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跃文《梅次故事》 [15]
。范东阳听着很是满意,说:' 好啊,俗话说得好,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支书、村干部,代表党和政府形象啊。实践证
明,你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可行,效果很好。看着你们这成片成片的枣林,
我对农村工作充满信心。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啊!我建议,梅次地委和马山县委
要进一步总结这里的经验,一定要突出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建设这个主题。' 朱怀
镜马上表态,说:' 我们一定组织专门班子,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经验总
结好。像杏林村这样的典型,马山县还有很多,这个村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范东阳问:' 明吾同志,像杏林村这样的枣子村还有多少?' 余明吾说:' 马
山县总共三十五个乡,东边这九个乡,户户栽枣树,村村是枣林。' ' 这九
个乡,枣子已成了重要经济支柱。' 尹正东补充道。
范东阳听罢,眼睛放光,抚掌道:' 好啊,好啊!我说呀,怀镜看你们同不
同意我的观点,这个我说呀,马山经验,要突出枣子开发,这应该说是加强基层
组织建设的成果嘛。我看思路越来越明朗了。怀镜同志,永杰同志,明吾同志,
正东同志,你们要好好总结啊!' 一行人走起来看似阵容随意,其实自有规矩。
范东阳的右手是朱怀镜,左手是韩永杰。余明吾和尹正东随后,也是一左一
右。
尹正东也许性子太急,走着走着,就会走到前面去,凑在范东阳面前说几句。
他马上又会发现自己不对劲了,忙退了回来。可过不了多久,他忍不住又走到前
面去了。
望着尹正东串前串后,朱怀镜总在回忆,不知在哪里见过他,或是他像某位
熟人。范东阳突然萌发了新灵感,' 对了,我有个想法。典型越具体越好。我建
议你们就抓住这个村,把它的经验总结透。这个这个叫杏林村吧?我看改个村名
吧,就叫枣林村。' 树先进典型似乎有个规矩,就是总树基层的好人好事。下级
同上级的关系,近乎于橡皮泥同手的关系。橡皮泥你想捏什么就是什么,越是基
层,越是好捏。
改村名可是个大事啊!朱怀镜带头鼓掌,说:' 范部长,我用老百姓的话说,
全村人托你洪福啊!你能不能为这个新生的枣林村题个词?
' 范东阳欣然答应了。村支书便拿出宣纸,往桌上一铺,请范东阳题词。
村支书三十多岁,刚下车时,余明吾介绍过他,大家听得不太清楚,不知他
姓甚名谁了。毛笔是新的,半天润不开。朱怀镜急出了汗,就望望余明吾,怪他
工作做得不细致。余明吾便望望随来的县委办主任。县委办主任没谁可望了,就
红着脸,手不停地抓着头发。范东阳却是不急不慌,将笔浸在墨水里,轻轻地晃
着。
他的脸相总是微笑着的,村干部们看着很亲切。毛笔终于化开了,范东阳先
在旁边报纸上试试笔,再挥毫题道:学习枣林经验,加强组织建设。范东阳题。
某年某月某日。
大家齐声鼓掌。朱怀镜说:' 好书法。范部长,我不懂书法,看还能看个大
概。你的字师法瘦金体,却又稍略丰润些。我们不懂书法的人,只知道字好不好
看。范部长的字就是漂亮。' 范东阳接过毛巾,揩着手,摇摇头,笑着。他摇头
是谦虚,笑是高兴。看来朱怀镜说中了。临上车,范东阳突然回头说:' 怀镜,
你坐我车吧。' 朱怀镜便上了范东阳的车。
一时找不着话,朱怀镜只好说:' 范部长书法真好。别说,这也是领导形象
哩。毛泽东同志,大家就不得不佩服,文韬武略,盖世无双。
' 范东阳笑道:' 怀镜说到哪里去了,我怎么敢同他老人家相提并论?
他老人家啊,你有时候还不得不相信他是神哩!' ' 是啊。' 朱怀镜说。
望着车窗外茂密的枣林,范东阳忍不住啧啧感叹,' 王维那首诗,用在这里
真是太贴切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
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描写的,就是一幅画啊。' '
是啊,王维本来就是个画家,他的诗就真的是诗情画意了。' 朱怀镜说得像个行
家,心里却很虚,生怕范东阳的秘书听出破绽。秘书坐在前面,不多说话。组织
部长的秘书就该如此,看上去像个聋子,不注意领导同志们的谈话。
' 好漂亮的乡村景色,真叫人流连忘返。我退休以后,就选这种乡村住下来,
没事写写生,多好。' 范东阳感叹道。
朱怀镜说:' 范部长,我很想要你幅字,或是画,只是开不了口。
' 范东阳笑了,说:' 你这不开口了?好吧,改天有空再说吧。' 朱怀镜忙
道了谢。范东阳又问他都读些什么书。朱怀镜说:' 我读书读得很庞杂。' 便随
意列举了几本书,有的是读过的,有的并不曾读过。
范东阳便笑道:' 你说的读得杂,其实就是博览群书啊。' 朱怀镜忙摇头笑
道:' 怎么敢在范部长面前谈读书呢?' 范东阳却用一种感慨的语气说道:' 怀
镜是个读书人。' 朱怀镜谦虚道:' 哪里啊。' 他琢磨范东阳的感觉,像个博士
生导师。范东阳的谈兴更浓了,总离不开读书。
朱怀镜书倒读过些,却是个不求甚解的人,他的过人之处是记性好,耳闻目
睹的事,不轻易望记。范东阳提到的书,他多能附和几句。范东阳像是找到了知
音,演说状态甚佳。
紧接着视察了三个村子,却是一个比一个好。范东阳显然后悔了,不该早早
的就把先进典型定了下来。可说过的话是不能随便收回来的,就只好兴高采烈,
一路说好好好。余明吾看出朱怀镜有怪他的意思,就私下解释说:' 我们有意让
视察的典型现场一个比一个好,就是想收到一个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的效果。没
想到范部长会这么高兴,下车就标态了。' 尹正东插嘴说:' 杏林村本也不错…
…' 没等他说完,朱怀镜轻声说道:' 别说了,算了吧。' 朱怀镜陪同范东
阳一天半,形影不离。
范东阳离开时,朱怀镜坚持要送他到边界处。范东阳再三说:' 怀镜哪,好
好总结你们的经验。我们荆都的重头是工业,过去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花的气力不
多。其实,农村有很多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的东西啊。
怀镜不错!' 范东阳本是谈工作,却突然冒出句' 怀镜不错' 来,手法上像
蒙太奇。范东阳是含蓄的,这四个字的意思就非常丰富了。
望着范东阳的轿车绝尘而去,朱怀镜上了自己的车。刚开动,又叫司机停下
来。余明吾同尹正东从车里钻出来,看朱怀镜有什么指示。朱怀镜招招手,叫余
明吾到他车里来。尹正东就站在那里嘿嘿笑。
余明吾上车就作检讨,' 对不起朱书记,我们没有安排好。' 朱怀镜说:'
也没什么,还算不错。不过接待无小事,要事事细致。当年周总理为什么经常亲
自过问外交接待问题?重要嘛。' ' 是是。' 朱怀镜说:' 马山经验,当然主要
是枣林经验,要好好总结。我意思是地县两级组成联合调研班子,集中时间搞一
段。我回去向缪明同志汇报这个想法。' ' 行行,我们按朱书记意见办。' 余明
吾说着又笑了笑,' 范部长一句话,就把一个村的名字改了。朱书记,这里还有
个法律问题。' 朱怀镜说:' 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向民政部门报批一下就是了。
范部长说改个地名,你能说不改?我跟你说老余,范部长这次对你们用警车
开道很不感冒,提出了批评。我替你圆了场。范部长很注意形象的。' 余明吾说
:' 朱书记,你别怪我说直话。他要是真到了必须得用警车开道的级别,你不用
警车,他照样会不高兴。他是怕太张扬了,影响他日后进常委吧。' 朱怀镜严肃
起来,' 明吾你越说越不像话了。' 余明吾红着脸,憨憨地笑。在领导面前适当
说些出格的话也无妨的。领导会认为你有性格,而且信任他。朱怀镜不在马山再
作停留,当天下午就回到了地委机关。余明吾同尹正东自然送他到县界,握手再
三而别。
朱怀镜同尹正东握别时,随口说道:' 正东像我的一位朋友。' 尹正东将朱
怀镜的手握得更紧了,使劲摇着说:' 这是我正东的荣幸。'
第八章
朱怀镜同袁之峰一道,去几个重点国有企业转了一圈回来,见手边没什么当
紧事了,专门向缪明请了假,说回荆都去一趟,动员夫人调过来。他不能不回荆
都去,好歹得同香妹说出个结果。这些日子,每到夜晚,儿子的眼睛总在他的床
前闪来闪去,鬼火似的。而香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给他,死活都说要离婚。
可是为着儿子,他说什么也不愿离婚了。儿子下半年就要上中学了,他打算
让儿子到梅次来上学。让儿子呆在身边,他心里会踏实些。误了儿子,他会终身
不安的。
缪明很高兴,同意朱怀镜马上回荆都去住上几天,还开玩笑说,不把夫人磨
动就不许回来。现在很多从市里下去的领导干部,都没有带上夫人,被称作飞鸽
牌干部,迟早要飞的。所以凡带上夫人一块走的,多少会落得些好口碑。
缪明握了朱怀镜的手,还拍拍他的肩膀,说:' 你负责回去说服老婆,我负
责在这几天内把你的住房安排好了。我同地委办早说过了,让他们把你的房子安
排好。他们见你夫人反正一时来不了,也就不太急吧。' 朱怀镜是上午到家
的,香妹上班没回来,儿子呆在屋里玩' 电游'.学校放暑假了。他开门进去的时
候,儿子回过头来,样子说不上是惊恐还是惊喜,嘴巴动了一下,好像没发出声
音。他愿意相信儿子喊了爸爸,只是自己没听清。他放下公文包,站在儿子背后,
问儿子好不好玩。
他想让儿子知道,爸爸对' 电游' 也很感兴趣。心里却感到可笑,自己还得
在儿子面前逢迎。儿子并不在乎他站在背后,依旧只顾自己玩。他偷偷望着儿子
的头顶,见儿子理着短短的平头,头发紧巴巴地贴在头皮上,很没有生气。头发
还有些发枯,就像六月里晒蔫了的树叶。
凭他说什么,儿子总是心不在焉地嗯嗯啊啊。儿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支书、村干部,代表党和政府形象啊。实践证
明,你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可行,效果很好。看着你们这成片成片的枣林,
我对农村工作充满信心。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啊!我建议,梅次地委和马山县委
要进一步总结这里的经验,一定要突出组织建设促进经济建设这个主题。' 朱怀
镜马上表态,说:' 我们一定组织专门班子,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把经验总
结好。像杏林村这样的典型,马山县还有很多,这个村是比较突出的代表。'
范东阳问:' 明吾同志,像杏林村这样的枣子村还有多少?' 余明吾说:' 马
山县总共三十五个乡,东边这九个乡,户户栽枣树,村村是枣林。' ' 这九
个乡,枣子已成了重要经济支柱。' 尹正东补充道。
范东阳听罢,眼睛放光,抚掌道:' 好啊,好啊!我说呀,怀镜看你们同不
同意我的观点,这个我说呀,马山经验,要突出枣子开发,这应该说是加强基层
组织建设的成果嘛。我看思路越来越明朗了。怀镜同志,永杰同志,明吾同志,
正东同志,你们要好好总结啊!' 一行人走起来看似阵容随意,其实自有规矩。
范东阳的右手是朱怀镜,左手是韩永杰。余明吾和尹正东随后,也是一左一
右。
尹正东也许性子太急,走着走着,就会走到前面去,凑在范东阳面前说几句。
他马上又会发现自己不对劲了,忙退了回来。可过不了多久,他忍不住又走到前
面去了。
望着尹正东串前串后,朱怀镜总在回忆,不知在哪里见过他,或是他像某位
熟人。范东阳突然萌发了新灵感,' 对了,我有个想法。典型越具体越好。我建
议你们就抓住这个村,把它的经验总结透。这个这个叫杏林村吧?我看改个村名
吧,就叫枣林村。' 树先进典型似乎有个规矩,就是总树基层的好人好事。下级
同上级的关系,近乎于橡皮泥同手的关系。橡皮泥你想捏什么就是什么,越是基
层,越是好捏。
改村名可是个大事啊!朱怀镜带头鼓掌,说:' 范部长,我用老百姓的话说,
全村人托你洪福啊!你能不能为这个新生的枣林村题个词?
' 范东阳欣然答应了。村支书便拿出宣纸,往桌上一铺,请范东阳题词。
村支书三十多岁,刚下车时,余明吾介绍过他,大家听得不太清楚,不知他
姓甚名谁了。毛笔是新的,半天润不开。朱怀镜急出了汗,就望望余明吾,怪他
工作做得不细致。余明吾便望望随来的县委办主任。县委办主任没谁可望了,就
红着脸,手不停地抓着头发。范东阳却是不急不慌,将笔浸在墨水里,轻轻地晃
着。
他的脸相总是微笑着的,村干部们看着很亲切。毛笔终于化开了,范东阳先
在旁边报纸上试试笔,再挥毫题道:学习枣林经验,加强组织建设。范东阳题。
某年某月某日。
大家齐声鼓掌。朱怀镜说:' 好书法。范部长,我不懂书法,看还能看个大
概。你的字师法瘦金体,却又稍略丰润些。我们不懂书法的人,只知道字好不好
看。范部长的字就是漂亮。' 范东阳接过毛巾,揩着手,摇摇头,笑着。他摇头
是谦虚,笑是高兴。看来朱怀镜说中了。临上车,范东阳突然回头说:' 怀镜,
你坐我车吧。' 朱怀镜便上了范东阳的车。
一时找不着话,朱怀镜只好说:' 范部长书法真好。别说,这也是领导形象
哩。毛泽东同志,大家就不得不佩服,文韬武略,盖世无双。
' 范东阳笑道:' 怀镜说到哪里去了,我怎么敢同他老人家相提并论?
他老人家啊,你有时候还不得不相信他是神哩!' ' 是啊。' 朱怀镜说。
望着车窗外茂密的枣林,范东阳忍不住啧啧感叹,' 王维那首诗,用在这里
真是太贴切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
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人描写的,就是一幅画啊。' '
是啊,王维本来就是个画家,他的诗就真的是诗情画意了。' 朱怀镜说得像个行
家,心里却很虚,生怕范东阳的秘书听出破绽。秘书坐在前面,不多说话。组织
部长的秘书就该如此,看上去像个聋子,不注意领导同志们的谈话。
' 好漂亮的乡村景色,真叫人流连忘返。我退休以后,就选这种乡村住下来,
没事写写生,多好。' 范东阳感叹道。
朱怀镜说:' 范部长,我很想要你幅字,或是画,只是开不了口。
' 范东阳笑了,说:' 你这不开口了?好吧,改天有空再说吧。' 朱怀镜忙
道了谢。范东阳又问他都读些什么书。朱怀镜说:' 我读书读得很庞杂。' 便随
意列举了几本书,有的是读过的,有的并不曾读过。
范东阳便笑道:' 你说的读得杂,其实就是博览群书啊。' 朱怀镜忙摇头笑
道:' 怎么敢在范部长面前谈读书呢?' 范东阳却用一种感慨的语气说道:' 怀
镜是个读书人。' 朱怀镜谦虚道:' 哪里啊。' 他琢磨范东阳的感觉,像个博士
生导师。范东阳的谈兴更浓了,总离不开读书。
朱怀镜书倒读过些,却是个不求甚解的人,他的过人之处是记性好,耳闻目
睹的事,不轻易望记。范东阳提到的书,他多能附和几句。范东阳像是找到了知
音,演说状态甚佳。
紧接着视察了三个村子,却是一个比一个好。范东阳显然后悔了,不该早早
的就把先进典型定了下来。可说过的话是不能随便收回来的,就只好兴高采烈,
一路说好好好。余明吾看出朱怀镜有怪他的意思,就私下解释说:' 我们有意让
视察的典型现场一个比一个好,就是想收到一个层层递进,引人入胜的效果。没
想到范部长会这么高兴,下车就标态了。' 尹正东插嘴说:' 杏林村本也不错…
…' 没等他说完,朱怀镜轻声说道:' 别说了,算了吧。' 朱怀镜陪同范东
阳一天半,形影不离。
范东阳离开时,朱怀镜坚持要送他到边界处。范东阳再三说:' 怀镜哪,好
好总结你们的经验。我们荆都的重头是工业,过去对农业和农村工作花的气力不
多。其实,农村有很多值得大力宣传和推广的东西啊。
怀镜不错!' 范东阳本是谈工作,却突然冒出句' 怀镜不错' 来,手法上像
蒙太奇。范东阳是含蓄的,这四个字的意思就非常丰富了。
望着范东阳的轿车绝尘而去,朱怀镜上了自己的车。刚开动,又叫司机停下
来。余明吾同尹正东从车里钻出来,看朱怀镜有什么指示。朱怀镜招招手,叫余
明吾到他车里来。尹正东就站在那里嘿嘿笑。
余明吾上车就作检讨,' 对不起朱书记,我们没有安排好。' 朱怀镜说:'
也没什么,还算不错。不过接待无小事,要事事细致。当年周总理为什么经常亲
自过问外交接待问题?重要嘛。' ' 是是。' 朱怀镜说:' 马山经验,当然主要
是枣林经验,要好好总结。我意思是地县两级组成联合调研班子,集中时间搞一
段。我回去向缪明同志汇报这个想法。' ' 行行,我们按朱书记意见办。' 余明
吾说着又笑了笑,' 范部长一句话,就把一个村的名字改了。朱书记,这里还有
个法律问题。' 朱怀镜说:' 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向民政部门报批一下就是了。
范部长说改个地名,你能说不改?我跟你说老余,范部长这次对你们用警车
开道很不感冒,提出了批评。我替你圆了场。范部长很注意形象的。' 余明吾说
:' 朱书记,你别怪我说直话。他要是真到了必须得用警车开道的级别,你不用
警车,他照样会不高兴。他是怕太张扬了,影响他日后进常委吧。' 朱怀镜严肃
起来,' 明吾你越说越不像话了。' 余明吾红着脸,憨憨地笑。在领导面前适当
说些出格的话也无妨的。领导会认为你有性格,而且信任他。朱怀镜不在马山再
作停留,当天下午就回到了地委机关。余明吾同尹正东自然送他到县界,握手再
三而别。
朱怀镜同尹正东握别时,随口说道:' 正东像我的一位朋友。' 尹正东将朱
怀镜的手握得更紧了,使劲摇着说:' 这是我正东的荣幸。'
第八章
朱怀镜同袁之峰一道,去几个重点国有企业转了一圈回来,见手边没什么当
紧事了,专门向缪明请了假,说回荆都去一趟,动员夫人调过来。他不能不回荆
都去,好歹得同香妹说出个结果。这些日子,每到夜晚,儿子的眼睛总在他的床
前闪来闪去,鬼火似的。而香妹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打电话给他,死活都说要离婚。
可是为着儿子,他说什么也不愿离婚了。儿子下半年就要上中学了,他打算
让儿子到梅次来上学。让儿子呆在身边,他心里会踏实些。误了儿子,他会终身
不安的。
缪明很高兴,同意朱怀镜马上回荆都去住上几天,还开玩笑说,不把夫人磨
动就不许回来。现在很多从市里下去的领导干部,都没有带上夫人,被称作飞鸽
牌干部,迟早要飞的。所以凡带上夫人一块走的,多少会落得些好口碑。
缪明握了朱怀镜的手,还拍拍他的肩膀,说:' 你负责回去说服老婆,我负
责在这几天内把你的住房安排好了。我同地委办早说过了,让他们把你的房子安
排好。他们见你夫人反正一时来不了,也就不太急吧。' 朱怀镜是上午到家
的,香妹上班没回来,儿子呆在屋里玩' 电游'.学校放暑假了。他开门进去的时
候,儿子回过头来,样子说不上是惊恐还是惊喜,嘴巴动了一下,好像没发出声
音。他愿意相信儿子喊了爸爸,只是自己没听清。他放下公文包,站在儿子背后,
问儿子好不好玩。
他想让儿子知道,爸爸对' 电游' 也很感兴趣。心里却感到可笑,自己还得
在儿子面前逢迎。儿子并不在乎他站在背后,依旧只顾自己玩。他偷偷望着儿子
的头顶,见儿子理着短短的平头,头发紧巴巴地贴在头皮上,很没有生气。头发
还有些发枯,就像六月里晒蔫了的树叶。
凭他说什么,儿子总是心不在焉地嗯嗯啊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