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重生之山月儿_ [16]
目前,梨子长得还不够大,核桃也没完全成熟。但是,估计十?一过后就是收获季节了。可是这些树能收获多少果子呢?如果没有别人家的果子,就靠自家的这十几棵果树,其实赚不了多少钱。
唉,要是能承包一个果园就好了,想种啥就种啥,想种多少就种多少。只是,似乎没听说山里有成片的果园啊。
难道要开垦出一个果园来?这件事对目前的月儿来说,难度很大啊。
算了,目前还是先学习,这个就做为将来的发展目标吧。
国庆节学校放了三天假。月儿在这个举国同庆的节日里过的忙碌而充实。
她从毛纺厂借了辆客货车和一台磅秤,和父亲、弟弟在陈二哥(即陈大哥的本家兄弟)的帮忙下,就在离山路最近的公路边收购起乡亲们的苹果和梨。价钱普遍比去年的收购价每斤上调一毛五分,钞票现付,不打白条。
核桃她已经和父亲说好,过两天打下来后,全让乡亲们送到自己家去,价钱按比去年每斤高出两毛钱来收。因为这个她还要处理后才能送往毛纺厂。
过完称后,一些磕了碰了的果子都被月儿仔细地拣到一边的旧筐里,准备送往毛纺厂的各保个儿都是水灵光滑的。
乡亲们很满意,今年不但果子的收购价格比去年高,而且老山家的大女子收起果子来,没有收购站的人那么爱挑刺儿,还是当场付钱。那些有伤疤的果子如果是收购站的人是绝不会要的,可这女子明明挑出一些表相不好的果子来,却依然按好果子收了,真是好孩子啊,一点没有生意人的奸猾,心实诚着哩。唉,真羡慕人家,咋养出这么个聪明能干的好女子呢。
陈二哥很满意。山月儿这姑娘做事很让人称心。她准备送往毛纺厂的果子都是用新编的藤草筐装的。精心挑选后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梨子,都装进还泛着草青的筐,看起来干净漂亮。每层果子之间还垫着树叶,以防碰伤,真是细心。即使卖往毛纺厂的价格比她的收购价高出五毛来,也是值得的。
再说,现在的陈二哥心可是偏向于月儿这边的,他呀,早被月儿“收买”了。
原因很简单。陈二哥宝贝儿子今年上二年级,这孩子极为贪玩,不爱学习,上课调皮捣蛋,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总被老师要求请家长。陈二哥为此头痛的要命,打得太狠吧,舍不得,不打吧,这孩子实在不成器,谁的话都不听,简直无法无天。
话说这孩子的事,让他愁的都快要华发早生了。
月儿知道后,主动找到了那个小调皮蛋。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竟成了好朋友,小男孩很听月儿的话,开始收敛顽劣之心,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了上来,连老师都连连称奇。而月儿只要有空就和小男孩避开大人说话。
陈二哥感激的不得了,觉得月儿简直是帮了他天大的忙。
因此,当月儿请他帮忙时,他热心的倾情相助。不但借出了行政科专门拉菜的客货车和磅秤,还亲自开着车过来帮月儿过秤,记账。
总之,现在的陈二哥被月儿是彻底拉拢过来了。
父亲很满意,自己的大女子如今和从前完全是判若两人。
从前那女子一天到晚就知道低头看书,家里的活儿说一句才动一下手,和人很少搭腔。家里来人也不知道端茶送水地问候寒暄,就会躲起来。
很多亲戚背地里都说自己:要嫁出去的姑娘了,迟早都是人家的媳妇,怎么还花钱让她读书。再说这女娃娃是越读书越心野,将来万一不但帮不上家里的忙,反而做出什么有伤体面的事情来就后悔莫及了。
他动摇过,怀疑过。因此,当孩子想接着上高中时,他坚决反对:念上几年书,能识字就行了,上什么高中?将来若是考上大学,家里又没钱供你上,若是考不上,那不是浪费了三年粮食和钱吗?
那女子也倔,一不哭二不闹,闷声不响地回了窑洞,第二天趁着家里没人,就喝了农药。
唉,若不是秀儿那女子发现的早,怕是自己就白养大了这个娃娃吧。
好在亲家深明大义,送来钱资助孩子继续念书,自己也没啥借口阻拦。
如今看来让这孩子念书实在是明智之举。瞧她现在变化多大!能说会道嘴巴甜,做事老练有分寸,就连青墨都被她带动的懂事多了,能帮家里挣钱,体恤父母,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傻小子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俨然一个大小伙子般地搬筐,和乡亲们拉话,间或帮姐姐看秤、记账。父亲很欣慰,这两娃娃很快就能帮自己支撑这个家庭了!
山月儿也很满意。乡亲们都很淳朴,送来的果子基本上都是完好无伤的,个别的伤痕应该是搬运过程中磕碰的。她和父亲商量过,要求大家送果子时用新编的藤草筐装,这种编筐用的藤草山上到处都有,比起竹子、柳条等材料易寻,编织快捷。这样的新筐装果子,看起来清新、美观,让人垂涎三尺。
而且她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个盟友——陈二哥。她所付出的只是给那孩子抽空讲一讲前世很喜爱的卡通片《名侦探柯南》。她和孩子约定好,如果他肯上课听讲好好学习,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好的话,她会至少每周讲一个柯南的侦破故事。
这个小男孩虽然调皮捣蛋,但却极为喜爱侦破故事,这也是她和孩子聊天时发现的。她想过,等柯南讲完了,她就接着讲《少年包青天》。估计等这两个故事讲完了,孩子就懂事知道学习了。
另外,从乡亲们手里收到零散的果子,一转手再卖给毛纺厂,中间的差价每斤能挣到五毛钱,这将近两千多斤的果子就能挣个一千多元钱,是笔不小的数目。
瞧,父亲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一家人的日子终于能稍微宽松些了。
国庆第三天,乡亲们的果子基本全收完了。月儿和家人一起处理乡亲们陆续送来的核桃。
月儿算过,一斤青皮核桃卖一元二毛钱,可去了青皮的新鲜核桃则卖到五、六元左右。虽说带皮和不带皮的重量不同,但中间的差价也不容小觑。当然如果是剥了皮的核桃仁,那价钱就更高,成倍的上涨。只是那属于精加工,买的人恐怕不多。
因此,她发动全家人踩皮、去皮、洗核桃。
一个个被洗干净的核桃晒在太阳底下,在月儿眼里那都是钱。说真的,这些核桃她自己都舍不得多吃。吃一个就少几毛钱呢。
看着被核桃皮染黑的手,她觉得心里和这日头一样,暖洋洋的。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贴之前使劲查找错误,但还是只有等文章贴出来了,才发现又有错误,所以我改之。请大家不要认为我是伪更,话说我也才听说还有伪更这个词。
学习•竞争(上)
“月儿,你看的什么书?”书店里,杨彩霞走了过来问道。
“哦,随便看看。”月儿把手中翻完的书放回书架上,说,“你挑好书啦?”
“嗯。你看。”杨彩霞把书递给月儿,月儿随意翻了翻,是一套言情系列小说,每本薄薄的,却要价十块多钱。便不以为然地说:“又全是言情小说啊?”
这丫头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全用来买言情小说了,每天沉迷在那些缠绵悱恻、肝肠寸断的爱情小说里无法自拔。
杨彩霞有点不好意思:“没办法,我喜欢看啊。”
月儿大略翻了下内容后说:“象这类小说租着看就可以了,何必花钱买呢?要买言情书也应该买些值得买的。”
“咱们县的租书店你还不了解,那些书被人翻的又脏又烂的,谁有心看?你倒说说,哪些是值得买的?”杨彩霞珍惜地把书拿好,准备去交钱。
“象古灵啊,于晴啊,席绢啊,楼雨晴的书就值得买,她们的小说看起来不会腻味,感情描写细腻,写作水平好。而且要买也买那种简装合订本,价钱便宜,看起来过瘾。就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哦,你知道的这么多,是不是看过那些书?”杨彩霞笑嘻嘻地说。
“那当然了,想当年,我也是看那些书成长起来的。”月儿脱口而出,随后警觉地看了眼彩霞。好在她正忙着交钱,顾不上反驳她的话。
月儿长舒一口气,居然说露了嘴。
不过,当年十五、六岁的她的确是看着台湾言情小说成长起来的。直至后来,她才开始看其他类的小说。
看着彩霞美滋滋地抱着书,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她又开玩笑似地说:“哎,彩霞小美女,言情小说可以看,但千万别这么早就谈情说爱啊。”
杨彩霞不好意思地推她一下:“胡说什么,你才想谈情说爱呢。”
月儿不怀好意地说:“真的吗?没喜欢上哪个男生?”
杨彩霞羞的脸有点红,扭过身说:“不理你了。”
月儿看她不自在,嘿嘿笑着,故意要看她红彤彤的脸,气得杨彩霞拿书拍她。
两人笑闹着往前走。路边是一些店铺,两个人都没心思进去。
走过一家声音嘈杂的游戏厅时,一个人忽然从里面走出来,与她们差点撞上。
双方都各退一步,抬头看向对方。
待看清面前的人,月儿便想扭身就走,实际上她已经装没看着似的继续往前走了。
可杨彩霞喊住了她:“等等我,月儿。这不是孙俊卿吗?你也进游戏厅啊?”
月儿暗自撇了下嘴:“那人一看就是喜欢吃喝玩乐的,他不进游戏厅才是怪事。”
杨彩霞还在喊她:“别走啊,月儿,等我一下。”已经走出好几步的月儿只好无奈回头。
“快点跟上,回去好抓紧时间复习。下周就期中考试了。”她站原地等彩霞跟上来,可那傻丫头正磨磨叽叽和孙俊卿说着话,根本没有离开的意思。
她暗叹一口气,这丫头见着帅哥就迈不开步子,纯粹是花痴。
实际上跟那个狂傲的家伙有什么话好说的。瞧他说话时的那模样儿,下巴颏都快要扬到天上去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牛的。
月儿随意看着路上来往的行人,不耐烦地站那儿等着,一心等彩霞和孙俊卿打完招呼后就一起走。
没想到的是,那两人竟边走边说的,很快就走到她面前。
她略皱了下眉毛,见那两人都微笑着看她,彩霞是有些羞涩的笑,孙俊卿则是戏谑地笑着。
她没说话,带头朝前走。心里打定主意,绝不和这家伙多说话,以免被他气着。
“哎,杨彩霞,让我看看,你都买了些什么书?”
“嗯,随便看的,全是小说,只适合我们女孩子看,你就别看了吧。”月儿似乎
唉,要是能承包一个果园就好了,想种啥就种啥,想种多少就种多少。只是,似乎没听说山里有成片的果园啊。
难道要开垦出一个果园来?这件事对目前的月儿来说,难度很大啊。
算了,目前还是先学习,这个就做为将来的发展目标吧。
国庆节学校放了三天假。月儿在这个举国同庆的节日里过的忙碌而充实。
她从毛纺厂借了辆客货车和一台磅秤,和父亲、弟弟在陈二哥(即陈大哥的本家兄弟)的帮忙下,就在离山路最近的公路边收购起乡亲们的苹果和梨。价钱普遍比去年的收购价每斤上调一毛五分,钞票现付,不打白条。
核桃她已经和父亲说好,过两天打下来后,全让乡亲们送到自己家去,价钱按比去年每斤高出两毛钱来收。因为这个她还要处理后才能送往毛纺厂。
过完称后,一些磕了碰了的果子都被月儿仔细地拣到一边的旧筐里,准备送往毛纺厂的各保个儿都是水灵光滑的。
乡亲们很满意,今年不但果子的收购价格比去年高,而且老山家的大女子收起果子来,没有收购站的人那么爱挑刺儿,还是当场付钱。那些有伤疤的果子如果是收购站的人是绝不会要的,可这女子明明挑出一些表相不好的果子来,却依然按好果子收了,真是好孩子啊,一点没有生意人的奸猾,心实诚着哩。唉,真羡慕人家,咋养出这么个聪明能干的好女子呢。
陈二哥很满意。山月儿这姑娘做事很让人称心。她准备送往毛纺厂的果子都是用新编的藤草筐装的。精心挑选后红艳艳的苹果,黄橙橙的梨子,都装进还泛着草青的筐,看起来干净漂亮。每层果子之间还垫着树叶,以防碰伤,真是细心。即使卖往毛纺厂的价格比她的收购价高出五毛来,也是值得的。
再说,现在的陈二哥心可是偏向于月儿这边的,他呀,早被月儿“收买”了。
原因很简单。陈二哥宝贝儿子今年上二年级,这孩子极为贪玩,不爱学习,上课调皮捣蛋,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总被老师要求请家长。陈二哥为此头痛的要命,打得太狠吧,舍不得,不打吧,这孩子实在不成器,谁的话都不听,简直无法无天。
话说这孩子的事,让他愁的都快要华发早生了。
月儿知道后,主动找到了那个小调皮蛋。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和一个十五岁的少女竟成了好朋友,小男孩很听月儿的话,开始收敛顽劣之心,主动学习,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了上来,连老师都连连称奇。而月儿只要有空就和小男孩避开大人说话。
陈二哥感激的不得了,觉得月儿简直是帮了他天大的忙。
因此,当月儿请他帮忙时,他热心的倾情相助。不但借出了行政科专门拉菜的客货车和磅秤,还亲自开着车过来帮月儿过秤,记账。
总之,现在的陈二哥被月儿是彻底拉拢过来了。
父亲很满意,自己的大女子如今和从前完全是判若两人。
从前那女子一天到晚就知道低头看书,家里的活儿说一句才动一下手,和人很少搭腔。家里来人也不知道端茶送水地问候寒暄,就会躲起来。
很多亲戚背地里都说自己:要嫁出去的姑娘了,迟早都是人家的媳妇,怎么还花钱让她读书。再说这女娃娃是越读书越心野,将来万一不但帮不上家里的忙,反而做出什么有伤体面的事情来就后悔莫及了。
他动摇过,怀疑过。因此,当孩子想接着上高中时,他坚决反对:念上几年书,能识字就行了,上什么高中?将来若是考上大学,家里又没钱供你上,若是考不上,那不是浪费了三年粮食和钱吗?
那女子也倔,一不哭二不闹,闷声不响地回了窑洞,第二天趁着家里没人,就喝了农药。
唉,若不是秀儿那女子发现的早,怕是自己就白养大了这个娃娃吧。
好在亲家深明大义,送来钱资助孩子继续念书,自己也没啥借口阻拦。
如今看来让这孩子念书实在是明智之举。瞧她现在变化多大!能说会道嘴巴甜,做事老练有分寸,就连青墨都被她带动的懂事多了,能帮家里挣钱,体恤父母,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懵懂无知的傻小子了。
看着自己的儿子俨然一个大小伙子般地搬筐,和乡亲们拉话,间或帮姐姐看秤、记账。父亲很欣慰,这两娃娃很快就能帮自己支撑这个家庭了!
山月儿也很满意。乡亲们都很淳朴,送来的果子基本上都是完好无伤的,个别的伤痕应该是搬运过程中磕碰的。她和父亲商量过,要求大家送果子时用新编的藤草筐装,这种编筐用的藤草山上到处都有,比起竹子、柳条等材料易寻,编织快捷。这样的新筐装果子,看起来清新、美观,让人垂涎三尺。
而且她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一个盟友——陈二哥。她所付出的只是给那孩子抽空讲一讲前世很喜爱的卡通片《名侦探柯南》。她和孩子约定好,如果他肯上课听讲好好学习,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各门功课考试成绩好的话,她会至少每周讲一个柯南的侦破故事。
这个小男孩虽然调皮捣蛋,但却极为喜爱侦破故事,这也是她和孩子聊天时发现的。她想过,等柯南讲完了,她就接着讲《少年包青天》。估计等这两个故事讲完了,孩子就懂事知道学习了。
另外,从乡亲们手里收到零散的果子,一转手再卖给毛纺厂,中间的差价每斤能挣到五毛钱,这将近两千多斤的果子就能挣个一千多元钱,是笔不小的数目。
瞧,父亲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一家人的日子终于能稍微宽松些了。
国庆第三天,乡亲们的果子基本全收完了。月儿和家人一起处理乡亲们陆续送来的核桃。
月儿算过,一斤青皮核桃卖一元二毛钱,可去了青皮的新鲜核桃则卖到五、六元左右。虽说带皮和不带皮的重量不同,但中间的差价也不容小觑。当然如果是剥了皮的核桃仁,那价钱就更高,成倍的上涨。只是那属于精加工,买的人恐怕不多。
因此,她发动全家人踩皮、去皮、洗核桃。
一个个被洗干净的核桃晒在太阳底下,在月儿眼里那都是钱。说真的,这些核桃她自己都舍不得多吃。吃一个就少几毛钱呢。
看着被核桃皮染黑的手,她觉得心里和这日头一样,暖洋洋的。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贴之前使劲查找错误,但还是只有等文章贴出来了,才发现又有错误,所以我改之。请大家不要认为我是伪更,话说我也才听说还有伪更这个词。
学习•竞争(上)
“月儿,你看的什么书?”书店里,杨彩霞走了过来问道。
“哦,随便看看。”月儿把手中翻完的书放回书架上,说,“你挑好书啦?”
“嗯。你看。”杨彩霞把书递给月儿,月儿随意翻了翻,是一套言情系列小说,每本薄薄的,却要价十块多钱。便不以为然地说:“又全是言情小说啊?”
这丫头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全用来买言情小说了,每天沉迷在那些缠绵悱恻、肝肠寸断的爱情小说里无法自拔。
杨彩霞有点不好意思:“没办法,我喜欢看啊。”
月儿大略翻了下内容后说:“象这类小说租着看就可以了,何必花钱买呢?要买言情书也应该买些值得买的。”
“咱们县的租书店你还不了解,那些书被人翻的又脏又烂的,谁有心看?你倒说说,哪些是值得买的?”杨彩霞珍惜地把书拿好,准备去交钱。
“象古灵啊,于晴啊,席绢啊,楼雨晴的书就值得买,她们的小说看起来不会腻味,感情描写细腻,写作水平好。而且要买也买那种简装合订本,价钱便宜,看起来过瘾。就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哦,你知道的这么多,是不是看过那些书?”杨彩霞笑嘻嘻地说。
“那当然了,想当年,我也是看那些书成长起来的。”月儿脱口而出,随后警觉地看了眼彩霞。好在她正忙着交钱,顾不上反驳她的话。
月儿长舒一口气,居然说露了嘴。
不过,当年十五、六岁的她的确是看着台湾言情小说成长起来的。直至后来,她才开始看其他类的小说。
看着彩霞美滋滋地抱着书,一副心满意足的表情,她又开玩笑似地说:“哎,彩霞小美女,言情小说可以看,但千万别这么早就谈情说爱啊。”
杨彩霞不好意思地推她一下:“胡说什么,你才想谈情说爱呢。”
月儿不怀好意地说:“真的吗?没喜欢上哪个男生?”
杨彩霞羞的脸有点红,扭过身说:“不理你了。”
月儿看她不自在,嘿嘿笑着,故意要看她红彤彤的脸,气得杨彩霞拿书拍她。
两人笑闹着往前走。路边是一些店铺,两个人都没心思进去。
走过一家声音嘈杂的游戏厅时,一个人忽然从里面走出来,与她们差点撞上。
双方都各退一步,抬头看向对方。
待看清面前的人,月儿便想扭身就走,实际上她已经装没看着似的继续往前走了。
可杨彩霞喊住了她:“等等我,月儿。这不是孙俊卿吗?你也进游戏厅啊?”
月儿暗自撇了下嘴:“那人一看就是喜欢吃喝玩乐的,他不进游戏厅才是怪事。”
杨彩霞还在喊她:“别走啊,月儿,等我一下。”已经走出好几步的月儿只好无奈回头。
“快点跟上,回去好抓紧时间复习。下周就期中考试了。”她站原地等彩霞跟上来,可那傻丫头正磨磨叽叽和孙俊卿说着话,根本没有离开的意思。
她暗叹一口气,这丫头见着帅哥就迈不开步子,纯粹是花痴。
实际上跟那个狂傲的家伙有什么话好说的。瞧他说话时的那模样儿,下巴颏都快要扬到天上去了,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牛的。
月儿随意看着路上来往的行人,不耐烦地站那儿等着,一心等彩霞和孙俊卿打完招呼后就一起走。
没想到的是,那两人竟边走边说的,很快就走到她面前。
她略皱了下眉毛,见那两人都微笑着看她,彩霞是有些羞涩的笑,孙俊卿则是戏谑地笑着。
她没说话,带头朝前走。心里打定主意,绝不和这家伙多说话,以免被他气着。
“哎,杨彩霞,让我看看,你都买了些什么书?”
“嗯,随便看的,全是小说,只适合我们女孩子看,你就别看了吧。”月儿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