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现代重生之山月儿_ [33]

By Root 896 0
本性。
  
  小柳笑:“你要是愿意,我们在学校就当不认识呗。”
  月儿这下可就有点羞愧了,她掩饰着说:“咱们回去吧,外面太冷了。”
  ……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地告诉大家,27日晚上9点多下班,编辑站短通知我,本文从28日起要入V了,而且要倒V。
为了争取让大家免费看完女婿章,所以我晚上拼命写出这一章,早点贴出来,也许语言有点混乱,请大家理解原谅我,并能继续支持我!




命苦女人

  回去的路上,经过刚才的交谈,两个人熟悉了很多。
  月儿问他:“你砍柴为什么不脱掉棉袄呀,穿得那么厚,砍柴不方便不说,还热出一身汗。”
  
  小柳轻轻笑了:“我里面穿的毛衣是我妈给我织的,纯羊毛的,容易沾灰,羽绒服的面子光滑,容易去土,所以就……”
  他不好意思说下去了。
  
  月儿听罢,不由发自内心地夸道:“你真是个细致的人啊。”
  这虽然是件极小的细节,但足以说明一个人的性格。月儿对他有了些好感。
  虽然目前月儿觉得他太年轻,不够成熟深沉,不适合做未来丈夫,但谁能看得到将来呢?
  
  柳家父子是下午走的,月儿一家人一直把他们送到涝坝边的大树下,才在他们的再三劝阻下留了步。
  
  父亲和母亲很满意小柳的厚实淳朴,青墨也很喜欢这个温和亲切的大哥,月儿也因为他的高大沉稳、内秀外俊,印象颇好。
  
  夕阳西下,远处苍凉、荒芜的山岭被映得红成一片,虽然寒风刺骨,一家人的心却喜洋洋的。
  
  正月十五的前一天,月儿早早出了门,她先来到了陈大哥的加工厂。
  
  由于年还没过完,卖醋的门面比较冷清。屋子里只有陈大哥,似乎正在等她,一见她,便含笑问:“妹子,考虑好了么?”
  月儿点点头。
  
  一个寒假的时间,她已经想通了。
  她想要有份事业,这种想法在她见了小柳之后更加强烈。
  
  虽然她对小柳的印象挺好,但深入了解一个人需要时间,何况这个人要和自己过一辈子。她不知道他们两个人的未来会如何发展。感情、生活都不象历史那样是必然的,充满很多的偶然性和意外。
  
  首先,如果将来她和小柳相处的不好,感情达不到可以结婚的地步,或者她另有了喜欢的人,那么她势必要将柳家的钱全部还清,那可不是笔小数目。
  
  其次,两家如果结不成亲,她必须想办法把家迁到塬上,以免了解内情的乡亲戳着脊梁骨说家里人。到时候就得换地,盖房子,这些都需要钱。
  
  再者,假如她和小柳看对了眼,真的成了婚,她也要留笔钱给弟弟上学、结婚,给父母安享晚年。于她而言,如果结婚时,能有份丰厚、体面的嫁妆,也不会让别人小瞧了她。
  
  总之,不管两家能不能结成亲,她都得做好万全的准备。
  
  至于期望彩票发财吗?不但还有两年之久,似乎还有点飘渺,总不如脚踏实地来得稳当有把握。
  
  陈大哥很高兴,搓着手说:“哎呀妹子,我就怕你不同意呢。这可太好了。大哥决定四六分成,你四,我六,你觉得吃亏不?”
  月儿吓一跳,连连摇头摆手:“这可不行,我没资金没技术的,怎么能这么分成呢。这对大哥不公平。二八分好了,你八我二,这样还厚道些。”
  
  陈大哥想了想,一点头,决断地说:“不争了,咱们三七分。妹子,以后这个加工厂的收入可有你的30%,你要多操心才是。咱厂子里的收入账本,我先做粗账,你有空过来,做细账,然后查查管理上的漏洞,找找问题。钱么,咱们过一季度结一次。现在,你和我合计一下加工厂的未来发展方向吧。我打算……”
  
  陈大哥是个果敢实在的人,月儿没有再推辞,和陈大哥开始讨论新建加工厂的格局、规划。
  
  领一份钱,出一份力,虽然现在的她没有资金和技术,似乎没有站得住脚的分成理由,但以后她可以在别的方面多出力。
  农村的加工厂一般都是家庭作坊形式,没有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想让产品更具竞争力,把品牌打入更大的领域有一定的难度。而她毕竟曾经学过会计,做过成本统计工作,在成本管理方面有经验,对广告、销售知识又略知一、二。降成本,提质量,增品种,抓销售,促效益,在这些方面她还是可以出谋划策,多提意见的。
  
  两个人商量了将近一个小时,最终决定就在原地,陈大哥家的地基上扩建新的加工厂,卫生条件要按食品加工的标准来建,专门加工月儿曾经提过的各类醋和挂面。
  现在的门面以后就做商店,以销售醋和挂面为主,也销售其它的日常用品。店嘛,就先由大嫂来看着。以后雇个老实可靠的人来看店。
  陈大哥的加工厂位置离乡里不远,进县城的人都路过这里。来来往往的人和车很多,在这里设店比较方便山里和塬上的人买东西,生意应该会很好。
  
  陈大哥笑着说:“妹子,我这下把全部家底都押在这里了,你可得帮我好好把本收回呀。”
  月儿郑重点头:“大哥,你放心,我以后上大学的钱也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把加工厂好好办起来。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县城,走进省城。大哥,我要上学,时间不多,监督厂子扩建和去省城找路子的事情就拜托你了。”
  
  陈大哥说:“你好好念你的书,一个礼拜来一次就可以了。监工的活我自己看着就可以了。我已经和省城一家副食公司的经理说好了,他以后就用咱们的醋和挂面。我呀,有空后还想去省城在找找其他客户,争取多找些买家。”
  
  月儿放心了。这件事目前看来进行的很顺利。不过,月儿觉得她应该尽快想办法给厂子设计出一套广告方案来。虽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只有更好的宣传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产品,了解他们的产品。
  
  出了陈大哥的陈醋作坊,月儿心里因为有了新的奋斗目标而振奋不已。她脚步轻快地走向大爹的家。
  
  那天她离开大爹家时,豆芽的价格还没稳定下来。不过,已经过了这么几天,价格应该平稳了吧,这件事毕竟是她挑头的,她想看看姐妹们做的怎么样,这个生意是不是值得做下去。
  
  大爹家的大门敞开着,从门外面就可以看见院子里面几只鸡正悠闲地溜达着。月儿进去后,发现拖拉机没在院子里停着。
  
  大爹不在家。大妈见到月儿很亲热,拉着她说长道短的。
  月儿问:“大妈,家里还有谁在?如烟姐和如柳姐呢,豆芽现在还卖着没有?”
  
  大妈叹了口气,说:“豆芽自然还在卖,不过你如烟姐日子过的艰辛啊。她……”
  正说着话,有人进了屋子,打断了大妈的长吁短叹。
  
  那人见到月儿惊喜地一拍巴掌:“哎呀,月儿,你好容易来了,我们想死你了!”正是朝英。
  
  大妈起身要去给月儿准备午饭,月儿忙拦着,她一会还要去县里,来不及吃饭。大妈脸微沉:“你这女子,来趟家,连饭都不吃,急急火火地想去干啥?下午她们卖完豆芽就都回来了,你不就看到她们了么?”
  
  月儿不敢多说什么,朝英一吐舌头,朝大妈撒娇地说:“妗子(舅妈),你快去做饭吧,我要和月儿说悄悄话呢。”
  大妈戳了朝英的脑门一下,笑着走了。
  
  房子里有点冷,朝英拉着月儿就往热炕上爬,月儿说:“别急,我想看看咱们的豆芽。”
  朝英笑:“看啥看,还就你走的时候那个样子。我们现在也不敢多发,如今卖豆芽的人多了起来。发多了,就卖不掉了。”
  
  月儿惊讶地问:“这么说,现在市场上不止咱一家卖豆芽?”
  朝英点头:“嗯,芹菜大潮过去后,市场上的蔬菜价格基本稳定。我们还来不及高兴,就忽然冒出好多卖豆芽的。至少有四家,现在豆芽价格被压得很低。”
  
  月儿叹口气,她早已想到以后竞争会很激烈。只是不大的市场有四、五家卖豆芽的,这生意可难做下去了。
  她问:“你今天怎么没去市场?你们现在还沿街卖豆芽吗?”
  朝英摇头:“琴子姐昨天就被家里人叫回去了。大姨夫说她都快出嫁的姑娘了,还总在人堆里混,丢人现眼的,怕将来婆家嫌弃她。琴子姐本来不肯回,可是大姨亲自来扯她,她没办法只好回去了。现在卖豆芽的就我们三个,人少就在市场里卖。我今天早起拉肚子,没和她们一道去。”
  
  月儿想起总是一脸忧悒的琴子,不禁又叹口气。
  
  朝英说:“你还不知道,你走后的第二天,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可把我们气坏了。”
  月儿忙问:“什么大事,快说。”
  
  朝英却故意要吊月儿的胃口,喝了口水,说:“着什么急。反正那事已经过去了。”
  月儿气的直朝她胳肢窝挠过去:“快说,成心急我呀。”
  
  朝英笑得咯咯的,讨饶地说:“我这就说,这就说。其实没什么多大的事,就是我们几个没经过,吓着了。”
  
  她慢慢将事情原委细细道来。
  
  那天早上她们几个还是和往常一样去市场卖豆芽,如烟和朝英在市场里卖,如柳和琴子去街上卖。
  
  蔬菜价格还是那么低,市场里所有卖菜的都有些没精打采。这里属卖芹菜的最惨。
  小山一样的芹菜堆在市场里,绿叶变成了黄叶,散着丝丝缕缕的白气,慢慢腐烂。芹菜贩子象叫花子一样,扯着嗓子哭咧咧地喊:“一元钱一堆,行行好,买一堆吧。”
  
  她们既同情芹菜贩子,又恼恨他们扰乱了市场价,深感现在做生意困难,觉得原先说的靠卖豆芽发家致富似乎有些遥远。又不敢掉以轻心,只好卖力叫嚷着:“豆芽啦,新鲜的豆芽啦。”
  
  直到下午,她们还剩一小筐没有卖出去。两个人正愁眉苦脸地看着那些豆芽发愁,就见如柳慌慌张张地挑着豆芽筐跑向她们。
  
  她们还没来得及问什么,她身后紧跟着的一个男人就气势汹汹地推开了她,冲到她们的摊子前,不由分说,兜头给了如烟姐一巴掌,如烟姐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再看脸上,两条黑血立刻就象虫一样从鼻孔里爬出来。那男人本来还想继续打如烟姐,被如柳扑过来护住了。那男人就恶狠狠地把她们的筐子全部踢翻,豆芽也被他大脚踩得稀巴烂。
  
  周围买菜的卖菜的跟看戏似地围着她们看热闹,如烟姐一声不吭。
  那男人搞完破坏后,怒气冲冲地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