一寸灰。
爱恨成空。
她宁愿当他负了她,宁愿以为他不爱她,宁愿永远都不知道真相……
也好过现在,被窒息般的疼痛撕的粉碎。
物是人非,事事休。
整整一夜,她抱着双膝,靠在门边,任冷风夹着碎雨渐渐浸透了单薄的衣裙,心中一片冷寂。
……
婚礼如期而至。
吉日。
艳阳天。
卫廷的迎亲队伍较司徒宇迎娶她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未着红袍,而是一身戎装,骑着高头白马,身后随了大队的兵士和迎亲的礼士,雄姿英发,飒飒而来。
云阳道人山人海,方家再次嫁女,又一次轰动京城。
小女儿嫁给了京城首富,大女儿又要嫁给骠骑将军。这等的荣耀富贵,在外人看来,无不眼红欣羡,嫉慕不已。
她站在几个姨娘身后,被掩盖在角落,她的脸上涂了胭脂,温淡的笑容依旧,眉目间却多了一丝憔悴。那夜,一场冷风夜雨后,她便一直发着低烧,浑噩萎靡,今日,她强打精神,撑着气力,来送嫁。
她望着处处发灿的红,有些晃眼,她莫名的一阵晕眩,下意识的扶住门梁,深吸一口气,再重新打起精神。
“新娘上轿!”宾礼响亮的一喊,喜娘扶着新娘子上了轿,鞭炮声霎时此起彼伏。
喧天的锣鼓声伴着灼热的日头,像是点燃了一场大火,熊熊火焰,灼的她无所遁形。
不知过了多久,她耳边的鞭炮声、锣鼓声终于缓了下来,脚下一软,忽然难以支撑,瘫倒之际,却被拥进一个胸膛,她撑起沉重的眼皮,恍惚中看见一双焦慌的黑眸,她认得这双眼睛,认得……
她这样想着,莫名的安心,沉沉的闭上了双眼。
喂药守候
她再醒来时,已是黄昏虚影落满室,一时间,她意识混沌,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守在她床边的人,是司徒宇。他紧紧攥着她的手,眸中的不安尚未退去,却比她昏迷前看到要缓去许多,见她睁开双眼,他稍稍舒了口气,随即略显急迫的唤她的名字,“若慈,若慈”。
她无力的对他扯了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