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笑看浮云自卷舒 [18]

By Root 935 0
的包围之中,绝对是贻笑大方。他以后在凤京的日子长着呢,想到每个见过这首诗的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长期下去,他的名声都被败坏了。

  “我觉得不好。”陆天诚摇摇头,坚决地道:“还是把那首诗撤了吧。要是不方便,用些什么东西盖住也成。”

  “这。。。。。。”,米兴忠搓着手,没想到诚王会提起这件事。当初可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陆天诚墨宝,就这样撤下去,真是不甘心。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匣子,双手奉到陆天诚跟前。“王爷的题诗是敝酒楼的镇店之宝,请王爷看在小人的一片诚心,允许小人继续保留。这是些微薄礼,还望王爷笑纳。”

  陆天诚想拒绝,可看见米兴忠这样大岁数人,还做出曲意奉承的样子,话梗在嗓子里说不出来了。

  林菱见场面冷下来,在陆天诚身后轻唤了一声,“王爷。”

  看陆天诚回头,她咬咬嘴唇,希望王爷不要嫌她自作主张。“王爷,您不就是不满意那首诗吗。要不您重写一首?”

  “好。”米兴忠很高兴,“如果能得王爷再赠墨宝,实是小人的荣幸。”

  陆天诚也有些心动。题词也!咱也可以享受一把这种待遇。而且,那首诗写得实在是难看,也不是我写得,凭什么要我去背黑锅。自己做诗这件事连想都不用想,不过中国古代经典诗词无数,我可以照搬过来呀,反正这里不会有人知道。仔细想了想,他决定写原来最喜欢的《春江花月夜》。

  唤人拿来纸笔,陆天诚书写极顺,一气呵成。米兴忠眼睛都直了,喃喃自语道:“想不到王爷才情如此之高。”

  陆天诚也比较满意,至少这篇写得还能看。米兴忠再度奉上匣子,陆天诚推辞半天,看米兴忠确实是诚心诚意,才让丫头们收下。

  有低沉的闷雷声滚过云际,天色也阴了下来。“可能要下雨。”刚从醉仙楼里出来的陆天诚见状判断道。街边的行人急匆匆赶路,不一会儿就少了大半。陆天诚带着林菱她们快速地走,到后来,含着雨腥味的风在道路上打着旋,卷起的细小砂石打得人脸生疼,街道两边的窗户一扇扇相继关严。林菱和云珠霞珠哪里经过这个,走得气喘吁吁,步伐也慢了下来。陆天诚也顾不得了,拉着林菱往前跑。詹逸群则一边一个,拖着两个丫鬟。相对于陆天诚的狼狈,他倒是明显轻松许多。待陆天诚汗流浃背地赶到王府马车停留的地方,马车夫正着急呢,又怕错过了不敢去找,看他们回来,立刻迎上来。大大的雨点开始星星点点地砸到地面,赶紧把林菱和云珠霞珠推上车去,自己也跟着钻进去,这时蓄足声势的雨水终于哗哗地从天上倾倒了下来。

  庆幸没有挨浇,可是外面赶车的车夫和詹逸群怎么办?看看车厢,还真挂着备用的雨伞。虽然下这样大的雨,雨伞不一定管用,那也总好过没有。陆天诚将车厢门推开一条缝,把伞递了出去。“詹逸群!”雨太大,马车又在快速地跑,陆天诚一张口便呛着了,“咳咳,给你们雨伞。”

  詹逸群回头道:“王爷,属下已经穿上蓑衣了。”马车颠簸,迎面的风刺眼,看不清詹逸群的表情,只是觉得那股围绕已久的寒意突然消失了。

  仔细看,车夫和詹逸群身上都披上了蓑衣。想想也对,马车夫总出门,不可能没有准备。陆天诚缩回车厢。

  车刚在王府门口停稳,有人就冲了上来。原来皇上口谕到了,宣陆天诚速速进宫。传旨的太监已经等了一会儿了。就算那是亲哥哥,让皇上等可不好。陆天诚连车都没下,在车厢内迅速换好正式的衣冠,由詹逸群随侍入宫去了。

  冒雨深一脚浅一脚地跨进御书房,商丞相和户部、工部的几位尚书侍郎已经在了。见过礼,陆天羽命令总管太监拿给陆天诚几份奏则。“你也看看,太不像话了。”

  看陆天羽平素亲和的面容变成了三九严冬,陆天诚心里咂舌:皇兄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翻阅那些奏则,都是弹劾今年的治水都监胡均侵吞赈灾银两、水利工程粗制滥造,陆天诚心里也有了火气。

  前世,只从电视里看过南方水患。即使提前预防、过后措施到位,仍是有人命折在里面。每当看到播放的抗洪景象以及洪水过后的满地疮痍,还有一个个在洪水中逝去的官兵遗容,当时的王晓颖都感觉难受得很。没想到到了这里也有水患,还有借机发财的。

  “朕要派人去查实,可是户部和工部可以担当此任的大臣都有职责在身,无法前往。威望不够的,朕又担心不能压制当地官吏。想来想去,只能麻烦皇弟跑一趟了。”等陆天诚阅过奏折,陆天羽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让我去啊?陆天诚皱着眉头,“臣弟对治水一窍不通,只怕辜负皇上圣意。”我刚把这里的事情虑出点头绪,你又要把我派到新地方去,也不怕我搞砸了?他垮下脸道。

  “从目前来说,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陆天羽使劲盯着自家弟弟,你不来帮我,我找谁去?

  无视他们兄弟二人的“眉目传情”,商丞相和几位大臣也纷纷表态支持诚王担此大任。最后,陆天羽拍板,就这样定下来了。而且,要求陆天诚明日就起程出发。

  唉!皇上一句话,臣子跑断腿。陆天诚从御书房出来,接着冒雨直奔慈宁宫找太后辞行去了。

  太后不知从什么渠道知道了这件事,虽然舍不得,却劝告陆天诚以大局为重,又勉励他几句。最后道:“天诚你的新娘人选,哀家初步定了几个。现在看来你是没时间选了,就等你回京吧。”

  陆天诚汗毛都竖起来了。这些日子忙得,把这件事忘了。看来皇兄派的这件差事,还真是帮了自己一个大忙。

  ——————————————————————————————————————————————————————————————————————————————————————

  8月份参加女频PK,有PK票的大大们请投给偶、支持偶吧!没有PK票的大大们请多点击、多收藏、多推荐,某越万分感激!!!!!!

  推荐虫碧的《小富即安》,我个人就在看,感觉不错,有兴趣的大大们可以去看看!链接地址http:///book/1037766。aspx

  第二卷少一事不如多一事第一章离江急迅

  每年夏季,南陆长达二个月的雨季,都会引起离江及其支流暴涨。汹涌的江水冲垮堤坝,肆意横流,冲毁田地无数。所以每年洪水前后,作物的抢种抢收,就成了当地的大事。

  今年的雨季来得格外早,而且绵绵不断,严重影响了春收夏播。午饭后,在昌容府府衙的小花厅里,知府廖承捻着刚留起的短须,看着眼前桌子上下吏们的报告唉声叹气。

  “大人莫不是在为今年的收成烦恼?”一旁的师爷纪文清关心地问。

  “刚停了几天,又下上了。到现在为止,水稻只收成了去年的五分之三。就是这收上来的五分之三,因为阴雨不断,稍一不慎,怕还是要有所损耗。而且夏播时机已到,这个样子,”廖承抬头望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下成珠线似的雨没有停歇的势头。“唉。”又叹了口气。

  “天公不作美。”纪文清也感叹道,“我已经把大人的意思转达给下面了,只要雨势见缓,各州县会立刻催促地方补齐秧苗。”

  他把廖承桌子上的报告整理好,接着道:“仗着昌容位置还好,每年的汛期都只是沾点边,没有太大的危害。诚王数日前来这里,听大人上报今年的种种情况,不也没说什么。可见对于大人的努力,上面还是心里有数的。”

  廖承拿起桌子上的茶水轻轻吹着,茶杯里冒起的热气挡住了廖承的脸,只有声音传了出来,“听说诚王此次南下巡视水路,其实是因为朝廷收到了不少弹劾治水都监胡均的奏则。所以诚王经过高名、景林和本府,都没有过多停留。他的目的地,应该是信苏府吧。那里历年来受灾最重,也是治水都监全力防范之地。”

  “弹劾胡大人?老朽愚昧,只知道胡大人在经过这里时,对昌容的水利指导颇多。哦,我记得,胡大人和大人您还是同榜进士呢。”

  廖承站起来走到窗前,负手看着窗外绵绵细雨。“算算脚程,诚王他们快到吉嘉了。”

  “是呀。”纪文清接了一句,不知道自家大人想说什么。

  半晌,廖承抖抖袍袖,叹道:“那个胡均呦。。。。。。”

  突然,一名衙役冒雨跑了过来,院子石湿路滑,“哎呦!”摔了个跟斗。衙役也不管不顾,爬起来风似地冲进小花厅。

  “有什么事?如此惊慌失措,成何体统!”廖承不悦地道。

  衙役顾不上自己滚得泥头土脸,就势跪在地上禀报:“大人,不好了。诚王!诚王!”

  “诚王怎么了?”廖承和纪文清都大惊失色。“快说!”

  “诚王的船队在吉嘉边界遇伏,诚王和他的贴身侍卫坠入河中,生死不明。”

  廖承面色发白。诚王刚出了昌容,甫进入吉嘉,就下落不明,真要追究起来,只怕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心里再一次埋怨诚王的任性。刚出京那会儿坐船倒无所谓,凤京地处北陆,河道并没有受到雨汛影响。经过高名、景林两府,到达昌容已经正式进入南陆,虽然因为地处南陆和北陆交界,暴涨的离江奔流到此,多余的河水已经四溢得差不多了,流势已经大为缓和,可毕竟有一定的风险。诚王还在昌荣停留时,自己就建议诚王改换马车前行。奈何诚王听说这里的河道还算平稳,非要继续沿河而下。现在,只能祈祷诚王本人熟知水性了。

  抛开昌容府廖承,还有一个比他更焦急的,急得如热锅上蚂蚁的吉嘉府知府马超兴一口气发布了好几条命令,命令搜救船和沿岸地方全力搜索。

  ****************************************************************************************************************************************************************************

  天色昏暗,已经是黄昏了。横江岔出的一条支流岸边芦苇深处,有影子在里面晃动。稍顷,一个人趟着水摇摇晃晃地走出来。身上的衣服被水浸得皱巴巴的,还撕了几个大口子,又沾上了岸边的泥水,已经看不出质地了。脸色苍白,清秀的面容上,刚愈合时间不长的伤痕经过长时间的水泡,浮肿泛白,却正是南下的陆天诚。

  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一个斜坡,陆天诚迷糊地打量了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