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电子书

Home Category

网游之职业人生 [718]

By Root 7463 0
在不到一秒钟之内修复,让我的如意算盘完全地落空了。
  对此,我是既失望有满意。失望的是,即便是“黑洞”我也无法将之彻底的破坏,这座建筑好像是活物一样可以不断地长出新的部件来,除非是我将之整个地用“黑洞”吞噬掉。可是那需要很大范围的“空间法阵”,而且一旦施展绝对会造成很大的破坏,除非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不会使用这个方法,至少要等到我拿了那把仙器之后。
  满意的是,建筑的恢复速度固然是迅捷无比,可是对我来说一秒钟完全足够我通过那个破洞离开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想要保证自己的安全还是有很大把握的。
  做完了这一切,我用意念驾驭着“裂天兽”缓缓地向着建筑内部飞去。在这里,我根本使用走路的方式,要知道很多类似的环境中存在着靠脚步触动的机关。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进入建筑之后,我来到了一个大厅,在我的面前有着十八条道大门,它们呈扇形排列在我的面前,等待我的进入。就在我考虑到底要进入哪一道门的时候,我的“灵力”清楚地发现到身后的大门迅捷如电般合上了,然后和整幢建筑融合在一起,没有半点的缝隙存在。
  这个变化,当然没有逃出我的预计,因此我对此没有半点的反应,只是赞叹其合上的时间实在是巧妙。按照我的经验,在这个这时候,一般就是玩家进入大厅考虑要选择哪一道门的时候,突然合上的大门绝对可以在精神上给玩家造成很大的压力。
  而因为大门合上,光源消失了,整座大厅陷入了黑暗,这更加能够增强玩家心中的恐惧。一般的玩家,面对这样的变化,肯定会变得心慌意乱,即便有着强大的实力,恐怕能够发挥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四分罢了。
  特别是黑暗,绝对的黑暗,对绝大部分的玩家来说,绝对是致命的因素之一。毕竟并不是所有的玩家都和我一样具有强大的“灵力”,可以清楚地看见周围的一切,哪怕是最细微的变化,更不可能发现到那些突然悄无声息出现在大厅之中,正慢慢地向我爬来准备进行偷袭的一群猫科怪物。
  我没有像怪物们所预料的那样慌乱得不知所措,而是静静地向着前方迈进,或者说是“裂天兽”在我的意念指挥下选择了最左边的那一道大门前进。
  我意外的镇定,让原本正要缓缓靠近我们的一群怪物谨慎地停下了脚步。它们在相互看了自己周围的同伴一眼之后,终于决定向我发动攻击。只可惜,根本看不上它们的我,仅仅是依靠着实质化“灵力”就将这些仅仅是“妖兽”等级的怪物全部干掉了。而我也在进入那扇大门之前,知道了这种怪物的名字——“暗灵”。
  干掉这些名之为“暗灵”的怪物并没有带给我任何的收获,因为它们在死后不到半分钟就化成了一堆堆的黄土,然后融入了建筑,好像它们根本就是由建筑身上脱离出来的一样。若是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有点玄了。毕竟若是平常的怪物也就罢了,可是整幢建筑就是一个巨大的怪物,那绝对是十分可怕的事情,更何况现在我就在它的肚子里面。或许,在“胃部”的方位将会有最强大的怪物等待着我吧。
  心中胡思乱想一番之后,我和“裂天兽”一起进入了那道门,在还没有用“灵力”完全探测清楚里面的状况,身后的门再次快速地合上了。
  不像大厅那里,除了十八道门之外空无一物,这一扇门后的世界十分地丰富。首先,我和“裂天兽”安全地经过了一条并不太长的走廊,在走廊的两边有着无数的壁画,那是深深雕刻在墙壁之中的图像,从大门起一直延伸到走廊的尽头。
  壁画的内容没有什么特殊的,无非就是述说那可能就是古巴比伦的种族之间的混战以及和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壁画的内容很多,可是全都是大略的东西,也没有让我感关注的“空中花园”存在,纯粹就是一部民族战争史。
  唯一有点吸引力的就是,其中一副壁画上雕刻了一个拿着一把弯刀的勇士和一群士兵作战的情景。那不是单纯的雕刻,至少弯刀不是。弯刀的刀柄处有着一颗能量晶石,那里面散发的气息和我之前感受到的那件仙器上面的气息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我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这把弯刀。
  特意留意了一下这副壁画下面的解说文字,将之深深地记在脑内,准备在出去之后查一下资料,看看有什么收获。楔形文字,远远超过了我的“万能通译器”的翻译范围。在这种时候,“万能”也变成了无能。
  用实质化“灵力”推开走廊尽头的大门,我终于进入了这座建筑的主体部分。这时候,我完全被“灵力”传回来的景象惊呆了,因为那完全是超出我想像的事物。
  比之前的大厅大了几十倍的方圆两千米左右的空间中央,盛放着那个不大却是大大地震荡了我的精神世界的事物,因为那赫然就是一只飞碟,就是那种现实世界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外星人所驾驭的“飞碟”。
  “飞碟”完全由一种我不认识的金属构成,其外壳的坚硬度超过了这幢建筑本身不知道多少倍,难以想像有什么东西能够伤害到它。可是事实却是,“飞碟”的身躯上有着无数的伤口,其中最大的那一道伤口直接从“飞碟”的顶部直接贯穿整只“飞碟”。
  在那个巨大的伤口附近,则是有着难以计数的伤口。这些伤口大小不一,也同样地不像那道最大的伤口一样呈现规则的圆形,可是它们却是有着共同点,那就是在“飞碟”的底部同样有着一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伤口存在。
  一模一样的伤口说明什么道理?说明,“飞碟”受到的攻击强大之极,攻击者更是远远超过了我的想像,更说明在穿透“飞碟”的过程中,攻击的能量或者攻击的武器本身没有受到分毫的损失。
  而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第十九卷 神奇世界 内容简介
  “墨水”绝对想不到他对“空中花园”的探险活动最后是这样一个样子。
  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他深深地知道,自己以前所掌握的东西,对那未知的世界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可是当这么一个大好机会摆放在自己的面前,即便它不是自己最期望的一个所在,可是“墨水”还是义无反顾地进入其中,探索那神奇的世界。   
?第十九卷 神奇世界 (1)外星文明?
  “飞碟”的存在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更何况可以将这只明显强悍无比的“飞碟”破坏到如此程度的家伙了。
  或许只有达到“仙”境界的类型才能造成如此大的破坏吧,我可不认为“飞碟”上没有其他的防护。至少想要对“飞碟”造成如此程度的破坏,即便是拥有“黑洞”的我也不一定能够成功。
  就像当初面对“修罗”统帅一样,我的“黑洞”并不能发挥太大的作用。有时候超群的速度完全可以让敌人避免受到伤害,即便自己的攻击如何的强大。
  我缓缓地驱动“裂天兽”向前走去,也注意到了更多的东西。比如,在“飞碟”周围的那些东西,其中赫然有着大炮、枪械的存在,虽然他们全都是那种十分古老前装型;还有明显是用来维修“飞碟”的各种机器装备,特别是其中的一块在形状、大小上都与“飞碟”那个最大的伤口相符坚硬金属板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若是不是知道是在《雄霸天下》这个游戏世界中,看到这么一副场景我恐怕只会以为进入了一个文明度高出我们地球很多的异世界。可是清楚知道自己所在环境的我,脑中却是思索了开去。
  这一切无疑都是那早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古巴比伦的杰作。但“飞碟”本身并不是古巴比伦的产物,光从那些枪械以及其他的机械就知道,在古巴比伦的时代,已经发展出了高度的机械文明,但仍然没有达到能够制造“飞碟”的程度。
  若是如此的话,那么古巴比伦为什么会消亡呢?脱离现实世界,以游戏世界的环境考虑,以及那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飞碟”,我大致作出这样一个猜想:
  不知道什么时候,大概是几千年之前吧(根据当初权威考古学家发表的相关言论),在古巴比伦的大地上机械文明开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人类自身的修炼仍然没有停止,双重文明让古巴比伦无比强大。
  可是有一天,“飞碟”出现了,它(们)带着外星生命来到了古巴比伦。就像所有的小说以及电影所演绎的那样,两个不同星球之间的碰面绝对不会以和平收场,战争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从古巴比伦看到了利益的外星生命,开始了入侵。以他们的犀利战斗武器,在一开始的时候,古巴比伦确实出于了劣势地位,毕竟最多也就是一战时期机械水平的古巴比伦根本无法依靠他们曾经自豪的机械文明和外星生命作战,最后还是不得不动用原始的个人战斗力。
  不过人类毕竟是肉体之身,即便修炼到很高的境界仍然可以被强大的武器杀死,这一点令古巴比伦损失很是惨重,可是同样地外星生命同样不好受,对方可从来没有遇见过能够凭借着个人的力量在天空中自由飞行的敌人,更没有想到个人的力量可以远远超过机械。
  所以,双方面的损失都不小。可是不管怎样,依靠着机械文明的外星生命还是占有着一定的优势,即便他们前来古巴比伦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在古巴比伦高手的打击下更是损失连连,可是他们损失的是机械以及能够操控机械的极其普通的战士罢了。
  于是在长期的作战中,古巴比伦的先进文明开始缓缓地消亡了,甚至整个地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而同时,外星生命也没有达到他们的入侵目的,在其他的种族或者自己的巨大损失压力下,撤出了古巴比伦,成为了历史中的一个点缀。
  这是我对古巴比伦历史的一个猜想,当然并不一定正确,甚至可能是完全相反。但是以这个猜想为基础,我可以解释很多的东西。譬如,这幢建筑,乃至整个二层世界,完全可以理解为古巴比伦在与外星生命的战争中被破坏的。
  若是这个联想正确的话,其他“巨榕”上的世界应该同样是如此,还有更高的层级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才是。
  至于为什么建筑自己能够恢复,恐怕是其本身从千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功能。当初它被战争破坏得成为断壁残垣,可是其本本体却仍然存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恢复达到了一个惊人的程度,可以做到瞬间将损坏的部分修复的程度。
  如此想来,这个地方应该是当初对抗外星生命的一个据点才是。而那件之前在我的“灵力”探测范围中现在却是丝毫感觉不到的仙器,恐怕也是当初大战之后留下来的武器了。
  奇怪的就是,这幢建筑对我的态度。从之前它派出一群怪物对我偷袭看来,这家伙应该是把我当成了入侵者。
Return Main Page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在线电子书